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慕课作为参考文献格式

发布时间:

慕课作为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的标准格式:1、专著、论文集、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如: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2、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例如: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扩展资料:依据ISO 690-2国际标准增加电子文献的著录规则。为了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电子文献的著录需求,不仅参照ISO 690-2,在“4 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部分为电子文献的著录增加了“6 电子文献”。而且为电子图书和电子期刊分别在“4 1专著”、“2专著中的析出文献”、“3连续出版物”、“4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参考文献引用格式是什么样的?

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论文而引用已经发表的有关文献,是论文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反映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论著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表明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还免除了抄袭或剽窃的嫌疑国内外检索系统通常不仅收录论文的题名、关键词、摘要,还收录其参考文献,其中参考文献的质量和数量是评价论文的质量和水平、起点和深度以及科学依据的重要指标,也是期刊质量量化评价指标如影响因子、引用频次等统计分析的重要信息源 因此参考文献的数量和著录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着论文的质量和出版物的整体水平 正确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不必大段抄录原文,只摘引其中最重要的观点与数据,可以大大节约论文的篇幅 本刊要求来稿作者,凡是引用参考文献的成果 (包括观点、方法、数据、图表和其他资料) 均需要对参考文献在文中引用的地方予以标注,并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列出 作者应按照国家标准GB/T 7714-2015书写参考文献著录项1、参考文献的分类按参考文献的提供目的划分,可分为引文文献、阅读型文献和推荐型文献3大类①引文文献是著者在撰写或编辑论著的过程中,为正文中的直接引语 (如数据、公式、理论、观点、图表等) 或间接引语而提供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②阅读型文献是著者在撰写或编辑论著的过程中,曾经阅读过的文献信息资源③推荐型文献通常是专家或教师为特定读者、特定目的而提供的、可供读者查阅的文献信息资源2、文献类型和标识代码参考文献目前共有16个文献类型和标识代码:普通图书M, 会议录C, 汇编G, 报纸N, 期刊J, 学位论文D, 报告R, 标准S, 专利P, 数据库DB, 计算机程序CP, 电子公告EB, 档案A, 舆图CM, 数据集DS, 其他Z凡无法归属于前15个类型的文献,均可以用Z来标志3、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参考文献按正文部分标注的序号依次列出,并在序号中加[]对于常见的各类参考文献标注方法如下:1) 著作:作者姓名,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2) 期刊论文:作者姓名 题名[J]期刊名称,年,卷 (期) :页码3) 会议论文集:作者姓名 题名[C]//论文集名称,会议地点,会议日期4) 学位论文:作者姓名 题名[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5) 专利文献: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姓名 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获取路径6) 电子文献:作者姓名 题名[文献类型标志 (含文献载体标志) 见其它]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更新或修改日期) , 获取路径7) 报告:作者姓名 题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8) 标准:标准号 题名[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同一著作中作者姓名不超过3名时,全部照录,超过3名时,只著录前3名作者,其后加“, 等”其他:数据库 (DB) , 计算机程序 (GP) , 光盘 (CD) , 联机网络 (OL) 4、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 (左顶格) 或“[参考文献]” (居中) 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 [2], …,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 参照ISO690及ISO 6 9 0-2, 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 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者 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辛希孟 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张筑生 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4]冯西桥 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5]尼葛洛庞帝 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 海口:海南出版社,19%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 (期) :起止页码 [5]何龄修 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 (3) :167- [6]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93, 33 (4) :62-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 (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 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468-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 (版次) [8]谢希德 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 (10) 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9]GB/T 16159-1996,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10]姜锡洲 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 1989-07-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 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曰期 (任选) [11]学术堂 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要求[EB/OL]-03- [12]万锦堃 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 (1983-1993) 英文版[D B/C 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规范格式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IG;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  [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  [3] Heider, ER& DCO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4]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  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  [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  [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  论文集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8]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  [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CNelson & L Grossberg()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271-  [10] Almarza, GG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DFreeman and JCRichards ()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 50-  学位论文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  研究报告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2]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9-  条例  【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  【举例】[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  译著  【格式】[序号]原著作者 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三、注释  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注释前面用圈码①、②、③等标识。  四、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与文中注(王小龙,2005)对应。标号在标点符号内。多个都需要标注出来,而不是1-6等等 ,并列写出来。

慕课作为参考文献

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英语简称,“M”代表Massive(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课程动辄上万人,多则十几万人;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以兴趣为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学生可以在这些平台上随时与教授和其他学习者实现在线交流,并且依据平台提供的数据支持为自己定制个性化的学习内容,视频课程被切割成10分钟甚至更小的“微课程”,学习的过程就像体验游戏的通关设置,在学习之后还可以通过评估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在通过考核之后,学生还可以拿到不同层次的证书。慕课浪潮来袭,我国高校也纷纷加入国际MOOCs阵营,开始建设我国MOOCs课程。其迅速发展给传统大学教育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与新机遇。MOOCs课程模式会对目前的大学外语教学有哪些贡献?将给后者带来哪些创新与变革?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如何乘着MOOCs的浪潮前进?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本期热点聚焦邀请国内慕课研究前沿的几位学界同仁从这几个方面来分享他们的思考与探索。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课程内容和评价方式等一直饱受质疑。