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中国知识产权专利网翰齐食用菌真菌多糖

发布时间:

中国知识产权专利网翰齐食用菌真菌多糖

作为食品是合法的,但是作为保健品或者药品宣传是非法的,销售模式就是chuanxiao。

是传销无疑。官方宣称是直销,殊不知豪无下限夸大产品作用与传销一样。另外,瀚齐产品有的只是食品证,其功效无非与普通食品一样,目前无任何治疗肿瘤的作用。如果作为药品销售应该有明确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证明有效且稳定取得的是国家药监局的证书才行,而瀚齐只有食品证。反正只要吃不死人,夸大宣传能赚钱就可以了,他们目的只是敛财,毫无责任心可言。最后奉劝一句,有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去看,不要听信民间神医,不要轻信。最佳答案是无稽之谈,肿瘤个例不具备代表性,不要轻信,防止上当。

真菌多糖,首先它是一种保健品,保健品顾名思义,它不是针对某种疾病的,人吃了无害而且有些人吃了可能治一些疑难杂症,有的人吃了甚至治疗癌症但是大家只听说治好的例子了,治不好的怎么没人说呢毕竟只是保健品嘛而且还宣传这个病也治那个病也治如果他有实体店,然后在靠个人销售的方式就不是传销但是如果靠发展下线,靠买的人越多赚钱的人越多,就是变相传销了,到最后赚钱的只是少数我邻居就在搞这个,急切的想让周围的人入伙试问,如果这东西真这么好,国家为啥没批准大量生产。为什么一天几遍的要拉亲朋好友入伙买药,大部分原因估计是买的人越多提成越多吧

回答 瀚齐食用菌合法。 食用菌的学名是一大类大型子实体的高等真菌,通过生物技术提炼出一种物质叫真菌多糖,并没有激素的,属于保健食品。 瀚齐食用菌用的是多层次直复营销,这是学名俗称传销。这种金字塔模式80%的产品都是下线自己在用的,洗脑严重的全家都在吃,殊不知一个没有明显偏食且消化系统良好的人根本不需要外源补充。一旦长期补充,机体自身的消化和吸收合成能力会衰退,就会对产品产生依赖长期服用对身体绝对是有害的。

中国食用菌杂志官网

《中国食用菌》主管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办单位:中国食用菌协会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昆明食用菌研究所 全国食用菌科技情报中心站主 编:桂明英地 址:昆明市政教路14号邮政编码:650223电 话:0871-5151099传 真:0871-5110294国际标准刊号:CN 53-1054/Q国内统一刊号:ISSN 1003-8310《食用菌》主管单位: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主办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主 编:张甫安地 址:上海市闵行区北翟路2901号邮政编码:201106电 话:021-62208660-3174传 真:021-62206698电子邮件:国际标准刊号:CN 31-1257/S国内统一刊号:ISSN 1000-8357自己打电话问吧

一、摘要与关键词:文章要提供100-200字的摘要,客观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提供3-5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撰写的文章字数以2500-4500字为宜。二、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别、工作单位、邮政编码、职称、职务、学历、主要研究方向等(研究生须注明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三、注释:注释序号(上标)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表示,附于文末。四、非正式出版物(如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未正式发表的讲话等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五、参考文献的格式:1、参考专著:[序号]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2、参考报纸、期刊:[序号]作者文题报刊名,出版年,卷(期、版次),其止页码(具体情况可以参照国家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六、资助项目需注明资助者、项目编号。七、体例要求:以“一”、“1”、“(1)”作为文章层次,(1)之下以小标题方式提炼主要观点。八、图表要求:表格:将表名置于表上方居中;图:将图名置于图下方居中。表、图内文字统一用楷体。九、为便于稿件的修改及联络,请作者提供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手机、电子信箱等。十、来稿一律通过电子邮件(WORD文档附件)发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来稿必复。

核心期刊-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中国食用菌《中国食用菌》(双月刊)创刊于1982年,由中国食用菌协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全国食用菌科技情报中心站有办。本刊全面报道国内外食用菌领域最新科技成果动态、实用技术和行业信息。是以大专主管主办: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中国食用菌协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全国食用菌科技情报中心站快捷分类:农业园艺 农业科技出版发行:云南  双月刊  A4期刊刊号:1003-8310, 53-1054/Q创刊时间:1982  影响因子 331审稿时间:3-6个月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食用菌专利技术

