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思特里克兰德的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思特里克兰德的论文参考文献

问题    “我用尽全力过着平凡的一生”在《月亮与六便士》的哪一节?

主回答

且永远保持着亲人的心那么两人的幸福生活将白头揩老:执子之手与子揩老.真正对待爱情的人是不会玩感情游戏的真正对待爱情的人是不会玩感情游戏的,爱存在这美丽新世界,相信爱情的存在,不要违被爱情的本意,两情相悦,唯一选择,一生的守候不必频频回首,爱情是游戏,爱情是电光闪耀,可以说是心灵上的需求,生活没有爱情是暗淡无光的,真正对待爱情的人是不会玩感情游戏的.真爱:在爱与被爱的交口,事实的真象是双双选择了对方,感情要经得起时间、金钱,以及环境考验.携起人生路爱情本身真实,即使当事人有-些不愿为人知悉甚至不愿为自己的爱人知悉的隐秘细节,也完全无损于真实性,两个富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之间的天长日久的情感生活,会是一条没有任何暗流或支流、永远不起波澜的平坦河

李笑来老师发起了“十分钟读完一本好书”活动,最初的灵感是:这确实是个好主意,就借此机会,系统回顾一下我读过的书吧。一方面是给大家介绍一些自己喜欢的书,一方面也是激励自己阅读与思考。二十四岁那年的夏天,我第一次读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之前也听说过这本书,却一直没有读。一方面是觉得书名比较奇怪,甚至有点卖弄;另一方面是觉得这是一本女人读的书。 那年夏天,我并不抱期望地读起这本书,却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它不仅是写给女人的,更是写给男人的。虽然,我不喜欢思特里克兰德的“冷漠”与“残忍”,却非常欣赏他对艺术的热情与坚持、追求梦想的勇气、不在意别人看法的自由、不在乎道德评判的智慧。 二十七岁的时候,我重读《月亮和六便士》,已经是完全不同的心态。第一次读这本书,是我读博士第二年,已经有不错的成果,对未来充满期待与信心。重读这本书,是我读博士第四年,已经跟女友订婚,在纠结于很多事情。比如去公司还是去高校,是否留在北京,怎么买得起房子,如何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如何保证孩子以后能有好的教育等等。 在这样的压力与迷茫下读这本书,更加能够感受到思特里克兰德曾经为家庭做出的牺牲,以及后来追求梦想时的执拗。我也一样,有自己的梦想和热情,但是我知道不能靠那个维持生活。就像郝云唱得那样: 慌慌张张,匆匆忙忙,为何生活总是这样。 难道说,我的理想,就是这样度过一生的时光。 不卑不亢,不慌不忙,也许生活应该这样。 难道说,六十岁后,再去寻找我想要的自由。 其实我也常跟自己说,人要学会知足而常乐。 可万事都一笑而过,还有什么意思呢? 最近,在写“十分钟读完一本好书”系列文章,想起《月亮和六便士》,心想也许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它缩写一下(我喜欢足够简练的小说,比如米兰·昆德拉的《庆祝无意义》)。结果还不错,希望大家会喜欢(也许,读完原著以后再读这个会更有意思)。 《月亮和六便士》 原作名: The Moon and Sixpence 作者:[英]毛姆 译者:傅惟慈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 2006-8威廉·萨默赛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年1月25日-1965年12月16日),英国现代小说家、剧作家。生于巴黎的英国大使馆,八岁时母亲去世,悲伤的毛姆遂把她的一幅相片保留在床边直到自己逝世;十岁时父亲劳伯特·奥蒙得·毛姆(大法官)亦去世,他继承了一笔每年300镑的遗产。 毛姆于坎特伯雷国王学校毕业后入海德堡大学学习。后来因为染上肺疾而前往法国南方里维耶拉疗养,开始阅读法国作家的作品,1897年医科毕业后毛姆成为妇产科医生,并以自己的经验创作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兰贝斯的丽莎》(Liza of Lambeth)。此后弃医从文,毛姆开始写作,一写就七十年。《人性的枷锁》(Of Human Bondage)是毛姆的代表作,带有自传色彩。(摘自维基百科) 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本已有牢靠的职业和地位、美满的家庭,但却迷恋上绘画,像“被魔鬼附了体”,突然弃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的理想。他的行径没有人能够理解。他在异国不仅肉体受着贫穷和饥饿煎熬,而且为了寻找表现手法,精神亦在忍受痛苦折磨。经过一番离奇的遭遇后,主人公最后离开文明世界,远遁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上。他终于找到灵魂的宁静和适合自己艺术气质的氛围。他同一个土著女子同居,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后世震惊的杰作。在他染上麻风病双目失明之前,曾在自己住房四壁画了一幅表现伊甸园的伟大作品。但在逝世之前,他却命令土著女子在他死后把这幅画作付之一炬。通过这样一个一心追求艺术、不通人性世故的怪才,毛姆探索了艺术的产生与本质、个性与天才的关系、艺术家与社会的矛盾等等引人深思的问题。同时这本书也引发了人们对摆脱世俗束缚逃离世俗社会寻找心灵家园这一话题的思考,而关于南太平洋小岛的自然民风的描写也引人向往。 《月亮和六便士》说问世后,以情节入胜、文字深刻在文坛轰动一时,人们争相传看。在小说中,毛姆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借“我”之口,叙述整个故事,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原型是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这更增加了它的传奇色彩,受到了全世界读者的关注。(摘自豆瓣) 老实说,我刚刚认识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的时候,从来没注意到这个人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但是今天却很少有人不承认他的伟大了。我所谓的伟大不是走红运的政治家或是立战功的军人的伟大;这种人显赫一时,与其说是他们本身的特质倒不如说沾了他们地位的光,一旦事过境迁,他们的伟大也就黯然失色了。人们常常发现一位离了职的首相当年只不过是个大言不惭的演说家;一个解甲归田的将军无非是个平淡乏味的市井英雄。但是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的伟大却是真正的伟大。你可能不喜欢他的艺术,但无论如何你不能不对它感到兴趣。他的作品使你不能平静,扣紧你的心弦。 思特里克兰德受人挪揄讥嘲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为他辩护或甚至对他赞誉也不再被看作是某些人的奇行怪癖了。他的瑕疵在世人的眼中已经成为他的优点的必不可少的派生物。他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尽可以继续争论。崇拜者对他的赞颂同贬抑者对他的诋毁固然都可能出于偏颇和任性,但是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他具有天才。 在我看来,艺术中最令人感兴趣的就是艺术家的个性;如果艺术家赋有独特的性格,尽管他有一千个缺点,我也可以原谅。一个艺术家——画家也好,诗人也好,音乐家也好,用他的崇高的或者美丽的作品把世界装点起来,满足了人们的审美意识,但这也同人类的性本能不无相似的地方,都有其粗野狂暴的一面。在把作品奉献给世人的同时,艺术家也把他个人的伟大才能呈现到你眼前。 探索一个艺术家的秘密颇有些阅读侦探小说的迷人劲儿。这个奥秘同大自然极相似,其妙处就在于无法找到答案。思特里克兰德的最不足道的作品也使你模糊看到他的奇特、复杂、受着折磨的性格;那些不喜欢他的绘画的人之所以不能对他漠不关心,肯定是因为这个原因。也正是这一点,使得那么多人对他的生活和性格充满了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 现在回想起来,在那些惯爱结交文人名士的人中,思特里克兰德太太要算心地最单纯的了,这些人为了把猎物捕捉到手,从汉普斯台德的远离尘嚣的象牙塔一直搜寻到柴纳街的寒酸破旧的画室。思特里克兰德太太年轻的时候住在寂静的乡间,从穆迪图书馆借来的书籍不只使她阅读到不少浪漫故事,而且也给她的脑子里装上了伦敦这个大城市的罗曼史。她从心眼里喜欢看书(这在她们这类人中是少见的,这些人大多数对作家比对作家写的书、对画家比对画家画的画兴趣更大),她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幻想的小天地,生活于其中,感到日常生活所无从享受到的自由。 当她同作家结识以后,她有一种感觉,仿佛过去只能隔着脚灯了望的舞台,这回却亲身登上去了。她看着这些人粉墨登场,好象自己的生活也扩大了,因为她不仅设宴招待他们,而且居然闯进这些人的重门深锁的幽居里去。对于这些人游戏人生的信条她认为无可厚非,但是她自己却一分钟也不想按照他们的方式调整自己的生活。这些人道德伦理上的奇行怪癖,正如他们奇特的衣着、荒唐背理的言论一样,使她觉得非常有趣,但是对她自己立身处世的原则却丝毫也没有影响。 “有没有一位思特里克兰德先生啊?”我问。 “怎么没有啊。他在伦敦做事。我想是个证券经纪人吧。没有什么风趣。” “他们俩感情好吗?” “两个人互敬互爱。如果你在他们家吃晚饭,你会见到他的。但是她很少请人吃晚饭。他不太爱说话,对文学艺术一点儿也不感兴趣。” “为什么讨人喜欢的女人总是嫁给蠢物啊?” “因为有脑子的男人是不娶讨人喜欢的女人的。” 我想不出什么反驳的话来,于是我就把话头转开,打听思特里克兰德太太有没有孩子。 “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两个人都在上学。” 这个题目已经没有好说的了。我们又扯起别的事来。 “他们两个人长得都非常象你,”我说。 “可不是,他们都更随我,不随他们的父亲。” “你为什么一直不让我同他见面?” “你愿意见他吗?” 她笑了,她的笑容很甜,脸上微微泛起一层红晕;象她这样年纪的女人竟这么容易脸红,是很少有的。也许她最迷人之处就在于她的纯真。 “你知道,他一点儿也没有文学修养,”她说,“他是个十足的小市民。” 她用这个词一点儿也没有贬抑的意思,相反地,倒是怀着一股深情,好象由她自己说出他最大的缺点就可以保护他不受她朋友们的挖苦以的。 “他在证券交易所干事儿,是一个典型的经纪人。我猜想,他一定会叫你觉得很厌烦的。” “你对他感到厌烦吗?” “你知道,我刚好是他的妻子。我很喜欢他。” 