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被列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的四个中心城市

发布时间:

被列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的四个中心城市

1、中国四大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广州、重庆。2、北京  北京是北方的经济和金融中心,全国的科教、交通、政治、文化中心。  北京应该合并天津、廊坊,构建大北京特区,政治上向东部地区迁移,北京老城区作为商贸、科教、文化中心;随着国家机关向东部迁移,北京城区将减少“跑步前进跑部钱进”的现象,大大改善交通和生活质量;而廊坊可以承接北京的工业和部分国家机关;天津也将承接北京的工业和金融机构,强化自身工业中心的地位。3、上海  上海是东部地区的中心,毫无争议,也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4、广州  广州是南方的经济中心和交通中心,深圳可以作为副中心和创新基地;香港比较特殊,本身是国际金融中心和物流中心,但是地位比较特殊,在未来仍将保持自身优势。5、重庆  重庆是西部地区的中心,虽然目前实力与北京、上海、广州还有差距,但是由于直辖市,区位优势也十分明显,未来发展不可限量。

北京政治中心,上海经济中心。香港,广州。

中房网讯 2月18日,市场期盼已久的《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正式发布,这是中国经济在发展进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根据《纲要》,粤港澳大湾区将建成世界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其中,到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到2035年,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对周边地区的引领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全面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将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会同粤港澳三地和有关部门以钉钉子精神抓紧抓实做好各项任务,推动规划蓝图中的各项美好愿景落到实处,欢迎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共同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湾区和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增进粤港澳三地民生福祉,成为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四大核心城市定位出炉】《纲要》最重要的看点之一,就是对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分工协作进行“顶层设计”。根据《纲要》文件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简称珠三角九市),总面积6万平方公里,2017年末总人口约7000万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规划极大地尊重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差异化分工定位。统计《纲要》全文发现:从提及频率来看,四大中心城市的“核心引擎”作用可见一斑:其中,香港被提及102次,澳门90次,广州41次,深圳39次。与此同时,珠海也被委以重任,共被提及20次。此外,佛山被提及9次,惠州6次,东莞8次,中山9次,江门7次,肇庆5次。从这一数据也可看出,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的“龙头”地位毋庸置疑。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大湾区内的大小城市,都将在这份“总纲”指导下,展开金融开放、交通规划、产业布局等工作。那么,11座城市将如何担当重任,又将如何改变大湾区城市格局?四大中心城市《纲要》提出,优化提升中心城市。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做优做强,增强对周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香港: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大都会四大中心城市中,香港排在首位: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功能,推动金融、商贸、物流、专业服务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创新及科技事业,培育新兴产业,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大都会。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香港责任重大。香港科技创新资源丰富,但短板也很明显,即成果商业化能力不足。为此,《纲要》提出,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探索有利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政策举措,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与此同时,为充分发挥香港金融服务功能,支持香港私募基金参与大湾区创新型科技企业融资,允许符合条件的创新型科技企业进入香港上市集资平台,将香港发展成为大湾区高新技术产业融资中心。此外,在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方面,将支持香港开发更多离岸人民币、大宗商品及其他风险管理工具。澳门: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紧随香港之后,澳门在《纲要》中也屡屡被点名,达90次之多。澳门虽然经济高度发达,但由于体量过小,经济总量并不突出。而且,经济结构相对单一,过度依赖旅游业和博彩业。以2017年数据为例,澳门GDP为3102亿元人民币,其中博彩业就占据半壁江山,达到1%。为此,《纲要》对澳门也提出了非常具有针对性的定位: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在产业布局方面,支持澳门中医药科技产业发展平台建设。支持澳门打造中国-葡语国家金融服务平台,建立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建设成为葡语国家人民币清算中心。研究探索建设澳门-珠海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区。广州: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作为广东省省会,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地位自然不容小觑。根据《纲要》,广州要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在重大创新载体建设方面,《纲要》重点提及港深创新及科技园、中新广州知识城、南沙庆盛科技创新产业基地及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其中广州独占两席。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也是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要工作之一。《纲要》透露,将实施广州、深圳等机场改扩建,开展广州新机场前期研究工作。而在上月公布的《广州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规划(2018~2035年)》中,也有“规划研究广州第二机场”的表述。此外,《纲要》还提出,支持广州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区域性私募股权交易市场,建设产权、大宗商品区域交易中心,提升国际化水平。支持广州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研究设立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深圳: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深圳要扮演的角色是: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在科技创新合作方面,《纲要》提到,不但要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还支持依托深圳国家基因库发起设立“一带一路”生命科技促进联盟。此外,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充分发挥香港、澳门、深圳、广州等资本市场和金融服务功能,合作构建多元化、国际化、跨区域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在文化创意产业体系上,支持深圳引进世界高端创意设计资源,大力发展时尚文化产业。重要节点城市,《纲要》还提到,支持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城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化改革创新,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具有竞争力的重要节点城市。