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环境设计专业导论论文3000字

发布时间:

环境设计专业导论论文3000字

内容提要:环境创设已成为当前幼儿教育不可忽视的内容。班级环境创设尤其在幼儿发展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它不仅影响幼儿发展的条件,更是因为环境创设的过程中,通过幼儿的积极参与而产生了互动效应。关键词:环境创设、互动性正文:一、班级环境创设对幼儿的作用性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利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因此,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已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课题。我园班级环境创设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促进幼儿主动发展,充分体现教育性、时代性、实用性、参与性与趣味性,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我们着重与环境创设对幼儿的作用性来创设班级环境,具体的作用在于:1、智能的启发性环境创设应着眼于丰富幼儿的知识,增长能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我园各班结合教育目标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认知发展水平创设于墙面的主题栏,内容丰富,有庆祝各种节日的主题,有爱祖国、爱家乡的主题,有反映四季特征的主题,也有孩子们所喜爱的绿色环保主题如:《我们的国宝熊猫》、《我和鸟儿做朋友》、《水》、《多彩的树》、《我和动物做朋友》等。丰富的主题内容深深吸引着幼儿,他们不但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而且通过他们的参与布置和看看讲讲,也很大程度地获得了认知上的发展和语言的能力、动手能力的提高。孩子们在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学习、探究、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2、情感的感染性首先,环境的美化,可以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我们力求从尊重幼儿的审美兴趣,满足他们的审美需要出发进行环境的创设。对于每一个教育主题的环境布置,我们除了用它丰富的主题内容来教育幼儿外,也努力营造出具有造型美,色彩美,艺术美和富有童趣的美的氛围来感染幼儿。挂在班级外走廊上的网面装饰画,如:《水果乐园》、《糖果世界》和我们教师精心制作的手工艺作品,如《娃娃乐》、《花之恋》等,使孩子们受到了美的熏陶。而在我们班级内,由师生共同制作完成的组合粘贴画作品,让孩子们体现了表现美,创造美的乐趣,也感受到了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其次,班级环境创设可以增强幼儿对环境的了解,培养幼儿的了解,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美化环境,保护环境的情感。如在我们班级的向阳处,开辟了自然角和动物角,放了许多适合室内生长的动物与植物,如萝卜、洋葱、大蒜、马铃薯、芋艿、小鱼、乌龟、泥鳅、蝌蚪、龙虾等,并对一些养殖的瓶子进行了点点装饰,并且采用值日生制度,让幼儿轮流照顾、观察,孩子们因此掌握了许多植物的知识,大班的孩子对动植物的生长尤其感兴趣,他们会自己动手画观察日记,记录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他们还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播种,并参与浇水、除草、松土等劳动,在亲手种植的活动中,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种植和饲养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幼儿从小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而利用自然材料组织幼儿进行了手工制作来装扮我们的班级,更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如用玉米粒、西瓜籽,开心果壳粘贴成各种小动物的形象,采集秋天的落叶加工成标本,或拼剪成各种图案,用橘子皮来做菊花,把各种蔬菜和水果进行造型,或变成一个有趣的动物,或变成一个可爱的宝宝。我们的班级环境因此变得更有意义,从而培养了幼儿关心环境,保护环境的情感。此外,班级环境创设还能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爱同伴,爱集体的情感。如,我们布置的生日栏,就营造了班级内温馨友爱的氛围。生日栏内,孩子们把自己的相片或自画像贴在自己生日的相应月份内,平均孩子们会经常去关心生日栏,互相告诉这个月谁过生日的消息。在每月下旬的时候,我们会为当月的小寿星过一次愉快而有意义的集体生日。小朋友们轮流向小寿星们祝贺,提出希望,并送上自己制作的小礼物,大家一起吃着蛋糕,唱着生日快乐歌,一起分享这快乐时光。