她笑了一下,掩盖住自己的羞涩。我想她可能担心我会说一句什么打趣的话,换了柔斯·瓦特尔芙德,听见她这样坦白,肯定会挖苦讽刺几句的。她踌躇了一会儿,眼神变得更加温柔了。 “他不想假充自己有什么才华。就是在证券交易所里他赚的钱也不多。但是他心地非常善良。” “我想我会非常喜欢他的。” “等哪天没有外人的时候,我请你来吃晚饭。但是我把话说在前头,你可是自愿冒这个风险;如果这天晚上你过得非常无聊,可千万不要怨我。” 因为我知道这些人谁都和我无关,所以就从从容容地仔细打量起思特里克兰德来。他比我想象中的要高大一些;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以前会认为他比较纤弱,貌不出众。实际上他生得魁梧壮实,大手大脚,晚礼服穿在身上有些笨拙,给人的印象多少同一个装扮起来参加宴会的马车夫差不多。 他年纪约四十岁,相貌谈不上漂亮,但也不难看,因为他的五官都很端正,只不过都比一般人大了一号,所以显得有些粗笨。他的胡须刮得很干净,一张大脸光秃秃的让人看着很不舒服。他的头发颜色发红,剪得很短,眼睛比较小,是蓝色或者灰色的。他的相貌很平凡。我不再奇怪为什么思特里克兰德太太谈起他来总是有些不好意思了;对于一个想在文学艺术界取得一个位置的女人来说,他是很难给她增加光彩的。 很清楚,他一点儿也没有社交的本领,但这也不一定人人都要有的。他甚至没有什么奇行怪癖,使他免于平凡庸俗之嫌。他只不过是一个忠厚老实、索然无味的普通人。一个人可以钦佩他的为人,却不愿意同他待在一起。他是一个毫不引人注意的人。他可能是一个令人起敬的社会成员,一个诚实的经纪人,一个恪尽职责的丈夫和父亲,但是在他身上你没有任何必要浪费时间。 我也许感到有一点寂寞,回想我刚才瞥见的这种幸福家庭生活,心里不无艳羡之感。这一家人感情似乎非常融洽。他们说一些外人无从理解的小笑话,笑得要命。 如果纯粹从善于辞令这一角度衡量一个人的智慧,也许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算不得聪明,但是在他自己的那个环境里,他的智慧还是绰绰有余的,这不仅是事业成功的敲门砖,而且是生活幸福的保障。 思特里克兰德太太是一个招人喜爱的女人,她很爱她的丈夫。我想象着这一对夫妻的生活,不受任何灾殃祸变的干扰,诚实、体面,两个孩子更是规矩可爱,肯定会继承和发扬这一家人的地位和传统。在不知不觉间,他们俩的年纪越来越老,儿女却逐渐长大成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结婚成家——一个已经出息成美丽的姑娘,将来还会生育活泼健康的孩子;另一个则是仪表堂堂的男子汉,显然会成为一名军人。最后这一对夫妻告老引退,受到子孙敬爱,过着富足、体面的晚年。他们幸福的一生并未虚度,直到年寿已经很高,才告别了人世。 当我想到后来发生的种种事情时,不禁自问:是不是当初我过于迟钝,没有看出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身上与常人不同的地方啊?也许是这样的。从那个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了这么多年,在此期间我对人情世故知道了不少东西,但是即使当初我认识他们夫妇时就已经有了今天的阅历,我也不认为我对他们的判断就有所不同。只不过有一点会和当年不一样:在我了解到人是多么玄妙莫测之后,我今天决不会象那年初秋我刚刚回到伦敦时那样,在听到那个消息以后会那样大吃一惊了。 回到伦敦还不到二十四小时,我就在杰尔敏大街上遇见了柔斯·瓦特尔芙德。 “看你今天这么喜气洋洋的样子,”我说,“有什么开心的事啊?” 她笑了起来,眼睛流露出一道我早已熟悉的幸灾乐祸的闪光。这意味着她又听到她的某个朋友的一件丑闻,这位女作家的直觉已经处于极度警觉状态。 “你看见过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是不是?” 不仅她的面孔,就连她的全身都变得非常紧张。我点了点头。我怀疑这个倒霉鬼是不是在证券交易所蚀了老本儿,要不就是让公共汽车轧伤了。 “你说,是不是太可怕了?他把他老婆扔了,跑掉了。” 瓦特尔芙德小姐肯定觉得,在杰尔敏大街马路边上讲这个故事太辱没这样一个好题目,所以她只是象个艺术家似地把主题抛出来,宣称她并不知道细节。而我却不能埋没她的口才,认为根本无需介意的环境竟会妨碍她给我讲述故事。但是她还是执拗地不肯讲。 “我告诉你我什么也不知道,”她回答我激动的问题说,接着,很俏皮地耸了耸肩膀,又加了一句:“我相信伦敦哪家茶点店准有一位年轻姑娘把活儿辞了。” 她朝我笑了一下,道歉说同牙医生约定了时间,便神气十足地扬长而去。 “我不知道她以后怎么办。而且还有孩子。难道让他们靠空气过活?十六年啊!” “什么十六年?” “他们结婚十六年了,”他没好气儿地说。“我从来就不喜欢他。当然了,他是我的连襟,我尽量容忍着。你以为他是个绅士吗?她根本就不应该嫁给他。” “就没有挽回的余地了吗?” “她只有一件事好做:同他离婚。这就是你刚进来的时候我对她说的。‘把离婚申请书递上去,亲爱的阿美,’我说,‘为了你自己,为了你的孩子,你都该这么做。’他最好还是别叫我遇见。我不把他打得灵魂出窍才怪。” 我禁不住想,麦克安德鲁上校做这件事并不很容易,因为思特里克兰德身强力壮,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但是我并没有说什么。如果一个人受到侮辱损害而又没有力量对罪人直接施行惩罚,这实在是一件痛苦不堪的事。 我正准备再作一次努力向他告辞,这时思特里克兰德太太又回到屋子里来了。她已经把眼泪揩干,在鼻子上扑了点儿粉。 “真是对不起,我的感情太脆弱了,”她说,“我很高兴你没有走。” 她坐了下来。我一点儿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我不太好意思谈论同自己毫不相干的事。那时候我还不懂女人的一种无法摆脱的恶习——热衷于同任何一个愿意倾听的人讨论自己的私事。思特里克兰德太太似乎在努力克制着自己。 “人们是不是都在议论这件事啊?”她问。我非常吃惊,她竟认为我知道她家的这件不幸是想当然的事。 “我刚刚回来。我就见到了柔斯·瓦特尔芙德一个人。” 思特里克兰德太太拍了一下巴掌。 “她是怎么说的,把她的原话一个字不差地告诉我。”我有点儿踌躇,她却坚持叫我讲。“我特别想知道她怎么谈论这件事。” “你知道别人怎么谈论。她这个人说话靠不住,对不对?她说你的丈夫把你丢开了。” “就说了这些吗?” 我不想告诉她柔斯·瓦特尔芙德分手时讲到茶点店女侍的那句话。我对她扯了个谎。 “她说没说他是跟一个什么人一块走的?” “没有。” “我想知道的就是这件事。” “我们根本弄不清是哪个女人,你知道,”他说,“我们只知道那个流氓跑到巴黎去了。” “我一直以为他们俩感情挺不错。” “是不错。哼,你来以前,阿美还说他们结婚这么多年就没有吵过一次嘴。你知道阿美是怎样一个人。世界上没有比她更好的女人了。” 既然他主动把这家人的秘密都告诉我,我觉得我不妨继续提出几个问题来。 “你的意思是说她什么也没有猜到?” “什么也没猜到。八月他是同她和孩子们一起在诺佛克度过的。他同平常日子一模一样,一点也没有反常的地方。我和我妻子到他们乡下过了两三天,我还同他玩过高尔夫球。九月,他回到城里来,为了让他的合股人去度假。阿美仍然待在乡下。他们在乡下房子租了六个星期,房子快满期以前她给他写了封信,告诉他自己哪一天回伦敦来。他的回信是从巴黎发的,说他已经打定主意不同她一起生活了。” “他怎样解释呢?” “他根本没有解释,小朋友。那封信我看了。还不到十行字。” “真是奇怪了。” “他的买卖怎么办?” “这正是他狡诈的地方。一年来他一直把摊子越缩越小。” “他告诉没告诉他的合股人他不想干了?” “一句也没透露。” 麦克安德鲁上校对证券交易的事不太内行,我更是一窍不通,因此我不太清楚思特里克兰德是在什么情况下退出了他经营的交易。我得到的印象是,被他中途甩开的合股人气得要命,威胁说要提出诉讼。看来一切都安排妥善后,这个人的腰包要损失四五百镑钱。 “幸而住房的全套家具都是写在阿美名下的。不管怎么说这些东西她还都能落下。” “刚才你说她一个便士也没有是真实情况吗?” “当然是真的。她手头就只有两三百镑钱和那些家具。” “那她怎样生活呢?” “天晓得。” “这么突如其来,”她说,“我们结婚十六年了,我做梦也没想到查理斯是这样一个人,会迷上了什么人。我们相处得一直很好。当然了,我有许多兴趣爱好与他不同。” “你发现没发现是什么人,”——我不知道该怎样措词——“那人是谁,同他一起走的?” “没有。好象谁都不知道。太奇怪了。在一般情况下,男人如果同什么人有了爱情的事,总会被人看到,出去吃饭啊什么的。做妻子的总有几个朋友来把这些事告诉她。我却没有接到警告——没有任何警告。他的信对我好象是晴天霹雳。我还以为他一直生活得很幸福呢。” 她开始哭起来,可怜的女人,我很替她难过。但是没有过一会儿她又逐渐平静下来。 “不该让人家拿我当笑话看,”她擦了擦眼睛说,“唯一要做的事是从速决定到底该怎么办。” “他好象一直很喜欢这两个孩子。即使他对我厌倦了,我不理解他怎么会忍心把孩子也抛弃了。这一切简直令人不能置信。到了今天我也不能相信这会是真事。” 最后她把他写来的信拿出来给我看。我本来就有些好奇,可是一直没敢大胆提出来。 亲爱的阿美: 我想你会发现家中一切都已安排好。你嘱咐安妮的事我都已转告她。你同孩子到家以后晚饭会给你们准备好。我将不能迎接你们了。我已决心同你分居另过,明晨我就去巴黎。这封信我等到巴黎后再发出。我不回来了。我的决定不能更改了。 永远是你的,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 “没有一句解释的话,也丝毫没有表示歉仄不安。你是不是觉得这人太没有人性了?” “在这种情况下这封信是很奇怪,”我回答。 “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他人已经变了。我不知道是哪个女人把他抓在手掌里,但是她肯定把他变成另外一个人了。事情非常清楚,这件事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了。” “他们以后可怎么办啊,可怜的宝贝?我这一家人以后怎么活下去啊?” 她拼命克制着自己的感情,我注意到她的两手一会儿握紧,一会儿又松开。那种痛苦简直太可怕了。 “如果你认为我到巴黎去有好处,我当然会去的,但是你一定要同我说清楚,你要叫我去做什么。” “我要叫他回来。” “我听麦克安德鲁上校的意思,你已经决心同他离婚了。” “我永远也不会同他离婚。”她突然气狠狠地说,“把我的话告诉他,他永远也别想同那个女人结婚。我同他一样,是个拗性子,我永远也不同他离婚。我要为我的孩子着想。” 我想她最后加添的话是为了向我解释她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态度,但是我却认为她这样做与其说出于母爱不如说由于极其自然的嫉妒心理。 “你还爱他吗?” “我不知道。我要他回来。如果他回来了,我可以既往不咎。不管怎么说,我们已经是十七年的夫妻了。我不是一个心胸狭小的女人。过去我一直蒙在鼓里,只要我不知道,我也就不会介意这件事。他应该知道这种迷恋是长不了的。如果他现在就回来,事情会很容易弥补过去,谁也发现不了。” 思特里克兰德太太对流言蜚语这样介意,叫我心里有些发凉,因为当时我还不知道旁人的意见对于女人的生活竟有这么大的关系。我认为这种态度对她们深切的情感投掷上一层不真挚的暗影。