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强化与中心城市的互动合作,带动周边特色城镇发展,共同提升城市群发展质量。珠海:配合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港珠澳大桥开通后,珠海成为唯一与香港、澳门陆桥连通的城市。根据《纲要》,珠海还将增强机场功能,推进大湾区机场错位发展和良性互动。此外,还将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加快通用航空发展,稳步发展跨境直升机服务,建设深圳、珠海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与澳门隔江相望的珠海横琴岛,占尽地利。《纲要》将“共建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作为单独一章列出,其中重点提及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三大重大平台开发建设。例如,将配合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高水平建设珠海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统筹研究旅客往来横琴和澳门的便利措施,允许澳门旅游从业人员到横琴提供相关服务。佛山: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佛山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为优化产业布局,《纲要》提出,要提升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水平,以珠海、佛山为龙头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并支持佛山深入开展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珠三角九市需要发挥各自优势,与港澳共建各类合作园区,拓展经济合作空间,实现互利共赢。比如,《纲要》支持佛山南海推动粤港澳高端服务合作,搭建粤港澳市场互联、人才信息技术等经济要素互通的桥梁。佛山与广州共同构成“广佛都市圈”。在空间布局方面,要发挥广州-佛山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广佛同城化建设,提升整体实力和全球影响力,引领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参与国际合作。惠州:探索开通海上旅游航线《纲要》提出,积极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在教育、文化、旅游、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打造公共服务优质、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惠州作为为广东海洋大市之一,西邻大鹏湾,西南邻香港,东与红海湾相接,南连广阔的南海。此次《纲要》提及,将探索开通香港-深圳-惠州-汕尾海上旅游航线。此外,还将高水平打造惠州粤港澳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东莞: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基地东莞也是世界知名的制造业城市,《纲要》提到,要以深圳、东莞为核心在珠江东岸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并提出,支持东莞等市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共建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方面,东莞要结合自身特点,发展特色合作平台,具体而言,支持东莞与香港合作开发建设东莞滨海湾地区,集聚高端制造业总部、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基地。中山:深度挖掘孙中山文化资源《纲要》提到,要发挥大湾区中西文化长期交汇共存等综合优势,促进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合作,创新人文交流方式,丰富文化交流内容,提高文化交流水平。具体到中山,作为孙中山的故乡,文件中提到将支持其深度挖掘和弘扬孙中山文化资源。珠海、江门、中山同处珠江西岸,与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其他广东城市相比,与澳门地理位置最接近。《纲要》提到,将推进澳门和中山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深度合作,拓展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新空间。江门: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江门是著名的侨乡,此次《纲要》中提及,支持江门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纲要》还提出,支持江门与港澳合作建设大广海湾经济区,拓展在金融、旅游、文化创意、电子商务、海洋经济、职业教育、生命健康等领域合作。加快江门银湖湾滨海地区开发,形成国际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地以及面向港澳居民和世界华侨华人的引资引智创业创新平台。肇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纲要》透露,粤港澳大湾区将以连通内地与港澳以及珠江口东西两岸为重点,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力争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具体到肇庆,《纲要》提出,将适时开展广州经茂名、湛江至海安铁路和柳州至肇庆铁路等区域性通道项目前期工作,研究广州至清远铁路进一步延伸的可行性。同时,加强食品食用农产品安全合作,高水平打造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八大亮点】那么,纲要有哪些要点值得关注?大湾区内的城市、产业将迎来怎样的发展机会?资本市场将如何与之共舞?我们来看一看其中的亮点。亮点一:科技创新成重中之重粤港澳大湾区是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也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创新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中之重。《纲要》提到要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探索有利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政策举措,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值得注意的是,《纲要》提出依托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建设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平台,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亮点二:粤港澳网间互联宽带扩容《纲要》提出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成智慧城市群和提升网络安全保障水平。推进粤港澳网间互联宽带扩容,全面布局基于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推进骨干网、城域网、接入网、互联网数据中心和支撑系统的IPv6升级改造。此外,推动降低粤港澳手机长途和漫游费,并积极开展取消粤港澳手机长途和漫游费的可行性研究,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基础支撑。亮点三: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粤港澳大湾区是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条件下建设的,国际上没有先例。对于金融业的发展,《纲要》中也有诸多亮点。《纲要》提出建设国际金融枢纽,大力发展特色金融产业,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其中,要发挥香港在金融领域的引领带动作用,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投融资平台。支持广州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区域性私募股权交易市场,建设产权、大宗商品区域交易中心,提升国际化水平。支持深圳依规发展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为核心的资本市场,加快推进金融开放创新。支持澳门打造中国-葡语国家金融服务平台,建立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建设成为葡语国家人民币清算中心。《纲要》提出逐步扩大大湾区内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和范围。大湾区内的银行机构可按照相关规定开展跨境人民币拆借、人民币即远期外汇交易业务以及与人民币相关衍生品业务、理财产品交叉代理销售业务。大湾区内的企业可按规定跨境发行人民币债券。扩大香港与内地居民和机构进行跨境投资的空间,稳步扩大两地居民投资对方金融产品的渠道。