收稿日期: 2006 - 07 - 01  论工业革命以来生态环境危机的  客观必然性及其根治途径  毕学云,张智婷,郝明亮,李吉利,李瑞平  (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北蔚县075700)  摘要:在简要介绍全球生态环境危机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工业革命以来生态环境危机产生的客观必然性,认为西  方式社会文化的主导、人口压力、对生态基本规律的认识不足、传统生存方式的缺陷、技术的滥用和自由经济制度的弊端是  主要原因,提出根治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控制人口增长、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实施可持续生产和可持续消费。  关键词:工业革命;生态环境危机;客观必然性;根治途径  中图分类号: X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2 - 3356 (2006) 05 - 0048 - 03  1 全球生态环境危机现状  18世纪中叶以蒸汽机的发明所引发的工业革命,使  人类的生产水平和物质文明水平都得到了极大提高。但  与此同时,工业革命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引发了人类史上空前的生态环境危机,对当代人类的生  存与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这些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  主要表现为水(蓝色)危机、粮食(绿色)危机、人口危机、  荒漠化、物种危机、生态死亡、臭氧层危机、大气污染、极  地污染、核污染、生化污染、基因炸弹(人种危机) 、全球变  暖,等等。  联合国发布的《千年生态环境评估报告》指出,过去  50a中,由于人口急剧增长,人类过度开发和使用地球资  源,一些生态系统所遭受的破坏已经无法得到逆转。报  告说,地球自然资源每年提供价值15万亿英镑的物产,  如新鲜的水、清洁的空气和鱼等,但是人类活动破坏大约  2 /3提供上述资源的生态环境,包括湿地、森林、菜地、河  流和海岸等。目前,地球上10% ~30%的珍稀野生动物  濒临灭绝; 24个生态系统中的15个正在持续恶化。大约  60%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服务行业,如饮用水供应、渔  业、区域性气候调节以及自然灾害和病虫害控制等,无法  进行可持续性生产,前景每况愈下。  报告认为,全球生态环境恶化危及人类健康与长久  发展。如果目前情况继续恶化下去,生态环境就有可能  发生突然变化,将导致水资源质量发生突变,新的疾病蔓  延,沿海地球海洋生物死亡,以及地球气候出现异常变  化。  2 生态环境危机的客观必然性  今天当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将人类推到生死存亡  关头之时,只有对造成生态环境危机的原因进行深刻的  反思,方能探寻到解决环境危机的出路。关于环境危机  的主要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  见智。据巴里·康门勒(Barry Commoner)教授的归纳,主  要有这几种见解: ①“富裕说”,认为富裕社会的废弃物  太多,还不如虽贫穷但与环境相和谐的穷人社会。②“进  取意识说”,认为问题的原因在于人类的内在进取意识,  认为人类是地球上最残忍的物种。③“人口说”,认为环  境危机是人口太多的缘故。④“教育说”,认为人类所受  的教育使人日益变得非人,变成不懂得为什么要爱自然。  ⑤“宗教说”,认为原因在于基督教的自然存在的唯一目  的是服务于人类的信条。⑥“需求说”,认为污染的原因  不在工业界而在公众过旺的物质需求。⑦“技术说”,认  为原因在于以盈利为唯一目的的、失去控制的技术发展。  ⑧“利润说”,认为原因在于毁坏环境比保护环境更容易  获得利润。⑨“政客说”,认为由于制定和执行环境政策  的政府机关被亲工业界的政客所把持,使得那些机关瘫  痪无力。⑩“社会制度说”,认为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社  会制度。  上述各说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不够全面、深  刻,不能切中生态环境危机根源的要害。笔者认为,造成  生态环境危机主要有如下这些原因:   1 西方式社会文化的主导  工业革命导致的环境危机、生态冲突这些问题跟西  方式的社会文化理念有密切的关联。西方文化有3个显  著特征:强调竞争与征服;漠视和谐,不仅仅漠视跟自然  的和谐,还漠视跟其它社会、其它文化的和谐;无限制地  利用物质,认为资源永远无限。工业文明开采挖掘出地  底深处的几百种矿产资源,将其转化为人类可支配使用  的财富,支撑了人口新一轮的膨胀。其主要特征是:以毁  坏自然的方式征服和利用自然;个人自由与财富消费至  上;解除宗教和伦理对人的控制等等,这些要素构成了传  ·48·  第5期 河北林业科技 2006年1 0月  统工业文明的主流意识形态。整个二十世纪,人类消耗  了1420亿t石油、2650亿t煤、380亿t铁、 6亿t铝、 8  亿t铜。占世界人口15%的工业发达国家,消费了世界  56%的石油和60%以上的天然气、50%以上的重要矿产  资源,全球各国各民族间出现严重的不平衡。目前,全球  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仅为1400多亿吨,按目前产量,静态保  障年限仅40a;天然气的剩余可采储量为150亿立方米,  静态保障年限仅为60a。与此同时,地球环境遭到严重污  染,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森林锐减、物种毁灭、气候变  暖、荒漠扩大、灾害频发,一场全面的危机摆在人类面前。   2 人口压力  如前所述,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是一个最大的生  态系统,它有着自己的负载阈限。而处在生物圈中食物  链最高位的人口的迅速增长,使生物圈的负载能力已达  到了极限,难以为继。