食用菌味道鲜美,不仅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特点,素有“素中之荤”之称,且富含多糖、膳食纤维等多种功能性物质,在抗肿瘤、增强免疫力、降血压血脂、抗衰老等方面作用明显。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出口大国,占全世界总量的六成以上。据报道,2011年中国食用菌生产总量达到7 万t,产值超过1400 亿元,出口创汇07 亿美元,较2010年食用菌总产量、总产值和出口创汇分别增长了7%、10%、8%;2011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达到652家,比2010年的443家增长了47%。目前,我国食用菌加工主要分为初加工(干制、盐渍、罐藏等)和深加工。而据加工企业测算,每加工1kg菇类,初加工后其产值可以增加2~3倍,深加工可以增加10~20倍。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市场需求,食用菌深加工技术和产品将成为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生物酶技术是基于酶解作用选择性破坏植物细胞壁,使植物细胞内的成分更容易溶解、扩散,具有成分浸出率高、减少热敏成分损失、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简化工艺等优势,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饲料工业、纺织和洗涤等。将生物酶技术应用于食用菌深加工,不仅可以有效破坏食用菌细胞壁的致密结构,提高多糖、蛋白质等功能物质溶出,而且也可酶解大分子物质为小分子物质,以便扩散、去杂,改善产品风味。因此,总结国内外应用生物酶技术在食用菌深加工方面的研究进展,将有助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生物酶技术  酶是由生物体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特殊催化活性作用的蛋白质,能够参与和促进活体细胞内的各种代谢反应,具有催化效率高、高度专一性、催化条件温和等特点。目前,蛋白酶、果胶酶、纤维素酶、淀粉酶等酶制剂已经实现工业化生产,并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纺织、日用化工、造纸、工业洗涤废水处理及饲料等各个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虽然食用菌细胞中本身含有酶类,但凭借本身自溶远远不能达到理想的制备效果,只能依靠外加酶来实现高提取率。田龙研究外加酶对长根菇营养物质抽提效果时发现,仅靠长根菇自身的酶类作用,可溶性固形物提取率、蛋白抽提率、蛋白水解率只达到55%、40%、15%,表明大部分有效成分提取不出来。一方面,植物细胞壁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木质素等物质构成的致密结构。在传统热水浸提的基础上,根据细胞壁的组成情况,选用合适的外加酶,将细胞壁组成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等水解后破坏致密结构,从而使植物细胞内有效成分更容易溶解、扩散。另一方面,细胞中的蛋白质、核酸等往往根据需要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肽、氨基酸、核苷酸等,添加蛋白酶、磷酸二酯酶等也是很有必要的。另外,在提取制备一些如不可溶膳食纤维时,一些被认为无效的杂质如淀粉、果胶、蛋白质等物质的去除,均需要添加相应的酶对之进行降解。  生物酶技术在食用菌加工中的应用  1 纤维素酶的应用  纤维素酶是所有参与生物降解纤维素生成葡萄糖的一组酶的总称,是起协同作用的多组分酶系,又称纤维素酶系,主要包括内切β-葡萄糖苷酶、外切β-葡萄糖苷酶和β-葡萄糖苷酶。食用菌的细胞壁中,纤维素是主要成分之一,主要由β-D-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连接,通过三种酶的协同作用,切断β-1,4糖苷键,生成纤维二糖等短链低聚糖、纤维寡糖和葡萄糖,从而破坏细胞壁的致密结构,促进细胞内有效成分溶出。  纤维素酶的使用,一方面提高了食用菌功能性成分的溶出率,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其加工副产品的经济利用价值。凡军民等采用纤维素酶提取杏鲍菇多糖时,提取率高达57%,比传统水提取法多糖提取率29%高出24倍。同时酶法提取还缩短操作时间,减少料液比和降低提取温度,从而节省能源并避免高温对多糖成分的破坏。王安建等利用纤维素酶对香菇副产品香菇柄进行嫩化处理,研究表明,纤维素酶可以有效改善富含粗纤维的香菇柄的口感嚼劲和组织形态。而肖玲玲等则利用纤维素酶降解废弃香菇柄中的大量纤维素,以酶解液中的还原糖供酵母发酵,酿造新型香菇醋。  另外,纤维素酶还具有增香的作用。李平等将β-葡萄糖苷酶添加于美味牛肝菌子实体和深层发酵液中,发现酶解后主要组分均未改变,但子实体新增17种化合物,其中苯乙酮含量增加了78%,而发酵液则新增19种化合物,如香气贡献较大的糠醛、顺茉莉酮、胡椒酮、(Z,E)-法呢醛、(Z,Z)-法呢醛等。