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建筑砂浆的论文3000字

发布时间:

建筑砂浆的论文3000字

朋友你是评职称用吗?  现在咱们国内,学术已经沦落为商品了,学术买卖已经见怪不怪了,基本上交上版面费就给你发表。这一点其实我也很无语但是,论文还是要发表,因为论文发表已经是刚性需求。发表的时候注意以下几点就可以。  第一,先考虑你发表论文的用途,评中职,还是高职。中职一般发表省级以上就可以,高职就需要有国家级的了,甚至核心期刊。毕业论文的话,还是根据学校的要求了。  第二,考虑价格方面,省级 国家级 核心价格都不一样,但是咱们也不能一再追求低价格,网上假刊太多,小心占小便宜吃大亏,了几百快无所谓,主要是耽搁了事情,评职称一年就一次(要找可以用支付宝付款的)。  第三,时间问题,刊物确定好了 一定要确定下(新闻出版总署)是否能查到。然后就是时间,一般杂志从定稿到出刊都得需要1个月,赶上高峰期3月都有可能,如果对方什么都答应你,今天给稿子明天邮递给你刊物,这个肯定是假刊的。  第四,价格方面,这个不好说,杂志种类太多,没法完全根据省级 国家级来判断价格,核心期刊的话 悬殊很大。  最后祝你成功,这是我发表论文的经验,我帮我同事也发表了一些,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知网系统计算标准详细说明:1.看了一下这个系统的介绍,有个疑问,这套系统对于文字复制鉴别还是不错的,但对于其他方面的内容呢,比如数据,图表,能检出来吗?检不出来的话不还是没什么用吗?  学术不端的各种行为中,文字复制是最为普遍和严重的,目前本检测系统对文字复制的检测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对于图表、公式、数据的抄袭和篡改等行为的检测,目前正在研发当中,且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欢迎各位继续关注本检测系统的进展并多提批评性及建设性意见和建议。2.按照这个系统39%以下的都是显示黄色,那么是否意味着在可容忍的限度内呢?最近看到对上海大学某教师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被撤消的消息,原因是其发表的两篇论文有抄袭行为,分别占到25%和30%请明示超过多少算是警戒线?  百分比只是描述检测文献中重合文字所占的比例大小程度,并不是指该文献的抄袭严重程度。只能这么说,百分比越大,重合字数越多,存在抄袭的可能性越大。是否属于抄袭及抄袭的严重程度需由专家审查后决定。

建筑的,设计的3000字的, 这些为您而写的, 吧

一篇完整关于建筑的毕业论 这个肯定知道更好

建筑论文是我的专长

建筑工程材料论文中关于建筑砂浆的论文

_Engineering/030N104H008-html _Engineering/030D09192008-html 本来我是想把原文给你的 但是字太多 系统不能成功发送 所以只好给你网站了 最后两个网站都是建筑工程的论文 很多 上面几个 就是你要的建筑工程造价毕业论文 _ZJhtm这个是和毕业设计有关的 也是建筑工程造价方面的哦

商品砂浆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

完全用矿粉代替粉煤灰技术不知道成熟不,现在粉煤灰技术很成熟,矿粉和粉煤灰互掺效果不错。粉煤灰作为工业固体废物,原材料的成本低,矿粉的价格就不清楚。你了解下市场行情,只要混凝土效果好,各项指标都满足国家要求,算好成本和利润。

