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上好一节美术课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上好一节美术课毕业论文

《幼儿园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探讨》

摘要:经过研究和探索,对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在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中越来越注重孩子的感受、体验和情趣,越来越注重生活化、人文化;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内容和形式更是丰富多彩,不再是照葫芦画瓢,不再是只注重技能技巧,美术活动越来越注重孩子的自主活动,活动往往是孩子的一些创意,是孩子“情”与“趣”的体验,更是孩子快乐生活的一部分。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活动;教育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2-0263-02

一、幼儿美术活动的价值取向

根据我国2001年颁布实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行)》中的相关要求,幼儿教育要避免仅仅重视幼儿绘画技能的学习,而忽视对幼儿在美术教育活动中积极学习体验获得良好情绪情感的激发。由此,我们必须明确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它是定位于儿童的整体性、可持续性发展上的,同时还要突出以幼儿为中心的整体定性。教师要正确认识技能训练与自由创造,活动过程与活动结果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教育者要厘清儿童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重视儿童活动过程中学习兴趣的激发,使幼儿在美术活动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并主动投入到美术活动中,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教育的作用是促进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有效地将教育心理学知识运用到幼儿管理中,可以帮助幼儿健康茁壮成长,因此,学校、家长和教师应该考虑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引导幼儿进行自主学习。美术活动可以为幼儿的感知能力、独立人格和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因此,幼儿园美术活动应设立如下目标:第一,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美术学习中获得快感,增加对美术活动的认同感和依赖感,积极参与到美术活动之中。第二,引导幼儿主动与伙伴分享美术活动体验,并把美术活动作为情感宣泄的工具,进而促进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第三,引导幼儿按照自己对美感的认知来进行美术创作,以独到的眼光和独特思维方式审视事物的发展变化,以此来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具体实践探索

1.创设审美环境。皮亚杰说:“儿童的认知发展在其不断地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获得。”环境对幼儿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趣味性较强的审美环境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还能在无形之中对幼儿产生影响。对幼儿园的审美环境进行创设时,应做到以下几点:(1)结合主题活动定期展示有特色的艺术作品。例如本月我们班的主题活动是“伞花朵朵开”,其中有个环节就是《彩绘伞面》,让幼儿在伞面上面进行绘画和创作,用广告颜料让幼儿在伞上进行绘画,出示多把已经绘画完成的伞,请幼儿来欣赏这些伞,让幼儿观察这些伞面构图的特点,启发幼儿商量讨论:我们要如何共同制作彩绘伞?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人多伞少的问题?几个人一起合作,怎样才能让伞的画面一致漂亮呢?每组幼儿商量出一个“工作计划”:伞面什么地方要画什么?谁负责画那个部分?画什么内容?如:语言组的幼儿商量着画海底世界,6个伞面,正好一人画一个面,他们商量着要画一个大大的鲨鱼,有尖尖的牙齿这样需要画两个伞面,就需要两个小朋友一起合作,其他四个小朋友就画小鱼和水母,还有珊瑚和水草。综合区的幼儿拿到了一把蓝色底的雨伞,他们就商量画白云、小鸟,还有很多彩色的气球。(2)随处展示孩子的作品。班上每周有两节美术课和两次区域活动,在我班的走廊、美工区到处悬挂张贴孩子的作品,孩子们欣赏着同伴的作品,感受稚拙的画法、夸张的形象、浓烈的色彩和大胆的想象,不断地产生共鸣,激发新的创作激情。如:在我们班主题活动《最棒的我》中有节美工活动《表情变变变》,通过这节课我延伸到了区域活动《人物头像粘贴》,利用废旧的纸盒和各种彩色纸来进行人物头像的粘贴。我们班的郭承泽小朋友就把眉毛剪得又粗又直,眼睛一边是方形,一边是同心圆圈。鼻子是用纸盒的边角剪成的一个三角形,很有立体感。嘴吧贴成一个正方形,还有很多牙齿。我看到后马上问泽泽你做的这个表情是什么啊?泽泽说我做的是一个会修理汽车的机器人。当其他幼儿看到后,也马上说教师我做的也是个机器人,他可以帮妈妈干活的!其他活动区域的幼儿看到后,马上跑过来问,这是什么啊?郭承泽很骄傲地说这是我做的会修机器的机器人,其他小朋友马上也获得了类似的灵感!还有面墙展示了幼儿的绘画作品,每次幼儿完成作品后,我们都会让幼儿把作品展示到自己的画袋里面,幼儿就会一起说说自己画的是什么。记得有节课是画出四季常青的树,旭升小朋友向其他幼儿介绍自己画的树是一棵圣诞树,上面挂了很多的彩灯,树下放了很多的礼物,天空还下了雪。国贤小朋友看到后说我也画了很多的雪花,我画的是冬天的树。这时忆宣小朋友说我也要加上雪花,我过年回爷爷家就可以看到雪了。(3)经常播放一些优美的音乐陶冶孩子的情操,丰富艺术想象。孩子天生是个音乐爱好者。无论是几个月还是几岁的孩子,只要听到优美欢快的音乐,就会情不自禁地面露喜色,或摇头晃脑,或载歌载舞。音乐和美术是分不开的,一个是听觉艺术,一个是视觉艺术,它们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经常听音乐也能丰富孩子的艺术想象。如:中班《线的训练》美术活动中要求幼儿用流动的线来作画。这样可以提高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拓宽儿童的思路。通过音乐可以从另一侧面进一步消除幼儿对绘画的紧张感。活动重点:线条的变化。活动难点:线条的粗细、疏密的变化和组织。活动过程:玩彩带,让幼儿观察彩带舞动的变化,让幼儿对线有初步的认识。欣赏红绸舞、体操、棒操、圆环操等与线条相关的舞蹈。边放音乐边用语言描述,启发儿童回忆生活中常见的线条,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线条画。如浪花(弧线)、流水(波浪线)、雨水(竖线、斜线)、折线(山峰、峡谷)、花朵(同心螺旋线)、毛毛虫(螺旋线)等。边描述过程,边在黑板上记录这些线条。

2.选择有情趣的活动内容和形式。课题的选择符合孩子的需要和兴趣,只要是来自孩子的生活、经验的东西,都是孩子喜欢的,更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鸣,可以说是有情趣的。有种材料叫毛根,它在幼儿的手中能变化成不同的造型,这让我也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我就创设了一节美术课《千奇百态的人》。在上这节手工课之前,我先带幼儿参观了幼儿园的运动标志墙,让幼儿观察这些运动造型是什么运动的动作,并让幼儿来描述和示范这个动作。在幼儿描述动作的过程中,我随手拿几条毛根扭起来,不一会儿幼儿的动作就展示出来了,教室里一下子就沸腾了,幼儿开始在自己的座位上做出了许多千奇百态的动作,人人都说“老师做我,做我”,于是,我抓住这个时机教孩子们扭毛根:请每个小朋友拿两根颜色相同的毛根,两根毛根对齐,从毛根的中间位置开始,相互缠绕,做手和脚,这样小人的身体就做好了。再用一根毛根在我们手指上缠绕几圈做小人的头,预留一定的长度用来和身体部位相固定。这样一个小人就做好了。把小人做好后,就可让它们来做操、跳舞、运动了!孩子们可根据自己喜欢的造型随意扭动它们的手和脚,这样一个生动的小人就做好了!当幼儿开始动手操作的时候,有些幼儿显得有点困难,这个时候我就请动手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这些有幼儿,让他们互相交流。很快所有幼儿都能自己完成一个生动活泼的小人了。

3.改变评价方式,注重创意和情趣。在对幼儿美术作品进行评价时,应该以鼓励和正面评价为主,多角度挖掘作品中的亮点,减少对图画与实物的比对,力求神似,以相对宽松的标准客观地进行评价,让孩子真正体会到自身的创作天赋,并且在美术活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展现出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幼儿团体处于特定的年龄阶段,喜欢受到他人的表扬,并且会在赞扬与鼓励中再接再厉,发挥出巨大的潜能。因此,教师应该在看到孩子的优点和正确做法时,及时予以表扬,并且提出对幼儿的期望。即使孩子犯错时,教师也应循循善诱,恳切地用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提出具体改进意见。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做小游戏的方式活跃课堂的氛围,降低教学难度,使孩子通过认真观察发现事物内部规律。例如,“蝴蝶找朋友”、“和小企鹅抢答”、“编花篮”等,这些游戏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活跃幼儿的思维,使师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探索科学知识的奥秘。教师应创新评价形式,总结有趣的、新鲜的评价方式,减少幼儿的听觉疲劳。例如,在幼儿园小班的手工活动中,利用小猴买元宵的小故事代替纯粹的泥工美术活动。小猴说:我喜欢买圆圆的、一样大的元宵,我用五角星来买元宵。在小猴五角星奖励的诱导下,孩子认真地搓“元宵”,最终都获得了小猴的五角星。这种近距离的接触,不仅增进了教师与幼儿的亲密程度,而且有利于幼儿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总结:实践证明,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注重情趣性,能使孩子对美术活动产生更大的兴趣和更强的创作愿望,孩子们在富有创意的活动中愉悦心情,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这些活动还大大地拓展了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形式、丰富了内容,给孩子新鲜感、神奇感,激发了孩子的探究欲望,真正实现了美术教育的终极目标: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始终把对孩子的个性、情感的尊重放在首位,强调在孩子精神获得满足和愉悦的同时,培养其对美的感受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以形成完整和谐发展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张凯波.幼儿园体验式美术活动实践研究[J].早期教育,2008,(4).

[2]王辉.浅谈指导学期教育专业学生幼儿园美术实践活动[J].学术期刊,2006,(6).

[3]杨红.激发幼儿美术兴趣 陶冶幼儿审美情感[J].贵州教育,2010,(20).

[4]朱莉.开启创意的大门画出心中的世界[J].上海教育科研,2011,(07).

[5]张亚静.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实施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1,(2).

