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人民出版社历任总编辑

发布时间:

人民出版社历任总编辑

人民出版社总编辑辛广伟

叶圣陶(1894年-1988年),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汉族人,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他也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委员、民进中央主席。叶圣陶于1988年2月16日于北京逝世,享年94岁。叶圣陶,江苏苏州人。原名叶绍钧,字圣陶。现代作家、教育家、编辑家。1911年11月,改为现名叶圣陶。笔名有叶锦、圣陶、斯提、桂山、秉丞、郢生等。1911年中学毕业后,成为乡镇小学教师。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1919年加入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新潮社”,开始发表小说、新诗、文学评论和话剧剧本。1921年与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共同举起“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旗帜。“五卅”运动,与胡愈之等人创办《公理日报》,进行反帝爱国宣传,后又主编中国济难会的《光明》半月刊。1923年任商务印书馆编辑。1930年任开明书店编辑。“九一八”事变后,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1939年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1946年后参加爱国民主运动,任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总务部主任。1949年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教育部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民进第六届中央副主席、第七届中央主席、名誉主席,全国文联第一至四届委员,中国作协第二、三届理事、顾问,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是文学研究会在创作上最有成绩的作家,也是五四时期除鲁迅之外最重要的现实主义小说家。1921年冬,叶圣陶开始尝试童话创作。《小白船》是他的第一篇童话,表达的是“爱”和“善”的理想主义。从1921年冬至1922年夏,他一共写了23篇童话,于1923年结集出版,书名便是其中一篇童话的篇名《稻草人》。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1923年)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1929年)。其他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集《隔膜》(1922年)、《火灾》(1923年)、《线下》(1925年)、《城中》(1926年)、《未厌集》(1928年)等。在长期的编辑生涯中,先后主编或编辑过《诗》杂志、《文学周报》、《小说月报》、《中学生》、《中学生文艺》、《国文月刊》、《开明少年》、《笔阵》、《国文杂志》、《中国作家》等多种重要的文学、语文教育刊物和几十种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撰写过十多本语文教育方面的论著,为语文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曾经发现培养和举荐过一批青年作者,如巴金、丁玲、戴望舒等。1980年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4岁。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发起成立“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抗战期间,前往四川继续主持开明书店编辑工作,同时还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抗敌后援会”。1946年,回到上海后,担任中华民族全国文艺界协会总务部主任及上海市小学教师联合进修会和中学教育研究会的顾问。1949年,到达北平,担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后任全国文联委员。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连续五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和民进中央主席。