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国学教学实践研究的论文

发布时间:

国学教学实践研究的论文

中国古代“国学”概念简考 摘 要:“国学”一词古已有之,最早出现于《周礼》,承载着乐师礼乐教化之职。在后世发展中,其含义也在逐渐演变。首先,基于对《汉书·食货志》的记载,可推测时之国学为地方诸侯贵族把持之学,承担向中央输送地方精英的过渡作用。其后,国学逐渐成为国家官学体制的一部分,并在授课对象、授课内容、规制方面形成了较为健全的体系,从而确立了国学最高官学的地位。关键词:国学;礼乐教育;官学;古代教育中图分类:K20 文献标识码:A 现代意义上的国学概念于近代肇始,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然而“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其含义也经历了发展演变。随着国学在近代背景中走进学术视野,各家争论不休,关于其含义探讨也往往集中于新意涵的挖掘和赋予。当翻阅古代典籍,重新寻找国学踪影时会发现,千百年来国学与中国古代教育密不可分,特别是作为国家官学中重要组成,国学显然成为贵族之学或国家最高学的代表。目前学界研究往往集中于国学在近代舞台上的争辩和国学的现实功用,而对古代国学概念缺乏详尽梳理,本文将以此为突破口,梳议中国古代国学概念,所囊史料和个人学识有限,不当之处,敬候方家指正。一、礼乐教育:国学之溯的一种推测今人追溯“国学”往往自《周礼》始,即《周礼·春官宗伯·乐师》所载:“乐师掌国学之政。”[1]50 基于此之论述和后世著作引申,针对国学早期所指,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论断,一种将国学作为周代官学总称,并将其代指小学和大学,如清末孙诒让在《周礼正义》中视国学为国城中王宫左之小学;第二种观点断定国学意指乐师主授礼乐课程或为传艺之所;第三种观点认为国学就是国家教育,具体指国家高级机构或学校,主要以贵族子弟为教授对象,其中以持此说为多。这些观点或以周代教育出发,或站在古代教育的总体高度,却少聚焦《周礼》所载本身。因此本文首先将以《周礼》记载为挖掘对象,以国学源之所出探寻,作如下分析。首先,国学所指最初可能是国家礼乐体系的一部分。在周代众官职中,乐师一职隶属春官系统,春官为“礼官之属”,主掌礼乐,在高度重视礼制的周代,春官之重可想而知。国学既然出现在春官系统中乐师一职,与礼乐必脱不了关系,礼乐之责甚至重于教化。第二虽然周朝有诸多官职担当“教国子舞”,但是在《周礼》对各官所职的记载中,似乎只有乐师之责明确提到了“国学”二字,因此国学早期意涵很有可能只是礼乐中的小型乐舞。第三,乐师“掌国学之政”具有教化色彩和教育职能。周代职官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官教合一”,诸多职能政教并担,乐师所掌国学可能是国家官学体系的一部分,必然具有教化的职能和色彩。第四,国学不太可能是国家的高级官学。地官“帅其属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扰邦国”,是为“教官之属”,而春官的教化职能相比较弱,所属春官的乐师之教育作用似乎不为主职。以此而论,笔者推测国学之溯源为:作为乐师职责之一的国学是隶属周代国家礼乐体系的小型乐舞,具有教育职能,但并不是国家高级官学。二、地方诸侯把持之学:以《汉书·食货志》记载为例探讨春秋战国以后,国学一词的出现渐有增多,其含义也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上古时期礼乐教化的含义不再明显,而是逐渐成为国家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最初可能只是诸侯辖内之学,成为国家中央官学已是后话。此处以《汉书·食货志》对教育的记述为例探讨国学初步演变。《汉书》载:“是月,余子亦在于序室。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始知室家长幼之节。十五入大学,学先圣礼乐,而知朝庭君臣之礼。其有秀异者,移乡学于庠序;庠序之异者,移国学于少学。诸侯岁贡少学之异者于天子,学于大学,命曰造士。”[2]291此段叙述出现在记录汉代社会经济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状况的《食货志》中,开头出现的“是月”指冬日农闲时节。此段文字描述了平民子弟的求学历程,所谓“序室”为蒙童所就之学,“小学”和“大学”此处指平民子弟逐层升学等级,因后文称“秀异者”才有权被推荐,所以“小学”和“大学”这里指平民子弟就学的地方学校,区别于中央贵族的“大学”和“小学”,因此后半部分出现的乡学和庠序、国学和少学可能是相较高一等级的地方官学或地方诸侯贵族之学。依照《食货志》前文所述“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族,五族为常,五常为州,五州为乡”、“里有序而乡有庠。序以明教,庠则行礼而视化焉” [2]291可解读“序”为里一级学校,“庠”即乡一级的学校,那么庠序在此大约是级别较低有官方或贵族掌管的地方学校。依照清人黄生所释“乡学,庠序之总名也。国学,少学之异名也” [3]196,那么庠序即乡学,国学即少学。地方小学、大学优秀生源可升至乡学(庠序)中学习,乡学优异者可往国学(少学)受教,国学中优秀者可由诸侯推荐到天子直属最高学府大学,因此国学是由地方诸侯贵族直接把持的地方官学。通过上述分析,经历了诸子争鸣的春秋战国,民间私学涌现,自上而下的教育体系推荐机制也逐步健全起来。在科举制度尚未成型,民间非贵族人才主要以推荐为主的年代,国学成为由诸侯贵族把持的地方高级官学,是连接民间和中央教育的过渡桥梁,也是由地方向中央输送学业精英的关键步骤。而在后世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科举制度确立、地方贵族的人才推荐职能弱化后,国学更多出现在中央国家机构的设置中,成为中央官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国家最高官学:多角度的古代国学解随着历朝历代国家教育体系逐渐完善,国学的含义逐渐扩展成为“国家之学”或“一国之学”,同时也被渐渐赋予了国家高级教育机构的默认,在后续演化过程中,国学成为最高官学的代表。当国学出现在中央官学体系之后,对于国学的解读便与贵族教育和人才培养联系起来,国学也成为高级贵族学校和国家至高学问策源地。这样的国学已经脱离了早期礼乐色彩,并形成了系统健全的规范体制,以下将从国学与国子学、太学关系,国学的授课对象,国学的授课内容,国学的规制四个方面粗略考察作为国家最高官学的国学概念。(一)国学与国子学、太学晋武帝始立国子学,国学逐渐成为后代各朝国子学或国子监的简称。自东汉末年分裂割据至隋文帝大一统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各朝文献记载中较多的提到了“立国学”之举,一种合理的解释是西晋所设国子学以“国学”为简称,在随后南北朝分裂状态下,各小朝廷多用之。例如梁武帝“天监四年,乃诏开五馆,建立国学” [4]1730、齐明帝建元二年“国学久废”、“逡之先上表立学” [4]666。到元朝,国学与国子监所指相同,忽必烈初年“设国子监,立国学监官”[5]296,值得注意的是元朝还分设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体现了各民族的文化传承,当然也包含着民族等级森严的色彩。自国学(即国子学)设立后便成为凌驾于太学等学之上的国家最高官学,南齐曹思文曾上书称:“据臣所见,今之国学,即古之太学。……太学之与国学,斯是晋世殊其士庶,异其贵贱耳。”[6]83此外,《新唐书》中记载:“高祖始受命……国学始置生七十二员,取三品以上子、弟若孙为之;太学百四十员,取五品以上;四门学百三十员,取七品以上。”[7]5635 此处亦明显可见所立国学其等级、入学条件的严苛程度明显高于太学、四门学等学。(二)国学的接收对象从“国学”接收对象上来看,最初“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一句中出现“国学”二字,明显是针对贵族官宦子弟的教育。在后世演变发展过程中,各代最高官学机构,大多以“国子”命名,比如国子学、国子寺、国子监,甚至简化为以“国学”相称,郑玄注“国子”即“卿大夫之子弟也”。但并不是所有的官员子弟均可入学,只有官员品级达到相应标准,其子弟才能入学。如唐“国子学,生三百人,以文武三品以上子孙,若从二品以上曾孙,及勋官二品、县公、京官四品带三品勋封之子为之”[7]1159。宋代之后,其招收对象已经渐为放宽,至于明朝则扩展到普通平民,“凡国学生员,一品至九品文武官员子孙弟侄,年一十二岁以上者充补,以一百名为额。民间俊秀年一十五岁以上,能通四书大义,愿入国学者中书省闻奏入学,以五十名额” [8]253。“国学生源”、“ 入国学者”,逐渐成为代指能够接受国家最高级别教育的学子,即“公卿子弟,并入国学” [9]365。严格的身份限制和较高的评选标准表明了入国学门槛之高和国学的尊贵。不仅如此,唐朝盛世时“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诸国酋长,亦遣子弟请入国学” [10]303,体现了国学对外来留学生的开放性。(三)国学授课内容或研究内容首先是尊孔,自汉武独以董仲舒所推儒学为官方哲学后,儒之至尊地位延续千年,国家最高官学尊从孔子也顺其自然。提出尊儒的鼻祖董仲舒本人也曾为太学博士多年,竭力主张“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后汉书》曾记载东汉官员朱浮上奏:“以国学既兴”,“寻博士之官,为天下宗师,使孔圣之言传而不绝”[11]316,亦可见国学之尊孔风尚。此外,在文献中关于在国学中祭孔或立孔庙的记载也多为见得,如唐“贞观二年,诏停周公为先圣,始立孔子庙堂于国学,稽式旧典,以仲尼为先圣” [12]252、元朝“至元二十四年,既立国学,以故孔子庙为京学,而提举学事者,仍以国子祭酒系衔” [5]2301、明洪武年间“丁未,以太牢祀先师孔子于国学” [13] 20,此外,朱元璋受封孔子后裔孔讷时,“命礼官以教坊乐导送至国学,学官率诸生二千余人迎于成贤街[13] 7297,都是历代国学重孔尊孔的鲜明表现。第二,延续了上古时期的礼仪之教,入国学有复杂规范的礼制,并接受贵族官僚贤人观礼。虽然唐初曾一度以周公为先圣,但周公亦被尊为重礼之人,而孔子对周公推崇有加,其本人也具有深厚的礼乐思想,唐太宗时国学复以孔子为尊,既尊孔必重礼,作为国家最高学的国学必然以身作则,国学重礼的传统异常深厚。正如元儒博士虞集所言:“国学,礼义之所出也” [6] 4175。贵族官宦子弟入国学时,行齿胄礼或释奠之礼,亦有皇族、官员观礼。唐代令狐峘、滕珦均有《释奠日国学观礼闻雅颂》诗作流传后世,“太学时观礼,东方晓色分。威仪何棣棣,环佩又纷纷”、 [14] 2849“肃肃先师庙,依依胄子群。满庭陈旧礼,开户拜清芬”、“ 圣上尊儒学,春秋奠茂勋” [15] 2850,用以颂扬国学之礼。第三,国学教授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兼及其他各派学术。梁武帝时“建国学,总以五经教授,唯国学乃经,经各置助教云” [16]433,唐睿宗太极元年“皇太子国学亲释奠,令无量讲《孝经》、《礼记》”[17]3167。大多皇朝贵族官宦子弟达到规定年龄即入国学学习,皇帝也多次亲临请教儒家典章。。除此之外,国学的研究对象不仅集中于儒学经典一类,而是博观经史,兼及百家诸学,例如在唐朝初年伴随儒释道三教交流碰撞,国学也受此风潮影响,唐高祖李渊就曾“释奠于国学召名儒僧道论义” [18]160。(四)国学的规制包括生源和任职官员在内,国学在国力强盛时可达数千人,学舍千百余间,规制宏大,令人惊叹。国学不仅汇集了当时一大批学术精英,而且培养了众多学术后继者,中国历来重文教化由此可见一斑。特别是在唐太宗时期,不仅国立壮大、文化繁荣、对外交往频仍,国学的发展也甚为壮观。包括外国留学生在内的国学“增筑学舍至千二百间”、“国学之内八千余人” [10] 302。到元朝时,虽为蒙古族统治,其仍在重儒上不敢怠慢半分,汉族官员韩元善曾向上进言“历代国学皆盛,独本朝国学生仅四百员” [5]786,说明学生四百人已是少数。当然也有人数更少的时候,如南朝齐开国皇帝萧道成“建元四年正月,诏立国学,置学生百五十人” [6]82,但那毕竟算是独居一隅的“小朝廷”。作为国家的最高学术机构,特别是还肩负着培养皇子贵胄、网罗天下顶尖优秀学子重任的国学,不仅为皇帝智囊团储存后备力量,更是国家人文重镇,其建制之庞大是保存国家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从根本上延续儒学至尊、保障皇权的需要。 参考文献:[1]周礼[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3]黄生撰,黄承吉合按.字诂义府合按[M].北京:中华书局,1984.[4]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5]宋濂,等.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6]萧子显.南齐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7]欧阳修,等.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8]大明令[A].怀效锋校.大明律[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9]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10]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4.[11]范晔.后汉书[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6.[12]吴兢.贞观政要[M].长沙:岳麓书院,1991.[13]张廷玉,等.明史[A].北京:中华书局,1974.[14]令狐峘.释奠日国学观礼闻雅颂[A].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99.[15]滕珦.释奠日国学观礼闻雅颂[A].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99.[16]姚思廉.陈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17]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18]念常.佛祖历代通载[A].北京图书馆古籍出版编辑组.北京图书馆估计本丛刊.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