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认为,如果  听其自然,人口增长会呈现几何图式(2、4、8、16⋯⋯) ,而  人类所需食物的增长最多是算术方式(1、2、3、4⋯⋯) ,最  后的结局当然十分悲惨。据悉,世界人口在有公元纪元  以来的第一个1000a里,只有3亿人。而在第二个1000a  里,就猛增至约60亿人。在这第二个1000a里,世界人口  有过两次大的增长。第一次发生在工业革命期间, 从  1750年到1900年的150a间,世界人口从原来的8亿增至  17亿。这期间的人口增长主要发生在西方工业化国家。  1950年以后,世界人口进入第二次高速增长期。从1950  年到1981年,世界人口从25亿猛增至50亿。31a里人口  就猛增了1倍。在此期间,人口增长主要发生在发展中  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更有  甚者,在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增长与贫困的扩大是同步  的。   3 对生态基本规律的认识不足  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地球的自然环  境。然而,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的进程中,只知道一味地  向大自然索取和掠夺,却没有认识到地球承载人类生存  的能力,取决于它能提供的生命支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人类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变“自然生态系统”的过  程,这个系统的发展既有利于人类的一面,也存在着不利  的一面,即过度耗竭自然资源和破坏自然生态系统,最终  将导致人类的不可持续发展。  人类造成的生态环境退化有三个途径: ①非生物资  源的消耗(地球上不可更新资源是有限的,是可耗竭的) 。  ②向环境的排放(污染和废物排放往往超出环境的自净  能力) 。③生物量的损失(可更新资源的使用速度大于更  新速度) 。  因此,可以说,是人类活动产生的总压力超过了地球  的环境承载能力的可能性,才造成了环境危机。关于这  一点,恩格斯早在一百年前的《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曾  尖锐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  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  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  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由此可见,正是人类对生态基本规律的认识不足,对  生态资源肆无忌惮地无度挥霍,才导致生态环境的日益  恶化,从而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性灾难。因此,  人类只有善待自然,按照生态基本规律办事,运用使发展  更少地依赖地球有限的资源,更多地与地球承载能力达  到有机协调的方式来发展经济,才有可能躲过大自然对  人类新一轮更大范围的惩罚。   4 传统生存方式的缺陷  我们知道,人类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从自然  界索取衣、食、居住等方面的物质和能量的生存方式,使  之能够世世代代地生存繁衍下去。但是,人类在和环境  进行了长期的抗争和苦斗,极大地发展了自己,增强了改  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之后,又逐步形成了以高投入、高消  耗为手段,以高速度、高发展为途径,以高消费、高享受为  目的的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的后果是对环境的高污  染和高破坏,是以牺牲环境来求取发展的。在今天当环  境危机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制约经济发展和影响社会稳  定的直接因素,在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频发不断,生态资  源遭到严重破坏的形势下,人类才对这种传统生存方式  的缺陷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在1989年12月22日第44  届联合国大会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决议(联大第44 /  228号)中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  原因是无法长久维持的生产和消费形态,特别是工业国  家的生产和消费形态。”  当前,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遵循着  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为特征的生存方式。高物质消费生  活方式驱动着高资源消耗的生产,而高资源消耗的生产  又导致了地球环境状况的恶化。环境危机的出现无不与  这种浪费型、破坏型的传统生存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类现在每1年燃烧的矿物燃料就要自然界用100万年  的时间才能形成。  对这种传统的高消耗生产方式和高消费生活方式,  有识之士称其为“发展的失败”。具体地说,即正是传统  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等几乎所有方面组成了  威胁生态环境的社会惯性力量。因此,仅仅从其中一个  方面入手,或是以为更新的技术本身就会解决这样的问  题,或是寄希望于一套全新的发展战略,肯定是要失败  的。事实上,许多生物学家、生态学家、技术专家,当然还  有各方面的社会科学家都明确认识到,如果不对人类迄  今所处的生存方式,或者说对整个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  思,人类断难改弦更张。   