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新青年编辑部和大学

发布时间:

新文化运动主要阵地是新青年编辑部和

北京大学、《新青年》编辑部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北京大学、《新青年》编辑部 答案解析:北大、《新青年》是主阵地,北京大学部分教师亦是《新青年》编辑部的成员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是民主与科学。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倡导民主和科学,揭开新文化运动的序幕。蔡元培在学术上实行“兼容并包、百家争鸣”的方针。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新青年》和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口号是民主和科学。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分子,竭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为新文化运动增添了新的内容。

《新青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分 析: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不久陈独秀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随之迁到北京。以《新青年》为阵地,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进步知识分子,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考点: 新文化运动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属基础题。 考点 分析: 考点1:新文化运动 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的代表作 ①鲁迅的代表作有《狂人日记》《孔乙己》(白话文代表) ②徐悲鸿代表作有《愚公移山》等 ③聂耳的代表作是《义勇军进行曲》 ① 冼星海的代表作是《黄河大合唱》 试题属性 题型: 难度: 考核: 年级: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新青年编辑部和大学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有《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新文化运动是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钱玄同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作为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即围绕着“四提倡,四反对”而进行的具体实践活动。前期其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后期则由先进的知识分子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五四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主流。性质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1、口号是"民主和科学";主阵地是“北京、上海”。  2、简介  新文化运动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后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旧称“德先生”与“赛先生”)。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3、背景  (1)政治方面: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②军阀统治,日趋黑暗,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2)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政治舞台,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  (3)思想文化方面:①辛亥革命后,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②北洋军阀(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观念和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人们对于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经过辛亥革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通过普及共和思想来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  (4)阶级方面: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是民主与科学。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倡导民主和科学,揭开新文化运动的序幕。蔡元培在学术上实行“兼容并包、百家争鸣”的方针。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新青年》和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口号是民主和科学。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分子,竭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为新文化运动增添了新的内容。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新青年》编辑部和()

新文化运动阵地: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维新变法阵地:《国闻报》和《时务报》辛亥革命阵地:《民报》

口号:民主、科学主要阵地:北京 上海

新文化运动阵地: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维新变法阵地:《国闻报》和《时务报》辛亥革命阵地:《民报》请采纳,谢谢

1、口号是"民主和科学";主阵地是“北京、上海”。  2、简介  新文化运动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后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旧称“德先生”与“赛先生”)。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3、背景  (1)政治方面: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②军阀统治,日趋黑暗,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2)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政治舞台,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  (3)思想文化方面:①辛亥革命后,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②北洋军阀(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观念和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人们对于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经过辛亥革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通过普及共和思想来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  (4)阶级方面: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新青年》编辑部和____

1、口号是"民主和科学";主阵地是“北京、上海”。  2、简介  新文化运动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后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旧称“德先生”与“赛先生”)。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3、背景  (1)政治方面: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②军阀统治,日趋黑暗,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2)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政治舞台,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  (3)思想文化方面:①辛亥革命后,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②北洋军阀(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观念和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人们对于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经过辛亥革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通过普及共和思想来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  (4)阶级方面: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口号是民主和科学。主要阵地是《新青年》。

很简单,新青年的杂志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北大当时的先进分子比较多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北京大学、《新青年》编辑北大《新青年》是主阵地,北京大学部分教师亦是《新青年》编辑部的成员。  《新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宣传民主与科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受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新青年》在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新青年》编辑部和_

口号:民主、科学主要阵地:北京 上海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北京大学、《新青年》编辑北大《新青年》是主阵地,北京大学部分教师亦是《新青年》编辑部的成员。  《新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宣传民主与科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受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新青年》在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

《新青年》

《新青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分 析: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不久陈独秀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随之迁到北京。以《新青年》为阵地,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进步知识分子,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考点: 新文化运动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属基础题。 考点 分析: 考点1:新文化运动 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的代表作 ①鲁迅的代表作有《狂人日记》《孔乙己》(白话文代表) ②徐悲鸿代表作有《愚公移山》等 ③聂耳的代表作是《义勇军进行曲》 ① 冼星海的代表作是《黄河大合唱》 试题属性 题型: 难度: 考核: 年级: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