有专门网站老子 易经 相关的著作教育论文有大师的

引导语:“国学文化”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民族传统文化,以下是我整理的国学智慧经典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人生智慧的关注和思考。中国人生智慧极富特色,究其根底是研究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对此,儒、道、佛三家从不同角度给予了阐释,为中国传统人生智慧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文化图景。“以佛修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修行处世之道。

中国传统人生智慧融儒、道、释为一体,互补相融。儒家讲入世,强调刚健有为,以天下为己任;道家讲忘世,强调清静无为,精神超脱,以柔克刚,安时处顺;佛家讲出世,强调万物皆空,排除烦恼,自度度人。儒、道、释三家在人生智慧问题上虽然有所差异,但各有特色,又互相融合,凝炼出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人与人关系的定位取舍,人与自我的精神境界的深邃追索。

21世纪人类面临着一项共同的挑战和冲突,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生态危机、人文危机和精神危机。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把视角投向博大深邃的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认为发掘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的瑰宝,寻求可资借鉴的精神资源,对于解决人类面临的冲突和危机是十分有益的。当前,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的和谐发展,也要从中国文化与人生智慧中汲取 营养 ,特别是知天、知人、知己之道。

中国人生智慧关注的第一个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古以来,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学问,也称为天人之学,与义理之学、会通之学并称为三大学问。天人关系是研究知天的问题,也是探索人生意义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精神、行为与外在自然的一致,以及由此而达到的天道与人道的统一,从而实现完满和谐的精神追求。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出现,人类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不断发展生产力。若从历史的跨度进行比较:人类的历史约有300万年,人类的文明史约有6000年,科学技术的历史约有2500年,近代科学的历史约400年,现代科学技术的历史还不到100年,然而有学者估计,今天社会在3年内所发生的变化相当于上世纪初30年内的变化、牛顿以前时代的300年内的变化、石器时代的3000年内的变化。

科技的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然而也随之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调、能源短缺、城市臃肿、交通紊乱、人口膨胀和粮食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两次世界性能源危机,引发了人们对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刻反思。1972年,联合国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强调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迫切性。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正式提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同时,学者们从不同的认识角度提出了改进的对策。戴利(H·Daly)等经济学家提出了“稳态经济”理论,他们把传统的不考虑生态影响的经济模式称为“增长经济”,而把根据生态和社会相结合观念而形成的经济称为“稳态经济”,主张在必要时应该不惜放弃短期经济增长和资源消耗以维持整个社会的长期生存和稳定,能够为全社会提供一个无限期保持下去的较高的生活水平。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Boulding)提出了“宇宙飞船理论”,指出,地球就像一艘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要靠不断消耗和再生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不合理开发资源,肆意破坏环境,就会走向毁灭。英国经济学家史密斯(G·Simith)及一些自然科学家提出了“生态蓝图”理论,他们指出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带来的不是社会的进步而是无穷的灾难,必须控制人口、保护资源、压缩生产,提倡一种新的生存方式。

关注天人关系是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的显著特点。从先秦时代到明清时期,我国大多数思想家、哲学家都有自己的“天人观”,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独特现象。纵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观,一是老子的“见素抱朴”、“回归自然”的“顺天说”,二是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制天说”,三是《易传》提出的天人和谐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观点各有差异,但主张天人和谐是一致的,在他们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是可以统一的。

摘要:“国学文化”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民族传统文化,在幼儿园阶段诵读优秀国学经典,学习前人在修身养性,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方面的智慧和 经验 ,可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幼儿的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

关键词:国学 经典 传承 文化

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一段讲话中说道:“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

但是在各种文化交融贯通的现代社会,我们大多数人逐渐摒弃了汇集中国很多思想精粹和美德的国学文化,片面地认为我们的“国学文化”是落后的、带有封建残余的文化,而去追求所谓先进的西方文化。

事实上对于各国文化,如果我们用辩证的眼光来看的话,在其积淀传承的过程中都会有精华也有糟粕,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都是不可取的。

我们的“国学文化” 有很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东西,比如:提倡修身齐家、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等,我们如果将国学中的精华挖掘出来,在幼儿园里,从儿童时期对孩子进行熏陶、浸润,就能达到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的教育效果。

据调查发现,在中国,由于大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四二一”式的家庭模式使越来越多的孩子存在着普遍的社会性问题:缺乏爱心,不尊敬长辈,蛮横,自私,合作与分享能力差。

面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如果我们在幼儿园适当导入国学与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在培养儿童品德、修行等方面起到非常良好的效果。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事实上成年人的很多行为习惯、人格思想在7岁以前就已经形成并影响伴随我们的一生。因此,笔者认为在幼儿园阶段开设国学经典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幼儿园开设“国学”经典教育,以《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经典文章为教材基础,通过诵读原文、模仿动作、再现情境等教学手段有效地将“国学文化”传递给儿童。

那么,怎样在幼儿园有效地开展国学文化教育,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呢?