商品砂浆因其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近年来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保温砂浆是商品砂浆的一个重要类型。随着建筑节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保温砂浆近年来发展较快。 对保温砂浆来说,保温性能与容重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容重越低,保温性能越好。但是,容重降低也会导致强度的降低。如何平衡容重与强度的矛盾,是配制保温砂浆的关键问题。 粉煤灰是从燃烧的电厂烟囱收集下来的一种工业废弃物,矿粉是冶炼铁矿石时产生的一种工业废弃物,这些都是最常用的掺合料,今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和普通砂浆的生产,起到了改善水泥基材料的综合性能、降低生产成本和减轻环境负荷的作用。它也将对强度和容重产生较大的影响。伊立 [1]认为粉煤灰复合保温砂浆既具高强度、耐久性好、容重轻、粘结强度高等优良性能, 同时又能达到隔热保温作用。本章将通过试验建立强度与容重的关系,寻找出最合适的粉煤灰和矿粉掺量。 2实验原材料 水泥: 实验所用水泥是5强度等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 取自开封电厂的Ⅲ级粉煤灰。 矿粉: 取自北京首钢的Ⅰ级矿粉。 泡沫球: 原粒发泡颗粒,粒径小于5mm。 3试验方法 1配合比的确定采用水胶比1:2,胶材用量为500kg/m3泡沫球,粉煤灰、矿粉两种掺和料替代水泥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0%、10%、20%、30%、40%、50%。 2 砂浆制备和测试先将准确称量的原材料混合均匀,然后参照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成型,24小时拆模,随即放入标准养护箱中养护,至3天、7天、28天、90天,测定保温砂浆各龄期的抗折强度及抗压强度,28天容重测定是将试件养护24天后从养护箱中取出浸水4天后将表面用湿布擦干,测得其湿容重,然后再烘干至衡重测得其干容重。 4结果与分析 1矿渣粉对保温砂浆强度与容重的影响 基本规律: (1) 砂浆抗折、抗压强度在前期(3d、7d)会随着矿粉掺量的增加而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在矿粉掺量为10%时有一极值点。 (2) 在后期(90d)砂浆强度迅速增长,且随着矿粉掺量的增加砂浆强度先增加后降低。90d强度在矿粉掺量30%左右时强度达到最大值。 (3) 矿粉掺量对砂浆干、湿容重的影响不大,在30%时容重较低。 结果分析: (1)砂浆强度取决于泡沫球接触点水泥浆的数量和性质。水泥浆越多,接触点越牢固;水泥浆强度越高,接触点越牢固。 (2)前期(3d、7d)随矿粉掺量增加,水泥浆数量增加,但水泥石强度降低,且后者的作用强于前者,所以砂浆强度随矿粉掺量的增加而降低。其中7d强度在矿粉小掺量时有所增加,主要是因为矿粉颗粒与水泥颗粒级配较好,因此密实性较好,这也与矿粉掺量为10%时容重上升相呼应。 (3)后期(90d)矿粉活性被激发出来,水泥水化释放出的氢氧化钙成为矿渣成分的碱性激发剂,并与矿渣中的活性组分相互作用,继续生成水化硅酸钙、水化硫铝酸钙或水化硫铁酸钙,促进矿渣与水泥的继续水化,且在掺量为30%时,释放的氢氧化钙量刚好能与矿渣中的活性组分相当,矿渣粉水化相对完全,使得强度最高。 (4)尽管水泥浆体积增加,但重量不增加。而且这些水泥浆都填充在泡沫球的空隙中,不产生总的体积增加。因此,矿粉对砂浆容重影响不大。 2矿渣粉煤灰复合的优势互补效应 固定水泥用量 单掺矿渣粉与单掺粉煤灰的保温砂浆相比,两者还存在一些差异,主要表现在: 矿渣粉的活性较高,因此掺矿渣粉的保温砂浆虽然早期强度较低,但是后期能够较快增长,后期强度甚至超过普通硅酸盐水泥保温砂浆。