随着MOOC浪潮席卷全球,大学英语教学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MOOC的最大优势是使名校名师的名课程全球免费共享,学习者可自定步调学习课程内容;学有余力的在校学生可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自主学习,完成限时作业(含同伴互评和测试),参与全球网络社区讨论课程内容,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 在通用大学英语越来越难以受到学生重视的今天,我们可根据MOOC课程需要,适当调整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根据学习者MOOC学习情况,适当调整课堂教学内容,激励学生学好大学英语。通过国际MOOC的学习,我国学习者不但可以检验、提升自己的语言水平,同时还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或人文素养。 当前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语言学习需求,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我们应该依据MOOC在某种程度上逐步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点,对我国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进行适当的调整。分别针对国家重点建设大学、普通本科院校和一般尤其是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设置不同的MOOC类课程体系,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具体来讲,MOOC给我们的启示是专门用途英语和学术英语可以由专业教师和外语教师组成一个教学团队,教学团队负责开发课程,实施教学和在线答疑。教学团队之间优势互补。无论是国家重点大学、普通本科院校还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均可创建自己的“微MOOC”课程,重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但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每个人对学习方式的喜好不同,MOOC并不一定会适合每一个学生;另外。由于政策、技术、学籍、学分管理等各方面的因素的影响,我们还要审慎、科学地研究和利用MOOC。 参考文献:马武林、胡加圣,MOOCs对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冲击与重构,外语电化教学,2014,(2):48-54。MOOCs课程模式的贡献1.极大地促进教育的公平和民主 目前,不管世界教育还是中国教育、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资源分布极其不平等和不均衡,有了MOOCs带来的新的技术手段与新的教育思想,人类知识生产力、知识传播力及人类智力都得到了解放,校园的围墙被推倒,贫富的藩篱被拆除,时空的界限被消融,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能免费或廉价得到公平教育的机会,真正实现了人学机会的均等以及师生关系、教育活动、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的民主。2.重构了高等教育基于技术的结构性生态架构 经过两年的发展,MOOCs完善、优越的生态环境初步显现。MOOCs已经形成了由“社会环境”(教育引领与社会参与)、“技术环境”(学习支持与技术支持)以及“教学环境”(学习模式与教学研究)等三套马车协同驱动的结构性生态架构(王萍,2013;18)。3.从“push”到“pull”的学习模式的演变 MOOCs具有自主性强、可重复和强调学习体验与互动等基本特点,强调一个“学”字,反映的是以“学”(pull)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这些都从根本上冲击了现行课堂以“授”(push)(邹景平b,2013:54)为主的教学模式及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绝对话语权。在“pull”学习模式引发下,基于自主性强、可重复的特性,学习者可以自主安排学习活动,根据自身兴趣和需求选择课程,通过有计划或重复的视频观看、指导性的自觉阅读、针对性的系统练习和个体参与互动带来的思考,完成课程的学习过程(王萍,2013),有效地避免了现行课堂模式的满堂灌;同样,体验和互动的教学取向强调的也是学生的学习。4.社会化学习环境的形成和交互的常态化 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Albert Bandura(1975)把社会因素引进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交互决定论”,即强调在社会学习过程中人的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Gorge Siemens多次在公开演讲中强调MOOCs所必备的社会属性,即有效的学习需进入并借助特定圈子,通过与小伙伴们交流探讨,分享并获取知识。MOOCs的聚集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圈子”的角色,它汇拢一批有共同兴趣的学习者,共同开展系统化的学习。学习从一个人变成了一群人,学习环境中因为有了学伴而不再寂寞和乏味,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课程的完成提供了黏性。更有意义的是,社会化学习环境还是学习交互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之一。5.妙招不断的教学设计 经过考察,我们发现MOOCs的教学设计可以说是创新不断,西方一些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常常会巧思不断,且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MOOCs课程设计原理是将授课内容与交互分开,使内容顺从碎片化的学习要求,交互则由社会化学习环境来完成。具体设计步骤一般包括内容设计、互动设计和作业设计三个主要环节。教学内容一般不多,视频按知识点切割,通常不超过10分钟,每周累计不超过一个小时,且拍摄、制作精良,教师大都善于取舍,只教“need to know ",而非"nice to know”的内容;互动设计无时无处不在,课前、课中、课后、视频、社区讨论和作业均有互动环节;作业构思则强调“做中学”及完成后的“成就感”和“自信感”。6.