支持内地与香港、澳门保险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再保险业务。亮点四:推进投资便利化《纲要》提出,不断完善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银行、保险机构在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设立经营机构。此外,深化落实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对港澳服务业开放措施,鼓励粤港澳共建专业服务机构,促进会计审计、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管理咨询、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建筑及相关工程等专业服务发展。支持大湾区企业使用香港的检验检测认证等服务。此外,《纲要》还提出推进投资便利化,落实内地与香港、澳门CEPA系列协议,推动对港澳在金融、教育、法律及争议解决、航运、物流、铁路运输、电信、中医药、建筑及相关工程等领域实施特别开放措施,研究进一步取消或放宽对港澳投资者的资质要求、持股比例、行业准入等限制,在广东为港澳投资者和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更好落实CEPA框架下对港澳开放措施。亮点五: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纲要》提出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发展壮大为新支柱产业,在新型显示、新一代通信技术、5G和移动互联网、蛋白类等生物医药、高端医学诊疗设备、基因检测、现代中药、智能机器人、3D打印、北斗卫星应用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此外,《纲要》提出探索国际游艇旅游自由港,推进马匹运动及相关产业发展。亮点六: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纲要》提出研究赋予在珠三角九市工作生活并符合条件的港澳居民子女与内地居民同等接受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权利。此外,鼓励港澳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依法担任内地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务,研究推进港澳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依法报考内地公务员工作。亮点七:共建合作发展平台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的开发建设一直备受关注。《纲要》提出优化提升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功能,拓展离岸账户功能,借鉴上海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账户体系,积极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有效路径。《纲要》提出,研究进一步扩展前海发展空间。《纲要》提出打造广州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将广州南沙打造为华南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高地,推进珠海横琴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支持横琴与澳门联手打造中拉经贸合作平台。《纲要》还提到支持落马洲河套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和毗邻的深方科创园区建设,共同打造科技创新合作区;支持江门与港澳合作建设大广海湾经济区,加快江门银湖湾滨海地区开发;推进澳门和中山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深度合作;支持东莞与香港合作开发建设东莞滨海湾地区;支持佛山南海推动粤港澳高端服务合作。亮点八:创新绿色发展《纲要》提出推动大湾区开展绿色低碳发展评价,力争碳排放早日达峰,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推广碳普惠制试点经验,推动粤港澳碳标签互认机制研究与应用示范。此外,《纲要》还提出加快推进珠三角大型石油储备基地建设,统筹推进新建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和扩大已建LNG接收站储转能力。【526家上市公司扎堆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同时也是中国A股上市公司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在中国资本市场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2月18日,A股共有上市公司3586家,其中注册地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9市的上市公司共有526家,占广东省A股上市公司的6%,占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67%。从各城市情况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城市分化明显。深圳拥有的A股上市公司最多,达285家;其次为广州,共有A股上市公司98家;佛山、珠海、东莞分别有36家、28家、27家;中山、江门、惠州、肇庆共有A股上市公司52家。在市值方面,截至2019年2月18日,上交所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为88万亿元,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96万亿元,两市市值合计84万亿元。而粤港澳大湾区526家上市公司同期市值约18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79%。近年来,A股新增上市公司中,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是重要组成部分。以2017年为例,全年共有438家公司登陆A股,其中89家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占比达20%;2018年,A股共新增105家上市公司,其中18家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占比17%。在A股之外,湾区另一重要城市香港在世界金融市场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2018年,港股市场在全球IPO总数及募资金额均拔得头筹,吸引了大批优质企业赴港上市。头部公司优势明显粤港澳大湾区的上市公司不仅数量众多,质量也同样不俗。数据显示,粤港澳大湾区A股上市公司数量占总数的67%,但市值占比却达到了79%,这说明粤港澳大湾区A股上市公司的平均市值规模,高于A股公司的平均市值水平。市场化程度高、知名企业多、头部企业多,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个显著特点。目前的A股上市公司中,上至高精尖的领先科技行业,下至关乎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行业,均少不了粤港澳大湾区上市公司的身影。以2019年2月18日的收盘数据为参考,市值超过1000亿元的公司共有74家,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公司就有18家,占比达3%。除去A股上市公司,粤港澳大湾区还有不少在其他资本市场上市的知名公司。大量优秀企业的存在,不仅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充沛的动力,也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走向世界的亮丽名片。高新技术企业比重高在世界上,湾区都是创新发展的高地。2018年10月13日,广东省科技研究机构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三大湾区创新能力对比研究》显示,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发明专利申请量超过6万件,超过同期东京、纽约、旧金山三大湾区发明专利申请量,数量优势明显。从A股情况来看,粤港澳大湾区526家A股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电子、计算机、医药生物、机械设备、通信等五大行业。五大行业的上市公司合计达241家,约占粤港澳大湾区A股公司的46%。其中占比最多的是电子行业,共有92家公司,占比达5%,这其中半导体、光电子、LED等高科技企业又占了大多数。由于地缘及市场特点等因素,粤港澳大湾区526家A股上市公司绝大多数在深交所上市。相关数据显示,在深交所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在研发投入方面,比深市整体的平均水平高出50%。在深市上市企业中有70%是高新技术企业、40%属于战略新兴产业企业,而粤港澳大湾区广东9市在深市上市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80%,战略新兴产业企业达50%,均高于市场平均水平。除了拥有大量高新技术企业之外,粤港澳大湾区还存在大量传统制造业企业。据统计,粤港澳大湾区526家上市公司,在证监会行业分类中属于制造业的企业达341家,占比约65%。发达的制造业体系,健全的产业体系,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来源:新华社、证券时报、每日经济新闻、经济参考报,中房网综合整理