[6]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我永远都记得走上讲台上的第一节课,在没做美术老师以前总觉得美术课多简单的,画画、剪剪、贴贴…… 平常人看来也是一件简单、轻松的事,教师不用多想、不用多钻研,上课出示示范作品,学生照着画就是了,教师在教室里走一走、看一看,没事可做,要说的也少,总以为上美术课是重复的机械运动,每节课都是一样,老师少说一点,然后示范,学生跟着画,没有太大的意义,没有创新,而这些这些都是不成熟片面的观点。虽然只是一年的教学,但是我认为上好一节美术课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儿童天生对任何事都有兴趣,什么都想去学一学、做一做,模仿一下,从他们对世界还只有淡淡认识的时候,他们就开始了涂鸦,然后随着认识的提高,技能的增加,年龄的增长,这些兴趣都会发生变化,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美术的热情截然不同,对不同的学生,我们都要用心去感悟,从基础从学生的根本出发,让学生们的身心技能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发展。 虽然教学经验还不是很多,但是通过一年的教学以及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我觉得上好一堂美术课要做好的事情要有一下的这几个方面:钻研教材,把握知识要点 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可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如果只有一桶水已经远远不够了。学生见多识广,小脑袋中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知识,所以教师不能只有一桶水而是要有一口井,以备学生所需。因此,教师一定要多学习,多充实自己,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与本课有关联的内容。例如《皮影戏》这一课,当学生问到我什么是皮影的时候,我内心是慧心一笑,因为我虽然知道皮影戏的最基本的知识,但是要是让我去解释什么是皮影我还真的不知道。所以在上课之前我去查阅了关于皮影的资料,知道了皮影戏的历史、类型以及对现代的影响。了解了这些上课的时候学生问到我就不怕答不出来,这样既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又教给了学生,让知识得到更广泛地传播。所以,要上好一节美术课,教师首先要充分地学习、了解与教材相关的知识。 量体裁衣,认真分析学生 上课前你要知道你教的是谁,对你要教育的这些人你要知道 小学生有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他们活泼好学,注意持久性差,儿童早期的绘画是天真烂漫的,在他们的想象中,我们既看不到细节,也看不到透视变形,只看到一种原始的大概的外部形状,画出的东西飘忽不定,不能准确地到达应有的位置,但他们也能用他们所认识的方法表达出物体的样子来,因此,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上,不要刻意去叫学生什么,怎么画,而是让他们发挥想象力随便画。 了解了你要教的对象还不行,一节课重要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课本的内容,两者结合才行。 美术课的目的在于引导,教给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的能力。我们常说:“百闻不如一见。”教师在上课前一定要准备好范画,调动起学生的创作灵感,为下面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在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上,一定要注意从学生的思维和年龄等特点出发,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讲、多说、多谈感受,并作适当的引导与补充。教师教得多了,学生极易成为教学内容与教师偏好下的奴隶,难以挣脱,即使有幸挣脱,亦已身受伤害。教师教得少了,期待自然开花的结果,却常见学生为技艺不足而被挫折所苦,学习的过程空有刺激而没有收获。所以,我认为,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一定要做好准确的引导和补充,以预防学生绘画技巧的不足。 激发兴趣,促进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是上好一节美术课的中心环节,也是教学目的实施的过程。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事物感兴趣了,才会去注意观察与感受。有了感受,有了真情实感,才能画出动人的作品。快乐、轻松的课堂,能使学生处于最佳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主体作用,如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让学生心理处于最佳状态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课堂教学方法上要注意直观形象性和游戏活动性,使用多种手段激发兴趣,给学生一种新奇有趣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积极创设合适环境,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的教态、语言要亲切、生动,多用鼓励的、表扬的语言,增强信心。比如:“很有创意”、“很好”,“你真聪明”等词句,教师要多用,用好。《参观和旅行》一课,课前我在教室挂上了一些旅游景点的照片,学生观察欣赏,置身于美妙的墨色之中,让学生说一说想法,谈一谈感受,一步一步地引入。 在培养兴趣的同时,可给学生一个当小老师表现自我的机会,教学活动是一种情感的互动过程, 是一种充满情意的交流过程,充满浓郁的情感色彩。没有感情的课堂是失败的课堂,而且感情是双方面的,要求学生有情感,教师首先要有丰富的情感,对学生充满深厚的爱,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让学生教学生,讲台上的学生尽力表达,下面的学生听得很认真,想找出不足自己上台去补充,也当一回小老师。此时,教师的作用就是给予肯定和补充不足,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产生发挥与表达的愿望,趁热打铁让学生作画,把自己最想表达的东西画出来。教师要注意巡视指导,可以动手帮学生改一改,并告诉他为什么要这样改,久而久之就能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使全体学生一起进步。教师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相信他们都能在各自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只有在师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下,才能产生一个完整现象的教学过程。 拓展思维,培育创造能力 在美术教学过程是,创作画对小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它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发展智力开拓思维。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小学生不容易想象创造出富有自己想法的画面,这是他们长期模仿而产生的结果,下笔程式化,思维过程化,不是自己观察想象加工主动创造出来的画,而是不动脑筋的记忆结果,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动脑让学生去思维去想象,例如:通过投影录像示范画,出外写生,还有把绘画步骤编成儿歌活泼生动又容易记忆。调动小学生作画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去表现所想反映的内容,使学生心情抒畅,激发创作欲望,并对他们的作品及时予以表扬,使他们增强创作信心。例如:在《船》的教学中,主要是要求大家巧想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来制作船,我不仅出示我示范的作品,而且利用废旧可乐瓶做成的成品让学生欣赏,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宽思维让学生展开想象,然后让学生完成自己的作品,完成可以放在展台上让大家观赏,这样学生制作认真、积极,作品形式多样,内容新颖,极富创造性。 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多种的,可以采用学生自评或互评,再结合教师的点评,最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确立正确的审美理念。(1)教师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指导学生的学习,有必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的评价反馈。但教师的评价更多的是正面评价,评价中带有鼓励,评价中带有指导,要用好眼神,目光和眼光应该具有亲和力,亲切自然,饱含着对学生的信任和期待;要多对学生微笑,给他勇气,使其建立自信,肯定地点点头,让他信心十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情感;(2)师生互评。当学生的作业展示出来后,可让学生说说“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等,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不但加强了同学间的交流,还可以了解学生认识事物的态度、思维方式及个性特点;(3)自评。当学生完成美术作业后,可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介绍,可介绍作品的内容,或说明创作的动机、过程,也可以介绍作品中自己感觉最得意的地方或不足之处。学生的自我评价既可以实现自我需要,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使学生更好的自主发展。学生不管是完成作品还是 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表示赞赏,然后对具体的作品要做具体的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帮助他们提高分析与鉴赏的能力。合理的评价可以建立起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同时也传递给学生一种信息——公正、公平的评价方法。 美术教学的独特是不可代替的,通过艺术形象的陶冶,使人感情丰富,心灵美好,品格高尚,使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使课堂产生轻松愉快的氛围,充分鼓励学生自主、自由地去发散思维、创造性地想象,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产生愉悦的情绪,以此来启动学生内在的活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 小学美术课的课堂教学千变万化,教法也要灵活多样,只有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做到乐教,学生才能乐学。

上好一节课的策略论文

高效课堂,是对课堂不断优化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让所有教师永远追求的目标。现代教育理念认为,要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构建一个能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觉主动参与课堂的教学模式。一、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效率。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单一的教学方式。首先,要转变自身观念,进而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改变课堂上学生被动接受多、主动思考少的现象。在教学方式手段上,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策略。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会把同学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同时,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通过声、光、色、形,将教学过程直观地、形象地、生动地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在设计导入环节时,更容易把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再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认真学习课标,努力钻研课本,备好每一节课,做好课堂反思。《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课本是教师教课的依据,是最权威的参考资料。所以,老师要慎用参考书,认真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对教材做到烂熟于心。备课是教师积累知识,不断提高的过程,提高备课实效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打造高效课堂之关键。课堂反思是一节课上完之后,对自己本节课的一个反思,包括值得继续发扬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做好课堂反思。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课堂上提高效率。三、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具体明确。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高效课堂的首要前提。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其次,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再次,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最后,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不能相同。四、认真研究并设计好课堂提问。第一,课堂问题设计必须有效。首先,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学生认真思考。其次,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能引导他们快乐地学习,能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提问的方式必须有效。好的提问方式应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提出一些能够与学生基础相适应并能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而且有一些思考含量。努力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条件,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开阔。课堂提问不在数量,而在提问的思维含量。第三,问题要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太多或太少。五、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课堂节奏把握的好坏是一堂课是否高效的关键。课堂上,有的教师给学生提出了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六、积极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制度。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现今课堂上主要的学习方式,已为我们广大教师所喜用。“合作学习”把问题放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体地位会更加突出。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很多的,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相互合作下学习,使学生互相检查、帮助、促进。同时还要投入小组活动中,以一名探索者的身份出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七、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教学,创建学习型课堂。在师生合作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两者地位是平等的,应该平等交流,合作学习,创建学习型课堂。教师必须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掌握应学知识、积极思维、提高能力。学生则完全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学习,对所学知识主动探索、认真思考、深刻钻研、相互讨论、敢于质疑、主动提问,变过去的被动听讲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灵活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八、优化练习布置,巩固学生知识。每节课结束,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练习非常必要。好的练习题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无意之间进行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而且可以使学生增加课外知识的积累,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更充实。另外,设计合理巧妙的练习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精神,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有效的练习是高效课堂的保证。九、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人文性和情感性决定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出动人的教学情境与氛围。小学课文绝大部分是情文并茂的美文,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除了考虑知识的传授外,还必须把握文中的“情”,以创设一种氛围,使学生入情、移情、冶情。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舒心。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因此,教师要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学习中。然后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逐步引入课文深处,让他们不知不觉中进入深层次的学习中,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探索知识,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中来,为实现高效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要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认真备课,创新方法,加强师生合作教学,使课堂教学成为开放的、双向的、多面的、立体的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真正发挥好教学主导作用,构建高效课堂。