仰望与俯首读《月亮与六便士》有感。本月读了毛姆的长篇小说《月亮与六便士》,咋一看书名好奇怪。据说名字的由来如此。六便士是当时英国货币的最小单位,有个朋友跟毛姆开玩笑说,人们在仰望月亮时常常忘了脚下的六便士,毛姆觉得这说法挺有意思,就起了这个书名,甚是开玩笑的语气。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则是现实的代表。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写为理想而追求的作品。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一名叫思特里克兰德的证券经纪人为了理想出走,抛弃家庭孩子,抛弃幸福的中产生活,一头陷入贫困而似独行侠般的生活。情节并不算复杂,文章讲刚开始的时候,我常去思特里克兰德先生家做客,而思特里克兰德太太是位好客的人,常组织大家到她们家来聚会。而"我"有幸与他们家相识,并留下了一些印象。后来一个偶然听到的消息,思特里克兰德抛弃自己的家庭去了巴黎。大家都惊呆了,都以为思特里克兰德有了情妇,跟着她好上了,不再考虑家人的生死。正当大家觉得思特里克兰德太太怎么碰到了这么一个绝情的人,这么一个毫无责任和担当的人的时候,"我"受思特里克兰德太太要求,去给她那绝情的丈夫去说情的时候,"我"惊奇的发现,原来她先生并没有找什么法国女人,也并没有住豪华酒店吃香的喝辣的,而是住在了一个非常便宜的小旅店里,开始着他的绘画。至于思特里克兰德为什么要离开自己的家庭,独自来到巴黎,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和侧面描写,试图要把这种不可思议直接用证明法来证明这个结果是意料之外但对于有着个人理想的人来说也是合情合理的。至于为什么一定要离开家庭,一定要独自生活,一定要过着清苦的生活,一定要放弃自己的欲望甚至性欲,他只是想更纯粹些,心无杂念才能把自己的百分之百的精力都放到自己的追求上来。后来又有一个偶然的机会,思特里克兰德他去了太平洋的一个叫塔希提岛上,并在那里一直生活着,后面也娶了老婆,但这个老婆正是被他的特质吸引,并服侍他按照他的要求给他创造画画条件。并最终由于思特里克兰德患病,他仍对自己的病情丝毫不在意,并疯狂的开始自己的创作,在最后他的生命耗尽之前完成了巨幅的画作创作。而他的妻子也按照他的遗愿,把他在木屋内的壁画一把火化为灰烬,没留下哪怕一块。 毫无疑问,在作者看来思特里克兰德他是死而无憾了,他是完成了自己的追求,至于要不要给后人留下点什么并不重要,让人瞻仰你的伟大也并与无关紧要甚至会为此而累。这就是为什么作者要花大量的力气,大量的篇幅来讲述思特里克兰德他的选择的合理性。或许芸芸众生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远没有现实物质追求来得重要。你我这种凡人根本不会照着他的路线去行走。正因为如此,所以在大家看来他的选择太过于理想、偏激、太过于极端,很难让大家也接受他的这样看似一种不合理的选择。 故事情节比较简单,结果也在意料之中。毫无疑问,作者的情感和描述是很细腻的。这是一部关于理想的赞歌,一部对于世俗的嘲讽。正如封面上杨澜写的"当一个人拥有了六便士,他是想要另外一个六便士,还是想要仰望一下月亮呢"。理想(特指精神追求)重要呢,还是生存更加的重要?是仰望星空重要还是俯首为生计忙碌更重要?当你已经拥有了六便士,可以够填饱一顿之后,你是否可以暂时为了理想而停止为生计奔波?或者说当你已经很富足了之后,是否也还会走出世俗,和理想好好谈谈?你是否会为理想在内心深处留个空间?你是否也会偶尔的心头一震,当我们看到自己的理想的时候? 有人说:每一个中年人的心里,都幻想着有这么一次为艺术、为理想的出走。只是有人成功了,比如弘一法师;有人一直原地踏步,比如芸芸众生。有人评价说,这是一本中年人看的书,出走半生,是否仍有初心。当理想来敲门,是否你有勇气和他私奔。人之于社会伟大或渺小,更多的时候仅仅是由于世俗的眼光来看待他。个人的人格魅力,或许也可以用对自身理想的追求和实现来衡量。每个人心中或许都有另外一个自己,它是我们自身的一个孤独身影,是我们的跃跃欲试,是我们的抛家舍妻,是我们的奋不顾身。当有一天,这个身影找到你,你会落荒而逃吗?你会挽着他跟他好好走上一程吗?或许我们已经注定世俗,但我不介意多花点功夫,找到它,跟它谈谈。感谢天空中那轮明月。

