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北京语言大学期刊目录

发布时间:

北京语言大学期刊目录

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分别是: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STPCD,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4、《中国核心期刊目录》(RCCSE),由武汉大学邱均平教授主持研制;5、《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研制;6、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建有《中国引文数据库》(CCD)。其中,对于7大核心期刊之一的《中国核心期刊目录》(RCCSE),由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杭电)、武汉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大)、中国科教评价网等单位合作共同研制的。在汉斯出版社有43本RCCSE核心期刊。

《语言学论丛》是中国国家教育部所属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定期性系列学术集刊(以书代刊),刊登海内外有关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现代汉语、汉语史、汉语方言和文字学方面的学术论文,以及上述领域的严肃的学术评论。集刊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办刊宗旨:提倡汉语研究与理论探索相结合,汉语的本体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汉语的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标准语研究与方言研究相结合,以此来推进二十一世纪汉语语言学的发展,使汉语语言学在国际学术界具有更大的影响和更高的地位。历史沿革:《语言学论丛》的前身是创办于1957年、由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专业主编的《语言学论丛》,属不定期同仁刊物,已出版25期。从2001年的总第26期起改为北大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的面向国内外征稿的学术集刊。细节描述:自26辑期改为小16开本,每辑30万字,半年一辑,由商务印书馆(北京)在每年的6月和12月出版,至2008年底已出版到第38辑。组织机构:新刊《语言学论丛》实行编辑委员会指导下的主编责任制,编委会由国内外知名学者组成,主编先后由本中心资深教授林焘、陆俭明担任。编委会下设编辑部处理日常事务,编辑部由本中心中青年教员组成,并从本中心的硕士或博士长期聘用编辑助理一人。工作流程:《语言学论丛》恪守学术自由的原则,鼓励学术争鸣;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 获匿名审稿通过的稿件,再经过编委会和编辑部在京成员集体会议,决定每辑入选稿件和篇目排列次序。学术地位:2003年,《语言学论丛》入选欧洲科学基金人文科学标准委员会(Standing Committee for the Humanities,European Science Foundation)颁布的刊物索引目录。该索引是为评价欧盟所有国家人文学科科研提供统一标准而设立的,相当于欧盟的A & HCI。该委员会历时三年对全世界以不同语言出版的语言学刊物进行文献学分析,引用率较高的85种刊物入选名录。其中以中文出版的语言学刊物入选的只有三种,《语言学论丛》是其中之一。2005年CSSCI设立集刊类索引目录以来,《语言学论丛》每年入选并每年名列按引用率排名的第一名。

北京语言大学核心期刊目录

英语专业学术核心骑行有好多些。

没有!!以前4年一版,现在3年一版,一版有效期3年。目前最新版 就是 2014版(又名 第七版,是2015年8月发布的)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 1996年(第二版), 2000年版, 2004年版, 2008年版, 2011年版, 2014年版(第七版,2015年8月发布,有效期到2018年)

