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美国产业的研究报告论文

发布时间:

美国产业的研究报告论文

美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像"布里丹的驴子""布里丹的驴子"指徘徊於两垛草之间无从抉择的驴子.美国经济一年来的表现,仿佛掉入了"进两步,退一步"的模式.二00二年是人们寄望美国经济完全走出衰退并强劲复苏落空的一年.大企业丑闻接二连三,股市失血不止,吸引外资大幅下降等,导致经济增长似有若无.岁未年初,利空消息频仍,对伊动武的紧张气氛四处弥漫,经济真正复苏当有一段长路要走.美经济怪象频仍,令分析家大跌眼镜美经济现状至今仍未明朗,自衰退以来,复苏步伐形同"牛步",各种增长动力和反作用力交织呈现,互为消长,经济乱象不断,被普遍认为是一场"奇怪","危险"和"不完整"的复苏股市"熊市"为战后所仅见.美股自二000年三月开始下跌,已落入连跌三年的境地,今年一月份仍没有明显回升,连黑四年,这种情况即使在大危机年代也未曾有过.如从高峰值计算,迄今总市值已经跌掉7万亿美元.经济衰退与劳动生产率增长并存.与以往经济周期的表现不同,美劳动生产率在衰退中不仅没有降低,反而一直超强增长.整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为1.9%,而二00一年的最后增长率却高达5.6%,二00二年首季更一跃增长8.6%,居19年来之冠.据摩根士坦利估计,从二000年底到二00二年底,美国劳动生产率累积增长5.6%,显示美经济潜力未可低估.美元贬值与贸易赤字增长同步.美元在去年随股市一度滑落不上,汇率贬幅最高曾达20%.但由於国内对进口消费品需求持高不低,加上美元价位被认为过於高估(摩根士坦利认为高估15%),美元贬值并未减少美巨额贸易逆差.二00一年贸易赤未高达3,583亿美元,二00二年则继续扩大,前10个月,美国的贸易逆差以年率计算仍高达4,200亿美元,比二00一全年猛增了17%,创历史最高纪录.经济复苏与失业率"复苏"相伴.此现象为战后所仅见.美经济缓慢复苏没有反映在劳工市场,去年失业率达到了6%,是美国近8年来的最高纪录,意味著在全美近1.4亿劳工中,失业人数已超过800多万,其中167万人失业逾半年.商业信心持续下跌和个人消费支出强劲共存.一方面,制造业订单大幅下滑,企业利润持续走低.今年甚至出现了10年来首次整体亏损,企业破产数目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美多年形成的消费模式并未因信心受挫而改变.股市下跌的"负财产效应"并不明显,民众继续消费.商务部报告显示,当前,住房,汽车和家用电器继续成为刺激人们消费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几年来,美经济反常表现让人"雾里看花",也令业内人士的预测"大跌眼镜"(广东方言,喻意料之外),近期<>著名专栏作者,经济学家罗伯特.萨缪尔森断言美经济进入"新滞胀"时代引起普遍关注,作者指出"新滞胀"有别於"复苏"或者"持续衰退"的经济状况.美去年经济增长2.3%左右,但这一增幅根本不足以带动就业和企业盈利增加,相反,有些数字甚至显不出经济衰退的情况.因而在这一时期,人民生活水平将有所下降,持续高涨的房市也将退潮.或许用"布里丹的驴子"来形容现时美国经济较为恰当,与这头徘徊於"两垛草之间"无从抉择的驴子一样,由於存在太多的不确定因素,美国经济一年来的表现,仿佛掉入了"进两步,退两步"的模式,这实施上意味著美国经济荣景已经远去,可能进入一个较长的的调整或低速增长期.新经济计划源於政治需要布什政府对美国经济现状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月七日,布什政府急於推出大规模减税为主的经济振兴计划公布,该项跨期10年,涉及6,740亿美元的经济计划基本是一个著眼於民生的计划,意在为竞选连任铺路,主要包括救市和增加就业两方面内容.首先,大幅削减直至废除股市利得税以推动投资是最大方案.减税的对象主要是美国股东,白宫称将有1亿人从中受益,但民主党坚持认为主要还是富人和大公司受惠,预计25%的减税因此将惠及年收入一百万美元的家庭.其次,创造就业旨在使低下及中等收入阶层选民从中受惠.方案中包括36亿美元的就业训练计划,延长失业救济法案以及对能够增加就业的新兴事业投资进行租税减免等.布什声称此举可使美"工人阶级"受惠,达到穷人和富人间的平衡与公平.分析认为,该项计划由国会通过后,最快将於今年见效,仅就从争取选民的角度看,这无疑为明年的布什竞选连任铺平道路创造了有利条件.选在此时通过经济振兴计划,显示布什政府已经意识到把经济带入快速复苏的时间所剩不多.目前,一连串刺激经济的政策和计划正逐步展开,在上月刚刚完成经济班子改组,本月就公布新的振兴计划,显示政府治理经济已由幕后转到台前,反映布什政府急於走出经济困境,拉抬经济复苏的迫切心态.美国以往的经验表明,每当经济出现问题,立法变革总是走到前列.如果说去年先后通过的<>,<>是布什政府旨在振兴经济的"中医疗法",意在治本,对资本主义进行局部"托梁换柱"改革,那0此时的新经济计划则可称为"西医疗法".新经济振兴计划能否有效,效果如何,还应放到美国经济大背景下去观察.当前经济隐忧不减反增,攻伊战争又增新变数总体而言,美国经济围绕股市转动,股市泡沫破裂并暴跌改变了美经济的宏观环境和增长态势,不仅使美经济固有的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或加剧,还使美经济出现了一些值得警惕的新隐忧,但遗憾的是此次振兴计划并未涉及到美经济的潜在问题,因此,即使美经济走出衰退,短期内也走不出困局.贸易和财政再现巨额"双赤字".二00一年美贸易赤字高达3,583亿美元,二00二年则继续扩大,前10个月,美贸易逆差以年率计算仍高达4,200亿美元,比二00一年猛增了17%,创历史新高.而美财政也在连续4年盈余后再次进入赤字时代,且来势凶猛.二00二财年(截至去年九月三十日)赤字达到1,590亿美元,与二00一财年盈余1,270亿美元形成鲜明对比.而此次大规模减税加上战争费用支出必然使本已尾大不掉的预算赤字更加恶化.外资流入趋降.全球资金"选美"的趋势持续下降.二000年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高达3,010亿美元,二00一年急剧滑落到1,240亿美元;进而再滑到二00二年的440亿美元.在全球企业兼并活动中,美在去年仅有24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入,与一九九八年至二00一年间平均1,000亿美元的净流入形成鲜明对比,意味著美经济的外部金融支持已到了一个"十分危险的时刻".债务负担空前严重.美政府,公司和私人债务有增无减,成为经济的沉重包袱.去年底,美净国民储蓄率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6%首次掉到2%的新低,意味著美经济将严重依赖外部借贷,并由此加深其作为全球最大债务国的地位.新隐忧浮出台面.在所有资产泡沫中,除了企业泡沫破裂外,其他诸如消费和房地产泡沫仍在持续"发酵",经济陷入双底的可能尚不能完全排除.美经济此次反常复苏,预计去年经济增长只有2.3%,根本不足以带动就业和企业盈利增加,市场认为美经济低通胀率,低增长态势基本确立,通货紧缩隐忧因而挥之不去.当前,正值中东战鼓频催,油价高企和强势美元地位出现松动之际,各界对这一刺激经济计划以及今年经济复苏发展仍存很大疑问.在所有不确定因素中,反恐与打伊最为关键.市场关注的是,美国经济是否经得起与伊拉克一战以及随后的反恐态势发展.一九九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时,美股转趋下跌,然而"沙漠风暴"开打后,美股就会出现触底迹象,而在战事胜利后便开始反弹,美历史上最长的经济增长期正是由此开始的.不过,这次美经济前景和计划竞选连任的布什能否有这样的"好运"相信尚存变数.目前,鉴於美打伊在即,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纷纷调低今年对美经济增长率的预测,预估大致在2.6%左右.如果准确,那意味著美国还要过很长一段"苦日子".参考一下

