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怎么知道一个期刊的参考文献格式

发布时间:

怎么知道一个期刊的参考文献格式

英文参考文献用英文状态,用半角;而中文参考文献用中文状态,用全角。

例如:

1、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2、OU J P,SOONG T T,et al.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 Eng,1997,38(3):358-361.

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专著M ; 报纸N ;期刊J ;专利文献P;汇编G ;古籍O;技术标准S ;

学位论文D ;科技报告R;参考工具K ;检索工具W;档案B ;录音带A ;

图表Q;唱片L;产品样本X;录相带V;会议录C;中译文T;

乐谱I; 电影片Y;手稿H;微缩胶卷U ;幻灯片Z;微缩平片F;其他E。

参考文献可用符号:

“:”用于字幕、字幕、出版者、制作者、页码与连续出版物分开的文件;

“,”后续责任人使用的原文件名称、出版年份、生产年份、专利文件类型、专利国、卷号、零件号、连续出版的分离文件;

“;”用于序列号、序列号及后续“原位置”项;

“( )”用于确定者、发行号、零件号、报纸版本、生产地、生产者和生产年份;

“[ ]”用于作者编制的文件类型标识和说明内容;

“?”除上述项目外,其他说明项目后接“?”。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如何寻找论文文献?

论文写作寻找文献时很多同学都会遇到以下几个问题:外文文献怎么找怎么阅读?面对海量的文献信息,我往往会感觉无从下手?那么究竟怎么才能查到你需要的文献?找到文献后如何阅读才能用在你论文里?今天蝌蚪学长就给大家讲一下这几个问题,内容较多,大家先收藏再做笔记。

阅读外文文献,对于把握最新科研动态,扩充自己的知识,非常有必要。蝌蚪学长给大家分享一些阅读外文文献的经验,仅作参考。

第一个比较集中的问题,如何有针对性的查找文献?现在各大学图书馆里的数据库都比较全,即使不全也可以通过网络上多种手段获取文献了,所以说文献的获取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查什么样的文献。

1.本领域核心期刊的文献,不同的研究方向,有不同的核心期刊,这里也不能一概而论。

当然,首先你要了解所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有哪些,这个就要靠学长或者网上战友的互相帮助了。

2. 本领域牛人或主要课题组的文献,每个领域内都有几个领军人物,他们所从事的方向往往代表目前的发展主流。因此,阅读这些组里的文献就可以把握目前的研究重点。

怎么知道谁是领军人物,这里提供两个小方法:第一,在isi里检索本领域的文献,利用vinos功能找出论文数量较多的作者或课题组;另一个方法先要了解本领域有哪些规模较大的国际会议。登录会议主办方的网站,一般都能看到关于会议的inspect的名字,作为邀请报告的报告人一般就是了.

3. 高引用次数的文章,一般来说高饮用次数如果不是靠字影堆上去的话,文章都是比较经典的文章,多读这样的文章,体会作者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和图表分析的处理,相信可以从中领悟很多东西。

知道了查什么样的文献后,那么具体怎么去查文献?通过关键词主题词检索关键词主题词一定要选好,这样才能保证你所要的内容的全面。因为换个主题词可以有新的内容出现,通过检索某个学者查SCI,知道了某个在这个领域有建树的学者,找他近期发表的文章,通过参考综述检索,如果由于自己课题相关或有切入点的综述,可以根据相应的参考文献找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论文,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背影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他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

那么我们该如何对下载的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关于文献的整理,很多时候大家下文献都是很盲目的抱着一种先下再下来再说的心态,往往下载的文献不少,但只是空占着磁盘空间,不经过整理归类的文献,就不是自己的文献。根据什么来分类?对于拥有大量未读文献的情况,这里有三个简单方法:

1. 文章前言的最后一部分,一般这部分给出作者为什么要进行这项工作,依据,何方法?

