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挫折教育论文的参考文献
幼儿挫折教育论文的参考文献,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是我们所关注的,而幼儿挫折教育论文替我们打开了新的教育方法。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幼儿挫折教育论文的参考文献的相关内容。
摘要:现在的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给孩子过多、过细的照顾保护,造成幼儿依赖性强,自觉性和独立性差。幼儿应付挫折能力普遍较差。幼儿的挫折承受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非后天自然可得,它是从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前提,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增强,通过专门的实践锻炼而获得的。
关键词:应付挫折能力;挫折教育的含义;挫折教育的误区;挫折教育的方法
幼儿的挫折教育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例如:一次,班上有个小朋友拓拓在去班里的台阶上摔倒了,自己爬起来后哭闹了一小时。我安慰了很长时间无济于事。还有一次,班里的三个小朋友为一个玩具哭闹不止,谁也不肯让步。
这就可以看出,现在的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给孩子过多、过细的照顾保护,造成幼儿依赖性强,自觉性和独立性差。另外,一些家长在教育观念上存在偏差――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幼儿应付挫折能力的培养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所有这些都是造成幼儿应付挫折能力普遍较差这一现状的原因。让孩子全面成长,挫折教育应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挫折教育由来已久,中国有,国外也有。挫折教育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所谓挫折教育,是指在科学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利用和创设某种情境条件,提出某种难题,启发和促进孩子动手动脑来解决问题,使他们养成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的习惯,从而引导孩子逐步摆脱依赖,形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幼儿的挫折承受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非后天自然可得,它是从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前提,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增强,通过专门的实践锻炼而获得的。
暂不说国外的挫折教育如何,中国古代的挫折教育是以打、骂、责、罚为主的,谈不上人性化的教育。“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诗句,应该算是古代“挫折教育”的写照吧。既然挫折教育自古有之,为何现在还要提呢?这是因为我们现在的教育与国外相比,在某些方面还有一些差距,如心理承受方面等。而较好的心理素质要从幼儿时期抓起,这是非常重要的,在提倡素质教育、尝试教育、愉快教育的同时,也该增加一些挫折教育的内容。
在这之前首先我们要认清挫折教育的误区,一些自认为懂得挫折教育的家长认为,挫折教育就是批评、罚站、与孩子对着干、让孩子服输等。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耐挫力差是因为家庭溺爱造成的,所以只要让他们吃点苦就能解决问题。其实不然,这种强行措施不仅很难生效,往往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挫折教育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征,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教育,决不是苛刻的'批评、大声的谩骂和严厉的责打就能实现的。
在幼儿的生活、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随机利用现实情景,或模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难题,让幼儿开动脑筋,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经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例如,小班孩子的自理能力较差,有的孩子不会系鞋带,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让老师帮忙。但是,为了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我只帮他们系一次,并让他们看着我是怎样系的。第二次让他们自己动手,如果的确有困难就再指导一下。幼儿在经历了由不会到会,由别人帮助到自己完成的过程后,心理上会得到一种满足感,同时也锻炼了自理能力。成人还可以创设一些情境,如:让幼儿到黑暗的地方取东西等。但是,在创设和利用困难情境的时候,要注意几个问题:
1、必须注意适度和适量。设置的情境要能引起幼儿的挫折感,但不能太强,应该循序渐进,逐步增加难度;同时,幼儿一次面临的难题不能太多,否则,过度的挫折会损伤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其产生严重的受挫感,从而失去探索的信心。
2、在孩子遇到困难而退缩时,要鼓励孩子,在孩子作出努力并取得成绩时,要及时肯定,让孩子体验成功,从而更有信心去面对新的困难。
3、对陷入严重挫折情境的幼儿,要及时进行疏导,防止孩子因受挫折而产生失望、冷淡等不良心理反应,在必要时可帮助孩子一步步实现目标。
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是家长、老师共同努力的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能对幼儿提出过高要求,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进行培养,否则,幼儿在压力面前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经常笼罩在这种挫折感中,会损害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总之,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挫折不行,挫折过多、过大也不行,成人要正确引导,使幼儿能正视并战胜挫折。
浅谈幼儿挫折教育的论文
《浅析幼儿挫折教育》
摘要:幼儿园要有的放矢的实施挫折教育,根据年龄选择合适的教育。在尊重的基础上,注重因材施教,寻找合理满足挫折教育的支撑点。培养幼儿坚强的意志,积极的乐观的态度和敢于尝试的精神。
关键词:挫折教育;榜样;困难;鼓励;赞扬
人生恰如一次远征,挫折将永远伴我们而行。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既会有愉快的创造,又会遇到各种挫折。挫折是人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著名心理学家冯斯洛说过:“挫折并不是坏事,关键是人对挫折的态度。”
挫折教育,是以科学的教育为指导,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利用和创建一些环境,有针对性地制造一些难题,启发和引导幼儿动脑、动手去解决问题,培养他们乐于尝试的信心、勇于克服困难的胆量
引导他们逐步摆脱依赖,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直观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在反复的体验中认识挫折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从而真切地感受到:要做好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成功的喜悦恰恰来自问题的解决,从而产生稳定的心态。
作为3~6岁的幼儿群体,他们的社会交往需求正处于一个爆发期、高涨期,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迫切希望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并与同伴之间的交往、交流。在这期间幼儿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特别是在游戏中。
由于经验不足,更容易遇到挫折。大脑的不断丰富,对社会的认识,对周围的认识,游戏角色的增加,同伴交往次数的增加,那么随之而来遇到的困难、挫折也会不断的增加。拒绝挫折就等于拒绝成功。
一、幼儿正确认识挫折及心理培养
教师与幼儿在进行教育活动及自由等各种活动时,遇到困难尤其是面临困难时,让幼儿直观认识事物,让幼儿知道挫折困难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的心态。
幼儿的心理培养是幼儿教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幼儿的整个发展。从小培养幼儿对心理和生理困扰的认识和忍受能力,能提高幼儿克服困难的能力和自信心。
幼儿的年龄决定了他们自制力较弱,为提高幼儿的自制力,教师在教学中可创设一种没有批评、没有指责,幼儿的各种想法、做法都能受到重视、尊重和赞扬的环境,这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自制力。
同时,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为了寻求奥秘,获得成功,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克制一些因困扰而产生的不良情绪及行为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增强孩子的自制力。
二、树立榜样,增强信心
幼儿期是爱模仿,爱表现的时期,所以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对幼儿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生动活泼的形象往往更容易打动幼儿。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教材中有关不怕困难、战胜挫折的内容,让幼儿身临其境或者角色互换切实体会失败及困难,增强其心里免疫力。
在平时活动中,可以有机的给幼儿讲述一些名人名事,借机向幼儿讲述他们的成功事例,同时,孩子也是孩子们的榜样。在我工作中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一天,浩浩妈妈送他来上幼儿园,他在门口不肯进来,询问后才知道,老师让他昨天画《我想飞》的主题画他没画出来,所以今天不肯上幼儿园。在后来的活动中,他撅着嘴不肯动笔
老师鼓励他自己学着想想画画,在老师的引导和鼓励下,他终于完成了一幅画,开心的笑了。老师特意对浩浩进行了表扬,同时其他小朋友也对他进行了表扬和肯定。浩浩的`脸上更是笑的灿烂了。
下午离园的时候,他高兴的跟妈妈说“老师和小朋友都表扬我画画棒,我明天还要上幼儿园,还要讲故事和唱歌跳舞呢。”老师就借此机会对跟浩浩有类似情况的娜娜也进行了鼓励,结果第二天娜娜就交给老师一幅颜色特别鲜艳漂亮的《我想飞》……因此要善于利用生活中那些活的事例来教育孩子,树立榜样。
三、创设情景“制造困难”
在日常学习活动中,努力创设一些情景,为幼儿“制造困难”,在游戏活动中容易让幼儿接受和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如故事表演“天冷我不怕”,体育游戏“勇敢的小蚂蚁”、“我最棒”,音乐游戏活动“小小男子汉”“战胜大灰狼”等活动,充分使幼儿亲身经历一些有困难的情境,在情境磨炼中提高幼儿的挫折能力
使幼儿真实感受到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关键是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告诉幼儿,困难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失去自信,那任何事都不会成功。当然在创造困难的同时,应注意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其心理发展特点
同时困难的情景要适宜、适度和适量,多对幼儿运用鼓励性的语言,给其加油和信心;若陷入严重挫折情境中,老师应及时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找出失败之处防止孩子因此而产生失望、冷淡等不良心理反应。如果幼儿在克服困难时几经尝试都失败告终,那么老师应当给予具体的帮助。
四、鼓励、赞扬、改变幼儿的受挫意识
自信心是一种强大的内部动力,是人们自己相信自己,追求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表现的心理倾向,是人类健康的核心!自信心坚信自己的力量,即使遇到困难挫折的阻挠,也坚信自己,勇往直前,直至实现自己的理想。
幼儿只有不断的得到鼓励,才能在困难面前淡化和改变受挫意识,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在进行挫折教育时,家长和教师要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整理书包,自己系鞋带
帮家长扫地擦等等一系列幼儿有能力自己做到的事情,都要让幼儿自己去尝试,自己独立去做。当然在幼儿完成之后,哪怕是幼儿只有一丁点的进步或者做的真的不尽人意
那么家长或者教师也要给予幼儿肯定和认可,“宝宝你真棒”、“你做的真漂亮”等等。鼓励性语言会让幼儿认为自己真的会做好,真的是最棒的。
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挫折不行,挫折太多、过大也不行,成人要正确引导,使幼儿能正视并战胜挫折,健康发展。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要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不要刻意追求,要顺其自然。
应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意识地进行,坚持不懈地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持之以恒,要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认识挫折,学会克服挫折的、战胜挫折的本领。在挫折中学会坚强,生活中才会微笑。
幼儿挫折教育
现今的孩子大都是在万千宠爱中长大的,任性、脆弱、自我,依赖性强,独立性差。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孩子们的生活条件更加优越了,这些"蜜罐罐"里长大的孩子们在享受优越生活条件的同时,如果不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可能会缺乏某些对他们终生发展都具有极重要意义的心理素质。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家长、教师等都纷纷呼吁,"今天孩子需要挫折教"。
所谓挫折教育,是指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创设或利用某种情景,提出某种难题,让幼儿通过动脑、动手来解决矛盾,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出一种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
应该适时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了公认。幼儿已有了一定的体力,也具备了一定的与人交往的能力,这就使幼儿有可能去面对一定的困难,并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困难。
况且,幼儿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大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绝大多数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是能够克服的,因此,我们应该相信孩子的能力。
那么,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呢?