美国的支柱产业有很多,比如:军工、汽车、高科技、电子、金融、航空、娱乐、能源等等。但与我国现阶段的四大支柱产业(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相比,美国的三大支柱产业分别是:军工、汽车和高科技。(1)美国军工产业据美国国会研究处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是世界头号军工产品出口国,占全球军工出口总额的近42%。这份报告说,尽管近年来全球军工销售总额有下降趋势,但美国的军工出口总额仍保持继续上升的势头。报告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国战争和冲突使得邻近国家增加了对美国的军购。另外,该报告还显示:美国同样是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军售最多的国家。按合同金额计算,美国去年总共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销售了103亿美元的军品。(2)美国汽车产业美国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美国分部分别宣布,今年它们的汽车销量都出现了大幅度增长。世界头号汽车生产商通用公司的汽车销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2.6%;世界排名第二的福特汽车公司销量比去年同期上升12.2%;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的美国分部也取得了同比增幅28.1%的成绩。(3)美国高科技产业20年来,美国证券市场凭借其稳定与强劲的经济增长而稳步发展,也为美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纵览美国证券市场,道琼斯工业指数从3000点腾升到11000点左右,指数上涨了3.5倍左右,特别是高科技股的迅速崛起,成为美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直接推动力量。在市值方面,美国高科技产业中的微软公司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超越了通用电器,目前市值已达4063亿。在股价增长方面,戴尔公司的股价在上世纪90年代竟然上涨了700倍!随着美国高科技产业的上布公司规模与业绩的大幅增长,科技股成为美国证券市场大幅上升的内在动力所在。

一用手写,二用脚写,可以的话,嘴写都行。

20世纪20年代,美国国内通过技术革新、固定资本更新和企业生产及管理的合理化,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过程空前加速,经济发展迅速。国民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总值均创新纪录,汽车制造、电机电器制造和住宅建筑业发展尤其显著。建筑、汽车、电气工业并称为美国经济的三大支柱。“一战”中,美国国内建筑业近乎停顿。战后,建筑工业迅速发展,产值从1919年的120亿美元增长到1928年的近175亿美元。建筑工业的发展不仅开辟了就业途径,而且也促进了与其有关的其他工业的发展。在20年代,汽车工业成长为美国最大的制造业和最大的工业部门,而汽车工业的发展又推动了钢铁、石油、化工、公路建设等一系列工业部门的发展。电气工业在20年代也发展很快,同样促进了美国这一时期的经济繁荣。

中国皮革产业研究报告论文

只有正刊是核心期刊

这个刊物是半月刊,但知网上只收录了单月版,不知你说的市场刊是单月还是双月,按理说这两个版本应该都是北大核心的。

是北大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TS(除TS1,TS2) 轻工业,手工业1.无锡轻工大学学报 2.中国造纸 3.林产工业 4.木材工业 5.纸和造纸 6.中华纸业 7.烟草科技 8.精细化工 9.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0.中国皮革 11.海湖盐与化工 12.工业微生物 13.中国陶瓷

中国皮革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 (一)中国皮革产业发展现状 1、基本情况 中国皮革行业涵盖了制革、制鞋、皮衣、皮件、毛皮及其制品等主体行业,以及皮革化工、皮革五金、皮革机械、辅料等配套行业。具有产业链完整,上下游关联度高,依靠市场拉动,产品常青,集创汇、富民、就业为一体的特点。 2006年,中国皮革、毛皮及制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852亿元,同比增长20%,增幅比上年下降6个百分点;利税总额258亿元,同比增长20%,增幅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2006年中国皮革、毛皮及制品行业出口348亿美元,同比增长7%,增幅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进口49亿美元,同比增长19%,增幅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中国皮革行业是吸纳劳动就业的富民优势行业,主体行业一定规模以上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达500多万人,全行业连同配套行业就业人员达1100万人。每年提供新的就业岗位达40-50万个,为促进城乡就业、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目前,中国皮革全行业年产鞋近100亿双,占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年产轻革7亿平方米,占世界总产量的20%以上;皮衣、毛皮服装、皮件等均列世界产量榜首。上世纪末,中国已成为世界公认的皮革生产大国,为世界皮革产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 2、运行情况 (1)2006年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及工业总产值增幅情况 (2)2007上半年皮革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2007年上半年,中国皮革行业出口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出口退税下调,人民币升值屡创新高,存贷款利率不断上调,劳动力成本提升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了中国皮革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有三个特点: 第一,主要商品生产继续增长,速度减缓。 2007年1-6月,皮革、毛皮及制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2163亿元,同比增长24%,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个百分点。其中,轻革产量3.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0个百分点;皮鞋 16亿双,同比增长16%,增幅与上年相同;皮包、袋3.1亿多只,同比增长7%;皮革服装2378万件,同比下降2%,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毛皮服装92万件,同比增长1%。 第二,出口值仍为增长,但增速回落 2007年1-6月,皮革工业及鞋类商品出口金额207亿美元,同比增长14%,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个百分点。其中,皮革、毛皮及制品出口182亿美元,同比增长13%,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个百分点;鞋类出口43亿双,114.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和16%。 第三,进口仍大幅度增长,制品进口增幅继续高于出口增幅 2007年1-6月,皮革工业及鞋类商品进口额比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进口金额41亿美元,同比增长12%,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5个百分点。其中,皮革、毛皮及制品进口27亿美元,同比增长16%,高于出口增幅3个百分点;鞋类进口821万双,1.6亿美元,同比增长35%和43%,分别高于出口增幅23和27个百分点。 (二)中国皮革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国皮革产业在发展中主要面临着六个方面的问题,包括:①产品成本不断提高;②技术性壁垒层出不穷;③国际贸易摩擦频发;④发展中国家同行的竞争;⑤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⑥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和执行力度。 前四点是所有中国企业特别是出口型企业都面临的共性问题,但是后两条却主要是针对制革行业提出的具体政策及要求。社会发展的现实是不可抗拒的,制革行业必将承受巨大的压力,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和思考产业的发展方式及措施。 1、关于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 自2005年以来,国家为了控制“两高一资”,减少贸易顺差,促进外贸平衡,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涉及到制革业的有十几项。其中,以取消进口生皮、半成品革出口成品革的加工贸易政策,以及取消成品革出口退税政策对行业影响最大。这两项政策的出台,使制革行业内销和外销企业都受到了很大影响;同时,也间接地影响了下游制品企业的发展。 在7月19日国务院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5%;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2%;对外贸易增长较快,上半年出口增长27.6%,进口增长18.2%,贸易顺差比上年同期增加511亿美元。可见,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特别是国际收支不平衡,食品价格涨幅过高,节能减排压力仍然很大。下一阶段,国家必然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政策,着力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和深化改革,以确保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因此,行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把握形势,认真应对。 2、关于节约能源、降低污水排放问题 节能减排对制革业不仅是硬指标,而且是生存发展的必备条件。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是两项约束性指标。在皮革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也做了同样的要求。这两项约束性指标用一个形象的描述来表达就是,如果GDP按年均10%速度增长,“十一五”期间国家需要完成6亿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需要减排二氧化碳624万吨,化学需氧量COD571万吨。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6年两项约束性指标未完成。因此,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十分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在“十一五”后四年必须达到约束性指标的全部要求。 目前,中国制革业新的污水排放标准即将实施。国务院下决心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国家环保部门委托中国皮革协会牵头对制革、毛皮污水排放情况进行前期调研,对制革、毛皮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进行核算。此外,GB20400-2006《皮革和毛皮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将于今年12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据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发布,拟出台制革企业准入标准。总之,关于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既具体又紧迫,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严格实施。 (三)中国皮革产业的发展趋势 1、皮革行业“十一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绿色皮革产业,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增长方式,使全行业从数量主导型过渡到以质量、品牌、环保、出口、效益型为主导的“二次创业”发展新阶段。 (2)发展目标: ——控制产量增长,鼓励提高产品附加值,保持行业总产值(或销售收入)年均增长不超过10%; ——控制出口数量增长,鼓励出口价格提高,保持行业出口创汇年均增长不超过10%; ——提高资源利用率,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末期降低20%; ——更加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实现增产不增污; ——倡导自主品牌,到2010年或更长一点时间争创3-5个世界知名品牌,为从皮革生产大国跨入皮革强国行列打好基础。 2、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的措施 依据皮革行业“十一五”时期的指导思想,把发展目标分解为两个关键点,一是节能减排,保证产业可持续发展;二是调整结构,探索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为中国皮革行业跨入强国行列打下坚实基础。这两个关键点是皮革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目标。 (1)强化节能减排,保证皮革行业可持续发展 注重提高行业节能减排意识,加强宣传、引导、培训工作。努力创造条件降低企业成本,积极参与有关节能减排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大力推广成本较低、技术先进、治理效果好的环保节能技术,促进国际间节能减排技术、人才、设备的交流与合作。 (2)实施名牌战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皮革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要大力 “倡导自主品牌,到2010年或更长一点时间争创3-5个世界知名品牌,为从皮革生产大国跨入皮革强国行列打好基础”,这是皮革行业的行动纲领。 “真皮标志”是1994年中国皮革协会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的证明商标,并在国际上进行了注册。它向消费者郑重承诺佩挂“真皮标志”的皮革产品都具有三种特性:①该产品是天然的头层皮革、毛皮或其制品;②该产品是优质的中、高档产品;③该产品具备良好的售后服务。2007年初,正式推出了真皮标志英文版标识和证书,在企业出口时使用。证明商标“真皮标志”是中国皮鞋、皮衣、皮具等优秀产品的群体代表,是培育行业品牌的重要平台。 在此基础上,中国皮革协会还注册了“真皮标志生态皮革”,适用于符合特殊环保要求的皮革、毛皮原材料,强调了环境友好和对消费者生态环保需求的承诺,它是中国皮革和毛皮行业的优秀品牌代表。今后,要进一步做好真皮标志生态皮革在国内外的宣传推广工作,不断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使真皮标志生态皮革成为节能减排的先导,成为树立品牌的平台。在这里,我们也愿意与国际同仁合作,为共同调整世界产业结构做出努力。 (3)培育和拓展国内外多元化市场,探索与世界皮革产业共赢的发展模式 在国际市场上,积极拓展多元化市场,增强我国中档以上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特别要注意培育欧美市场以外的国际潜在市场,在国内要注重对西部、中部、东北地区等潜在市场的拉动及拓展。 我们特别欢迎国外的优质原料皮、成品革、皮鞋、皮衣、皮具等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共同拓展具有13亿人口的大市场,为中国人民提供不同档次、丰富多彩的皮革产品。 (4)引导行业科技、标准、环保、知识产权国际化,积极推进世界皮革产业的发展与提升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深入,科技、标准、环保、知识产权国际化是必然趋势,作为皮革大国只有主动参与,积极推进,才能分享国际化的成果。我们要通过各种平台来促进中国在这几个方面的国际化进程,从而推进世界皮革产业的发展和提升。 (5)努力搭建世界皮革产业交流合作、和谐共赢的平台 从今年开始,中国皮革协会每年举办一届“世界皮革产业合作与发展论坛”,与每年9月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皮革展、中国国际鞋类展和国际时装及时尚配饰展”,相互呼应和配合,为中外皮革产业提供更多的交流、洽商和贸易的机会。 2007年中国国际皮革展、中国国际鞋类展和国际时装及时尚配饰展9月5日-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本届展览面积达57,500平方米,展览产品涉及皮革、皮革化工、皮革机械、皮鞋、皮革服装、毛皮、毛皮服装、皮革五金及配饰等皮革产业链的全部产品。它已经成为中国大陆最具国际规模的皮革产业盛会,同时也将成为国内外皮革及皮革制品最重要的采购平台。