粉煤灰与矿渣相比,由于粉煤灰的玻璃体钙含量较低,玻璃体中硅含量较高,[SiO4]4-多以高聚体为主,因此粉煤灰中的玻璃体解体较困难,在水泥水化形成的恶性环境下解体速度很慢,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保温砂浆早期强度降低幅度很大,但是后期强度((28d以后)却能有所增长。 选取矿渣和粉煤灰以不同比例复合,希望能够通过两者性能上的差异,弥补各自的缺陷,获得较好的砂浆性能,即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复合矿渣粉煤灰的保温砂浆的强度能否超过单掺的强度,是评判复掺时能否表现出优势互补效应的主要指标。 保持水胶比为5,水泥掺量为300g,粉煤灰、矿粉总掺量40%时复掺的强度结果。清晰可见,由28d和 90d水化龄期时砂浆D22、D13的强度超过单掺矿粉保温砂浆D40和单掺粉煤灰保温砂浆D04,可以认为在矿渣、粉煤灰总掺量为40%时,矿渣与粉煤灰复合确实能产生优势互补效应。 诸多研究者对于复合水泥出现优势互补效应这一事实已得到了承认,但是对于优势互补效应产生的机理和条件,却缺乏深入的研究探讨。 由于水泥中的细颗粒中不仅有熟料颗粒,还有矿渣和粉煤灰颗粒,它们的活性不同,水化速率也不同,在水泥水化过程中可以作为活性成分增加水化产物形成量,或作为活性微集料减少大孔数和降低孔隙率,以此对强度的提高作出贡献。 3正交试验本实验试件尺寸为40mm×40mm×160mm,水胶比为为考察复掺粉煤灰、矿渣粉对保温砂浆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及容重的影响,寻求最佳配合比,进行正交实验。依据正交实验数据处理理论,将粉煤灰、矿渣粉作为两个因素,设计了二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其中因素均为替代水泥质量百分比。 90天强度分析 90天正交试验结果:对于90天抗折强度,按极差大小顺序排出因素的主次顺序为: 主→次 B,A,A×B。可见最好的搭配是B1A1,其次是B2A3,B2A2。 对于90天抗压强度,按极差大小顺序排出因素的主次顺序为: 主→次 B,A,A×B。可见最好的搭配是B2A3,其次是B2A1,B3A2。 容重分析 对于湿容重,按极差大小顺序排出因素的主次顺序为: 主→次 A×B,A。B。从表中可见最好的搭配是A2B3,其次是A3B1,A3B2。 对于干容重,按极差大小顺序排出因素的主次顺序为: 主→次 A×B,A,B。从表中可见最好的搭配是A2B2,其次是A3B1,A3B2。极差R的大小用来衡量试验中相应因素作用的大小。极差大的因素,说明它的三个水平对考核指标所造成的差别大,通常是重要因素,而极差小的因素,则往往是不重要的因素。本实验中,因素的主次顺序对抗折强度及抗压强度都为B﹥A。B因素波动的范围大,即为主要因素。 强度最高的组合为A2B2,重最低的组合为A2B2。由直接看和计算得出的上述四种组合条件考虑因素的主次作用,用"综合平衡法"最优的组合条件为A2B2,即A=30%,B=20%。 结论论文研究目的在于根据保温砂浆应用的需要,对矿渣粉、粉煤灰保温砂浆各龄期强度与容重的研究,为掺矿渣砂浆在工程中的应用确定所需的相关参数,通过实验及数据分析,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矿渣粉的掺入使得保温砂浆强度在前期降低,直到后期才有所增长,赶上甚至超过不掺矿渣的水泥砂浆。 (2)矿粉掺量对砂浆干、湿容重的影响不大。 (3)粉煤灰掺入时与掺入矿粉规律相似,但其强度不及掺入矿粉的保温砂浆。 (4)粉煤灰对砂浆容重影响不大。 (5)矿渣粉、粉煤灰复掺对保温砂浆强度存在优势互补效应。 (6)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新研制的复掺矿渣粉和粉煤灰的保温砂浆90天其优化的掺量分别为:矿粉20%、粉煤灰30%使胶凝材料的各级配、活性的激发最优,从而能使保温砂浆的强度与容重达到最佳。 (7)复掺矿物掺合料的保温砂浆不仅具有较好的强度,而且市场经济性也很显著。