2. 文章的图表提出采用的表征方法。

3. 结论是否实现了既定目标以及是否需要改进,当然对所有的未读文献全部精读,相信工作量也不小,仅可能用50次左右来归纳文章包括文章的目的加表征手段加主要结论,当你按照这个方法归纳整理几十篇文献后,自然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根据你的笔记将文献分类整理。当你在写论文需要解释引用时再回头精读,我觉得这样会提高效率不少。

在归类时重要文献可以根据重要程度,在文件名前加001,002,003编号,然后按名称排列,图标最重要的文献就排在最前了,而且重要文献要注意追踪。当然分类的标准还有其他,例如根据中文英文综述研究论文等。

如何阅读文献?

1.明确文献的阅读目的,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但最重要的是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文献整理分类的时候,实际就已经概括了各文献,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但最重要的是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文献整理分类的时候,实际就已经概括了各文献。

下面介绍的是几种不同目的的文献读法。

目的一,回顾重要内容的读法。Take home message,每次读完文献,不管是精读还是泛读,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take home message是什么,并且最好从discoss里确认一下,这样一来一篇文章就过关了。Take home message其实都不会很多,基本上是一些cose,如果你发现你需要记得很多往往是没有抓到重点。

目的二,扩充知识面的读法introduction,重点读introduction,看人家提出的问题以及目前的进展,类似的文章reference中每天读一两天,一个月内就基本上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

目的三,写文章的读法discussion,读文章的时候,尤其是看discussion的时候,觉得好的英文句型最好有意识的记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谁哪篇文章哪个期刊,这样以后照猫画虎写的时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出一个句子强的多,当然读的多写的多,你需要记得句型就越少。

其实很简单,有意识的去总结和记忆就不容易忘记。

2.根据文献的类型来确定阅读顺序。对于一个以前没有接触的陌生领域,看文献的方式是先看中文综述,然后是中文博士论文,然后是英文综述,最后是英文期刊文献。先读综述可以更好的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自己要做什么,对于国内文献一般批评的声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入口,在此之后你再看外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的快得多。

而国外的综述多为本学科的资深人士撰写,涉及范围广可以让人事半功倍。通过中文综述,你可以首先了解这行的基本名词,基本参量和常用的制备表征方法,我觉得这点很重要,因为如果直接英文上手的话,一些基本名词如果简单的想当然的翻译,往往会将你引入误区或造成歧义。同时中文综述里要包含了大量的英文参考文献,这就为后续的查找文献打下一个基础。

中文博士论文特别是最近几年的其第一章前言或是叙论所包含的信息量往往大于一篇综述的,因为他会更加详细的介绍该领域的背景以及相关理论知识。同时里面往往会提到国内外在本领域做的比较好的几个科研小组的相关研究方向,通过阅读就可以更清楚理清一个脉络。英文综述特别是那种indentation是发表在高安排期刊上的,往往都是本领域的大家写的。

对此要精读,要分析其文章的构架,特别要关注作者对各个方向的优缺点的评价,以及对缺点的改进和展望。通过精读一篇好的英文综述所获得的不只是,对本领域现在发展状况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学会很多地道的英文表达。

3.阅读文献中各个部分注重摘要,摘要可以说是一个论文的窗口,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多数文章题目摘要简单浏览后,直接把几个figure及title比Legend一看一般能掌握大部分。

通读全文读第一遍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争取明白美剧的大意能不查字典,最好先不查字典。

因为读论文的目的并不是学英语,而是获取信息,查了字典以后思维会变得混乱,往往读完全文不知所谓,可以在读的过程中将生字标记待通读全文后再查找其意思,归纳总结较长的文章容易遗忘,好在虽然论文的句子都长,但每段的句数并不多,可以每一段用一个词组标一个标题,确立句子的架构,抓住主题,读英文原版文献有窍门的,我们每个单词都认识,读完了却不知他在说什么,这是最大的问题,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看到大量的关系连词,他们承上启下引领了全文,读每一段落都要找到他的主题,往往是很容易的,大量的无用信息可以一带而过,节约你大量的宝贵时间和精力,增加阅读量。

由于刚刚接触这一领域,对许多问题还没有什么概念,读起来十分吃力,许多内容也读不懂。

后来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最后可以融会贯通,所以对新手而言,应当重视阅读文献的数量,积累多了自然就由量变发展为质变了。