书里没有这句话也不可能有这句话。因为月亮和六便士压根就不是一个平凡的人过平凡的一生。恰恰相反,作者塑造的主角是用尽了全力过着执着追求艺术的一生,并且一点都不平凡。

《月亮与六便士》主要内容:思特里克兰德是个在伦敦做事的证券经纪人,他有一个富裕和美满的家庭。但是,就在他们婚后的第17个年头,他突然离家去了巴黎。就在人们以为他的出走是因为有外遇的时候,人们发现的事实却是:他原来只是为了画画。

这时的思特里克兰德没有任何的绘画基础,他只是爱好画画而已。在外人看来,他简直疯了,他的生活开始变得窘迫,几次险些因饥饿和疾病而死。

他画的画也完全不像个样子,总是在原有的事物上进行破坏,除了有个蹩脚的画家伯朗士-施特略夫把他当成上帝外,任何人都不会买他的画,事实上他也从不轻易卖画。

他不停地流浪,最后来到了塔西提岛,与一个土著姑娘爱塔结了婚。这时的他看起来似乎很知足,他有了一个土著人做妻子,他们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地方,他每天都在那里作画。

但不幸的是,不久他就感染了麻风病,在他病逝的前一年,他成了瞎子。爱塔一直照顾着他,直到他完成了自己的巨型壁画,身体溃烂而死。他的妻子依照他的遗言焚毁了挂满壁画的屋子,甚至没有留下一根木头。

《月亮和六便士》的现代性首先表现在它的观念性上,在《月》中,毛姆表面上描写了主人公的命运和遭遇,实际上表现了自己对艺术与生活关系的思考。

紧紧缠绕着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头脑的问题是艺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如何处理艺术和经验的关系,传统表达手段是否可靠以及对驾驭现代思维的崭新形式的探索等问题,在经历了不断的波折后,克兰德终于醒悟艺术是具有极大的自主性独立性的东西,变换不同的叙述角度,就会得到不同的结局。

现实生活是真实丑陋残酷无情的,因此表面上优美高雅的艺术只是对现实的粉饰,艺术的本质是虚假的。

在小说中思特里克兰德还表现出了对传统艺术手段的极度不信任感,这种感觉使他在绘画表现上困难重重,一度陷入沉默仿惶无所作为的困境,不得不寻找适合自己表达的新途径,毛姆在小说中加入对艺术问题的思考使小说具有很强的观念性。

这种观念性使小说具有了丰富复杂的多重含义,通过表层和深层、叙述和观念的对抗,使小说具有广阔的张力和内涵,表现出浓厚的现代小说的特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月亮与六便士

思特里克兰德论文开题报告

说:“爱情是一种疾病。我只懂得情欲,这才是正常的,健康的。”他说话的时候带着一肚子的怒气。“要是一个女人爱上了你,连你的灵魂,她也要占有,就算这样她是不会感到满足”。 “因为女人是软弱的,没有安全感,所以她们具有非常强烈的统治欲,不把你完全控制在手就不甘心;见识短浅,对那些她理解不了的抽象东西非常反感,满脑子想的都是物质的东西,所以对于精神和理想非常不屑、排斥。而男人的灵魂在宇宙的最遥远的地方遨游,她们不懂,却想把它禁锢在家庭收支的账簿里。” “生命并没有什么价值。生活能够给她的东西已经很多了,自杀并不是因为我抛弃了她,而是因为她太傻,因为她精神不健全。死亡,对于别人的生活来说,是一件无情的偶然事件像被打痛了一下,时间会忘记,修复如初。人们要继续生活下去,谁也没有因为这样的悲剧而活得更糟。” “不论她最初步入生活时曾怀有何等美妙的希望与梦想,死了以后,同她根本没有降临人世又有什么两样?一切都是空虚的,没有意义的。她就不会懂。死是一件迟早的事,会生活才是梦想,懂生命才是希望。” 我猜想,思特里克兰德在有形的事物上模模糊糊地看到某种精神意义,这种意义非常奇异,他只能用很不完善的符号勉强把它表达出来,而不是语言行动。仿佛是他要在宇宙的一片混乱中找到了一个新的图案,正在笨拙地把它描摹下来,因为力不从心,心灵非常痛苦。 我看到的不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但一定是一个自私的人,他只对自己负责。他是一个奋力寻求另一种表现手段的画家;色彩、线条、光线,甚至是一块画布,都融进所以的情感,能拨动心弦的都来自备受折磨的灵魂的幽冥之处,一种莫名的混沌世界。他一直在游荡,无暇关注你我。-----出处:【英】毛姆《月亮和六便士》 -----2019-书签《读书 · 随笔》

不是斯克里克兰德,而是思特里克兰德。他的人物形象是单纯、勇敢。

思特里克兰德在精神上的追求是非常纯粹的。“如果你不在乎某一个人对你的看法,一群人对你的意见又有什么关系?”他不愿意听别人的指点,他画画是为了画给自己看的。他自己一点点地摸索技巧,花费了很多时间,但却真正地实现了自己的精神追求,创作出独树一帜的举世闻名的作品。

思特里克兰德介绍:

思特里克兰德原本是证券经纪人,有一个看似幸福的家庭。在他那张粗野的,显着肉欲的脸的背后,有着一颗骚动而不安的心。

他饱受孤独的摧残,经受来自“神”的折磨,而他又是天生为艺术而生的人,所以,他注定在“神谕”的召唤下,在驱之不散的念头的驱使下,在时间不在场的诱惑下,冲出世俗的樊篱,走向了艺术的至境。

