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与通讯员“同工”却不能“同酬”的不公平现象。 近日,一位报社编辑打电话给我,说你写的那篇题为《报刊征订要学会推销》的稿子,不仅上了她所负责的版面头条,而且还被报社的评报组点评,说该稿提出了一个新思路,值得去推广。可惜你不是报社记者,要不然的话,就可以评奖,就可以拿到奖金。我笑着对她说:“不敢有这个奢望,只要稿子发了,你把稿费付给我,我就心满意足了。” 其实,像这种现象,不只是这一家报社,在当今的新闻媒体中具有普遍性。对于报社记者与通讯员所写的稿子,其待遇是完全不同的。对于记者所写的稿子,不仅稿酬要比通讯员的高,而且可以参加当日好新闻奖、年终优秀稿件评比等等,而对于通讯员的稿子,好点的付给微薄的稿酬,不好点的,一分钱的稿酬也没有。有一位通讯员在一家省级大报发表了五六篇稿子,稿费讨要了半年,只要回了两篇稿子的稿酬,还被一些报社编采人员奚落了一顿,这苦处,该向谁去诉说? 我们还应看到,记者与通讯员“同工”不“同酬”,还会埋没一些通讯员的好稿件。在此,笔者谈谈我本人一篇稿子的获奖经过:有年我在《陕西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行政“三陪”也堪忧》的新闻评论稿。后该稿被中央《宣传动态》所转载,《陕西日报》总编在《宣传动态》复印件上批文,请给该文作者以奖励。但由于该稿是我这个通讯员所写的,并未得到任何奖励。可在陕西当年报纸优秀作品奖评比中,该稿获得新闻评论一等奖,在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全国党报优秀作品奖评比中,该稿获得新闻评论二等奖,这在当年,不仅是陕西,就是在整个西北地区,也是最高的奖项。试想,如果不是中央《宣传动态》转载这篇稿子,该稿哪有参评的资格,更不用说是获大奖了。
记者一般都是专职或特约的。 而通讯员也可以特约,但一般都是兼职的、业余的。 通讯员要定期学习、开会,让通讯员了解近期报纸的状况,急需什么稿件等。记者的工资挺高的,低的就2000 高的10000左右。 通讯员有工资,但和记者比还是差别很大,就是500-1000元吧,各地不等
记者是报社的正式工作人员,每月都有基本工资加奖金,记者到某一个地方采访,只要是报社允许范围内的开支都可以报销,每到一个地方,只要说明是报社的记者,一般都能得到体面的招待(个别情况除外)。通讯员是报社的编外记者,非报社正式人员,不挣报社的一分钱,只是发表了稿子给点稿费,外出活动采访,完全是自己掏腰包,指望采访了写了稿子投给报社就能登报给稿费极不可靠,报社一般是三级审稿制,说不定你的稿子会在那个环节给刷下来。
记者是报社的正式工作人员,每月都有基本工资加奖金,记者到某一个地方采访,只要是报社允许范围内的开支都可以报销,每到一个地方,只要说明是报社的记者,一般都能得到体面的招待(个别情况除外);而通讯员则是报社的编外记者,也算是线人,非报社正式员工,不挣报社的一分钱,只是发表了稿子或提供了线索给他点钱而已,外出活动采访,完全靠自己掏腰包!
第一作者指的是署名排在最前面的那个人,有的文章署名也有两个或多个第一作者,称为并列第一作者,这种情况下一般需要在人名上进行标注。通讯作者一般指整个课题的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等。他也是文章和研究材料的联系人。最重要的是,他担负着文章可靠性的责任。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不同,与创造性贡献不同,通讯作者常由诸作者中在论文所属领域最有权威者所充当。扩展资料在创新性作品如科研论文、专利、调研报告等等的署名中,对于多个作者共同完成的情况,对作品贡献最大的人的名字通常署名在最前面。特别对于科研论文的署名,各期刊都有更细致的规定;而当论文署名用于职称评定时,第一作者的分量显然比第二、第三作者要重,而比单独署名的要轻。对作品有一定直接或间接帮助的贡献人,在总体贡献上跟第一作者有较大差距,统称为第二/三作者。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第一作者
论文的第一作者必须是论文的主要贡献者和直接创作者(初稿撰写人), 同时又是作品的直接责任者, 享有更多的权利, 承担更多的义务。在没有特别声明的前提下, 第一作者就是论文的第一权利、第一责任和第一义务者。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是论文的主要学术思想的提出者和最重要的责任者,更是论文对外责任的承担者、知识产权拥有者、实际统筹处理投稿和承担答复审稿意见等工作的主导者。而且在论文发表后,对于读者针对论文提出各种问题时能与之讨论和联系的作者。通讯作者通常是科研课题的主要负责人。在论文的投稿和发表过程中,通讯作者要负责与编辑部的一切通信联系和接受读者的咨询。凡是在文章内注明通讯作者的稿件,与稿件相关的一切事宜,包括邮寄收稿单、退稿、退修稿件、校样、版面费、稿费等,均与通讯作者联系。二者相比,通讯作者对发表论文所承担的责任更大,需对论文中涉及的方法、过程、结果、观点等任何问题进行解答,并有对论文的作者排序、论文发表、论文撤稿的决定权。