4.文献阅读的一些建议,先找5篇跟自己论文最相关的外文文章看,花一个月的时间认认真真的看,反复看,要求全部读懂,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同学和老师交流一下,从中理解文章中回答什么问题,通过哪些技术手段来证明有哪些结论。从这些文章中了解研究、思路、逻辑推论、学习技术方法,一个月以后你已经上路了,把下载的论文打印出来,把论文根据与自己课题的相关性分三类,一类要精读二类要泛读,三类要选择性的读,分别装订在一起。

看过的文献要温习,看完的文献千万不要丢在一边,不管3~4个月一定要温习一遍,可以根据需要对比自己的试验结果来看,做好笔记和标记,重要的结论,经典的句子,精巧的试验方案一定要记下来,供参考和学习。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直接用笔标记或批注,PDF或html格式的文献,可以用编辑器标亮或改变文字颜色,这是避免时间浪费的又一重要手段,否则等于没看有些试验方法相同结论不同的文献,可以批判性的阅读。

我想如果是你自己做实验多的话,你应该有这个能力判断谁的更对一点,出现试验方法相同,结论不同的原因如下,试验方法描述不详细,可能方法有差别,试验条件不一样,某些作者夸大结果,瞎编数据,集中时间看文献,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

完毕!

期刊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如下:

参考文献格式:我国对参考文献的格式有严格的规定和标准,并在2005年就制定了国家标准,即《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7714-2005)》。

根据参考文献的类型分类如下: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

DB——数据库

CP——计算机程序

EB——电子公告

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M/CD——光盘图书

CP/DK——磁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公告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7、 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

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根据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

①期刊[J]②专著[M]③论文集[C]④学位论文[D]⑤专利[P]⑥标准[S]⑦报纸[N]⑧技术报告[R]

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

①磁带[MT]②磁盘[DK]③光盘[CD]④联机网络[OL]

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例如: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②磁带数据库[DB/MT]③光盘图书[M/CD]④磁盘软件[CP/DK]⑤网上期刊[J/OL]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

期刊论文:

[1]周庆荣,张泽廷,朱美文,等.固体溶质在含夹带剂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J].化工学报,1995(3):317—323

[2]Dobbs J M, Wong J M. Modification of supercritical fluid phasebehaviorusing polor coselvent[J]. Ind Eng Chem Res, 1987,26:56

[3]刘仲能,金文清.合成医药中间体4-甲基咪唑的研究[J].精细化工,2002(2):103-105

[4] Mesquita A C, Mori M N, Vieira J M, et al . Vinylacetate polymerization by ionizing radiation[J].Radiation Physics and Chemistry,2002, 63:465

期刊的参考文献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专著、论文集、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可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版或获得地址,发表更新日期或者引用日期.

书写格式:

2007年8月20日在清华大学召开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排规范研讨会”决定,2008年起开始部分刊物开始执行新的规范“综合性期刊文献引证技术规范”。该技术规范概括了文献引证的“注释”体例和“著者—出版年”体例。

不再使用“参考文献”的说法。这两类文献著录或引证规范在中国影响较大,后者主要在层次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得到了应用。

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为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适用于“著者和编辑编录的文后参考文献,而不能作为图书馆员、文献目录编制者以及索引编辑者使用的文献著录规则”。

顺序编码制的具体编排方式。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

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

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怎么知道期刊论文格式

期刊论文格式模板

论文装订顺序为外封面开题报告内封面目录中文题名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外文题名外文摘要外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致谢考核意见表。以下是我J.L为大家分享的关于期刊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论文基本组成部分:标题;单位、姓名;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注释或参考文献

1、论文标题

回答本文关于什么?最佳文题的标准是用最少的必要的术语去准确描述论文的内容。基本写作要求是准确、简洁和有效。论文的标题必须确切地概括论文的论点或中心内容,做到文题相符,含义明确。标题必须意思清楚、言简意赅地概括反映论文所讨论的内容。一则好的标题应该确切、鲜明、扼要地概括论文的基本思想,使读者在未看论文的摘要和正文之前即能迅速准确地判明论文的基本内容,从而做出是否阅读摘要和正文的判断。