5 技术的滥用  如所周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给人类物质生活  ·49·  第5期 河北林业科技 2006年1 0月  带来空前繁荣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  正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才使人类具有了改造自然的能力。  它使人类能更大规模地采矿、办工业,从而向自然界索取  更多的物质和能量,并同时向环境排出日益增多的废弃  物。尤其是化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能合成许多自然界  根本没有的化学品,在排入环境后长期在食物链中循环,  危害人体健康。  可见,由于人类滥用科学技术向大自然贪婪地索取  和掠夺,最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但是,科学技术是  一把双刃剑,它既有为害人类的一面,又有造福人类的另  一面。人类只有正确使用科学技术,将其运用于环境保  护方面,大力发展节能技术、生态农业技术、以及其他一  系列技术,实行封闭的工业生态循环,采取清洁生产方  式,实现废物的无害化、资源化,把对环境的负荷减少到  最低限度,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实现人类社会  的永续发展。   6 自由经济制度的弊端  自由经济制度要求整个社会关系商品化,要求按照  等价交换的原则自由买卖、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经  营。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其保障和鼓励,甚至放纵私人自  由地无限制地从事各种创造财富的活动。然而,这些活  动大多是以疯狂掠夺自然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为代价来  获取其高额利润的。在这种制度下,人人只图急功近利,  不顾长远后果。而正是这种对利润的贪婪导致了对大自  然的严重破坏。自由市场经济制度无内在目标和固定方  向,仅仅服从于供需力量的调节。在这种经济体制下,某  些人类的共有物(即共有资源) ,如空气、水等人类生存所  必需的物质基础,往往被少数人或集团用做换取个人或  集团利益的牺牲品。  对此,美国著名学者巴里·康门勒(Barry Commoner)  教授曾指出: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下,资金趋向于流向能  在最短时间内产生最大收益的生产项目及其所属的企  业。在这种体制下,投资实际上由公司决定。而公司作  出选择的依据是收回投资和创造利润的周期的长短。它  们当然选择周期短的。不幸的是,有利于环境的,同时从  长远看经济效率更高的项目往往需要大量的初始投资,  而且资金和利润的回收周期长,因此不可能在自由市场  经济体制下为投资者们所喜欢。因为自由市场经济体制  下的资金分配不可能自发地照顾环境质量所代表的社会  效益。这就需要政府以“有形之手”加强对自由经济活动  的干预、控制和调节,以克服自由经济“无形之手”所无法  触及的个人权利的滥用和资源浪费之流弊,防止共有物  悲剧的发生。  3 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治途径  环境问题是在发展中产生的。导致生态环境退化的  根源在于不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方式。发达国家在发展  中,不顾自然生态系统的承受力,消耗了地球上大量的自  然资源和能源,向环境中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导致环境  问题的加剧和环境问题的全球化。目前,世界上少数地  区的消费极高,但大部分人类的基本消费需求尚未得到  满足。正是工业化国家的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加  剧了环境退化和世界一些地区的贫困。  作者认为,要从根本上铲除生态环境危机产生的根  源,需从控制人口增长、开发可再生能源、实施可持续生  产和可持续消费等4个方面入手。   1 控制人口增长  根据世界人口学家估计,目前全球正以每年1 亿人  的速度在增长,到2030年,人口将可能达到100亿。地球  资源在开发利用的速度上目前已显得赶不上人口增长的  速度。而正是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给生态环境,尤其对  土地、水、物种等造成巨大的压力,并造成了森林的锐减,  土壤的退化,生态的恶化,资源的浪费,物种的减少等一  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为了保护地球资源和生态环  境,控制人口增长已成为人类迫在眉睫的共同任务。   2 开发可再生能源  再生能源主要有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  能等,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自我恢复能力,人们在使用过  程中,再生能源可以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充,取  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几乎是零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  坏微乎其微。因此,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缓解煤、  石油、天然气开采压力,减轻生态环境破坏的一条重要途  径。   3 可持续生产  可持续生产是指满足消费者对产品需求而不危及子  孙后代对资源和能源需求的生产。实行可持续生产的主  要途径是在工业发展中推行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指利  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  率,降低物耗、能耗,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物量生产  经营活动。