1 通过多种手段与途径,培养幼儿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对于幼儿来说,如果只是枯燥的读书,时间一长难免失去兴趣。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合理运用多种手段来辅助经典诵读,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刺激来激发幼儿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1.1 讲述故事法

讲故事是幼儿十分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将国学经典中的小典故,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讲给幼儿听,揭示传统文化经典中的道理,幼儿感兴趣,容易听得进去,学得也轻松。

1.2 图画法

古诗文经典比较难记,将枯燥的文字转化为图画、动画等形式,可以使古诗文经典更加容易理解,同时还能有助于记忆。幼儿形象思维占优势,在引导他们背诵一些文字艰深的古诗文经典时,如果能利用Flash动画将枯燥艰涩的文字转化成图像,不但能加深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助于增强他们对古诗文经典的学习兴趣。在活动开展得比较好的基础上,还可以组织幼儿自己给文字配上图画,不断加深幼儿的理解。

1.3 趣味游戏法

将诵读的内容融入到幼儿最感兴趣的锻炼与游戏中,是增加儿童学习兴趣的好办法。伴随经典的唱诵,孩子们做着创编的扇操、拉手操、 武术 操、椅子操,气势磅礴,直击儿童心灵。在孩子们户外的器械活动中,把孩子们熟记的《三字经》、《弟子规》等内容编成橡皮筋、长绳、“跳房子”的新跳法,让孩子玩起来不念就不行,快乐地念唱巩固;在“翻胶线”、猜拳、手指戏等小游戏中,经典诗词的念诵也成了完成游戏的规则背景。将“经典”教育巧妙移植到多种活动中,使活动富有“趣味性”。

1.4 多种感官训练法

在指导幼儿开展诵读的过程中,还可以借鉴多种艺术手段,如组织开展吟咏、朗诵、唱歌、跳舞等活动,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对古诗文经典的感受力。

1.5 情境表演法

大多数国学经典都是比较深奥难懂的,是幼儿难以理解的。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含义,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适当的情境,通过情境表演的方式,把深奥难懂的经典变为直观形象的表演,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以致用,让孩子做到“知行合一”。

1.6 比赛竞争法

幼儿园还可以组织举办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内容的文艺汇演和各种比赛,形式包括朗诵、吟唱、讲故事、背诵比赛、合唱、相声小品、游戏等,以此检验诵读活动的成效,激发幼儿更大的兴趣。

2 家园互动,合力培养幼儿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

幼儿园与家庭的教育重在“合力”。我们力求实现“双边互动”,用参与性最强、最生动的方式让家长始终“和孩子一起”。比如在班级中建立了“流动麦克风”制度,让小小的录音笔在每个儿童的家庭中流动,录下亲子共同诵读的章节,在全班播放并领诵,每月评比“金话筒”;以“经典长廊”为载体让家园同行,我们在幼儿园长廊以“活动夹”悬挂可自由取放的国学经典诵读卡,家长每天都可以与孩子一道取一张卡片回家,根据内容或与孩子共同诵读,或讲述给孩子听,或朗读给孩子欣赏。每天,要求家长安排5-10分钟与孩子共同诵读此内容,并由孩子记录下自己的心情和对家长参与的评价。

“滴水能穿石”、“积少能成多”,国学教育贵在坚持。努力把握好长时期“一滴水”的份量,始终保持孩子们“乐学”的状态是国学教育的根本。滴水会累积起穿石的力量,滴水能汇集成江河的丰富,从孩童开始,从小蓄积起来的民族的美德与智慧终将厚积薄发。

幼儿园的国学文化教育旨在让孩子常常耳濡目染于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孩子纯洁无暇的心灵里,播撒下真、善、美的种子。我们相信,“国学文化”的价值将会伴随儿童一生,传统文化的精髓滋润将扶持他们克服人生的逆境难题,扬帆启航。

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论文

浅谈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媒体理论与实践实验教学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 任务驱动 实验教学 综合能力

论文摘要: 在“教学媒体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中,基于任务驱动的实验教学,培养和训练学生对媒体的综合运用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证明,基于任务驱动的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明显的作用。

媒体理论与实践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基础课,理论不是很深奥,按照教学大纲安排,实验内容也不是很复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规媒体设备及媒体的应用。如何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对媒体设备及媒体应用的综合能力,是教师应该努力探讨、进行研究的课题。鉴于此目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基于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法,进行了一些研究与实践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属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其显著表现是: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围绕着一个目标——完成一至几项任务。学生在强烈的解决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任务的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然后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对资源的积极主动运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产生新任务的一种学习实践活动,适合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相对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符合本门课程的层次性和实用性,学生可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精益求精地学习各种教学媒体的理论与操作技能。比如,在学习了理论基础以及掌握各种媒体的基本操作方法后,学生可通过将某种媒体运用于某个教学任务中,巩固理论知识,熟悉媒体的教学特性,学会利用各种媒体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设计好实验任务

任务驱动的关健是作好任务设计,主要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学过的知识隐含在任务中,让学生以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为目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巩固专业知识,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他们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让学生能够自己提出问题,经过思考,自己解决问题,提高他们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师的角色从教学的主体变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则成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我们将教学媒体理论与实践的实验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常规教学媒体的了解熟悉阶段,18学时左右,主要是对常规教学媒体设备,如幻灯机、投影机、照相机、实物投影仪、电影放映机、电视机、多媒体计算机以及对各种媒体,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属性的基本了解;第二阶段以小组为单位布置任务,时间一周,每个小组5~8人,针对一种媒体设备作一个演示教学片(包含多种媒体的应用),对它的历史、种类、功能、适用范围、技术参数及教学特性作详细的讲解;第三个阶段是评价与反馈,8学时,以小组为单位演示教学片,交流收获和问题,教师和其他学生参与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实验任务的实施

任务实施是任务设计的落实阶段。在任务的实施阶段,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来分析任务,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成员齐心协力,查找各种资料,探讨各种方案的特点和优点,选择最佳方案,然后每个小组成员承担具体的任务。对于学生觉得有困难的环节,教师要及时引导、提示、讲解,提供必要的设备和技术支持。以“调音台的使用”任务为例,首先设计任务:使一个非专业人员通过观看演示片,了解调音台的原理、功能和操作。设计要求: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说明它的原理和操作过程。其次,任务应包括本课程知识点和技能的教学应用,能够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学以致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本次任务中,介绍了调音台的种类、原理、使用方法。学生通过查阅网络收集各种类型调音台的图片,了解他们的技术参数,由于网上没有调音台的视频教学资料,他们利用摄像机拍摄了调音台的操作过程,从每一个接线头开始介绍,并配上文字和讲解。这一任务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和动手的积极性,在制作的过程中,他们不仅对调音台熟练掌握,对摄像机及录音设备的操作同样熟练掌握,并且也掌握了调音台的教学运用方法。

实验任务评价反馈

教育评价的目的在于实现教育目标,根据评价结果,教师可以知道目前的教学情况离目标有多远,是否需要修正目标或改变教学策略,是否需要改换教材或教法等。同时,教育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学习的功能,明确所要学习的内容,提供短期的学习目标,特别是学习的反馈信息能激励学生学习的动机,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学习上的优缺点,有哪些错误需要更正以及有哪些技能已达到熟练程度等,促进学生自我了解、自我认可,帮助学生做出最佳的方案和成果来。因此,实验任务的评价反馈是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此阶段,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将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重点问题进行解释,阐述自己的设计方案。教师组织学生相互评价,探讨该设计方案的合理性,通过相互探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迁移。

总结

在教学媒体理论与实践的实验课程教学中,基于任务驱动的实验教学,有效地培养和训练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1.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由于采用基于任务驱动的实验教学,不拘泥于形式,在规定的时内利用多种媒体对某一媒体设备进行详细的介绍,格式不限,从设计到制作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明显增加。因为时问有限,所以学生天天加班加点地查阅资料、修改方案、准备素材、制作作品,仍然乐此不疲。

2.扩大了学生视野,增加了新知识。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许多教材中没有涉及的知识和新产品,对自己所要介绍的媒体设备从历史到现时的发展有了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并从中了解专业学科发展的一些新动态。

3.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掌握了各种媒体的属性、适用范围及对媒体设备的安装、调试和在教学中的正确使用。采用小组形式,而且每一任务都有两个小组分别完成,小组之间有竞争,这就要求小组成员齐心协力,作好分工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提高了学生合作协作能力。从方案的制订到实施,促使学生自觉、主动上网或去文献室查阅文献,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提高了学生检索信息和撰写计划方案的能力。在制作的过程中要应用多种媒体和多种设备,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多种媒体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4.对本课程的实验,85%的学生持肯定和支持态度。认为对培养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力有帮助,也有助于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灵活自主地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加强了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另一方面,有部分学生认为此教学方式纵容了极少数懒散的学生“搭顺风车”。这就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给极少数平时懒散的学生更多关注或指定部分任务,充分挖掘所有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增强他们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刘光蓉,周红,基于任务驱动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j].中国电化教育,2004(8).

[2]苏兴洲,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0).