作品列表《春宴琐谭》第一部白话小说1918《雪朝》(与朱自清等人合蓍)(诗)1922《隔膜》(小说集)1922《稻草人》(小说,早年童话集,我国第一部童话集)1923《火灾》(小说集)1923《线下》(短篇小说)1925《倪焕之》(长篇小说)1928《古代英雄的石像》(童话)1931《文心》(教育)(与夏丏尊合著)1934《未厌居习作》(散文)1935《圣陶短篇小说集》(短篇小说集)1936《叶绍钧选集》(文选)1936叶圣陶童话选童话代表作《稻草人》《旅行家》《小白船》《古代英雄的石像》《一粒种子》《玫瑰和金鱼》《月亮姑娘的亲事》《含羞草》《快乐的人》叶圣陶曾在以下报纸、杂志作过编辑、主笔或主编: 《礼拜六》、 《上海时事新报》、《上海民国日报》 、《文学周报》、 《公理日报》、 《国文月刊》 、《苏州评论》 、《妇女杂志》 、《小说月报》 、《中学生》 、《开明少年》 、《中国作家》 、《人民教育》、 《中国语文》、 《诗》 、《光明》、 《国文杂志》、 《中学生战时半月刊》、《儿童文学》编辑本段报纸杂志叶圣陶曾在以下报纸、杂志作过编辑、主笔或主编:《礼拜六》、《上海时事新报》、《上海民国日报》 、《文学周报》 、《公理日报》 、《国文月刊》 《苏州评论》、 《妇女杂志》 、《小说月报》 、《中学生》 、《开明少年》 、《中国作家》 、《人民教育》 、《中国语文》 、《诗》 、《光明》 、《国文杂志》 、《中学生战时半月刊》、《儿童文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前身是华东人民出版社。1951年3月,由新华书店华东总分店编辑部和出版部组成,地址新乡路1号。由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领导。同年7月,社址迁至绍兴路54号。8月,华东画报社并入,增设美术编辑部。1952年8月,美术编辑部划出,另行成立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文艺等其他出书业务划给有关出版社。1955年1月,随着华东行政大区撤销,改为上海人民出版社。最初的上海人民出版社,作为华东与上海地区主要的国营出版社,是综合性出版社。华东人民出版社成立时,设文艺、通俗读物和一般读物3个编辑室。一般读物包括时事政治、农业生产、医药卫生等读物。随着编辑业务走向专业化,美术、文艺出版业务划出后,设时事政治、基本理论和通俗文艺3个编辑室。上海人民出版社成立时,通俗文艺也划出,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等政治理论专业出版社。设党的建设、思想修养、财政经济等读物编辑室;基本理论、政法文教等读物编辑室;历史读物编辑室,以及工人、工矿读物编辑室。至1956年,设立政治编辑室、哲学编辑室、经济编辑室、工人读物编辑室(后撤销)、历史读物编辑室,另设翻译读物编辑室。“文化大革命”期间,上海市出版局和各出版社被合并为一个大社,仍称“上海人民出版社”。“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上海出版系统恢复原建制。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部下设政治、哲学、经济、历史4个编辑室。1979年成立青年读物编辑室,1983年成立祖国丛书和新学科编辑室,1984年成立党建读物编辑室,1985年成立法律编辑室,并重建翻译室。为了加强审读,设立编审室,协助总编辑决审书稿。在期刊方面,50年代以来,先后编辑出版《文化学习》、《华东农民》、《华东妇女》、《展望》、《解放》;“文化大革命”中曾出版市委写作班主编的《学习与批判》。“文化大革命”后,创刊《党的生活》、《书林》、《青年一代》、《中外书摘》、《少女》等刊物。1989年8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开始实行目标管理制度。体制结构,改建成立政法(含党建)、哲经、文史、青年4个编辑部,下设若干编辑室;并将出版部的校对、出版科一分为四,分属每个编辑部。后又增设期刊编辑部,并附设发行出版科。至1992年,扩大为6个图书编辑部(党建业务单独建部,哲、经部一分为二),部下不设编辑室,成为两级管理;除期刊部分,各部的校对出版科仍还归出版部。1993年,成立12个编辑策划组,同时成立两个编辑部,每部各辖6个策划组。为了保证必要的重点书出版,另设一个重点图书策划组,由总编室直接管理。1994年后设4个图书编辑部,图编一、二部各辖5个编辑组,图编三部辖2个编辑组和中华文化通志编辑部,图编四部辖3个编辑组,着重出版学术专著。目标管理制度施行以来,在重点书、畅销书的出版方面,在出版社年产值与创利方面,均居同类出版社前列。上海人民出版社在华东时期,叶籁士任社长,宋原放任总编辑。1956年12月,宋原放任社长兼总编辑。1979年12月,宋原放调任出版局领导后,仍兼社长、总编辑。1986年2月,由出版局副局长赵斌兼任社长、总编辑。1989年5月,由巢峰兼任社长、总编辑。1994年2月,陈昕接任社长兼总编辑。1995年8月,陈昕任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仍兼社长;总编辑由郭志坤担任。