按照联合中巴黎工业与环境活动中心的定  义,清洁生产是:“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应用于生  产过程和产品中,以便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目前,世界上普遍使用的、达到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  是: ①调整产品结构,用无污染、少污染的产品代替毒性  大、污染重的产品。②调整原料结构,用无污染、少污染  的能源和原材料代替毒性大、污染重的能源和原材料。  ③调整企业技术结构,用消耗少、效益高、无污染、少污染  的技术、工艺和设备替代消耗高、效益低、污染产生大、污  染重的技术、工艺和设备。④设计物料闭路循环,开展  “三废”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能源和原材料,实现物  料最大限度的厂内循环。⑤强化企业工业生产管理,减  少跑、冒、滴、漏和物料流失。⑥对少量的、必须排放的污  染物,采用低费用、高效能的净化处理设备,进行最终的  处理、处置。⑦建立无废工业区。  (下转第54页)  ·50·  第5期 河北林业科技 2006年1 0月  小区,开展规范的湿地和鸟类保护工作,试验性建设湿地  恢复工程。  (4)建立湿地公园。在北戴河湿地等近城市区和南  戴河、黄金海岸等旅游区的湿地,规划建设具有保护和开  发相协调的示范性特色湿地公园,同时发挥湿地的生态  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  (5)探讨建立并逐步健全湿地保护社区参与机制。  在参照国内外其它地区社区参与湿地保护成功经验的基  础上,探讨性建立符合秦皇岛沿海湿地保护实际的社区  参与机制,使沿海湿地的保护和湿地所在县、乡、村社区  经济利益协调发展,让群众从保护湿地中得到实惠,从而  更加积极主动参与保护行动。  参考文献  [ 1 ]国家林业局《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 湿地公约履约指南  [M ]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 2 ]国家林业局,等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M ] 北京: 中国林  业出版社,   (上接第50页)   4 建立可持续的消费模式  《21世纪议程》提出,世界所有国家均应全力促进可  持续消费模式,发达国家应率先达成可持续消费模式,发  展中国家应在其发展过程中谋求可持续消费模式,避免  工业化国家的那种过分危害环境、无效率和浪费的消费  模式,工业化国家要提供更多的技术和其他援助。  政府和商业界对改变消费模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  用。具体手段有:运用经济刺激,改变消费行为;调整价  格结构,使价格能够反映出环境的价值;取消对不可持续  消费模式的保护性补贴;提高消费者的环境保护的经验  和意识等等。  80年代以来,世界上出现了以环境标志(绿色标志)  制度为核心的绿色消费浪潮,对转变不可持续消费模式  产生了推动作用。环境标志(绿色标志)是某一个国家依  据环境标准,规定产品从生产到使用全过程必须符合环  境保护的要求,对符合或者达到这一要求的产品颁发证  书或标志。如果商品上印制了特定的环境标志,就表明  该商品的生产、使用及处置全过程都符合环境保护的要  求,不危害人体健康,对环境无害或少害,有利于资源再  生和回收利用。  参考文献  [ 1 ] [美]D 米都斯,等 增长的极限[M ] 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 2 ] 王进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M ]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3 ] 陈鸿清 发展新思路[M]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4 ] 王样荣 生态与环境[M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5 ] [德]狄特富尔特,等 人与自然[M ] 三联书店,   [ 6 ] 戴星翼 走向绿色的发展[M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上接第51页)  吸入鼻腔才有效, 45日龄时进行第二次新城疫II系疫苗  免疫, 15日龄时翼内皮下刺种鸡痘疫苗。在免疫各种疫  苗前后3天内饲料中不加抗菌素药物。   8 消毒  室内和所用设备都要定时进行消毒。   1 地面消毒 用1%新洁尔灭或4%来苏儿水进行  喷洒消毒,每周进行1次。   2 空间消毒 在育雏前20天用熏蒸法进行消毒。每  立方米空间用42ml福尔马林溶液倒入盛有21g高锰酸钾的  容器中,熏蒸后密闭24~48h,然后通风换气放出甲醛气体。   3 设备消毒 我们用的温度计、湿度计、饮水器、食  槽等设备,都要用新洁尔灭或生石灰粉等药品冲洗,然后  用净水洗净,在阳光下晒干,即达到消毒效果。  4 小结  通过对褐马鸡雏鸡的研究饲养,除获得了适合雏鸡生长  的基本因子的理论数据外,还得出了几点经验,总结如下:   1 行为习性  雏鸡刚能站稳行走就表现出好动、好斗的习性,特别  爱啄抱窝鸡的冠和眼, 3日龄时行走奔跑速度加快,爬坡  能力增强,在野外不易抓到。雏鸡从9日龄时开始有沙  浴现象,两周后夜间飞到架上休息,每天的上午8: 00 ~  10: 00时,下午的5: 00~7: 00时,是其活动和取食最旺盛  的时候,中午11: 00~14: 00时不爱动,也不肯取食,但这  个时间饮水较多。   2 健康标志  雏鸡早晨粪便的颜色、形状基本能代表其是否健壮,  如果呈圆柱状、条状、棕绿色、表面有白色的尿酸盐沉着,  说明鸡健康;如果盐成份增加,呈白色糊状或石灰浆样的  稀粪,多感染了痢疾;如果是黄白色、黄绿色并附有粘液、  血液等恶臭稀便,说明感染伤寒等急性病。  鸡群中的啄羽、啄肛、啄趾及其它异食现象和有无软  腿,能帮助判断日粮中营养是否充足和平衡,以便及时调  节各种营养元素。   3 生长情况  从鸡群中选即将进入亚成体的5只鸡分别在6周龄、  7周龄、8周龄、9周龄测量其6个相关指标,通过计算、比  较得出:雏鸡在即将进入亚成体时,也就是49日龄以后,  生长速度最快。