实验实训基地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而实际训练是培养这种能力的关键环节。但是,目前很多高等院校的实训条件还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即使有了很大的改观,也还是保留以往的教学模式,不能充分发挥实验实训的作用,因此,开放式实验实训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论文关键词: 实验实训;实验实训基地;实践教学;教学改革;开放式教学模式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以培养适应市场经营与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术型和高级技能型实用人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高新技术大量应用于各行各业的生产企业,实用型技术人才应从传统的“学习型”转为“开发型”,让学生从反复实习实训走向心智开发,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因此实验实训环节是提高各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基地,如何利用好实验实训设备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至关重要。

目前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实验实训设备的数量不足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以至于出现了上课高峰时实验设备不够用,而低峰时设备又没有人用的现象,使现有设备、仪器的综合利用率较低,为了及时解决这一长久困扰实验教学的问题,充分提高实验实训设备的使用效率,使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内容和时间,从而激发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缓解由于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实验室造成的资源需求压力,我们针对这一现状探索一种崭新的开放式实验教育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实行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现状

多年来,实验实训教学一直处于先讲解后演示的状态,实验实训教学的办学理念还转变得不够彻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长期以来实验教学一直被习惯地认为是对理论教学的辅助,没有真正把实践教学提到应有的位置。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在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实践培训掌握独立操作和开发产品的技能是最终的培养目标。因此,我们最终要打破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体制和专业化教学思想的束缚,改变在整个教学的实施中存在的如下问题: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内容脱节,衔接不够;实验没有统一的设计和安排,只是根据理论课时多少,教员闲忙而定,没有达到实验教学应有的效果。

(2)实验实训的教师队伍不健全。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影响,实践教学一直处于辅助的地位,对实验教师的培养缺乏长期规划,实验室的教师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及时调整与补充,致使年轻的教师都不愿意到实验室工作,现有的教师也存在不安心专研新技术的现象,造成实验教学与生产实践过程中应用的新技术相脱离,学生学不到先进的科学技术,毕业后造成大多数学生就业困难,缺乏实践技能,这一现象违背了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

(3)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也日益困扰和制约实验实训教学体制的建设和发展。不利于实验实训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实验实训教学水平的提高,不利于经费的合理使用及设备的合理购置,不利于实验人才的引进和实验实训技术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高水平的技术人才不能引进到实验室来,这些不利因素势必造成对实验设备的开发利用、实验技术水平的提高、高技术含量实验项目的研究设立、实验室建设的上台阶的巨大影响。

二、实验实训基地开放式教学模式研究

我们通过分析现有的实验实训的教学模式,可以看到存在着许多不利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因此我们试图探索一条崭新的开放式实验实训教育教学模式来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技能水平。

建立开放式实验实训的教育模式是各专业的要求,毕业不等于就业,但脱离就业需求的高等教育,是没有生命力的。建立开放式实验实训的教育模式是教育教学效果的要求,传统的实验实训教学采用的是以灌输知识为主的千篇一律的实验内容的培养模式,实验实训教学一直处于“教辅”地位,实验内容也依附于理论教学,且大都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主要通过教师的.演示,结合理论知识理解教材,没有创新式实验实训教学,同时实验方法、实验步骤甚至实验过程都由教师“操作”,实验成了“走过场”。学生对实验内容和实验仪器设备不是很了解,根本达不到教学要求。建立开放式电工电子实验室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个性化的发展空间,这也是我们实验实训建设和改革的目标。

三、建立开放式实验实训的教育模式的改革的具体措施

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实验实训教学模式是以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为主的教学方式。在实验实训内容上合理设置必做实验和选做实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实验教学正由部分开放式逐步转化为全面开放式。

1.独立设课、单独考核

传统的实验实训课程都是根据理论课的教学进度和内容进行安排,完全依附于理论课。一般是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做哪个实验,做完一个再做第二个,而且完全由教师安排实验内容,最后学生对前面所做的实验内容几乎忘得一干二净。所以,学生对做实验普遍不重视、兴趣不大,认为做实验就是走过场,没有真正调动学生对动手实验的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将实验实训课改成独立设课,自成体系,集中训练,并且单独考核。这样就提高了实验教学的地位,保证了教学时数,增强了实验的系统性,同时有利于各教学班实验课的合理安排和统一管理,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考核,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成为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两个独立教学环节。实验课独立设课后,应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改变学生成绩评定办法。

2.推行开放式教学模式

采取完全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就是开放实验场地、实验仪器设备和实验内容,除了完成教师安排的实验内容外,由学生独立自主进行实验。这种模式是目前公认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是实验实训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是教师把实验内容和一切实验设备准备好,学生照着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地来做,学生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长此以往,学生的内在潜能得不到发挥和发展,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素质的提高。开放式实验模式是一项全新的实验教学工作,应先试点,后推广。不断探索有限开放式实验教学的经验和规律,逐步向完全开放式实验教学过渡,以达到充分利用实验实训教学资源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目的。

3.实验实训应和学生职业技能考证相结合

把“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作为教学的总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始终将“培养学生掌握各类职业技能”贯穿于教学各个环节之中。根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各行业工种职业技能标准对学生进行各种职业技能训练,实行“多证书”培养。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应把有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课程纳入教学计划,教师在教学计划之内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学生在毕业前拿到相关专业的职业技能证书后为学生就业赢得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是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

实训基地在开放式综合实验模块的改革和创新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已经取得一些成效。通过参与开放式综合实验,学生在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很好地锻炼了自己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研究能力,不少毕业生因此在应聘时占尽先机。如今,这种模式得到了学生们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好评。此外,开放式实验增加了实验室的开放时间,提高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这对于那些昂贵的实验设备来讲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是自主选题,学生可完全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个人规划选择所参与的项目,在理论研究上或是在工程技术上有优势和兴趣的学生都得以最大程度展现自己的才华。我们在对这些学生进行辅导的同时,选拔出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参与到相应的更高层次的实践活动中去,从而进一步挖掘其潜力,使其得到更加充分的锻炼。

实验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论文

浅谈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媒体理论与实践实验教学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 任务驱动 实验教学 综合能力

论文摘要: 在“教学媒体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中,基于任务驱动的实验教学,培养和训练学生对媒体的综合运用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证明,基于任务驱动的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明显的作用。

媒体理论与实践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基础课,理论不是很深奥,按照教学大纲安排,实验内容也不是很复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规媒体设备及媒体的应用。如何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对媒体设备及媒体应用的综合能力,是教师应该努力探讨、进行研究的课题。鉴于此目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基于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法,进行了一些研究与实践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属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其显著表现是: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围绕着一个目标——完成一至几项任务。学生在强烈的解决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任务的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然后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对资源的积极主动运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产生新任务的一种学习实践活动,适合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相对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符合本门课程的层次性和实用性,学生可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精益求精地学习各种教学媒体的理论与操作技能。比如,在学习了理论基础以及掌握各种媒体的基本操作方法后,学生可通过将某种媒体运用于某个教学任务中,巩固理论知识,熟悉媒体的教学特性,学会利用各种媒体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设计好实验任务

任务驱动的关健是作好任务设计,主要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学过的知识隐含在任务中,让学生以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为目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巩固专业知识,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他们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让学生能够自己提出问题,经过思考,自己解决问题,提高他们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师的角色从教学的主体变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则成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我们将教学媒体理论与实践的实验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常规教学媒体的了解熟悉阶段,18学时左右,主要是对常规教学媒体设备,如幻灯机、投影机、照相机、实物投影仪、电影放映机、电视机、多媒体计算机以及对各种媒体,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属性的基本了解;第二阶段以小组为单位布置任务,时间一周,每个小组5~8人,针对一种媒体设备作一个演示教学片(包含多种媒体的应用),对它的历史、种类、功能、适用范围、技术参数及教学特性作详细的讲解;第三个阶段是评价与反馈,8学时,以小组为单位演示教学片,交流收获和问题,教师和其他学生参与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实验任务的实施

任务实施是任务设计的落实阶段。在任务的实施阶段,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来分析任务,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成员齐心协力,查找各种资料,探讨各种方案的特点和优点,选择最佳方案,然后每个小组成员承担具体的任务。对于学生觉得有困难的环节,教师要及时引导、提示、讲解,提供必要的设备和技术支持。以“调音台的使用”任务为例,首先设计任务:使一个非专业人员通过观看演示片,了解调音台的原理、功能和操作。设计要求: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说明它的原理和操作过程。其次,任务应包括本课程知识点和技能的教学应用,能够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学以致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本次任务中,介绍了调音台的种类、原理、使用方法。学生通过查阅网络收集各种类型调音台的图片,了解他们的技术参数,由于网上没有调音台的视频教学资料,他们利用摄像机拍摄了调音台的操作过程,从每一个接线头开始介绍,并配上文字和讲解。这一任务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和动手的积极性,在制作的过程中,他们不仅对调音台熟练掌握,对摄像机及录音设备的操作同样熟练掌握,并且也掌握了调音台的教学运用方法。