一、引导幼儿正确认识挫折
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各种活动时,尤其是在幼儿面临困难时,应该让他们直观地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反复体验中逐步认识到挫折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从而真切地感受到要做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成功的喜悦恰恰来自于问题的解决。
幼儿在接触外界事物、学习知识时,的确离不开成人的帮助,但如果这种帮助变成了代替,久而久之,幼儿就会缺乏克服困难的心理体验,一旦因为遇到挫折而达不到预期目标时,就会产生畏难、懒惰的情绪,造成学习障碍。
因此,幼儿挫折教育首先要破除幼儿学习的依赖性,要让幼儿在各种学习活动中自己感受困难,并为克服困难做出自己的努力。
例如,当幼儿摔倒后,应让他自己爬起来,成人不要大惊小怪地赶紧去扶,否则,幼儿很容易形成"摔倒就等人扶"的依赖心理。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感受挫折,认识挫折,才能培养出他们不怕挫折、敢于面对挫折的能力。
二、利用和创设困难情景,提高幼儿挫折承受力
在幼儿的生活、学习活动中,成人可以随机利用现实情景,或模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难题,让幼儿开动脑筋,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经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例如,小班孩子的自理能力较差,有的孩子新买的鞋不会系鞋带,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让老师帮忙。但是,为了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我只帮他系一次,并让他看着我是怎样系的,第二次我就不再帮忙,而是让幼儿自己动手,如果幼儿的确有困难就再指导一下。
幼儿在经历了由不会到会,由别人帮助到自己干的过程后,心理上会得到一种满足,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自理能力。成人还可以创设一些情境,
如:把幼儿喜爱的玩具藏起来让幼儿寻找,让幼儿到黑暗的地方取东西等。但是,在创设和利用困难情景的时候,要注意几个问题:
1、必须注意适度和适量。设置的情景要能引起幼儿的挫折感,但不能太强,应该循序渐进,逐步增加难度;同时,幼儿一次面临的难题不能太多,否则,过度的挫折会损伤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其产生严重的受挫感,从而失去探索的信心。
2、 在孩子遇到困难而退缩时,要鼓励孩子,在孩子作出努力并取得成绩时,要及时肯定,让孩子体验成功,从而更有信心去面对新的困难。
3、 对陷入严重挫折情景的幼儿,要及时进行疏导,防止孩子因受挫折而产生失望、冷淡等不良心理反应,在必要时可帮助孩子一步步实现目标。
三、利用榜样作用教育,增强幼儿的抗挫折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讲述一些名人在挫折中成长并获得成功的事例,让孩子以这些名人做榜样,不畏挫折;要注意父母和老师的榜样作用,在幼儿眼中,父母和老师非常高大,无所不能,他们对待挫折的态度和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态度和行为;同伴也是孩子的"老师",教师要抓住同伴的良好行为树立榜样,增强幼儿抗挫折能力。
例如:有些幼儿不敢走平衡木,老师在旁边鼓励说?别怕,你行!"或者说:"你像某某小朋友一样勇敢,老师相信你!" 在榜样的影响下,幼儿会树立信心,努力去克服困难。当战胜困难后,老师的"你真行"就会变成幼儿心理上的"我真行"。
四、多鼓励,改变幼儿的受挫意识
幼儿只有不断得到鼓励,才能在困难面前淡化和改变受挫意识,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成人要多鼓励幼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一旦进步,要立即予以表扬,强化其行为,并随时表现出肯定和相信的神态。成人的鼓励和肯定既能使幼儿的受挫意识得以改变,又能提高他们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
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是家长、老师共同努力的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能对幼儿提出过高要求,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进行培养,否则,幼儿在压力面前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经常笼罩在这种挫折感中,会损害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总之,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挫折不行,挫折过多、过大也不行,成人要正确引导,使幼儿能正视并战胜挫折,健康发展。
论家庭教育中幼儿抗挫能力的培养 论文关键词:家庭教育;幼儿;挫折教育;途径 论文摘要:挫折教育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虽有一定的认识与重视,但离其应有的地位相去甚远。家长应当把挫折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幼儿挫折教育的重要意义应有充分认识。在实施挫折教育时要注意实施的途径,运用恰当的方法。 ? ? ??近年来孩子因受挫折跳楼自杀或伤害别人等所谓的校园事件频频见于报端。暂且抛开外因不谈,很值得家长重视的应该还是内因:孩子自身抗挫折的能力。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埃尔伯特.艾里斯在他的挫折A(事件)B(信念)C(结果)理论中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变化的间接原因,而人对诱发性事件所持有的信念、看法和解释才是引起情绪更直接的原因。而要培养此种能力,须从幼儿时期开始。弗洛伊德认为,个体出生头五年的经验对人格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而父母是孩子的首任启蒙老师,父母和家庭环境对幼儿最初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故提高幼儿挫折耐受力和挫折排解能力,让幼儿养成乐于尝试,敢于经受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习惯应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 一、科学辨证地认识挫折教育 ?幼儿挫折指幼儿的需要或个人动机不能获得满足、不如预期时所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反应。挫折经验和表现因人的个别差异性和年龄的阶段性而异。而幼儿抗挫折能力主要指幼儿忍受、抵抗、排解挫折的能力,包括挫折耐受力和挫折排解能力。 ?在我们周围,溺爱独生子女的家长并不少见,还有许多家长只提倡赏识教育,导致孩子的生活中只有赏识教育而没有挫折教育,剥夺了孩子体验挫折的机会,使孩子从小就没有承受挫折的思想准备。那些一直在表扬中长大的儿童一旦遭遇挫折,极易对自己的能力做全面的否定,这类孩子往往更难以从打击中恢复。而适时适度的挫折教育可促进孩子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蒙台梭利认为童年期所建构起的心理模型是一种雏形的心理浓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成人以后的所有发展都只不过是这种前期浓缩的后续展开和后续建构。故应在孩子习惯、性格形成之初的幼儿时期,就应开始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实施挫折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不断地让孩子经历更多的挫折形成习得性无助感,而是意在让孩子敢于面对并想办法战胜困难,学会在挫折中正确认识自己,体会战胜挫折后的幸福,保持自信心,增强自我效能感。 ? 二、家庭教育中幼儿抗挫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榜样。吸收使幼儿成长的主要途径,蒙台梭利认为六岁前的儿童具有明显的吸收特性,儿童通过吸收在周围发现的一切,从而形成自己的个性。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的实验表明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幼儿观察模仿、记忆能力极强,父母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对待挫折的态度反应及品德个性等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故父母本身应具有抗挫折能力,在孩子面前树立好的榜样。挫折本身并不能给人灰心无助,对挫折的消极看法才是其根源。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有积极地看问题的思维习惯,以乐观的情绪感染孩子,敢于正面挫折,积极看待挫折,与此同时,还要引导孩子多向动画片、童话等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里孩子喜欢的榜样学习。 (二)机会。提供孩子面临挫折的机会,设置挫折情境,使孩子勇于面对和排解挫折。自己亲身体验到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往往更深刻。这首先得让孩子有个健康的体魄,注意营养,多锻炼,多亲近自然。其次父母要给孩子理智的爱,随时捕捉孩子身边点滴小事中所蕴含的教育契机,提供孩子感受挫折的机会,把握好孩子抗挫折的关键期,有研究表明幼儿抗挫折能力发展速度最快是在3到4岁时。 ?1.自然情境中产生的挫折。在幼儿日常生活的过程中,自然遇到的困难情境,家长有意识地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教会孩子解决困难的方法,形成好的习惯,体会成功。此外还可放手让孩子做些生活里力所能及的事:简单的家务劳动,自己吃饭、穿衣、洗手、叠被子等。那些自理能力强的孩子以后进幼儿园适应能力往往也更好。 ?2.人为创造的挫折机会 ?(1)创造孩子喜欢的机会,重视游戏和早期阅读。游戏法就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游戏中经历挫折,并战胜困难的一种方法。它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活动。父母带孩子做游戏时,就可根据孩子的特点有意识地在游戏中给孩子出些难题,或与幼儿玩竞赛游戏时可人为控制游戏的输赢顺序,让孩子先输后赢或先赢后输再赢等以便在游戏中学会面对挫折调整自己的心态,或把幼儿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挫折巧妙编成有趣的游戏,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面对挫折情境时该怎样想办法去解决当前遇到的挫折的过程,以此来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形成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思维习惯,体验取得成功的幸福。幼儿勇敢地完成游戏的过程,亦是在快乐中克服困难的过程。尤其是独立性与依赖性矛盾较突出的两三岁幼儿,无论什么事总喜欢自己来,但往往又做不好,这时家长应有耐心多鼓励,可通过游戏教给孩子正确的方法。有些幼儿不愿意穿衣服,家长可通过边帮幼儿穿衣边念生动形象的儿歌“捉领子,盖顶子,小老鼠,找洞子,东钻钻,西钻钻,吱吱吱吱上房子”,幼儿会觉得这是一种有趣的游戏而喜欢穿衣服。玩捉迷藏游戏时把孩子喜欢的糖果玩具藏起来,简单介绍一下放的位置,晚上让孩子在游戏的快乐中去寻找,不知不觉中战胜了胆小、怕黑。 ?(2)延迟满足,让孩子学会耐心等待 ?延迟满足法指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目标,主动放弃即时满足而甘愿等待的抉择取向和在等待中展示自我控制的一种能力。家长可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特点利用一些小小的技巧来拖延一点时间,或转移幼儿的注意力,或由及时满足变延时满足,顺利满足变条件满足,让孩子付出自己的努力后再满足。同时多抱抱多亲亲孩子等以满足宝宝的情感需求。当孩子的要求没有得到即时兑现后,孩子慢慢学会了等待,从开始的一分钟到几分钟再到更长,在循序渐进的训练中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亦会提高。 ?(三)排解挫折方法 ?首先让孩子有坦然接受失败的心理准备,意识到挫折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很常见的事情。孩子受挫发脾气时,家长不要大惊小怪,因为这不过是孩子宣泄自己情绪的一种方式。其次,引导孩子重视和享受努力的过程所带来的快乐,学会正确的归因。引导孩子把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等外部可以控制改变的因素,少归因于能力等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因素。再次,帮助孩子找出失败的原因,不断提高自己,争取下次成功。还要学会欣赏胜利者,能看到和学习别人身上的长处。最后,让孩子有身心安全感。不给孩子不切实际的期望,多鼓励、关心、爱孩子,可以提高他们再尝试的勇气和自信心。孩子一有进步就应及时表扬进行强化。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帮孩子建立适合自己发展水平的合理期望。 ?(四)适度 ?年幼孩子的挫折教育应是让孩子保护性的吃些苦,有目的地给他们设置一些与孩子的身心发展相宜的困难和障碍,让孩子努努力就可体验成功。对于经过很大的努力而不能战胜的挫折,并不能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故挫折的设置应基于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把握好强度和难度还有坡度,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难度。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挫折教育,也不是每一种挫折教育都适合每一个孩子,家长应了解自己的孩子,实施挫折教育应该因人而异。 ?? 参考文献: ?[1]冯江平.挫折心理学[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 ?[2]单中惠,朱镜人主编.外国教育经典解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刘丽英.幼儿抗挫折能力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2006.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
幼儿挫折教育论文的参考文献
幼儿挫折教育论文的参考文献,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是我们所关注的,而幼儿挫折教育论文替我们打开了新的教育方法。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幼儿挫折教育论文的参考文献的相关内容。
摘要:现在的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给孩子过多、过细的照顾保护,造成幼儿依赖性强,自觉性和独立性差。幼儿应付挫折能力普遍较差。幼儿的挫折承受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非后天自然可得,它是从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前提,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增强,通过专门的实践锻炼而获得的。