此外,标题应反映论文所属的学科,题目大小要合乎分寸,切忌华而不实。不要使用过于笼统、夸张或是太大的题目,使人看了不知道究竟是研究的什么问题。醒目的标题,其含义能让人一望即知,而且能立刻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科技论文的标题因为要反映出论文的中心内容或论文的基本观点,所以通常不可能写得像文艺作品的标题那样简短,但是也必须尽可能地写得简练些,不要写得太长,一般控制在20字以内,应避免繁琐、累赘和过于平淡无味。另外,也要注意在题目中突出新的观点来,使人看了标题知道文章有新见解。要说明一点,论文的标题与论题并不是同一概念。论题是文章的基本观点,标题是文章的题目。但是有些论文的标题和文章的论题是相同的,即标题反映了论题;有的则没有反映。

尽量在标题中使用论文中的关键词语,一方面有助于概括论文的基本思想,另一方面可增加论文的被检次数,从而可能增加被引次数,因为用机器检索时,机器只显示标题中的关键词语而不是整个标题。就此而言,标题中关键词语的使用问题应该引起论文作者的高度重视。

如果想在标题中表达较多的内容,例如,既想概括地表达出文章的论述范围,又想表明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或者对某一问题的评论,这时标题就会写得太长,而且一个标题也难以表达两层意思。解决的办法是在主标题下加一副标题。主标题概括地表述论文的主题或讨论范围,副标题作为主标题意思的补充和引申。这种加副标题的做法,在论文特别是在中文论文写作中也是经常使用的,但有的期刊明确不要加副标题,所以在投稿前需看该期刊的投稿须知。

另外,尽量避免在标题中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词、公式等,以防止出现误解。

2、作者及单位

回答谁参与了本研究的设计、工作及论文的撰写,一般以对文章贡献大小排列。作者单位一般要求写至二级,如XX大学Xx学院。作者简介应按所投期刊要求撰写。基金项目名称要准确,并注明编号。

作者中最重要的当然是第一作者,其次是通讯作者,如果通讯作者在该领域为大家公认的名人,则有利于稿件通过编辑的初审关,这就是所谓的“名人效应”。通讯作者可以是第二作者,也可以放在最后,但如果通讯作者不是第一作者的你,则在稿件中的联系方式要为通讯作者的联系方式,一般来说,导师充当第二作者或通讯作者。有些期刊当稿件被录用并在稿件修改时,允许改动作者顺序,虽然你已经签了版权合同,当然,这个改动以不引起版权纠纷为好。

3、摘要

摘要的内容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一般应写成报道性文摘,也可以写成指示性或报道一指示性文摘。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不用图表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或术语,不得引用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摘要是论文要点的浓缩。因此,应在文章各主要部分完成后再写,这样有利于文章要点的提炼。优秀的摘要应能有效地抓住读者的兴趣。如果不是综述性文章,文章的英文摘要可以按照报道性文摘去写,即按objeetive(目的)、Methods(方法)、Results(结果)和Conelusions(结论)逐一阐述论文的梗概。时态主要是以一般现在时为主,也使用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

从理论上讲:一般现在时用于通过科学实验取得的研究结果、结论,揭示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一般过去时用于在一定范围内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的规律性认识,这种认识也许有一定的局限性;现在完成时用于表明过程的.延续性,虽某事件(或过程)发生在过去,但强调对现实所产生的影响。上述三个时态是撰写摘要时常用的时态,有时很难区分它们在含义上的严格差异。目前,英文摘要仍以被动语态为多。使用第一人称时,用凡指的we,theaUthor,theauthors,不用工。

4、关键词

关键词主要是为了适应计算机检索的需要,以及适应国际计算机联机检索的需要。

关键词是标示文献关键主题内容,但尽量少用不规范的主题词或新造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个刊物增加关键词这一项,就为该刊物提高引用率、增加知名度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一篇论文可选取3一8个词作为关键词。

关键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纵观全文,选出能表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或词汇。关键词可以从论文标题中,也可以从论文内容中去选。从论文内容中选取出来的关键词,可以补充了论文标题所未能表示出的主要内容信息,也提高了论文所涉及的概念深度。