实验任务评价反馈

教育评价的目的在于实现教育目标,根据评价结果,教师可以知道目前的教学情况离目标有多远,是否需要修正目标或改变教学策略,是否需要改换教材或教法等。同时,教育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学习的功能,明确所要学习的内容,提供短期的学习目标,特别是学习的反馈信息能激励学生学习的动机,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学习上的优缺点,有哪些错误需要更正以及有哪些技能已达到熟练程度等,促进学生自我了解、自我认可,帮助学生做出最佳的方案和成果来。因此,实验任务的评价反馈是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此阶段,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将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重点问题进行解释,阐述自己的设计方案。教师组织学生相互评价,探讨该设计方案的合理性,通过相互探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迁移。

总结

在教学媒体理论与实践的实验课程教学中,基于任务驱动的实验教学,有效地培养和训练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1.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由于采用基于任务驱动的实验教学,不拘泥于形式,在规定的时内利用多种媒体对某一媒体设备进行详细的介绍,格式不限,从设计到制作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明显增加。因为时问有限,所以学生天天加班加点地查阅资料、修改方案、准备素材、制作作品,仍然乐此不疲。

2.扩大了学生视野,增加了新知识。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许多教材中没有涉及的知识和新产品,对自己所要介绍的媒体设备从历史到现时的发展有了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并从中了解专业学科发展的一些新动态。

3.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掌握了各种媒体的属性、适用范围及对媒体设备的安装、调试和在教学中的正确使用。采用小组形式,而且每一任务都有两个小组分别完成,小组之间有竞争,这就要求小组成员齐心协力,作好分工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提高了学生合作协作能力。从方案的制订到实施,促使学生自觉、主动上网或去文献室查阅文献,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提高了学生检索信息和撰写计划方案的能力。在制作的过程中要应用多种媒体和多种设备,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多种媒体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4.对本课程的实验,85%的学生持肯定和支持态度。认为对培养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力有帮助,也有助于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灵活自主地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加强了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另一方面,有部分学生认为此教学方式纵容了极少数懒散的学生“搭顺风车”。这就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给极少数平时懒散的学生更多关注或指定部分任务,充分挖掘所有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增强他们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刘光蓉,周红,基于任务驱动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j].中国电化教育,2004(8).

[2]苏兴洲,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0).

实验实训基地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而实际训练是培养这种能力的关键环节。但是,目前很多高等院校的实训条件还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即使有了很大的改观,也还是保留以往的教学模式,不能充分发挥实验实训的作用,因此,开放式实验实训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论文关键词: 实验实训;实验实训基地;实践教学;教学改革;开放式教学模式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以培养适应市场经营与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术型和高级技能型实用人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高新技术大量应用于各行各业的生产企业,实用型技术人才应从传统的“学习型”转为“开发型”,让学生从反复实习实训走向心智开发,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因此实验实训环节是提高各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基地,如何利用好实验实训设备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至关重要。

目前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实验实训设备的数量不足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以至于出现了上课高峰时实验设备不够用,而低峰时设备又没有人用的现象,使现有设备、仪器的综合利用率较低,为了及时解决这一长久困扰实验教学的问题,充分提高实验实训设备的使用效率,使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内容和时间,从而激发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缓解由于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实验室造成的资源需求压力,我们针对这一现状探索一种崭新的开放式实验教育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实行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现状

多年来,实验实训教学一直处于先讲解后演示的状态,实验实训教学的办学理念还转变得不够彻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长期以来实验教学一直被习惯地认为是对理论教学的辅助,没有真正把实践教学提到应有的位置。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在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实践培训掌握独立操作和开发产品的技能是最终的培养目标。因此,我们最终要打破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体制和专业化教学思想的束缚,改变在整个教学的实施中存在的如下问题: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内容脱节,衔接不够;实验没有统一的设计和安排,只是根据理论课时多少,教员闲忙而定,没有达到实验教学应有的效果。

(2)实验实训的教师队伍不健全。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影响,实践教学一直处于辅助的地位,对实验教师的培养缺乏长期规划,实验室的教师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及时调整与补充,致使年轻的教师都不愿意到实验室工作,现有的教师也存在不安心专研新技术的现象,造成实验教学与生产实践过程中应用的新技术相脱离,学生学不到先进的科学技术,毕业后造成大多数学生就业困难,缺乏实践技能,这一现象违背了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

(3)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也日益困扰和制约实验实训教学体制的建设和发展。不利于实验实训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实验实训教学水平的提高,不利于经费的合理使用及设备的合理购置,不利于实验人才的引进和实验实训技术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高水平的技术人才不能引进到实验室来,这些不利因素势必造成对实验设备的开发利用、实验技术水平的提高、高技术含量实验项目的研究设立、实验室建设的上台阶的巨大影响。

二、实验实训基地开放式教学模式研究

我们通过分析现有的实验实训的教学模式,可以看到存在着许多不利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因此我们试图探索一条崭新的开放式实验实训教育教学模式来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技能水平。

建立开放式实验实训的教育模式是各专业的要求,毕业不等于就业,但脱离就业需求的高等教育,是没有生命力的。建立开放式实验实训的教育模式是教育教学效果的要求,传统的实验实训教学采用的是以灌输知识为主的千篇一律的实验内容的培养模式,实验实训教学一直处于“教辅”地位,实验内容也依附于理论教学,且大都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主要通过教师的.演示,结合理论知识理解教材,没有创新式实验实训教学,同时实验方法、实验步骤甚至实验过程都由教师“操作”,实验成了“走过场”。学生对实验内容和实验仪器设备不是很了解,根本达不到教学要求。建立开放式电工电子实验室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个性化的发展空间,这也是我们实验实训建设和改革的目标。

三、建立开放式实验实训的教育模式的改革的具体措施

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实验实训教学模式是以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为主的教学方式。在实验实训内容上合理设置必做实验和选做实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实验教学正由部分开放式逐步转化为全面开放式。

1.独立设课、单独考核

传统的实验实训课程都是根据理论课的教学进度和内容进行安排,完全依附于理论课。一般是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做哪个实验,做完一个再做第二个,而且完全由教师安排实验内容,最后学生对前面所做的实验内容几乎忘得一干二净。所以,学生对做实验普遍不重视、兴趣不大,认为做实验就是走过场,没有真正调动学生对动手实验的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将实验实训课改成独立设课,自成体系,集中训练,并且单独考核。这样就提高了实验教学的地位,保证了教学时数,增强了实验的系统性,同时有利于各教学班实验课的合理安排和统一管理,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考核,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成为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两个独立教学环节。实验课独立设课后,应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改变学生成绩评定办法。

2.推行开放式教学模式

采取完全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就是开放实验场地、实验仪器设备和实验内容,除了完成教师安排的实验内容外,由学生独立自主进行实验。这种模式是目前公认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是实验实训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是教师把实验内容和一切实验设备准备好,学生照着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地来做,学生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长此以往,学生的内在潜能得不到发挥和发展,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素质的提高。开放式实验模式是一项全新的实验教学工作,应先试点,后推广。不断探索有限开放式实验教学的经验和规律,逐步向完全开放式实验教学过渡,以达到充分利用实验实训教学资源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目的。

3.实验实训应和学生职业技能考证相结合

把“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作为教学的总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始终将“培养学生掌握各类职业技能”贯穿于教学各个环节之中。根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各行业工种职业技能标准对学生进行各种职业技能训练,实行“多证书”培养。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应把有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课程纳入教学计划,教师在教学计划之内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学生在毕业前拿到相关专业的职业技能证书后为学生就业赢得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是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

实训基地在开放式综合实验模块的改革和创新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已经取得一些成效。通过参与开放式综合实验,学生在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很好地锻炼了自己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研究能力,不少毕业生因此在应聘时占尽先机。如今,这种模式得到了学生们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好评。此外,开放式实验增加了实验室的开放时间,提高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这对于那些昂贵的实验设备来讲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是自主选题,学生可完全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个人规划选择所参与的项目,在理论研究上或是在工程技术上有优势和兴趣的学生都得以最大程度展现自己的才华。我们在对这些学生进行辅导的同时,选拔出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参与到相应的更高层次的实践活动中去,从而进一步挖掘其潜力,使其得到更加充分的锻炼。