关键词:应付挫折能力;挫折教育的含义;挫折教育的误区;挫折教育的方法
幼儿的挫折教育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例如:一次,班上有个小朋友拓拓在去班里的台阶上摔倒了,自己爬起来后哭闹了一小时。我安慰了很长时间无济于事。还有一次,班里的三个小朋友为一个玩具哭闹不止,谁也不肯让步。
这就可以看出,现在的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给孩子过多、过细的照顾保护,造成幼儿依赖性强,自觉性和独立性差。另外,一些家长在教育观念上存在偏差――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幼儿应付挫折能力的培养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所有这些都是造成幼儿应付挫折能力普遍较差这一现状的原因。让孩子全面成长,挫折教育应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挫折教育由来已久,中国有,国外也有。挫折教育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所谓挫折教育,是指在科学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利用和创设某种情境条件,提出某种难题,启发和促进孩子动手动脑来解决问题,使他们养成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的习惯,从而引导孩子逐步摆脱依赖,形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幼儿的挫折承受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非后天自然可得,它是从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前提,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增强,通过专门的实践锻炼而获得的。
暂不说国外的挫折教育如何,中国古代的挫折教育是以打、骂、责、罚为主的,谈不上人性化的教育。“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诗句,应该算是古代“挫折教育”的写照吧。既然挫折教育自古有之,为何现在还要提呢?这是因为我们现在的教育与国外相比,在某些方面还有一些差距,如心理承受方面等。而较好的心理素质要从幼儿时期抓起,这是非常重要的,在提倡素质教育、尝试教育、愉快教育的同时,也该增加一些挫折教育的内容。
在这之前首先我们要认清挫折教育的误区,一些自认为懂得挫折教育的家长认为,挫折教育就是批评、罚站、与孩子对着干、让孩子服输等。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耐挫力差是因为家庭溺爱造成的,所以只要让他们吃点苦就能解决问题。其实不然,这种强行措施不仅很难生效,往往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挫折教育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征,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教育,决不是苛刻的'批评、大声的谩骂和严厉的责打就能实现的。
在幼儿的生活、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随机利用现实情景,或模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难题,让幼儿开动脑筋,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经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例如,小班孩子的自理能力较差,有的孩子不会系鞋带,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让老师帮忙。但是,为了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我只帮他们系一次,并让他们看着我是怎样系的。第二次让他们自己动手,如果的确有困难就再指导一下。幼儿在经历了由不会到会,由别人帮助到自己完成的过程后,心理上会得到一种满足感,同时也锻炼了自理能力。成人还可以创设一些情境,如:让幼儿到黑暗的地方取东西等。但是,在创设和利用困难情境的时候,要注意几个问题:
1、必须注意适度和适量。设置的情境要能引起幼儿的挫折感,但不能太强,应该循序渐进,逐步增加难度;同时,幼儿一次面临的难题不能太多,否则,过度的挫折会损伤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其产生严重的受挫感,从而失去探索的信心。
2、在孩子遇到困难而退缩时,要鼓励孩子,在孩子作出努力并取得成绩时,要及时肯定,让孩子体验成功,从而更有信心去面对新的困难。
3、对陷入严重挫折情境的幼儿,要及时进行疏导,防止孩子因受挫折而产生失望、冷淡等不良心理反应,在必要时可帮助孩子一步步实现目标。
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是家长、老师共同努力的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能对幼儿提出过高要求,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进行培养,否则,幼儿在压力面前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经常笼罩在这种挫折感中,会损害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总之,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挫折不行,挫折过多、过大也不行,成人要正确引导,使幼儿能正视并战胜挫折。
浅谈幼儿挫折教育的论文
《浅析幼儿挫折教育》
摘要:幼儿园要有的放矢的实施挫折教育,根据年龄选择合适的教育。在尊重的基础上,注重因材施教,寻找合理满足挫折教育的支撑点。培养幼儿坚强的意志,积极的乐观的态度和敢于尝试的精神。
关键词:挫折教育;榜样;困难;鼓励;赞扬
人生恰如一次远征,挫折将永远伴我们而行。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既会有愉快的创造,又会遇到各种挫折。挫折是人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著名心理学家冯斯洛说过:“挫折并不是坏事,关键是人对挫折的态度。”
挫折教育,是以科学的教育为指导,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利用和创建一些环境,有针对性地制造一些难题,启发和引导幼儿动脑、动手去解决问题,培养他们乐于尝试的信心、勇于克服困难的胆量
引导他们逐步摆脱依赖,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直观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在反复的体验中认识挫折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从而真切地感受到:要做好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成功的喜悦恰恰来自问题的解决,从而产生稳定的心态。
作为3~6岁的幼儿群体,他们的社会交往需求正处于一个爆发期、高涨期,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迫切希望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并与同伴之间的交往、交流。在这期间幼儿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特别是在游戏中。
由于经验不足,更容易遇到挫折。大脑的不断丰富,对社会的认识,对周围的认识,游戏角色的增加,同伴交往次数的增加,那么随之而来遇到的困难、挫折也会不断的增加。拒绝挫折就等于拒绝成功。
一、幼儿正确认识挫折及心理培养
教师与幼儿在进行教育活动及自由等各种活动时,遇到困难尤其是面临困难时,让幼儿直观认识事物,让幼儿知道挫折困难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的心态。
幼儿的心理培养是幼儿教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幼儿的整个发展。从小培养幼儿对心理和生理困扰的认识和忍受能力,能提高幼儿克服困难的能力和自信心。
幼儿的年龄决定了他们自制力较弱,为提高幼儿的自制力,教师在教学中可创设一种没有批评、没有指责,幼儿的各种想法、做法都能受到重视、尊重和赞扬的环境,这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自制力。
同时,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为了寻求奥秘,获得成功,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克制一些因困扰而产生的不良情绪及行为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增强孩子的自制力。
二、树立榜样,增强信心
幼儿期是爱模仿,爱表现的时期,所以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对幼儿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生动活泼的形象往往更容易打动幼儿。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教材中有关不怕困难、战胜挫折的内容,让幼儿身临其境或者角色互换切实体会失败及困难,增强其心里免疫力。
在平时活动中,可以有机的给幼儿讲述一些名人名事,借机向幼儿讲述他们的成功事例,同时,孩子也是孩子们的榜样。在我工作中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一天,浩浩妈妈送他来上幼儿园,他在门口不肯进来,询问后才知道,老师让他昨天画《我想飞》的主题画他没画出来,所以今天不肯上幼儿园。在后来的活动中,他撅着嘴不肯动笔
老师鼓励他自己学着想想画画,在老师的引导和鼓励下,他终于完成了一幅画,开心的笑了。老师特意对浩浩进行了表扬,同时其他小朋友也对他进行了表扬和肯定。浩浩的`脸上更是笑的灿烂了。
下午离园的时候,他高兴的跟妈妈说“老师和小朋友都表扬我画画棒,我明天还要上幼儿园,还要讲故事和唱歌跳舞呢。”老师就借此机会对跟浩浩有类似情况的娜娜也进行了鼓励,结果第二天娜娜就交给老师一幅颜色特别鲜艳漂亮的《我想飞》……因此要善于利用生活中那些活的事例来教育孩子,树立榜样。
三、创设情景“制造困难”
在日常学习活动中,努力创设一些情景,为幼儿“制造困难”,在游戏活动中容易让幼儿接受和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如故事表演“天冷我不怕”,体育游戏“勇敢的小蚂蚁”、“我最棒”,音乐游戏活动“小小男子汉”“战胜大灰狼”等活动,充分使幼儿亲身经历一些有困难的情境,在情境磨炼中提高幼儿的挫折能力
使幼儿真实感受到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关键是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告诉幼儿,困难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失去自信,那任何事都不会成功。当然在创造困难的同时,应注意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其心理发展特点
同时困难的情景要适宜、适度和适量,多对幼儿运用鼓励性的语言,给其加油和信心;若陷入严重挫折情境中,老师应及时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找出失败之处防止孩子因此而产生失望、冷淡等不良心理反应。如果幼儿在克服困难时几经尝试都失败告终,那么老师应当给予具体的帮助。
四、鼓励、赞扬、改变幼儿的受挫意识
自信心是一种强大的内部动力,是人们自己相信自己,追求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表现的心理倾向,是人类健康的核心!自信心坚信自己的力量,即使遇到困难挫折的阻挠,也坚信自己,勇往直前,直至实现自己的理想。
幼儿只有不断的得到鼓励,才能在困难面前淡化和改变受挫意识,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在进行挫折教育时,家长和教师要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整理书包,自己系鞋带
帮家长扫地擦等等一系列幼儿有能力自己做到的事情,都要让幼儿自己去尝试,自己独立去做。当然在幼儿完成之后,哪怕是幼儿只有一丁点的进步或者做的真的不尽人意
那么家长或者教师也要给予幼儿肯定和认可,“宝宝你真棒”、“你做的真漂亮”等等。鼓励性语言会让幼儿认为自己真的会做好,真的是最棒的。
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挫折不行,挫折太多、过大也不行,成人要正确引导,使幼儿能正视并战胜挫折,健康发展。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要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不要刻意追求,要顺其自然。
应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意识地进行,坚持不懈地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持之以恒,要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认识挫折,学会克服挫折的、战胜挫折的本领。在挫折中学会坚强,生活中才会微笑。
幼儿挫折教育
现今的孩子大都是在万千宠爱中长大的,任性、脆弱、自我,依赖性强,独立性差。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孩子们的生活条件更加优越了,这些"蜜罐罐"里长大的孩子们在享受优越生活条件的同时,如果不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可能会缺乏某些对他们终生发展都具有极重要意义的心理素质。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家长、教师等都纷纷呼吁,"今天孩子需要挫折教"。
所谓挫折教育,是指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创设或利用某种情景,提出某种难题,让幼儿通过动脑、动手来解决矛盾,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出一种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
应该适时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了公认。幼儿已有了一定的体力,也具备了一定的与人交往的能力,这就使幼儿有可能去面对一定的困难,并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困难。
况且,幼儿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大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绝大多数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是能够克服的,因此,我们应该相信孩子的能力。
那么,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呢?