环境设计导论论文3000字

环境保护是现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低碳出行。而且让使用电瓶车。

同学你真的是高三?

学园部落3000左右得读后感

。出来咯李佳璐愿吗我吗隔壁宿舍楼顶:就回家骨灰盒

环境专业导论论文3000字

去 中国知网去查找 那里论文云集

环境科学专业导论论文3000字

如今,通过各种媒体,每个人都越来越多地意识到环境和发展问题的存在。许多人都听说过热带雨林的消失、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贫困、难民潮、食物危机等问题。但对许多人而言,这些事都发生在遥远的地方,不会发生在本地的环境中。 可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问题有许多就发生在当地,甚至在校园里。学校的学生和教师都是资源的消费者。同时,作为社区的成员和现在的或未来的公民,教师和学生同时又是社区发展的负责人,有责任对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如果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比作一条跑道的话,那么在这条跑道之外是没有观众的,所有的人都是运动员。环境和发展问题不仅是政府的事,更是大家的事,个人的事,。 环保知识是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为了使师生深入地认识和理解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提高师生环境知识、意识、技能、态度、价值观和行为等环境素养。根据国家环保局、国家教委、中央宣传部下发的《关于环境教育行动纲要》及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和要求,结合学校实际,近几年,开发区中学全面开展了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把环保教育列入学校的一件大事常抓不懈,真正将对环境教育的认识融入到师生们的心中。 在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中,学校始终重视对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工作,在学校、家庭中倡导绿色文明,落实环保行动。在抓好普及的同时,更加注重内涵,坚持在德育、科技活动、团队活动、社会实践等各领域对学生灌输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积累了一些值得推广的经验。 (一)学校领导重视环保工作,建立健全环境教育组织,把环境教育列为学校的重要议事内容。 学校成立了环境教育委员会,由校长主抓环境教育工作,负责工作计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总务主任负责校园环境的保护和绿化美化工作;政教处主任负责专题教育;教务处主任负责课堂教学渗透;团委书记负责环境保护宣传;环保辅导员负责环境教育实践活动和资料档案。环境教育委员会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环境教育计划和活动主题,组织师生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几年来,学校环保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受到了省市区各级有关部门的一致好评。 (二)、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使学生切实掌握各科教材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创建绿色学校的过程中,学校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向学生渗透环保知识。在地理、生物、化学、物理、语文、政治、健康教育课等各个学科教学中,将知识的讲解与环保意识有机结合,寓教于学,寓教于自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学校还成立了环保活动课外小组,开展了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从更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渗透,充分发挥活动课在环保教育中的作用。此外,学校深入开展环境教育教学研究,在校内积极组织教师开展环境教育、教学交流活动,学校领导、教师几年来共撰写环保论文30多篇,环境保护的意识深入人心。 (三)、注重“绿色”宣传 目前,环境教育的当务之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使他们具有"绿色头脑"。为使学生尽快具备“绿色”意识,学校积极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组织学生自觉参与有计划的环境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尽快实现环境意识和道德水平的提高。 首先,学校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图书馆、阅览室每年都订阅大量环境保护宣传内容的图书、报刊,学校的电教中心有专门的环境保护录象资料,每个班的计算机里都装有环境保护的资料软件,利用课余时间定期组织学生观看,使学生了解环境现状、学习环保知识,从而用自己的行动保护环境。