绘本教学的实践研究论文

英语绘本与小学英语教材有效结合的实践与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结合笔者的课堂教学, 探索如何将英语绘本与牛津小学内容有效结合, 使得学生们在学习中获得 愉悦感, 成就感, 体会到阅读带来的乐趣, 形成主动阅读的习惯, 通过阅读使学生们了解原汁原味的, 体验外国, 倾听不同的声音, 拓展视野,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培养热爱英语的兴趣。 在多年的牛津小学英语教材的使用中, 教师们多采用 根据教材内容依据教材话题实施教学的形式, 大多数是就 教材教教材, 把教材中的语言点知识点教给学生。老师们 认真备课, 尽心设计教案, 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比较好 地掌握了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内容。但笔者总觉得学生 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缺少了点内容, 那就是在纯正的英 语背景下学习地道的英语, 了解外国文化, 倾听不同的声 音, 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拓展视野, 开阔眼界。但小学生 学习的语言内容限制了他们自如地轻松地去体会这种语言 文化不同所带来的全新体验。这就要求作为小学一线教师 的我们开动脑筋, 开辟一道为学生们体验纯正语言的途径。 语言教学中的儿童能够搭建这个平台, 使学生能够通 过儿童文学的阅读增强对学习语言的浓厚兴趣, 同时使学 生们了解外国文化生活, 了解世界。选用什么样的语言文 学能够符合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呢? 那就是绘本, 也就是图画书即picture(book。 一、 英语绘本的概念 什么是绘本呢? 就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 反映儿童生 活为主的儿童图书。书中的图与文有同等的重要性, 有时 候甚至图画的重要性还比文字要来得高。绘本的主要特色 就是提供读者在视觉方面的真实的唯美的感觉经验。绘本 的内容常具有简单的故事情节, 有时候也会集中呈现某种 简单的意义和结构。就英语绘本来说, 押韵或是反复句型 的形式是最常出现在其中的。这两种行文方式最能让学习 英语的小学生, 尤其是低年龄段的学生察觉和掌握英 语文 字。教师可以通过许多技巧的运用, 通过对绘本的形象讲 解, 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听故事, 读绘本和说故事。在教学 设计中加入“读绘本说故事” 活动的其中一个主要目的是, 让学生感受教师在读绘本说故事时候的投入与专注的神情, 学生会了解到阅读本身也是一种很有趣, 很有价值的活动。 如此一来, 学生也会变得愿意读书, 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 同时也愿意与人分享他们自己创作的绘本故事和融入故事 当中的真实生活经验。 二、 怎样与牛津英语课本有效结合 无论语言学习者年龄的大小, 课本的局限性和沉闷单 一的课堂教学总会令人乏味, 尤其是低龄段的儿童, 看看 有趣的图画书, 听听老师说一说其中的故事, 感受着图画 书中故事情节, 欣赏着唯美的图片, 这是无比愉快惬意的 事情。但是学生们必须经过一定的学习训练才能理解欣赏 图画书中所承载的文化与内容。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有课 本所要求的教学任务需要完成, 绘本教学不可能也不能够 作为独立的一门课程向全体学生教授。这样无形中会成为 学生的负担, 加重学生的学业任务, 使得两极分化更加严 重。因此就要求教师把他当成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部分, 与 教材中的话题, 故事或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学习, 这样教师 教得愉快, 学生学得轻松。那么怎样与牛津教材有效的结 合呢? 综合笔者的教学实践, 以下方法, 期待与同仁 共同研究探讨。 英语绘本的选择是非常重要, 教师首先要了解英语牛 津版教材的体系, 把1-6 年级分成三个年段, 1-2 为低年 段, 低年段英语绘本的选择要依据低年级儿童的生理 特点选择一些颜色鲜艳, 画面有趣, 内容浅显且文字简单 押运的儿童英语绘本; 3-4 年级为中年段, 有一定的英语 听说基础的学生, 选择的绘本还是依据低年段的选择原 则, 只是在绘本的长度和语言的深度上可以根据学生情况 适当加以深化; 5-6 年级是高年段学生, 选择绘本可在中 低年段的基础上增强绘本的故事性, 留有学生思考想象的 空间。 总之, 小学阶段是学生们接触英语的基础阶段, 一切 都要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 选择图文并茂, 生动 活泼, 能够让他们产生兴趣的绘本。选择绘本的原则 确定下来以后, 就要求教师们通过各种渠道。如网络下载, 查阅以及定期去新华书店查看购买甚或是通过各种 各样的形式了解国文教材, 大量阅读原版绘本资料, 从中找寻适合自己学生的绘本材料并收集起来。这是一个 非常艰难的过程, 但只要有积累有实践就一定会有收获。 例如, 我们通过网络了解到的加州 语文 一年级的教材就有 原版的绘本, 通过阅读其中的treasure 中关于语音方面的内 容如‘Pam: and:Sam’ ,‘Mad, sad, glad’ 等可以用作中低 年级的英语绘本材料,‘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 等故事比较强, 有一定的情节, 图片比较有趣。 生动的绘本可用作有一定英语基础的中年段学生的绘本材 料, 其中关于动物, 颜色, 服装等相关内容正是我们三四 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 通过网络下载的绘本Olivia 和 Joseph(had( a( little( overcoat 可以作为高年段的英语绘本材料, 他不仅图片颜色鲜艳, 而且绘画内容生动活泼, 十分的诙 谐可爱。是学生拿起就放不下来的书籍, 学生们比较感兴 趣, 最重要的是他与高年段学习的主题内容密切相关, 这 些内容都可以有机的与牛津英语教材连接起来。 三、 如何与牛津教材内容有效结合 选择好绘本后再依据其绘本内容应用到牛津英语教学 当中, 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可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1.融英语绘本于教学环节中 在选择好合适的绘本后我们可以把它用在课时教学的 各环节当中, 如导入环节, 操练环节等, 如绘本play with me 是一本比较相对独立的绘本, 每一幅图都有一个情 景, 每幅图都与主题play with me 相关联。这样的绘本可以根据其内容与牛津英语教材中相关的内容联系起来用在教 学的部分环节当中, 如笔者在教授5A 的第三个单元Atamusiclesson 时的Warmingup 环节中就是根据教学内容用 PPT 的形式加入了英语绘本, 让学生在美丽的图画面前产生说英语的欲望, 让他们在优美的意境中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快乐地飞翔并为新授课铺垫过渡。在蓝色底色的印衬 下一个开心的男孩带着他的小狗在天空中“飞翔, 跳跃”。 绘本的原文并没有立即给学生呈现, 目的是让同学们打开 想象的翅膀, 自由飞翔。此时学生们已按 捺 不住, 纷纷举 起手来。诸如:“Thisis mydog.Ithasbigeyes, bigears.Ilikeitverymuch.”“Iliketheboy.Heismyfriend.Hehasblackhair. Hehasbigeyes.Thisishisdog…”“Thisismydog.Mydogcanfly.Thisisme.Icanfly, too.” 我很 高兴地听到同学们把以往所学的用在了今天的看图说 话里面, 同时又与本单元所学的话题“Whatcanyoudo? Canyou …?” 密切相关, 在看绘本说绘本的'同时又紧密地 与牛津教学内容联系起来, 他们的思维在快速的搜索着, 思考着, 在美丽的画面中, 在知识的海洋里同学们寻找着。 接着我把绘本原文呈现给学生, 让他们欣赏学习简单优美 的原文, 发现自己是多么的不“简单”。一句句漂亮而又简 单纯正的语言被孩子们说出, 我心中热血沸腾, 喜悦之情 溢于言表, 感叹如果每节课孩子们的思维都能像这样打开 那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呀。因此教师在中恰当的利 用英语绘本达到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想象能力 以及语言能力的作用。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 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 切。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利用绘本在课堂教学环节当中的有效运用使学生们在想象的空间中遨游, 启发了他们使用语言的动力。

2. 融英语绘本于各单元话题复习中 在牛津英语教学当中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话题, 老师 们可以根据每个话题或主题的相关内容去寻找适合的英语 绘本, 用在每一单元或期中期末的复习课上, 这样学生虽 然看到的阅读是新鲜的内容, 但也能够见到课本中学过的 单词和句子, 能够看得懂绘本, 能够欣赏其美妙之处, 学 生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 同时用阅读绘本的方式使语言不 断复现, 比花很多时间讲解语言知识点要更加有效。如笔 者在五年级下学期结束复习阶段时就选用了美国插图画家 IanFalconer 的作品。“Olivia” Olivia 是美国家喻户晓的绘 本丛书, Olivia 是绘本的主人翁, 他是一头可爱的小猪, 非 常的调皮, 可爱, 会唱歌, 会涂鸦, 经常使他们的父母精 疲力竭, 是一头非常有创造力的小猪, 作者的创作源泉来 自于他姐妹一家, 他的侄女儿Olivia 从早到晚精力充沛, 经常让她的父母筋疲力尽, 就像绘本中的Olivia 一样。选择其中一本Olivia 来作为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的绘本有以下几 个原因, 原因一这只小猪活泼可爱, 学生们比较喜爱; 原 因二五年级下学期包含了busy day 和hobbies 等话题, 而绘 本Olivia 中的主人翁Olivia 的个性和爱好正好与这两个话题吻合, 在绘本教学中与牛津教材结合, 使学生们在阅读绘 本的同时与牛津教材所学内容结合起来, 在绘本的情境中 表演, 表演的内容又与牛津所学内容息息相关, 在演中复 习, 在学中唱, 在故事情节中回味, 不至于感到陌生, 有效地把绘本内容和牛津教材合理地结合起来; 原因三是其 中的绘本语言运用了第三人称单数表述, 这正是五年级下 学期的语言重点, 与教材的语言点有所结合。 总之图画的美丽给孩子们带来了美丽的享受, 富于孩 子们想象的空间, 原汁原味语言的押韵, 简练诙谐给同学 们带来了般的享受, 给予孩子们丰富的语言经验, 文 字与图片的美妙结合使孩子们体会到了不一样的, 见 识了五彩的世界。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要加入到阅读 绘本的行列, 还要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和我们一起阅读, 一起欣赏, 一起分享, 在教学相长的中和学生们一起 成长。在纯正的语言世界里使用语言, 探索语言世界的奥 秘, 在美妙的语言境界中遨游, 拓展视野, 开阔眼界。 【参考文献】 [1] 陈则航, 罗少茜, 王蔷. 语言教学中的儿童 [J]. 教学研究, 2010.