如何上好一堂课宝坻一中 郑志忠领导交给我一个任务,要我给宝坻一中青年教师培训班上一节课.说句心里话,我有点不安,原因有三:一是自己学识水平有限,课也上得不是很完美,要谈"如何上好一堂课",有点自惭形秽.二是在座的大都是学识水平高,学习精神强的年轻老师.在这些人面前谈"如何上好一堂课"有点班门弄斧.三是自己平时不爱学习,不善于积累,再加之又是学地理的不善写和讲.耽误老师们的宝贵时间深感不安,但又一想:领导这么信任你,交给你这个任务还推三阻四,不接受这个任务有点不识抬举.正如蔡九哥打铜锣,推又推不脱,奈又奈不何.既然推不脱那就只能勉为其难."如何上好一堂课"这个题目很大,要讲的内容很多,就我的水平而言不可能讲得很全面,很透彻.只能谈谈自己从教以来的点滴体会供老师们参考,错误的地方请老师们指正,不足之处请老师们原谅.下面我就七个方面谈谈如何上好一堂课:一,精心设计,是成功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教学设计,就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分析评价其结果的过程.教学设计分为教学目标的编制,教材的分析和处理,了解学情研究学生,教法的选择,教案的编写五个部分.1,吃透大纲,明确培养目标,围绕目标进行教学.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设计的依据,只有明确目标,教学设计才能有的放矢,因此,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特别用目标教学法时更是如此,教学目标一般分为"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三大类".2,深钻教材,把准重点,难点,关键点,做到因材施教."重点"是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部分.各科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定理,重要方法和公式等都是重点,它是我们学习后段内容的基础,具有常用性和应用性."难点"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二是学生容易出错或混淆的内容.教学中应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就是在教材的重要部分,舍得花时间,下力气,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它.突破难点常用的方法有:①分散难点,逐个击破.②创设情景,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的思维由抽象到具体.③运用直观方法加强学生的感知.④对于容易混淆的内容采用对比的方法来区分各自的特点.教学内容不同,课的类型也就不同,因此要因材施教不能将理论课改为实验课,复习课改为技能训练课等.3,研究学生,了解学情,做到因人而教.我们一般都是教同一科目,因此年年都是抄教案,下载教案,殊不知学生不同,教法也就随之不同.4,精心备课,不打无准备之仗.在吃透大纲,深钻教材,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编写教案就是教学设计的主要工作,如何编写教案,先要弄清教案的格式和结构.教案可以是详案也可以是简案,提倡教师写个性教案,实用教案,创新教案.建议新参加工作的老师尽量写详案,总之一句话,教学设计要象小说般的完整.二,语言艺术,是成功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教师的语言分为口语与书面语,肢体语三种,如何充分发挥语言的功能,关键在于:1,口语语言标准,简练,不哆嗦无口头啴,消除不文明用语.语速适中,不快不慢.语言适度,不高不低.同时还要生动,亲切,抑扬顿挫,赋有启发性.2,书面语——板书板书的的主要内容:①教材的内在逻辑结果②教学的重点难点③教学内容的补充板书的主要格式①提纲式②词语式③表格式④结构式⑤图示式板书的要求内容精练,重点突出.②科学,准确③条理清晰,布局合理④形式多样,启发思维⑤书写规范,流畅,示范性强⑥巧用颜色粉笔,赋有艺术性3,体态语①表情语,微笑语,眼语②首语③手语④姿态语三,精点导入,是成功上好一堂课的良好开端精彩的导入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进入一种美妙的的境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怀着一种期待,迫切的心情渴望新课的到来,常用的方法有:1,衔接导入2,悬念导入3,情境导入4,实验导入5,实例导入6,典故导入7,直接导入四,科学设问是成功上好一堂课的桥梁1,设问直截了当.不绕圈子,干脆利落,条理清楚,主次分明,围绕问题,范围短路,语言规范,概念准确,多用短句少用长句.2,发问巧妙.不按座次表发问,不按名册发问,不只叫成绩好的发问,也不专找差生发问.3,表述清晰.发问语言应简明易懂,问题尽量一遍清晰到位,不复述,以免养成学生不注意老师发问的习惯.4,态度自然.要充分相信学生能够回答.5,适当停顿.给学生思考时间.6,耐心倾听.不要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7,正确对待意外,对待意外回答冷静处理.8,及时评价.五,组织教学,是成功上好一堂课的有力保证无论是哪一位教师上课,课堂上或多或少都有呈现的不重视的学生违纪现象出现,如何正确处理学生课堂违纪现象,保证教学秩序井然有序.组织教学贯穿于教学始终,常用的处理方法有:1,提问法.单独提问,集体提问单独回答.2,非语言控制法.走近学生摇头示意,叹息或假意咳嗽一声,突然停止讲课,凝视学生轻拍其肩等.3,正面提醒法.六,课堂小结是成功上好一堂课的完美结局怎样结束一堂新课是值得重视的,很多教师不注重结课,上课讲到哪算哪,匆匆收场,虎头蛇尾,影响教学效果.结课常用小结,活动和作业布置等.上课要有良好的开端,也要有完美的结束,要善始善终.完美的结束不仅保证课堂教学结构的完整,同时,也能令人回味无穷,流连往返,达到"剧终情不终"的艺术效果.一句话,课堂结局象喜剧般的完美.七,教师讲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节奏感脑神经专家研究发现,人的注意力在通常情况下能够高度集中的时间大约只有二十分钟不到. 因此教师讲课时一个重要的技巧就是掌握课堂的节奏, 在大约二十分钟之内就应该变化一下节奏,正如进行交响乐演奏,要不时地变换乐章.如何变换节奏 我们把上课的内容划分成这样两类:严肃的内容和轻松的内容.严肃的内容包括数字计算,图形分析,逻辑推理,课堂小测验等,轻松的内容包括时事评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幽默玩笑等.讲课变换节奏就是经常在严肃的内容和轻松的内容之间进行巧妙地变换,使得课堂充满节奏感,让学生听课不会感到太累.例如,讲课开始时,教师可以先用当天发生的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新闻,天气等作为引子,让学生参与讨论,然后进入严肃的理论分析,大约用几分钟,等到学生表示出有点疲倦的样子时,进入轻松的案例分析,然后进行归纳总结,最后或者用图形分析,或者通过理论推导,得出结论.如果能够巧妙地掌握课堂节奏,并且自如地切换节奏,一堂课下来,不但学生不会感到疲倦,教师也会感到非常轻松.2.成就感学习要有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学习就会有更大的动力,因此,教学的时候如何减少学生的挫折感,对教师来说颇有一定的挑战性.课堂小测验的题目不能给得太难,最好是针对当天讲课的内容.学生一旦能够回答这些问题,就有一定的成就感,他们会感到学到了当天的内容.案例分析时,对学生的评价要从正面出发,尤其对正确的分析要给予鼓励.期中和期末考试要有一定数目容易回答的题目,这些题目可以是上课时已经讨论过的, 也算是对于那些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的奖励.3.参与感获得节奏感和成就感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必须要有学生的参与.一般来说,学生有两种不同形式的参与.一种是主动参与,另一种是被动参与.当你所讨论的议题是学生所关心的,学生就会主动参与.时事评论和幽默玩笑一般是学生喜欢的,因而也比较容易主动参与.但是如果学生的参与并不积极怎么办 这时候就必须采用强制参与的方法,让学生被动参与.课堂小测验是让学生被动参与的好办法.教师可以在每堂课上准备几道简单的选择题, 这些选择题不要太难,只要学生听了当天的课就能够很容易地回答的,这些小测验一方面可以起到改变节奏的目的,另一方面强迫学生被动参与.另一种强迫学生被动参与的方法是,选择几位学生对一个案例进行分析,或者把课堂分成两个小组,对某个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正反两方面的辩论.让学生做小组研究报告,并且在课堂上做演讲,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强迫参与的方法.参与感对学生很重要.有了参与感,学生学到的东西才更容易记住,更容易理解.4.相关性如果学习的内容和学生有一定的相关性,学生学习起来就更有积极性.教师选择案例时,最好与大家关心的事情是有联系的.或者放映一些相关的录像等,都会让学生觉得课堂内容丰富而有趣,是与自己有关联的.教师也可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例子,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是他们在课堂上最接近的人,没有比讲课教师的亲身经历更能引起他们的关注的了.5.娱乐性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享受知识的乐趣,一个好的教师应该要把一堂课上得生动活泼,要让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更形象地说,就是应该让课堂里的气氛动起来,一旦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就变得非常自然,学生听课不会感觉疲倦,教师一堂课下来也因为有成就感而不会觉得太累.如何使课堂里的气氛动起来是对教师最大的挑战.首先,教师必须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一个好的教师应该用最简单朴实的语言,最鲜活生动的例子和最简洁直观的推理把理论和基础知识讲清楚明白.模型和图示分析都是帮助我们理解的工具,如果只是为了学习这些工具而学习,或者学习这些工具反而把学生们弄得更加糊涂,那么教师就没有做好最基本的工作.一个好的教师要具备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的本事.其次,教师要留心处处皆学问,一个好的教师必须平时多看多听,多积累素材.这些素材不一定是本学科的东西,可以是历史的,生物学的,心理学的;可以是中国的,也可以是国外的,积累不同国家和不同学科的素材,可以作为上课的备用材料.教师上课之前可以想一想如何把课堂的内容和平时积累的素材联系起来.好的教师要有幽默感,幽默是可以培养的,只要自己用心积累知识,就可以增加自己的幽默程度.拿自己作为例子,讲述亲身经历,甚至开自己的玩笑,只要能够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堂内容,学生会更加欣赏,而且也会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6.灵活性教师备课时往往准备大量的材料,有时准备的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全部讲完,这时讲课就需要有一定的灵活性,认为可讲可不讲的就不讲,可以让学生去自学.有时候学生会提出与后面几堂课内容有关的问题,但是,这部分的主要理论还没有讲到,怎么办 教师可以根据情况酌情处理.有必要的话,可以把后面的内容提前讲,或放到后面章节详细讲.当课堂时间不够时,可以把部分略过,只是讲述一下直观的东西,而把正式的内容当作课后作业让学生自己去做,等到下次课上让学生自己为同学演示,或者教师做总结.如何上好一堂课● 美国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 陈百助如何把一门课教好教活,让学生喜欢这门课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我与晏维龙教授历时两年多终于完成的《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一书出版之际,回顾总结十几年来我在国内,国外教授国际贸易课程的经历,我将自己的教学体验总结成下面的三"感"和三吼j生",希望能与国内的同行交流,分享.1.节奏感(rhy.thm)脑神经专家研究发现,人的注意力在通常情况下能够高度集中的时间大约只有二十分钟不到. 因此教师讲课时一个重要的技巧就是掌握课堂的节奏, 在大约二十分钟之内就应该变化一下节奏,正如进行交响乐演奏,要不时地变换乐章.如何变换节奏 我们把上课的内容划分成这样两类:严肃的内容和轻松的内容.严肃的内容包括数字计算,图形分析,逻辑推理,课堂小测验等,轻松的内容包括时事评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幽默玩笑等.讲课变换节奏就是经常在严肃的内容和轻松的内容之间进行巧妙地变换,使得课堂充满节奏感,让学生听课不会感到太累.例如,讲课开始时,教师可以先用当天发生的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新闻作为引子,让学生参与讨论十到十五分钟,然后进入严肃的理论分析,大约用二十分钟,等到学生表示出有点疲倦的样子时,进入轻松的案例分析,让他们再讨论半小时,然后进行归纳总结,最后或者用图形分析,或者通过理论推导,得出结论.如果能够巧妙地掌握课堂节奏,并且自如地切换节奏,一堂课下来,不但学生不会感到疲倦,教师也会感到非常轻松.2.成就感(ach j evement)学习要有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学习就会有更大的动力,因此,教学的时候如何减少学生的挫折感,对教师来说颇有一定的挑战性.课堂小测验的题目不能给得太难,最好是针对当天讲课的内容.学生一旦能够回答这些问题,就有一定的成就感,他们会感到学到了当天的内容.在时事评论和案例分析时,对学生的评价要从正面出发,尤其对正确的分析要给予鼓励.期中和期末考试要有一定数目容易回答的题目,这些题目可以是上课时已经讨论过的, 也算是对于那些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的奖励.3.参与感(participation)获得节奏感和成就感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必须要有学生的参与.一般来说,学生有两种不同形式的参与.一种是主动参与,另一种是被动参与.当你所讨论的议题是学生所关心的,学生就会主动参与.时事评论和幽默玩笑一般是学生喜欢的,因而也比较容易主动参与.但是如果学生的参与并不积极怎么办 这时候就必须采用强制参与的方法,让学生被动参与.课堂小测验是让学生被动参与的好办法.教师可以在每堂课上准备几道简单的选择题, 这些选择题不要太难,只要学生听了当天的课就能够很容易地回答的,这些小测验一方面可以起到改变节奏的目的,另一方面强迫学生被动参与.另一种强迫学生被动参与的方法是,选择几位学生对一个案例进行分析,或者把课堂分成两个小组,对某个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正反两方面的辩论.让学生做小组研究报告,并且在课堂上做演讲,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强迫参与的方法.参与感对学生很重要.有了参与感,学生学到的东西才更容易记住,更容易理解.4.相关性(reIevance)如果学习的内容和学生有一定的相关性,学生学习起来就更有积极性.教师选择案例或者新闻时事时,最好与大家关心的事情是有联系的.例如,在讨论农业贸易政策时候,可以选择大家平时食用的常见农产品作为例子,来分析不同国家对这些农产品的贸易政策.在分析欧洲农产品政策时候,也可以拿中国的农产品状况为例.另外,到有关部门企业进行参观实习,或者放映一些相关的录像,或者邀请企业界人士课堂讲课等,都会让学生觉得课堂内容丰富而有趣,是与自己有关联的.教师也可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例子,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是他们在课堂上最接近的人,没有比讲课教师的亲身经历更能引起他们的关注的了.5.娱乐性(en.tertaining)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享受知识的乐趣,一个好的教师应该要把一堂课上得生动活泼,要让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更形象地说,就是应该让课堂里的气氛动起来(H10ve tlle air),一旦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就变得非常自然,学生听课不会感觉疲倦,教师一堂课下来也因为有成就感而不会觉得太累.如何使课堂里的气氛动起来是对教师最大的挑战.首先,教师必须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一个好的教师应该用最简单朴实的语言,最鲜活生动的例子和最简洁直观的推理把理论和基础知识讲清楚明白.数学模型和图示分析都是帮助我们理解经济事实的工具,如果只是为了学习这些工具而学习,或者学习这些工具反而把学生们弄得更加糊涂,那么教师就没有做好最基本的工作.一个好的教师要具备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的本事.其次,教师要留心处处皆学问,一个好的教师必须平时多看多听,多积累素材.这些素材不一定是本学科的东西,可以是历史的,生物学的,心理学的;可以是中国的,也可以是国外的,积累不同国家和不同学科的素材,可以作为上课的备用材料.教师上课之前可以想一想如何把课堂的内容和平时积累的素材联系起来.好的教师要有幽默感,幽默是可以培养的,只要自己用心积累知识,就可以增加自己的幽默程度.拿自己作为例子,讲述亲身经历,甚至开自己的玩笑,只要能够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堂内容,学生会更加欣赏,而且也会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6.灵活性(fIex.bi l ity)教师备课时往往准备大量的材料,有时准备的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全部讲完,这时讲课就需要有一定的灵活性,认为可讲可不讲的就不讲,可以让学生去自学.有时候学生会提出与后面几堂课内容有关的问题,但是,这部分的主要理论还没有讲到, 怎么办 教师可以根据情况酌情处理.有必要的话,可以把后面的内容提前讲,或放到后面章节详细讲.当课堂时间不够时,可以把部分公式推导或者数字分析略过,只是讲述一下直观和逻辑分析,而把正式的推导当作课后作业让学生自己去做,等到下次课上让学生自己为同学演示,或者教师总结做总结.(摘自《中国大学教学》2006年第10期)怎样上好一堂课常州市勤业中学 余俏艳中学数学的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统一的过程.在这一活动中,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最重要的知识是自我控制的知识.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努力创设情景,培养学生严峻的科学态度.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最后过渡到"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真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下面我谈一谈我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和体会.一,应用转化,让学生学会求知中学数学的系统性很强,是一个连续不断地同化新知识,构建新结构的过程,学生在探求新知识或遇到新问题时,一般都是将其转化为旧知识加以解决.因此,讲解新课时,一般都是从复习旧知识入手,通过比较,联想其深度和广度如何,这就需要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掌握转化的思想.要真正搞懂新旧知识的交点,才能把知识融会贯通,沟通知识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学生才能举一反三,更有利于灵活地运用知识.例如:讲反比例函数时,先复习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互相对比,联想,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就会显得轻松自如.对于完全平方公式 的推导,则通过拼图法,体会代数与几何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分析,类比,归纳和应用的能力.二,精心设计,深浅得当中学数学的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和旧的知识点出发,符合从感性到理性,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从外部联系到内部联系的认识规律.其中由浅入深很重要.浅是深的基础,深是浅的发展.大纲指出:"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上课就如练习,要有层次,有针对性.我认为立足于浅,面向大多数学生尤为重要.如在解较为繁锁的函数题时,要数形结合,突破难点.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步步引导,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模仿操作,学会学习.指导学生用语言有条理地表达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生活语言过渡到数学语言;然后借助适当的外部活动,如有顺序观察图表,幻灯片,实际操作等.最后再指导学生用简洁语言概括数学问题.我在上圆与圆的位置时,先演示日环食的全过程,从实例感性认识.再动手实验,学生用纸剪成两个大小不同的圆,自己按日环食的运动过程演示,最后分组讨论.通过实例着手,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图形,勇于猜想,类比联想,合情 推理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合作的能力.三,多少适量,以少胜多多与少本身是一对矛盾,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如果一味搞题海战术,就会导致学生学的生吞活剥,浅尝辄止,既抓不住重点,又培养不出能力,故在备课时要抓住基本环节,抓住重点,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才能做的到"少而精",这就需要在吃透两头上下功夫,同时需要解放思想,学习教改经验,学习教育的理论知识.即要讲究实效,提高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新授知识具有突破意识,练习要有针对性.对于课本上及辅助教学材料上的练习不是题题必做,而是选择一小部分练习.有时是自己自编一些习题,针对性较强.还有一定的层次,让全体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 .四,创设情景,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习活动不仅仅是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引发新思考的过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善于"异想天开".要努力创设情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要给学生提供诱因,引起学生新的发现.教师在教学时要作好表率,要充分展示自己解题时的思维过程.不仅仅要教"题目应该这样解",而且要教"解法是怎样思考出来的" 如一开始是怎样探索的 走过哪些弯路 产生那些错误 怎样才能想出来 等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在讲同底数幂的乘法时,先让同学们分组计算52×53和22×25,然后请同学们总结规律,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发展从特殊的问题推广到一般情况的思维过程.五,活中有死,死中求活数学知识的理论性很强,这些看起来上是"死"的东西,但是要学生学得好,并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给他们金钥匙,去掌握数学学科的规律,例如在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内容时,可选题:在Rt△ABC中,∠C=90°,AC=3cm,BC=4cm,以C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的位置关系 为什么让学生充分理解"d=r"的含义.在这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考虑;如以垂足D为圆心,当半径为多少时,AC与圆D分别相离,相切,相交分析:作DE⊥AC,垂足为E,(如何求d)方法一:可证ΔCDE∽ΔBAC→DE:AC=CD:AB方法二:可证ΔACD∽ΔBAC→DE:CD=AC:AB(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的比等于相似比)方法三:利用三角函数:sin∠DCE=DE/CD,sinB=AC/AB,∠DCE=∠B→DE/CD=AC/AB(等角的三角函数值相等)看来较死的一题,只要认真思考就变得活了,就会取得较好 的教学效果,也可以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在学习上领先一步的同学有一定的提高.六,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果教师课堂上对全班每个学生都抱有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并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态度,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爱护,他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列的情感体验."爱屋及乌".由喜欢老师到喜欢学那门课.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就有内动力,学习就是自发自主而不是强迫的活动,学生就会乐此不疲,废寝望食,就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课堂上教师要不断表扬一些勤于思考,刻苦努力的学生,对于一些反应较慢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别气馁,继续努力.""再想想,你会成功的".这样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一种探索性的过程,不断的努力,克服困难就会达到无限风光的顶峰.课上课下主动与学生们一起探讨,不摆出师道尊严的古板样,让大家觉得尊重,信赖,佩服你,才是受欢迎的教师.值得一提的是,要让学生有机会自学.让学生借助教材,学会自学.指导学生学会看书,提出问题,归纳知识,看懂书上的数学表达式,抓住重点的词和句子.如在学统计初步时,让同学们看书,找出样本,总体,个体,样本容量,平均数等概念,并列出提纲,注明重点,寻找答案.不过对于中学生来说,自学应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师应精心准备,有意指导,才能有好的收获.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以上六个问题这是我本人的一些见解,是我平时的一些想法和做法.让学生愉快学习是我的努力方向.使数学教育面向所有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以后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应当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活动中去."发展学生的天赋,培养创造型人才,是数学教育的责任",我们就从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入手,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如何上好一节主题班会课论文