因而β-葡萄糖苷酶能够有效改良美味牛肝菌子实体及其深层发酵液中的挥发性物质组分,具有强化风味的效果。  2 蛋白酶的应用  蛋白酶是一类能水解蛋白质肽键的酶的总称。在食用菌加工中,目前常用的蛋白酶包括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等。一方面,食用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因而蛋白酶能通过降解蛋白质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提高目标物质得率。另一方面,细胞中的蛋白质可经过酶降解成为分子量较小的活性寡聚肽、氨基酸等方便扩散到细胞外,利于后续提取、除杂。  木瓜蛋白酶是一类巯基蛋白酶,对动植物蛋白质、多肽等有较强的水解能力,既能把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小分子多肽或氨基酸,有利于释放出食用菌多糖等功能性成分,又能把蛋白质水解物再合成具有活性功能的肽类物质。刘青娥研究秀珍菇多糖提取酶解方法时发现,经木瓜蛋白酶酶解后多糖提取率比直接水提法提高了95%,远高于果胶酶的79%和纤维素酶的42%,比传统热水浸提法提高了2倍,因而木瓜蛋白酶更适合于秀珍菇多糖的提取。同时,酶解液也具有食用菌多糖的免疫功能。  中性蛋白酶是一类在中性(pH0~5)条件下作用于蛋白质肽键的一类蛋白酶,可将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多肽以及游离氨基酸,在提取食用菌中不溶性膳食纤维时能很好地起到去除蛋白质、提高得率的作用。风味蛋白酶是内切酶和外切酶的混合酶,可有效地从蛋白质末端切除疏水氨基酸,使末端疏水氨基酸游离,以降低苦味等不良风味,多与其他蛋白酶复合使用制备多肽等。  3 果胶酶的应用  果胶酶是一个由果胶水解酶、果胶裂解酶、果胶酯酶和原果胶酶等组成的多酶复合体系,通过裂解或β消去作用切断果胶质中的糖苷键,使果胶质分解为多聚半乳糖醛酸的一类酶。果胶质不仅与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构成食用菌细胞壁的坚硬结构,也沉积于细胞间质中。因此,果胶酶不仅能破坏细胞壁,同时亦可以降低溶液黏度,从而促进细胞内有效成分溶出与提取。陶静等研究猴头菇酶解时发现,果胶酶处理后,溶液中固形物含量从36mg/g升高到88mg/g,效果优于其他三种细胞破壁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另外,研究发现,长裙竹荪的果胶酶酶解液也具有了一定的抑菌活性。  4 其他酶的应用  5′-磷酸二酯酶能将菇体细胞中RNA降解为5′-核苷酸,不仅增加一定的药理作用,而且5′-鸟苷酸、5′-肌苷酸等也是重要的呈鲜味物质,从而增加风味。王小红利用5′-磷酸二酯酶酶解双孢蘑菇核酸时得到胞苷酸31μg/mL、腺苷酸为78 μg/mL、鸟苷酸37 μg/mL、尿苷酸40μg/mL,核酸酶解率达到1%。β-葡聚糖酶可将葡聚糖降解为低分子量片断的还原糖、寡糖,故常被用于降解主要由线性β-1,3-D-葡聚糖构成的茯苓,以更易水溶的低分子可溶性茯苓多糖。在提取食用菌的膳食纤维时,也常常用到淀粉酶,以去除杂质淀粉。  5 复合酶的应用  在食用菌深加工中,常常引入复合酶解技术。李琴等研究酶解处理对双孢蘑菇汤营养成分和挥发性物质影响时发现,食用菌水解酶(由纤维素酶、蛋白酶、风味酶组成的复合酶)处理后酶解液中固形物含量增加了6%,而分步加酶处理时仅增加了15%,同时食用菌水解酶酶解液中蛋白质回收率及游离氨基酸总量也最多,说明复合酶的协同作用使双孢蘑菇细胞壁更易破碎,细胞内的蛋白质更易溶出。Zhu等结合响应面法优化复合酶(纤维素酶∶果胶酶∶胰蛋白酶=2∶2∶1)辅助提取猴头菇多糖时发现,在pH71,03℃下酶解79min后猴头菇多糖的收率达46%,不仅与传统热水浸提法的所得多糖官能团相同,而且得率比后者高03%。Yin等采用复合酶(木瓜蛋白酶∶果胶酶∶纤维素酶=1∶1∶1)提取松茸多糖,得率也达到了53%。  6 生物酶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联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食用菌深加工中产品的得率,也常常将生物酶技术与超声波、化学法、膜分离等技术联合使用。臧晋等通过超声波200 W处理30min借助其强烈的振动引起细胞浆流动、细胞震荡、旋转、摩擦,加速有效成分溶解,并改变细胞壁的通透性,加速胞内物质的扩散释放,而后再添加酸性蛋白酶对香菇进行酶解后,该酶解液加工的香菇酱中氨基酸含量可达88%。  膜分离技术是一项兼具分离、浓缩、纯化的分离新技术,一般根据孔径大小依次分为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四种,具有分离高效、能耗低、常温工作、连续性好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食品、水处理、医药等方面。在食用菌深加工中,不仅可利用膜分离技术对酶解液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富集浓缩,也可以除去酶解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因子。