一、引导幼儿正确认识挫折
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各种活动时,尤其是在幼儿面临困难时,应该让他们直观地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反复体验中逐步认识到挫折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从而真切地感受到要做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成功的喜悦恰恰来自于问题的解决。
幼儿在接触外界事物、学习知识时,的确离不开成人的帮助,但如果这种帮助变成了代替,久而久之,幼儿就会缺乏克服困难的心理体验,一旦因为遇到挫折而达不到预期目标时,就会产生畏难、懒惰的情绪,造成学习障碍。
因此,幼儿挫折教育首先要破除幼儿学习的依赖性,要让幼儿在各种学习活动中自己感受困难,并为克服困难做出自己的努力。
例如,当幼儿摔倒后,应让他自己爬起来,成人不要大惊小怪地赶紧去扶,否则,幼儿很容易形成"摔倒就等人扶"的依赖心理。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感受挫折,认识挫折,才能培养出他们不怕挫折、敢于面对挫折的能力。
二、利用和创设困难情景,提高幼儿挫折承受力
在幼儿的生活、学习活动中,成人可以随机利用现实情景,或模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难题,让幼儿开动脑筋,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经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例如,小班孩子的自理能力较差,有的孩子新买的鞋不会系鞋带,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让老师帮忙。但是,为了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我只帮他系一次,并让他看着我是怎样系的,第二次我就不再帮忙,而是让幼儿自己动手,如果幼儿的确有困难就再指导一下。
幼儿在经历了由不会到会,由别人帮助到自己干的过程后,心理上会得到一种满足,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自理能力。成人还可以创设一些情境,
如:把幼儿喜爱的玩具藏起来让幼儿寻找,让幼儿到黑暗的地方取东西等。但是,在创设和利用困难情景的时候,要注意几个问题:
1、必须注意适度和适量。设置的情景要能引起幼儿的挫折感,但不能太强,应该循序渐进,逐步增加难度;同时,幼儿一次面临的难题不能太多,否则,过度的挫折会损伤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其产生严重的受挫感,从而失去探索的信心。
2、 在孩子遇到困难而退缩时,要鼓励孩子,在孩子作出努力并取得成绩时,要及时肯定,让孩子体验成功,从而更有信心去面对新的困难。
3、 对陷入严重挫折情景的幼儿,要及时进行疏导,防止孩子因受挫折而产生失望、冷淡等不良心理反应,在必要时可帮助孩子一步步实现目标。
三、利用榜样作用教育,增强幼儿的抗挫折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讲述一些名人在挫折中成长并获得成功的事例,让孩子以这些名人做榜样,不畏挫折;要注意父母和老师的榜样作用,在幼儿眼中,父母和老师非常高大,无所不能,他们对待挫折的态度和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态度和行为;同伴也是孩子的"老师",教师要抓住同伴的良好行为树立榜样,增强幼儿抗挫折能力。
例如:有些幼儿不敢走平衡木,老师在旁边鼓励说?别怕,你行!"或者说:"你像某某小朋友一样勇敢,老师相信你!" 在榜样的影响下,幼儿会树立信心,努力去克服困难。当战胜困难后,老师的"你真行"就会变成幼儿心理上的"我真行"。
四、多鼓励,改变幼儿的受挫意识
幼儿只有不断得到鼓励,才能在困难面前淡化和改变受挫意识,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成人要多鼓励幼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一旦进步,要立即予以表扬,强化其行为,并随时表现出肯定和相信的神态。成人的鼓励和肯定既能使幼儿的受挫意识得以改变,又能提高他们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
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是家长、老师共同努力的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能对幼儿提出过高要求,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进行培养,否则,幼儿在压力面前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经常笼罩在这种挫折感中,会损害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总之,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挫折不行,挫折过多、过大也不行,成人要正确引导,使幼儿能正视并战胜挫折,健康发展。
《浅析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
【摘 要】幼儿园生命教育活动的开展既有利于幼儿本身,也有利于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当前,由于园方和家长对生命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导致生命教育开展过程中出现问题。开展幼儿园生命教育,既需要园方的重视,也需要家长的配合,还需要体验式生命教育的开展。
【关键词】幼儿园 生命教育 园方 家长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4-0029-02
一 生命教育的源起
生命教育(Education for Life 或Life Education)的思想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当时的美国社会中充斥着大量的犯罪事件,且数量呈急剧上升的趋势。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J.Donald Walters)在加州创立了阿南达学校(Ananda School),他开始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他认为“教育并非只是训练学生去谋得职业,或者单纯从事知识上的追求与获得,而是引导他们充分体悟、感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可以说,这是生命教育思想的初步实践。1979年,澳大利亚牧师Rew Ted Noffs在新南威尔士州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Life Education Center,LEC),这是最早成立的正式使用“生命教育”这一名词命名的机构。从此以后,生命教育开始流行起来。
我国大陆地区研究生命教育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经持续多年,但迄今没有一个被学术界普遍认可的概念。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生命教育是教育主体围绕生命安全、身心健康、生命价值升华等方面对教育客体进行直接或间接教育的活动。它的目的是确保个人身心健康,在此基础上体现生命价值,达到为公众、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目的。
二 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的意义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的希望。在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一是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生命是一切活动的前提,没有生命,一切活动都是空谈。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就是要确保幼儿的身心健康,为幼儿的成长成才奠定基础。二是有利于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当前,很多幼儿园超前讲授小学知识,加重了幼儿的身心负担。生命教育活动的开展,旨在弥补目前应试教育的不足,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使得幼儿教育健康发展。
三 当前幼儿园生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园方对生命教育的认识不到位
当前,很多幼儿园把生命教育理解为幼儿的安全教育,主要指幼儿的身体不受损伤。因此,上至园长,下至保育员,都把幼儿的身体健康放在最高位置,把幼儿的人身安全放在一日活动的首位。这种对生命教育的理解,自然不能算全错。但是,本文认为,幼儿的身体安全只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生命教育不但要求教育者要注重幼儿的身体健康,还要注重幼儿的心理健康,同时,在身心健康的基础上,幼儿还需要体验生命价值的意义。
2.家长的配合力度有待提高
很多家长对幼儿园生命教育工作知之甚少,还有一些家长对生命教育的理解过于片面。这就导致了家长把对幼儿的教育工作单纯地理解为“园方单方面的事情”。因此,幼儿在幼儿园里养成的好习惯,到了家里,全部都被“遗忘”掉了。父母的家庭教育使得很多幼儿“为所欲为”,俨然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其实,这种环境对幼儿生命教育工作的开展极为不利。幼儿在幼儿园里养成的好习惯没能“固化”在头脑和行动中,造成了幼儿园教育的事倍功半。
四 幼儿园有效开展生命教育的策略
解决问题要抓主要矛盾。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既需要幼儿园开展相关工作,还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二者缺一不可;既需要注重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还需要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生命、感受生命。
1.园方要高度重视生命教育
幼儿园对生命教育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身体安全的教育,还应注重幼儿的心理健康,更要注重生命价值升华的体验。近年来,心理问题儿童逐年增多,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幼儿成为问题幼儿的主要组成部分。园方要注重对这些幼儿的观察,要早发现、早干预,不能错过心理干预的最佳时期。园方要摒弃“班里有几个特别的孩子很正常”的固性思维,要及时干预每一个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同时,园方要注重将生命教育的理念在课堂中予以灌输。比如,通过对《小蝌蚪找妈妈》的学习,要让幼儿知道,小动物们在小时候也需要妈妈,这一点和小朋友们是一样的。再如,通过对《丑小鸭》的学习,要让幼儿明白,每一个人都要不断地努力,才有可能变成白天鹅。幼儿在一点一滴的对生命教育的感悟中慢慢成长,学会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升华生命。
2.家长要做生命教育活动的坚强后盾
本文讲幼儿园如何开展生命教育,并不是说生命教育的开展仅仅依靠园方就能取得实效,家长的配合也非常关键,家长要为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幼儿一天的园内生活结束后,回到了自己的“第一所学校”里。这时候,父母要延续园里的生命教育工作。主要应在以下几方面做功课:一方面要强化幼儿园里的好行为,让幼儿在园里养成的好习惯在家庭生活中延续下去;另一方面要多陪幼儿。这一点对心理问题儿童尤为重要,很多心理问题儿童就是因为缺乏父母的陪伴、父母关系不和谐才导致心理问题产生的。事实也证明,有安全感的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会更自信,也更能体会到生命的意义。
3.注重挫折教育和感恩教育的开展
一方面,要注重挫折教育。当前,幼儿的生活条件逐步提高,但很多幼儿的吃苦能力下降了,家长们也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能不能吃苦已经不重要了。这种想法当然不正确,因为在漫长的人生路途中,一个人会遇到什么艰难困苦,在幼儿时期是无法预见的。习讲过:“无数人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一定要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习这句话是对青年朋友讲的,但是,它对于幼儿仍然实用。另一方面,要注重感恩教育。当前的幼儿,大都是独生子女。近年来,部分家庭有了两个孩子。但是,不能忽略的一个问题是,很多幼儿习惯了自己“小皇帝”的生活,在他们简单的意识里,多一个弟弟或妹妹,父母、祖父母辈对自己的爱就被分割了。因此他们不喜欢再有“新人”出现,也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现在拥有的就是应该的。感恩和分享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陌生的词汇。其实,这对于幼儿的成长极其不利。当前的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不懂得感恩就不会和别人分享,也得不到别人同自己的合作,这对个人的成长是不利的。
4.注重生命教育的体验
注重幼儿生命教育的体验,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生命、体验生命的升华。近年来,体验式生命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事实也证明,体验式生命教育确实能够对幼儿成长起到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因为幼儿对教师的说教不能完全理解,而让幼儿实践正好能够弥补这一缺憾。笔者曾参加过一个幼儿亲子活动,活动的名字叫“妈妈很辛苦”。活动中,幼儿穿上宽大的衣服,衣服里面放着一个篮球,幼儿在模拟的小路、楼梯上行走,非常不便。这一活动,旨在告诉幼儿,妈妈在怀宝宝的时候,正像他们一样艰辛。活动结束后,很多小朋友都发表了自己的活动感言,有的说:“妈妈真辛苦,以后我再也不惹妈妈生气了。”有的说:“我在妈妈的肚子里那么久,妈妈走路太不方便了,以后我要爱护妈妈。”……事实证明,多一些这样的体验式活动,对幼儿生命教育的开展会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当然,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开展,还需要多方的努力,策略和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它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挖掘,这也是生命教育的深邃之所在。
参考文献
论家庭教育中幼儿抗挫能力的培养 论文关键词:家庭教育;幼儿;挫折教育;途径 论文摘要:挫折教育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虽有一定的认识与重视,但离其应有的地位相去甚远。家长应当把挫折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幼儿挫折教育的重要意义应有充分认识。在实施挫折教育时要注意实施的途径,运用恰当的方法。 ? ? ??近年来孩子因受挫折跳楼自杀或伤害别人等所谓的校园事件频频见于报端。暂且抛开外因不谈,很值得家长重视的应该还是内因:孩子自身抗挫折的能力。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埃尔伯特.艾里斯在他的挫折A(事件)B(信念)C(结果)理论中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变化的间接原因,而人对诱发性事件所持有的信念、看法和解释才是引起情绪更直接的原因。而要培养此种能力,须从幼儿时期开始。弗洛伊德认为,个体出生头五年的经验对人格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而父母是孩子的首任启蒙老师,父母和家庭环境对幼儿最初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故提高幼儿挫折耐受力和挫折排解能力,让幼儿养成乐于尝试,敢于经受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习惯应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 一、科学辨证地认识挫折教育 ?幼儿挫折指幼儿的需要或个人动机不能获得满足、不如预期时所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反应。挫折经验和表现因人的个别差异性和年龄的阶段性而异。而幼儿抗挫折能力主要指幼儿忍受、抵抗、排解挫折的能力,包括挫折耐受力和挫折排解能力。 ?在我们周围,溺爱独生子女的家长并不少见,还有许多家长只提倡赏识教育,导致孩子的生活中只有赏识教育而没有挫折教育,剥夺了孩子体验挫折的机会,使孩子从小就没有承受挫折的思想准备。那些一直在表扬中长大的儿童一旦遭遇挫折,极易对自己的能力做全面的否定,这类孩子往往更难以从打击中恢复。而适时适度的挫折教育可促进孩子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蒙台梭利认为童年期所建构起的心理模型是一种雏形的心理浓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成人以后的所有发展都只不过是这种前期浓缩的后续展开和后续建构。故应在孩子习惯、性格形成之初的幼儿时期,就应开始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实施挫折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不断地让孩子经历更多的挫折形成习得性无助感,而是意在让孩子敢于面对并想办法战胜困难,学会在挫折中正确认识自己,体会战胜挫折后的幸福,保持自信心,增强自我效能感。 ? 二、家庭教育中幼儿抗挫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榜样。吸收使幼儿成长的主要途径,蒙台梭利认为六岁前的儿童具有明显的吸收特性,儿童通过吸收在周围发现的一切,从而形成自己的个性。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的实验表明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幼儿观察模仿、记忆能力极强,父母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对待挫折的态度反应及品德个性等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故父母本身应具有抗挫折能力,在孩子面前树立好的榜样。挫折本身并不能给人灰心无助,对挫折的消极看法才是其根源。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有积极地看问题的思维习惯,以乐观的情绪感染孩子,敢于正面挫折,积极看待挫折,与此同时,还要引导孩子多向动画片、童话等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里孩子喜欢的榜样学习。 (二)机会。提供孩子面临挫折的机会,设置挫折情境,使孩子勇于面对和排解挫折。自己亲身体验到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往往更深刻。这首先得让孩子有个健康的体魄,注意营养,多锻炼,多亲近自然。其次父母要给孩子理智的爱,随时捕捉孩子身边点滴小事中所蕴含的教育契机,提供孩子感受挫折的机会,把握好孩子抗挫折的关键期,有研究表明幼儿抗挫折能力发展速度最快是在3到4岁时。 ?1.自然情境中产生的挫折。在幼儿日常生活的过程中,自然遇到的困难情境,家长有意识地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教会孩子解决困难的方法,形成好的习惯,体会成功。此外还可放手让孩子做些生活里力所能及的事:简单的家务劳动,自己吃饭、穿衣、洗手、叠被子等。那些自理能力强的孩子以后进幼儿园适应能力往往也更好。 ?2.人为创造的挫折机会 ?(1)创造孩子喜欢的机会,重视游戏和早期阅读。游戏法就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游戏中经历挫折,并战胜困难的一种方法。它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活动。