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战略的目标万变不离其宗,是打开市场、占领市场、最终取得市场竞争的有利地位,占领市场是专利战略目标的核心内容。专利战略与科技、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密切相联系。对一个企业来说,专利战略是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营方面运用专利战略,可以有力对抗和排挤竞争对手,以较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市场占有份额,同时也能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可使自己的发明创造及时得到法律保护,并能及时掌握技术的最新发展,从中借鉴寻找出自己的技术创新的出路。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重复研究,节约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宝贵时间。在面临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势下,中国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中求生存、图发展,积极开展专利战略研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额我们也在做这个题
目前较为常见的进攻战略包括以下八类:1、基本专利:这是准确地预测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将核心技术或基础研究作为基本方向的专利战略。2、外围专利战:即采用具有相同原理并环绕他人基本专利的许多不同的专利,加强自己与基本专利权人进行对抗的战略。或者在自己的基本专利受到冲击时,在基本专利周围编织专利网,采取层层围堵的办法加以对抗。3、专利转让:即在自己众多技术领域取得的专利权中,对自己并不实施的专利技术,积极、主动地向其他企业转让的战略。4、专利收买:即将竞争对手的专利全部收买,来独占市场的战略。5、专利与产品结合:即在许可他人使用本企业专利的同时,将自己的产品强加于对方,提高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地位的战略。6、专利与商标结合:即把专利的使用权和商标的使用权相互交换的战略。7、资本、技术和产品输出的专利权运用:即在资本、技术和产品输出前,先在输入国申请专利,保护资本、技术和产品的独占权的战略。8、专利回输:即对引进专利进行消化吸收、创新后,形成新的专利,再转让给原专利输出企业的战略。
国家知识产权局张清奎 所谓专利战略,是指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觉地利用专利保护的武器,有效地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总的谋划和策略。 总体来说,专利战略可分为进攻和防守两个方面。其中,进攻是指采取积极的策略和手段,千方百计设法挤进竞争对手统治的技术领域,并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防守是指构筑自己坚固的专利阵地,不给对方以可乘之机,有效地保护和壮大自己,从而以守为攻,在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 进攻,也即设法破坏对方的专利阵地。对此,可以采用以下手段: 1、设法绕开对方的专利,放弃或改变其独立权利要求中的某个或某些必要技术特征。例如改变其专利产品的结构或组成,节省其专利方法的工艺步骤或改变其工艺条件,以避免侵权。这是因为法院判断侵权的一般规则是特征覆盖论,只要被告使用了原告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所有的必要技术特征就算侵权,即使其技术特征多于原告专利的独立权利要求也不例外;然而,如果其技术特征较少,导致没有使用某一必要技术特征,或者某一特征与专利权利要求中的对应特征有实质性的区别,则往往不能判定为侵犯专利权。 2、对无法绕开的对方专利提出撤销或无效请求,千方百计消除前进中的障碍。例如,对于某些象活性物质、功能材料和元器件这样的基础专利,要对其作出某些实质性的改变实属不易,而其保护范围和效力又特别强,包括了该专利产品的所有制造方法和应用领域,其在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市场竞争中的限制作用非常大。 因此,当竞争对手拥有这样的专利时,设法绕开往往是十分困难的。这时,就要利用专利制度给公众和第三方提供的授权前可以提意见、授权后可以提出撤销和无效宣告请求的权利和机会,千方百计找出对方的专利申请不满足专利法要求的地方,积极地为审查员提供可供使用的“炮弹”,力争将该专利障碍尽早消灭在萌芽状态,为自己的研究开发和市场开辟扫清障碍。另外,如果实在无法清除这种障碍,也可以考虑花费适当的费用去购买其使用许可,大量实例证明,引进先进技术所花的费用远远低于自己研究开发的支出。 3、在对方专利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例如开发专利产品的新方法或新用途,得到依存专利或称从属专利后,反过来限制对方,作为交叉许可时讨价还价的筹码。