另外,学校还设有专门的环保橱窗,定期向学生们宣传环保知识,配合学校的环保教育工作;校团委将黑板报作为宣传环保的前沿阵地,经常组织各年级之间开展以环保知识为主题的板报评比,通过评比促使让“绿色”走进班级;“校园之声”广播站开设了“你我他地球村”专栏,每当有关环境的活动日:如植树节、爱鸟周、世界水日、地球日、环境日等来临,就积极进行环保宣传,并号召各班针对节日主题认真撰写环保广播稿;并且,学校还在校园内设立有关环保标语牌,如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购物,改善环境、拯救地球等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事事处处把环境放在心上。 (四) 积极开展主题团会、主题班会,座谈会以及环保知识讲座等,调动、巩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习惯。 联系当前的环境问题,学校每年都要组织有关人士进行环保专题讲座。通过讲座,学生了解到了自己的生存环境状况,对环境保护有了新的认识,增强了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很多学生都写了心得体会,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今年5月份,学校在环保知识讲座结束之后,政教处紧接着还在全校开展了“做‘绿色使者‘承诺”活动,即:不乱扔废物,净化校园环境;减音降噪,净化生活环境;不攀枝折花,爱护花草树木;爱护野生保护动物,不捕不食;杜绝浪费,节约能源;废物利用,平衡生态;捡脏护绿,还社区一片绿色;传播绿色理念,追求绿色时尚;播撒绿色,创建绿色学校。全体同学都郑重的在倡仪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次活动在全校学生中掀起了创建绿色学校的又一次高潮。 (五)、以“环保志愿大队”为依托,根据环境教育计划和活动主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成为“爱绿”、“护绿”的模范。 学校自成立 “环保志愿大队”以来,由学校团委负责,积极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今年的“地球日”,学校组织了“迎接地球日,纪念五四运动”的青年志愿者大行动,到开发区公园和碧海小区清除白色垃圾,到广场护理绿地,向路人散发传单,宣传环境保护意识,号召人们“倡导绿色消费,保护美好家园”;去年的“植树节”,学校开展了“种下一棵树苗,奉献一片爱心”绿色活动,组织全校师生踊跃植树种草;在第20届“爱鸟周”到来之际,学校举办了以“关注鸟类、珍爱自然、建设绿色家园”为主题的“爱鸟周”科技漫画大赛,其中的获奖作品在学校的环保宣传栏上进行了展览;在第30个“世界环境日”,学校开展了“环保手抄报”评比和“我爱我的家园”环保征文大赛,并组织专门评委对参赛作品进行了评比,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共52人;校团委在每年的“世界水日”都要组织环保志愿队走上社会,对用水情况进行调查,这一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认识。初二环保支队还建立了垃圾分类的制度,并向其他三个支队发出倡仪,号召大家做好垃圾分类收集和废旧电池回收等工作,他们利用业余时间走上街头组成环境卫生巡视队,成为维护生存环境的忠诚卫士。这些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很好的使学生达到了学习知识、培养能力、锻炼意志和增强环保意识的目的。 (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绿色卫士。 学校注重教育师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保护环境。全校师生尽量做到不使用涂改液;不购买使用一次性物品,如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筷子、纸杯盒和餐巾纸;购买饮料尽可能选择可回收再用的罐装材料;携带自己的购物袋去购物,以避免使用不可回收利用、不可分解的塑料袋;购买“绿色”无磷洗涤剂;节约用水、用电,用水后拧紧水龙头,教室没人时及时关灯;爱护绿化设施,不践踏绿地,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环境。 (七)心手相连,创建绿色家庭 为全方位奏响绿色环保之歌,学校在全面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同时,还开展了“心手相连,创建绿色家庭”活动,把环保宣传教育推向家庭。。学校郑重向每一位同学发出倡仪:在家庭中做环保知识的最佳宣传员、“小喇叭”,积极倡导父母树立“绿色”理念,带动父母也加入到环保大军中来,营造良好的绿色家庭环境。 (八)、加强绿化、美化、净化工作,营造洁净、高雅、和谐的校园环境。 为给学生营造一个幽雅和谐、宁静温馨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的教育功能,学校在绿化、美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努力做到使学校全年戴绿、四季有花,根据校园建筑的格局,学校还修建了读书长廊。长廊四周栽种藤萝,夏秋季节,藤萝覆盖整个长廊,一片翠绿。真正收到了层次化、立体化的绿化、美化效果。如今,当你走进开发区中学,你会看见一个花团锦簇、绿草如茵,整洁优美的校园,它与现代化的教学设施相得益彰,使人心旷神怡。 如今的校园里,“绿色”正在蓬勃壮大,“绿色”正在熠熠生辉,这“绿色”已常驻校园,常驻师生的心头。 你自己选一些吧,择优录取~~~~嘿嘿