下列哪个城市被列为区域发展核心

1、2010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五大(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国家中心城市的规划和定位。2、2016年5月国务院批复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成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3、2016年12月国务院批复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4、2018年2月7日下午,国家发改委官网正式发布《关于印发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 至此,已经确定的国家中心城市已有9个,其他城市只能竞争剩余1个名额。全国正式提出申请的城市有12个,分别是深圳、南京、沈阳、大连、青岛、福州、厦门、杭州、长沙、石家庄、苏州、合肥等城市。扩展资料: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的处于城镇体系第二层次的城镇层级。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缩小地区间发展水平的差距。2010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五大(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国家中心城市的规划和定位。2016年5月国务院批复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成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2016年12月国务院批复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2018年2月7日下午,国家发改委官网正式发布《关于印发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至此,已经确定的国家中心城市已有9个,其他城市只能竞争剩余1个名额。全国正式提出申请的城市有12个,分别是深圳、南京、沈阳、大连、青岛、福州、厦门、杭州、长沙、石家庄、苏州、合肥等城市。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家区域中心城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中心城市:武汉南京沈阳深圳成都西安

区域中心城市是中国大陆官方对城市依据城镇体系规划进行的一种划分方式,是指具有重要区域意义的省会城市及副省级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的培育将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缩小地区间发展水平的差距。中国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的概念范围在2010年2月发布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年)》被调整为中国地理大区的区域中心,而非省级区域的区域中心,每个大区有且只有一座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中国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为沈阳(东北)、南京(华东)、武汉(华中)、深圳(华南)、成都(西南)、和西安(西北)。