大数据突破了个性化教学的难题 大规模、长期地测量、记录、存储、统计、分析这些数据,所获得的海量数据就是大数据(big data)。基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综合技术背景下的MOOCs,可以利用平台上产生的海量的学习过程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发现学习者个体真实的学习规律和学习行为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教育不再是一个靠理念和经验传承的社会科学,而是数据支撑的实实在在的实证科学。在大数据的帮助下,我们可以监控、跟踪、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轨迹,即他们在哪个阶段遇到困难以及花费时间较长、重复访问的页面、偏爱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效果最佳的时间段等,并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为每个学生行为建模,判断他们在未来学习上的能力及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导学和建议,从而突破个性化、差异化教学的难题,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这一古老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陈冰冰,MOOCs课程模式:贡献和困境,外语电化教学,2014,(2):38-43。新教育范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MOOCs环境下的“翻转课堂”等新型教育形式,对英语教师是挑战,也应该是机遇。要想跟上时代步伐,英语教师就应该改变教学理念,提高外语教育技术素养,提升新范式下进行外语教学、课程设计和教学管理的能力。 "翻转”自我,改变观念,认识到自己已经不是权威的知识源,网络已经成了学生们的知识外存空间。 “翻转”角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导学者、助学者、促学者、评学者,将传统的指令性教学变成建设性的学习服务。 一是导学者角色。翻转课堂是一个构建深度知识的课堂,学生便是这个课堂的主角。翻转课堂突出面对面的学习与线上学习的结合。翻转课堂要求学生课前先在网上学习教师授课的内容,而课堂则用于提问、进行互动讨论。教师应该对教学活动进行重新设计,通过让学生完成真实的任务来建构知识。因为授课时间的减少,就可以更多地参与学生的互动,或解答提问,或参与讨论,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实现个别化指导。 二是助学者角色。翻转课堂意味着教师要将课堂时间充分用来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当学生需要指导的时候,教师便会向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翻转课堂形成的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一发现问题一教师引导解决问题”要求教师要成为适时帮助解决问题的助学者。 三是促学者角色。学习是人类最有价值的活动之一,时间是所有学习活动最基本的要素。充足的时间与高效率的学习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翻转课堂通过将“预习时间”最大化来完成对教与学时间的延长,其关键之处在于教师需要认真考虑如何利用课堂中的时间,来完成“课堂时间”的高效化。此外,教师角色转变的直接结果是促进学生角色的转变。在技术支持下的协作学习环境中,学生需要根据学习内容反复地与同学、教师进行交互,以扩展和创造深度的知识。 四是评学者角色。在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后,教师要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使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的评测还便于教师对课堂活动的设计做出及时调整,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在进行基于绩效的评价时,课堂中的交互性就会变得更加有效。根据教师的评价反馈,学生将更加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学习。 参考文献:程云艳,直面挑战 翻转自我——新教育范式下大学外语教师的挑战与机遇,2014,(2):44-47。依托MOOCs理念,重构我国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MOOCs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MOOCs是信息化教育的新成就,是教育信息化的集中体现。MOOCs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可以借鉴MOOC教学设计形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对调整我国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大学英语在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不能轻易进行变革,但可以根据需要循序渐进,稳步发展,逐步实现“国际MOOCs校本化”、“大学英语MOOCs化”,大学英语“选修化”,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马武林&张晓鹏2014:57 -5 9)重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原则1)需求导向 各个高校重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时必须注意重构后的课程体系是否能够同时满足国家战略、社会和学生的多重需求。每个高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定位各不相同。建设什么样的课程,高校需要根据自己的特定情况决定。2)因校制宜 高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办学特色、学校资源(硬件、软件、师资和学生素质)等因素结合MOOCs新理念,结合办学定位,综合分析大学英语课程在本校人才培养中所扮演的角色,重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3)量力而行 尽管MOOCs风靡全球,但是并不是任何一所高校都能够做的,MOOCs一定是名校、名师的名课程,否则无法成为MOOCs。