是的,现在规定混凝土、砂浆不允许现场搅拌。

看当地的规定,一般不允许现场搅拌。

建筑史论文3000字

同学 论文要自己写 不能这样滴

建筑的,设计的3000字的, 这些为您而写的, 吧

朋友你是评职称用吗?  现在咱们国内,学术已经沦落为商品了,学术买卖已经见怪不怪了,基本上交上版面费就给你发表。这一点其实我也很无语但是,论文还是要发表,因为论文发表已经是刚性需求。发表的时候注意以下几点就可以。  第一,先考虑你发表论文的用途,评中职,还是高职。中职一般发表省级以上就可以,高职就需要有国家级的了,甚至核心期刊。毕业论文的话,还是根据学校的要求了。  第二,考虑价格方面,省级 国家级 核心价格都不一样,但是咱们也不能一再追求低价格,网上假刊太多,小心占小便宜吃大亏,了几百快无所谓,主要是耽搁了事情,评职称一年就一次(要找可以用支付宝付款的)。  第三,时间问题,刊物确定好了 一定要确定下(新闻出版总署)是否能查到。然后就是时间,一般杂志从定稿到出刊都得需要1个月,赶上高峰期3月都有可能,如果对方什么都答应你,今天给稿子明天邮递给你刊物,这个肯定是假刊的。  第四,价格方面,这个不好说,杂志种类太多,没法完全根据省级 国家级来判断价格,核心期刊的话 悬殊很大。  最后祝你成功,这是我发表论文的经验,我帮我同事也发表了一些,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知网系统计算标准详细说明:1.看了一下这个系统的介绍,有个疑问,这套系统对于文字复制鉴别还是不错的,但对于其他方面的内容呢,比如数据,图表,能检出来吗?检不出来的话不还是没什么用吗?  学术不端的各种行为中,文字复制是最为普遍和严重的,目前本检测系统对文字复制的检测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对于图表、公式、数据的抄袭和篡改等行为的检测,目前正在研发当中,且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欢迎各位继续关注本检测系统的进展并多提批评性及建设性意见和建议。2.按照这个系统39%以下的都是显示黄色,那么是否意味着在可容忍的限度内呢?最近看到对上海大学某教师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被撤消的消息,原因是其发表的两篇论文有抄袭行为,分别占到25%和30%请明示超过多少算是警戒线?  百分比只是描述检测文献中重合文字所占的比例大小程度,并不是指该文献的抄袭严重程度。只能这么说,百分比越大,重合字数越多,存在抄袭的可能性越大。是否属于抄袭及抄袭的严重程度需由专家审查后决定。