这是因为专利的保护范围和是否可以获得专利是两个互不相干的事情,即使已有产品专利的保护范围包括了所有的制造方法和应用领域,也不妨碍别人就其产品专利文献没有公开的其它制造方法和用途进行研究开发。而且,对此基础专利进行进一步研究开发所作出的新的制造方法和用途发明,只要符合专利法规定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等实质性条件,仍然可以被授予一项方法专利或用途专利。 所不同的是,由于这种方法或用途专利的实施必然导致侵犯在先的产品专利,因而需要得到产品专利权人的许可才行,故此称为依存专利或从属专利;另一方面,由于该方法或用途本身也是一项专利,专利权人对其专利技术也有法定的独占权,任何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使用其专利方法,包括在先的产品专利权人,这样就形成了对在先产品专利权人的反限制。由于后来研究开发并得到专利的制造方法和用途肯定比产品专利权人已有的方法和用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因而更具有市场竞争力,所以,产品专利权人无疑也会对其感兴趣,这就为交叉许可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日本的企业在战后曾经成功地运用了这一专利战略,积极地对国外的基础专利进行二次开发,形成对基础专利呈包围之势的众多的外围专利,从而在国际技术贸易中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有效地提高了日本企业的竞争力。 防守,也即构筑自己的专利阵地,对此,可以采用以下手段: 1、写好专利申请文件,尽可能公开足够的实施例并进行合理的概括,以便得到尽可能大的保护范围,使对方绕不过去,防止对方的变相侵权。这里所述的申请文件,主要是指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先申请制,对于同样的发明创造,专利权只授予最先申请的人;与此相应,按照专利法的规定,申请文件向专利局递交后,即不允许增加任何实质性的新内容。由于申请时递交的原始专利申请文件就是以后进行专利审查以及授权后进行侵权判断的依据,因此,认真撰写好申请文件是顺利通过实质审查和切实得到专利保护的基础和关键。 在撰写申请文件时,应当注意处理好充分公开和保护技术秘密的关系。一方面,发明的技术方案必须达到本领域技术人员借助于专业常识就能够实施的程度,以满足充分公开的要求;另一方面,发明的最佳方案或实施的某些细节若不易泄漏,则可以作为技术秘密予以保留,多设一层保护的防线。然而,如果最佳方案容易泄漏或者容易找到,则应当予以公开,并写成从属权利要求,以防止以后出现选择发明。 由于专利法第59条规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同时,专利法第26条第4款还规定,“权利要求书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说明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这就是说,只有在说明书中尽可能公开足够的实施例并进行合理的概括,才能得到尽可能大的保护范围,使对方绕不过去,防止对方的变相侵权。 2、在审批过程中遇到阻碍时灵活对待。如,在审查中,审查员经常会发出各种审查意见通知书,指出申请文件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这时,能否妥善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往往会对专利申请的命运和审查周期产生重大的影响。对此,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直截了当、针锋相对地答复审查员指出的问题,不要拐弯抹角,更不要答非所问。 (2)恰如其分地修改权利要求,并针对独立权利要求陈述意见。 (3)全面答复审查员所提出的所有问题,以加快审查程序。 (4)在将几项密切相关的发明合在一起申请时或者权利要求概括太宽以致于审查员提出质疑,使得申请不能顺利通过审查时,可以主动放弃一些不重要的争议部分,丢卒保帅,或者进行分案,将有争议的发明作为分案申请处理,以保证主要或重要部分早日摆脱困境。 3、积极开发上游产品,例如活性化合物、基础的工业材料或元器件等,并配合进行二次开发,申请较多的制剂、设备装置等下游产品以及制造方法和用途专利,形成密集的专利网,以便牢固地占领重要的技术领域,不给竞争对手留有插足之地,在竞争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总而言之,知识产权在未来的21世纪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切实加强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是我国企业在新的形势下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由之路。相信在广大专利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一定会有新的进展和突破。□【关于文章及付酬的声明】 此篇文章原登载于《电子知识产权》杂志。本网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十二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三条的规定予以合法。 本网站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准备了相应的稿酬,但由于客观原因无法支付。如您是这篇文章的著作权人或其他权利人,请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在确认您的身份后将予以支付。 如果您有任何其他意见,请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在进行核实后24小时内采取相关措施。