中国生鲜产业研究报告论文

生鲜电商行业主要品牌:每日优鲜(MF)、叮咚买菜(DDL)、华英农业(002321)、金字火腿(002515)、光明地产(600708)、苏宁以后(002024)

本文核心数据:叮咚买菜履约费率、业内代表企业营收、净利润数据

生鲜前置仓重资产模式导致企业资金链持续紧张

生鲜前置仓模式主要是“城市分选中心+社区前置仓”的二级分布式仓储体系。每个前置仓,都是一个中小型的仓储配送中心,总部中央大仓只需对前置仓供货。消费者下单后,商品从附近的前置仓里发货,可以实现0.5-1小时内送达。线上下单、线下即时配送的生鲜前置仓模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配送效率,降低了生鲜货损,并改善了消费体验,满足消费者快速即时的生鲜购买需求。

生鲜前置仓模式与其他生鲜电商模式最大的不同,就是其在居民小区1.5km左右设立一个面积约100㎡左右的前置仓。前置仓转运、租金(仓)、打包(仓管)、配送(骑手)等运营和环节组成了高履约费用支出,造成生鲜前置仓模式的生鲜电商平台资金链持续紧张。以叮咚买菜为例,2018年-2021年三年间,叮咚买菜的履约费用率分别为49.92%、35.68%、36.14%。叮咚买菜在上市后的履约费用稍有上升,但整体还算平稳。但这也侧面证实,生鲜前置仓的业务增长并不能带来履约费用的降低。

业内代表企业面临持续亏损

生鲜行业货值普遍偏低,毛利率也较低,而前置仓履约成本又过高,最终导致叮咚买菜、每日优鲜仍持续亏损。从财报数据上来看,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每年的营收都是不断增长的,但净亏损也是不断增长的。平台业务的不断增长,并没有产生规模化效应,没有停止亏损情况,反而越大越亏。

生鲜前置仓还有机会吗?

——靠近目标客户 回归正常盈利模式

生鲜是非标准化的,同时本地化、个性化特征明显,很难形成全国性网络效应。所以,生鲜市场的流量获取相对较慢,无法快速形成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如何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流量,是每个生鲜电商玩家都要深思的问题。而目前纯粹依靠资本的力量砸市场,靠补贴吸引消费者,都带不来牢靠的用户粘性。不管是每日优鲜布局智慧菜场和零售云业务,还是叮咚买菜撤离珠海、滁州、唐山三城,其实都是想更加靠近目标客户(一、二线城市的都市白领消费人群),减少无序扩张造成的长期亏损,以回归到盈利的正常商业模式中。

——代表企业转舵提利

业内玩家诸如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通过其他方式提升利润以减轻企业亏损压力。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鲜电商行业解决方案与投资策略规划报告》。

关于生鲜电商营销模式探究的论文字数,格式的要求发我,帮你写好的。是

1、1000+食品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Simba第一次创建报告群,从全球报告中,精选上千份最有价值的报告到社群,并持续更新!收到大家一致好评~

今天,全新【FBIF食品饮料报告群】来了,更好的环境,更优质的内容,带给大家新的体验。

我们将3000+份报告汇总整理到一起了~

编辑搜图

2、研究报告目录

编辑搜图

一、包装(80份)

中国的工业化己经基本完成,目前无论从规模,还是全面性上己经做到了全球第一,但是中国农业最近这二十年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还是处在比较原始的作业模式,大部分还处于小农作业模式。未来十年是中国农业高速发展的十年,是中国农业向工作化发展的十年,未来十年,谁把握好了农业,谁把握好了生鲜品,谁将是第一巨头。生鲜行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政府反垄断的要求及民生工程来看,生鲜行业未来一定是百家争鸣,而不是一家独秀,这样才符合市场的需求。据行业数据统计中国生鲜零售市场规模在2020年超5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6.8万亿元。生鲜市场伴随着近几年的发展也被进一步细分切割,这条赛道上,一些互联网和零售巨头基本都已经上车,新商业模型在不断试验,部分也逐渐跑通。如拼多多的多多买菜、美团的美团优选、兴盛优选、橙心优选、十荟团、盒马、京喜拼拼等巨头布局社区团购/社区电商,也加速了行业洗牌。而依靠前置仓模式为主的每日优鲜、叮咚买菜也抢先上市,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更好的服务。同时社区生鲜自2015年后也在快速的成长,并在快速的扩大及发展,例如广东的钱大妈、安徽的谊品生鲜等。生鲜消费因为具有刚需性强、消费周期短的特点,再加上中国人口基数大,消费需求大,2020年新冠疫情更让生鲜行业成为消费升级的突破口。生鲜市场区别于普通菜市场的优点:提供了更舒适的购物环境以及更优良的服务。同时也有一个负担,经营成本沉重。现对中国生鲜行业市场及相关市场的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如下:当下生鲜行业市场现状怎么样?一、市场环境好1.政治因素国家重视农业发展,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生鲜及冷链行业市场,鼓励发展新农村,振兴乡村经济发展。2.社会因素受疫情影响刺激生鲜市场消费、新零售背景提升消费体验,吸引消费、线上数字化运营+线下数字化门店全新体验促进生鲜类市场发展。3.环境因素农产品消费升级,零售业发展稳定提升,农产品以有机绿色的环保生鲜产品为代表,带动生鲜消费需求。4.科技因素成本降低:大数据、自动化、人工智能的运用节省企业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产品标准化,成本降低:物联网科技、冷链物流的发展加快了产品标准化进程的同时,产品储存保鲜问题得以解决,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二、市场发展规模快生鲜市场发展快慢终究还是需求性问题,大量数据显示生鲜市场业态正在迅速成长,有成长为主导业态的趋势。市场在服务政策、员工招聘、培训、送货上门等附加服务,对于一般消费者的消费倾向而言,生鲜市场始终是他们的首选。生鲜市场发展方向分析如下:1.优化配送结构生鲜行业的供应链以及冷链物流是未来主要发展方向。生鲜市场发展得核心因素就是商品的品质,产品的新鲜度已经成为竞争的优势,做好生鲜行业的供应链以及冷链物流必将赢得商业资本的密集进驻。2.构建连锁型超市生鲜超市逐步趋近消费者,生鲜超市现阶段性发展瓶颈就是流量枯竭,需要寻找新的商业场景。生鲜市场要开拓线下多元化场景并且发掘新的流量入口,做到差异化,竞争争取更多线下市场。3.提高消费服务生鲜市场回归本质还是服务行业,生鲜超市核心竞争力就是让消费者拥有更好的产品和更便利的服务,好的消费体验经过不断升级,把握消费新需求才能真正吸引消费者,获取更多的用户基础,扩充市场形成全新的盈利模型、竞争力。