建筑论文是我的专长

建筑材料的论文3000字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构成建筑的基本物质要素——建筑材料也在发展变化。新型建筑材料是在传统建筑材料基础上产生的新一代建筑材料。现代新型建筑材料首先要具有时代性才能符合现代建筑的要求;其次要节能环保,符合生态化特点才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新型建筑材料 特点 生态 几千年来,建筑材料产品有了长足的进展,从最早的土坯发展到现在门类繁多,充满技术含量。各个历史时代都有代表各个时代风貌的建筑,也有与之相匹配的建筑材料。随着时代的变化,建筑物的风格、功能以及人们对它的要求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新型的建筑材料也会相应的出现。   新型建筑材料是在传统建筑材料基础上产生的新一代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我国新型建材工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发展起来的,从 1979—1998年是我国新型建材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新型建材工业基本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新兴的行业,成为建材工业中重要产品门类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给新型建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目前,全国新型建材企业星罗棋布,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已经形成了全国范围的建材流通网;大部分国外产品我国已能生产,三星宾馆所需的新型建筑材料国内已能自给;不同档次、不同花色品种装饰装修材料的发展,为改善我国城乡人民居住条件、改变城市面貌提供了材料保证。我国已形成了新型建材科研、设计、教育、生产、施工、流通的专业队伍。但是,一种现代新型的建筑材料应该具备怎样的特性才能让人们感觉更舒适,才能适合时代的要求呢?只有充分考虑了以下这些因素才能让新型材料得到有效发展。   一、具有时代价值   一位日本学者在讲学时曾经说过,最好的建筑材料是土坯,他是在分析了各种现有建筑材料功能的优缺点之后,不无感慨地做出了这样的评论的。土坯是人类从筑巢而居时就开始利用普通的黏土做建筑材料,兼有保温、吸湿、透气等特性,更适合人体要求,人住在土坯房屋里比住在混凝土房屋里或者砖房里舒适得多,所以这位日本学者的话具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虽然土坯具有这样的优点,可还是遭到了人们的抛弃。因为现代建筑已经不能仅仅满足居住的功能了,现代建筑是人类技术进步的集合体。除了保温、吸湿、透气这些功能要求之外,还有高强、轻质、防水、防火、防腐、采光、吸音、装饰性以及利于快速装配化施工等等其他重要要求向建筑材料提出来。因此,现代新型建筑材料首先就必须具备时代价值,必须适合现代建筑的要求以及现代人类的审美。现代建筑材料以不同方式进行组合、复合后可以达到比土坯更好的性能,更加适用于现代化建筑的要求!玻璃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就因为其适合时代的要求而普遍存在了。纵观历史,建筑物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在不断改变着的过去。   “我国的建筑材料工业,长期以来处于品种单调、技术落后的状态。其标志就是小块实心黏土烧结砖在我国各类墙体材料中仍然占居近95%的高比例。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可耕地面积相对较少的国家,保护耕地关系到子孙后代。我国推出了建筑材料改革系统工程,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如何尽量限制小块实心黏土砖的发展,加速采用及开发新型建筑材料并改造建筑物的功能。”中国描写一座宏伟建筑的用词是青砖碧瓦、合抱大柱、雕梁画栋等等。在西方,石砌的古建筑表现出凝重高贵的风格。尽管今天每当人们看到这些建筑时仍不免衷心赞美,深深为当时建筑大师们付出的难以想象的繁重劳动而赞叹、敬佩。但是,事情仅此而已。今天没有人会再想去建造那样的房屋了,因为它只适合观赏,而不完全适合现代建筑。  二、绿色、环保   优良舒适的居住环境历来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生活目标之一,丰富多彩的建材产品不仅使我们广厦万间的追求成为现实,更为人们从“居者有其屋”向“居者优其屋”的转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然而,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我们却不得不面临着一个严峻的事实:资源短缺,能源耗竭,环境恶化等问题正日益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建筑材料作为能耗高,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工业产业,在改善人居住环境的同时,对人类的环境污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而,如何减轻建筑材料的环境负荷,实现建筑材料的生态化,成为21世纪建材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绿色建筑材料是指对人体及周边环境无害的健康型、环保型、安全型的建筑材料。与传统建筑材料相比绿色建材主要有以下特点:(1)生产原料尽可能少利用天然材料,尤其是不可再生材料。(2)低能耗的生产工艺和无污染的生产技术。(3)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不得添加使用甲醛、卤化物、芳香烃等,不得使用含汞及其化合物、镍、铬及其化合物的颜料和添加剂。   在日益发达的物质社会里,新型建筑材料的生态化考虑显得尤其重要。建筑材料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建筑材料从原料采掘到生产使用直至废弃的全生命周期中造成大量的环境污染,在我国,每生产1t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要排放1tCO2,74kgSO2向大气中排放130kg粉尘,建筑材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还会产生噪声污染、水污染、玻璃幕墙的光污染、矿渣岩石的放射性污染、化学建材的化学污染、建筑物拆除后的建筑垃圾等多种环境问题。建筑材料与环境的协调性当然建筑材料与环境之间也有着某种程度的协调性。许多建筑材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环保性。例如抗菌建材、空气净化建材等。建筑材料也是消纳废弃物的大户,大部分固体废弃物都可用于建筑材料的生产中。例如粉煤灰、矿渣可作为水泥和混凝土的掺和料,煤矸石已普遍用于制作烧结砖,甚至于一些有毒可燃废弃物及垃圾可作为燃料用于煅烧。随利用建筑材料实现固体废弃物的再生资源化将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越来越追求舒适、美好的生活环境,各种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日趋庞大,建筑材料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地位。新型建筑材料发展也有了广阔的天空,只有掌握新型建筑材料的特点,才能有的放矢的研究、生产