北京语言大学期刊

考研是条艰辛的路,只有一心一意的坚持下去才能取得成功。没有容易的考研

1.“中国语言学家文库”简介“中国语言学家文库”是一个专门收集、整理、保管中国语言学家著作的文库。建库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集中信息,便于更多的读者深入地学习和研究;二是利用这些资料,促使汉语走向世界,推动中国语言学家走出国门。“中国语言学家文库”入选范围分为四类:⑴从事语言研究人员,包括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⑵从事汉语研究和教学研究人员;⑶从事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和教学研究人员;⑷从事外语研究和教学研究人员。“中国语言学家文库”是全中国语言学家们的文库。这里包括台湾、香港、澳门,甚至居住在海外的华人。只要是多年从事语言或语言教学研究,有多种正式出版的研究成果,并在语言界产生过较大影响的, 均可入选文库。“中国语言学家文库”数据库自1992年建立, 就得到了广大语言学家的关心与支持。现在入选者已达800多人,有详细材料的达536人,备有全部著作的达200多人。2.“世界汉语教学文献数据库计算机检索系统”简介“世界汉语教学文献数据库计算机检索系统的研制与建立”(以下简称“机检系统”)是北京语言学院承担的国家教委社科司文科第二批青年专项科研基金项目(教委社科司[1990]21号)。几年来,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各级领导及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学术交流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课题组全体同志的努力,于1995年06月15日通过了“世界汉语教学文献数据库计算机检索系统”鉴定并投入使用。“机检系统”采用了GB2901-8X《中国公共交换格式》CCFC、GB2-85《普通图书著录规则》等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具有较高的规范程度。该系统结构科学合理,配套全面完整。项目研制过程思路清楚,各子系统目标明确。从文献收集到加工,制定了一整套规范性文件,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数据质量。并且建立健全了“世界汉语教学”文献揭示体系。编制了《世界汉语教学主题词表》、《世界汉语教学学科文献分类表》,使检索语言工具在其文献信息处理时成为一个完备的体系。其中《世界汉语教学学科文献》荣获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1988--1992年全国对外汉语教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该系统在提供文献目录查寻的同时,可由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图书馆快速提供全部原文服务,从而形成了一个全面的文献保障体系。该系统可以实现主题、分类、题名、著者等十六种不同途径、多种功能的计算机检索。可以生成以CCFC或ISO2709标准格式的机读目录, 用于国内外数据交换。系统具有较高的自动处理功能。可适用于各种微型计算机,便于系统移植和推广。该系统实现了部分著录项目的数据校验和代码转换。可提供上位登录词库(后控词表)自动生成模块。数据库操作界面友好,用户使用方便,部维护简便。该系统的研制完成,改变了世界汉语教学文献信息处理的传统模式。对于世界汉语教学领域中诸如:选题的论证、人才的论证、研究经费的合理使用以及发展规划的宏观控制等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为实现世界汉语教学研究文献信息处理的自动化、网络化、整体化和国际化,为促进国内外汉语教学与研究领域的广泛交流奠定了基础。该系统具备文献数据的连续更新、生产、交换能力,规范化程度高,结构合理,配套完整,检索速度快,方便实用。该项目的研制填补了世界汉语教学和现代汉语研究领域的空白。3.对外汉语教材数据库使用说明(1)对外汉语教材数据库是由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图书馆联合研制的。是具有一定规模和文献保障的对外汉语教材方面的专题数据库。(2)主库数据的收藏范围为从1864年伦敦出版的《THE RUDIMENT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汉语入门)、1886年上海出版的《语言自迩集》 到建国以来所有能收集到的对外汉语教材。(3).主库数据分简易数据和全面数据两种形式,简易数据是简易形式,提供教材的基本信息,现有数据667种,主要是1950年以来的教材,1949年以前的教材暂时没有收录,预计2002年3月前录入一批数据,1949年前教材做为善本图书不外借、不准阅览、不准复印。 全面数据增加了教材原封面、序言、前言、说明、目次等,包括中外文形式,并有教材第一课与最后一课的原文,部分教材有专家评语,提供教材直观、详细的介绍,预计2001年12月15日开通部分数据。(4).国外教材库是指在国外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原打算做为课题的第二批项目,现准备在2002年4月前录入一批本馆收藏的英语版教材,其它语种做为第二批项目。(5).教材目录库是对主库的补充,指我们从正规渠道得知有此教材,但无法收藏到原书并且不知道此书的储藏单位的对外汉语教材。预计2002年5月前开通。(6)、教材呈交本库也是对主库教材信息的补充,是为学者或用户提供教材信息而制作的,内容包括:1)目前著者正在编写而没有正式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或准备立项研究的对外汉语教材2)本数据库中没有收藏到的对外汉语教材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储藏单位项。若知道某单位收藏有此书,可填写此单位名称,若是个人收藏如愿意公布者可填写通讯地址及姓名。欢迎大家提供对外汉语教材信息,若想提供教材者(包括印刷本、复印本或电子版图书及磁带)请寄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图书馆 信息资咨部收 邮编 100083 电话:01082303636 教材呈交本库内的数据经核实(见到此书)后将录入到主库,并标明信息来源,其原先位置的内容将被删除。(7).教材研究论文选登收集内容为研究对外汉语教材的论文及对教材的评价。(8).“对外汉语教材数据库”体例:教材封面、内容简介,教材目录;前言、序;第一课课文、最后一课课文。(9).若出版社出版对外汉语教材相关图书,想在此发表相关信息者,或个人提供相关信息者,请与我们联系,(10)世界汉语教材数据库现有记录25000条,12月将达到28000条记录,2002年4月达到30000条记录。(11).“对外汉语教材数据库”版权归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图书馆所有,其它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复制、出版及在网站发布其内容。4.文学类馆藏中文期刊题名数据库5.毕业生论文数据库校园网与图书馆局域网的建设目的之一, 是完善文献保障体系,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学校的教学与科研有序开展,并最终改变校内乃至更广泛领域内的学术交流方式。可以想象, 当网上阅读成为一种“时尚”,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彼此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相互了解,相互学习和相互促进。其实“论文”, 包括“毕业论文”,原本就是一种研究成果,一种理性认识,它倡导以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方式,将学术研究不断推向更高的层次。但是,在没有网络以前,“理论”的传播和保留只有通过印刷文本方式。毋庸讳言,“印刷文本”是学术广泛交流难以突破的“瓶颈”。现在好了,传统藩篱已经开始打破。“网上学术交流”将不再须要“包装”,不再需要编辑部的半年审稿期。学术平等,时空无限,机会无限;由此,学人的教学和学术观念将从现在开始慢慢改变。任何理论探讨、学术研究亦将“返老还童”;后来者,将有更充足的理 由沿着前辈的臂膀,攀缘上升。教学、科研蒸蒸日上;学校,将因此永保生机。综上所述是我们排除万难,申报并实施此项课题的初衷。