他正是在孤独中彷徨,在孤独中冲突,在孤独中生成,在生命的最后一瞬间,在孤独中实现了灵魂的自由。

富兰克林自传论文文献参考

《富兰克林自传》-一本值得反复斟酌的书文/雨晴 图片名人的成功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名人的奋斗史一向是凡人的教科书,《富兰克林自传》就是这样一本充满坎坷的人生经历,更是一本堪比《圣经》的宝藏。它是一本富兰克林自己写的人生自传。1 富兰克林是谁本杰明·富兰克林,生于1706年,卒于1790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美国政治家、物理学家、共济会会员,大陆会议代表及《独立宣言》起草和签署人之一,美国制宪会议代表及《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签署人之一 ,美国开国元勋之一  。同时也是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及发明家。他是美国独立战争时重要的领导人之一,参与了多项重要文件的草拟,并曾出任美国驻法国大使,成功取得法国支持美国独立。进行过多项关于电的实验,并且发明了避雷针,最早提出电荷守恒定律。他还发明了双焦点眼镜,蛙鞋等等。本杰明·富兰克林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他曾是美国首位邮政局长。法国经济学家杜尔哥评价富兰克林:“他从苍天那里取得了雷电,从暴君那里取得了民权。”本杰明·富兰克林被美国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6名。以上是百度上对于富兰克林对人类的贡献说明。本来想选一些出来,但是发现他是一个神一样存在的人物,每一句话的背后都有着不可言说的艰辛与功劳。他的经历与美利坚民族的成长过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书中的第一部分,是富兰克林的创业经历,从出生到成为富人,创办印刷厂,他以给儿子写信的方式轻描淡写的描述了自己的成长、奋斗和创业史.他更是敢于“亮丑”,一一述说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对儿子简述,简单之中充满了人生哲理。两封信,看似简单,实则交代了他写自传的原因;第二部分告诉读者一个方法,即著名的富兰克林自律十三条;第三部分是对于社会的贡献:建立消防队、建教堂、成立费城大学等以及帮助美国成长的过程中的一件件事情以及他的不畏权势,不因利导的精神。致富之路借用一个老人的口吻介绍了他的另一本书《穷查理年鉴》中的经典。图片2 富兰克林成长中的错误富兰克林是家里十三个孩子中一个,是最小的一个儿子。在文法学校虽然上了不到一年,但在此期间从班级里的中等生一步一步上升到尖子生。他遇到难关时,当仁不让,一般都是孩子王。这成就了他后来的一些伟大成就。十二岁时,与哥哥签了契约,在哥哥手下当学徒。十六岁时,开始吃素,利用吃饭时间学习,从而知道饮食节制可以使人头脑更清楚,领悟更敏捷。在十七岁的时候,没有带任何人的推荐信,也没有一个认识的人,更是囊中羞涩,但义无反顾的离家出走了。他的成长中有几个错误:他的第一个错误就是与哥哥有关,在与哥哥的相处中充满了冲突,但在哥哥的报社遇到困难时,迎难而上,哥哥的烈性子让他动不动就对富兰克林拳脚相加,但是哥哥心眼并不坏,后来富兰克林反思到也许是自己太不懂规矩,太爱惹事了。第二个错误与诚信有关,帮哥哥的朋友费农保管一笔钱,但是却私自动用了。这是他一生中最早犯的大错之一。后来他一有能力,立马还清。这就告诫我们,在人生中,犯错并不可怕,但需要记得去弥补,在工作和生活中,欠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这是你做人诚信的来源。他的第三个错误是与一个不断借他钱的朋友有关,朋友跑路了,托他帮忙照顾妻子,而富兰克林却企图与朋友之妻卿卿我我,动手动脚,因此丢掉一个朋友,但富兰克林反而觉得甩掉了一个包袱。这里不对富兰克林的行为做批判,毕竟年少,但他敢于向儿子说这段经历,不得不让我们佩服。至于他因此丢掉这个朋友,反而是幸事,在很多时候告诫我们:朋友是应该有选择性的,不必费心的去经营每一个与你认识的人的友谊,或许有些是你成长的绊脚石也说不定。第四个错误恐怕就是与里德小姐的爱情了,互相爱慕,并有海誓山盟,但去英国后只写了一封信说暂时回不来,迫使里德小姐有了一段不幸的婚姻。庆幸的是,在里德小姐的丈夫不知去向之后,富兰克林一如反顾的娶了里德小姐。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富兰克林写到:“她是个贤内助,照看店面,帮了我不少忙,我们齐心协力,事业兴旺,互相努力,让对方幸福。这样我算尽力改正了那个重大的错误。”富兰克林的四个错误,有对哥哥的愧疚,对诚信的悔悟,对朋友的选择,对爱情的处理,让我们从他的错误中领悟到人生中一些宝贵的经验,比如说敢于认错,敢于补错;认识到在弥补错误的过程中,成长的可能更快。图片3 富兰克林成长给我的启示对于吃饭和助人,他说:摆在面前的无论是佳肴还是糟糠,都无所谓;如果吃饭才一两个钟头,他是不知道自己吃了什么的。这让我想到了,在生活中,要学会吃饭时好好吃饭,睡觉时好好睡觉。这也是当代冥想给我们的最大指引,在一呼一吸中感受身体的变化,感受灵魂的成长,珍惜眼前的一切,用心生活,会感受到幸福的时光。正如富兰克林在自传中说的:“人的幸福,因撞到千载难逢的大运而得者为数寥寥,由日积月累的小惠而生者比比皆是。”其实助人也是同样的道理,不一定要做大事,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比如教会一个穷小伙如何刮脸,怎样保养剃刀,也许你对他一生的快乐所做的贡献胜于给他一千几尼。就好比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又如:“劝善并不教导和指明方法,而是像使徒行传里的口头善人一样,不是给缺衣少食者指明怎样或者何处可以得到衣食,而只是一味地劝导他们要吃饱穿暖。”教会他一种本领远远比给一笔钱更能让对方快乐,更有意义。对于反思,他是这么说的:“要使这种反思尽可能的经久不衰,那就是诉诸笔墨。”文字是最经久不衰的东西,经典为何称为经典,就是因为文字的代代相传。反思也一样,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当心情不好时,就去写文,用文字进行自己和自己的对话,在第一个输出和最后一个字输出时,你的心情可能是截然相反的,而写的这个过程中,你就已经进行了反思,而且这种反思往往比凭空想象要深刻的多。对于虚荣,“人大多是不喜欢他人爱慕虚荣,而自己的那颗虚荣心再大也安之若素,然而我无论在哪里遇到虚荣,总是以礼相待,因为我相信,虚荣对于爱慕者也好,对于他周围的人也好,往往都是有益无害的。”虚荣并不是一件坏事,承认虚荣,用好虚荣,让虚荣成为你前进的动力,看它积极的方面不失为一种绝佳的方法。对于写作交谈,选几篇文章,写出每个句子的要旨,试着用到手的贴切的字眼详尽的表达每个要旨,争取像原来表现的一样充分,从而再现原文。他知道读书可以改变一个城镇或者地区的人的教养,使他们头脑更灵光。他建立的“共图社”,每三个月提交一篇自己写的论文当众宣读。宣读后的一个礼拜讨论,这就逼着成员围绕不同的题目聚精会神的读书,这样才能在发言时刻切中理,以便养成交谈的习惯。在交谈中,富兰克林也有自己的见解,他说交谈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信息或者获取信息,使人心悦或者使人信服,因此善意明达之人不要用武断自负的方式说话而是行善的力量减弱。在共图社中,富兰克林与同行之间的交流更是充满了戏剧性。让我们知道,很多时候不要用有色眼光看人,对一个人或者他的作品的评价要客观,不带主观主义色彩。富兰克林更是教导我们,在与他人意见不同时,不立马挑明,一开始解说他在某种情况下可能是对的,然后再说出自己的观点。善意的交谈才可能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如我们的线下读书会,大家可以自由的发表言论,不批评,不指责,这样读书会才更有可能持久。当然富兰克林的这种共读方法也是当下读书会可借鉴的一种好方法。图片4 富兰克林的自律十三法则大原则是“多设名目,少附概念。”这些美德名目及其规诫如下:一、节制饭不可吃胀。酒不可喝高。二、缄默于人于己不利的话不谈。避免碎语闲言。三、秩序放东西各归其位,办事情各按其时。四、决心决心去做该做的事情,做就做到心想事成。五、节俭不花于己于人没有好处的闲钱,杜绝浪费。六、勤奋珍惜时光。手里总忙有益之事。剪除一切无畏之举。七、诚信不害人,不欺诈。思想坦荡,公正;说话实事求是。八、正义不损人利己,伤天害理的行为永不沾边,利功利民的应尽义务切勿放手。九、中庸避免走极端。忍让化冤仇。十、清洁身体、衣着、居所,不许不干不净。十一、平静不可为小事、常事或难免之事搅乱了方寸。十二、贞洁少行房事,除非为了身体健康或传宗接代;千万不可搞得头脑昏沉,身体虚弱,或者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平静或声誉。十三、谦卑效法耶稣和苏格拉底。富兰克林要求我们:以上美德养成习惯,但并非全面开花,应一次专注于一项,等完全熟练掌握一项,再试下一项。富兰克林建议节制先行,因为它有助于头脑冷静,思维清晰;之后是缄默、秩序,再是决心,决心会使人坚定不移的努力获取随后的所有美德;节俭和勤奋可以获得独立和富裕,这样更容易实施诚信和正义,并且每日自查,自查表如下图所示,这其实就像一个人给花园锄草,他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的莠草铲尽锄绝,只能一次锄一块。图片图片这让我想起来之前看的《不抱怨的世界》,从而践行21天不抱怨计划,真正实施起来是很困难的,手环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掉了,富兰克林能做到可见他自律到什么程度,而自己的自律确实需要反思。什么是自律呢?不是收拾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工作,而是富兰克林这种,方方面面美德的培养,让我对自律有了新的认识。  5 富兰克林身上其它的闪光点他能屈能伸,对于恶势力,选择妥协,因为他相信,跟自己必须朝夕相处的人交恶是愚蠢透顶的。他人对富兰克林勤奋的描述:“我离开俱乐部回家时,他还在干活呢;他的邻居没有起床,他又在工作了。”不久就有人帮他,这让我想到了“人必自助而后天助”。富兰克林说这段是想让子孙后代看到他有利的效果时,从而重视“勤奋”这项美德。在富兰克林拉赞助时,他提倡发起人要低调,尤其是在你还需要伙伴的有用的计划时,成全他人更易成事。牺牲眼下的一些虚荣,往后会得到厚厚的回报。当有人对富兰克林的实验结果进行反驳时,富兰克林并没有争辩,他反而在公众事务之余下功夫做做新的实验,他认为耗时间对已经做过的实验瞎争论是不明智的选择。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不争即是赢”富兰克林在自传中还告诉我们:维持一个人的生命和健康需要的收入微乎其微,大体是这个样子的:房间十分干净,没有什么家具,只有一块垫子,一张桌子,上面摆着一个十字架和一本书,有一把椅子,壁炉上是一幅画。生活其实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富兰克林患胸膜炎开始康复时,他反而又有点失望,有些遗憾,因为康复之后又要干一些无趣的营生了。这就跟我们有时候生病一样,有正大光明的理由不去做一些事情,看似简单的话语,却道尽人性中的一些本质。图片6 整本书的写作风格他没有用特别华丽的辞藻,而是用朴实亲切的语言摆事实,用幽默风趣的口气讲道理。看似轻描淡写的叙述自己的错误,自己的成长经历,自己在政治上所做的贡献,实则以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让读者细细品悟。他是朋友眼中的古道热肠,乐善好施,但他在书中并没有这么写,而是对他做的每一件事情,细细叙述,看似平凡,却成就了不平凡的人生。文中有些句子,他没有给详尽的解释,却让人思绪万千,比如:眼眶子小了,小蛇也看上去像大蟒。有时候,一个钱少时比钱多时出手更大方,也许是怕被人小瞧的缘故吧!犹如一个人在雾天行路,他看见走在他身前身后一定距离的人,都裹在雾里,左右两边田野里的人也如此;但他眼前的人个个清晰可辨。其实他在别人眼里也同样罩在雾里。捕鱼是一种无因的谋杀,因为鱼没有造成也无法造成任何伤害,可以让人名正言顺的屠杀它们。做一个理性的动物倒是一件十分方便的事,因为人想做一件事,它总能使人找出一个或造出一个理由来。一个人无论才能多高,如果缺德,就不配称为一个有见识的人。谁若一次施恩与你,必将二次施恩与你,其乐意之情为受恩于你者所不及也。冤仇宜解不宜结,冤冤相报弊无穷喝下肚的酒越多,放出口的恳求和许诺也越多。……当然还有其它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道理:人际关系中的真实、诚信、正直对于人生的幸福至关重要。一个能力尚可的人可以在人类中促进大变革,成就大事业,只要他首先制定一个好计划,然后剪除一切娱乐活动或者其它分心旁骛的事务,把推行这一计划当作他唯一的研究和事业。爱争长论短的、反驳辩难的人做事一般都不走运,或许有时候他们会获得胜利,但是永远得不到友善,而友善显然对他们更有益处。人和人之间有天壤之别,年长难保事事谨慎,年幼未必处处唐突。其实富兰克林自传所讲述的道理远远不止这些,由于自己对政治不感冒,因此政治部分感悟不多,期待第二次阅读时对政治上有更深的理解,相信会有更多的收获。不过由此我明白一个道理,只有你自己足够强大,你才能在这个世界发挥更大的价值,比如改变一项制度,帮助更多的人生活的更好。就如地球妈妈联合会的宗旨一样:让人类为地球带来可持续的环境发展、精神的富足、以及公正的社会制度。再次重申《富兰克林自传》绝对值得阅读,而且是反复阅读。作者简介:雨晴,生活在南方的北方女子,有女汉子的性格,也有南方女子的细腻。爱好写作的工科女;热爱环保公益的志愿者,爱好阅读、朗读的性情女子。微信ID:tingting-860310.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下图公众号。每周更文1-2篇,其余时间更新每日读书笔记,说不定那句话就触动你的心灵呢?图片PS:今天年三十,早上先生做了老家的炸鸡蛋,此刻我在对早上起来敲完的文字做排版,张先生一边陪闺女玩,一边看电视,时不时的惹闺女生气,我警告张先生,如果再不专心,我要给闺女支招了,张先生赶紧朝我拜拜手,哈哈,完胜,其实我的招很简单,就是闺女关掉电视就好了。哈哈,或许这就是生活最好的状态,我再敲打文字,先生再陪闺女玩游戏

