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期刊

发布时间: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期刊

两汉上郡龟兹属国及其文化遗存,《人文杂志》2008-CSSCI 早期儒家“礼”的宗教思想,《世界宗教研究》2008- CSSCI The Non-Religious Nature of the Original Buddhism in Ancient Indi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tural and Social Science, 2008, V 1, Issue 2, C (Second Author) 庄严神圣慈悲净洁:佛教僧众的公众形象之我见,《和谐社会与道风建设》,宗教文化出版社 秦汉上郡治所考,《唐都学刊》2008-1,06.《世说新语》与佛教,《西北大学学报》2008-1, CSSCI07.禅宗六祖得名小考,《禅和之声》,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08.“史”与宗教信仰,《东方丛刊》2007-4,09.佛教文学刍议,《郑州大学学报》2007-4, ISSN1001-8204, CSSCI10.佛教对中古议论文的贡献和影响,《文学评论》2007-4, CSSCI11.“史”与宗教,《南开学报》2007-3, CSSCI12.弥勒、弥陀净土信仰之兴起,《中国文化研究》2006-4, CSSCI收入《古典文献的考证与诠释》,台北:学生书局2006年,13.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的佛教神学思想,《文艺研究》2006-10, CSSCI收入《文学与宗教》,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 民族精神与西北民族宗教文化,《华夏文化》2006-3,15.佛教对中古文人思想观念的影响,《文学遗产》2005-5, CSSCI16.佛典汉译及汉译佛教哲学对中国古代诗学的影响,《文艺研究》2005-3, CSSCI《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2重要论文摘转, 人大《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5-7全转, 《中国学术年鉴》2005年卷收录,李光哲、吴秀卿主编《中国北方文学与文化》,韩国文化社2008收录。17.南朝性灵说与大乘涅槃学,《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22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 CSSCI18.弥陀净土信仰与谢灵运的山水文学创作,《学术月刊》2004-3, CSSCI人大《中国古代文学研究》2004-5全转, CSSCI19.慧远对道安的突破与超越,《四川大学学报》2004-3, CSSCI20.天竺佛教语言及其对中国语言学的影响,《人文杂志》2004-1, CSSCI21.王维、柳宗元、刘禹锡对惠能禅的总结与推动,《陕西师大学报》2004-1, CSSCI,《长安都市文化与朝鲜、日本》,日文版,东京:汲古社《长安都市文化与朝鲜、日本》,汉文版,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22.禅宗的主体实践论,《曹溪禅研究》第1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9,23.佛教对六朝志怪小说的影响,《复旦学报》2002-2, CSSCI24.大乘般若学与晋宋山水文学,《佛学研究》2001年刊,25.梵语、梵呗、佛曲:南北朝诗歌韵书的一个源头,《觉群》(学术版),商务印书馆2001-11,26.佛教故事:中国五朝志怪小说的一个叙事源头,《中国文化研究》2001-1, CSSCI27.齐梁诗歌声律论与佛经转读、佛教悉昙,《文史哲》2000-6, CSSCI人大《宗教》2001-2全转, 《高校文科学报文摘》2001-1摘转,28.齐梁崇佛文人游写佛寺之诗歌,《人文杂志》2000-5, CSSCI29.大乘涅槃学与谢灵运的山水诗,《陕西师大学报》2000-4, ICSSCI人大《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2001-5全转,30.佛教造型艺术释略,《民族艺术》2000-3, CSSCI31.汉语言文化与永明诗歌声律论,《江海学刊》1999-5, CSSCI32.略论慧远的禅智说与审美心理思想,《佛学研究》1998年刊,33.慧远的禅智论与东晋南北朝的审美虚静说,《文艺研究》1998-5, CSSCI, 人大《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1999-1全转,《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9-1摘转,收入罗宗强编“20世纪百年学术文存”《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34.齐梁三大文学集团的构成及其盟主的作用,《社会科学战线》1998-2, CSSCI人大《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1998-7全转, 走出空寂的殿堂——唐代诗僧的世俗化,《文史知识》1997- 《文心雕龙》与佛教成实学,《文史哲》1997-5, CSSCI人大《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1997-11全转《新华文摘》1997-11摘转 《心经》:一部微型的大乘空宗般若学,《东方论坛》1997- 尼采的虚无主义与上帝之死,《黔南师专学报》1996-人大《外国哲学与哲学史》1996-8全转, ISSN39.试论中国文学批评中的解释学思想,《文艺理论研究》1994-2,CSSCI人大《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1994-7全转 佛教哲学对中国古代审美真实论的影响与启示,《人文杂志》1993-1, CSSCI人大《无神论、宗教》1993-2全转41.略论王国维的审美境界说,《人文杂志》1992-4, CSSCI人大《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1992-10全转42.对中华远古文化研究新路的尝试,《学术月刊》1991-CSSCI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2007)、上海市重点学科(2007),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点,主要研究方向有楚辞研究、战国楚简研究、先秦庄子研究、汉魏六朝文学研究、唐宋文学研究、词学研究、明清小说及小说理论研究、明清戏曲及曲学研究、中国文化诗学、近代诗学、唐宋文学、文学文献等。本学科拥有重要的学术刊物阵地与突出的专家群体。学科点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全国大学语文学会两个全国性的学会挂靠,《古代文学理论研究》、《词学》与《诸子学刊》等高品质的学术刊物构成了一个学术集群阵地。

