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发我份儿~谢啦!
我是怎样学习大学语文的畅 申 琪我是商业一局职工大学经济专业的学生,平时喜欢阅读一些古典作品和历史书入学后,对学习《大学语文》这门课有极大的兴趣然而兴趣毕竟是动力,学习的成功与否,还得取决于所付出精力的大小我们一个学期共学了课本上的十七篇古文,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辞赋等多种文体古人曾总结出一条很好的学习经验:"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我参照这些经验,采取了以下的一些作法⒈认真预习教师在授课前,预先告诉学生所授新课的篇名,这使我养成了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预习能促使我带着问题去听课,从而增强了听课的效果根据老师"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章,章不离篇"的要求,在预习时,我利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和《文言虚字》这两本工具书,注意分析同一虚字的不同含义的词义,句法的异同之处,同中辩异,异中求同,逐字逐句地进行分析,通过辨别词义来理解句子,通过分析句法来理解全文特别是对于那些通假字,词性活用,一词多义及使动,意动用法,都在书上做下记号例如,在预习《论语·侍坐章》时,我对孔子的"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这段问话不能理解,于是我就抓住这段文字中的三个"以"字来进行分析,区分出三个"以"字所代表的三种不同的词性和含义,再将"不吾知也"与"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两句相对照,找出其中宾语提前的句法现象("不吾知也","则何以哉")及"或","如"两字在现代汉语和古汉语中的异同,才对这段话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对整篇文章基本理解之后,再动手翻译课文有些词,句,似乎是懂了,但到动笔翻译时,不一定能正确地写下来,这时便再去查字典,结合上下文来分析,就能避免不求甚解的毛病预习得充分,上课时就能做到当堂理解,当堂消化⒉抓住四十五分钟我们学经济的学生,平时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以最小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我认为,善于利用老师授课的四十五分钟,是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的听课时,我十分注意记笔记,课后再将笔记加以整理,摘出重点,然后总结出每篇的中心和写作特点通过听讲和总结,提高了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在市统考的试题中,有一道问答题,要求概括《史记·管晏列传》在取材上的特点,另外还有一道分段,总结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的试题,我都能顺利完成,这不能不归功于这课堂教学的"四十五分钟"⒊勤于质疑我觉得,作为大学生,一方面应当独立思考,独立解惑,另一方面也要勤于质疑古人说得好:"非学无以质疑,非问无以广识"学问,学问,"问"也是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职大虽然没有积卷数万的图书馆供我们查阅资料,但学生与教师经常接触,便于随时质疑答疑我专门准备了一本备忘录,每遇疑难问题,则记之于上,通过查阅一些书籍资料以寻答案我们也常常利用自修课时间聚在一起切磋琢磨,语文老师也经常参加我们的讨论,为我们解答疑难回想起来,我的不少知识,还真可以说是从"问"上得来的呢⒋扩大知识面要真正学好语文不能局限于学习课本上的文章,还要学一些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哲学等相关的知识,例如,学习《秦晋肴殳之战》,若不知道秦,晋两国由相亲至交恶的历史,就会影响对课文的理解;学习《前赤壁赋》,若不了解苏轼的坎坷一生,就难以理解作者倾注在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因此,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历史书,还订一本《文史知识》作为课外读物在学习王安石的《读孟尝君列传》时,我翻阅了《史记·孔子世家》去年市统考试卷上有一篇关于祖逖立志恢复中原的小文章,要求解释,翻译,分析,由于我平时阅读了一定数量的历史书籍,对这个人物有所了,因此比较顺利地解答了这道试题⒌不让一分钟闲过董必武同志说过:"古云'此日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也把"不让一日闲过"作为自己的座右铭那么,对于我们这些求知若渴又感到时间不足的青年人来说,更需"不让一分钟闲过"了我经常利用午后的休息时间或在做数学习题疲倦的时候来阅读一些文史资料,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对于课文的预习和复习,则利用自修课或者晚上较安静的时间别人用来看电视的时间,则是我课后的主要学习时间在老师的辅导和同学的帮助下,我学完了"大学语文",参加全市职大"大学语文"统考,以92分的成绩获得全市第一名但我感到自己对语文只不过是学了点皮毛,才登堂而尚未入室目前,在老师的辅导下,我仍然在自学文学,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文化素养,更好地为四化建设服务
我们语文是选修课,大概老师要求是写一篇名著的赏析,赏析自然就是要有对名著的简介概括人物分析和自己对这名著的理解看法,我们老师说从这篇名著出发那个角度写都可以格式大概是,先标题,摘要(正文字数的30%),关键字,正文,要带小标题的就这样
3000字
这个应该是一篇小论文吧
比如说红楼梦片段赏析,鲁迅作品赏析,外国著名小说如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赏析等。希望你考得好成绩
本文采用心理测量学方法,对西安地区高校15个专业1156名大学生的自信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以上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信心,8%的缺乏一定程度的自信,2%的有较为严重的自卑感自信程度由强到弱排序为双向择业、生理长相、挫折承受、专业学习,最缺乏自信的是对未来前景的展望和人际交往自信发展在不同年级、性别、学科专业之间有一定差异
这东西,自己在网上百度下,综合白家之言,很easy的
也发我份儿~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