目前国家中心城市(9座):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1、第一阶段(2010-2015):2010年2月,国务院发布《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五大(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国家中心城市的规划和定位,这也是我国首次提出“国家中心城市”这一概念。2、第二阶段(2016-2020):2016年5月,国务院和发改委印发《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首次明确提出,成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增强成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12月,国务院和发改委印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中,第六章节明确提出,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其中武汉作为中部六省和长江中游地区唯一一座人口超千万、经济总量超万亿的超大城市,未来要以全国经济中心、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四大功能作为支撑,增强在中部地区的辐射能力,推动中西部结构性改革;扩展资料:国家中心城市——城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在国家经济结构和战略布局中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是实现“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加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1、是冲破传统思维定式。牢固树立国家中心城市的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和机遇意识,积极利用区域资源创造新优势,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做;2、是提升国家中心城市综合功能,按照国际大都市标准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营城市,不断提高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能力、辐射带动能力、交通通达能力、信息交流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健全城市综合管理体制,完善城市应急机制,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着眼世界发展趋势,打造国际交流平台,加快国际物流通道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3、是推进属地区域产业城镇集群发展。应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能动作用,大力发展城市功能全覆盖的中小城镇,形成国家中心城市—区域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等多层级功能的城市集群。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以产业技术链和物流链为纽带,合理布局区域产业基地,整体提升区域发展水平。国家中心城市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平台和战略支点,承载了国家的政治目标和战略任务,国家中心城市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还要勇担国家赋予的重大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坚定不移地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中国城市建设走出一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参考资料来源:国家中心城市——百度百科

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

有深海港,围绕港口有城市群,有金融中心,会展中心,就可以称为大湾区。

是的

因为是滨海经济形态。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以下称珠三角九市),总面积6万平方公里。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意义: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有利于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进一步密切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为港澳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港澳同胞到内地发展提供更多机会,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有利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提供支撑。