许多高校由于投资不到位,尽管把MOOCs建起来了,但只是“伪MOOCs",没有学生去访问,没有形成规模,该MOOCs会逐渐变为网络上的垃圾,不能为了跟风、为建而建。重构大学英语课程1)国家重点建设大学 国家和省(市)重点建设大学(如“985 ,211工程”)肩负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国家精英人才的重任,由于学生入校时英语基本功较好,学生对通用英语(General English )需求不高。结合国家、社会和学生三方需求,充分考虑大学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建议这些高校给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设32-64学时的学术英语(必修)和32-64学时《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选修)。学术英语由听、说、读、写、译五大板块组成,为培养世界一流复合型人才做铺垫,也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国际MOOCs课程、双语课程、全英语课程奠定基础。 考虑到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依托中国高校联盟,如“C9联盟”,整合师资,联合开设学术英语专项技能课,即《学术英语听力》、《学术英语口语》、《学术英语阅读》、《学术英语写作》和《学术英语翻译》以及不同的《跨文化交际》课程供学生选修,如《英国文化》、《美国文化》、《澳大利亚文化》等国家文化的MOOCs课程。学习者也可以选择世界其他国家著名高校开设的相关学术英语MOOCs(如英国雷丁大学的《A Beginners’ Guide to Writing in English for University Study》和美国华盛顿大学《Introduction to Public Speaking》等)和跨文化交际MOOCs(如宾夕法尼亚大学的《Greek and Roman Mythology》)。学习者根据个人需要选修学术英语MOOCs课程和跨文化交际 MOOCs。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科研 > 文献选摘 > 详细内容慕课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反思与创新作者:张Andy 发布时间:2014-8-10 阅读次数:6322 字体大小: 【小】 【中】【大】 导言: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英语简称,“M”代表Massive(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课程动辄上万人,多则十几万人;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以兴趣为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学生可以在这些平台上随时与教授和其他学习者实现在线交流,并且依据平台提供的数据支持为自己定制个性化的学习内容,视频课程被切割成10分钟甚至更小的“微课程”,学习的过程就像体验游戏的通关设置,在学习之后还可以通过评估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在通过考核之后,学生还可以拿到不同层次的证书。慕课浪潮来袭,我国高校也纷纷加入国际MOOCs阵营,开始建设我国MOOCs课程。其迅速发展给传统大学教育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与新机遇。MOOCs课程模式会对目前的大学外语教学有哪些贡献?将给后者带来哪些创新与变革?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如何乘着MOOCs的浪潮前进?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本期热点聚焦邀请国内慕课研究前沿的几位学界同仁从这几个方面来分享他们的思考与探索。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课程内容和评价方式等一直饱受质疑。随着MOOC浪潮席卷全球,大学英语教学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MOOC的最大优势是使名校名师的名课程全球免费共享,学习者可自定步调学习课程内容;学有余力的在校学生可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自主学习,完成限时作业(含同伴互评和测试),参与全球网络社区讨论课程内容,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 在通用大学英语越来越难以受到学生重视的今天,我们可根据MOOC课程需要,适当调整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根据学习者MOOC学习情况,适当调整课堂教学内容,激励学生学好大学英语。通过国际MOOC的学习,我国学习者不但可以检验、提升自己的语言水平,同时还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或人文素养。 当前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语言学习需求,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我们应该依据MOOC在某种程度上逐步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点,对我国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进行适当的调整。分别针对国家重点建设大学、普通本科院校和一般尤其是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设置不同的MOOC类课程体系,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具体来讲,MOOC给我们的启示是专门用途英语和学术英语可以由专业教师和外语教师组成一个教学团队,教学团队负责开发课程,实施教学和在线答疑。教学团队之间优势互补。无论是国家重点大学、普通本科院校还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均可创建自己的“微MOOC”课程,重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但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每个人对学习方式的喜好不同,MOOC并不一定会适合每一个学生;另外。