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

如何开展主题班会篇一:如何开展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课是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主阵地之一。班会课不仅能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树立信心,增进了解,增强班级凝聚力,还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在交流中成熟。

由于家长、老师、社会等多方面的要求,学生往往感觉压力很大,造成学生过分地追求分数,忽视了自身的思想品德、习惯、道德等方面的培养。长期以往,学生可能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这就不能体现新课程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思想理念。班会课是德育的主阵地之一,是班主任针对班级情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在班会课上,班主任围绕着特定的主题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心理教育。与其它形式的德育方式相比,它更能促进班集体正确舆论的形成,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所以在新时期更要上好主题班会课。

一、 转变思想观念

传统的班会课在一些班主任心里的地位比较轻,往往班会课随意性比较大。有的把班会课用来上课;有的利用班会课让学生上自习;有的把班会课当作传达学校信息的媒介;有的把班会课当作班主任个人的表演课, 班主任在讲台上似乎讲得津津有味,滔滔不绝,而学生表情漠然。如果每周班会课都是这样的话,学生很排斥,根本就起不到什么教育效果。所以班主任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高度重视主题班会课的成效,让主题班会课成为学生非常期待的课,让主题班会课成为净化学生心灵的课,让主题班会课走进学生的心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二、 上好班会课

主题班会是指有鲜明主题的、以班集体为单位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应具有思想性、针对性、全员性、知识趣味性,还要讲究艺术性。所以上好主题班会课必须要精心设计。

1.选好一个主题

主题是班会的灵魂,只有选好主题,才能开好班会课。主题要有针对性,班主任必须经常了解本班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即针对学生思想实际及班级存在的主要问题,选择那些具有启发性,对学生思想情况起潜移默化作用的主题来组织班会活动,以保持学生的健康发展。在实践中,我们可以依据班会教育的内容,把班会课的主题分出以下几个系列:

(1)感恩亲情类。主要有:《感恩》、《孝敬之道》、《关注父亲节》、《母亲节》等。

(2)学习方法类。主要有《采访优秀学子—学习方法谈》、《如何高效学习》等。

(3)心理需求类。主要有:《如何释放压力》、《我爱我班》、《我想对你说》、《青 苹果你不要摘》等。

(4)励志类主要有:《没有翅膀,用心也能飞翔》、《十年后》、《挑战极限,励志长跑》、《飞的更高》、《我的理想》、《天赐寒冬砺我志》等。

班主任要抓住一切有利的教育时机,在不同时期可以确定不同的主题,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如学生刚上一年级时,由于不同的学生往往来自不同的学校,他们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会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开学初召开《好习惯的养成》主题班会就十分重要。针对冬天寒冷,学生学习意志力不够坚强,可召开《天赐寒冬砺我志》的主题班会,通过励志人生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激情。

2.精心选材

主题选好后,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引起学生共鸣为目的,围绕主题精心准备材料。口头表达必不可少,但是音乐、图片、视频更能震撼人心。如准备《感恩父母》主题班会的时候,可从网上找许多振奋人心的音乐,如《天下父母心》、《父亲》、《烛光里的妈妈》等,到网上找许多相关的图片,当然还有自己拍的照片。视频既有声音又有图片,最能冲击人的视听,这些可以上网下载,或者自己去拍摄,再进行适当的编辑就可以使用。

3.展示形式

形式的选择要以全体或绝大部分学生参与、能引起学生兴趣为原则,形式应该多样化。

(1)娱乐式主题班会

主要以游艺形式出现在学生群体中,使教育于娱乐之中。现代学生求知欲强,求奇、求活的热情高,针对这一特点可以将一些思想教育贯穿于其中。例如《我爱我班》主题班会,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体会出热爱班级体的重要性!

(2)展示式主题班会

要求学生在双休日、节假日深入到社会中去调查,采访,然后在班级开一次主题班会,让大家展示各自调查的结果。如暑假或重大节日可搞一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到校后的主题班会就是展示他们实践的成果。

(3)体验式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不一定都在教室里召开,可以走出教室,让学生亲身体验。如针对学生学习缺乏毅力,缺乏自信,寒冷的冬天可在操场上搞一次“挑战极限,励志长跑”的特色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挑战了自己的潜能!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潜能,从而对自己了充满信心。

(4) 形象式主题班会

主要以具体、鲜明的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来启迪教育学生。如请校内优秀的学生演讲, 或观看视频,如观看李成松的成长历程,脑瘫儿晨飞的励志故事,雷庆瑶乐观的人生等等,这些视频对学生的冲击非常明显,对学生有很大的震撼力,激发学生不断的拼搏进取。

总之,主题班会的形式是各种各样的,远不止是上述几种,究竟采用何种形式,要用因时因事而异。要常开常新,切记单一,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达到教育目的。

4.精心设计

主题、材料、形式都确定好后,最核心的是要对主题班会进行精心设计。主持人的选定,情境的把握,过程细节的推敲等方面,班主任都需要认真思考!