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

中国进入了快速城市化时期,2004年我国城市化水平达到8%,较1978 年增加了26 个百分点。相应地,城市用地规模不断增长,1985 -2 0 0 0 年我国城市建成区用地年均扩展速度为850km2。进入21 世纪以后,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城市的空间结构面临调整,许多城市的总体规划都进入修编阶段。 在各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城市规模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部分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人口与用地规模在1990 年代初已被突破,城市总体规划的范围、目标和标准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二是许多城市在1990 年代中后期就开始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或编制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其中2010 年的城市人口规模出现了大幅增加的现象,比上版总体规划确定的2010年城市人口规模增加30%以上。城市发展规模一直是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和审批关注的焦点,多年以来主要是通过预测人口规模来确定用地规模,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城市人口规模预测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强。如何解决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规模问题得到城市规划界的关注。纵观现有的文献,主要有3 种代表性的观点:(1)产业需求的角度。根据城市的性质、职能的特点预测城市生产性用地和非生产性用地;(2)制度建设的角度。在经济的转型时期,要实现“范式的转换”由规模控制向制度建设转变;(3)市场的角度。由于市场力量在城市发展和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强,对城市规模预测的一个可取的方法是确定一个规模目标域,按市场变化不断调整规划与建设的目标,解决未来发展的不可预测性。总之,在城市规模的确定中市场的因素越来越重要。我国土地资源稀缺,城市发展的政策要求促进城市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城市规模的控制十分必要。那么,在经济转型阶段,政府如何控制城市规模呢? 城市规划是政府对社会经济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在人口规模越来越由市场决定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分析和掌握影响城市用地规模的因素,政府才能运用自身的资源,实现对经济发展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引导。在我国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远未达到发达国家相对稳定的水平阶段时,通过城市用地规模实现对城市规模的调控将会更加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 2 从人口规模控制到用地规模管理 一直以来,我国的土地调控政策需要根据城市人口规模对用地进行审批管理,其核心是想通过人口规模的控制,引导城市化的过程和城市的有序发展。传统方法认为,人口规模与城市用地规模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城市人口规模决定城市用地规模。这种思路的形成与我国户籍制度有关,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户籍制度实际上使城市中的劳动力固定在一定数量上,并按国民经济计划增长,人口迁移是服务于城市工业化战略的需要。当城市经济发展对劳动力产生需求时,就可以通过户籍的变化,把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实现劳动力供给,同时,城市用地也相应地为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居住提供空间。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存在严格的户籍制度和传统的国有企业人事制度,人口流动基本上是在计划掌握的范围内,也就可以实现对城市人口规模的控制,进而通过人均用地指标实现城市用地规模的控制。正是由于计划经济和户籍制度下人口流动的限制,通过人口规模控制实现用地规模控制是可行的。因此,传统的城市用地规模预测方法是用人均用地标准乘以城市人口规模,并在此基础上加以一定的结构控制。 1980年代以后我国进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以全球化为背景,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更为市场化,城市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政府、企业、个人三者的合力。经济体制变革使我国城市化机制中的市场因素越来越强,原有确定城市用地规模的逻辑发生了变化。 首先是劳动力供给模式的变化。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1980 年代初期我国提出的离土不离乡政策,把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从农村土地上解放出来,并通过自由的流动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从我国现在的流动人口分布来看,许多经济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资源主要是劳动力就业市场吸引邻近省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根据2000年的人口普查,上海、北京、广州、 深圳、东莞等城市外来人口分别占了常住总人口的15%、20%、43%、82%、75%,人口的流动保障了城市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城市人口规模的增长取决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其次是城市发展的约束条件的变化。城市经济增长的因素是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的投入。在我国劳动力供给极其丰富的情况下,获得新的投资往往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从我国现有的投资来源来看,新的投资的来源主要是外商直接投资、民营资本和国有企业的再投入;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是投资的主要产业类型。在市场条件下,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劳动密集型企业追求的是土地和劳动力成本的最低。城市土地作为经济活动的载体,当其他条件都一致时,是否能吸引投资取决于土地资源的丰裕程度和价格的高低。因此,城市用地规模往往成为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经济增长中的约束条件,城市经济增长对城市用地规模提出要求,在劳动力大量供给的背景下,城市用地规模决定了城市可以容纳的人口规模。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劳动力资源丰富,土地资源稀缺,国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一直以来实施的是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城市规划应该通过对城市用地的合理预测,达到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控制城市人口规模的目的。也就是说,城市规划对城市规模的管理应该由计划地控制人口规模的政策,逐渐向加强城市用地规模管理转化。我国城市土地是国家所有,这为通过土地供给的调控实现城市规模的优化提供了条件。 3 城市用地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与数据 通过城市用地规模的调控,实现对城市规模的管理,目的在于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足够的空间,同时实现城市土地的有效使用,防止土地资源的浪费。基于此,需要对城市用地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 影响模型的构建 城市化是经济增长的伴随现象,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是经济增长的结果。经济增长通过对土地、非农产业劳动力的需求,促进了城市规模的增长,显然经济增长是城市用地变化的重要动力。