由于政策、技术、学籍、学分管理等各方面的因素的影响,我们还要审慎、科学地研究和利用MOOC。 参考文献:马武林、胡加圣,MOOCs对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冲击与重构,外语电化教学,2014,(2):48-54。MOOCs课程模式的贡献1.极大地促进教育的公平和民主 目前,不管世界教育还是中国教育、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资源分布极其不平等和不均衡,有了MOOCs带来的新的技术手段与新的教育思想,人类知识生产力、知识传播力及人类智力都得到了解放,校园的围墙被推倒,贫富的藩篱被拆除,时空的界限被消融,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能免费或廉价得到公平教育的机会,真正实现了人学机会的均等以及师生关系、教育活动、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的民主。2.重构了高等教育基于技术的结构性生态架构 经过两年的发展,MOOCs完善、优越的生态环境初步显现。MOOCs已经形成了由“社会环境”(教育引领与社会参与)、“技术环境”(学习支持与技术支持)以及“教学环境”(学习模式与教学研究)等三套马车协同驱动的结构性生态架构(王萍,2013;18)。3.从“push”到“pull”的学习模式的演变 MOOCs具有自主性强、可重复和强调学习体验与互动等基本特点,强调一个“学”字,反映的是以“学”(pull)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这些都从根本上冲击了现行课堂以“授”(push)(邹景平b,2013:54)为主的教学模式及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绝对话语权。在“pull”学习模式引发下,基于自主性强、可重复的特性,学习者可以自主安排学习活动,根据自身兴趣和需求选择课程,通过有计划或重复的视频观看、指导性的自觉阅读、针对性的系统练习和个体参与互动带来的思考,完成课程的学习过程(王萍,2013),有效地避免了现行课堂模式的满堂灌;同样,体验和互动的教学取向强调的也是学生的学习。4.社会化学习环境的形成和交互的常态化 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Albert Bandura(1975)把社会因素引进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交互决定论”,即强调在社会学习过程中人的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Gorge Siemens多次在公开演讲中强调MOOCs所必备的社会属性,即有效的学习需进入并借助特定圈子,通过与小伙伴们交流探讨,分享并获取知识。MOOCs的聚集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圈子”的角色,它汇拢一批有共同兴趣的学习者,共同开展系统化的学习。学习从一个人变成了一群人,学习环境中因为有了学伴而不再寂寞和乏味,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课程的完成提供了黏性。更有意义的是,社会化学习环境还是学习交互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之一。5.妙招不断的教学设计 经过考察,我们发现MOOCs的教学设计可以说是创新不断,西方一些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常常会巧思不断,且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MOOCs课程设计原理是将授课内容与交互分开,使内容顺从碎片化的学习要求,交互则由社会化学习环境来完成。具体设计步骤一般包括内容设计、互动设计和作业设计三个主要环节。教学内容一般不多,视频按知识点切割,通常不超过10分钟,每周累计不超过一个小时,且拍摄、制作精良,教师大都善于取舍,只教“need to know ",而非"nice to know”的内容;互动设计无时无处不在,课前、课中、课后、视频、社区讨论和作业均有互动环节;作业构思则强调“做中学”及完成后的“成就感”和“自信感”。6.大数据突破了个性化教学的难题 大规模、长期地测量、记录、存储、统计、分析这些数据,所获得的海量数据就是大数据(big data)。基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综合技术背景下的MOOCs,可以利用平台上产生的海量的学习过程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发现学习者个体真实的学习规律和学习行为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教育不再是一个靠理念和经验传承的社会科学,而是数据支撑的实实在在的实证科学。在大数据的帮助下,我们可以监控、跟踪、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轨迹,即他们在哪个阶段遇到困难以及花费时间较长、重复访问的页面、偏爱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效果最佳的时间段等,并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为每个学生行为建模,判断他们在未来学习上的能力及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导学和建议,从而突破个性化、差异化教学的难题,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这一古老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陈冰冰,MOOCs课程模式:贡献和困境,外语电化教学,2014,(2):38-43。新教育范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MOOCs环境下的“翻转课堂”等新型教育形式,对英语教师是挑战,也应该是机遇。要想跟上时代步伐,英语教师就应该改变教学理念,提高外语教育技术素养,提升新范式下进行外语教学、课程设计和教学管理的能力。 "翻转”自我,改变观念,认识到自己已经不是权威的知识源,网络已经成了学生们的知识外存空间。 “翻转”角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导学者、助学者、促学者、评学者,将传统的指令性教学变成建设性的学习服务。 一是导学者角色。翻转课堂是一个构建深度知识的课堂,学生便是这个课堂的主角。翻转课堂突出面对面的学习与线上学习的结合。翻转课堂要求学生课前先在网上学习教师授课的内容,而课堂则用于提问、进行互动讨论。