研究古代文学的期刊

长江丛刊是省级期刊。《长江丛刊》是湖北省作家协会主管主办的一份大型文学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长江丛刊以“直面文坛真相,弘扬文学本义”为办刊理念,锐意刊发具有前沿性、批判性、学理性的文学评论,同时精选并推介具有思想和艺术拓展价值的优秀文学作品。 《长江丛刊》杂志创刊于1979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湖北省作家协会主管主办的一份大型社科综合类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42-1853/I,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0852,邮发代号:38-531,旬刊。《长江丛刊》严格遵循“严谨、唯实、优质”的方针,力求体现“高层次”、“跨学科”、“开放性”三大特色,是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CNKI)、中国数字化期刊群(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办刊宗旨: 《长江丛刊》杂志主要围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致力于交流社会科学及其与自然科学交叉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理论方法探讨以及实践经验总结,为广大学术研究者提供交流与学习的平台。更好地推动学术交流为促进科技创新、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服务。 《长江丛刊》杂志主要栏目:本期关注、古代文学、外国文学、影视文学、艺术借鉴、现代传播、文化视点、语言研究、社会文化探析、校园专区、校园心语。

可以阅读古文观止。古文观止是清代人所编辑的专门用于教导蒙童写作文章的参考性范例教材。收录文章的时间跨度很大,从先秦至明代。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古代文学初级选本。选择的文章大部分都是历史上著名文人的作品,同时兼顾可读性,凡是过于艰涩的文章一律不收。并且有详细的注释和对文章的品评。通读完古文观止之后,应当就具备了比较好的古代文学功底。

专业期刊:复印资料,文学遗产,文学评论,文史知识,古典文学知识,国学研究,文艺理论研究,文艺评论,中国韵文学刊,中国文学研究,文史,文史哲。明清小说研究,红楼梦学刊,名作欣赏。社会科学:北京社会科学,甘肃社会科学,广东社会科学,广西社会科学,贵州社会科学,湖北社会科学,江苏社会科学,江西社会科学,内蒙古社会科学,新疆,云南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宁夏,青海,北方论丛,东南学术,东岳论丛,福建论坛,湖湘论坛,晋阳学刊,兰州学刊,岭南学刊,鄱阳湖学刊,齐鲁学刊,社会科学论坛,唐都学刊,天府新论,天中学刊,殷都学刊,阴山学刊,云梦学刊,中州学刊大学学报安徽大学学报 ,安徽师大,安庆师院,北华,北大,北师大,渤海,长安,长春,长春师大,成都,成都师大,重庆大学,重庆师大,重庆第二师院,东北大学,东北师大,东南大学,广西师大,贵州,赣南师院,广东第二师院,福建师大,福州大学,复旦,贵州师大,杭州师大,海南,海南师大,合肥师院,河北,河北联合大学,河北师大,河南,华东师大,华南师大,河南教育,河南师大,衡阳师院,湖北,湖南师大,华中师大,淮阴,惠州,吉师大,吉首,集美,济南,暨南,佳木斯,江汉大学,江汉学术,江南,江苏第二师院,江苏,江苏师大,江西师大,喀什,开封,兰州,辽师大,聊城,鲁东,洛阳师院,牡丹江师院,南昌大学,南开,内蒙,内蒙师大,宁波,宁夏,南大,南师大文学,齐齐哈尔,青海师大,清华,三峡,山东师大,山西师大,陕西师范大学,汕头,商丘,上海大学,上海师大,深圳,沈阳师大,首师大,四川,四川师大,苏州,太原师范学院,天津师大,同济,温州,五邑,武陵,武大,厦门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师大,西华,新疆师大,信阳师院,湘潭,烟台,燕山,扬州,云大,云师大,社科院,中南大学,中南民大,中山,人大,浙大,浙师大,郑州。