德国车产业研究报告论文选题

汽车的诞生1.1769年法国人NJ居纽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车驱动三轮汽车。1804年脱威迪克设计制造了第一辆蒸汽汽车。 2.1879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首先试验成功台二冲程试验性发动机。 3.1986年国际汽车产业界推举德国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主办国际汽车百年圣诞庆贺的盛典 汽车工业史上的三次变革 1.1914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安装的汽车装配流水线带来了汽车工业史上的第一次变革。 2.第二次变革发生在本世纪50年代。当时欧洲内部关税壁垒逐渐拆除,使欧洲市场空前繁荣,有力地推动了汽车制造工业的发展。3.本世纪60年代末,日本汽车工业出现奇迹,生产出物美价廉的汽车,使得世界汽车工业发生第三次变革四大汽车城 1.底特律:美国汽车城。盖拥有汽车1.57亿辆,平均每1.5人就有一辆。垄断美国汽车工业的通用、福特和克莱期勒汽车公司的总部均设在底特律城,全国1/4的汽车产于这里。全城442万人口,有91%的人以汽车工业为主。 2.丰田:日本汽车城。丰田市有人口28万,其中丰田汽车公司及其子公司的人员、家属占62%。丰田公司有10座汽车厂,生产几十个系列的轻重型汽车。此外,它还有1240家协作厂。全公司每个职工平均年产值13万美元,居世界之首。3.都灵:意大利汽车城。全市人口120万,其中35万多人从事汽车工业,每年生产汽车占意大利总量的75%。菲亚特公司1899年在这里创建汽车厂时,仅有41名职工,现在已发展为世界第七、欧洲第二大汽车公司。4.斯图加特:德国汽车城。全城人口 60万,是生产世界第一辆汽车的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所在地。该公司在国内设有1800个维修点,在国外17个国家和地区设有4250个未来汽车将呈八大特点 美国《汽车新闻》杂志对目前每年生产5000万辆汽车的统计,预测国际市场汽车结构将出现以下八大特点。1.柴油机被更多的轿车所采用,欧洲装备柴油机的轿车已越来越多。2.汽油机技术发展的标志之一是电控燃油喷射发动机将取代化油器发动机。欧共体已明确规定:今后生产的汽油机汽车必须装备电控燃油喷射系统。3.电动汽车将进入实用阶段。随着低价格、高能量和长寿命新型电池的研究发展,以及人们对环保的强烈呼声,电动汽车将逐渐在各大城市成为一种代步工具。4.汽车安全标准将会更加严格。为保证汽车可靠性和稳定性,ABS也将逐渐成为一些车型的标准装置;安装保障乘客的气囊装置的数量将逐渐增加,一些车型甚至装备侧面气囊;三点自动上肩式安全带、防侧撞杆及钢制链都将装备到各种类型的汽车上。5.使用更多替代钢的轻型材料,以降低车重。铝合金、镁合金及碳素纤维等轻质材料在汽车制造上的应用将增多。6.各种电子装置将在汽车上更多地应用,如电子发动机锁,它使偷车贼无法下手;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使驾驶人员无论身处何处,都不会迷路。7.载货汽车将改进现有的动力装置。使用一种更加有效的动力装置,可以使目前的载货汽车拉得更多、跑得更快。8.前轮驱动汽车将有所增加,发动机横置技术进一步发展,将使汽车更省油、更为经济;一些大型汽车也将采用前轮驱动方式,如新奥迪AB 等。