可以申请菌种专利,需要先将菌种提交保藏中心保藏,申请专利时要说明该菌种的用途专利申请专业性较强,建议委托代理机构办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这是相关的一些专利的摘要内容:公开号 标题 申请人 发明人 欧洲分类 国际分类 相关度 CN101379930 一种食用菌制种栽培技术 徐连敏 徐连敏 A01G 92%摘要|主权利要求|题录|参考引用|分类|图片|索引|相关概念及专利|新颖分析|侵权分析|法律状态|信息 CN101379930 一种食用菌制种栽培技术97%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制种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介质材料:采用锯末80份、菌体干粉19份、石膏粉1份;使用时加2倍的水;培养有宜菌,有宜菌的培养基:粮谷糠98份、石膏粉1份、水85份,封装后经灭菌,冷却后在无菌条件下接入木质素分解霉,制成菌体,再将菌体烘干、粉碎,制成菌体干粉。本发明食用菌制种栽培技术,适用于栽培香菇、金针菇、黑木耳、银耳、猴头菇、平菇、杏孢菇、白灵菇、滑子菇、鸡腿菇、灵芝等木腐菌的制种栽培,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的特点。CN1593088 一种栽培食用菌的培养料 四川富贵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陈宇豪 A23K1 A01G 92%摘要|主权利要求|题录|参考引用|分类|图片|索引|相关概念及专利|新颖分析|侵权分析|法律状态|信息 CN1593088 一种栽培食用菌的培养料94% 一种栽培食用菌的培养料,其特征是:该培养料的组成及重量百分比包括:茶渣50~89%,碱性物质5~5%,调节营养成分5~35%,透气性物质5~20%。采用本发明,可以栽培出品质优良的平菇、猴头菇、木耳、香菌、金针菇等其它食用菌,并使茶多酚提取工业废弃物之一的茶渣化害为利,综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利于环境保护。 CN101717281 利用含蛋白废弃物制备食用菌生长促进剂的方法 湖北大学 李亚东 | 倪红 | 王行国 | 杨兰芳 | 李海波 | 李龙盘 C05C 92%摘要|主权利要求|题录|参考引用|分类|图片|索引|相关概念及专利|新颖分析|侵权分析|法律状态|信息 CN101717281 利用含蛋白废弃物制备食用菌生长促进剂的方法98%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含蛋白废弃物制备食用菌生长促进剂的方法,将含蛋白废弃物添加石灰5%-6%(相对干物质),密封反应釜中高温121--155℃水解1-2小时,过滤去渣或不去渣,将含蛋白水解物添加到种植食用菌培养基中,可提高食用菌产量,缩短生长周期、延长出菇时间,此蛋白水解物可用于多种食用菌的栽培。将蛋白水解物2-15%添加到含有棉籽壳、水的培养基中,接平菇种,7天左右即可出菇。出菇时间比一般条件下早3-5天以上,出菇时间延长7-10天,产量可增加50%以上。本发明为食用菌提供了丰富的氮源,生长周期短,产量大,口感好,也实现了含蛋白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减轻含蛋白废弃物的第二次污染。CN1593194 食用菌面条及其制备方法 安徽淮北天宏集团实业有限公司 郭杰 | 岳鹏 A23L1 A23L 92%摘要|主权利要求|题录|参考引用|分类|图片|索引|相关概念及专利|新颖分析|侵权分析|法律状态|信息 CN1593194 食用菌面条及其制备方法89% 本发明属于一种食品,具体是一种食用菌面条及其生产方法,面条中食用菌发酵液和面粉重量配比为:3-35∶1。所述的食用菌是指香菇、平菇、金针菇、银耳、黑木耳、灵芝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食用菌发酵液中多糖含量35%~45%,其中还有维生素c、维生素D、氨基酸、磷、钠、钾、钙、铁等微量元素。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的食用菌面条,具有耐煮性好,口感佳,其中食用菌多糖含量可以达到5%,富含各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美味可口,脂肪含量极低,具有极高的医疗保健功能,能防病强身,从而能有效地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CN1078345 黄芪菇的培育方法 陈玉春; 左德 陈玉春 | 左德 C12N1 A01G 91%摘要|主权利要求|题录|参考引用|分类|图片|索引|相关概念及专利|新颖分析|侵权分析|法律状态|信息 CN1078345 黄芪菇的培育方法96% 本发明黄芪菇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母种扩大培养的斜面培养基及原种、栽培种的培养基的配比中均加入一定量的黄芪下脚料。如培育的黄芪平菇分解吸收了黄芪的成分,其氨基酸总和为3973,较非黄芪平菇绝对值高79,多糖为688%,是非黄芪平菇69倍,微量元素硒也略高。黄芪菇是一种高营养的强身健体的美味食品,而且是治牛皮癣的特效药。经过500例牛皮癣患者服用,药效显著,治愈率高。 