5、引言

引言的内容可包括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方法、范围和背景等。引言作为学术论文的开场白,应以简短的文字介绍写作背景和目的,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人工作的关系,目前研究的热点和存在的问题,以便读者了解该文的概貌,起导读的作用。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所有研究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始的。引言也可点明本文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简单阐述其研究内容、结果、意义和前景,不要展开讨论。应该注意的是,对前人工作的概括不要断章取义,如果有意歪曲别人的意思而突出自己方法的优点就更不可取了。

编辑对引言的一般意见为引言是否充分反映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是否阐述了该项研究的必要性。

引言的具体要求:(a)开门见山,不绕圈子。避免大篇幅地讲述历史渊源和立题研究过程;(b)言简意赅,突出重点。不应过多叙述同行熟知的及教科书中的常识性内容,确有必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基本原理时,只需以参考文献的形式标出文献即可。在引言中提示本文的工作和观点时,意思应明确,语言应简练;(c)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在论述本文的研究意义时,应注意分寸,切忌使用“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填补了国内外空白”、“首次发现”等不实之词;同时也要注意不用客套话,如“才疏学浅”、“水平有限”、“恳请指求”、“抛砖引玉”之类的语言;(d)引言的内容不应与摘要雷同,也不应是摘要的注释。引言一般应与结论相呼应,在引言中提出的问题在结论中应有解答,但也应避免引言与结论雷同;(e)简短的引言,最好不分段论述,不要插图和列表,不进行公式的推导与证明;(f)分析过去研究的局限性并且阐明自己研究的创新点,这是整个引言的高潮所在,所以更是要慎之又慎。阐明局限性要客观。在阐述自己的创新点时,要仅仅围绕过去研究中存在的缺陷来描述,完整而清晰的描述自己的解决思路,并且文章摊子不要铺的太大。创新性描述的越多越大,越容易被审稿人抓住把柄。(g)引言的篇幅大小,并无硬性的统一规定,需视整篇论文篇幅的大小及论文内容的需要来确定,长的可达700一800字或1000字左右,短的可不到100字,一般以两三百字左右为宜。

6、材料与方法

这部分主要回答两个基本问题,即用什么做研究(即研究所用的材料)和怎样做研究(从事研究所用的方法)应尽可能按实验研究的先后顺序描述,同时必须注意的是,如果采用的方法是按照前人的,或者即使有所改进,也必须标注参考文献。另外,还要叙述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测试什么参数、测量量程或范围等。

7、结果

结果是论文的核心,主要回答发生了什么。数据可用图、表或文字表达,但三者间应尽量少重复;在文字部分叙述主要结果和意义,用图或表给出较详细的数据。量和单位必须注意采用国际标准,注意大小写、正斜体。

8、讨论

回答所获得的结果是否为前言中提出的关键问题的答案,结果怎样支持答案。集中讨论与本研究结果有关的问题,突出本研究的创新及重要性,并与相关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给出结果所支持的结论。讨论的每个部分应有一个主题,并根据其逻辑顺序确定层次。且讨论内容应该为自己研究独特的东西,和别人相同或相似的一笔带过,不要深入讨论。另外讨论的数据来源应该和结论中的数据一致,并一一对应,前后呼应,互相衬托。

9、结论

结论也叫结束语,是文章的总结,要回答研究出什么,需要简洁地指出:由研究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研究中有无例外或本论文尚难解决的问题;与以前已发表论文的异同;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意义;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结论不是摘要简单地复述。

10、致谢

对提供了基金和物质的帮助者必须表示感谢,但仅列出对本工作提供特殊的实质性贡献者的姓名;同时必须得到被致谢者的同意。

11、参考文献

与本研究方法、结果、讨论有关的其它相关的研究,著录要求是:准确、完整、规范,并必须在文章引用处注明。

文字编排要求:

论文整体编排上,页面设置默认格式,行间距1.2倍左右,整洁大方,疏密得当。具体要求:

1、标题: 黑体,三号,居中

2、署名: 单位与姓名之间空一字,宋体,小四号,与标题间距一行

3、摘要: 与署名间距一行,首行缩进四字,“摘要”二字之间空一字,黑体,五号,后跟冒号;摘要内容楷体,五号,换行后文字缩进两字

4、关键词: 首字与“摘要”对齐,黑体,五号,后跟冒号;关键词3或5个为宜,楷体,五号

5、正文:( 1)与“关键词”间距一行;(2)宋体,小四号;(3)每段首行空两字;(4)文科各级目录方式:“一、”“(一)”“1、”“(1)”;(5)理科各级目录方式:“1.”“1.1”“1.1.1”;正文中如果直接引用一个或几个段落、一个或几个案例,一般独立成段,段落开头空四格,换行空两格,五号楷体字为宜。

6、注释或参考文献: 与正文至少间距一行,“注释”或“参考文献”用黑体,五号,后跟冒号;在正文中须标出“[1]”、“[2]”……,然后在注释或参考文献后对应注明“[1]”、“[2]”……做注释或参考文献时须完整,不得残缺不全;注释或参考文献内容用宋体,五号。请详看第7条目。

7、做注释或参考文献,

第一种:传统形式

引自期刊:

[1]作者:《题名》,《刊名》,××××年第×期,第×页。

引自专著:

[2]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及××××年×版,第×页

引自报纸:

[3]作者:《题名》,《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我国对参考文献的格式有严格的规定和标准,目前使用的格式是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根据参考文献的类型分类如下: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利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DB——数据库CP——计算机程序EB——电子公告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M/CD——光盘图书CP/DK——磁盘软件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参考文献著录格式: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2、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6、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7、 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文献类型及其标识1、根据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①期刊[J]②专著[M]③论文集[C]④学位论文[D]⑤专利[P]⑥标准[S]⑦报纸[N]⑧技术报告[R]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①磁带[MT]②磁盘[DK]③光盘[CD]④联机网络[OL]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例如: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②磁带数据库[DB/MT]③光盘图书[M/CD]④磁盘软件[CP/DK]⑤网上期刊[J/OL]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例如:[1]蔡芬,谢鑫,张强.论文发表经历能提升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吗——基于学科差异视角的实证考察[J/OL].重庆高教研究:1-14[2022-11-0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0.1028.g4.20221102.1636.002.html[2]徐跃峰,许巍.研究生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制度保障有效性探析[J].高教学刊,2022,8(24):70-73.DOI:10.19980/j.CN23-1593/G4.2022.24.017.[3]陈帅印,刘桂锋,刘琼.基于元数据的数据论文与期刊论文的关联研究——以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出版系统为例[J].数字图书馆论坛,2022(08):11-18.希望以上回答能够帮到你,一般可以从知网、维普、万方等网站直接引用就会自动生成格式。

一般来说,期刊论文的格式都有比较单独的要求,是各个编辑部规定的,在这里只提出一个格式要求,主要对大致形式和结构让大家有一个了解。

首先期刊的篇幅字数一般在6000-10000左右,由几个部分组成。

标题:一般会要求标题字数不超过20-30字。三号黑体居中,可以分成1或2行;段后空一行。

作者及单位:期刊论文的作者基本有4-5个,需要针对各个作者的单位进行详细展示。4号仿宋体居中,段后空0.5行

尾注:期刊论文的第一页末尾一般有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出生年月、联系方式以及研究方向,格式一般为:某某(19xx.xx—),性别,某省某某人,作者单位 学历 研究方向。

摘要与关键词:一般是先中文后英文,字数在200-400字左右,关键词3-6个。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中图分类号是根据论文研究方向得来的,在国家发布的分类号中找到自己的所属方向,标识码和编号是论文接收、定稿后编辑统一编排的,一般不需要作者填写。

二、期刊论文排版要求

期刊论文的排版一般是双栏排版,但某些期刊在投稿时不会做特别的要求,只需要进行普通的排版即可,如果有特殊要求,首先在word上找到word选项,勾选显示中的显示所有格式标记。

正文:分为引言、研究概况、结果与分析、讨论、结论等几个部分,标号统一,一般是一、1.1、1.1.1.……小四号宋体。行距1.5倍。英文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图表:图标名称以及图标内部格式、字号都有明确规定,需要在制图时查看期刊要求。

在工具栏找到布局,论文首尾添加连续分节符。

在布局中找到栏选项进行按节分栏,默认将论文分为两栏,也可以进行更加西置的调整,选择更多栏即可。

各个期刊参考文献格式怎么查

英文参考文献用英文状态,用半角;而中文参考文献用中文状态,用全角。

例如:

1、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2、OU J P,SOONG T T,et al.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 Eng,1997,38(3):358-361.