首先,可以避免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一些企业毫无目的的申请大量专利,结果导致授权率低,并产生大量的垃圾专利,浪费时间和精力。其次,可以突破国外企业的专利包围。一个企业应该对自己行业内的基本专利状况及外围专利状况有十分明确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技术突破口,排除他人专利障碍,确立自己的专利优势,从而赢得市场竞争。
其实我认为这种战略的话也要分策略的,比如说一个销售的方法。
专利战略领先则意味着企业领先一步 战略是创造性思维的产物,它不是建立在领导人偶然性冒险和直觉判断的基础上,是经营者对企业环境中根本性变化的理性和直觉结合的积极反思,是企业资源条件、顾客需求和竞争趋势综合的反映。因此,一个好的发展战略,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战略定位是战略规划的核心。它直接决定着对企业经营控制程度和管理模式的确定,一般包括性质的定位和功能的定位。在对企业定位时要防止不顾企业实际情况,对上级政策照套、对先进单位经验照搬或赶潮流图虚名。如有的企业不管自身规模大小,一律冠以集团之名,功能大而全,对企业发展毫无益处。定位要着眼于企业的长久发展和资源充分有效的利用。 要有明确的战略目标。为了保证战略规划的圆满实现,在不同阶段适当提出一些能激发员工创造热情,鼓舞员工斗志的定量或定性的奋斗目标和行动方案是十分必要的。当然,目标的制定,不仅要求企业高层领导者决策,而且还需要中、下层管理者和全体职工的支持与参与,还要建立在对企业科学系统分析的理性基础上,提出的目标既要有一定的高难度,又要留有余地,能被群众理解和接受。 机制的创新是战略活力的源泉。有效的战略规划必然要建立在有效的经营管理机制之上。当前国有企业首先是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使企业真正成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企业运营机制。其次是要抓紧推进住房制度、医疗制度、各种保险制度的改革,尽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加快建立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尽早解脱国有企业的沉重包袱,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在平等状态下竞争。 战略管理是实现战略规划的有效保证,一个好的方案并不一定会有好的结果,没有有效的机制保证,再好的规划也是一纸空文。因此,战略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企业战略的管理是依据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制定战略、实施战略,并根据结果的评价和反馈来调整、制定新战略的过程。 战略规划一旦制定,就要抓好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建立战略保障机制。企业的战略,是企业行动的共同纲领,是全体员工共同意识的体现,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不能因个人的看法而随意改变,必须人人遵守,共同维护,保证实现。因此,一定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作保障。首先要明确责任制,一级一级层层负责,保证战略在行动中得到真正实施。其次要制定督查制度,对战略实施过程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三是奖惩制度,做到赏罚分明,保证战略的严肃性、有效性。 建立相应的配套战略。从纵向和横向上可分为行业经营战略和职能部门战略,形成企业内部战略一体化。当前要特别注意制订科技发展战略、人才资源战略、跨国经营战略和多元经营战略。另外,为了保证战略的有效实施,还可根据不同情况制订中间工作计划或行动方案,为实施计划体系提供保障。 建立战略评价和控制体系。首先,要对战略实施情况进行密切跟踪和监视,注意不断分析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对战略实施的影响。其次,订出量化评价指标,检查战略运行效果,用利润率、劳动生产率、人均收入增长率来测定企业效益。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投资收益率、每股利率等来测定企业的资本利用率。第三是要学习新知识,把企业变成一个知识的集合。只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真正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成功实现