CN101121613 菌草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 林占熺 | 林 辉 | 黄国勇 | 罗海凌 | 林应兴 C12N1 C05F 91%摘要|主权利要求|题录|参考引用|分类|图片|索引|相关概念及专利|新颖分析|侵权分析|法律状态|信息 CN101121613 菌草栽培食用菌的方法99%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菌草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属菌业生产中食用菌的栽培方法。有草种:巨菌草、芒、比特草、紫花苜蓿、苏丹草、串叶草和添加剂:石膏粉,石灰组成的配方,根据香菇、平菇、毛木耳、黑木耳等食用菌生长需要,经合理配比后进行栽培的菌草栽培食用菌是将菌草栽培食用菌生产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优化组合在一起,这样就可以为菌丝生长所需要的最佳营养成分,接菌种后,在适合的环境下经过菌丝体生长,待菌丝体培养成熟后,进入出菇管理。本发明与常规的木屑栽培技术相比,具有栽培的食用菌品质优良,营养成分高的特点。用本发明栽培的香菇,香菇多糖的提取率是常规木屑栽培香菇的2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优点。CN1262882 饲料配方 周俊英 周俊英 A23K1 A23K 90%摘要|主权利要求|题录|参考引用|分类|图片|索引|相关概念及专利|新颖分析|侵权分析|法律状态|信息 CN1262882 饲料配方97% 一种利用纯天然植物栽培食用菌的下角料制备饲料的配方,包括平菇下角料、蚯蚓粉、灵芝水、粗粮粉、食盐和苏打,利用该配方喂养家禽、家畜,不仅能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而且发育好、成长快、且根除了以往菇场内、外到处都是白色垃圾的现象。 CN101248869 用食用菌菌丝体或子实体制备保健食品的方法 李 勇 李 勇 A23L1 A23L 90%摘要|主权利要求|题录|参考引用|分类|图片|索引|相关概念及专利|新颖分析|侵权分析|法律状态|信息 CN101248869 用食用菌菌丝体或子实体制备保健食品的方法98% 用食用菌菌丝体或子实体制备保健食品的方法,涉及一种用猴头菇、香菇、金针菇、平菇、茯苓、竹荪、灵芝、蛹虫草的菌丝体和子实体制备菌蛋白、豆皮、肉卷,养胃醒酒茶等保健食品的方法。用八种菌在八种粮食中接种培养的菌丝体混匀,粉碎,得菌蛋白粉;或八种粮食浆与八种菌的子实体干粉搅拌的糊状流汁摊成豆皮;或八种菌的菌丝体加水磨成糊浆流汁,摊成豆皮;或八种菌的菌丝体或子实体粉碎过筛,加水、肉搓团,压成筒状体,入蒸笼蒸熟,得八菌肉卷;或八种菌的菌丝体蒸熟成糊状,加大麦芽、茶叶烧沸,过滤,浓缩成糊状麦芽糖汁,接入红茶菌菌种,培养得养胃醒酒茶。本发明制备的保健食品营养丰富全面、食用方便,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功能。CN101456774 食用菌培养料用增效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于虎元;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 于虎元 | 周建树 | 鞠志珍 | 李 莉 | 孟庆国 | 池景良 | 于春贤 | 韩 冰 | 赵 洁 | 陈 超 | 杜秀玲 | 赵秀萍 C05G 89%摘要|主权利要求|题录|参考引用|分类|图片|索引|相关概念及专利|新颖分析|侵权分析|法律状态|信息 CN101456774 食用菌培养料用增效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99%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专用增效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各组分的重量份为:处理的畜禽粪40-70,钙质页岩10-25,麦麸5-35,石灰5-10。方法是按干畜禽粪重量加5-30%的松树针叶和1-5%发酵菌剂除臭,加水混拌使粪料水分控制在55-65%,于自然温度下堆制发酵15-25天,再将发酵的畜禽粪干燥至含水量20%以下,再将上述四组份混配均匀即合成增效剂。增效剂用量占食用菌培养料重量的10-30%,培养料中的含水重量为55-60%。本增效剂的使用既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食用菌产量,又减少畜禽粪便对环境污染;有益于菌丝或者子实体的正常生长和代谢,对人畜无毒、无害、无潜在的积累毒性,可广泛用于平菇、榆黄蘑、鸡腿菇、秀珍菇等类食用菌栽培。CN1620852 食用菌袋栽打眼快速发菌法 赵伟 赵伟 C12N1 A01G 89%摘要|主权利要求|题录|参考引用|分类|图片|索引|相关概念及专利|新颖分析|侵权分析|法律状态|信息 CN1620852 食用菌袋栽打眼快速发菌法99%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袋栽打眼快速发菌法,针对过去袋栽食用菌不足之处而研制的一种袋式栽培平菇、木耳、香菇、金针菇、灵芝等多种食用菌发菌快出菇早产量高,省工省时,易于管理袋式栽培打眼快速发菌的新方法,本方法适合袋式栽培平菇、香菇、木耳、金针菇、灵芝、猴头等多种食用菌的栽培,袋式打眼发菌法氧气足、发菌快、出菇早、产量高、培养料不易污染,省工省时易于管理,栽培周期短、效益显著,不但适合棉子壳,锯末屑栽培,也适合各种植物秸秆的代料栽培。 