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岩土工程学报编委名单

发布时间:

岩土工程学报编委名单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土工程学报,华南地震,工程勘察,工程地质学报,西北地质,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The Geo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Geoenvironmental Disasters, ISRN Geology。

葛修润,出生于1934年7月,现任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岩土力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科学》《科学通报》《岩土工程学报》《岩土力学》杂志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岩石力学数值方法、测试设备和实验技术以及重大岩土工程关键技术等。为白鹤梁作出贡献。

岩土工程学报编委会名单

张建民,男,1960年生,博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土木水利学院和水利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土木水利学院院长1。先后获西安理工大学岩土工程博士学位和东京工业大学结构工程博士学位。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理事长、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土动力学分会理事长、《地震工程学报》编委会主任、《岩土工程学报》编委会副主任等。长期从事土动力学及岩土抗震工程领域的教研工作,在土动力学若干基本理论以及结构与土体系统的动力分析、抗震设计和测试技术诸方面取得新成果,发表SCI和EI期刊收录论文220余篇,参编设计标准及指南6部,获准和公开国家发明专利25项,200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

岩土工程学报编委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和《岩土工程学报》均为EI收录期刊,但没有被SCI收录。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JRMGE) 和《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土力学》为中科院武汉岩土所三大期刊,而且JRMGE于2019年2月已经被SCI收录。

有《岩石力学学报》么?我只知道《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哦,它与《岩土工程学报》都为EI检索,且均不是SCI。。。。前者基本是关于岩的文章,后者岩、土皆有,侧重于岩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和《岩土工程学报》(包括《岩土力学》)是岩土界的3大王牌期刊。据我投稿经验:录用难易程度《岩土力学》<《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土工程学报》;《岩土工程学报》是本行业最权威的学报。

岩土工程学报编委会

专业委员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所属专业组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所属专业组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所属专业组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所属专业组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所属专业组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物理力学专业委员会反应堆结构力学专业委员会理性力学和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流变学专业委员会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工程爆破专业委员会激波与激波管专业委员会流体控制工程专业委员会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英斯特朗材料试验协作委员会(已撤销)MTS材料试验协作专业委员会波纹管及管道力学专业委员会流-固耦合力学专业委员会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促进工程应用与产业结合工作委员会力学名词审定工作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委员会工作组微纳米力学工作组电子电磁器件力学工作组编委会《力学学报》编委会《ACTAMECHANICASINICA》编委会《力学与实践》编委会《力学进展》编委会《Theoretical&AppliedMechanicsLetters》编委会《爆炸与冲击》编委会《固体力学学报》(英文版)编委会《固体力学学报》编委会《计算力学学报》编委会《实验力学》编委会《工程力学》编委会《动力学与控制学报》编委会《岩土工程学报》编委会《PlasmaScienceAndTechnology》编委会《世界地震工程》编委会《力学季刊》(原《上海力学》)编委会《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编委会

岩土工程学报编委会主任

周镜,1925年12月21日生于江西省南昌市,籍贯江苏宜兴。194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949年春在美国俄亥俄州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后在该州公路局材料研究所工作。周镜的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中国被列强欺凌、统治阶层腐败无能,日寇侵略的动乱时代。他和当时全国大多数青少年一样,有着朴素的爱国思想和对统治政权不满的情绪。在美国三年,看到美国的种族歧视和对有色人种的偏见,更进一步认识到,如果祖国不富强,中国人就永远站不起来,在国外就不会被人尊重。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当时大洋两岸音信不通,交通阻断。到1950 年秋,香港短期开放,允许中国留学生过境回国,他抓住这个机会,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怀着满腔的热情回国参加经济建设。周镜回国后,在铁道研究所(今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从事铁路路基土工方面的科研和工程技术工作,硕果累累。50年来,为我国铁路建设和土力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回国初,他和卢肇钧等人一起在艰苦的条件下创建了我国铁路系统第一个土工试验室,并组织编写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土工试验》规程。改革开放后,周镜除了参加铁路系统的科技工作外,还积极参与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岩土工程咨询开发工作。他是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的专家之一,参与了多数大型飞机场地基的立项评审。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周镜还热心于社会与学术团体的工作。自1991年至1995年期间,他被推选为第三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理事长。为推动土力学的发展,为促进海峡两岸及国际学术交流,他默默地做了许多工作。他还曾担任中国《土木工程学报》主编,《岩土工程学报》编委会主任。他现为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顾问,中国铁道学会常务理事。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