人民出版社编辑部主任

1918年5月23日生于广东新会。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193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工学院土木工程系。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30年代起,先后在新知书店、生活书店、三联书店任编辑。40年代初,20多岁的陈原在桂林编写了两本实用性质的书:《外国语文学习指南》、《英语分类词汇》。1949年后,在三联书店、世界知识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国际书店、国家出版局以及商务印书馆担任领导职务。他设计印行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引起学术界、教育界和读者的广泛注意。1951年8月,三联书店被撤销,并入人民出版社,后在人民出版社内部成立三联书店编辑部,陈原担任编辑部主任,既是三联副总编辑兼主任,同时又是世界知识出版社的副总编辑。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在曾彦修、王子野倡议下,陈原在人民出版社负责拟订一些编辑工作制度,当时被称为出版社工作的“根本法”。60年代末-70年代初,主要从事语言研究。1979年,在商务,他被正式任命为总经理、总编辑、党委书记。80年代以后,他广泛地参加中外各种学术活动。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全国术语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商务印书馆顾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等职。1983年出版的《社会语言学》一书。1984年陈原调离商务,任命到中国语言文字委员会主持工作,但他仍在商务兼任顾问,他继续抓外国学术名著的规划。1988年八月中旬,与夫人余荻同商务职工一起到北戴河度假。2001年,陈原先生应邀赴香港。2004年10月26日,陈原因病去世。2006年11月4日,“陈原逝世两周年追思会”在商务印书馆涵芬楼举行,出版界、语言学界人士及陈原家属会聚一堂,抒发对中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出版家陈原的怀念。

陈裕亮,嗜茶。现任人民出版社主办的《人民艺术家》杂志社编辑部主任,福建省美术家协会理论艺术委员会委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囯韵文华书画院理论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漳州闽台画院副院长。 [1] 曾任人民网“人民艺术家访谈”栏目总撰稿人、“陈裕亮对话艺术名家”系列主持人,《美术报》特约评论员兼大家评论栏目主笔。著有《艺术巅峰的对话》(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何家英作序),主编《静观自得——王少华水墨家园小憩》等书籍,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全国政协报、美术报、《美术观察》、《收藏》、《艺术市场》等主流媒体及专业媒体发表文论数十万字。

一般是正处级干部。

社长和总编最牛

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

给小编点赞

人教社该查!但是,手机网络游戏也该取缔,手机网络游戏就是新时代的鸦片,使不管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都被沉迷于其中,在此,我强烈呼吁,取缔手机网络游戏!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部主任