回答 一类期刊是国家级的核心期刊,二类的是除国家级核心期刊之外的其它核心期刊,三类的就是普通期刊。 按这个分的基本是地方性的机构的一种分法,每个地方的分类不太一样。 一般期刊等级的划分 1、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 2、期刊是否公开出版分级 3、以期刊质量分级 更多5条 

方向不同,一类只有科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目录

去他们官方网站看看

那要看你的专业是什么了

《外语教学与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报,中国目前发行量最大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外国语类核心期刊第一;《中国英语教育》,教育部社科司主管,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学术期刊;《中国应用语言学》,教育部主管,外语教育专业学术期刊

中文呢核心 北大核心 SCI、SSCI、CSSCI 南大核心 ISSCI

北京语言大学期刊认定

北语的对外汉语不是吹的,也从来不打广告。-设立专业历史最长-业内唯一国家重点学科-最早招收对外汉语方向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招罗了大部分业内著名学者和教师-出版2本业内核心期刊,国外学者也抢着投稿,其中《世界汉语教学》同时也是世界汉语教师协会的会刊-研发HSK考试,仅此一项就十分王道-出版大量对外汉语和语言学方面的书籍-坐拥“汉语考试中心”和“对外汉语研究中心”两个无比拉风的研究机构,其中汉考中心研发制定HSK,汉研中心为国家重点研究所至于就业方面,要分开说-本科/硕士毕业,可从事教师职业。但现在学汉语的老外没有传说中那么多,而且国际学校和汉语培训机构绝大多数集中在京沪穗三城。出国任教更难,汉办外派的待遇低而且没发展,自己联系没担保。-博士毕业,业内抢手。北语对外汉语博士是金字招牌,若lz有至于学术可考虑在北语本硕博一路读下来。北语的好专业,不外乎对外汉语/英语/小语种;除了对外汉语之外,小语种就业率高,其他专业未知;从北语可以考别的学校的研究生,但如果你在北语学对外汉语还是考本校吧

如果北语的对外汉语都很水,那么全国基本上没有任何一所学校的对外汉语专业具有真正的含金量。

对外汉语专业就业很不好,还是考小语种吧,祝你成功!

高考过后,很多小伙伴都在纠结上哪个大学,哪个大学怎么样,就有很多人想要报考北京语言大学,那么北京语言大学怎么样呢?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