CN101597192 中草药培养基、其制备方法以及食用菌的栽培方法 姚淑先 姚淑先 C05G 88%摘要|主权利要求|题录|参考引用|分类|图片|索引|相关概念及专利|新颖分析|侵权分析|法律状态|信息 CN101597192 中草药培养基、其制备方法以及食用菌的栽培方法96%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是一种中草药培养基、其制备方法以及食用菌的栽培方法。该培养基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组分制成的混合物和水制成:该混合物包括中草药65~70%,棉籽壳30~35%,过磷酸钙2~3%;水的重量与上述混合物的总重量比为1∶1。它以中草药为主要的培养基,培育出的食用菌具有补肾养肝、补气、补阴、安神等功效,从而提高了食用菌对人体的保健功能,可用于栽培金针菇、杏鲍菇、白灵菇、茶树菇、袖珍菇、鸡腿菇、平菇、凤尾菇、灵芝、毛木耳、黑木耳、竹荪、真姬菇、大球盖菌、滑菇、鲍鱼菇、牛舌菇、巴西蘑菇、蘑菇、草菇、银耳。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草药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以及使用该中草药培养基栽培食用菌的方法。CN1056615 用柠檬酸废酸渣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许昌市环境保护局 王文平 | 郭长虹 | 张志华 | 黄杰 | 程阿霞 A23K1 A01G 88%摘要|主权利要求|题录|参考引用|分类|图片|索引|相关概念及专利|新颖分析|侵权分析|同族|法律状态|信息 CN1056615 用柠檬酸废酸渣栽培食用菌的方法93%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柠檬酸废酸渣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它可以栽培出平菇、猴头、灵芝等其它食用菌。本发明在环境保护方面,能使柠檬酸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的酸渣化害为利,综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在栽培食用菌时,通过对柠檬酸废酸渣的营养成分,透气性及酸度的调节,使之达到栽培食用菌的基本要求,然后对影响食用菌生长发育的温度、湿度,透气性,光照及pH值等等,给予合理的满足。栽培过食用菌的下脚料,可作饲料亦可作肥料。 CN1065176 一种制作平菇、凤尾菇菌种的方法 刘德礼; 周亚辉; 姜国银; 何菊兰 刘德礼 | 周亚辉 | 姜国银 | 何菊兰 C12N1 A01G 88%摘要|主权利要求|题录|参考引用|分类|图片|索引|相关概念及专利|新颖分析|侵权分析|法律状态|信息 CN1065176 一种制作平菇、凤尾菇菌种的方法95% 一种制作平菇,凤尾菇菌种的方法,主要用玉米芯为原料作为制作原种和栽培种的培养基,把选好的玉米芯粉碎筛选出颗粒状好的料,经灭菌处理装瓶,成为培养基。其法制作的菌种,菌丝团易分散,方便接种,污染小,成本低,缩短生长期。每瓶菌种可比麦粒类菌种多接种袋栽培料4袋左右。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CN101663961 一种利用菌渣栽培鸡腿菇的方法 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朱忠贵 | 姜建新 | 姜小红 | 姜 雅 | 马一鸣 A01G 88%摘要|主权利要求|题录|参考引用|分类|图片|索引|相关概念及专利|新颖分析|侵权分析|法律状态|信息 CN101663961 一种利用菌渣栽培鸡腿菇的方法97%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生产领域中一种利用菌渣栽培鸡腿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栽培过平菇、金针菇等食用菌的下脚料——菌渣,代替棉籽壳栽培鸡腿菇,采用生物发酵的方法处理菌渣,添加麸皮等营养物质,形成培养基,再经过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培养、脱袋覆土、出菇采收等工艺流程,就可以有效地实现鸡腿菇栽培。本发明不仅开发利用食用菌下脚料,实现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减少有机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符合国家提倡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而且大大减少棉籽壳等培养料的使用量,有效降低鸡腿菇生产成本,提高栽培效益,生物转化率在80%以上。废物利用,一举两得,适合在农村推广应用。CN101411288 一种利用苎麻骨培育平菇的方法 武汉科技学院 曾庆福 | 崔永明 | 陈 悟 | 陈洪高 | 王 军 | 潘 飞 | 陈海英 A01G 88%摘要|主权利要求|题录|参考引用|分类|图片|索引|相关概念及专利|新颖分析|侵权分析|法律状态|信息 CN101411288 一种利用苎麻骨培育平菇的方法98% 本发明利用苎麻骨培育平菇的方法是:包括培养基的制备、接种、发菌、出菇、分茬采收步骤,其中,培养基的制备包括配料、装袋和灭菌,培养基的组分是苎麻骨粉78~83%、麦麸15~20%、石膏粉1%和过磷酸钙1%;将培养基冷却至30℃以下接种平菇,再将其置于22~28℃、空气相对湿度70~80%条件下培育18~20天,使菌丝长满袋;此后在12~18℃、空气相对湿度80~90%下继续培育5~7天,使其长出平菇,然后根据平菇的生长情况分茬采收。