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冰川冻土不当期刊

发布时间:

冰川冻土不当期刊

《冰川冻土》是我国冰、雪、冻土和冰冻圈研究领域唯一的学报级期刊,积极支持在冰、雪、冻土和冰冻圈及全球变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具创造性,高水平和面向国民经济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和新学说;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传播与冰冻圈和全球变化相关的科学知识,为寒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并有计划地组织和系统报道本学科具有开创性、方向性及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重大效益研究进展和成果,促进和引导学科发展 学科覆盖包括冰川学,冻土学,水文学,地理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寒区生物学,重点在冰冻圈的资源、环境、工程和全球变化。

论文作者徐中民因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中提供大量虚假信息 ,所以被处理了。弄虚作假的人,岂能被饶恕。

徐中民在2013年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冻土》的论文《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被人给曝光,引起了人们对于学术界论文弄虚作假的关注和热议。

冰川冻土期刊原文

赞美导师和师娘论文的作者因在一个项目申请书中提供大量虚假信息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处理,撤销了该项目追回200万已拨资金,并取消该作者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资格两年,并给予其通报批评

论文的作者徐某民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中提供大量虚假信息,经调查核实后《冰川冻土》编辑部作出相应处理,主编因为审核文章不严,申请引咎辞职。

《冰川冻土》 (现英文名为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 ,1979年至1984年6月第6卷第2期使用的英文名为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Cryopedology),中国期刊名。《冰川冻土》双月刊,由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主办,创办于1979年。是我国冰、雪、冻土和冰冻圈研究领域唯一的学报级期刊,支持在冰、雪、冻土和冰冻圈及全球变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具创造性,高水平和面向国民经济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和新学说,为寒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经过调查显示,该博士不仅在论文中大肆赞美导师崇高以及师娘优美,而且在论文中的同参与人员身份不对称。论文存在造假捏造,学术不端。

冰川冻土期刊主编

1992~2012年在《大气科学》、《地理学报》、《应用气象学报》、《生态学杂志》、《气象学报》等国家核心一、二级期刊上发表52篇,其中独著或第一作者42篇;出版了《西藏农业气候资源区划》、《西藏气象灾害区划研究》、《西藏地区旱涝气候预报研究》和《西藏自治区太阳能资源区划》等8部论著。学术简介【研究方向】1.气候与气候变化2.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3.农业资源评价与规划【在研项目】1.西藏2005年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国家发改委,项目负责人。2.青藏高原(西藏)气候变化监测系统建设,国家发改委,第一主研人。3.西藏红景天气象保障关键技术,科技部公益性行业(气象)项目,项目负责人。4.西南区域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报告(西藏),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项目负责人。【完成项目】1.西藏怒江流域气候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演变特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2011年12月完成。2.西藏农牧业气候资源区划与开发利用,国家发改委,第一主研人,2010年12月完成。3.西藏自治区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国家发改委,第一主研人,2009年12月4.西南地区气候变化基本事实及极端气候事件(西藏),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项目负责人,2010年12月完成。5.蝗虫气象监测预测服务系统在西藏的推广应用,中国气象局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项目负责人,2011年12月完成。6.气候变化对西藏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西藏科技厅,第三主研人,2011年10月完成。7.西藏农业气候资源区划,西藏自治区科技厅重点项目,项目负责人,2007年完成。西藏气象灾害区划研究,西藏自治区科技厅重点项目,第二主研人,2009年完成。【学术专著】1.西藏农业气候资源区划,气象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作者。2.西藏气象灾害区划研究,气象出版社,2008年4月,第2作者。3.西藏自治区县级气候区划,气象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作者。4.西藏自治区气象灾害气候图集,气象出版社,2011年12月,第2作者。5.西藏自治区太阳能资源区划,气象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作者。【发表论文】1.西藏羊卓雍湖流域气候干湿状况分析,《生态学杂志》, 2008年8月,核心期刊,第1作者。2.西藏羊卓雍湖地区近45年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地理学报》,2008年11月,核心期刊,第1作者。3.西藏近35年地表湿润指数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气象学报》,2009年第1期, 核心期刊,第1作者。4.藏北牧区地表湿润状况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生态学报》,2009年5月,核心期刊,第1作者。5.近40年西藏怒江河谷盆地的气候特征及变化趋势,《地理学报》,2009年5月,核心期刊,第1作者。6.1971-2006年珠穆朗玛峰地区蒸发皿蒸发量及其影响因素,《冰川冻土》,2009年8月,核心期刊,第1作者。7.1971-2005年西藏主要农区农田蒸散量变化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冰川冻土》,2009年10月,核心期刊,第1作者。8.Variations of Surface Wettability Index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During 1971-2005,《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2010年第2期,核心期刊(SCIE),第1作者。9.近50年西藏高原冷暖冬的气候变化特征,《地理学报》,2011年7月,核心期刊,第1作者。10.1961-2010年西藏季节性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冰川冻土》, 2012年6月,核心期刊,第1作者。【获奖情况】1.《西藏主要农区夏季旱涝规律及预报》项目/2003年获西藏科技进步2等奖。2.2009年荣获首届邹竞蒙气象人才奖3.2010年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4.2010年被中国气象局授予“西部优秀气象人才”称号