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小学英语绘本教学论文

导读:教学论文是教师教学经验和教学研究成果在写作上的表现,简单的说,就是教师将平时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或研究进行了总结,并综合运用综合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小学英语绘本教学论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英语绘本教学论文

【摘要】 小学阶段是英语词汇积累的黄金时期,一旦错过这个机会将对学生未来英语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许多教师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在小学的英语教学中积极的引入英语绘本阅读教学,英语绘本教学主要是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强化学生的认知度,促进学生情感人格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英语;绘本阅读;实践研究

英语和语文其实就是一门学科,作为语言性的学科本质上是相同的。学习的方式在语文中适用的在英语中也同样适用。语文的学习离不开大量的阅读与积累,英语的学习也一样。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也明白英语阅读的重要性,但采取的方式并不科学,学习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而在新时期的教学中,绘本教学逐渐的引入到小学的英语教学中,并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就根据目前小学英语教学状况进行分析,绘本阅读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有效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绘本阅读教学。

一、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的内涵

也许在今天有很多教师都不熟悉绘本阅读教学,绘本这一词来源于日本,也是日本对对话图书的总称,绘本并不是我们常说的连环漫画书,更是区别与漫画书,漫画书中的一些文字基本都是对图画的补充,或者是对漫画的一种解释,绘本则完全不同,绘本上的一些文字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与功能,简单的来说就图画与文字,地位相同,价值相同,文字与图画相辅相成,互相配合,图文一体,更高级的一些绘本通常都会有情节的辅助,有鲜明的人物塑造,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兴趣,更是文字、图画、教育三者有效的结合,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育思想,因此在课改的今天教师积极的在教学中融入绘本阅读教学,这一方面是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兴趣,激发学生的英语情趣,另一方面是增强学生的词汇量为学生未来的英语学习打好基础。

二、小学英语绘本阅读的重要意义

之所以说绘本阅读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不仅仅是因为它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思想,而是因为它的设计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就是为小学生量身定做的。英语绘本中体现了图画的形象,语言生动简单的特点,符合小学生的思维,比一般的事物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在满足学生心理需求时还满足了学生思想上的需求。

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能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例如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学生审美能力都会有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促进学生在这几方面的能力能够平等发展,在现阶段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绘本阅读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1.调动学生的情趣,增强学生学习驱动力绘本上不仅仅有优美的画面,在色彩的配置上也能吸引阅读者的兴趣,始终让阅读者在阅读时保持积极的阅读兴趣,绘本上每个图画之间的设计都有大的联系,逻辑性很强,所有图画连起来也是一个精彩的故事情节,而且每个图画很独特,再加上独特的语言的文字,更能勾起阅读者的兴趣。

2.有助于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绘本中还能体现很强的语言的表意功能,这是所有漫画所不具备的。学生再进行绘本阅读时,首先掌握的不是单词意识,而是掌握绘本的中心意思和语言的结构特点,其次才是掌握绘本中每个单词的意思,这就充分的体现了绘本的语言表达功能。

绘本也是可以用来听的,在听的过程中学生能掌握绘本中的语言技巧,还能分析绘本中人物的心理变化,这对发展学生的情感价值有很大的帮助。

三、绘本阅读在英语教学中的开展

绘本阅读教学已经得到了广大教师与学生的认可,但是在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的不是很好,许多教师仍然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的教师则没有真正发挥绘本阅读教学的优点。

绘本阅读学习是学生独立思考学习的过程,然而很多教师却将其作为一篇英语文章讲给学生,这就失去了绘本教学的价值,所以在小学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绘本阅读教学的方式,可以先从最简单的绘本阅读开始,慢慢的培养学生的`兴趣,逐渐的让学生依赖于绘本,教师作用主要是进行指导、引导,要随着的解决学生在绘本阅读中所遇到的一切问题,这更能调动学生的情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在长时间的绘本阅读中学生的思想变得丰富,不仅仅是学会了英语单词,更是学会了英语语言特点,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能力,词汇量也变得极其的丰富,对学生未来英语的学习发展有巨大的帮助。

例如:在教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DollsStoryTime一课的导入环节中,教师使用英语绘本BrownBear,BrownBear,Whatdoyousee?这样的选择不仅是因为绘本的生动形象,而且比较适合小学生的兴趣,绘本中大多是一问一答的模式,适合学生的互动表演。而且在这绘本中还体现了英语语言之间的结构特点,便于学生掌握英语语法。

教师首先给学生呈现故事封面并提出问题:Whatdoyouseeonthecover?Whatdoesthebearsee?Guess!通过回答带领学生复习动物词汇,并引导学生观察动物颜色、身体部位,尝试描述动物形象。接下来分步骤呈现绘本,让学生先猜测BrownBear看到了什么,以及其他小动物看到了什么,绘本中每页只呈现一半图片,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降低了学生猜测的难度。这样不断的对学生进行绘本阅读引导,可以使学生储备了丰富的语言,,便于教师以后的英语教学。

绘本不同于其它的漫画书,绘本上的文字与图画具有平等的价值,而且其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更能吸引阅读着的情绪,激发阅读者的兴趣,所以说在小学的英语教学中引入绘本阅读教学是科学的选择,不仅仅适合教育发展的趋势,更是小学英语改革的核心所在,重在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能力,增强学生的词汇量,为学生未来英语的学习做好基础,同时本文也提出了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的意义与教学中的不足,希望对广大的英语教师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虞利旦.让英语绘本打开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天地[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01)