父母带孩子做游戏时,就可根据孩子的特点有意识地在游戏中给孩子出些难题,或与幼儿玩竞赛游戏时可人为控制游戏的输赢顺序,让孩子先输后赢或先赢后输再赢等以便在游戏中学会面对挫折调整自己的心态,或把幼儿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挫折巧妙编成有趣的游戏,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面对挫折情境时该怎样想办法去解决当前遇到的挫折的过程,以此来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形成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思维习惯,体验取得成功的幸福。幼儿勇敢地完成游戏的过程,亦是在快乐中克服困难的过程。尤其是独立性与依赖性矛盾较突出的两三岁幼儿,无论什么事总喜欢自己来,但往往又做不好,这时家长应有耐心多鼓励,可通过游戏教给孩子正确的方法。有些幼儿不愿意穿衣服,家长可通过边帮幼儿穿衣边念生动形象的儿歌“捉领子,盖顶子,小老鼠,找洞子,东钻钻,西钻钻,吱吱吱吱上房子”,幼儿会觉得这是一种有趣的游戏而喜欢穿衣服。玩捉迷藏游戏时把孩子喜欢的糖果玩具藏起来,简单介绍一下放的位置,晚上让孩子在游戏的快乐中去寻找,不知不觉中战胜了胆小、怕黑。 ?(2)延迟满足,让孩子学会耐心等待 ?延迟满足法指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目标,主动放弃即时满足而甘愿等待的抉择取向和在等待中展示自我控制的一种能力。家长可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特点利用一些小小的技巧来拖延一点时间,或转移幼儿的注意力,或由及时满足变延时满足,顺利满足变条件满足,让孩子付出自己的努力后再满足。同时多抱抱多亲亲孩子等以满足宝宝的情感需求。当孩子的要求没有得到即时兑现后,孩子慢慢学会了等待,从开始的一分钟到几分钟再到更长,在循序渐进的训练中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亦会提高。 ?(三)排解挫折方法 ?首先让孩子有坦然接受失败的心理准备,意识到挫折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很常见的事情。孩子受挫发脾气时,家长不要大惊小怪,因为这不过是孩子宣泄自己情绪的一种方式。其次,引导孩子重视和享受努力的过程所带来的快乐,学会正确的归因。引导孩子把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等外部可以控制改变的因素,少归因于能力等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因素。再次,帮助孩子找出失败的原因,不断提高自己,争取下次成功。还要学会欣赏胜利者,能看到和学习别人身上的长处。最后,让孩子有身心安全感。不给孩子不切实际的期望,多鼓励、关心、爱孩子,可以提高他们再尝试的勇气和自信心。孩子一有进步就应及时表扬进行强化。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帮孩子建立适合自己发展水平的合理期望。 ?(四)适度 ?年幼孩子的挫折教育应是让孩子保护性的吃些苦,有目的地给他们设置一些与孩子的身心发展相宜的困难和障碍,让孩子努努力就可体验成功。对于经过很大的努力而不能战胜的挫折,并不能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故挫折的设置应基于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把握好强度和难度还有坡度,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难度。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挫折教育,也不是每一种挫折教育都适合每一个孩子,家长应了解自己的孩子,实施挫折教育应该因人而异。 ?? 参考文献: ?[1]冯江平.挫折心理学[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 ?[2]单中惠,朱镜人主编.外国教育经典解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刘丽英.幼儿抗挫折能力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2006.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
幼儿挫折教育论文的参考文献
幼儿挫折教育论文的参考文献,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是我们所关注的,而幼儿挫折教育论文替我们打开了新的教育方法。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幼儿挫折教育论文的参考文献的相关内容。
摘要:现在的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给孩子过多、过细的照顾保护,造成幼儿依赖性强,自觉性和独立性差。幼儿应付挫折能力普遍较差。幼儿的挫折承受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非后天自然可得,它是从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前提,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增强,通过专门的实践锻炼而获得的。
关键词:应付挫折能力;挫折教育的含义;挫折教育的误区;挫折教育的方法
幼儿的挫折教育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例如:一次,班上有个小朋友拓拓在去班里的台阶上摔倒了,自己爬起来后哭闹了一小时。我安慰了很长时间无济于事。还有一次,班里的三个小朋友为一个玩具哭闹不止,谁也不肯让步。
这就可以看出,现在的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给孩子过多、过细的照顾保护,造成幼儿依赖性强,自觉性和独立性差。另外,一些家长在教育观念上存在偏差――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幼儿应付挫折能力的培养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所有这些都是造成幼儿应付挫折能力普遍较差这一现状的原因。让孩子全面成长,挫折教育应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挫折教育由来已久,中国有,国外也有。挫折教育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所谓挫折教育,是指在科学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利用和创设某种情境条件,提出某种难题,启发和促进孩子动手动脑来解决问题,使他们养成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的习惯,从而引导孩子逐步摆脱依赖,形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幼儿的挫折承受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非后天自然可得,它是从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前提,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增强,通过专门的实践锻炼而获得的。
暂不说国外的挫折教育如何,中国古代的挫折教育是以打、骂、责、罚为主的,谈不上人性化的教育。“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诗句,应该算是古代“挫折教育”的写照吧。既然挫折教育自古有之,为何现在还要提呢?这是因为我们现在的教育与国外相比,在某些方面还有一些差距,如心理承受方面等。而较好的心理素质要从幼儿时期抓起,这是非常重要的,在提倡素质教育、尝试教育、愉快教育的同时,也该增加一些挫折教育的内容。
在这之前首先我们要认清挫折教育的误区,一些自认为懂得挫折教育的家长认为,挫折教育就是批评、罚站、与孩子对着干、让孩子服输等。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耐挫力差是因为家庭溺爱造成的,所以只要让他们吃点苦就能解决问题。其实不然,这种强行措施不仅很难生效,往往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挫折教育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征,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教育,决不是苛刻的'批评、大声的谩骂和严厉的责打就能实现的。
在幼儿的生活、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随机利用现实情景,或模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难题,让幼儿开动脑筋,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经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例如,小班孩子的自理能力较差,有的孩子不会系鞋带,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让老师帮忙。但是,为了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我只帮他们系一次,并让他们看着我是怎样系的。第二次让他们自己动手,如果的确有困难就再指导一下。幼儿在经历了由不会到会,由别人帮助到自己完成的过程后,心理上会得到一种满足感,同时也锻炼了自理能力。成人还可以创设一些情境,如:让幼儿到黑暗的地方取东西等。但是,在创设和利用困难情境的时候,要注意几个问题:
1、必须注意适度和适量。设置的情境要能引起幼儿的挫折感,但不能太强,应该循序渐进,逐步增加难度;同时,幼儿一次面临的难题不能太多,否则,过度的挫折会损伤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其产生严重的受挫感,从而失去探索的信心。
2、在孩子遇到困难而退缩时,要鼓励孩子,在孩子作出努力并取得成绩时,要及时肯定,让孩子体验成功,从而更有信心去面对新的困难。
3、对陷入严重挫折情境的幼儿,要及时进行疏导,防止孩子因受挫折而产生失望、冷淡等不良心理反应,在必要时可帮助孩子一步步实现目标。
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是家长、老师共同努力的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能对幼儿提出过高要求,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进行培养,否则,幼儿在压力面前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经常笼罩在这种挫折感中,会损害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总之,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挫折不行,挫折过多、过大也不行,成人要正确引导,使幼儿能正视并战胜挫折。
浅谈幼儿挫折教育的论文
《浅析幼儿挫折教育》
摘要:幼儿园要有的放矢的实施挫折教育,根据年龄选择合适的教育。在尊重的基础上,注重因材施教,寻找合理满足挫折教育的支撑点。培养幼儿坚强的意志,积极的乐观的态度和敢于尝试的精神。
关键词:挫折教育;榜样;困难;鼓励;赞扬
人生恰如一次远征,挫折将永远伴我们而行。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既会有愉快的创造,又会遇到各种挫折。挫折是人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著名心理学家冯斯洛说过:“挫折并不是坏事,关键是人对挫折的态度。”
挫折教育,是以科学的教育为指导,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利用和创建一些环境,有针对性地制造一些难题,启发和引导幼儿动脑、动手去解决问题,培养他们乐于尝试的信心、勇于克服困难的胆量
引导他们逐步摆脱依赖,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直观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在反复的体验中认识挫折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从而真切地感受到:要做好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成功的喜悦恰恰来自问题的解决,从而产生稳定的心态。
作为3~6岁的幼儿群体,他们的社会交往需求正处于一个爆发期、高涨期,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迫切希望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并与同伴之间的交往、交流。在这期间幼儿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特别是在游戏中。
由于经验不足,更容易遇到挫折。大脑的不断丰富,对社会的认识,对周围的认识,游戏角色的增加,同伴交往次数的增加,那么随之而来遇到的困难、挫折也会不断的增加。拒绝挫折就等于拒绝成功。
一、幼儿正确认识挫折及心理培养
教师与幼儿在进行教育活动及自由等各种活动时,遇到困难尤其是面临困难时,让幼儿直观认识事物,让幼儿知道挫折困难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的心态。
幼儿的心理培养是幼儿教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幼儿的整个发展。从小培养幼儿对心理和生理困扰的认识和忍受能力,能提高幼儿克服困难的能力和自信心。
幼儿的年龄决定了他们自制力较弱,为提高幼儿的自制力,教师在教学中可创设一种没有批评、没有指责,幼儿的各种想法、做法都能受到重视、尊重和赞扬的环境,这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自制力。
同时,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为了寻求奥秘,获得成功,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克制一些因困扰而产生的不良情绪及行为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增强孩子的自制力。
二、树立榜样,增强信心
幼儿期是爱模仿,爱表现的时期,所以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对幼儿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生动活泼的形象往往更容易打动幼儿。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教材中有关不怕困难、战胜挫折的内容,让幼儿身临其境或者角色互换切实体会失败及困难,增强其心里免疫力。
在平时活动中,可以有机的给幼儿讲述一些名人名事,借机向幼儿讲述他们的成功事例,同时,孩子也是孩子们的榜样。在我工作中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一天,浩浩妈妈送他来上幼儿园,他在门口不肯进来,询问后才知道,老师让他昨天画《我想飞》的主题画他没画出来,所以今天不肯上幼儿园。在后来的活动中,他撅着嘴不肯动笔
老师鼓励他自己学着想想画画,在老师的引导和鼓励下,他终于完成了一幅画,开心的笑了。老师特意对浩浩进行了表扬,同时其他小朋友也对他进行了表扬和肯定。浩浩的`脸上更是笑的灿烂了。
下午离园的时候,他高兴的跟妈妈说“老师和小朋友都表扬我画画棒,我明天还要上幼儿园,还要讲故事和唱歌跳舞呢。”老师就借此机会对跟浩浩有类似情况的娜娜也进行了鼓励,结果第二天娜娜就交给老师一幅颜色特别鲜艳漂亮的《我想飞》……因此要善于利用生活中那些活的事例来教育孩子,树立榜样。
三、创设情景“制造困难”
在日常学习活动中,努力创设一些情景,为幼儿“制造困难”,在游戏活动中容易让幼儿接受和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如故事表演“天冷我不怕”,体育游戏“勇敢的小蚂蚁”、“我最棒”,音乐游戏活动“小小男子汉”“战胜大灰狼”等活动,充分使幼儿亲身经历一些有困难的情境,在情境磨炼中提高幼儿的挫折能力
使幼儿真实感受到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关键是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告诉幼儿,困难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失去自信,那任何事都不会成功。当然在创造困难的同时,应注意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其心理发展特点
同时困难的情景要适宜、适度和适量,多对幼儿运用鼓励性的语言,给其加油和信心;若陷入严重挫折情境中,老师应及时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找出失败之处防止孩子因此而产生失望、冷淡等不良心理反应。如果幼儿在克服困难时几经尝试都失败告终,那么老师应当给予具体的帮助。
四、鼓励、赞扬、改变幼儿的受挫意识
自信心是一种强大的内部动力,是人们自己相信自己,追求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表现的心理倾向,是人类健康的核心!自信心坚信自己的力量,即使遇到困难挫折的阻挠,也坚信自己,勇往直前,直至实现自己的理想。
幼儿只有不断的得到鼓励,才能在困难面前淡化和改变受挫意识,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在进行挫折教育时,家长和教师要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整理书包,自己系鞋带
帮家长扫地擦等等一系列幼儿有能力自己做到的事情,都要让幼儿自己去尝试,自己独立去做。当然在幼儿完成之后,哪怕是幼儿只有一丁点的进步或者做的真的不尽人意
那么家长或者教师也要给予幼儿肯定和认可,“宝宝你真棒”、“你做的真漂亮”等等。鼓励性语言会让幼儿认为自己真的会做好,真的是最棒的。
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挫折不行,挫折太多、过大也不行,成人要正确引导,使幼儿能正视并战胜挫折,健康发展。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要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不要刻意追求,要顺其自然。
应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意识地进行,坚持不懈地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持之以恒,要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认识挫折,学会克服挫折的、战胜挫折的本领。在挫折中学会坚强,生活中才会微笑。
幼儿挫折教育
现今的孩子大都是在万千宠爱中长大的,任性、脆弱、自我,依赖性强,独立性差。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孩子们的生活条件更加优越了,这些"蜜罐罐"里长大的孩子们在享受优越生活条件的同时,如果不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可能会缺乏某些对他们终生发展都具有极重要意义的心理素质。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家长、教师等都纷纷呼吁,"今天孩子需要挫折教"。
所谓挫折教育,是指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创设或利用某种情景,提出某种难题,让幼儿通过动脑、动手来解决矛盾,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出一种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
应该适时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了公认。幼儿已有了一定的体力,也具备了一定的与人交往的能力,这就使幼儿有可能去面对一定的困难,并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困难。
况且,幼儿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大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绝大多数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是能够克服的,因此,我们应该相信孩子的能力。
那么,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呢?