(1)主持人的选择

(2)创设情境

主题班会中要创设些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主题班会所要表达的思想。诗朗诵、读哲理故事是比较好的一个情境,因为诗、哲理故事能陶冶情操,还能锻炼学生的朗诵水平。通过小品创设情境也是很好的形式之一。给学生一个主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写剧本,编排等工作,等到彩排时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这样不仅从形式上很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从效果来说是深刻的,而且这更能体现新课程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充分挖掘了学生创新能力、写作能力、想象能力、组织能力、表演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3)流程细节的设计

流程的设计是准备整个班会课的核心,流程设计要有很强的层次

如何开展主题班会篇二:如何有效指导开展好学校主题班会

在近三年的.全区主题班会活动竞赛中,我们越来越觉得主题班队活动的艺术性越来越强,而我们自身工作推行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很多老师愿意参加优质课竞赛,也不愿意参加班队课竞赛。他们缺少的不是能力和勇气,而是缺少研究主题活动的理论知识,怕上不好。因此,在德育战线的我们就应该和老师们一起参与设计,提高他们设计主题班会的理论水平,让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得以成长。好的班队活动它的教育性和感染力是非常强的,这也充分体现了教育活动的真实性和艺术性,是活动真实性和艺术性的再现。作为我们农村学校,如何指导开展好学校的主题班会,谈以下几点我个人意见,与大家共勉。

一、主题的选取

一个成功的主题班会,离不开它有一个好的主题。选定一个好的主题花的时间并不比其它准备的时间少,这需要我们平时要积累一些素材,同时还要有敏锐的眼光,也就是要留一个心思去想,去构思。今年你们学校开展的活动是留守学生教育,明年你做好准备没有?有无打算?这就要我们早作规划和安排。明年开展什么主题活动会更适合,会更加有特色,会更加容易取得成功。我想,好的活动主题的选定首先在于它的真实性,要适合于学校和班级的实际,能够对学校、班级存在的问题能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

如果你班上的学生存在有打架斗殴的现象,可开展法制方面的主题班会,如09年我校在派出所开展的《奔向美好的明天》活动,主要背景是09年上期该班学生在镇粮站发生了一起持刀打群架事件;如果班上留守学生较多且难以管理,可开展留守学生方面的主题班会,如07年我校谢玖英老师的《爱,让我们快乐留守》,张玉强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留守学生,他真实的故事打动和感染了全体师生,通过活动对他的帮助是非常大的;如果班上的学生有不尊重父母、祖辈的情况,可开展亲情方面的主题班会,如廖兴华老师的活动《爸爸、妈妈,您们辛苦了》,何清木也是一个典型的学生;如果学校地处交通地段,可开展以交通方面为主题班会;如果学校师生有感人的故事,可以此开展主题班会,如前几年沿小以明正英老师的事迹开展的活动。如果我们在网上找一个活动方案来开展主题活动,是非常不可取的,因为它不适合你班上的实际,不适合于学校的实际。即使别人开展得非常成功的活动,用它的方案来开展你的主题班会,不一定会成功,因为这不适合你班上和学校的实际。这种“嫁接”式的开展主题班会是非常不可取的。其次,我们在选取主题时,我们要充分挖掘并发挥当地的教育资源。如社区、派出所、敬老院、厂矿企业等。让学生的活动能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下得到教育,得以成长。这样,让我们主题活动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会更具有教育力和感染力。

二、内容的构思

活动主题确定后,首先,我们围绕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进行分析研究,依据学校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调查。如了解留守学生情况,我们可以与同学一起应深入到学生的家中去;如要开展法制教育活动,我们可以走进派出所、监狱;如要开展环保教育活动,我们就要走进社区、校园周边、自来水厂、垃圾处理厂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去体会,让学生在活动的准备过程中得到教育。在掌握素材的基础上,其次,我们就要围绕主题考虑内容的表现形式、呈现的方式和手段,同时还应考虑开展活动的场所(是在教室、多媒体教室、操场还是在其它场所)。表现形式常见的有朗诵、演讲、舞蹈、歌舞、快板、课本剧(故事情节的再现表演)、现场采访或点评等,呈现的手段常见的有视频(下载或录制)、图片(下载或录制)、音频等等。我们在组织活动中表现形式上不宜过多,而突出表现形式的新颖性和真实性。在活动内容上我们要考虑设计活动的重点环节或活动的亮点(要有感染人打动人),也就是要有活动的特色。最后,我们在设计学生情感教育的主题活动一定要慎重涉足学生的隐私或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内容,否则会物极必反或造成学生的心理伤害。

三、方案的撰写

一个成功的主题班会活动方案,它具有活动的艺术性、内容的层次性及情感的起伏性。活动方案它并不是把简单的把学生的故事、演唱、快板及舞蹈组合起来,而是要围绕活动的主题、活动的内容的呈现方式及内容情感变化进行有机的组成,并考虑活动的生成性。在撰写活动的活动时,我们忌讳语言的书面化(不适合学生年龄特征)、语言的高调化(我要怎样??,我爱你??)、语言的表演化(接下来请欣赏,接下来请看表演)。学生语言我们提倡语言朴实、真挚,给人感受是真实的,实实在在的。在撰写过程中还要根据情况反复研究,反复修改,并能提炼出活动的主体框架,主体脉络要清析。活动的题目的拟定是活动内容的提炼,给人的感觉既要简单,如兴隆小学的《零食?》,也要深奥,如永安小学的《我是一滴水,也能卷起千波浪》,还要新颖,如邓关小学的《黄岭之星我最亮》。在题目的拟定上,可以放在后面来做,与老师们一起来商量、一起来讨论研究,一起来发挥集体的智慧,使我们的活动方案更加完善。

四、活动场景的布置与渲染

我们在组织班队活动时要根据活动的内容和参与活动的人员多少合理安排人员的座次。在教室内可以按学生的上课形式来坐,也可以学生两边坐,如果有家长参与的可以根据内容的情况,可以单独让家长一起坐,若有家长与子女有互动的,甚至有情感互动的,最好家长与子女坐在一起,便于他们的表现自己的真实情感。在活动场景上我们也要根据活动主题精心布置,好的活动场景会增强活动的感染力。如我们学校08年张俊老师在敬老院开展的《洒一缕阳光给老人》,我们把敬老院的近40位老人坐在阶梯上作为活动的背景;今年的邱忠琴老师在派出所开展的《奔向美好的明天》,我们到实地反复去看了4次,既要考虑其它民众办事、又要考虑楼上居民的进出,最后就以派出所的警车为活动背景。在背景音乐(歌曲)选定上,要根据活动的主题,对我们活动的开展要起衬托和渲染作用。如果是学生情感方面的活动,建议活动地点最好放在室内,在环境布置上要设计温馨些、和谐些,便于学生情感的渲泻和自然流露。

五、活动课件的制作

我们活动的所有表现的形式尽量制作成一个完整的课件,不要一会儿用录音机来伴音,一会儿用电脑;或一会儿切换电脑的一个窗口,一会儿切换另一个窗口。我们要把所有的视频、图片、音频制作在一个课件中去,这样使我们的活动显得更完整。在图片展示、学生的演讲或情感表白时中可选一曲音乐作背景音乐。在下载的视频和录制的视频,较长的或不合适的该剪辑要剪辑。

总之,组织一次成功的班队活动,我们要精心设计好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设计好每一个细节,让我们的班主任通过一次的活动,提高他们设计主题活动的理论水平,使我们的工作得以有效的开展。班队活动后期的组织和利用也有必要让我们认真思考,也还值得我们去研究。

一、什么是班前会班前会是利用上班前5—10分钟的时间,全体员工聚在一起,互相问候,交流信息和安排工作的一种管理方式。二、班前会的意义1、有利于全体员工养成遵守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使全体员工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2、事先进行工作安排,可有效提高工作布置效率,为优质完成工作任务提供有效保障。3、增进和加强沟通,发现、分析和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4、增强员工的整体素质,通过班前会传递信息,组织员工学习,进行典范分享,使员工不断增长知识,学到和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5、能够锻炼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表达、沟通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利于形成独特的班组文化。 三、班前会的准备1、规定班前会时间,员工列队集合开会。2、要充分准备,做到条理清晰。班前会上要宣讲哪些内容,按①、②、③……分类,一条一条的,做到心里清楚,条理清晰。要总结昨天生产中发现的问题,产量、质量的数据,必要时可以写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以免宣讲时有遗漏。要分析整理,确定讲解的重点。3、振奋而简短的开场白。四、高效班前会的内容1、严格考勤 在班前会开始前,班组长可以通过点名来了解班组员工的情绪。2、生产指令和目标传达(占班前会时间约为30%)包括生产安排、质量目标、政令传达等。传达的要点:明确告知短期生产计划(每款、每天的计划);明确班组质量目标,简述明确;突出重点,发挥其时效性;确认对方是否正确接收信息。3、工作教导(占班前会时间约为50%) 包括作业规范说明,标准化工作,安全生产,品质异常及个人品质、效率总结、工作标准的维系等。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议在员工工作出现差错的情况下强调制度及工作标准,千万不可千篇一律每天都去泛泛而谈,这样只能使员工厌倦,遭到员工的排斥。4、理念的培养包括工作教养、作业习惯、质量理念等。5、做好班前会记录五、班前会后的跟踪1、及时复核。开完班前会后,班组长要针对班前会内容,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有意识地进行跟踪,看员工是否依照要求作业生产,如发现有偏差的要马上指正,从而保证班前会效果。2、不断总结。作为班前会组织者的班组长,应该针对每一次班前会有意识地不断总结,找出不足的地方,包括主持的方式,语言的组织,会议的内容,效果的追踪等等方面,以便下次改进,不断提升班前会的质量,推进班组的建设。