杜军老师画马怎么样

冰川冻土期刊论文

是作者写的论文与实际不符,文中有一方面大肆夸赞导师与师娘,而实际这两位并未做过此方面事情,与事实不符。后续调查,此作者已被撤职,编辑部表示不会再发生类似事情。

论文作者徐中民因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中提供大量虚假信息 ,所以被处理了。弄虚作假的人,岂能被饶恕。

作者用较长篇幅大谈特谈“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他的表述夹带私货,没有学术底线。

他在本应该是写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内容的论文中,花大量的篇幅去赞美自己的导师和师娘,有奉承老师的嫌疑。最后这篇论文被撤下了

冰川冻土期刊是c刊

中文核心期刊:又称中文核心,北大核心。是在所有科技核心期刊中每4年评选1次,影响因子达到标准,即可成为中文核心,由北大出版社每4年公布一次,现在用的是2014年版(2015年发布)。科技核心期刊:The key magazine of China technology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科范畴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是目前国内比较公认的科技统计源期刊目录。因其受科技部委托,带有官方色彩,权威性名列国内首位。CSCD核心期刊:CSCD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英文缩写,CSCD在高校申请基金和审查评奖包括院士的评审都要检索CSCD;CSCD中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其中核心库的杂志等级略高些(相对而言),但是这3类杂志有交叉,比如一军大学报既是CSCD核心期刊,也是中文医学核心期刊。拓展资料中文核心的档次更高一点因为有的科技核心期刊并不是中文核心,而基本的中文核心一般都是科技核心。气象学的中文核心只有11个,但地理学中的像《地球科学进展》《中国沙漠》《冰川冻土》 《干旱区研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等都是中文核心。这些相对气象学的中文核心要好发表一些,可以退而求其次。综述类/进展类的文章在《大气科学学报》,《地球科学进展》,《气象》这几个文章相对好发表。

《冰川冻土》 (现英文名为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 ,1979年至1984年6月第6卷第2期使用的英文名为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Cryopedology),中国期刊名。《冰川冻土》双月刊,由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主办,创办于1979年。是我国冰、雪、冻土和冰冻圈研究领域唯一的学报级期刊,支持在冰、雪、冻土和冰冻圈及全球变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具创造性,高水平和面向国民经济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和新学说,为寒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1、CSCD是ChineseScienceCitationDatabase的简称,也就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英文缩写,CSCD在高校申请基金和审查评奖包括院士的评审都要检索CSCD;CSCD中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其中核心库的杂志等级略高些(相对而言),但是这3类杂志有交叉,比如一军大学报既是CSCD核心期刊,也是中文医学核心期刊。2、中文核心期刊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核心期刊,是北大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所收录的期刊,每4年公布一次,2012年有更新。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