宁波企业技术创新案例 大丰实业: 迈上从优秀走向卓越之路 在去年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浙江大丰实业有限公司不仅平稳“过冬”,还实现了“井喷”式发展:全年合同成交、销售收入、货款回收、利润总额均比上年增长了50%以上。企业还在业界裁员、减薪的浪潮中继续招贤纳士,提高员工工资和福利待遇,快步迈入了2009年发展的春天。 “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是因为‘大丰’一直致力于追求卓越。”公司董事长丰华告诉记者,企业追求卓越,首先必须要有自己的战略,有了战略也就有了发展的目标,才不至于迷失方向盲目发展,也才能更好地把握机会,实现持续发展。经过10多年探索和发展,“大丰”最终确立了“巩固发展现有产业,整合内外资源,致力走向系统集成供应商”的发展战略。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营销做得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产品能否赢得市场竞争。面对市场变化,“大丰”在全国各主要城市设立了办事处,销售网络覆盖包括台湾地区在内的国内所有省市,并且建立起一支规模较大的专业化销售团队;在境外,“大丰”还设立了美国大丰公司、欧洲大丰公司等。 凭借内、外两套组合拳,大丰产品遍布中国剧院、会堂、电视台、体育场馆,远销日本、美国、加拿大和欧洲、澳洲、非洲等国际市场。即便是受金融危机影响的2008年,“大丰”仍于10月成功签约俄罗斯国家艺术大剧院700多万欧元舞台机械工程项目合同,完成了同行业中最大金额的出口合同。最近,“大丰”与台湾最大歌剧院——台中大剧院项目的谈判已接近尾声,即将为“大丰”赢得近亿元大订单。 “一个企业要立足于长远发展,必须站在技术最前沿,形成具有自己特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拥有真正的竞争力。”丰华介绍说,“大丰”一直重视技术创新,且研发创新工作始终走在国内同行业前列。目前,“大丰”在余姚、杭州、北京都建有专业化的设计院。在自主开展研发创新工作的同时,“大丰”还十分重视同科研院所和国际同行的合作,来提升自身的研发创新能力。 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科技含量,使“大丰”在多项技术应用创新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地位,如已开发的柔性齿条升降装置、电视台多功能机械舞台、抗老化阻燃中空座椅等七项产品被列入宁波市级新产品计划。其中,柔性齿条升降装置堪称舞台机械技术的新突破,为国际首创,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因特网远程监控技术更是舞台机械控制领域划时代的创新;自动开启天窗荣获2008年度公安部消防局科学技术奖成果推广奖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如今大丰实业的公共座椅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75%以上;舞台机械设备市场占有率也达60%;活动看台产品已占据了从中央电视台到各省、市、县级电视台活动看台使用量的95%以上。(王岚 吴婧) 吉利汽车: 为了一个美丽的追求 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历经九年成长,已发展成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基地的典型代表,也是吉利控股集团最核心的集整车、发动机、变速器研发、制造为一体的战略发展基地。 “吉利的成功,就在于创新。”总经理安聪慧介绍说,“吉利”始终有一个美丽的追求,就是打造全世界最好的汽车工厂,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但公司起点低,又面对着跨国公司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这就决定了“吉利”必须通过创新,为自己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创新,从何入手?面对国内外汽车制造业的实际情况,“吉利”首先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制定了发展目标:从最简单的技术着手,从人才培养着手,从零部件体系建设着手,从标准、规范着手,先把低端市场做好,再进入中级轿车市场,不断形成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三分之二产品外销。 有了切合实际的定位和发展理念,“吉利”开始一步一个脚印朝着这个方向迈进。经过不懈努力和拼搏,“吉利”在科技创新上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自主开发的4G18CVVT发动机,升功率达到57.2kw,处于“世界先进,中国领先”水平;自主研发的Z系列自动变速器,填补了国内汽车领域的空白;自主研发的EPS,开国内汽车电子智能助力转向系统的先河……截至目前,“吉利”已经获得各种专利200项,正在申请的专利有近百项。 