建筑的,设计的3000字的, 这些为您而写的, 吧

建筑材料很多,应用也很广,砖,沙,石,木头等等,这些都是建筑材料,但是,在有的时候,这些建筑材料,可以成为其他行业的,另一种生产资料。如:石,在建筑行业中,它作为一种建筑骨料,可以整块做块石用,也可以破碎作碎石用,但是,在建材制造行业中,烧石灰,它是必须的原材料;最明显不过的是钢铁,几乎各行各业都要用到,从生活中的切菜刀,到军事领地的枪炮,就连学生削钱笔的卷笔刀,也要用到钢铁。实际,生活中的物资,只有一样用处的不多。

二、发展新型建材及制品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对于能源和耕地等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1/4的中国来说,国民经济和社会与资源、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目前我国粘土实心砖仍占墙体材料总产量的近80,能耗高、毁田、污染等问题十分严重,每个消耗22亿吨的粘土资源,制砖毁田约12万亩,耗能8200万吨标煤,同时排放大量的粉尘和二氧化碳。因此,发展机关报型建筑材料及制品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同时也关系到建材工业的健康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居住和工作场扬要求也不断提高。许多国家的经验证实,它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建筑业的进步不令要求建筑物的质量、功能要完善,而且要求其美观且无害人体健康等。这就要求发展多功能和高效的新型建材及制品,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使用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可以显著改善建筑物的功能,增加建筑物的使用面积,提高抗震能力,便于机械化施工和提高施工效率,而且同等情况下可以降低建筑造价。天津、成都等城市的实践证实,在同等条件下,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可增加有效使用面积近10,减轻建筑自重40以上,有效提高抗震能力。按目前年竣工城镇住宅4亿平方米的10采用新材料计,每年可增加有效使用面积约2000万平方米,综合造价可降低约4-7。此外,发展新型建材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也有显著效果,以"八五"期间为例,仅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就累计节约生产能耗和建筑采暖能耗2200多万吨标煤,减少毁田约15万亩,利用工业废渣9500万吨,减少三氧化碳排放量2300万吨。作为与建筑业关联性最强,70的产品应用于建筑业的建材工业来说,发展新型建材及制品纳入到建筑设计、施工规程规范中,以推广应用新型那样工促进新型建材的发展。推广应用新型建材不仅社会效益可观,而且经济效益显著。如建筑上应用新型保温材料节能一项的费用,就远大于用新型建材顶替粘土实心砖所增加的费用。因此,发展新型建材及制品是社会进步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一环。三、新型建材及制品发展展望按照建材工业"由大变强,靠新出强"跨世纪发展战略的要求,发展新型建材将着重在新字上做文章,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产值"九五"期间以20-25左右的速度发展,到2000年产值接近1300亿元。其中乡以上独立核算企业产值800-900亿元,占建材工业总产值的20。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质量达到国际70年代水平,骨干企业达到国际80年代初水平,先进企业达到国际同期先进水平。1、部分新型建材产品2000年及2010年猜测(1)防水密封材料。预计到2000年,全国新型防水卷材产量达到8300万平方米,市场占有率达到20,全国城镇永久性建筑采用新型防水材料达到60。