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专著M ; 报纸N ;期刊J ;专利文献P;汇编G ;古籍O;技术标准S ;

学位论文D ;科技报告R;参考工具K ;检索工具W;档案B ;录音带A ;

图表Q;唱片L;产品样本X;录相带V;会议录C;中译文T;

乐谱I; 电影片Y;手稿H;微缩胶卷U ;幻灯片Z;微缩平片F;其他E。

参考文献可用符号:

“:”用于字幕、字幕、出版者、制作者、页码与连续出版物分开的文件;

“,”后续责任人使用的原文件名称、出版年份、生产年份、专利文件类型、专利国、卷号、零件号、连续出版的分离文件;

“;”用于序列号、序列号及后续“原位置”项;

“( )”用于确定者、发行号、零件号、报纸版本、生产地、生产者和生产年份;

“[ ]”用于作者编制的文件类型标识和说明内容;

“?”除上述项目外,其他说明项目后接“?”。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目前图书引用参考文献主要可以从中国知网或者百度学术引用查询!

第一种  中国知网

登陆知网后,输入你的参考文献,并且在左侧框框里勾选,勾选后点击“导出/参考文献按钮”,即可参考生成的参考文献:继续录入你需要的参考文献,最后批量导出,导出格式有word、text、pdf:

第二种  百度学术遇到外国文献后,中国知网就难以生成参考文献了,这个时候可以使用百度学术来帮忙进入相关文献百度学术页面,点击引用,最上面一栏即为引用内容。当然,百度学术也可以使用批量引用,记得注册登录!

参考文献的要求(随便截取一家高校的要求)

(1)数量要求:参考文献只选择最主要的列入,应不低于8篇。外语论文的参考文献中,外文文献不得少于5篇。文献序号按文中出现先后顺序编排,推荐使用尾注形式自动编排。正文中应按顺序在引用参考文献处的文字右上角用[]标明,[]中序号应与“参考文献”中序号一致。

(2)文献种类:参考文献的引用,可以是著作[M]、期刊[J]、专利文献[P]、学位论文[D]、报纸[N ]、论文集[C]等,不得引用未公开发表的资料。

(3)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参考文献用宋体小四号字,行距1.5 。

怎么知道参考文献的期刊的页数

可以从中国知网上查询,具体步骤如下:

1、百度搜索“中国知网"