本发明除了具有就地取材,变废为宝,比现有技术增产10~15%,育菇所用培养基比棉籽壳、玉米芯成本分别低80%、60%左右外,还能解决苎麻骨还田难、焚烧污染环境等问题。CN101663960 一种利用菌渣栽培金福菇的方法 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朱忠贵 | 姜建新 | 姜小红 | 姜 雅 | 马一鸣 A01G 88%摘要|主权利要求|题录|参考引用|分类|图片|索引|相关概念及专利|新颖分析|侵权分析|法律状态|信息 CN101663960 一种利用菌渣栽培金福菇的方法97%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生产领域中一种利用菌渣栽培金福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栽培过平菇、金针菇等食用菌的下脚料——菌渣,代替棉籽壳栽培金福菇,采用生物发酵的方法处理菌渣,添加麸皮等营养物质,形成培养基,再经过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培养、脱袋覆土、出菇采收等工艺流程,就可以有效地实现金福菇栽培。本发明不仅开发利用食用菌下脚料,实现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减少有机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符合国家提倡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而且大大减少棉籽壳等培养料的使用量,有效降低金福菇生产成本,提高栽培效益,生物转化率在80%以上。废物利用,一举两得,适合在农村推广应用。CN101747112 一种平菇培养料的生产方法 张静 张静 C05G 87%摘要|主权利要求|题录|参考引用|分类|图片|索引|相关概念及专利|新颖分析|侵权分析|法律状态|信息 CN101747112 一种平菇培养料的生产方法97%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菇培养料的生产方法,所需原料配方为:玉米芯900公斤、棉籽壳100公斤、麦麸100公斤、尿素5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蘑菇健壮素1公斤,经科学发酵、正确调节水份、合理杀菌而成。本发明有益效果:制作工艺简单,原料来源广、价格低,使用本发明的培养料栽培出的平菇感观好、品质好,提高了平菇的产量和效益。CN1260945 利用棉秆栽培食用菌新技术及配方 陈咏祥 陈咏祥 C05F11 A01G 87%摘要|主权利要求|题录|参考引用|分类|图片|索引|相关概念及专利|新颖分析|侵权分析|法律状态|信息 CN1260945 利用棉秆栽培食用菌新技术及配方97% 利用棉秆栽培食用菌的新技术和配方,是利用棉秆通过粉碎机械加工成1—3mm粒度的棉秆粉。食用菌培育基配方为:棉秆粉70—96%混合料:余数。培养食用菌的新技术和配方的优点是取材容易,投资省,效益高,棉秆粉培养基可种植银耳、黑木耳、猴头菇、平菇、金针菇、竹荪、香菇多种食用菌, 是一种万能培养基,种植成本降低14—40%,同等重量的培养基可提高食用菌收得率60—100%,有很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CN101683059 利用槐叶粉加玉米粒制作平菇原种的方法 赵 伟 赵 伟 A01G 87%摘要|主权利要求|题录|参考引用|分类|图片|索引|相关概念及专利|新颖分析|侵权分析|法律状态|信息 CN101683059 利用槐叶粉加玉米粒制作平菇原种的方法99% 本发明涉及利用槐叶粉加玉米粒制作平菇原种的方法,是首先将槐叶粉成粗粉,按玉米粒、槐叶粉的比例配比,先将玉米粒放入石灰水中浸泡后捞出沥水,再将槐叶粉用石灰水浸拌,将玉米粒和槐叶粉混合加入石膏粉,拌匀后装入瓶或袋中常压灭菌后接入菌种,菌丝长满后再转接栽培种,用本方法制作的平菇原种菌丝粗壮,浓密、洁白、吃料快,不易污染杂菌。CN1138939 棉杆培育食用菌的方法及配方 陈咏祥 陈咏祥 C12N1 A01G 86%摘要|主权利要求|题录|参考引用|分类|图片|索引|相关概念及专利|新颖分析|侵权分析|法律状态|信息 CN1138939 棉杆培育食用菌的方法及配方95% 棉杆培养食用菌的方法和配方,是利用棉杆通过粉碎机械加工成1-3mm粒度的棉杆粉。食用菌培育基配方为:棉杆粉60~80%石膏3~5%糖5~5%麸皮15~18%其它配分余数培养食用菌的方法和此配方的优点是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此培养基是“万能培养基”,可培养银耳、黑木耳、猴头菇、平菇、金针菇、竹荪、香菇多种食用菌,种植成本降低15~25%,同等重量的培养基可提高食用菌收得率40~60%,有很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根据您产品,产量和要求可以定制灭菌锅,日通机械专业生产食用菌灭菌锅 150-9519-4886