一、引导幼儿正确认识挫折
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各种活动时,尤其是在幼儿面临困难时,应该让他们直观地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反复体验中逐步认识到挫折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从而真切地感受到要做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成功的喜悦恰恰来自于问题的解决。
幼儿在接触外界事物、学习知识时,的确离不开成人的帮助,但如果这种帮助变成了代替,久而久之,幼儿就会缺乏克服困难的心理体验,一旦因为遇到挫折而达不到预期目标时,就会产生畏难、懒惰的情绪,造成学习障碍。
因此,幼儿挫折教育首先要破除幼儿学习的依赖性,要让幼儿在各种学习活动中自己感受困难,并为克服困难做出自己的努力。
例如,当幼儿摔倒后,应让他自己爬起来,成人不要大惊小怪地赶紧去扶,否则,幼儿很容易形成"摔倒就等人扶"的依赖心理。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感受挫折,认识挫折,才能培养出他们不怕挫折、敢于面对挫折的能力。
二、利用和创设困难情景,提高幼儿挫折承受力
在幼儿的生活、学习活动中,成人可以随机利用现实情景,或模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难题,让幼儿开动脑筋,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经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例如,小班孩子的自理能力较差,有的孩子新买的鞋不会系鞋带,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让老师帮忙。但是,为了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我只帮他系一次,并让他看着我是怎样系的,第二次我就不再帮忙,而是让幼儿自己动手,如果幼儿的确有困难就再指导一下。
幼儿在经历了由不会到会,由别人帮助到自己干的过程后,心理上会得到一种满足,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自理能力。成人还可以创设一些情境,
如:把幼儿喜爱的玩具藏起来让幼儿寻找,让幼儿到黑暗的地方取东西等。但是,在创设和利用困难情景的时候,要注意几个问题:
1、必须注意适度和适量。设置的情景要能引起幼儿的挫折感,但不能太强,应该循序渐进,逐步增加难度;同时,幼儿一次面临的难题不能太多,否则,过度的挫折会损伤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其产生严重的受挫感,从而失去探索的信心。
2、 在孩子遇到困难而退缩时,要鼓励孩子,在孩子作出努力并取得成绩时,要及时肯定,让孩子体验成功,从而更有信心去面对新的困难。
3、 对陷入严重挫折情景的幼儿,要及时进行疏导,防止孩子因受挫折而产生失望、冷淡等不良心理反应,在必要时可帮助孩子一步步实现目标。
三、利用榜样作用教育,增强幼儿的抗挫折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讲述一些名人在挫折中成长并获得成功的事例,让孩子以这些名人做榜样,不畏挫折;要注意父母和老师的榜样作用,在幼儿眼中,父母和老师非常高大,无所不能,他们对待挫折的态度和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态度和行为;同伴也是孩子的"老师",教师要抓住同伴的良好行为树立榜样,增强幼儿抗挫折能力。
例如:有些幼儿不敢走平衡木,老师在旁边鼓励说?别怕,你行!"或者说:"你像某某小朋友一样勇敢,老师相信你!" 在榜样的影响下,幼儿会树立信心,努力去克服困难。当战胜困难后,老师的"你真行"就会变成幼儿心理上的"我真行"。
四、多鼓励,改变幼儿的受挫意识
幼儿只有不断得到鼓励,才能在困难面前淡化和改变受挫意识,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成人要多鼓励幼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一旦进步,要立即予以表扬,强化其行为,并随时表现出肯定和相信的神态。成人的鼓励和肯定既能使幼儿的受挫意识得以改变,又能提高他们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
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是家长、老师共同努力的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能对幼儿提出过高要求,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进行培养,否则,幼儿在压力面前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经常笼罩在这种挫折感中,会损害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总之,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挫折不行,挫折过多、过大也不行,成人要正确引导,使幼儿能正视并战胜挫折,健康发展。
幼儿挫折教育论文的参考文献
幼儿挫折教育论文的参考文献,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是我们所关注的,而幼儿挫折教育论文替我们打开了新的教育方法。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幼儿挫折教育论文的参考文献的相关内容。
摘要:现在的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给孩子过多、过细的照顾保护,造成幼儿依赖性强,自觉性和独立性差。幼儿应付挫折能力普遍较差。幼儿的挫折承受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非后天自然可得,它是从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前提,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增强,通过专门的实践锻炼而获得的。
关键词:应付挫折能力;挫折教育的含义;挫折教育的误区;挫折教育的方法
幼儿的挫折教育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例如:一次,班上有个小朋友拓拓在去班里的台阶上摔倒了,自己爬起来后哭闹了一小时。我安慰了很长时间无济于事。还有一次,班里的三个小朋友为一个玩具哭闹不止,谁也不肯让步。
这就可以看出,现在的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给孩子过多、过细的照顾保护,造成幼儿依赖性强,自觉性和独立性差。另外,一些家长在教育观念上存在偏差――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幼儿应付挫折能力的培养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所有这些都是造成幼儿应付挫折能力普遍较差这一现状的原因。让孩子全面成长,挫折教育应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挫折教育由来已久,中国有,国外也有。挫折教育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所谓挫折教育,是指在科学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利用和创设某种情境条件,提出某种难题,启发和促进孩子动手动脑来解决问题,使他们养成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的习惯,从而引导孩子逐步摆脱依赖,形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幼儿的挫折承受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非后天自然可得,它是从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前提,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增强,通过专门的实践锻炼而获得的。
暂不说国外的挫折教育如何,中国古代的挫折教育是以打、骂、责、罚为主的,谈不上人性化的教育。“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诗句,应该算是古代“挫折教育”的写照吧。既然挫折教育自古有之,为何现在还要提呢?这是因为我们现在的教育与国外相比,在某些方面还有一些差距,如心理承受方面等。而较好的心理素质要从幼儿时期抓起,这是非常重要的,在提倡素质教育、尝试教育、愉快教育的同时,也该增加一些挫折教育的内容。
在这之前首先我们要认清挫折教育的误区,一些自认为懂得挫折教育的家长认为,挫折教育就是批评、罚站、与孩子对着干、让孩子服输等。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耐挫力差是因为家庭溺爱造成的,所以只要让他们吃点苦就能解决问题。其实不然,这种强行措施不仅很难生效,往往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挫折教育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征,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教育,决不是苛刻的'批评、大声的谩骂和严厉的责打就能实现的。
在幼儿的生活、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随机利用现实情景,或模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难题,让幼儿开动脑筋,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经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例如,小班孩子的自理能力较差,有的孩子不会系鞋带,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让老师帮忙。但是,为了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我只帮他们系一次,并让他们看着我是怎样系的。第二次让他们自己动手,如果的确有困难就再指导一下。幼儿在经历了由不会到会,由别人帮助到自己完成的过程后,心理上会得到一种满足感,同时也锻炼了自理能力。成人还可以创设一些情境,如:让幼儿到黑暗的地方取东西等。但是,在创设和利用困难情境的时候,要注意几个问题:
1、必须注意适度和适量。设置的情境要能引起幼儿的挫折感,但不能太强,应该循序渐进,逐步增加难度;同时,幼儿一次面临的难题不能太多,否则,过度的挫折会损伤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其产生严重的受挫感,从而失去探索的信心。
2、在孩子遇到困难而退缩时,要鼓励孩子,在孩子作出努力并取得成绩时,要及时肯定,让孩子体验成功,从而更有信心去面对新的困难。
3、对陷入严重挫折情境的幼儿,要及时进行疏导,防止孩子因受挫折而产生失望、冷淡等不良心理反应,在必要时可帮助孩子一步步实现目标。
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是家长、老师共同努力的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能对幼儿提出过高要求,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进行培养,否则,幼儿在压力面前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经常笼罩在这种挫折感中,会损害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总之,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挫折不行,挫折过多、过大也不行,成人要正确引导,使幼儿能正视并战胜挫折。
浅谈幼儿挫折教育的论文
《浅析幼儿挫折教育》
摘要:幼儿园要有的放矢的实施挫折教育,根据年龄选择合适的教育。在尊重的基础上,注重因材施教,寻找合理满足挫折教育的支撑点。培养幼儿坚强的意志,积极的乐观的态度和敢于尝试的精神。
关键词:挫折教育;榜样;困难;鼓励;赞扬
人生恰如一次远征,挫折将永远伴我们而行。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既会有愉快的创造,又会遇到各种挫折。挫折是人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著名心理学家冯斯洛说过:“挫折并不是坏事,关键是人对挫折的态度。”
挫折教育,是以科学的教育为指导,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利用和创建一些环境,有针对性地制造一些难题,启发和引导幼儿动脑、动手去解决问题,培养他们乐于尝试的信心、勇于克服困难的胆量
引导他们逐步摆脱依赖,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直观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在反复的体验中认识挫折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从而真切地感受到:要做好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成功的喜悦恰恰来自问题的解决,从而产生稳定的心态。
作为3~6岁的幼儿群体,他们的社会交往需求正处于一个爆发期、高涨期,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迫切希望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并与同伴之间的交往、交流。在这期间幼儿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特别是在游戏中。
由于经验不足,更容易遇到挫折。大脑的不断丰富,对社会的认识,对周围的认识,游戏角色的增加,同伴交往次数的增加,那么随之而来遇到的困难、挫折也会不断的增加。拒绝挫折就等于拒绝成功。
一、幼儿正确认识挫折及心理培养
教师与幼儿在进行教育活动及自由等各种活动时,遇到困难尤其是面临困难时,让幼儿直观认识事物,让幼儿知道挫折困难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的心态。
幼儿的心理培养是幼儿教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幼儿的整个发展。从小培养幼儿对心理和生理困扰的认识和忍受能力,能提高幼儿克服困难的能力和自信心。
幼儿的年龄决定了他们自制力较弱,为提高幼儿的自制力,教师在教学中可创设一种没有批评、没有指责,幼儿的各种想法、做法都能受到重视、尊重和赞扬的环境,这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自制力。
同时,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为了寻求奥秘,获得成功,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克制一些因困扰而产生的不良情绪及行为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增强孩子的自制力。
二、树立榜样,增强信心
幼儿期是爱模仿,爱表现的时期,所以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对幼儿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生动活泼的形象往往更容易打动幼儿。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教材中有关不怕困难、战胜挫折的内容,让幼儿身临其境或者角色互换切实体会失败及困难,增强其心里免疫力。
在平时活动中,可以有机的给幼儿讲述一些名人名事,借机向幼儿讲述他们的成功事例,同时,孩子也是孩子们的榜样。在我工作中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一天,浩浩妈妈送他来上幼儿园,他在门口不肯进来,询问后才知道,老师让他昨天画《我想飞》的主题画他没画出来,所以今天不肯上幼儿园。在后来的活动中,他撅着嘴不肯动笔
老师鼓励他自己学着想想画画,在老师的引导和鼓励下,他终于完成了一幅画,开心的笑了。老师特意对浩浩进行了表扬,同时其他小朋友也对他进行了表扬和肯定。浩浩的`脸上更是笑的灿烂了。
下午离园的时候,他高兴的跟妈妈说“老师和小朋友都表扬我画画棒,我明天还要上幼儿园,还要讲故事和唱歌跳舞呢。”老师就借此机会对跟浩浩有类似情况的娜娜也进行了鼓励,结果第二天娜娜就交给老师一幅颜色特别鲜艳漂亮的《我想飞》……因此要善于利用生活中那些活的事例来教育孩子,树立榜样。
三、创设情景“制造困难”