到2010年,全国新型防水卷材产量将达到5亿平方米,市场占有率达到50,城镇永久性建筑采用新型防水材料将达到80。(2)保温隔热材料。预计到2000年,全国保温材料需求量为,岩(矿)棉40万吨,玻璃棉5万吨,膨胀珍珠岩30万吨,硅酸铝纤维4万吨。预计到2010年,全国保温材料需求量为:岩(矿)棉60万吨,玻璃棉10万吨,膨胀珍珠岩40万吨,硅酸铝纤维8万吨。(3)矿棉吸声板。预计到2000年,全国矿棉吸声板需求量为2000-2500万平方米。预计到2010年全国矿棉吸声板需求量为4000-5000万平方米,产品品种、质量和数量不但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要,而且将有部分产品出口。(4)装饰石膏板。预计到2000年,全国装饰石膏板需求量为700万平方米。预计到2010年,全国装饰石膏板需求量为1400万平方米。石膏板2000年需求量约8000万平方米左右。(5)建筑涂料。预计到2000年,全国建筑涂料需求量为100万吨,中、高档建筑涂料将占较大比例。预计到2010年,全国建筑涂料需求量将达到160万吨。(6)塑料异型材和门窗。预计到2000年,全国塑料异型材需求量为20万吨,可组成1000万平方米塑料门窗。预计到2010年,全国塑料异型需求量为50-60万吨,可组成塑料门窗2500-3000万平方米。(7)塑料地板。预计到2000年,全国塑料地板需求量为8000万平方米。预计到2010年,全国塑料地板需求量将达到5-2亿平方米。届时,各种塑料地板(包括弹性卷材地板、半硬质塑料地板、柔性卷材地板)和各种功能地板)抗静电、防腐蚀、防火、保健)的品种、档次将有显著的提高,可基本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8)塑料管道。预计到2000年,全国塑料管道需求量为40万吨(其中33万吨为排水管、7万吨为给水管),塑料管材与管件不配套问题基本可解决。预计到2010年,全国塑料管道需求量将达到100万吨,其品种包括塑料给水管、电线导管、冷热水管、燃气管等。(9)壁纸、墙布。预计到2000年,全国壁纸、墙布的需求量为5-3亿平方米。胶印壁纸、全天然壁布、水墨印崦及其他功能的壁纸将进一步发展,可基本满足高级宾馆、饭店的需要。预计到2010年,全国壁纸壁布需求量将达到4亿平方米以上,并有部分出口。(10)化纤地毯。预计到2000年,全国化纤地毯需求量为1200万平方米,预计到2010年,全国化纤地毯需求量将达到5000-8000万平方米,品种基本可配套,可满足不同要求的建筑物对抗静电、阴燃、防毒、防沾污、耐磨等功能的要求。2、"十五"期间新型建材行业发展重点新型建材将成为中国第十个五个计划期间(2001-2005年重点发展行业。新型墙体材料占墙材总量的比例将由"九五"末期的28增长至35。重点是建设上档次、不水平、规模的主导产品生产线。空心砖重点发展利用废渣的掺加量、高空洞率、高保温性能、高强度的承重多孔砖、外墙饰面的清水墙砖;混凝土砌块重点发展双排孔或多排孔的保温承重砌块、外墙饰面砌块,重点发展机械化(挤压式)生产的轻质多孔条板、外墙复合保温或带饰面的装配式板材,并配合建设部门推广应用轻钢结构体系,发展各种装配式条板。积极推广UPVC塑料管及其它新型塑料管。全国新建住宅室内排水管80、穿线管90。外墙雨水管50采用塑料管,基本淘汰铸铁管,约需各种管材管件16万吨左右;室内上水管和供暖管分别有30和20采用柔性塑料管;城市供水管道50;村镇供水管道80采用塑料管,下水管道15使用塑料管,共需UPVC管道20万吨左右。新型防水材料重点发展SRS、APP、APO改性沥青油毡,工程应用量将达到防水材料市场的55以上,用量约7000万平方米,逐步淘汰纸胎油毡防水材料。高分子防水卷材工程应用量将达到20,用量约5000万平方米,防水涂料工程应用量达7,年用量约6万吨,特种机关报型防水材料应用量将占防水材料应用量的80以上。新型保温材料产量将达到70-80万吨(不包括膨胀珍珠岩)。重点是加强各咱保温材料在建筑上的应用,使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在建筑中应用量占当年应用量比例达到35。建筑装饰材料重点发展丙烯酸类乳胶、高档发内外墙涂料、复合仿木地板等一些适销对路产品,朝着功能化、高档化、无化害化方向发展,做到新奇、美观、实用、方便,使装饰装修材料产值达到2000亿元,其工程产值约4000亿元。