环境设计概论论文3000字

写作思路:以艺术设计为主题,突出设计的发展和变化,结合感悟。正文:对民族艺术失落的反思:摘要:近些年,“国际化”、“与国际接轨”的说法十分时髦,最雄辩的原因莫过于世界已经全球化。各国民族艺术的交流与融合也在不断加强,外国文化的影响似乎已经已经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才会有我们当代绘画的创作背景已经变成了“国际化”的说法。似乎所有的中国画家作画时都要以“国际”作为背景。在这种思潮影响下,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渐被人们冷落,本文将阐述一些对中国现代艺术发展中出现的崇尚“西化”思潮的评判与反思。关键词:民族艺术国际化评判与反思前言20世纪对于中国来讲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我们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伤害。中国绘画的发展尽管取得了很大胜利但也遍体鳞伤。我们的传统民族艺术受到了外来艺术的侵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端正态度,在吸收外来先进艺术的同时也要保护好我们的民族艺术。民族艺术的失落世界上有许多民族,不同民族的艺术之花有着不同的色彩与芳香,随着时代的发展,各民族艺术也在不断的互相影响与融合。面对外来艺术,尤其是西方艺术的融入,我国部分人产生了错误的观点,是我国民族艺术受到冲击,对我国艺术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85思潮”的躁动85思潮,是指1980年代中期中国大陆出现的一种美术思潮。当时的青年不满于当时美术的左倾路线,厌烦了苏联(俄国)的美术窠臼,厌烦了传统文化里的一些价值观,试图从西方现代艺术中寻找新的血液,从而引发的全国范围内的艺术新潮。对于这场思潮,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它给中国美术界带来了新的生机、新的气象与新的文化景观。同时,它还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美术界多元化与参与国际对话的局面;另一种观点认为,这场思潮没有立足于本土文化,甚至是一个“全盘西化”的运动。总的来说,八五思潮是一次激烈的反传统的运动,它是在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深层危机感中产生的。它对当代的美术甚至电影、音乐等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中国绘画的过度西化受“85思潮”的影响,中国当代绘画艺术存在的问题很多,如摹仿性太强,创造性太少,西方性太强,民族性太少,形式追求太强,思想内涵太少等等。从二十世纪上半叶,我们就视西方现代艺术为中国艺术“现代”与否的标准。今天,仍然有部分人视西方当代艺术为中国艺术“当代”与否的标准。他们在进行绘画创作时,过分强调向西方学习,而对传统民族文化继承不够。他们受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影响,否定传统,否定过去,视西方艺术为“世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认为西方的就是世界的,认为中国传统的,民族的,就是“封建”、“落后”、“保守”的。

查近三年的国际国内硕士论文,就可以得到结果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