1906年 8月13日出生于江苏省宝山县(现上海市宝山区)罗店镇庙后街,取名陈汝埙 1913年 在罗店镇入私塾读书 1915年 在宝山县县立第二高等小学读书 1919年 从宝山县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毕业,李墨农校长应陈汝埙请求,为之题号“伯吹” 1920年 在宝山县县立甲种师范讲习所读书 1922年 任宝山县杨行乡立第六国民学校教师 1923年 创作第一部儿童文学作品《模范同学》(1927年出版时易名为《学校生活记》) 1925年 任宝山县立第一小学初级部主任 1929年 为上海幼稚师范学校教师,同时工读于上海大夏大学高等师范科 1930年 任北新书局《小学生》半月刊主编 1931年 出版第一部译著《小山上的风波》 1933年 4月2日与吴鸿志举行婚礼 1934年 任儿童书局编辑部主任,编辑《儿童杂志》《常识画报》《小小画报》 任大夏大学暑期学校儿童文学教师 1936年 《生路和死路》发表于茅盾主编的《中国的一日》 1938年 任上海华东联合中学校长室秘书兼高中部教员 1940年 考入上海育才公学任教员,同时工读于上海大夏大学教育学院 1941年 毕业于大夏大学教育学院,获教育学士学位 1942年 在江西赣州,为《民国日报》编副刊 1943年 在重庆北碚,任国立编译馆副编审,负责编辑小学语文教科书 1944年 兼任中华书局编审 1945年 《小朋友》杂志在重庆复刊,任主编 任复旦大学兼职副教授 1946年 与教育家李楚材等发起组织“上海儿童文学工作者联谊会” 任上海大夏大学教授、师范专科主任 1947年 任《大公报》副刊《现代儿童》主编 1949年 5月29日为上海儿童文学工作者联谊会起草的“庆祝上海解放,拥护中国共产党,欢迎人民解放军”宣言发表于《大公报》 1950年 应聘为上海圣约翰大学教育系兼职教授 1951年 受聘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1952年 经陈道望、孙大雨介绍,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9月加入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 12月被任命为新成立的少年儿童出版社副社长 1953年 华东作家协会成立,当选为理事 1954年 奉调北京,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负责编辑中小学语文教科书 1955年 任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观礼 《人民文学》第12期发表《一只想飞的猫》 1956年 出版中篇童话《一只想飞的猫》,理论著作《儿童文学简论》 当选为第二届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理事 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观礼 1957年 为中国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1958年 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观礼 1960年 因“童心论”的文学观点受到批评 任少年儿童出版社副社长 1962年 当选第三届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理事、书记处书记 被推选为上海市第三届政协委员 < 1963年 在上海郊区农村深入生活 1964年 被推选为上海市第四届政协委员 1966年 “文革”开始,受到迫害 1971年 被安排到上海译文出版社资料室整理图片卡片 1976年 粉碎“四人帮”后,在上海译文出版社任编辑 1977年 任少年儿童出版社副社长、编审 《光明日报》发表《在儿童文学战线上拨乱反正》 出席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阅兵和群众庆祝游行活动 1978年 出席在江西庐山举行的“全国少年儿童读物出版工作座谈会” 1979年 出席第四次全国文代会 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理事 出席在上海举行的“儿童中长篇小说作者座谈会” 1980年 获得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委员会授予的荣誉奖 1981年 捐出积蓄的稿费五万五千元,设立“儿童文学园丁奖”(后改为“陈伯吹儿童文学奖”) 大型儿童文学丛刊《巨人》创刊,与贺宜、包蕾同任主编 出席在山东泰安举行的“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读物出版工作会议” 1982年 中篇童话《骆驼寻宝记》发表于《十月》第3期 第一届“儿童文学园丁奖”颁奖 1983年 被推选为全国政协委员 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4年 赴香港参加“上海书展” 出席在河北石家庄举行的“全国儿童文学理论座谈会” 当选第四届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副主席 当选第四届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1985年 获得中国福利会颁发的首届“樟树奖” 参加在贵阳花溪召开的“全国儿童文学创作座谈会” 1986年 出席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教育与文学会议” 出席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二十届IBBY会议 1987年 出席首届沪港儿童文学交流会 1988年 获得全国儿童少年工作协调委员会等颁发的“热爱儿童”荣誉奖 1989年 当选第五届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顾问 出任中日儿童文学交流上海中心首届会长 以 “上海儿童文学代表团”团长身份,赴香港参加第二届沪港儿童文学交流会 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陈伯吹文集》第一卷(童话) 1990年 出席’90上海儿童文学研讨会 1991年 获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特殊津贴 1992年 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陈伯吹文集》第二卷(小说) 1993年 上海作家协会、少年儿童出版社、少年报社、儿童时代社联合举办“陈伯吹儿童文学创作生涯七十年研讨会” 1995年 少年儿童出版社举行“陈伯吹九十华诞祝寿会” 出席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亚洲儿童文学大会 1996年 当选第五届中国作家协会顾问 1997年 当选第六届上海作家协会顾问 受聘为国际格林奖评委 《人民日报》发表《造福于亿万儿童》 自费印行散文集《泪洒江南雨》 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陈伯吹文集》第三卷(诗歌、散文) (《陈伯吹文集》第四卷(理论)于1998年出版) 11月6日上午八时三十分逝世于上海华东医院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

13个版本。小学数学教材有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人教版、北师大版、浙教版、西师大版、青岛版、苏教版、冀教版、青岛版五四制、沪教版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