由于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产业的专业化和集约化程度不同,相应地,引起的用地变化也就不同。 由于城市具有集聚效应,城市用地规模受到城市等级规模的影响,规模效应越大,城市用地效率越高,每单位产出的土地需求相对越小。 我国城市具有明显的行政等级,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不仅吸引了大量的经济发展资源,而且具有较大的管理事权,城市用地增长的需求也较大。基于此,我们试图构建如下城市用地影响因素的回归方程: log(area)=c0+c1×log(gdp)+C2×D×log(gdp) 其中,area代表城市用地规模,gdp表示城市的人均GDP 水平, D 是虚拟变量①,分别表示不同城市职能、城市等级规模和行政等级下,经济增长水平对城市用地的影响。c0是回归方程的常数项,由于方程为对数形式,系数c1 表示经济增长水平对城市用地变化的弹性,即人均GDP 增长1%,城市用地增长c1%②;C2 是虚拟变量D 的一组系数,如果虚拟变量显著,则不同类型城市的经济增长水平对城市用地变化的弹性为c1+C2。 2 数据选取与数据来源 用城市人均GDP 表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用城市建成区面积表示城市用地规模,虚拟变量的选取分别为:城市职能分为大型综合性城市、中小型综合性城市、工业城市、采掘业城市、第三产业为主的城市5 种类型;城市等级规模分为城市人口200 万及以上,200 万~100 万,100 万~50 万和小于50 万4 个等级;城市行政级别分为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其他地级城市2 类。 为了真实地反映城市人均GDP 情况,城市人口采用城市市区常住人口,数据来源于第四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由于人口统计数据的限制,本文分析采用1990 年和2000 年两个时间段。城市用地面积和城市GDP数据取自1991年和2001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本文选取全国地级及其以上199 个城市为样本。 4 我国城市用地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 2000 年城市用地规模的影响因素 2000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总建成区面积为14907km2,城市国民经济总量为40058 亿元,占全国GDP 总量的45%,城市人均GDP 为15396 元,为全国人均GDP 的2 倍,城市建成区地均GDP 为26872 万元,并表现出东部、中部、西部的梯度差距。城市建成区面积和人均GDP 表现出对数线性相关关系(图1)。 表1 报告了城市用地影响因素的回归方程。 回归1 是城市建成区面积和人均GDP 的对数线性回归,相关系数为659,就一年的截面数据而言显示出较高的线性相关,c1 为548,显示城市人均GDP 每增加1%,平均而言,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548%。 回归2 是加入城市职能的虚拟变量的回归,D1、D2、D3、D4 分别表示大型综合性城市、中小型综合性城市、工业城市、采掘业城市,系数c1则表示的是第三产业为主的城市建成区面积对人均GDP 的弹性。回归的相关系数为732,显示加入虚拟变量后,方程的解释程度提高。D1、D4的系数在1%水平下显著,符号为正,即大型综合性城市和采掘业城市的建成区面积对人均GDP 的弹性与其他类型城市不同,大型综合性城市的建成区面积弹性为445,采掘业城市为422 ③。D2、D3系数不显著,也就是说中小型综合性城市、工业城市与第三产业为主城市的建成区面积的弹性一样,为403。我国不同职能城市的建成区面积对人均GDP 增长的反应是不同的。 回归3 是加入了城市等级规模虚拟变量的回归,D5、D6、D7 分别表示城市常住人口200 万及以上、200 万~100 万、100 万~50 万的城市,系数c1 则表示的是城市常住人口小于50 万的城市建成区面积对人均GDP的弹性。回归系数同样有了提高。我们发现D5 的系数在5%的水平下显著,系数符号为正,显示常住人口200万及以上的城市建成区的弹性增加,为455,但D6、D7 的系数不显著,显示城市常住人口200 万~100 万、100 万~50 万的城市与小于50 万的城市的建成区弹性是一样的,为426。结果表明随着人均GDP 的增长,我国200万及以上人口的城市具有建成区加速扩展的趋势。城市用地效率的规模效应没有体现。 回归4 是加入行政级别虚拟变量的回归,D8表示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回归相关系数为682,D8 的系数显著,符号为正,显示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建成区面积的弹性较一般的地级市的弹性大,为503,而一般地级城市的弹性为478。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的增加主要来自于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扩大,这与转型阶段这些城市掌握了较多的资源配置权利有关。 2 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用地影响的动态过程(1990-2000 年) 为了反映不同时期城市用地影响因素的变化,我们采用相同的199个样本进行回归计算(表2)。回归5 是城市建成区面积和人均GDP 的对数线性回归,相关系数为641,同样表现出较高的线性相关,c1 为716,显示1990 年城市人均GDP 每增加1%,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平均增加716%。比较回归1 与回归5 的结果,可以发现1990 年城市建成区面积的弹性较2000 年的要大,也就是说一个百分点GDP 的增长需要较多的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展,这反映了城市建成区面积的影响因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就发展条件而言,2000 年的中国城市的市场化程度较1990 年要高许多,经济体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促使了土地资源效率的提高;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2000 年样本城市的平均GDP 是1990 年的近5 倍,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的集约程度也就越高。 城市用地的影响因素是一个动态过程同样表现在不同的城市类型上,表2 报告了各种城市类型虚拟变量的回归结果。大型综合性城市、采掘业城市、城市常住人口200 万及以上的城市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虚拟变量的系数在1%或5%水平下显著,而且系数为正,其他虚拟变量的系数不显著,与2000 年的回归结果相同,而且系数都增加了。大型综合性城市、采掘业城市的建成区弹性分别为576、556,中小型综合性城市、工业城市、第三产业为主城市的建成区面积的弹性都为520;常住人口200万及以上城市的建成区弹性为648,常住人口200 万~100 万、100万~50 万与小于50 万的城市的建成区弹性都为616;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弹性为663,其他地级市为624,进一步说明了不同类型城市建成区面积的弹性存在较大的差异,也说明我们实证结果的稳健性。 5 小结 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人口流动越来越趋于市场化,传统的以城市人口规模为主体的城市规模控制思路已不能完全适应现在的城市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经济增长水平对城市用地规模有决定性的影响。在我国实行城市土地国家所有的体制下,通过用地规模的管理实现城市规模的调控是可行的。进一步,我们用城市建成区面积对经济增长水平的弹性,实证分析了我国城市用地规模的影响因素。 从分析结果来看,为了能够实现城市用地规模的合理管理,我们必须对城市经济规模,特别是不同类型城市的经济增长规模和水平进行合理的预测和区分,使人口规模(包括“隐性”的流动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和经济规模有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匹配,在发展经济的前提下,更好地协调土地资源和公共资源的配置。 对城市用地规模管理而言,应该根据城市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实施动态的管理,在对不同类型城市的用地增长的数量和条件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制定不同类型城市的用地标准,包括不同等级的城市、不同性质的城市的用地标准,通过建立全国性的城市用地数据库,及时对城市用地规模管理的标准进行动态的更新,使城市规划不仅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市场需求,而且可以对经济发展实施宏观调控,实现城市的持续发展。