在日常学习活动中,努力创设一些情景,为幼儿“制造困难”,在游戏活动中容易让幼儿接受和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如故事表演“天冷我不怕”,体育游戏“勇敢的小蚂蚁”、“我最棒”,音乐游戏活动“小小男子汉”“战胜大灰狼”等活动,充分使幼儿亲身经历一些有困难的情境,在情境磨炼中提高幼儿的挫折能力
使幼儿真实感受到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关键是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告诉幼儿,困难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失去自信,那任何事都不会成功。当然在创造困难的同时,应注意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其心理发展特点
同时困难的情景要适宜、适度和适量,多对幼儿运用鼓励性的语言,给其加油和信心;若陷入严重挫折情境中,老师应及时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找出失败之处防止孩子因此而产生失望、冷淡等不良心理反应。如果幼儿在克服困难时几经尝试都失败告终,那么老师应当给予具体的帮助。
四、鼓励、赞扬、改变幼儿的受挫意识
自信心是一种强大的内部动力,是人们自己相信自己,追求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表现的心理倾向,是人类健康的核心!自信心坚信自己的力量,即使遇到困难挫折的阻挠,也坚信自己,勇往直前,直至实现自己的理想。
幼儿只有不断的得到鼓励,才能在困难面前淡化和改变受挫意识,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在进行挫折教育时,家长和教师要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整理书包,自己系鞋带
帮家长扫地擦等等一系列幼儿有能力自己做到的事情,都要让幼儿自己去尝试,自己独立去做。当然在幼儿完成之后,哪怕是幼儿只有一丁点的进步或者做的真的不尽人意
那么家长或者教师也要给予幼儿肯定和认可,“宝宝你真棒”、“你做的真漂亮”等等。鼓励性语言会让幼儿认为自己真的会做好,真的是最棒的。
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挫折不行,挫折太多、过大也不行,成人要正确引导,使幼儿能正视并战胜挫折,健康发展。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要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不要刻意追求,要顺其自然。
应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意识地进行,坚持不懈地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持之以恒,要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认识挫折,学会克服挫折的、战胜挫折的本领。在挫折中学会坚强,生活中才会微笑。
幼儿挫折教育
现今的孩子大都是在万千宠爱中长大的,任性、脆弱、自我,依赖性强,独立性差。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孩子们的生活条件更加优越了,这些"蜜罐罐"里长大的孩子们在享受优越生活条件的同时,如果不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可能会缺乏某些对他们终生发展都具有极重要意义的心理素质。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家长、教师等都纷纷呼吁,"今天孩子需要挫折教"。
所谓挫折教育,是指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创设或利用某种情景,提出某种难题,让幼儿通过动脑、动手来解决矛盾,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出一种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
应该适时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了公认。幼儿已有了一定的体力,也具备了一定的与人交往的能力,这就使幼儿有可能去面对一定的困难,并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困难。
况且,幼儿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大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绝大多数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是能够克服的,因此,我们应该相信孩子的能力。
那么,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呢?
一、引导幼儿正确认识挫折
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各种活动时,尤其是在幼儿面临困难时,应该让他们直观地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反复体验中逐步认识到挫折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从而真切地感受到要做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成功的喜悦恰恰来自于问题的解决。
幼儿在接触外界事物、学习知识时,的确离不开成人的帮助,但如果这种帮助变成了代替,久而久之,幼儿就会缺乏克服困难的心理体验,一旦因为遇到挫折而达不到预期目标时,就会产生畏难、懒惰的情绪,造成学习障碍。
因此,幼儿挫折教育首先要破除幼儿学习的依赖性,要让幼儿在各种学习活动中自己感受困难,并为克服困难做出自己的努力。
例如,当幼儿摔倒后,应让他自己爬起来,成人不要大惊小怪地赶紧去扶,否则,幼儿很容易形成"摔倒就等人扶"的依赖心理。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感受挫折,认识挫折,才能培养出他们不怕挫折、敢于面对挫折的能力。
二、利用和创设困难情景,提高幼儿挫折承受力
在幼儿的生活、学习活动中,成人可以随机利用现实情景,或模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难题,让幼儿开动脑筋,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经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例如,小班孩子的自理能力较差,有的孩子新买的鞋不会系鞋带,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让老师帮忙。但是,为了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我只帮他系一次,并让他看着我是怎样系的,第二次我就不再帮忙,而是让幼儿自己动手,如果幼儿的确有困难就再指导一下。
幼儿在经历了由不会到会,由别人帮助到自己干的过程后,心理上会得到一种满足,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自理能力。成人还可以创设一些情境,
如:把幼儿喜爱的玩具藏起来让幼儿寻找,让幼儿到黑暗的地方取东西等。但是,在创设和利用困难情景的时候,要注意几个问题:
1、必须注意适度和适量。设置的情景要能引起幼儿的挫折感,但不能太强,应该循序渐进,逐步增加难度;同时,幼儿一次面临的难题不能太多,否则,过度的挫折会损伤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其产生严重的受挫感,从而失去探索的信心。
2、 在孩子遇到困难而退缩时,要鼓励孩子,在孩子作出努力并取得成绩时,要及时肯定,让孩子体验成功,从而更有信心去面对新的困难。
3、 对陷入严重挫折情景的幼儿,要及时进行疏导,防止孩子因受挫折而产生失望、冷淡等不良心理反应,在必要时可帮助孩子一步步实现目标。
三、利用榜样作用教育,增强幼儿的抗挫折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讲述一些名人在挫折中成长并获得成功的事例,让孩子以这些名人做榜样,不畏挫折;要注意父母和老师的榜样作用,在幼儿眼中,父母和老师非常高大,无所不能,他们对待挫折的态度和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态度和行为;同伴也是孩子的"老师",教师要抓住同伴的良好行为树立榜样,增强幼儿抗挫折能力。
例如:有些幼儿不敢走平衡木,老师在旁边鼓励说?别怕,你行!"或者说:"你像某某小朋友一样勇敢,老师相信你!" 在榜样的影响下,幼儿会树立信心,努力去克服困难。当战胜困难后,老师的"你真行"就会变成幼儿心理上的"我真行"。
四、多鼓励,改变幼儿的受挫意识
幼儿只有不断得到鼓励,才能在困难面前淡化和改变受挫意识,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成人要多鼓励幼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一旦进步,要立即予以表扬,强化其行为,并随时表现出肯定和相信的神态。成人的鼓励和肯定既能使幼儿的受挫意识得以改变,又能提高他们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
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是家长、老师共同努力的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能对幼儿提出过高要求,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进行培养,否则,幼儿在压力面前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经常笼罩在这种挫折感中,会损害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总之,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挫折不行,挫折过多、过大也不行,成人要正确引导,使幼儿能正视并战胜挫折,健康发展。
挫折教育,是以科学的教育为指导,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利用和建立一些环境,有针对性地制造一些难题,启发和引导幼儿动脑、动手去解决问题。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挫折教育浅论》
摘 要:本文阐述了幼儿挫折教育的含义和必要性,并对如何加强幼儿挫折教育提出了建议,旨在促使幼儿通过动手、动脑解决问题,扫除障碍,逐步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培养环境适应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
关键词:幼儿教育 挫折教育 教育途径
一、幼儿挫折教育的含义
幼儿挫折教育,是指在科学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创设必要的情境,设定一定的障碍,启发幼儿通过动手、动脑解决问题,跨越障碍,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从而逐步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培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二、幼儿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幼儿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在这一时期所形成的能力和个性对其今后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幼儿进行科学的挫折教育具有特殊意义。
一有利于实现幼儿的社会化,提高素质与能力。社会化是指个体形成适应于生存环境的社会与文化的人格和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个体必须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才能实现个体社会化,这一过程较为漫长。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一定的挫折承受力是幼儿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衡量尺度。幼儿适当经受一些挫折有利于丰富人生阅历,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二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当前幼儿园中普遍存在“小学化”现象,重视知识灌输、技能训练,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当今社会提倡的终身教育相悖。其实,非智力因素如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性格、气质等才是决定孩子是否成才的重要条件,只有高度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才有利于幼儿全面发展。
三、关于加强幼儿挫折教育的建议
加强幼儿挫折教育,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社会、幼儿园、家庭三方面必须通力合作。
一全社会应关注幼儿挫折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家庭条件的普遍提升。城市独生子女家庭众多,家长溺爱孩子;农村家长多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多由爷爷奶奶代为照顾,一些祖辈往往由于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式不当,过于放任孩子,一味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由此引发一系列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农村、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从学校教育到各行各业都关心和参与的全方位挫折教育网路,以便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的挫折教育。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城乡孩子都能健康顺利地成长。
二幼儿园应重视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场所,应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系统的挫折教育。
1.在园内营造挫折教育环境,让幼儿认识到挫折是寻常的、可贵的。在幼儿园里,幼教工作者要根据幼儿的能力有目的地创设情境,如用易拉罐制作“梅花桩”;用绳索制成软桥、抓网,还有单杠、双杠、秋千等器械,让幼儿在反复的尝试中体验失败和成功,体验受挫感和胜利感。
2.根据幼儿的年龄和个性特征,有意设定一些难度不同的障碍。正常情况下,幼儿遇到的大多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幼儿教师可在日常生活中故意设定一些困难,并及时给予幼儿语言和行动上的鼓励和支援,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提高生活能力。如对五六岁的孩子可创设挫折情境,如上街迷路了怎么办?把玩具弄坏了怎么办?和小伙伴闹矛盾了怎么办?让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并鼓励他们多多与他人交流合作,寻求他人的帮助,培养他们勇于面对困难、竭力解决困难的能力。同时,幼儿教师应教给他们一些摆脱困境、克服困难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3.组织各种活动,增强幼儿的体质。可鼓励幼儿主动做值日生,为集体做事,参加体育、公益和种植活动等。如冬季即将到来,鼓励幼儿在家早起晨跑,下雪天,可组织孩子们打雪仗,既愉悦他们的身心,又磨炼他们与严寒做斗争的意志。
4.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并重。通过获得赏识,幼儿会提高做事的积极主动性,建立自信,与他人相处融洽;通过接受挫折,幼儿会懂得世事的劳苦、人生道路的不平坦,从而提高抗挫力。当幼儿有闪光之处时,幼儿教师应不吝赞扬之词,真诚地赏识他们,使他们在肯定和褒扬中树立正确的观念,巩固正确的行为;当幼儿面临困难甚至失败时,幼儿教师应充分肯定他们的努力,通过眼神、手势、语言等,让他们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的错误,抓住机遇,获得成功。