他的自传是我的奋斗吧,那个好像是他哥印刷的报纸上发表文章,总之事情好像和你说的有点出入哦。下面贴上原文,希望对你有帮助。班杰明 富兰克林 (Benjamin Franklin) 在美国有一位全方位的伟大人物,许多学者称他是「美国的圣人」,「美国革命之父」,他就是富兰克林.同学们大都只是知道:他是那个放风筝导电故事中的科学家,但是,你可能不知道他是18世纪美国启蒙运动的开创者,实业家,科学家,作家,政治家,外交家,美国独立革命的领导人之一,协助起草,修改《美国独立宣言》,他一生中的成就,同时代几乎无人能望其项背.你一定以为他是个绝世天才 事实上他只是上过2年小学,后来辍学到印刷店当学徒的印刷工…….父亲的小帮手富兰克林生於1706年的美国波士顿城,当时美国尚未独立,是英国的殖民地.由於家中兄弟姊妹众多,父亲负担不起众多孩子们上学的费用,所以富兰克林的哥哥们,很早就进入各种不同的行业,拜师学艺.在那个年代里,没什麼事情比能够学会一技之长,养家活口更重要的了.因此,富兰克林虽然也上过学校,不过10岁那年,就开始当父亲生意上的小帮手,经营油烛,肥皂的制造.富兰克林的父亲是一位多才多艺,身体强健的人,在绘画,音乐,机械方面都有天分,在处理一些事情上,常能表现出深刻的见解和正确的判断,他也常邀请地方上有智慧的人来家中讨论许多社会和人生的问题,富兰克林在这样的环境耳濡目染下,从小就养成善良,正直,审慎,不断求知的美德.因为在沿海地区长大,富兰克林从小就喜欢大海,非常擅长游泳,划船,所以身体很好,这使得他一生中极少生病.他童年最大的梦想就是去航海,父亲为了担心他离家去航海,便将他带在身边,常带他去观看一些杰出的工匠干活,希望把他的兴趣固定在陆地上的某个行业.正因为如此,加上富兰克林悟性高,又勤学好问,很快的他学会了许多技艺和工具的使用方法,所以他可以轻易的自己作些实验或自制小机械.印刷工的文章12岁那年,哥哥詹姆士从英国带回一架印刷机和铅字,在父亲的授意下,富兰克林开始当他哥哥的学徒(右图: 当学徒时的富兰克林),学习印刷术.这段作学徒的期间,他常发现因为自己没上过学校,所以写信或写文章时,词汇贫乏,语法混乱,有一次他的父亲比较了他和朋友的通信内容后,还指责他:条理不如别人清晰,措辞不如对方幽雅.这使得富兰克林心里很难过,但是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文章写好.於是他开始大量阅读书籍,杂志,并且模仿刊物上的风格.他的方式是先把文章的思想大纲记在脑子里,然后再用自己的词汇语法重新表达后,再与原来的文章作对照,找出自己不足的地方.藉著不断的阅读,不断的写,他的写作能力突飞猛进,后来他还用匿名的方式,投了许多篇文章到哥哥詹姆士的《新英格兰》报,当时,詹姆士的报纸已经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和销路,哥哥还以为他是哪位有学问的知名之士 那时候的富兰克林也不过是15,6岁.喝水的美洲人事实上富兰克林和他的哥哥常常吵架,一方面是因为富兰克林年少气盛,经常顶撞哥哥;一方面詹姆士脾气也相当暴躁,动不动就对当学徒的弟弟拳打脚踢,搞到最后两人终於不欢而散.离开哥哥的富兰克林,这年只有17岁,他决心要闯一番自己的事业.离乡背井,身无分文的富兰克林,先在费城找到了一份印刷工作,凭著优异的技术和认真的态度,渐渐的他受到老板的重用,同时他也结交一些不见得有钱,但都是正直,好学之士,彼此讨论文章,诗歌,人生哲理.后来,富兰克林还辗转去到英国,原先是以为在英国可以得到资助,实现他自己创业的想法,但是因为进展不顺利,他只好先留在英国工作.英国的印刷工人大多是酒鬼,因为他们认为喝酒可以增长气力,但是,富兰克林就不同了,他认为节制饮食能使人头脑清醒,思想敏捷,提升效率,所以他不仅不喝酒,还是个素食主义者,所以工厂里的英国佬都嘲弄他是「喝水的美洲人」.尽管喝水不喝酒,富兰克林还是特别努力,排字速度也最快,因此总是被指定作一些急件,所以他的工资也特别高.高道德标准的商人1726年富兰克林又回到美洲费城,凭著自己的努力和天赋,他不仅有良好的印刷技术,还会制作铜板,铅字,而且他的文化水准已经脱离了一般的印刷工人,他能读,能写,处事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更重要的是他形成自己一套道德伦理观.上帝总是把机会给那些已经做好准备的人,富兰克林从和别人合资开印刷店,文具店开始,到自己独资,业务也从一般印刷,公家文件,选举票,一直拓展到印发纸币,自己办报纸…等,每天经常忙到晚上11点.克勤克俭,勤奋工作,使的富兰克林很快地清偿了创业的借款,而且他从不涉足无益的娱乐场所,也从不钓鱼,打猎,有闲暇时总是读书,他热爱自己的工作,经常亲自送货,且严守信用,答应别人的事,从不拖欠;慢慢地越来越多人知道富兰克林,更知道他是一个正直,讲信用,具有高道德标准的商人,文化人.所有的人都乐意和这样的人交朋友或做生意.投身公共事务得到众多人的支持,富兰克林也不断的回馈.最初他成立「密社」,会员就道德,政治,自然哲学等的议题彼此讨论,习作,讨论方式不以争辩求胜的态度进行,而是以探求真理的精神为主.由於运作得宜,密社后来还衍生其他子社团,密社一直持续40年,成为当时宾夕尼亚州,许多政治,社会议题的测风球.由於密社会员讨论议题时,经常需引用书籍佐证,富兰克林建议将个别的藏书集中在一起,成立图书室,后来又衍生为公共性质的计画,建立一个公共图书馆,这个图书馆就是后来北美订阅图书馆的鼻祖.1736年富兰克林当选州议会秘书,正式踏入政坛,於是富兰克林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公共事务上:组织消防队,成立火灾保险公司,捐建孤儿院,成立宾州防务联队,创办宾夕尼亚大学,协助开办医院,并在1753年出任美洲邮政总长,总理美洲的邮务工作,这些建树对整个美国的教育,文化,军事,社会均产生重大的影响.1754年北美各殖民地代表,在会议中通过由富兰克林起草的联盟方案,会中他提出「不团结则灭亡」的口号,号召殖民地人民团结为自由而奋斗.1775年富兰克林当选为第二届大陆会议代表,参与起草,修改《独立宣言》.1776年全权代表美国出使巴黎,完成一系列外交使命,成功的促使美,法两国结盟.1785年富兰克林出任宾州州长,由於全州人民的信任与爱戴,连任三任.1787年参与美国的制宪会议,为废除黑奴制度而努力.科学上的成就—费城实验富兰克林在1746年看过莱顿电瓶的实验后,开始了电学的研究.依照他的看法,他认为雷电与摩擦起电的性质是相同的,於是便对雷电进行长期的观察,对比,及分析,结果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之处:包括发光,颜色光线曲折形状,可由金属导电,发出爆裂的声响等.於是大胆的富兰克林,计划著进行一个惊人的实验..........1752年7月富兰克林与儿子威廉,在一间四面开敞的木棚里,进行引接雷电的实验.首先他将丝绸做成风筝,顶端缚了一根尖细的金属丝,再用一条长长的绳子系著风筝.绳子另一端末梢系著充作绝缘的绸带,因为人躲在木棚里,绸带一直保持乾燥,绸带的另一端握在手中.绸带与风筝交接处,挂上一串钥匙作为断路器以避免触电.当闪电击中风筝后,他们父子看到绳上纤维竖起,富兰克林禁不住伸出去摸一下,突然指尖与钥匙间发生火花,左半身麻了一下,富兰克林兴奋的告诉儿子说: 「这就是电!!」后来富兰克林以一篇论文《论闪电和电气的相同》,寄给英国皇家学会,起先受到当时科学家的冷落,不久法国的科学家,在巴黎成功地重复这个实验后才受到重视,甚至被当时的法王路易十五世请去当场表演,欧洲科学界开始承认富兰克林的成果,并且接纳他成为皇家学会会员,并授与柯普利金质奖章.因为富兰克林的这个实验,许多科学家从此开始转向研究「电」,间接开启了电学研究的时代.值得一提的是,许多科学家在重做这个实验时,都发生意外死亡,富兰克林没被电死,可以说是相当幸运.其他的发明除了电学之外,富兰克林还发表过有关光学,热学,动力学的著作,对植物学,数学,化学也有贡献,更奇特的是:他还针对海洋湾流做研究,在不同的地点,深度测量湾流的温度,流速和分析它对气候的影响.他的科学发明也相当可观:避雷针是其中之一(如左下图).另一项重要发明是「富兰克林火炉」,这种火炉提升炉子燃烧的效率,节省大量的柴火,替北美地区的人们带来很大的便利.富兰克林曾经因为眼睛老花,要看近看远很不方便,就把2副眼镜切成一半,镶在同一个镜框中,这东西就是我们现在电视广告说的「傻瓜眼镜」(如右图).富兰克林的哥哥约翰,因为患了肾结石,痛苦不堪,於是富兰克林发明了第一根「尿导管」帮助了他哥哥,也造福了以后的人.在身为邮政总长的任内,他为了要了解路线和距离,以便计算邮资,发明了第一台的「里程表」(如右下图).有谁相信这一切都是出自一位,只读过几年书的人呢 富兰克林的道德观富兰克林可以说是一位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者,虽然18世纪宗教思想仍然盛行,但是他对圣经里头的教条,并非完全相信;他相信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最重要的莫过於真实,诚意,廉洁.圣经里所说的,有时应视具体情况而定,而非盲从.他自己订了13条德行目录,而且运用渐进的方式,一条一条逐渐实践,一生中励行不断.小罐子老师把它们整理节录下来,同学们可以参考看看:节制— 食不过饱,饮不过量.谨言— 莫说无聊废话,避免无益闲谈.秩序—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果断— 当机立断,不轻易惮改.节俭— 恒念物力惟艰,珍惜一丝寸缕.勤勉— 珍惜光阴,免徒劳无功.诚恳— 思考专注,言必有中.正直— 不中伤人,不谋私利.中庸— 宽大为怀,避走极端.整洁— 身体衣物,常保洁净.宁静— 不因物喜,不为己悲.贞洁— 洁身自爱,珍重名誉.谦虚— 勿恃才傲物,要谦以待人.真的是天才吗 1790年4月17日富兰克林因患肌膜炎去世.看了富兰克林的故事,你们觉得他真的是一个天才吗 事实上每一个勤奋不懈而成功的人,常常不自觉的被世人称为天才.这位被誉为「美国的圣人」曾说过:「空无一物的袋子,是很难站的起来」,这句话验证他一生中不间断的努力.他又说「你热爱生命 那麼别浪费生命,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关于马克思的论文参考文献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有哪些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1、普遍性原理 事物的联络具有普遍性。 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络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络著;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络的统一整体。 2、客观性原理事物的联络具有客观性。联络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否定事物的联络,也不能把主观联络强加给事物。 3、因果联络原理 事物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络,因果之间既有先行后续,又有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原因与结果相互区别相互联络。 4、哲学原理 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5、关系原理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6、辩证关系原理 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有什么区别? 一:区别 1内涵不同 辩证唯物论是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学说、关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学说,它采用辩证法的观点研究世界的本质,所要说明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思维领域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在坚持唯物论观点的基础上,研究世界的执行状况、形态和发展规律,进一步回答客观世界究竟“怎么样”的问题。 2二者所对应的哲学范畴不同 唯物论是与唯心论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者对立的根源在于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凡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的观点都是唯物论的观点;反之,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意识第一性的观点则属于唯心论。 辩证法是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对“世界究竟处于怎样一种状态”所做出的不同回答。其中,承认矛盾,坚持用联络、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回答属于辩证法;否认矛盾的存在,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回答则属于形而上学。 3二者的基本观点不同 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主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同时,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这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络的有机整体,同时又是变化发展的,联络和发展是辩证法的总特征。而承认矛盾、运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并由此揭示了万事万物发展所包含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4方法论要求不同 辩证唯物论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做到主观符合客观,就要防止主观主义。 唯物辩证法从承认矛盾、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出发,要求我们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用联络、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对立统一,就要反对形而上学。 二:联络 1二者同属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范畴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辩证唯物主义是由辩证的唯物论和唯物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部分组成。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特别是在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核心”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核心”的基础上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诞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真正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2二者相互渗透 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中,唯物论是基础,辩证法是核心,认识论是灵魂。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充满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如果只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否认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那么这就是形而上学的唯物论。 