代谢500包过

Zur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Automobilindustrie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初探汽车的生产制造涉及到零件、整车等上百家甚至上千家生产制造厂家,若在整车制造企业与零部件生产企业之间没有一个科学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体系,没有一个有效地竞争与合作的协调机制,汽车工业的整体发展必然是低速度和低质量的。目前,世界零部件企业则趋向于集成化、模块化、系统化地与整车厂商进行配套,我国如何在有限的保护期内充分运用规则,将汽车零部件行业做强、做大,不仅关系到我们能否跟上世界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节奏,而且关系到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取向,这一过程中发展模式的选择无疑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模式现状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组织结构模式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零部件企业作为整车厂商的“附庸”,全部面向各自的整车厂商;其次是逐步独立,开始有计划地为其他整车厂商提供服务;然后是与整车厂商平行发展,有自己独立的市场;最后是部分零部件企业开始过渡到超前整车企业发展的阶段。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已经形成一个以与整车企业的紧密型关系为核心,形状近似箭靶的主流行业组织结构模式。这种模式中,靶心为整车生产企业,靶心向外依次为:第一环为核心零部件企业,核心层零部件企业一般由整车企业的直属专业厂和全资子公司构成,整车厂拥有对核心层零部件企业的完全控制权;第二环为骨干零部件企业,这些企业有相对独立的法人资格,其生产活动要服从于整车厂的整体部署,整车企业一般是通过参股、控股的方式控制、管理骨干层零部件企业;第三环是协作企业,整车企业与协作层企业之间是采购与供货的契约关系,一般是每年年初两者之间确定计划,然后按计划执行。同时零部件企业的空间布局也是围绕整车厂商相对集中分布。如上海及周边地区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要为上海大众、通用配套,吉林等地区的零部件企业主要围绕一汽配套。 在这种箭靶分层次的行业组织结构模式下,核心层零部件企业往往都是围绕某一整车车型进行生产,因而产品品种单一、规模较大,并且可以得到整车厂商的技术与管理支持,所以在初期,普遍发展态势较好,但这类零部件企业对整车企业的依附性很大,因此对市场与技术开发、营销与服务等方面的重视与投入不足,导致后期发展乏力;而外面骨干层零部件企业乃至协作企业,由于游离于以汽车整车为核心的汽车集团之外,一方面很难与核心层零部件企业进行竞争,同时在技术与管理上也无法得到整车企业的支持,导致初期发展很困难,一旦这些企业走出初期的困难时期,在市场竞争的锤炼下就会逐步脱颖而出。2 国外汽车零部件行业模式比较2.1 日本汽车零部件行业模式分析 日本汽车工业从1955年迅速发展,到1980年达到年产1 104.2万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并保持14年之久。日本汽车工业以相对小的企业规模生产出大量优质的汽车,这与其独具特色的零部件行业组织结构模式有很大的关系,正是基于此日本汽车工业创造了精益生产方式、准时生产制、零库存以及看板管理等具有神话般的管理奇迹。 日本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众多,规模不一,为了将这个庞大的零部件工业组织起来,日本企业采用了多层次承包体制,按照集成部件、稍加工组合部件和单纯加工部件3种情况,将零部件企业分为一次零部件企业、二次零部件企业和三次零部件企业,依次层层转包,最后将各层次零部件企业的零部件集中到整车厂商进行总装,形成金字塔型多层交互垂直式的、以合作为基础的分工转包模式。这种模式下,日本零部件工业形成了以大型企业为骨干,吸收大量中小企业参加的广泛协作网,汽车整车厂商与零部件厂商之间具有稳定和紧密的关系,特别是一级协作企业与特定整车企业之间会维持长期稳定的贸易关系,同时整车企业一般都向两家零部件企业“双重”订货,以求在竞争中提高零部件的技术与质量,降低成本。这种合作与竞争体制促进了零部件企业的系统化、模块化、集成化的发展,也促进了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2.2 欧美汽车零部件行业组织结构模式分析2.2.1 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模式 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模式,是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之间保持相互独立的契约关系,各自独立自由的发展,整车企业可以用图纸向零部件企业招标,促使零部件企业按图纸进行生产;同时零部件企业也可以自主开发新产品供整车企业选择,实现各自的发展,并在竞争中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 2.2.2 美国模式 美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组织结构模式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化:首先是在80年代以前,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与零部件企业之间是简单的“水平分工”体制,这种模式阻碍了零部件企业在产品开发、技术更新、生产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大大降低了美国汽车工业的全球竞争力;其次是在一度失去世界汽车工业第一把交椅后,美国进行了汽车零部件行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强化零部件的外部供应,大力调整整车与零部件企业的分工与协作,整车企业订好零部件规格可以分给几十家可能的投标者,这样零部件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可想而知的;同时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之间讨价还价的竞争也异常激烈。在这种自由选择的模式下,迫使零部件企业改进技术、提高管理水平。这种模式加大了竞争,但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对汽车零部件行业组织结构模式又进行了第三次调整,即将零部件企业改造成与整车厂商完全对待的关系,零部件企业除了可以向整车厂商供货,还可向全球汽车市场供货,并最终造就了世界级零部件生产集团。如1994年,通用汽车公司将其零件分部从母体剥离,成立了德尔福汽车系统公司,面向全球市场进行运作,德尔福公司按底盘系统、电器系统、转向系统等六大系统重新整合其业务,并发展成世界第一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3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模式的发展方向 要使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乃至汽车工业快速发展,模式的选择是一个关键问题。纵观欧美日汽车零部件行业组织结构模式,不外乎两种基本模式:一是以契约为基础的竞争模式;另一个是以合作为基础的转包模式。模式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到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阶段、整车与零部件企业的地理分布、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竞争等经济与政治因素,同时还要考虑到我国的社会文化环境。根据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及我国的社会文化环境,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组织结构模式应该选择以合作为基础的转包模式为发展方向,这样可以促使国内众多规模小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具体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3.1 打破“门户之见”,树立面向全球竞争的思想观念 世界汽车工业的产业格局正在发生变革,随着新一轮兼并重组的进行,整车与零部件寡头垄断的局面已显端倪。对整车与零部件企业应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战略联盟的观念已经成为共识;以“最佳采购原则”为基础的全球采购正在成为整车企业普遍采用的经营行为;模块化、系统化和积木式生产经营方式最终将使汽车制造业成为“包装贴标签工程”。今后,整车与零部件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将更加清晰,即整车企业搞车型开发设计、积木式整车组装和做品牌;零部件企业负责零部件的模块化、系统化开发设计与制造。因此,我国的零部件工业,必须树立面向全球竞争的思想观念,顺应世界汽车发展的大潮流,打破“门户之见”和 “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经营思想,尽快形成在国内具有垄断地位的零部件企业或企业集团,只有在国内处于垄断地位,在国际上才有可能成为寡头垄断中的一员。3.2 整合产业、强强联合,组建汽车系统公司 加快产业整合的步伐,将一些零部件产品的生产从一些“全能型”的汽车公司剥离出去,与此同时,实现强强联合。即将最强的一批零部件企业联合起来,以资产为纽带,通过改组、兼并、参股、增发新股、定向扩股与配股以及租赁等资本运作方式,进行资产、资源的优化配置,组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集团。 强强联合,绝不是“管星”式的组合,而应该是“核聚变”式的组合。众多弱小企业的简单相加, “一盘散沙”的大规模是毫无意义的。应该使我国的零部件工业能尽快超前于整车的发展,出现一个以 “航空母舰”为核心的联合舰队与“小型巨人”并存的产业格局。3.3 逐步形成整车与零部件企业的利益共同体 在汽车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整车与零部件企业实际上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整车企业强大的品牌,有赖于技术与管理先进、质量可靠、成本合理的零部件企业支撑;同时整车强大的品牌又可以通过它的销售为零部件企业保证稳定的市场。因此,这两者之间是一种共存共荣的关系,只有彼此共同前进,才会共同发展。3.4 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政策同时并用 在目前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市场调节是市场经济下调节企业经营行业的主导力量,但这绝不是说政府在调控市场经济方面无所作为。恰恰相反,在目前我国发展汽车产业过程中,更需要国家将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首先,国家应针对汽车行业的特点和我国的国情,制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强强联合的政策法规,明确零部件从整车母体分离的标准、原则和要求,同时在零部件企业做大、做强过程中,在技术发展、R&D与技术创新、企业规模、发展潜力等方面做出一些操作性强的政策规定,引导零部件行业的专业化分工与系统化发展。其次,还应对实施兼并、重组的零部件企业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规模越大、效率越高的零部件企业,在兼并联合上享受的优惠政策应该越明显,从而在市场调节中充分运用宏观调控的手段,加快实现汽车零部件行业做强、做大的目标。 希望对你有帮助。