四、对策与建议1、确定新型建材及制品发展的主导产品,加强结构调整的导向工作。新型墙体材料以节能、节地、利废和改善建筑功能为目的,大力发展各种轻质板材和砼砌块,开发承重复合墙体材料。防水材料重点发展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氨酯防水涂料和硅酮、聚氨酯密封材料;保温材料重点发展建筑用矿物棉、玻璃棉制品;装饰装修材料重点发展丙烯酸类乳胶内外墙涂料、复合仿木地板等一些适销对路的产品;门窗重点发展塑料门窗,并注重解决好款式新奇、功能各异的设计和高档五金件的开发配套;上下水管道重点发展UPVC塑料管材件,并解决好管材与管件的配套问题。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重点发展建筑、石油化工、电子、汽车等支柱产业所需的各类玻璃钢和制品,以及农渔业等行业所需的玻璃钢渔船、风力发电叶片等产品,不断提高集约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2、加大科研开发的力度,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建筑类型,以新型墙体材料为重点,瞄准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新技术,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装备的基础上,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装备。重点围绕尽可能少用天然资源,降低能耗并大量使用总收入弃物作原料;尽量采用不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尽量做到产品不仅不损害人体健康,而应有利人体健康;加强多功能、社会效益好的产品开发。力争在下世纪30年代从总体上赶上中等发达国家同时代水平,在2015年部分有条件的产业率先实现现代化。近期应加强中高档外墙涂料的研制和开发,注重承重的复合墙体材料、保温材料在建筑上的应用研究,促进厨房卫生间产品的系列化、配套化开发,另外还应加强功能建材和绿色建材的研究和开发,优化产品结构。3、加强产品在工程技术应用的研究,加快新型建材及制品的应用步伐。建材主管部门和建筑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合作,尽快制定、落实新型建材纳入建筑应用于的规程和治理办法,切实解决新型建筑材料发展过程中科研、生产、建筑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的具体问题;研究适合新型建材及制品应用的设计规程和施工工艺;编制、修订有关新型建材及制品的市府、生产、施工规范、规程及施工通用图集;颁布比较成熟的机关报型建材及制品设计、应用、推广产品目录,部分产品可考虑实行生产许可证等。力争在工作到一定程度时以几个部门联合下文的方式予以法定化。4、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形成一批新型建材及制品的生产基地和在型企业集团,按十五大提出的"抓大放小"和组建"大企业集团"的精神,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选择一批有基础的城市和有实力的新型建材及制品生产企业集团和基地进行重点发展,使之形成生产规模大、配套能力台的大型新型建材及制品企业集团和生产基地。结合住宅产业化试点工作,抓好北京、上海、天津等一批城市发展新型建材及制品,使之形成各具特色,具有自己的主导产品和合理的产品结构、有一定规模和配套能力的新材料基地,对全国其他大中城市起到示范作用。 结 束 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深入人心,建筑节能技术发展空间广阔,对新的节能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势必成为今后研究的焦点,通过建筑节能新材料应用研究最终达到节省消耗,节约能源的目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