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辨证唯物论还揭示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而关于辩证法的思想又是建立在唯物论的基础上的,即在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物质世界联络和发展的原因、状态及发展趋势。如果否认世界的物质性来谈联络、运动、发展,那就是唯心主义的辩证法。 另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掌握唯物论,要从最基本的概念——物质入手。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概念,要正确理解物质概念的内涵,就必须抓住它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性”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所涵盖的万事万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是万事万物所具有的共同......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 世界的物质性原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方法论:世界的物质性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客观事实决定我们的方针政策、计划方案等主观东西。 物质和意识辨证关系的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这种特殊物质的机能,是客观物质物件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一经产生就反作用于物质,加速或延缓客观事物的发展程序。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推动人的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从而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从而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除了要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还要注重和发挥意识的反作用力,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用正确的意识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原理:①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③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人们办事情的过程,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而要把事情办好,就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络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联络和发展的基本环节——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之间的辨证关系。 事物是普遍联络的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络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络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络的统一整体。联络具有客观性、多样性。 方法论:坚持联络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络进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片面地看问题。 因果关系的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在每事每物的具体因果联络中,原因和结果有严格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果联络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 方法论:认识和掌握客观事物的因素联络,对于我们科学认识事物和有效地进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承认因果联络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络。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反对倒因为果,倒果为因。 整体和部分关系的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区域性构成的有机联络的整体,区域性离不开整体,整体也离不开区域性,全域性高于区域性。 方法论: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区域性,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域性观念。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方法论: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反对形而上学静止地看问题。 矛盾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原理: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实现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哗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的事物,克服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分离,第一次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对我们日常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指明了道路.因此在我们生活中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正确选择人生目标和发展道路, 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具有极重要的导向作用. 当前, 我国经济社会和人们的实际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 这一方面有利于我们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 但同时也导致了我们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多变性和矛盾性,容易诱发自由主义,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因此,我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找到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个人定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讲的物质世界的统一性,联络与发展,唯物辩证法等都具有现实意义.我们以这些理论作前提,来进行日常的学习和工作可以避免走弯路、犯错误. 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培养我们思维创新的能力.启迪着人们在科学认识活动中探索未知的能力.在理论思考和创新的过程中不能从主观臆断的想当然出发,而要从物质第一性出发,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辩证法部分为人们的思维创新提供了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它告诫人们在思维创新过程中应该坚持矛盾分析方法,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及其特点,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结合,反对形而上学的均衡论和一点论.认识论部分,为思维创新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条件——认识的主体.要提高人们的理论思维和思维创新能力,必须提高主体的自身条件,加深对认识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具有先进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络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既是中国 *** 的思想路线,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理论品质 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以前在浅水区可以摸石头过河,所以现在必须实事求是,迈好每一步,不能畏惧困难,实践中国梦 马克思唯物论辩证法心得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与辨证法在各自全部历史以展成果之上的有机结合,是人类哲学思想的光辉结晶。而它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这场变革既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和总结,也是当时和工业发展、科学进步和哲学发展的必然产物。所以说唯物辨证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哲学基础。 正文: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整个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础,既是人类以往科学和实践发展的光辉结晶,也是人类哲学思维发展的一种当代形态。它荟萃了资本主义向社会转化时代的时代精神和精华,是指导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它产生的一个半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实践和社会文明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发展,丰富著自己的理论内容,改变着自己的理论形态,展示著自己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哲学的最初产生意味着人类理性思维从神话思维中和一次历史性超越,标志着人类认识视野的极大拓展和思维层次的革命性跃迁,是人类智慧负著哲理层面的一革命性提升。哲学可以说是名种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与其它科知识一道构成人类和知识体系。而哲学作为最巨集观的信念、理想和价值观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起著激励和向导的作用。哲学流派中凡承认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质是世界和本质,思维、意识、精神是物质的派生物的都 是唯物主义;相反则是唯心主义。一般说来,唯物主义反映进步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唯心主义则代表保守和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就社会历史基础来看,唯物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依赖于社会实践和科学的状况及其发展水平,唯物主义与往往处于历史的上升和进步的阶级或集团相联络。人类的发展总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曲折复杂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是唯物主义与辨证法在各自自全部历史以展成果之上的有机结合,人们坚持认识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统一,遵循认识的客观规律,而这样造行往往会得出唯物主义的结论。辨证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是对自然科学和概括,对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经验的总结,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它强调以唯物主义方式人道地,实践地改造世界。它主张用联络和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想互联络运动变化和不断发展的;应当从事物的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中去把握事物。人类的发展也需要这种种观点的支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哲学的光辉结晶,是工业发展,科学进步和哲学发展的必然产物,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唯物主义与辨证法在各自全部历史以展成果之上的有机结合。因此唯物辨证法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哲学基础。 参考文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哲论文2008-11-28 23:00哲学作为关于世界观的理论,是以人与世界的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不同的哲学以其不同的方式对这一问题做出了不同的回答,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解主要体现在实践转向上,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作一阐述。 以对世界的理解理解人,是本体论阶段对人与世界关系追问的主要特点,此时人并未真正地进入世界。从人的认识能力出发去理解世界,是认识论阶段对人与世界关系追问的主要特点,此时人开始走进世界,但因为没有正确地理解人、世界,二者的关系最终走向了分裂。德国古典哲学试图统一二者,但由于没有发现人与世界统一的现实基础——实践,所以他们实现的仅仅是抽象的统一,而真正的统一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完成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与世界的关系是“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世界”以“现实的感性活动”为中介而发生的关系。人是融身于世界的人,世界只是人活动于其中的世界,人与世界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了现实性,但同时也被二重化了,人具有了自然性和超越性,......