国内外小麦产业研究报告论文

粮食问题是当今举世瞩目的迫切问题之一。根据联合国1998年的报告,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十亿。要确保这么多人口的生存,粮食问题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199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90年代全球农产品产量年均增长速度为1.7%,略低于80年代的实际年均增长率,而同期世界所有用途的粮食和农产品需求仅增加1.6%,大大低于80年代2%的实际年均增长率,预计90年代全球粮食和农产品总的供应量足以满足全球的有效需求。说明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世界粮食是安全的,世界粮食及农产品生产能有效地满足人们的需要。世界存在的粮食问题之所以存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粮食匮乏,营养不足,又没有能力更快地增加粮食生产,大量人口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缺粮问题日益严重;另一方面,有些发达国家粮食又大量“过剩”。战后发达国家粮食人均产量的增长幅度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有些发达国家的粮食越来越“过剩”。尽管发展中国家粮食不足,但发达国家的存粮却大量积压。因为发达国家为维持粮食的较高价格,宁可积压或销毁,也不愿低价供应发展中的粮食不足国家,而这些粮食不足国家却往往由于无力购买,而使大量人口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在世界粮食生产中,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粮食生产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早在1994年,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就曾在《谁来养活中国人?》一文中指出,如果中国人不能养活自己,那么他们将使世界挨饿。但是,我国从1999年起已连续4年粮食减产,靠挖库存来平衡需求。而库存粮食很有限,去掉陈粮最多还能挖抵两年。1998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在下降,由当时的5.12亿吨下降到2002年的4.57亿吨;粮食播种面积下降,从1998年11378.7万公顷下降到2002年的10390万公顷;粮食人均占有量下降,由1996年的每年414公斤下降到2002年的357公斤。具体来说,我国近几年的粮食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原因:1. 粮食生产周期限制粮食的亩产。粮食生产周期为4~5年,大体上为两年一平一丰收,1995年来连续几次的粮食丰收使供给过剩,从1999年起,我国粮食进入歉收期。2. 由自然因素产生的粮食问题。①从1949年到1998年,全国平均每年受旱灾面积为3.24亿亩,约占全国播种面积的17%。到1998年底,我国有效灌溉面积为8.01亿亩,虽然生产了占全国67%的粮食、60%的经济作物和80%的蔬菜,但却耗费了大量的灌溉用水。②我国耕地在承受人口和城市化巨大压力的同时,还面临水土流失的剧烈侵蚀,全国年均有100万亩耕地因此丧失利用价值。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提供的统计显示,半个世纪以来,全国水土流失毁掉耕地4000多万亩,平均每年100万亩以上,土壤流失总量50多亿吨,数以亿吨的氮、磷、钾等养分流失,减少粮食2000多万公斤,造成经济损失在100亿元以上。③土壤侵蚀造成耕地水、土、肥流失后,土地日益瘠薄,田间持水能力降低,加剧了干旱的发展。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严重。目前,我国仍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9%,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④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据有关人士预计,2050年前,我国粮食产量要比现在增加1400亿公斤以上,这意味着农业灌溉总用水量必须增加。在工业与农业争水时,农业显然居于不利的地位。因为中国大陆需要1000吨水来生产一吨小麦,价值大约200美元。3. 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限制粮食供给能力。主要原因在于粮食供应的地区结构和品种结构不适应变化了的消费需求,我国南方每年有近2000万吨稻谷喂猪,而东北粮仓却产生卖玉米难。广东省早稻积压,但同时进口大米。吉林两次卖难积压的玉米都是产量高、粉质多、口感不好的粉质玉米,而南方产粮大省积压的粮食主要是早籼稻。以湖南省为例,市场畅销的粳稻、糯稻仅占稻谷总产量的3%,籼稻占94%,每年粮食收购总量的90%是早籼稻,而早籼米垩白度高,口感不好。4. 粮食需求的增长。国家统计局、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联合国经合组织等单位预测,我国粮食到本世纪末的需求量约在5-6亿吨之间。按照人均400公斤消费量、13亿人口计算,粮食总需求量为5.2亿吨。若按照人均500公斤的需求水平计算,则需要6.5亿吨。而按照农业发展规划,我国的粮食生产即使经过努力到本世纪末达第二个台阶,即5亿吨的水平,那么,届时在第一种需求格局即我国粮食消费构成不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将出现2000万吨的缺口,而在粮食间接消费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的需求格局下,将出现1.5亿吨的缺口。?5. 农民生活水平、国家政策、耕地面积的占用、退耕还林所导致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逐年减少。1982年和1989年都出现过农民卖粮难的现象。虽然在表面上看来有共同之处,表现为农民手中的粮食卖不出去,国营粮食部门不愿收购,市场粮价低落,但两次卖难有重要区别:第一次卖难是在温饱需求的背景下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仓储运输及粮食加工能力不适应粮食生产的发展;第二次卖难是在温饱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之后,城乡居民的消费转向小康,不再种田,没有粮食可卖。卖粮难的现象是粮食问题的根本原因。以贵州省某县为例,由于国家加大力度鼓励村民退耕还林,现在乡里种粮的人大大减少,耕地也减少了很多,大家都宁愿买粮,光是2004年退耕还林就达到2004亩。根据这个村庄2001年至2003年产粮统计表,耕地2001年为2395亩,2002年2317亩,2003年2300亩;粮食产量2001年11005吨,2002年10000吨,2003年9772吨。 我国的粮食问题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等特点,是一项庞大系统工程。要使这个问题获得全面、持久的解决,就需要整个国家的人民做出共同努力。 粮食问题是严重的、迫切的,但不是不能解决的。为了解决我国粮食问题,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 有计划地控制人口的增长 在中国耕地面积很难增加而且不断缩小的情况下,如果世界人口增长过快,增产的粮食被增长的人口所抵销,人均占有的粮食产量就难以提高,甚至会减低。由此可见,如不控制人口增长,粮食问题 就难以解决。反之,如果能控制人口,又能提高粮食产量,人类的粮食供应就会得到保障,人类的营养状况也会得到改善。2. 依靠科学技术的提高与推广,开展新的绿色革命,提高农业生产率;重视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及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等。为了不断增产粮食,保证人类有充足的粮食供应,一方面要为农业生产开拓新路,大力开展生物科学的研究,利用遗传工程培育新的优良品种,大幅度提高农畜产品产量;一方面要更加充分合理地利用和保护现有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控制人口增长,使人的生产与粮食生产和供应保护相对平衡与协调。3. 提高现有耕地的单位面积产量。中国肥沃而便于耕种的土地,现在差不多都已开垦。剩下的可耕地数量已不多。不仅如此,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发展,城市扩建,房屋和交通占地等原因,耕地面积还在不断缩小。因此,为了增加粮食生产,就必须提高现有耕地的单位面积产量。4.尽量改变落后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把发展农业技术,努力增产粮食同支持和援助贫困国家、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紧密结合在一起。把确保国家和家庭粮食安全置于国家发展政策的首要地位,使社会的所有部门、各行各业都能保护和促进农业增产。5.加强与他国合作,包括为增加生产提供更加开放的市场准入,提供合理而可预测的农产品价格趋势信息,加强对农业资源环境和贸易变化的监测,在农产品贸易、资源管理和技术研究开发等领域展开区域合作等。

冬小麦研究报告是报告大厅在对要从事冬小麦行业或者要进入投资之前,对冬小麦行业的相关因素以及具体的行情进行具体研究、分析、调查以及评估项目的可行性、效果效益等,从而提出建设性意见以及建议对策。为冬小麦行业投资决策者或者是主管总结下研究性报告! 冬小麦研究报告主要是对分析冬小麦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获取能力、产业链和价值链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冬小麦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以专业的研究方法帮助客户深入的了解冬小麦行业最新情况,发现投资价值和投资机会,规避经营风险,提高管理和运营能力。冬小麦研究报告必须对冬小麦行业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取的冬小麦最新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通过图表、统计结果及文献资料,或以纵向的发展过程,或横向类别分析提出论点、分析论据,进行论证。冬小麦研究报告分:冬小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研究的内容和假设 、研究的步骤及过程以及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冬小麦研究报告内容的逻辑性是整个研究思路逻辑性的写照,没有一个好的研究基础以及研究渠道方法,是写不出冬小麦科研报告。对于冬小麦研究报告内容报告大厅绝对如实地反映客观情况,一切叙述、说明、推断、引用,恰如其分。文字、用词应力求准确。概念表述用科学性用语,避免用常识性用语,以免读者费解或产生歧义。当然,研究报告的文字我们也努力做到简单、明了、通顺、流畅总结:冬小麦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冬小麦行业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调查、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 、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冬小麦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冬小麦研究报告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冬小麦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冬小麦行业研究报告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