2、点开官网链接,在首页进行搜索,比如键入“结核”字眼进行检索

3、在搜索出来的结果中,随意点开一篇文献,比如选取第“18”号文献,点开

4、点开文献后,可以看到橙色标记区域,有导出参考文献字眼,点开即可

5、效果图如下

问题一:如何查找参考文献具体页码 30分 使用百度学术可以查找文献的页码,请参考以下操作: 1、打开百度学术,输入你要查找的文献,以第一个为例: 2、点击搜索,在结果页面点击“引用”,就可以看到具体的引用信息了: 以第一条为例,结果就是108-109页: 邱国婷. 以就业导向为视角的高校思政教学改革探讨[J]. 高教学刊, 2015(24):108-109. 问题二:如何查找参考文献页码 5分 下载PDF全文查看,在每一页的上角或者下角一定有页码信息。 求采纳为满意回答。 问题三:如何查找具体的参考文献页码 好的,,我给你做帮您完成. 问题四:如何查找参考文献具体页码 常陆军. 并行工程在工程总承包中的应用[J]. 工程经济, 2014, 9: 005. 问题五:毕业论文参考文献页码怎么找?有没有人能帮一下 急!!!!! 这是我在上学吧论文查重上看到的,希望能帮到你。 1、光标置于正文最前面,菜单“插入/分隔符”时,选择“分节符类型”的“下一页”,将目录和正文通过“节”分开。 2、前面插入目录后,对目录所在的节插入“页码”,对话框中单击“格式”,在“数字格式”中选择您所需要的格式,目录的页码设置完成。 3、设置正文页码。将光标置于正文第一页,再次插入“页码”,单击其中的“格式”,在“页码格式”对话框中的“页码编排”项单击“起始页码”,并填写1,从第1页开始。通过设置“数字格式”,选择一种便于阅读的页码格式。 4、善后:Word中通过插入“分节符”后,可以对各节进行分别的页面版式设置,如页码,页眉,甚至页边距、纸张大小等。如果楼主的目录前面还有“编者注”之类,也应该插入“分节符”与目录劈开,至少可以单独设置页码。 问题六:如何在知网查看参考文献的起止页码? 文献下下来之后,文献的做上角或者右上角有页码。 有的文献第一页没有页码,但是后面一页就有了。比如第一页没有,第二页是70,终止页是80,那么文献的起止页是69-80。 希望能采纳 问题七:参考文献是图书,怎么标注页码啊,用到哪页就写哪页吗(⊙_⊙?) 普通图书的参考文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M].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引用页码(任选). [1] 杨黎明, 黄凯, 李恩至, 等. 机械零件手册[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80: 20-27. 所以可以是某一页或定几页连续或断续的均可。 问题八:参考文献的起止页码怎么查看 不是 在页面上应该有页码标注 页面的上下页眉里面看看 问题九:怎么知道参考文献的页码,我不知道怎么查看页码,哪位好心人帮帮忙 50分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就不一一给你查了。 你可以在知网上查期刊,然后查看文章所在那期的目录,比如《数字报业:传统报业发展的方向》这篇是在30-32页。 问题十:参考文献页码? 根据国家推荐标准GB/T 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要求,文献类资料的格式 页码写在最后面。 查找方式,比如,你给出的第一个 程瓯,如何有效激励员工,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年9期. 先找到《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年第9期,查看第9期目录中的”如何有效激励员工“就能找到页码 你给出的著录格式与标准推荐有差别。 如果需要这个标准可以hi我或者采纳帖子时说明,我传你邮箱

期刊报道的参考文献格式

在正文书写完毕后,空两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参考文献”四个字(居中),“参考文献”使用宋体四号加粗,前后两个字之间不空格。“参考文献”书写完毕后空一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参考文献的具体内容。

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书写,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参考文献只列出作者已直接阅读,在撰写论文过程中主要参考过的文献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论文参考的先后顺序排列,参考文献一律书写在论文正文结束后,不得放在各章(节)之后。

参考文献引用的技巧

如果我们在论文中有引用了他人的学术观点、数据、材料、结构等,就一定要记得详细的标注出来的。我们引用参考文献也应该要规范,如果我们在论文中标注的参考文献不规范,也从侧面反映出论文写作者的水平和态度。

参考文献不宜过多,文献的多少能体现出论文占有资料的程度。一般情况下,中文论文的参考文献偏少,但也不能简单以文献引用量达到多少简单划分,不同性质的论文引用参考文献的多少页相差很大。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例如:[1]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2]OU J P,SOONG T T,et al.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 Eng,1997,38(3):358-361。

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专著M ; 报纸N ;期刊J ;专利文献P;汇编G ;古籍O;技术标准S 。

学位论文D ;科技报告R;参考工具K ;检索工具W;档案B ;录音带A 。

图表Q;唱片L;产品样本X;录相带V;会议录C;中译文T。

乐谱I; 电影片Y;手稿H;微缩胶卷U ;幻灯片Z;微缩平片F;其他E。

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

期刊的文献格式如下:

(1)期刊。

[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如:[1]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

(2)专著。

[序号]著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

(3)论文集。

[序号]著者。文献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3]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C]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

(4)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如:[4]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

对于多次引用的文献,在每篇参考文献的序号标记中列出各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些出版物也将标明被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作为页码),并置于方括号后(只列出数字,没有“P”或“page”前后的文字和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接线是一个半字线)并且是上标。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例如:[1]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2]OU J P,SOONG T T,et al.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 Eng,1997,38(3):358-361。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