汽车是人才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品,没有一流的人才和技术,造汽车就等于天方夜谭。为此,“吉利”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招贤纳士,并注重培养一线员工素质,为他们提供创业创新的平台。 安聪慧告诉记者,日本丰田公司有一项著名的“创造性思考制度”,认为好产品来自于好的设想。该企业就一直通过采用合理化建议制度,激发全体员工的创造性思考。“自进入汽车制造领域,我就一直研究丰田公司的成功之道,发现其制胜核心就在于企业文化充分调动了人的积极性,在企业中形成人人都是丰田主人、人人都代表丰田形象的良好氛围。” 体会到了这一点,安聪慧开始潜心研究适合挖掘吉利人潜在创造性的企业文化。2007年,一个独创的具有“吉利”特色的管理方法——“源动力”工程开始实施。所谓“源动力”工程,就是赋予员工充分的话语权、考评权和监督权,通过领导干部为员工服务,职能部门为一线服务,达到解决实际问题、实施好的建议的目的,从而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全面激发广大员工的智慧和力量,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吉利”的“源动力”工程,为企业发展输送着源源不断的动力:企业内部“点子大王”越来越多,从2007年6月到2008年6月,公司收到建议64735条,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过2.5亿元。“现在我们员工年人均有效提案条数已达7.9条。”安聪慧表示,“源动力”工程已成功调动了全体员工创新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陕鼓集团依托知识产权,走自主创新之路(陕西) 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集团始建于1968年,是中国设计制造以透平机械为核心的大型成套设备的集团企业。 多年来,陕鼓以市场为先导,以技术创新为手段,通过深入贯彻以“陕鼓模式”营销战略为核心的企业发展战略,使企业从一个从事风机制造的传统机械工业企业逐步转变为以透平机械为核心,为用户提供系统集成和系统服务的大型工业企业集团,并逐步走上了一条高端发展的路子。 在发展企业的同时,陕鼓依托知识产权,开劈出了一条自主创新之路。04年底,集团的技术线进行了流程再造,成立了专门的研发中心,结合市场销售,开发新产品,在此基础上,陕鼓加强自我保护,对专利的申请提出全年的考核指标,并纳入月份计划任务书,以提高专利申请量。 集团首先结合自身特点,完善现有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形成了有效的专利工作机制。根据《企业专利工作管理办法》要求,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制定《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专利工作管理办法》和《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还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会”,由公司总工程师担任委员会主任,并且对委员会的工作进行制度化,每年要召开会议,对公司本年的知识产权工作进行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讨论制定下年的工作计划,在实际工作中对有关具体问题进行全面指导。 集团在日常研发过程中注重运用专利制度规则,全面开展了企业专利战略。陕鼓集团是设计制造大型透平鼓风机、压缩机、能量回收装置并成套供货的国家大型专业骨干企业,企业产品主要有轴流压缩机、能量回收透平装置(TRT)、离心压缩机、离心鼓风机、通风机五大类30个系列近500个品种规格,技术领域涉及流体力学、机械制造、机械设计、自动化控制等专业知识。因此,加强专利战略研究,是陕鼓集团知识产权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工作中,研发人员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并运用对专利文献的检索,为企业的科研、生产、经营提供决策。 在集团制定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及专利工作管理办法中,对专利申请项目都有明确的奖励制度,在申请的专利取得专利证书后,公司给予发明人或设计人一定奖励金额;并将专利工作纳入对单位的工作考核,以激励科技创新。在公司内部结合产品特点开展多科专利技术研究,并将具体要求同本职工作相结合,提高专利申请量。 同时,集团还不断进行专利知识宣传,提高员工意识,以加强企业自身保护。利用公司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工具,对员工进行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知识宣传,提高大家的专利意识,增强员工的自我保护能力。