主题班会,是指围绕某一主题召开的班级会议,它是一种常见的班会类型。主题班会具有主题鲜明、目标明确,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结构紧凑、务实高效的特点,同时具有培养能力、锻炼意志、增长知识、强化学生政治思想、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作用。主题班会能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让个人在集体活动中受教育、受熏陶,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如果组织得好,对学生思想的转化和良好的班风的形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那么,怎样组织和召开主题班会,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教育作用呢?本人结合自己在平时学习和实际工作的体会就如何开展主题班会活动,浅谈几点看法。 主题班会是班集体建设的一项必要活动,它可讨论思想品德问题,也可以讨论班级工作,还可以让学生谈认识、交流思想、介绍经验,开展表扬与批评。开好主题班会,首先要确立与策划好主题。主题的策划,具有导向性作用,它将确立班会的发展方向。因此,在选题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具有目的性。主题班会需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它并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为了解决班级中存在的某一个问题或某一类问题而展开的。因此,班会主题的确定与设计,必须具有鲜明的目的性,绝不能搞形式,走过场。班主任在确定主题前必须做好计划工作,要对召开班会要达到什么目的、取得什么样的效果等等作一个设想,这样就可以防止盲目性。 (2)具有针对性。要做到有针对性,作为班主任需善于搞好调查研究,要对于本班学生的精神状态、学习风气、健康状态、舆论、班风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班会的主题内容才能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才会感受到班会与他们是有密切关系的,他们才会关心并积极参与班会活动。班主任工作也能做到有的放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针对部分学生成绩突然下降的情况,班主任需通过多方面的调查,分析原因,然后召开“改进学习方法和时间赛跑”的主题班会;又如,现在的学生在学习上普遍存在着缺乏吃苦精神、缺乏学习兴趣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可以开展辩论比赛“学海无涯苦作舟,还是乐作舟”等等一些行之有效的主题班会。这些主题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 (3)要有时效性。在一年中,有着不少的节日和纪念日,因此,不仅要以一些重要的节日如“五四”青年节、母亲节、父亲节、中秋节、教师节、国庆节为契机,开展各种各样以欢度节日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活动;同时还应在一些特殊的纪念日里开展活动。如:3月5日是“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纪念日,可以以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开展主题班会;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结合一部分学生好奇、盲从的心理,开展“爱惜生命,远离香烟”的主题班会等。 (4)要有创新性。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具有长期性和重复性。如果教师的教育方法单一、老生常谈,就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因此,选择主题时教师应该具有创新精神,紧扣时代脉搏,不断更新教育方法,吸引学生,以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例如:2008年9月份,开学初2007职机电2班班级纪律一度变得很差,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对班级情况深入的进行了调查,并决定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对学生中的一些值得推广的好现象进行表扬以及对一些不良行为进行批评,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我决定以“我们班的焦点访谈”为主题,模仿中央电视台的操作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题,认识问题,从而积极主动地加以改正。 班会的主题确立和策划好之后,第二步就是设计班会的内容、形式和过程。班会的形式有理论式班会、交流式班会、文艺型班会、竞赛式班会等多种形式。班会内容、形式和过程的设计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生活兴趣和心理特点,要因人因时而异;要不拘一格、丰富多彩。具体设计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把班会的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统一起来,溶为一体。 (1)采取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开好主题班会,除了要有好的主题之外,还必须注意形式的多样和生动。主题班会可以有如下一些形式:①专题讨论会;②主题报告会;③演讲和竞赛;④座谈和辩论;⑤茶话会;⑥游戏活动;⑦文艺表演会;⑧参观访问;⑨经验介绍等。班会的形式要丰富多彩,不能搞一种死板的模式,不能拘于形式。只有多样化,才能适应学生的特点,为他们所喜闻乐见,满足他们求知、增长才干、抒发思想感情、关心时事政治和走向社会等多方面的需要,从而调动其积极性,使他们受到教育和锻炼。 (2)主题班会的过程设计。 主题班会的内容、形式确定以后,还应考虑过程的设计,过程要求紧凑合理、突出主题。主题班会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大环节:点明主题--展示主题--深化主题。主题的点出要简洁明快,让学生一下就进入角色,乐于参与活动。主题的展示要充实有力,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地予以论证,这是主题班会的主体。结束时要深化提炼主题,让学生在脑海中留下鲜明的“痕迹”,以后久久难忘。因此,过程设计中应注意如下几方面:①俗话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主题班会也不例外。主题班会开头的组织有下面几种形式:主持人直接导人式、视频引导式、表演式、游戏式等。无论是哪一种形式,开头都不要太复杂,要轻巧灵活,新鲜提神。②精心设计主题班会的高潮。主题班会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两到三次活动高潮。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活动热情,又能在活动高潮中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活动的高潮通常以一个故事,或是一次表演来循循善诱,逐步深入。③主题班会结尾的设计。主题班会,切忌虎头蛇尾,草草收兵,那样就会形成一种遗憾。活动的结尾应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例如:在上述提到的“我们班的焦点访谈”主题班会中,我采用了视频导入、现场采访和分组讨论等多种形式相结合。通过形式上的改变,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并积极要求改进。而且,班会通过产生包括“主播”,“外景记者”,“内场记者”,“摄影师”等角色的班级创作团队,大大增加了同学们的参与性,让更多同学参与到主题班会的组织筹备工作中来。3主题班会的总结深化 班主任除认真考虑主题班会的选题、设计外,还要认真考虑主题如何深化和成果如何巩固,认真做好班会课的总结、反馈工作。这样做的目的不仅能为本次班会划上一个完满的句号,更能为下一次班会作铺垫。 (1)班会结束时要善于总结。做好总结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任务。总结应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从班主任的总结中受到新的启示、发现新的境界、新的目标,悟出自己以前未能悟出的道理。在主题班会当中,学生的认识有时并不是一致的,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有时还有分歧,有些发言往往有片面性和局限性。此外,由于学生的年龄、知识和认识水平方面的原因,他们往往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而看不到本质;有些发言有明显的个人感情色彩,而缺乏理性的分析、判断。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就要利用总结来启发、诱导和点拨,使同学们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认识到召开班会的目的、认识到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在总结中,要针对学生的认识给以集中、分辨、提炼和升华,使学生的认识有提高,行动有准则,前进有方向。 (2)班主任要做好“追踪教育”,巩固班会成果。要使主题班会真正起到教育作用,还要注意巩固成果,也就是在班会后要进行“追踪教育”。“追踪教育”就是在总结过程中趁学生热情高涨之时,让他们作出某种决定或制定出某些公约,并督促他们在班会结束后付诸身体力行。召开主题班会时,学生们往往会发现一些问题并产生解决问题的意愿和热情,如果班主任能抓住这种心理,在总结时与他们讨论解决的办法,制定出具体措施,并于会后鼓励他们坚持执行,就会收到扩大、巩固本次班会教育成果的效应。 (3)要注意结果的反馈。主题班会结束后,班主任要了解班会的作用与效果,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还要及时研究反馈信息,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要虚心听取其他老师的意见和改进议,更重要是走到学生中去听取意见,争取下次的主题班会更完美,更有实效。此外,在主题班会之后,要及时抓住学生思想情感方面的变化,继续加以引导,促其升华。力争在每次主题班会之后,让学生们的心灵深处留下一点有价值的东西,并使他们在行动上有所表现。 总之,主题班会是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和研究,更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实践。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班主任必须从开好每一次主题班会抓起。只要班主任有高度的热心和强烈的责任心,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认真精心地准备,就一定能使主题班会真正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让主题班会的影响扎根到学生心中,引导学生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它需要班主任深入实践,不断摸索,认真总结。笔者任班主任十几年,在这方面总结了几条经验,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主题要积极向上 同学们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世界观往往在学生阶段形成。因此,选择积极向上的主题,对于同学们美好情操的培养、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成为祖国未来的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意义重大。比如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我们可以选择“理想与奋斗”、“我最崇拜的科学家”、“我心中的祖国”、“尊师就是学生的一种美德”等做主题。 二、主题要切合学生实际 主题班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要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比如,针对同学中出现的奇装异服,我们可以召开主题班会,讨论“什么才是真正的美”,让同学们明白“外表美只能取悦一时,内心美方能经久不衰”;针对个别同学放弃学业,游手好闲,我们可以讨论“小学生从小要求知”,让同学们明白学好知识的重要性,用心读书。 三、形式要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 班会课和其他课不一样,其他课可以通过丰富的内容,醒目的板书,生动的语言带给学生美的享受,吸引学生。可班会课主要是班主任教师总结班级情况,表扬或批评同学,下周任务安排等,显得枯燥、乏味,一般同学对班会课兴趣不大。因此,要让同学们乐意上班会课,达到预期的目的,形式一定要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召开演讲比赛、讨论会、辨论会等。我认为这堂主题班会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比较灵活的形式,使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了教育,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我拿个球进教室,首先就引发了同学们的好奇心。当我提要向大家请教问题时,就再次强烈地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学生们哪个不想当回“老师”,回答别人“请教”的问题呢。接着我向大家说到了踢球的事。这是大家愿意听,愿意谈的事,因为哪个同学不愿意玩球呢?就在张萍同学提出应让我那儿子去拼去抢,大家默默赞许时,我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培养“竞争”意识的重要性及“竞争”与“拼搏”的关系,并联系了同学们最近出现的一些思想问题展开议论,使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教育。至于后来出现了“异口同声”的回答,就不足为奇了。

怎么上好一堂课毕业论文

上课不睡觉,认真听讲,课前预习,课上跟着2老师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

上好一节课的基本要求是:1、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目标的制定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应该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2、教学内容准确,要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思想性,在进行教学时,教师既要突出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又要考虑教材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既要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又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3、教学结构合理,教学要有严密的计划性和组织性,何时讲新内容,何时游戏,何时练习,何时演示和输出,学生动手操作等,都要进行合理的安排。4、教学方法适当,教师要善于启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各种方法有机结合,运用自如,师生密切配合,感情融洽,使教学过程中既有紧张的学习活动,又有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5、讲究教学艺术,教师教授课程的语言要流畅生动,语音准确,清楚,语调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教师的表情动作要自然优美,富有情感和感染力。6、板书有序,教师的板书设计要规范清楚,位置适当,内容上要突出教学重点,详细得当。