预测今年的小麦价格走势全球气候异常国际粮价上涨国际粮食价格暴涨,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历史交易数据可见一斑:小麦期货自每蒲式耳456美分猛涨55%至本月初的707美分,该涨速为50年来最快;玉米期货自每蒲式耳343.25美分涨21.8%至418美分;大豆期货自每蒲式耳894.5美分涨15%至1029美分;美国2号长粒糙米由每磅9.9美分涨14%至11.30美分。造成这波粮价上涨的主因,是全球气候异常及过度宽松的全球货币政策。全球许多小麦主要产区出现了严重灾害天气。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地遭遇百年难遇的高温干旱,而这三国均列全球小麦出口前十名,市场预期其减产可能接近三成。全球其他主要小麦产地气候也不佳,加拿大降雨过度,欧洲部分小麦产区遭遇旱灾,澳大利亚闹起蝗灾。此外,人口大国印度因基础设施落后,存放小麦库房有限,居然造成了许多小麦腐烂。国内看涨预期进一步加强最近一个月来国际粮价的剧烈波动,加之夏粮减产、西南干旱、南北方洪灾等不利因素,使得市场对粮价上涨预期进一步提升。国家发改委8月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主产区红小麦、白小麦、混合麦三种小麦平均收购价为每50公斤(下同)98.66元;早籼稻、晚籼稻、粳稻三种稻谷平均收购价为109.32元;玉米平均收购价为91.81元。在上半年粮价有所攀升的情况下,又传来我国七年来首遇夏粮减产的消息,虽然降幅仅为0.3%,但也使得看涨预期进一步加强。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元红指出,在今年玉米价格涨幅较为明显的基础上,眼下玉米主产区吉林省正在遭遇洪水,灾情对未来玉米产量的影响还难以估计。另据中华粮网分析,此前南方洪涝可能使得部分早稻主产区减产高达20%。值得关注的是,非主粮产品价格的波动比主粮更为明显。比如前段时间疯涨的绿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农业部查询系统搜索发现,在北京市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发地市场,5月19日的绿豆价格是3月19日的两倍。国家粮食局:目前粮源充足关于国际粮价波动对国内的影响,早在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曾公开表示,“近几年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波动,而同期我国国内粮价保持了基本稳定、稳中略升的态势”,“我国粮价的变动是政府综合考虑农民的种植成本和收益等情况所制定的最低收购价政策调控的结果,与国际市场关联度较小。”国际小麦期价回调 强麦震荡平稳国际小麦价格在8月5日俄罗斯宣布暂停粮食出口后大幅上涨至近两年来新高,上周出现回调,本周延续下行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市场对小麦减产的恐慌情绪正在消退,麦价逐步回归理性。本周五,CBOT小麦收盘于679.0美分/蒲式耳,较上周五收盘价702.4美分/蒲式耳下跌23.4美分,跌幅3.33%。本周国内强麦期货走势震荡平稳,周五高开低走,收于2454元/吨,较上周五收盘价略跌1元/吨。市场人士普遍认为,目前尚无理由担心出现全球性粮食危机,但目前国际粮食市场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市场走势仍待密切观察;国内市场小麦供应宽松,加之目前面粉市场处于需求淡季,且国家加大粮食市场调控力度,预计短期内国内麦价将呈平稳趋弱格局,不会出现大幅度波动。物价尤其蔬菜食品为何持续走高?自然灾害、病虫害等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灾害的严重性,以及种子、化肥、农药的成本价格,还有种植的多少、老百姓对蔬菜的需求……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另外再加上少数菜商大量囤积,垄断市场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为什么中国的物价持续走高?具体的物价上涨原因有以下几点:1.供求规律的长期表现形式为供不应求;2.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但是目前的情况是一年之内人民币对美圆的汇率上涨了x%,也就是增值了x%,现在我国的各种工业产品大部分是出口销售,国内自己人消费的其实很少,因为大家的钱都拿去买高价房了,谁还有多余的闲钱用来自己消费???3.寡头垄断行业造成商品不能充分竞争;4.国家宏观调控,包括提高或降低银行利率,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造成大量资金流入市场,刺激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必然带动物价上涨;5.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是指太多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造成的超额需求状况; 其实通货膨胀有3种解释,这只是其中一种。6.生产要素价格,其中土地是最关键的,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受国家严格控制,导致土地的取得成本大幅增加,因此,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带动其相关的产业链条同时受影响; 当然房地产价格上涨还有很大原因是因为炒房引起的。7.国家财政购买力度,包括国家政策性银行,国家认为某种商品的价格高了,就减少对某种商品的购买,反之道理一样。8.物价指数,资金具有投资回报率或资金价值,也就是折现率和本金化率.说白了就是未来的钱不如现在的"钱"值钱,未来同样的钱购买力不如现在买的东西多;9.国际经济对我国有很大影响,包括外汇储备情况。目前我国大概有2万亿美圆的外汇储备。自从加入WTO以来,跟国际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了。10.这一条本人认为非常关键。美国大型金融投机集团对中国30年改革开放成果的掠夺。中国外汇制度改革以来,尤其2007年,人民币对美圆上升5%,这是美国控制的。目的是象90年代对日本进行经济掠夺一样。举个例子:2006年1美圆=10元人民币,美国人在2006年用1美圆换了10元人民币,用这10元人民币买了上海一套房子,2007年上海房价翻一翻,美国人把房子卖了得到20元人民币,而2007年人民币升值,假设1美圆换8元人民币了,美国人再将20元人民币换成美圆就是2.5美圆。如此可见,美国人的1美圆在一年时间就变成2.5美圆,他赚了中国多少???2.5倍的利润啊。而且这2.5美圆回到美国又可以继续投资美国,美国经济又可以发展了,美圆重新升值。还有1美圆换成人民币10元投资固定资产后,市场上就少了10元流通,中央银行就会发行10元人民币来弥补这个空挡,而这2.5美圆走了以后留给中国的却是市场上多了10元人民币,还不通货膨胀才怪。中国被掠夺后,人民币再度贬值。就跟日本一个结局,看着吧,朋友,有你哭的那一天......再来看看价值规律,它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综合了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商品价格的本质是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内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决定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规律的作用:1.自发的调节生产和流通;2.自发的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生产率;3.造成贫富两极分化.通常所说的物价其实就是生产价格,而生产价格是由部门平均生产成本加上社会平均利润构成的价格.生产价格就是价值的转化形态.影响今年小麦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一是粮食连续6年丰收将为国家调控提供物质保障基础。200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预计1061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同时,国内小麦连续6年增收。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2月份预测,2009年中国小麦播种面积为2421万公顷,较上年2362万公顷略有增长。预计2009年小麦产量为11495万吨,较上年的11246万吨增长249万吨,增幅2.2%。二是2009年最低收购价小麦收购数量依然较大。2009年最低收购价小麦累计收购4004.2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100万吨。其中,白麦收购量约为3799万吨,混合麦208万吨;不完善率10%-20%的小麦共占138万吨。三是托市收购政策决定了小麦市场仍将以“政策市”为主。从国家政策来看,国家政策对于小麦市场具有无可置疑的话语权,其归根结底仍在于政府手中掌握着大量的粮源,可以在短时间内影响市场的供需状况。具体来看,在不同阶段,国家主要通过最低收购价小麦拍卖量的变化来调控市场。对于拍卖底价的调整国家将坚持顺价销售原则,也就说每次调价的背后都伴随着现货价格的上涨以及国家对后市价格的预期。而最低收购价小麦投放量的大小则反映了政府对当前市场的一种预期。一般而言,市场需求加大投放量则会增加,供给量加大,打压小麦价格,反之亦然。四是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增强,小麦托市收购底价的不断上调将引领市场预期。2009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三农”支出达7161.4亿元,比上年增加1205.9亿元,增长20.2%。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实际增幅6%以上。2009年10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2010年我国小麦各品种最低收购价水平上调3分/斤,其中白麦提高到0.90元/斤,红麦及混合麦提高到0.86元/斤。国家提高粮食收购价,将推动粮价稳步上移。总体来看,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增强,小麦托市收购底价的不断上调将引领市场预期,预计小麦价格将表现为温和上涨的态势。物价为何持续走高(经济聚焦)虽然人们此前猜测10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会居高不下,实际结果还是出人意料地走出25个月的新高:同比上涨4.4%,涨幅比9月份扩大0.8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7%,涨幅比9月份扩大了0.1个百分点。CPI涨幅为何如此之高?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分析,从10月份物价结构来看,翘尾因素是1.4%,比上个月多了0.1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是3.0个百分点,占68%,仍然是这次价格上涨的主要推手。在新涨价因素中,最主要的是食品类价格和居住类价格,食品类价格上涨10.1%,为CPI贡献了74%,居住类价格上涨4.9%,为CPI贡献了16.6%。10月份本是收获的季节,蔬菜、水果大量上市,价格应该有所回落,但食品价格为什么反而上涨这么多?盛来运分析说,除了目前大家所谈论的成本推动和流动性比较充足之外,还有两个原因比较大,一个是来自于国外农产品涨价以及大宗商品涨价对国内的影响,特别是由于部分国家干旱,粮食减产导致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国内价格产生了影响。另外,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特别是原油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到了包括农产品在内的生产成本增加。尤其是三季度以后,国外的流动性进一步推升了价格。第二个因素就是自然灾害仍然多发,例如10月份海南发洪灾,海南是很重要的蔬菜供给地,这些地区对今年10月份食品价格上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轮物价上涨不是因为短缺,而是流动性过剩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近期做分析时表示,这轮物价上涨不是因为短缺引起的,除了蔬菜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原因外,是流动性过剩引起的。“货币发行过量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最近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国际市场大部分商品价格在急剧上涨,尤其是石油、棉花、糖涨得很厉害。在流动性泛滥的情况下,热钱炒作的因素不可忽视。今年上半年,绿豆、大蒜、棉花等都出现了价格上涨,棉花每吨涨到了3.3万元,这就是资金在里面炒作。郑州交易所11月8号棉花期货一天成交300多亿元,大大超过了正常范围,换手率很高。”周望军分析认为。分析认为,从价格上涨的各种影响因素和构成来看,目前还是一种结构主导型的价格上涨。但是,10月份影响价格上涨的新情况开始出现,非食品类的价格也开始出现上涨。目前,国家发改委等宏观管理部门正密切关注国内物价形势的变化。“我们不能有丝毫的麻痹,特别是对于农产品,对于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尤其是食品的价格,要高度关注。”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说。实现全年价格调控预期目标,必须要付出更大努力CPI涨幅不断刷新,加大了实现物价涨幅3%的年度调控目标的难度。张平此前曾估计今年的物价指数要稍微高于年初制定的3%。“我们觉得从目前情况来看,物价上涨压力在加大,宏观调控压力也在加大。特别是国外新一轮的宽松的货币政策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对我国经济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就是加大通胀预期。实现全年价格调控的预期目标,必须要付出更大努力。”盛来运认为。虽然将物价涨幅控制在3%以内有一定难度,但调控部门并不是很悲观。张平表示,今年有信心控制好物价,基础在于今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最高点,食用油库存也较为充裕。“价格虽然上涨了,但是重要物资储备充分,这么多年国家也积累了丰富的调控物价的经验,防止通货膨胀有充足的物质基础和手段保障,这一点请大家放心。”周望军说。据周望军介绍,国家发改委将采取应对措施,把物价涨幅控制在普通消费者能承受的范围之内。第一是发展生产,重点是发展农业生产,保障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的供应,夯实应对通货膨胀的基础。第二是通过物资调配、进出口等调节手段来保障供应。第三是加强市场价格监管,防止游资进行炒作。第四是对低收入群体予以适当的补贴,使其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对目前商品价格上涨过程中的“游资炒作”现象,周望军明确表示,不允许炒作群众基本生活必需品,如粮油蛋等。政府将进一步完善制度,密切监控游资的动向,严格防范其进入实体经济以及居民生活必需品市场炒作。食品和居住是价格上涨的主要推手虽然人们此前猜测10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会居高不下,实际结果还是出人意料地走出25个月的新高:同比上涨4.4%,涨幅比9月份扩大0.8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7%,涨幅比9月份扩大了0.1个百分点。CPI涨幅为何如此之高?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分析,从10月份物价结构来看,翘尾因素是1.4%,比上个月多了0.1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是3.0个百分点,占68%,仍然是这次价格上涨的主要推手。在新涨价因素中,最主要的是食品类价格和居住类价格,食品类价格上涨10.1%,为CPI贡献了74%,居住类价格上涨4.9%,为CPI贡献了16.6%。10月份本是收获的季节,蔬菜、水果大量上市,价格应该有所回落,但食品价格为什么反而上涨这么多?盛来运分析说,除了目前大家所谈论的成本推动和流动性比较充足之外,还有两个原因比较大,一个是来自于国外农产品涨价以及大宗商品涨价对国内的影响,特别是由于部分国家干旱,粮食减产导致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国内价格产生了影响。另外,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特别是原油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到了包括农产品在内的生产成本增加。尤其是三季度以后,国外的流动性进一步推升了价格。第二个因素就是自然灾害仍然多发,例如10月份海南发洪灾,海南是很重要的蔬菜供给地,这些地区对今年10月份食品价格上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轮物价上涨不是因为短缺,而是流动性过剩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近期做分析时表示,这轮物价上涨不是因为短缺引起的,除了蔬菜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原因外,是流动性过剩引起的。“货币发行过量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最近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国际市场大部分商品价格在急剧上涨,尤其是石油、棉花、糖涨得很厉害。在流动性泛滥的情况下,热钱炒作的因素不可忽视。今年上半年,绿豆、大蒜、棉花等都出现了价格上涨,棉花每吨涨到了3.3万元,这就是资金在里面炒作。郑州交易所11月8号棉花期货一天成交300多亿元,大大超过了正常范围,换手率很高。”周望军分析认为。分析认为,从价格上涨的各种影响因素和构成来看,目前还是一种结构主导型的价格上涨。但是,10月份影响价格上涨的新情况开始出现,非食品类的价格也开始出现上涨。目前,国家发改委等宏观管理部门正密切关注国内物价形势的变化。“我们不能有丝毫的麻痹,特别是对于农产品,对于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尤其是食品的价格,要高度关注。”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说。实现全年价格调控预期目标,必须要付出更大努力CPI涨幅不断刷新,加大了实现物价涨幅3%的年度调控目标的难度。张平此前曾估计今年的物价指数要稍微高于年初制定的3%。“我们觉得从目前情况来看,物价上涨压力在加大,宏观调控压力也在加大。特别是国外新一轮的宽松的货币政策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对我国经济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就是加大通胀预期。实现全年价格调控的预期目标,必须要付出更大努力。”盛来运认为。虽然将物价涨幅控制在3%以内有一定难度,但调控部门并不是很悲观。张平表示,今年有信心控制好物价,基础在于今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最高点,食用油库存也较为充裕。“价格虽然上涨了,但是重要物资储备充分,这么多年国家也积累了丰富的调控物价的经验,防止通货膨胀有充足的物质基础和手段保障,这一点请大家放心。”周望军说。据周望军介绍,国家发改委将采取应对措施,把物价涨幅控制在普通消费者能承受的范围之内。第一是发展生产,重点是发展农业生产,保障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的供应,夯实应对通货膨胀的基础。第二是通过物资调配、进出口等调节手段来保障供应。第三是加强市场价格监管,防止游资进行炒作。第四是对低收入群体予以适当的补贴,使其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对目前商品价格上涨过程中的“游资炒作”现象,周望军明确表示,不允许炒作群众基本生活必需品,如粮油蛋等。政府将进一步完善制度,密切监控游资的动向,严格防范其进入实体经济以及居民生活必需品市场炒作。我也是晋州一中新生,不得不下功夫。不许全抄啊,费了我好大劲的!童鞋们,感激我吧!