第一作者就是文章的第一个名字,一般第一作者是该论文的主要完成者,包括实验,论文撰写等等方面,而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通讯作者后面会加星号,脚注也会有注明,杂志社一般跟通讯作者联系。第一作者:在创新性作品如科研论文、专利、调研报告等等的署名中,对于多个作者共同完成的情况,对作品贡献最大的人的名字通常署名在最前面。特别对于科研论文的署名,各期刊都有更细致的规定;而当论文署名用于职称评定时,第一作者的分量显然比第二、第三作者要重,而比单独署名的要轻。由于科学研究的复杂化多样化,如生物信息学有几百人署名一篇论文的情况。第一作者指的是署名排在最前面的那个人,有的文章署名也有两个或多个第一作者,称为并列第一作者,这种情况下一般需要在人名上进行标注。另外,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不同,与创造性贡献不同,通讯作者常由诸作者中在论文所属领域最有权威者所充当。通讯作者:通讯作者一般指整个课题的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等。他也是文章和研究材料的联系人。最重要的是,他担负着文章可靠性的责任。拓展资料: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明文规定:硕士生发表论文,原则上导师是第一作者;博士生发表论文,导师必须是第一作者。这个规定引起了研究生的不满和投诉,它实际上涉及到科研工作中的道德和体制问题,需要仔细辨析。在大多数情况下,在校硕士、博士生发表科研论文时,第一作者是自己的导师,这不仅是出于惯例,而且是合理的。因为情况往往是,研究课题是导师的,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这时,不论用道德的眼光,还是用权利的眼光,导师署名第一都无可非议,因为关键思路(搞科研最看重的就是这个,习惯上称作“idea”)出自导师,学生投入和贡献的是一般工作、知识、精力和时间。我们可以说,即使在另外的情况下,两人合作决定署名次序也是如此,导师的身份、学校的行政权力等背景不是决定性的因素。第一作者 百度百科
只允许有一位通讯作者。国内国外刊物都有不少只允许有一位通讯作者的,即便署名标注了第一通讯作者和第二通讯作者,期刊也会默认排在第一的是通讯作者,而不认可排在后的第二通讯作者,如果刊物认可并列通讯作者,这样的署名标注就是可以的,即便刊物认可,建议通讯作者人数最好不超过两位。有些刊物要求比较灵活,如果文章有特殊情况或者特殊需求,需要署名若干通讯作者,只要向杂志社说明情况,杂志社也会予以准许,比如有的科研项目难度大,需要数个团队协作完成,这时署名多个通讯作者在有些刊物是被允许的,所以对通讯作者的署名要求要看刊物的具体要求。一般来说,通讯作者都是老板或者导师,这是最常见的情况,除了期刊的署名要求外,一些约定成俗的规则也要遵循,以免由于署名问题给论文发表带来一些阻碍。
第一作者就是作者署名的第一个 这个比较简单,一般在标题下面 或者文章第一页的左下角,通讯作者一般都标有“通讯作者”字样,如果没有标记,一般都是以*号表示
第一作者指的是署名排在最前面的那个人,有的文章署名也有两个或多个第一作者,称为并列第一作者,这种情况下一般需要在人名上进行标注。通讯作者一般指整个课题的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等。他也是文章和研究材料的联系人。最重要的是,他担负着文章可靠性的责任。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不同,与创造性贡献不同,通讯作者常由诸作者中在论文所属领域最有权威者所充当。扩展资料在创新性作品如科研论文、专利、调研报告等等的署名中,对于多个作者共同完成的情况,对作品贡献最大的人的名字通常署名在最前面。特别对于科研论文的署名,各期刊都有更细致的规定;而当论文署名用于职称评定时,第一作者的分量显然比第二、第三作者要重,而比单独署名的要轻。对作品有一定直接或间接帮助的贡献人,在总体贡献上跟第一作者有较大差距,统称为第二/三作者。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第一作者
挺抱歉的,我实在无能为力,上一个写的不知道可以不,借鉴一下他的吧→_→
有用。期刊编委具有很强的期刊发表审核经验,知道怎么样写文章更有利于在期刊上发表,虽然不能直接给你开后门,但是可以很好地指导你写期刊发表的文章,因此导师是期刊编委有用。期刊编委的职务不仅是审稿,还需要对投稿人进行调查。
编辑是具体工作人员,编委有限定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