三重视家庭挫折教育,培养幼儿的意志力和个性。当前部分家长的教育思想、行为和方法等存在偏差,应引起足够重视。家长应高度认识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性,不仅要积极配合社会和幼儿园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而且要在家里创造和利用一切有利时机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与信心。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挫折,有些挫折看似不起眼,却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回圈往复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可成,也并非刻意追求可成,关键要顺其自然,顺应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1.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引导。生活中挫折无处不在,可以说,挫折伴随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当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挫折时,家长应教育孩子克服畏难思想和依赖心理,鼓励孩子独立面对困难。如孩子走路摔跤,有的家长赶紧跑过去把孩子扶起来,还哄孩子说:“这路真不好走,让宝宝绊一跤,来,我们来打它。”这样孩子就会把摔跤归于外因,不能正确面对“摔跤”这一小小挫折。孩子生病时,有的家长总是哄孩子说,打针一点儿都不疼,事后孩子觉得受了,下次就会拒绝打针。家长要向孩子解释产生挫折的原因,并帮助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遇到上述两种情况,家长可事前告诉孩子:“走路眼睛要看着路面,才不会被绊倒”。“打针有一点儿疼,吃药有一点儿苦,但打了针、吃了药,病很快就好了”。孩子思想上有了准备,就不会因为摔跤而大哭不止,也不会因为吃药、打针而犯难。这样的教育机会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2.发挥榜样作用,侧面引导。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幼儿模仿性和可塑性极强,家长应以身示教,时时处处做孩子的榜样。家长遇到挫折时,应正确对待,积极应对,通过言传身教教会孩子如何应对。除了自己做榜样外,家长平时还要注意观察,将孩子的同龄人作为榜样,如平常带孩子去公园玩滑滑梯时,胆小的孩子可能会说:“妈妈我怕,我不滑。”这时妈妈可以说:“别怕,你可以的,你看别的小朋友都能滑下去,你也一样能做好。滑滑梯多有趣啊,只有勇敢的小朋友才会玩滑滑梯。”在榜样的影响下,孩子会善于从鲜活的生活事例中得到教益,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勇敢,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
3.正视现实情况,直面挫折。不可否认,当今社会,贫困家庭不在少数。孩子看到别人买了好吃好玩的东西总会羡慕,甚至以撒泼哭闹“要挟”家长满足要求,一类家长会节衣缩食满足孩子的要求,一类家长则会当众斥责孩子不懂事,其实家长应以适当的方式把家中的困难告诉孩子,让孩子逐渐认识到生活中也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如意,并非事事都一帆风顺。在孩子正视现实的同时,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这些不如意。不要小看孩子的理解力和同理心,因为他们都是以纯真的心来看待这个世界的,他们会理解的,会迅速成长的。
“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孩子是温室中的花朵,极少经历风吹雨打,但最终他们都要走进社会,一步步地成长。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都要让孩子自己体验、经历。只有体验了经历了,或成功或失败,有快乐有痛楚,才是丰实的人生。
参考文献:
[1]谷建萍.幼儿教育中的挫折教育[J].成才之路,200824.
[2]吕品.试论挫折教育的误区与改进[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01.
[3]张红梅.加强挫折教育促进儿童健康发展[J].成功教育,200707.
点选下页还有更多>>>
挫折教育,是以科学的教育为指导,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利用和建立一些环境,有针对性地制造一些难题,启发和引导幼儿动脑、动手去解决问题。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挫折教育浅论》
摘 要:本文阐述了幼儿挫折教育的含义和必要性,并对如何加强幼儿挫折教育提出了建议,旨在促使幼儿通过动手、动脑解决问题,扫除障碍,逐步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培养环境适应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
关键词:幼儿教育 挫折教育 教育途径
一、幼儿挫折教育的含义
幼儿挫折教育,是指在科学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创设必要的情境,设定一定的障碍,启发幼儿通过动手、动脑解决问题,跨越障碍,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从而逐步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培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二、幼儿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幼儿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在这一时期所形成的能力和个性对其今后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幼儿进行科学的挫折教育具有特殊意义。
一有利于实现幼儿的社会化,提高素质与能力。社会化是指个体形成适应于生存环境的社会与文化的人格和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个体必须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才能实现个体社会化,这一过程较为漫长。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一定的挫折承受力是幼儿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衡量尺度。幼儿适当经受一些挫折有利于丰富人生阅历,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二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当前幼儿园中普遍存在“小学化”现象,重视知识灌输、技能训练,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当今社会提倡的终身教育相悖。其实,非智力因素如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性格、气质等才是决定孩子是否成才的重要条件,只有高度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才有利于幼儿全面发展。
三、关于加强幼儿挫折教育的建议
加强幼儿挫折教育,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社会、幼儿园、家庭三方面必须通力合作。
一全社会应关注幼儿挫折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家庭条件的普遍提升。城市独生子女家庭众多,家长溺爱孩子;农村家长多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多由爷爷奶奶代为照顾,一些祖辈往往由于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式不当,过于放任孩子,一味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由此引发一系列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农村、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从学校教育到各行各业都关心和参与的全方位挫折教育网路,以便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的挫折教育。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城乡孩子都能健康顺利地成长。
二幼儿园应重视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场所,应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系统的挫折教育。
1.在园内营造挫折教育环境,让幼儿认识到挫折是寻常的、可贵的。在幼儿园里,幼教工作者要根据幼儿的能力有目的地创设情境,如用易拉罐制作“梅花桩”;用绳索制成软桥、抓网,还有单杠、双杠、秋千等器械,让幼儿在反复的尝试中体验失败和成功,体验受挫感和胜利感。
2.根据幼儿的年龄和个性特征,有意设定一些难度不同的障碍。正常情况下,幼儿遇到的大多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幼儿教师可在日常生活中故意设定一些困难,并及时给予幼儿语言和行动上的鼓励和支援,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提高生活能力。如对五六岁的孩子可创设挫折情境,如上街迷路了怎么办?把玩具弄坏了怎么办?和小伙伴闹矛盾了怎么办?让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并鼓励他们多多与他人交流合作,寻求他人的帮助,培养他们勇于面对困难、竭力解决困难的能力。同时,幼儿教师应教给他们一些摆脱困境、克服困难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3.组织各种活动,增强幼儿的体质。可鼓励幼儿主动做值日生,为集体做事,参加体育、公益和种植活动等。如冬季即将到来,鼓励幼儿在家早起晨跑,下雪天,可组织孩子们打雪仗,既愉悦他们的身心,又磨炼他们与严寒做斗争的意志。
4.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并重。通过获得赏识,幼儿会提高做事的积极主动性,建立自信,与他人相处融洽;通过接受挫折,幼儿会懂得世事的劳苦、人生道路的不平坦,从而提高抗挫力。当幼儿有闪光之处时,幼儿教师应不吝赞扬之词,真诚地赏识他们,使他们在肯定和褒扬中树立正确的观念,巩固正确的行为;当幼儿面临困难甚至失败时,幼儿教师应充分肯定他们的努力,通过眼神、手势、语言等,让他们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的错误,抓住机遇,获得成功。
三重视家庭挫折教育,培养幼儿的意志力和个性。当前部分家长的教育思想、行为和方法等存在偏差,应引起足够重视。家长应高度认识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性,不仅要积极配合社会和幼儿园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而且要在家里创造和利用一切有利时机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与信心。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挫折,有些挫折看似不起眼,却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回圈往复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可成,也并非刻意追求可成,关键要顺其自然,顺应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1.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引导。生活中挫折无处不在,可以说,挫折伴随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当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挫折时,家长应教育孩子克服畏难思想和依赖心理,鼓励孩子独立面对困难。如孩子走路摔跤,有的家长赶紧跑过去把孩子扶起来,还哄孩子说:“这路真不好走,让宝宝绊一跤,来,我们来打它。”这样孩子就会把摔跤归于外因,不能正确面对“摔跤”这一小小挫折。孩子生病时,有的家长总是哄孩子说,打针一点儿都不疼,事后孩子觉得受了,下次就会拒绝打针。家长要向孩子解释产生挫折的原因,并帮助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遇到上述两种情况,家长可事前告诉孩子:“走路眼睛要看着路面,才不会被绊倒”。“打针有一点儿疼,吃药有一点儿苦,但打了针、吃了药,病很快就好了”。孩子思想上有了准备,就不会因为摔跤而大哭不止,也不会因为吃药、打针而犯难。这样的教育机会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2.发挥榜样作用,侧面引导。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幼儿模仿性和可塑性极强,家长应以身示教,时时处处做孩子的榜样。家长遇到挫折时,应正确对待,积极应对,通过言传身教教会孩子如何应对。除了自己做榜样外,家长平时还要注意观察,将孩子的同龄人作为榜样,如平常带孩子去公园玩滑滑梯时,胆小的孩子可能会说:“妈妈我怕,我不滑。”这时妈妈可以说:“别怕,你可以的,你看别的小朋友都能滑下去,你也一样能做好。滑滑梯多有趣啊,只有勇敢的小朋友才会玩滑滑梯。”在榜样的影响下,孩子会善于从鲜活的生活事例中得到教益,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勇敢,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
3.正视现实情况,直面挫折。不可否认,当今社会,贫困家庭不在少数。孩子看到别人买了好吃好玩的东西总会羡慕,甚至以撒泼哭闹“要挟”家长满足要求,一类家长会节衣缩食满足孩子的要求,一类家长则会当众斥责孩子不懂事,其实家长应以适当的方式把家中的困难告诉孩子,让孩子逐渐认识到生活中也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如意,并非事事都一帆风顺。在孩子正视现实的同时,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这些不如意。不要小看孩子的理解力和同理心,因为他们都是以纯真的心来看待这个世界的,他们会理解的,会迅速成长的。
“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孩子是温室中的花朵,极少经历风吹雨打,但最终他们都要走进社会,一步步地成长。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都要让孩子自己体验、经历。只有体验了经历了,或成功或失败,有快乐有痛楚,才是丰实的人生。
参考文献:
[1]谷建萍.幼儿教育中的挫折教育[J].成才之路,200824.
[2]吕品.试论挫折教育的误区与改进[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01.
[3]张红梅.加强挫折教育促进儿童健康发展[J].成功教育,200707.
点选下页还有更多>>>
现在的孩子大多养尊处优很难面对困境,其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比较差,挫折教育从幼儿开始。专家呼吁现在的孩子要从幼儿开始就要对其进行挫折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让生活在优越环境下的孩子健康发展,幼儿教育《挫折教育从幼儿开始》。 怎样的教育才是挫折教育呢?一些自认为懂得挫折教育的父母认为,挫折教育就是批评、罚站、不给吃饭,与孩子对着干,让孩子服输等。有的父母认为,孩子的耐挫力差是因为家庭溺爱造成的',所以只要让他们吃点苦就能解决问题。其实这种强行措施不仅很难生效,往往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 挫折教育应该是抗挫折教育:使孩子有勇气敢于面对困难,有机智应付困境和有能力解决难题。挫折教育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征,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教育,决不是苛刻的批评,大声的漫骂和严厉的责打或者与孩子对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