可以到中国知网去查询,也许能找到你要的答案。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投稿

中国教育与探索

考研一般没这种要求吧,一般来讲研究生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都很难的,打电话到学校招生部门问一下吧。核心的话从你投稿到发表最少也要半年吧,有能力发表的话题前准备下。

会刊为《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期刊

世界文学研究,里面有涉及到中国古代文学领域的

唐山文学,牡丹,青年文学家,等,这些是省级期刊

文史知识文史哲古典文学知识

古代文学研究论文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  1、近百年中国古代文学的性别研究  2、微信与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与创作  3、从"内""外"之争到文化诗学--文化诗学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语言学转向述评  4、中国古代文学在对外汉语中的跨文化教学  5、文学传播学的创建与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  6、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  7、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主要特征  8、中国古代文学的重数传统与数理美--兼及中国古代文学的数理批评  9、再论古代文学文体学的内涵与方法  10、"诗言志":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的一个标本  11、论中国古代的文体学传统--兼论古代文学文体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2、学科史·研究史·学术史--国学与古代文学关系的三个视角  13、困窘与出路:古代文学研究"文化学转向"的背后  14、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现代化"的点滴思考  15、论古代文学的当代价值及其呈现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一)1、论先秦儒家“乐”的思想之政治意义2、论先秦儒家“中和”学说的形成3、论先秦两汉时代游戏的文学表现4、论先秦青铜器装饰艺术的美学思想5、论先秦道家科技伦理思想6、论先秦到汉代孔子历史地位的变迁7、论先秦孝道观的演变8、论先秦两汉诗歌的表演性9、论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10、论先秦儒家学习伦理思想11、论先秦儒家治国理论的现代应用12、论先秦义利思想及其当代价值13、论先秦楚乐的审美取向14、论先秦民本思想的实质15、论《诗经》中的玉文化16、论《诗经原始》之解《诗》主张17、简论《诗经》中的女性思想18、论《诗经·卫风·氓》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接受19、论《诗经》中的天命信仰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二)《诗经》的审美学特色论《诗经》中的征役诗论《诗经》中的婚恋诗论《诗经》中的史诗论《诗经》中的农事诗6、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7、中国古代神话与原始观念8、先秦诸子书寓言研究9、先秦史传寓言研究10、先秦史书寓言研究11、先秦文学与理性精神12、《吕氏春秋》与杂家13、《诗经》的比兴与《楚辞》的象征14、论《左传》的战争描写15、论《左传》的妇女形象16、《战国策》的艺术成就17、《战国策》名篇研究18、老子的思想19、《老子》的艺术特色20、《庄子》的艺术特色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三)1、历史的界河——论先秦“礼崩乐坏”之“乐坏”2、论先秦两汉的颂、赞、箴、铭3、论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4、论先秦“道”“势”关系与士人的精神超越5、论先秦道家教育思想对我国高校教学的启示6、论先秦儒家礼乐文化与当代社会公德教育7、再论先秦民本思想的实质8、论先秦儒家生命价值观9、论先秦法律文献中的和谐思想10、从“中和”准则到“平和”心境11、论先秦东夷文化分布范围的演变12、论先秦法家社会进化历史观13、论先秦礼治思想的演变过程14、中国早期铭文石刻新论15、论先秦文学的水意象16、浅论先秦儒家德治思想体系17、论先秦儒家“中和”学说的形成18、论先秦诸子的“以史为鉴”19、论先秦乐论与诗论的同构与分化20、论先秦儒家散文文学表现的历时性发展(学术堂提供更多论文知识)

收集、整理、分析。首先需要收集整理需要的资料,针对这篇论文,你应该对功能对等理论的概念、特点、应用、影响力进行全面的了解。了解这个理论是如何产生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谁提出的,又有谁发展了这个理论,个理论的演变和扩展情况如何,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如何,有哪些不足,有哪些优势,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什么。然后就可以进行头脑风暴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