核心城市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首先,国家的中心城市的经济会发展的很迅速,他可能就代表了一个国家总体的发展水平,而且一个国家的中心城市会有一些行政区,让这个国家的政治发展的更好。

当然有很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会把一个国家的文化和经济都集中在这里发展,让整个国家变得更好,然后通过这个中心城市再向四周发展。

一、聚集、扩散作用  (一)城市吸收、聚合各类生产要素,在其经济活动中能够实现商品和要素的集聚与扩散,是区域内资金、商品、技术、人才和信息的中心,是区域经济的产业聚集点。中心城市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聚集了许多优势行业和大量竞争力较强的企业,总体经济实力明显强于周边其他地区,能够较快的开发出新的产品以及新的技术,不但加强了该区域的整体经济对外的竞争力,也增加了区域内部的经济收入,能够带来巨大的集聚效益和巨大的商业机会。同时,为整个区域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以及经济收入,优化区域产业的配置。也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城市的聚集作用使较为先进的机器设备能够较快的被生产出来以及较快的运用到区域内的各个生产中去,使一些较好的管理机制和技术能够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从各个方面在不同的程度上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城市是一定层次的政府所在地,具有相关的行政管理职能,其目的是保证城市按照规划,有计划、有组织地合理发展,维护城市现有各项市政公用设施的完好,充分发挥城市各要素集散的功能,促进城市及区域经济与社会综合发展或功能的发挥。同时城市又是区域性公司、企业等组织的管理机构汇集地,通过其指挥决策系统,发挥投资决策和产业配置、生产组织功能。  (四)以城市为中心,逐步向外发展,可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不同层次的规划实践。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由于地租的过高、交通变得拥挤、生产生活成本过高,这时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生产资本逐渐向次核心经济区转移。如此,次边缘区、边缘区的经济的发展逐渐加快。 二、辐射作用和带动作用  (一)城市具有规模优势和经济实力,是区域内先进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其经济势能远远高于周边的地区。同时,城市的基础设施完备,金融、商贸、运输以及中介等服务机构配套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极强,对周边地区产生很强的辐射力,通过这种特有的极化与扩散效应,带动区域以的发展,各方面的建设与发展均快于或优于其所辐射的区域,起着导向与示范作用。  (二)城市能吸引和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形成较高生产力,利用国际经济和新技术的积极因素,使生产要素达到最佳组合,形成新技术产业,实现城市工业化、现代化。城市一般具有相对完整、一定规模的工业生产职能,提供区域生产、生活必需的产品,同时具有一定的优势工业和产业集群。  (三)城市与周边农村之间存在着不同梯度的产业链关系,城市经济的发展直接或间接的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的升级也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升级与调整,这样城市经济也就进而带动了农村经济以至促进了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城市的精神文明成果传递区域内各个地区,为区域的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  三、创新功能  城市具有较强的综合创造能力,是各种新观念、新思想的诞生地或首播地,是新体制、新机制的发祥地或示范地,其创新功能主要包括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因此城市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区域的各项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城市作为区域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科技中心,聚集了大量的研究机构和各类高素质的人才,信息渠道通畅,创新意识很强,对区域的全面创新和快速发展形成有力支撑。特别是像我国已进入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时期,城市化战略成为国家和区域发展的基本战略之一。同时后工业社会日渐来临,信息与知识逐步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作为信息交流与知识创新中心,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更趋重要。在新的背景下重新认识中心城市,赋予其新的内涵和地位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四、龙头作用  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城市凭借各种优势通过聚集作用,进而产生规模聚集效益,提高城市经济效率,使城市经济成为所属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具体体现为:  一、对区域内经济发展有示范效应。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都走在其他地区的前面,对区域内的发展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  二、发挥扩散功能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固定资本、人才资源、技术、信息、产业等向周边乃至全区域的辐射,带动了整个区域整体经济实力发展。  三、协调周边经济发展加强区域内经济联系与合作。城市能够协调、监督与控制区域内的经济发展运行状况,通过统筹运用经济杠杆,加强区域经济的综合平衡与治理,进而加强区域内的经济联系与合作。 总而言之,城市经济可以通过多种方面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给予影响,以达到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