中国种子行业主要公司:隆平高科(000998.SZ)、登海种业(002041.SZ)、丰乐种业(000713.SZ)、万向德农(300462.SZ)、荃银高科(300087.SZ)、苏垦农发(601952.SH)等

本文核心数据:小麦种业发展历程、制种面积、制种产量、需种量、发展趋势

国外小麦种业起步较早

小麦为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为世界约40%人口的主粮。目前,我国小麦种子的自主率达100%。国外小麦种业起步较早,经历了抗病育种、植株矮化和品质改良三个阶段。19世纪80年代,英国、瑞典、荷兰等欧洲国家和加拿大、澳大利亚开始利用小麦杂交育种,主要目标是解决品种的条锈、叶锈等抗病性问题;植株矮化阶段,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利用农林10号为矮源,育成一批同时具有抗倒伏、抗锈病、高产等突出优点的春小麦品种;品质改良阶段,英、美、加、澳等育种技术强国非常重视小麦品质改良,从谷物化学、品质检测、加工特性等方面助推品质育种发展。

我国小麦在大规模种植后,在各地形成了1万多个地方品种。20世纪20年代中期,我国引进国外品种300余份,从收集、引进、筛选、鉴定品种发展到杂交育种;之后我国陆续从国外引进小麦品种,对我国小麦育种工作起到推动作用;1972年前后,我国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引进了墨巴66、索罗拉64等春小麦品种除直接利用外,还广泛用作杂交亲本;2004年以来,我国对过去粮食增产导向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在不断提高单产以维持总产的同时,大力提高品质和生产效率;2017年,我国完成了对太谷核不育小麦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Ms2的克隆和功能解析,并逐渐形成了有效的轮回选择育种体系。

2020年冬小麦落实繁种面积1120万亩

2015-2020年,全国冬小麦落实繁种面积保持稳定。根据全国农技中心的调研数据,2020年,全国冬小麦落实繁种面积1120万亩,与2019年繁种收获面积持平,各主产区冬小麦长势好于常年,虽然条锈病、赤霉病等病虫害中等偏重发生的风险加大,但各地积极响应预警,开展综合防治,效果良好,进一步巩固了丰收基础。初步统计,2021年中国冬小麦制种面积达1074万亩。

我国冬小麦制种量保持在45亿公斤以上

2015年以来,我国冬小麦制种量保持在45亿公斤以上,2018年制种面积减少,冬小麦种子收获面积1128万亩,制种量41亿公斤,较2017年减少19%。2020年,全国冬小麦种子实际收获面积1114万亩,平均繁种单产441公斤/亩,实际收获种子49亿公斤,河北、安徽、山东等省受倒春寒天气影响,部分弱春性中早熟品种繁种产量有所下滑,其余省份小麦种子生产情况整体好于常年。初步统计,2021年冬小麦繁种产量超50亿公斤,种子质量良好。

据预测2022年冬小麦需种量达33-35亿公斤

从总需求看,据调度,尽管部分基地因灾减产,但根据2021年10月数据,冬小麦繁种收获仍超45亿公斤,超出需种量近10亿公斤。根据全国农技中心预测,2022年,全国冬小麦需种量达33-35亿公斤,春小麦需种量达1.34亿公斤。

优质专用型、抗逆广适型、资源节约型品种或为重点发展方向

在加快生物组学、基因编辑、智能信息等新技术的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全国优势小麦种业力量进行产学研结合、企业侧重于评价新品种的市场需求和生产应用的背景下,优质专用型、抗逆广适型、资源节约型品种或为重点发展方向。其中,针对小麦赤霉病、茎基腐病、穗发芽、倒春寒等极易造成重大生产隐患的灾害问题的技术攻关或为技术布局方向。

此外,通过突出优势产区和重点地区,优化品种和品质结构,布局合理、特点鲜明、效益显著的优质小麦优势种子产区将加快构建,小麦供种保障能力提升。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小麦种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