并组织员工签定个人承诺书,增强员工对公司知识产权保护的责任,加强员工的思想认识。邀请专利代理公司及专家对公司管理人员及科技人员进行专利知识培训,并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研讨有关对策,进行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研究。 2004年陕鼓集团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企事业专利试点工作单位,为确保公司专利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公司专门成立了专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总经理任组长,总工程师任副组长,组员由总经办、总师办、技术线各处室、财务管理处、人力资源部等单位负责人及公司法律顾问、知识产权管理员组成,负责试点期间的各项管理工作,并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协调处理,以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分开是为了更好的保护防止侵权人化整为零模式的侵权希望采纳
在启动使用新品牌的新产品或服务之前检索商标数据库,以避免使用已有商标;确保可授予专利的发明并非与他人共享或在递交专利申请前尚未公开;确保商业秘密保存于企业内并为了保护商业秘密,在与商业伙伴谈判和共享信息时,应在适当的时机起草保密协定;对于出口型公司来说,应确定知识产权在所有的潜在出口市场都得到保护;在为企业融资时,将知识产权资产作为筹码;使用专利数据库中的专利信息制定商业战略;跟踪市场并确定你的知识产权资产没有被侵害;进行知识产权核定,最好地保护无形资产。
何为专利转让?专利转让是指专利权人作为转让方,将其发明创造专利的所有权或将持有权移转给受让方,受让方支付约定价款所订立的合同。通过专利权转让合同取得专利权的当事人,即成为新的合法专利权人,同样也可以与他人订立专利转让合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专利申请权转让。专利转让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专利法规定,转让专利申请权的,当事人必须订立书面合同,经专利局登记和公告后生效。书面形式和登记及公告是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生效的法定条件,未签订书面形式或未经专利局登记和公告的专利权转让合同不受法律保护。1、转让交付资料需齐全。专利转让方向受让方交付曾向国家知识产权局递交的全部专利申请文件,包括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摘要及摘要附图、请求书、意见陈述书以及著录事项变更、权利丧失后恢复权利的审批决定,代理委托书等,(若申请的是PCT,还要包括所有PCT申请文件)。知识产权局发给转让方的所有文件,包括受理通知书,中间文件,授权决定,专利证书及副本等。转让方已许可他人实施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书,包括合同书附件(即与实施该专利有关的技术,工艺等文件)。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具的专利权有效的证明文件。指最近一次专利年费缴费凭证(或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法律状登记簿),在专利权撤销或无效请求中,国家知识产权局或专利复审委员会或人民法院做出的维持专利权有效的决定等。上级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转让文件。2、双方约定时间和地点转交资料转让方将上述全部资料以面交、挂号邮寄或空运等方式递交给受让方,并将资料清单以面交、邮寄或传真的方式递交给受让方,将空运单以面交、邮寄方式递交给受让方。全部资料的交付地点为受让方所在地或双方约定的地点。3、双方合同约定清楚专利转让之后专利实施和实施许可的情况及处置办法在转让合同签订前,转让方已经实施该专利,转让合同可以约定,在转让合同签订生效后,转让方可继续实施或停止实施该专利。如果合同没有约定,则转让方应停止实施该专利。在转让合同签订前,转让方已经许可他人实施的许可合同其权利义务关系在转让合同签订生效之日起,转移给受让方。4、双方约定确认好转让费及支付方式涉及的专利权的转让费,采用一次付清方式,在合同生效之日起。或在专利局公告后,受让方将转让费全部汇至转让方的帐号,或以现金方式汇至(或面交)转让方。涉及的专利权的转让费,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支付,在合同生效之日起,或在专利局公告后,受让方即将部分转让费汇至转让方的帐号;待转让方交付全部资料后,受让方将其余转让费汇至(或面交)转让方;支付方式采用银行转帐(或托收,现金兑付等),现金兑付地点一般为合同签约地。5、专利权转让之后,专利权被撤销和被宣告无效的处理根据专利法第五十条,在转让合同成立后,转让方的专利权被撤销或被宣告无效时,如无明显违反公平原则,且转让方无恶意给受让方造成损失,则转让方不向受让方返还转让费,受让方也不返还全部资料。