第一、课前的准备 上好一节课的先决条件是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功底.老师在上课前做好三备:一是备教材,了解该课的重难点及教学目的,做到心中有数,做到教学设计具有方向性,设计层次清晰的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有序而富有逻辑性,各环节之间衔接能自然、流畅.二是备学生,课堂是老师的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因此,老师在备课时应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兴趣及爱好,同时也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成绩状况及理解能力的差异,设置不同梯度的问题供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三是备教法,上课时,好教学设计能让学生乐于接受,扣人心弦,能使学生在探究、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在教法上,应力求创新,使用高效实用的教学思维,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 第二、课堂讲授 课前的导入设计 课前的导入,这是课开始的第一个亮点,如何提起学生的兴趣,需要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教学导入,而这个导入的决定权完全在于老师.因此,作为老师首先自己要有自信、有激情更要富有机智,根据教材的要求,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如:提问式导入,图片、幻灯等电教导入,悬念式导入等等,以此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酝酿他们的情绪,拨动学生的心弦,这样,课堂教学活动往往能顺利进行,课堂气氛也会变得生动活泼、和谐轻松,那么课堂基本上已成功了一半. 课上教师饱满的热情,最佳的心境和高昂的教学激情必能感染学生,调动教学气氛.任课老师,要用求实的态度去探索自己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上出自己的风格.同时,应在平时就多加强自己的训练,使自己具备流利的口语,亲切自然的教态,丰富的肢体语言,熟练驾驭课堂及随机应变的能力.应用自身的魅力来感染学生,用扎实的基本功来自如的驾驭课堂这个复杂多变的动态系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一、如何备课 要讲好一堂课,课前备课是否充分非常重要.那么,备课备什么、怎么备呢?(一)熟悉教材 备课的第一步是熟悉教材,教师在上讲台前,必须对教材内容有深入透彻的了解,而不是一知半解、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还要把教材内容完全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营养.这就需要我们阅读同类教材,阅读有关的论文资料、书籍杂志,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从中掌握许多教材上学不到的东西. 讲课的过程,要求教师有深厚的知识积累,有扎实的业务根底,因为只有“厚积”才能用通俗浅显的道理由浅入深地把一些复杂的难以理解的问题阐释得很清楚.处处留心皆学问,一名教师在教一门课时,要多搜集身边的知识,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思考,从身边的许多司空见惯甚至熟视无睹的事例中发现科学的道理,启发科学的思维. 只有在充分熟悉了教材,收集整理了许多与课程相关的资料后,写讲稿才会变得轻松愉快,水到渠成.写讲稿需要特别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授课内容要重点突出,一堂课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难点,什么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要清清楚楚,做到心中有数,该文火慢炖的绝不能大火急炒.二是教材并非讲稿,教师要跳出教材叙述的框框,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对内容重新进行组织,用合乎逻辑思维的思路,用自己设计好的语言表达才能引人入胜,决不能照本宣科.三是对讲课时采用什么实例、用什么图表要事先考虑清楚,依靠图表来阐释问题时一定要把图画大画清楚,让坐在教室后面的同学都能看清楚.教材理解透了,资料准备齐全了,讲课思路理清了,我们才可能讲好一堂课.(二)备课应考虑师生双边互动式 强调“教”服务于“学”,教师通过与学生合作,去实现教学任务;教师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主线,以学生的眼界去设计教学思路,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并设计相应对策.这就要求我们让学生参与课前的准备,自己收集搜集有关资料(如实物、图片、数据等).这个过程不仅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课堂教学作很好的铺垫,还能使教师预测到学生的需要,掌握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情感状态,把握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使教师在备课时,更多地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去考虑教学方案,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三)根据教学情况进行课后备课,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课前备课、写教案固然重要,但课后反思,进行二次备课,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熟与提高.教案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是课堂教学的准备,教案作为教师教学思想、方法轨迹的记录,也是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资料.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一旦放开,真正活起来,就会有很多突如其来的可变因素,学生的一个提问、一个“发难”、一个突发事件,都会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提出挑战. 教师在课后把这些突发事件记录下来,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通过反思、体会和感悟,则可以帮助自己总结和积累经验,形成一套能适应教学变化的、能出色驾驭课堂教学的知识体系和本领.二、板书 板书是教师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思维程序,使知识概括化、系统化,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增强记忆、提高教学效率的课堂教学行为.(一)板书作为课堂教学技能具有以下作用:(1)板书体现教学内容的精华.板书是教师对教学内容深入挖掘和整理而提炼出来的教学内容的精华.利用板书可以把教学内容提纲挈领地表现出来,使学生了解教学内容的基本思路.教师也通过板书理清教学内容的层次和各种复杂的关系,把教学内容简明扼要,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也通过板书,找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和方向.(2)板书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途径. 板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并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学生通过板书,能激发学习的动机,强化感知和记忆,从而保证学生学习的质量.学生也可以通过板书,通过教师的示范,学会如何抓住重点和要点,学会归纳总结说明等学习方法,掌握必要的学习技能.通过板书,学生发展的不仅仅是他们的感知认知等因素,而且也影响他们非认知因素的发展. 板书主要是两个问题,一是是指整体上的布局;二就是每个字都不说要漂亮,但起码要写的工整.(二)板书的布局 首先,板书一定要有本节课的课题.不管你将教材中的一个课题分成了几个小节,在每节课的板书上一定要写出课题,让学生一目了然. 其次,板书内容主要分成:正板书、副板书和其他板书.(1)正板书是指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综合高度概括后提纲挈领地写在黑板上的书面语言.它反映教师整个教学程序或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往往写在黑板最显眼的部位,而且整堂课一直要保留在黑板上.(2)副板书:可以在黑板上随写随擦的板书.那些学生熟悉,而又必须推导、计算的过程;提醒学生注意的操作;诱导学生思维的草图,都是副板书的内容.对副板书也要注意局部内容的完整.副板书通常写在黑板的两侧或最右侧.(3)其他板书:教师课前准备好的幻灯片、投影片等.(三)课堂教学板书运用的要求 1、内容精炼、重点突出 内容精炼是指板书要用最凝炼的文字或简洁明了的图形、符号反映教学的主要内容.重点突出是指板书要反映教学的难点、重点,不能主次不分或主次颠倒.这个要求是板书的首要原则,它是由板书艺术的特殊性决定的:第一,黑板的面积有限,不能容纳所有内容;第二,板书一般在课堂上完成的,而每堂课是有限的,教师在板书上不能花太多时间.教学应是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板书)、体态语言三者的有机结合,而尤以口头语言(即讲)为主,板书只是辅助手段. 2、条理清晰、布局合理 是要求板书的脉络、层次清楚,各层次之间结构严谨,形成系统的整体,并把相同层次的内容排列整齐,各层次的内容标号一致.布局合理是要求善于使用黑板,区分正副,大部分写正板书,小部分写副板书,要依据板书内容多少和黑板面积大小来划分.既要正确把握教学内容的主次成分与层次性,又要按照美学要求构建整体. 3、文字、图表、科学准确 文字、图表、科学准确是要求用科学准确的文字语言、图像、表格表达教学内容,即要求板书的内容全面科学,观点鲜明准确.既要切实体现教材内容的纲目要点、当时的社会实际与学生实际,又要做到用词恰当,概括准确,图规范,整齐美观.不仅板书的内容浓缩、数据的抄写、关系的提示、整体的结构等全部准确无误,而且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全面完成任务.三、讲课的艺术 无论是什么课程,讲课时都要遵循共同的规律和模式,这就是讲课的三个环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非常重要,只有让学生知道提出这个命题是基于什么前提、什么原因、想要干什么,才能把问题引向深入.最近听了于老师的课,觉得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为什么讲这一章,为什么讲这个问题,阐述得清晰透彻.分析问题是为了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课程的重点,必须引领着学生的思路步步深入、层层剥皮.最后,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同时让学生明白结论的应用范围和条件是什么,超出这一范围又该怎么办. 课讲得是否成功,关键是看是否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坐得住、听得懂、学得会、用得好.那么要做到这些,教师就要掌握一些讲课的技巧和艺术,善于以趣引思、以奇引思、以疑引思、以用引思.我在讲课时,常常通过举一些有趣的、奇特的、悬疑的、有用的实例或者小故事来吸引学生的兴趣,阐明一些科学道理,会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在讲课时要通过加入这样的内容进行启发式教学,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科学思考,使讲课做到发散一点,展开一点,风趣一点,深入浅出一点.这样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听讲时始终意犹未尽、轻松愉快. 最后,多媒体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教师课堂讲课的效率,增大了信息量,但它毕竟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完全代替讲课.教师讲课还是要把“讲”摆在首要位置,要用通俗的富有逻辑思维、引人入胜的语言来讲课,不要有了多媒体就万事大吉,就不用备课了,要保证在停电或者设备故障的情况下,不换教室不停课,照样可以把课进行下去,这样才能说明你的备课讲课是成功的授课时应注意的问题:(一)了解学生的情况 教师在准备为某一班级讲授某一门课程之前,必须去了解这个班级里学生们学习的情况,尽可能地多搜集这方面的资料,作为将来安排教材、决定教学进度和选择教学方法的一部分依据.搜集的资料,包括这些学生们的基础、学风、惯用的学习方法,以及其中是否有特殊优异和特别困难的学生,等等.更重要的是与这一门课程密切相关的课程,特别是这一门课程的先修课程,学习的情况怎样,更应当深入了解.要了解学生们在先修课程里学过什么内容,理解的程度怎样,对某些重要概念是怎样理解的,用什么名词,惯用怎样的方法来处理问题等等.这样,在将来备课的时候,才能使讲授的内容与先修课程的内容多多地联系,充分利用学生们已有的知识为自己的讲课服务.这样做,不但可以使得学生们易于接受所讲的内容,还能使他们对先修课程的内容理解得更深刻.如果不这样做,就不但不能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为自己的讲课服务,而且会在讲课中与先修课发生矛盾,使学生们迷惑不解为了搜集上述资料,可以向系里去了解,可以向先修课程的教师或教研室去了解,也可以向本班的同学或班干部去了解.这样,不但可以得到所需的资料,还可以从中吸取其他教师的讲课经验.在教学过程中间,还应当通过交谈、答疑、辅导、批改作业、举行测验等等的环节,不断加深对同学们的了解.(二)做好默讲、试讲 默讲和试讲,是准备讲授过程中很最重要的环节,在这方面多下一些功夫,总是值得的.所谓默讲,就是在写好讲稿以后,把它拿在手里,假想自己面对学生,按照将来正式讲课的速度,一字一句、丝毫不苟地,不出声地讲课.默讲的时候,虽然实际上是自己讲给自己听,但要同时把自己当作听讲的同学,听听自己讲得怎么样.如果感到什么地方讲得不顺,就要修改讲稿.如果发现时间太多或太少,就要修改原定的讲课份量,或者调整讲授的内容.初讲课时,每节课的内容至少要默讲三遍以上,一遍两遍是不够的. 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争取试讲.简单的试讲,是在空教室里,请一位同事或班里的一位中等同学,代替全班同学来听讲,和彩排一样.这就不但可以发现词句是否恰当,速度是否适宜,还可以发现口语是否清楚,音量是否合适.如果听讲的是学生,还可以当场知道讲课的效果.(三)注意表达方式 讲课时要态度自然,不宜过于拘束,更要注意保持严肃,不可表现轻飘,以免使同学们分散注意力,易于疲倦.眼睛要多多正视同学们,不宜以过多的时间面向黑板,更不可常常看窗外、看地板、看天花板.要轮流正视左右前后的同学,使他们感到你是在向他们讲心里话.写了板书以后要及时让开,使所有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不可随写随擦,要让同学们来得及看,来得及记. 讲话的声调要有轻重缓急,要有节奏感,要能鼓动学生们动脑筋积极思维.在适当的地方,可以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考虑,在学生经过一定的思考以后再讲.在讲课中,还应注意适当留些问题给学生课后去思考,启发学生深入钻研.在下定义、下结论时,要把声调加重些,把速度放慢些,要斩钉截铁,毫不含糊,还应有适当的重复,但重复时不可改动字句,以免同学们不知怎样记才好.如果口头语太多,要注意改正,如果不会讲普通话,要坚决学会. 讲话要准确、精炼,要讲究逻辑,不要拖泥带水,更不可语病丛生.例如,两句话之间如果并没有因果关系,就不要随便用个“因此”把它们连接起来.不要只举了一个很特殊的例子,马上就接着来个“由此可见”,讲出一般性的结论来.这种不恰当的语句,不但妨碍同学们对讲课内容的正确理解,而且不利于他们在思维逻辑和辨证观点方面的锻炼.应当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课.不要用同学们不熟悉的、比较艰深的数学语言或哲学语言.如果非用不可,必须简单地解释一下,免得同学们在思想上起疙瘩,妨碍听讲的效果. 讲课时,要随时注意同学们脸上的表情.如果发现有不正常的情况,要及时找出原因,设法补救.例如学生们交头接耳,手指黑板,就表示黑板上写错了字,要立即改正;学生们目光呆滞,记笔记的速度放慢了,就表示他们有些疲乏,注意力难于集中,这时就要调整声调,讲一两句警语,甚至讲一两句笑话,使他们恢复注意力.学生们皱眉苦脸,就表示教师所讲的内容难于理解,这时应当减慢讲授的速度,适当地重复讲解或补充说明(四)及时检查、改进 每次下课以后,都应当把讲课的内容和方式仔细地回忆一下,检查一下,看看哪些方面是成功的,哪些方面是失败的.对于成功的方面,应当作为经验,肯定下来.对于失败的方面,应当分析原因,定出改进的办法.默讲试讲时,虽然也可以检查改进,但究竟不是正式对学生宣讲,有些毛病不会发现,不如正式讲课以后可以全面地深入地检查一番.对于失败的方面,当然也可以暂时记下来,等待下一次备课时再仔细研究如何改进,但总不如在刚下课之后,记忆犹新,立即定出改进的办法. 课程结束以后,要再做一次总的检查.这个检查,主要是针对整个课程教学内容的多寡和次序的安排进行的,同平时的课后检查一样,最好是在检查以后立即定出改进的办法,不要推迟到下一次备课时再来考虑课后征求学生的意见,征求听课同事的意见,都可以从中发现自己讲课中的缺点和问题.但是,自我检查是更重要的一方面.虽然一般说来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是,自己如果能够深入地、客观地、全面地检查,是可以做到比旁观者更加清楚的.同学们所提的意见,往往只限于表面现象.只要讲课者的讲授能力达到一般的水平,让同学们基本上听懂了,记下笔记,做出作业,他们也就提不出什么意见了.至于听课的同志们,有的人并没有在这门课程的讲授上多下过功夫,他们所习惯的讲课方式也不一定适合你的情况.因此,在一些大的方面,明显的方面,他们是可以提出很宝贵的意见的,但是,对于一些比较隐微而不明显的缺点和问题,是不容易发现的,这只有靠自己吹毛求疵挑剔出来.一般说来,在初讲课时,主要是靠别人提意见;在讲过几次以后,主要是靠自己的检查. 第一、课前的准备 上好一节课的先决条件是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功底.老师在上课前做好三备:一是备教材,了解该课的重难点及教学目的,做到心中有数,做到教学设计具有方向性,设计层次清晰的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有序而富有逻辑性,各环节之间衔接能自然、流畅.二是备学生,课堂是老师的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因此,老师在备课时应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兴趣及爱好,同时也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成绩状况及理解能力的差异,设置不同梯度的问题供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三是备教法,上课时,好教学设计能让学生乐于接受,扣人心弦,能使学生在探究、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在教法上,应力求创新,使用高效实用的教学思维,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 第二、课堂讲授 课前的导入设计 课前的导入,这是课开始的第一个亮点,如何提起学生的兴趣,需要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教学导入,而这个导入的决定权完全在于老师.因此,作为老师首先自己要有自信、有激情更要富有机智,根据教材的要求,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如:提问式导入,图片、幻灯等电教导入,悬念式导入等等,以此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酝酿他们的情绪,拨动学生的心弦,这样,课堂教学活动往往能顺利进行,课堂气氛也会变得生动活泼、和谐轻松,那么课堂基本上已成功了一半. 课上教师饱满的热情,最佳的心境和高昂的教学激情必能感染学生,调动教学气氛.任课老师,要用求实的态度去探索自己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上出自己的风格.同时,应在平时就多加强自己的训练,使自己具备流利的口语,亲切自然的教态,丰富的肢体语言,熟练驾驭课堂及随机应变的能力.应用自身的魅力来感染学生,用扎实的基本功来自如的驾驭课堂这个复杂多变的动态系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一、如何备课 要讲好一堂课,课前备课是否充分非常重要.那么,备课备什么、怎么备呢?(一)熟悉教材 备课的第一步是熟悉教材,教师在上讲台前,必须对教材内容有深入透彻的了解,而不是一知半解、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还要把教材内容完全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营养.这就需要我们阅读同类教材,阅读有关的论文资料、书籍杂志,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从中掌握许多教材上学不到的东西. 讲课的过程,要求教师有深厚的知识积累,有扎实的业务根底,因为只有“厚积”才能用通俗浅显的道理由浅入深地把一些复杂的难以理解的问题阐释得很清楚.处处留心皆学问,一名教师在教一门课时,要多搜集身边的知识,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思考,从身边的许多司空见惯甚至熟视无睹的事例中发现科学的道理,启发科学的思维. 只有在充分熟悉了教材,收集整理了许多与课程相关的资料后,写讲稿才会变得轻松愉快,水到渠成.写讲稿需要特别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授课内容要重点突出,一堂课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难点,什么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要清清楚楚,做到心中有数,该文火慢炖的绝不能大火急炒.二是教材并非讲稿,教师要跳出教材叙述的框框,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对内容重新进行组织,用合乎逻辑思维的思路,用自己设计好的语言表达才能引人入胜,决不能照本宣科.三是对讲课时采用什么实例、用什么图表要事先考虑清楚,依靠图表来阐释问题时一定要把图画大画清楚,让坐在教室后面的同学都能看清楚.教材理解透了,资料准备齐全了,讲课思路理清了,我们才可能讲好一堂课.(二)备课应考虑师生双边互动式 强调“教”服务于“学”,教师通过与学生合作,去实现教学任务;教师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主线,以学生的眼界去设计教学思路,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并设计相应对策.这就要求我们让学生参与课前的准备,自己收集搜集有关资料(如实物、图片、数据等).这个过程不仅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课堂教学作很好的铺垫,还能使教师预测到学生的需要,掌握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情感状态,把握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使教师在备课时,更多地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去考虑教学方案,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三)根据教学情况进行课后备课,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课前备课、写教案固然重要,但课后反思,进行二次备课,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熟与提高.教案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是课堂教学的准备,教案作为教师教学思想、方法轨迹的记录,也是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资料.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一旦放开,真正活起来,就会有很多突如其来的可变因素,学生的一个提问、一个“发难”、一个突发事件,都会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提出挑战. 教师在课后把这些突发事件记录下来,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通过反思、体会和感悟,则可以帮助自己总结和积累经验,形成一套能适应教学变化的、能出色驾驭课堂教学的知识体系和本领.二、板书 板书是教师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思维程序,使知识概括化、系统化,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增强记忆、提高教学效率的课堂教学行为.(一)板书作为课堂教学技能具有以下作用:(1)板书体现教学内容的精华.板书是教师对教学内容深入挖掘和整理而提炼出来的教学内容的精华.利用板书可以把教学内容提纲挈领地表现出来,使学生了解教学内容的基本思路.教师也通过板书理清教学内容的层次和各种复杂的关系,把教学内容简明扼要,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也通过板书,找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和方向.(2)板书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途径. 板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并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学生通过板书,能激发学习的动机,强化感知和记忆,从而保证学生学习的质量.学生也可以通过板书,通过教师的示范,学会如何抓住重点和要点,学会归纳总结说明等学习方法,掌握必要的学习技能.通过板书,学生发展的不仅仅是他们的感知认知等因素,而且也影响他们非认知因素的发展. 板书主要是两个问题,一是是指整体上的布局;二就是每个字都不说要漂亮,但起码要写的工整.(二)板书的布局 首先,板书一定要有本节课的课题.不管你将教材中的一个课题分成了几个小节,在每节课的板书上一定要写出课题,让学生一目了然. 其次,板书内容主要分成:正板书、副板书和其他板书.(1)正板书是指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综合高度概括后提纲挈领地写在黑板上的书面语言.它反映教师整个教学程序或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往往写在黑板最显眼的部位,而且整堂课一直要保留在黑板上.(2)副板书:可以在黑板上随写随擦的板书.那些学生熟悉,而又必须推导、计算的过程;提醒学生注意的操作;诱导学生思维的草图,都是副板书的内容.对副板书也要注意局部内容的完整.副板书通常写在黑板的两侧或最右侧.(3)其他板书:教师课前准备好的幻灯片、投影片等.(三)课堂教学板书运用的要求 1、内容精炼、重点突出 内容精炼是指板书要用最凝炼的文字或简洁明了的图形、符号反映教学的主要内容.重点突出是指板书要反映教学的难点、重点,不能主次不分或主次颠倒.这个要求是板书的首要原则,它是由板书艺术的特殊性决定的:第一,黑板的面积有限,不能容纳所有内容;第二,板书一般在课堂上完成的,而每堂课是有限的,教师在板书上不能花太多时间.教学应是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板书)、体态语言三者的有机结合,而尤以口头语言(即讲)为主,板书只是辅助手段. 2、条理清晰、布局合理 是要求板书的脉络、层次清楚,各层次之间结构严谨,形成系统的整体,并把相同层次的内容排列整齐,各层次的内容标号一致.布局合理是要求善于使用黑板,区分正副,大部分写正板书,小部分写副板书,要依据板书内容多少和黑板面积大小来划分.既要正确把握教学内容的主次成分与层次性,又要按照美学要求构建整体. 3、文字、图表、科学准确 文字、图表、科学准确是要求用科学准确的文字语言、图像、表格表达教学内容,即要求板书的内容全面科学,观点鲜明准确.既要切实体现教材内容的纲目要点、当时的社会实际与学生实际,又要做到用词恰当,概括准确,图规范,整齐美观.不仅板书的内容浓缩、数据的抄写、关系的提示、整体的结构等全部准确无误,而且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全面完成任务.三、讲课的艺术 无论是什么课程,讲课时都要遵循共同的规律和模式,这就是讲课的三个环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非常重要,只有让学生知道提出这个命题是基于什么前提、什么原因、想要干什么,才能把问题引向深入.最近听了于老师的课,觉得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为什么讲这一章,为什么讲这个问题,阐述得清晰透彻.分析问题是为了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课程的重点,必须引领着学生的思路步步深入、层层剥皮.最后,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同时让学生明白结论的应用范围和条件是什么,超出这一范围又该怎么办. 课讲得是否成功,关键是看是否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坐得住、听得懂、学得会、用得好.那么要做到这些,教师就要掌握一些讲课的技巧和艺术,善于以趣引思、以奇引思、以疑引思、以用引思.我在讲课时,常常通过举一些有趣的、奇特的、悬疑的、有用的实例或者小故事来吸引学生的兴趣,阐明一些科学道理,会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在讲课时要通过加入这样的内容进行启发式教学,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科学思考,使讲课做到发散一点,展开一点,风趣一点,深入浅?