科学探究型实验教学实践研究论文

初中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小综合课程,随着新课程背景下对初中实验要求的提高,实验装备也本着理想性、先进性、整体性、实用性、探究性等特点进行了更新。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初中科学实验教学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初中科学实验教学论文篇1 浅谈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方案 摘 要:在初中的整体教学体系中,科学实验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和环节。为了能让初中科学实验在教学中发挥更好、更积极的作用,本文从初中科学实验的教学地位及重要性、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教学原则和初中科学实验高效教学的方法等几个方面入手,助推初中实验教学的成功有效,确保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方案取得成功。 关键词: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教学方案 一、初中科学实验的教学地位及重要性 初中科学实验的教学地位及重要性都是毋庸置疑的,下面笔者就这两个方面分别展开论述。 1.教学地位 科学实验在初中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其对于一些重要性科目,诸如物理、化学甚至数学都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如果没有科学实验,这几门实验性教学的科目就无法进行。这充分显现了科学实验在初中教学中不能忽视、也不可忽视的教学地位。 2.重要性 初中科学实验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展开了说,科学实验的成功融入可以保证教学的生动性、实效性,可以成功提高几门实验性科目的学习成绩,保证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 二、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教学原则 要想抓好初中科学实验教学工作,就要遵循实验的规律,推动实验教学工作的质效,要坚持遵守“科学第一、学以致用、巩固教学、培养人才”等重要性原则。 1.科学第一的原则 坚持这一原则,就是要求所有的实验都从“科学”抓起,以“科学”为依据,所有的实验都不能脱离科学的轨道,不能违背科学的规律,而是尊重科学、推行科学,让“科学原则”引领初中科学实验。 2.学以致用的原则 就是要把所做的实验与相关的知识点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不折不扣、不偏不离,最后达到知识高度吸收、实验高度成功的双重目的,让初中生通过学习实验,能够有效地应用到生活中。 3.巩固教学的原则 再推陈出新的教学手段,再花样翻新的教学实验,再生动有趣的亲历操作,也都是服务于教学的,也都是以教学为引领。操作实验教学课程也不例外,要在实验教学中把应该学习的知识巩固好、吸收好、学习好,并考出好成绩。 4.培养人才的原则 不能不承认,所有的科学家都是从小学、初中阶段对相关学习产生兴趣和学习热情,最后得以在大学时代“化茧成蝶”。所以,实施初中实验教学,也是国家培养科技科学人才、科教兴国的战略之一。 三、初中科学实验实现高效教学的方法 要想实现初中科学实验的高效教学,就必须推行相关的教学方法,笔者通过实践教学经验,总结出互动参与、启发操作、实验引领、小组科研和竞赛激发等五种方式。 1.互动参与 在初中实验教学进程中,一定要采取互动参与的教育教学方法。互动参与主要就是在实验教学中给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或实验的机会,让学生能在实验中动手而且亲自操作,教师则在实验的进程中提出一些问题,与学生形成互动,从而取得应有的实验效果。 例如:“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的科学实验就是要通过实验让学生懂得如何简单地点燃一支蜡烛,实验内容看似是司空见惯的蜡烛燃烧,而教学的目的是从化学的视角观察蜡烛燃烧及其燃烧的变化,让学生亲自操作,然后参与观察并做出详细的记录,教师在实验进程中引导学生观察蜡烛的火焰和燃烧过程中石蜡的状态变化,因为实验材料的廉价性,可以让每3名或者5名学生一根蜡烛,在互动参与中完成科学实验,也是要通过互动来完成。 2.启发操作 在初中实验教学中,一定要采取教师启发学生操作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就是说,有时教师要不动手或者少动手,尽可能用语言引导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的带领、启发下完成整个实验操作。 例如:在进行“水的浮力”实验时,除了由教师准备弹簧测力器、铁块、细线、水桶、水等实验器材和实验场地以外,剩余的实验步骤需要通过启发的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协助和启发下完成。如系铁块、“浸没”铁块、数据记录等实验动作,还有F浮等数据的推导和计算等,都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独立完成,最后推导出“水越深的地方,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的观点是错误的,才算成功地完成启发操作教学。 3.实验引领 在初中实验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采取实验引领教学的方法。归根结底,所有的实验都是服务于整体教学的,物理实验是服务于物理整体教学的,化学实验则是服务于整个化学教学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也是必须摆正的观点。 例如:在初中学习“大气压强”一课时,就可以通过实验引领的方式传授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关于大气压强的趣味小实验,比如“自动喝水的杯子”“水在倒置烧杯里上升”“利用自行车气筒测量大气压强”“空气压扁罐头盒”“将吸管穿过马铃薯”“沉重的报纸”等实验,这些都是关于大气压强的实验,而一系列实验的推出,完全可以引领学生对这一章节知识的高效接受。 4.小组科研 在初中实验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采取小组科研、分组实验、教师总结的教学方式。小组科研、分组实验等实验学习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性,又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是其他实验教学学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 例如:在学习“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这一课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分成学习小组,4~6人为宜,每一组带一枚指南针,然后按照教师留给的课题和学习任务展开,最后统一递交学习实验成果。 再如:在进行“寻找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的实验中,也可以实施小组科学研究的模式。教师要组织若干个4人小组,用器皿或者玻璃容器盛装各种化学制剂。各种容器盛装相关的化学制剂完备后,这时可以布置相关实验作业,要求学生依据各类化学制剂的形态,一一分辨,看看均属于什么门类的化学制剂。每一个学习小组在完成了自己的初步辨认后,用纸签在容器上予以一一标识,教师会对每一个小组确定的结果进行评判,指导学生正确区分出氧化铜、三氧化二铁、二氧化锰、红砖粉末、水泥块等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最后则是小组之间的交流谈论,并派代表谈感受。最后,每一个小组还要填写实验活动的探究报告,这就取得了小组调研的初步成果。 5.竞赛激发 在初中实验教学中,也可以采取竞赛激发兴趣的方式推进实验教学。竞赛是要有规则的,需要各班级、各小组选择出优秀的代表。之所以要这样,就是要让学感觉到选择出的优秀代表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自己,从而更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赛劲头。 例如:采取竞赛的方式实施“制取氧气”的实验,要为每一名参赛学生准备过氧化氢、二氧化锰、高锰酸钾等实验用化学用品,并检验操作过程,看每一名参加竞赛学生的操作水平,如是否检查装置的严密性,试管装入药品后是否塞紧试管,试管在铁台架上的固定程度,氧气收集完毕后是否及时将导管撤离水槽,并马上熄灭酒精灯等实验程序和环节。最后检验的是集气瓶内是否有氧气,集瓶内氧气的多少,如果是用排水法收集,当气泡从瓶口冒出时,说明瓶内氧气是满的。总之,就是要通过实验竞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实验学习的。 四、总结 在初中实验教学的发展进程中,必然还存在着更多的探寻和探析之路,有更多的教学瓶颈和难题需要一一破解,而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加大投入,不断总结,不断前进,全面提升实验教学的总体地位和教学效果,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邱生凡.初中科学实验探究教学实践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1(10). [2]钱俊.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案例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5). 初中科学实验教学论文篇2 浅析初中科学实验模式 摘 要:初中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学科。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性,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初中科学教学必须重视实验教学,可以说实验教学是整个科学教学的核心,贯穿于整个科学教学过程中。《浙江省初中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科学课程中,学生将通过科学探究等方式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技能,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初步理解科学本质,形成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探究的其中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实验。笔者试图以自己多年来在科学实验教学的一点浅见,抛砖引玉,与大家一起探讨初中科学实验的一些方法,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科学实验 变式教学 思维培养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习科学的过程,是从观察现象、进行实验出发,经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成概念、规律,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和运用的过程,即“实践―― 认识―― 再实践――再认识”。伽利略曾经说过:“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所以实验在学习科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学习科学必须重视实验。然而,就目前的教学现状看,普遍存在着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能力的现象。学生做实验只是根据教材中已经设计好的实验目的、器材、方法,按照规定的步骤按部就班地去做。对老师演示的实验只注重最后的实验现象、结论或数据,对课外的小实验都视而不见,甚至为了应试而忽略实验,最终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鉴于上述原因,笔者在科学教学中十分注重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作了一系列的有益探索。 1 借助实验中的趣味故事,唤起实验兴趣 好奇心是科学家的一种重要品格,不断强化好奇心,锲而不舍地追求,便可能独辟蹊径。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好奇心强、创造欲高。因此,只要引导有方,他们具有的潜在的创造发明思想和灵感就会被激发起来,而利用实验使教育,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可以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研究浮力跟排开液体重力关系的实验前,先给学生讲述那个著名的“王冠之谜”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才诞生了一个著名的定律―― 阿基米德原理。然后再做此实验,学生兴趣浓厚,做这个实验的欲望也更强烈了。最后告诉学生科学家也是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中去发现,寻找新的东西。 2 利用实验中的变式教学,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源泉,是智力开发的核心,而创新思维的培养离不开实验。问题是现在的实验教学完全是为了应试教育:实验课题已知,方案已知,几乎没有留给学生一些创造性思维的余地。这样实验教学常会导致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减弱,遇到结果与理论不相符时,很少想到要再做一次实验,检查一下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常常是把理论数据或结果作为自己的实验结论。因此,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中,我们可以将原先的实验方案略作一些改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1 更换实验器材,培养思维的多维性 依据知识的内在联系,不断更换实验器材,不依常规寻求尽可能多的实验方案,并且利用科学的特点,把知识运用灵活,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例如:测一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要求学生从求浮力的几种方法:(1)弹簧秤前后两次读数之差求浮力;(2)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3)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等。设计出不同的实验方案,用到不同实验器材。如:弹簧秤、大烧杯、溢水杯、细线、量筒、小桶等等。通过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使用不同的实验器材,最终得到相同的结果,从而让学生明白: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还有许多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都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器材去研究同一实验,达到相同的实验目的。由此可见,更换不同的实验器材去探索同一实验问题,对激化、深化、活化科学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是富有有效性和启迪性的。 2.2 变换实验形式,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传统的演示实验都是按事先设计好的程式,即“启发+问答+操作”的单向教学信息传输通道,让学生按教师意图沿固定顺序、方向进行观察和思考。学生在教师“启发”的牵制下观察、思考,学生的思维被压缩在极其狭窄的单线性思维空间中,束缚了学生思维的自由度和想象力。造成思维的被动、狭窄及惰性;而变换实验的形式,则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地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把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把习题中的叙述性实验改为操作性实验等。例如:鉴定一瓶无色溶液为硫酸,可以把它改成鉴定这一瓶无色溶液是什么?虽然难度增加了许多,但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巩固了酸、碱、盐的性质,又因为事先不知道实验现象,必须在实验中认真仔细观察和记录。实验得到什么结论又不知道,必须对实验的全部记录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进过学生自己克服困难,百折不挠、开动脑筋而获得规律和知识,可以给学生无限的乐趣。 2.3 更改测量方法,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学生比较透彻地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变换实验的测量方法,提出一些探索性的新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例如,在初三复习电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后,让学生只用一只电表(电流表或电压表)一只定值电阻、一个电池组、导线、开关若干,来测定未知电阻Rx,启发学生从公式R=U/I来考虑,学生设计出很多的方案。并比较这些方案的优劣,并选取最佳实验方案。事实证明,通过不断更改实验测量方法,既能让学生从多个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又能让学生懂得多中选优,择优选用的原则。 3 开展自主式的课外实验,培养实践能力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因此,通过课外活动的不同形式,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实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1 开展小制作、小发明活动 在活动中广泛应用所学的知识,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小制作、小发明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为学生参加经济建设和开展较复杂的科技活动打下基础。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所学过的知识,利用周围常见的东西进行小制作、小发明活动。 3.2 组织实验竞赛 组织竞赛并非完全违背素质教育的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是一种促进作用。教师可在校内举办一些实验操作、自制仪器等竞赛。通过竞赛,同学之间竞争意识增强了,动手能力提高了,对科学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了,学习成绩也有相应的提高,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动手能力较强的同学,并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另外,还可开展趣味实验、组织实地考察和参观、举办科普展览、讲座,开展社会调查,观看科技影片、实验录像,成立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等。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培养了他们既动脑又动手的综合实践能力,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总之,让实验教学贯穿于整个初中科学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实验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在实验的乐趣中培养兴趣,掌握知识,拓展思维,提高能力,是每个科学教师的教学职责。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初中科学新课程标准[S]. 猜你喜欢: 1. 关于实验教学论文 2. 初中科学教育小论文 3. 初中物理实验论文 4. 初中化学实验论文 5.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