专利分析是通过对专利文件中的信息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竞争情报, 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专利战略是企业主动地利用专利制度提供的法律保护及其种种方便条件有效地保护自己,并充分利用专利情报信息,研究分析竞争对手状况,推进专利技术开发、控制独占市场;为取得专利竞争优势,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总体性谋划。
为企业融资时,将知识产权资产作为筹码;使用专利数据库中的专利信息制定商业战略;跟踪市场并确定你的知识产权资产没有被侵害;
目前较为常见的进攻战略包括以下八类:1、基本专利:这是准确地预测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将核心技术或基础研究作为基本方向的专利战略。2、外围专利战:即采用具有相同原理并环绕他人基本专利的许多不同的专利,加强自己与基本专利权人进行对抗的战略。或者在自己的基本专利受到冲击时,在基本专利周围编织专利网,采取层层围堵的办法加以对抗。3、专利转让:即在自己众多技术领域取得的专利权中,对自己并不实施的专利技术,积极、主动地向其他企业转让的战略。4、专利收买:即将竞争对手的专利全部收买,来独占市场的战略。5、专利与产品结合:即在许可他人使用本企业专利的同时,将自己的产品强加于对方,提高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地位的战略。6、专利与商标结合:即把专利的使用权和商标的使用权相互交换的战略。7、资本、技术和产品输出的专利权运用:即在资本、技术和产品输出前,先在输入国申请专利,保护资本、技术和产品的独占权的战略。8、专利回输:即对引进专利进行消化吸收、创新后,形成新的专利,再转让给原专利输出企业的战略。
额我们也在做这个题
企业专利战略一般可作以下分类:1、按企业专利战略的性质可分为进攻性战略、防御性战略;2、按企业专利战略的过程可分为申请战略、实施战略、保护战略。结合国内的实践,还可将进攻性战略细分为核心专利扩散裂变战略、捆绑式“跑马圈地”战略等;将防御性战略细分为基本技术包围战略、技术公开战略等;将申请战略细分为时间差战略、延伸战略等。
专利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环境,主动地利用专利制度提供的法律保护及其种种方便条件有效地保护自己,并充分利用专利情报信息,研究分析竞争对手状况,推进专利技术开发、控制独占市场;为取得专利竞争优势,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总体性谋划。1、 专利进攻战略专利进攻战略是指积极、主动、及时地申请专利并取得专利权,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权,为企业争得更大的经济利益的战略。专利进攻战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基本专利战略,这是准确地预测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将核心技术或基础研究作为基本方向的专利战略。(2)外围专利战略,即采用具有相同原理并环绕他人基本专利的许多不同的专利,加强自己与基本专利权人进行对抗的战略。或者在自己的基本专利受到冲击时,在基本专利周围编织专利网,采取层层围堵的办法加以对抗。(3)专利转让战略,即在自己众多技术领域取得的专利权中,对自己并不实施的专利技术,积极、主动地向其他企业转让的战略。(4)专利收买战略,即将竞争对手的专利全部收买,来独占市场的战略。(5)专利与产品结合战略,即在许可他人使用本企业专利的同时,将自己的产品强加于对方,提高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地位的战略。(6)专利与商标结合战略,即把专利的使用权和商标的使用权相互交换的战略。(7)资本、技术和产品输出的专利权运用战略,即在资本、技术和产品输出前,先在输入国申请专利,保护资本、技术和产品的独占权的战略。(8)专利回输战略,即对引进专利进行消化吸收、创新后,形成新的专利,再转让给原专利输出企业的战略。2、 专利防御战略专利防御战略是指防御其他企业专利进攻或反抗其他企业的专利对本企业的妨碍,而采取的保护本企业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的一种战略。专利防御战略主要有以下几种:(1)取消战略,即针对对方专利的漏洞、缺陷,运用撤销以及无效等程序,使对方所取得的专利不能成立或者无效的战略。(2)公开战略,即本企业没有必要取得专利权但若被其他企业抢先取得专利又不利于本企业时,采取抢先公开技术内容而阻止其他企业取得专利的一种战略。(3)交叉许可战略,即企业间为了防止造成侵权而采取的相互间交叉许可实施对方专利的战略。专利战略秘诀制定信息披露形式获得专利关键的第一步就是确定潜在的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想法。尽可能早的发现和了解员工的发明,将使你的专利律师可以更准确、全面的起草专利信息,这也就意味着你在申请专利时比别人更有优势。制定合理的信息披露形式可以帮助你了解团队中正在创造的新发明。审查签订的协议审查协议,以确保你的员工和承包商应尽的义务。如果申请了发明专利,但是你的员工或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