如何上好英语节日主题课程论文

what patern for your tatoo?

上好一节英语课的方法:

1、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从总体上认识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内容结构思想体系,精神实质然后再进一步分析,研究每一单元每一章节的内容,例如再学习。

2、准确熟练地掌握教材的内容,要反复推敲每一个单词的读音意义,做到准确、科学、深刻的掌握。要弄懂每一课的内容以及重点、难点和关键,备课时对以上各方面都认真具体地作出安排,这样再讲授是就能心中有数、融会贯通,成为有机整体。

3、扩展充实教材内容。要根据学生实际进行适当的增删补缺,尤其对于外国文化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

4、要组织好课堂教学。掌握教学内容是备课的必要阶段,但掌握教材内容并不是上好一节英语课的全部,不一定能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协调一致,为使同学们更好掌握这些知识,还需要一些必要的手段来调节课堂节奏,协调一节课取得完美成功。例如应用体态、语言组织教学等。

扩展资料:

当英语老师的要求:

1、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及以上标准。

2、各级各类学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申请教师资格应按省教育厅部署补修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并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考试合格。

3、各级各类学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申请教师资格应参加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组织的说课。

4、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按《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体检标准及办法》,在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

5、需要具备一定的学历条件。

成为一名英语教师需要有教师资格证证书,但是获得教师资格,并不一定能够担任教师,能否担任教师还需要教育部门是否招聘录用,但未获得教师资格的,教育部门基本都是不会招聘录用。

一、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钻研教材和把握教材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所谓的无效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脱钩,从而导致效率极低甚至是零的教学。如教学设计模式化,不能体现课型差异;课堂巩固与教学评价简单化;课堂重讲不重练,习题设计无层次无目标,等等,而许多问题都反映在教师备课不充分上。备课是让我们教师熟悉教材的第一步。如果没有高质量有实效的备课,课堂效率就是空谈。那么,备课过程中存在哪些无效行为?怎样的备课才是“高效备课”? 第一,教学设计模式化,不实用。因为怕麻烦,懒得动脑筋,为应付学校检查而编写教案,教案设计千篇一律,没有凸现课型差异。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照搬教参,完全一刀切,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差异、知识差异和能力差异,更不会体现创意。教师书写的时间大于思考的时间,甚至出现教导处检查前突出备课现象的发生。这样的教学设计必然是低效的、无效的,因为在这种教学模式里,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教师取代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权利也被无情地“剥夺”了,他们失去了展现才华的舞台,只能被动地吸纳知识,教学的实效性自然也就高不到哪里去。这种教案只是为了应付检查罢了。 第二,缺乏“备学生“这一环节。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促进者、引导者,怎样促进,怎样引导,是不可能在教学活动中随意生成的,课堂上的生成需要教师运用教育的智慧去引导。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和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目前的备课基本上各自为战,教师多在应付检查,缺乏针对学生的备课,多以教师为中心。所谓以学生为本实际上却忽略了对“本”的研究,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三,集体备课效率低下。集体备课,本是一件大好事,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存在不少弊端。它也会导致一些教师对集体备课的依赖,乐于“坐享其成”,进而希望复印一起使用。以往还有些学校形成教师一人备两或三单元课,大家合起来共用的格局。这样的备课方式是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把备课这样一个重要环节简单化了。 第四,练习或作业设置的随意性。 二、教师应如何有效备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我认为要提高我们的备课质量,保证备课的有效性,必须解决教师课前备什么和怎么备的问题,才会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我个人认为有效的备课应该包括 以下内容: 第一,备目标——明确要做什么。依据新大纲、新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这直接决定着备课的质量。第二,备学生——体现以学生为本。要对学生学情做充分的了解,凸显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备核心环节——明确怎么做。要对教学环节做清晰而周密的思考,合理安排学习活动,精心设计核心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效完成教学目标。第四,备练习——巩固课堂教学成果。精读精练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练习设计要有目标,有层次,有重点,有拓展,体现个性差异,重视能力培养。另外,还尽可能地备辅助教学手段的选择及备课堂突发事件等等。第五,提高集体备课的时效性。通过集体备课,讨论各单元、各课时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策略等,然后再针对各班学生的特点进行自我备课。教师首先要独立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形成自己的备课思路;其次,可以结合教参、各种教学刊物等修正自己的观点,还可从网络上广泛搜集资料,学习名家、名师的课堂教学,再对比自己的教案,进行增补删改、批注等,补充自己的教学设计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