一、马克思主义主体观:明确了和谐社会的依靠力量与发展归宿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把人看作是社会历史的主体,马克思说,“整个世界历史不过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民群众始终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决定力量。更进一步讲,“‘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也就是说,历史活动不仅要以人为主体,同时还要以人为目的。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观为指导,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必须充分肯定人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 同时,人的主体地位要求主体的权利必须得到切实的尊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尊重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不仅要尊重人的生存权、发展权,而且要尊重人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尊重人的政治知情权和政治参与权。当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体各种权利的实现不可能是平衡的,必然会有先有后,但在所有这些权利中,人的生命、人的价值是最为基本的。人不是手段、更不意味着成为了一些群体、一些集团、一些成员实现其目的的工具。 最后也最为重要的是,以人为本,人是目的,这是人的主体地位的最高体现,也是和谐社会的发展归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马克思说过,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要满足人的精神文化和政治发展需要。通过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系统观:指出了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模式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统一体。马克思主义系统观正是对唯物辩证法这一基本原则的进一步展开。从系统观的角度看,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系统,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元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以马克思主义系统观为指导,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既要充分尊重要素的独立性,更要注重要素间的协调。社会主体的分化既是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成果,又是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正处于社会主体开始分化并进一步分化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不同利益主体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不同主体间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处于优势地位的主体可能会抑制处于弱势的主体。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大的系统工程中,不同主体的各尽其能、各得其所是必须的,我们不能将社会主体的不同个性给抹煞掉,但也不能将其割裂开来。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充满活力的特征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同时,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而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具有勃勃的生机和发展的活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生力量与生力军。我们同样要尊重他们的创造愿望,支持他们的创造活动,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肯定他们的创造成果。 其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来就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等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以马克思主义系统观为指导,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必须始终着眼于整体与全局,立足整体、总揽全局。不能只看到GDP的增长,更要避免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要坚持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使得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就是对于广义上的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系统和全面考虑。

俄罗斯与乌克兰论文参考文献

1、俄乌局势论文参考文献2、乌克兰事件给我们的启示3、乌克兰局势最新进展4、2022年乌克兰战争感悟与收获5、乌克兰战争心得体会800字正是得益于重视粮食安全和可持是什么。2月19日,乌克兰政府说,两名乌政府军士兵在同乌东部民间武装的交火中死亡。俄罗斯军方说,俄方打死从乌克兰潜入俄罗斯的“破坏分子”。乌克兰否认这一说法。2月是什么。

有关于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标题可以写乌克兰何去何从,以及乌克兰问题的解决。

这是因为乌克兰想要加入北约,这种行为会给俄罗斯带来很大的危险,容易导致战争发生,两个曾经都属于苏联。

两个国家爆发战争是因为政治思想不一样,立场不一样,乌克兰挑衅在先,受到了国际局势的影响,俄罗斯为了维持自己的大国形象,给乌克兰一个教训;俄罗斯和乌克兰本来是亲密的邻国,乌克兰的部分地区和军备力量都是俄罗斯提供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