中国食用菌杂志社官网

中国食用菌杂志没有网址。只有电子信箱。也可以电话咨询编辑部。0871-5151099

我只知道食用菌,电子邮箱地址e-mail;xEmail:

可以直接在这两个杂志网站搜索查看。

食用菌期刊官网

一、摘要与关键词:文章要提供100-200字的摘要,客观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提供3-5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撰写的文章字数以2500-4500字为宜。二、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别、工作单位、邮政编码、职称、职务、学历、主要研究方向等(研究生须注明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三、注释:注释序号(上标)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表示,附于文末。四、非正式出版物(如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未正式发表的讲话等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五、参考文献的格式:1、参考专著:[序号]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2、参考报纸、期刊:[序号]作者文题报刊名,出版年,卷(期、版次),其止页码(具体情况可以参照国家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六、资助项目需注明资助者、项目编号。七、体例要求:以“一”、“1”、“(1)”作为文章层次,(1)之下以小标题方式提炼主要观点。八、图表要求:表格:将表名置于表上方居中;图:将图名置于图下方居中。表、图内文字统一用楷体。九、为便于稿件的修改及联络,请作者提供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手机、电子信箱等。十、来稿一律通过电子邮件(WORD文档附件)发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来稿必复。

中国食用菌杂志地址,昆明市政教路14号。中国食用菌杂志里面有相关的投稿格式介绍。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