教师应该对教学活动进行重新设计,通过让学生完成真实的任务来建构知识。因为授课时间的减少,就可以更多地参与学生的互动,或解答提问,或参与讨论,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实现个别化指导。 二是助学者角色。翻转课堂意味着教师要将课堂时间充分用来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当学生需要指导的时候,教师便会向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翻转课堂形成的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一发现问题一教师引导解决问题”要求教师要成为适时帮助解决问题的助学者。 三是促学者角色。学习是人类最有价值的活动之一,时间是所有学习活动最基本的要素。充足的时间与高效率的学习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翻转课堂通过将“预习时间”最大化来完成对教与学时间的延长,其关键之处在于教师需要认真考虑如何利用课堂中的时间,来完成“课堂时间”的高效化。此外,教师角色转变的直接结果是促进学生角色的转变。在技术支持下的协作学习环境中,学生需要根据学习内容反复地与同学、教师进行交互,以扩展和创造深度的知识。 四是评学者角色。在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后,教师要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使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的评测还便于教师对课堂活动的设计做出及时调整,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在进行基于绩效的评价时,课堂中的交互性就会变得更加有效。根据教师的评价反馈,学生将更加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学习。 参考文献:程云艳,直面挑战 翻转自我——新教育范式下大学外语教师的挑战与机遇,2014,(2):44-47。依托MOOCs理念,重构我国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点入课程详情页,右上角有三个小图标,如果已经加入课程,则小图标从左至右分别为开启课程提醒(铃铛标识)、分享、退出课程,点击最右边的图标确认退选即可

对于慕课、微课制作系统课程录像制作,新维讯以广播级 HD/4K 高画质录制技术为基础,结合 虚拟技术的辅助,实现了最简易、最先进的制作模式。运用新维讯的系统,老师不但可以置身于充满未来感的 3D 场景中,更可以利用全景照片、PPT 简报、网络资源、摄影机或是真实的取景,创造广受学生欢迎的热门课程。不管是现场演说录制、还是老师们各自独特的制作想法,新维讯都可以透过XMCP慕课制作系统设备的强大功能,不受时空限制,轻轻松松地出品一气呵成的高质量录像课程。全景慕课系统是以虚拟演播室技术为核心开发的一套全新慕课系统,相较于传统慕课系统平台,全景课堂模块为最大的区别之处也是全景慕课系统的核心部分。全景慕课中的全景教具工作站为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可以将传统慕课中实现一堂多学科、教具多样化的功能,并增强了各个学科的专业性。新维讯MCP慕课、微课制作系统采用国际先进的虚拟渲染引擎,实时将老师、PPT、本地素材植入场景中,丰富节目效果;并具备对PPT、本地素材的实时点评,区域放大,切换等操作。系统支持真三维,支持4K超高清制作。制作流程系统拓扑图系统介绍系统运行时,所有画面均可采用4K质量,您可自信地以绝对最高质量进行工作。获得最锐利的绿屏抠像、最干净的合成图像等更多结果!老师与数字教材的结合画面高质量,相当于电视台水平。全4K超清4096×2160实时渲染实时虚拟演播室技术场景样式自由定义广播级制作设备,专业声学与灯光环境处理后期转码,高质量,文件小只要准备教材与教师即可。自动化设备,不需额外操作⼈员。节目制作简单。录制场所不需太大,只需要三米乘四米空间即可。可利⽤用虚拟对象或动画的演示,让许多原本不易理解的课程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变得容易让学生理解吸收。画面娱乐性高,学生学习兴趣也高。独有特点广播级处理质量具备4K/HDR全流程的制作能力,利用4K虚拟抠像技术,可拍摄像素4倍于高清1080P的影像,其技术远远超过传统高清影像。图像品质可以全面突破SDR(标准动态范围)界限,分辨率方面大大超出HD水平。 系统支持10-bitSD/HD/2K/UHD,6Gb/s4:2:2和3Gb/s4:4:4SDIHDMI信号的输入输出,分辨率支持2160p30。实时3D模型植入、缩放、移动可在系统中植入的3D模型,可通过触摸屏控制模型的旋转,缩放、移动等实时操作,并可植入3D动画系列(化学公式,物理分裂等),让课程更具备可视化感觉。多路画中画系统支持最大叠加5层画面作为画中画,每一路均可任意指派,通过触摸屏可任意移动、缩放、旋转。PPT、视频、图片、外部输入信号的缩放、移动、标注对于PPT、视频、图片、外部输入信号,系统均可自动移动,缩放,画笔标注,控制视频的播放,暂停,任意勾勒重点难点。虚拟场景多视图合成 系统支持在同一工程内出现4中不同的构图方式,模板可自由设定。这个功能可实现传统的三分屏录制,场外连线,多画面组合。多方式切换系统支持多种切换模式,可实时切换摄像机、PPT、本地素材信号至全屏;系统可实时切换摄像机、PPT、素材信号至场景内的大屏幕;系统可实时切换摄像机、PPT、素材信号至点评区域;USB防毒模式自动转码系统系统可同时录制或输出两种不同格式,不同码流文件,一种用于存储,一种用于网络点播传送。素材自动备份功能提供同步备份功能,所有使用素材都会自动在指定目录下进行备份,避免遗失或者混乱。

课程标准作为参考文献的格式

是S。参考文献s代表标准。参考文献标准格式是指为了撰写论文而引用已经发表的文献的格式,根据参考资料类型可分为专著M。

数学课程标准作为参考文献的格式

数学论文的格式和其他论文格式差不多。这是我获广东中山市三等奖的数学论文,供参考。保障一年级数学学业成绩经验点滴 [论文摘要]:近年来,中山市古镇镇小学阶段年度的期末考试成绩出现了这样的一个怪现象:一年级的数学成绩与其他年级相比,平均分一直居于下游,学困生占的比例也不小。本人通过提问学生及亲身教学经历从数学能力、数学习惯、心理因素三方面来分析导致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并提出几点经验。[关键词]:数学能力 因素 经验近年来,中山市古镇镇小学阶段年度的期末考试成绩出现了这样的一个怪现象:一年级的数学成绩与其他年级相比,平均分一直居于下游,学困生占的比例也不小。按理说,试卷难度、题量与其他年级相比,差别并不大,试题的编排也不会超“课程标准”,导致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根源在哪?我们对一年级两个班的学生进行研究,具体做法是:在单元测试结束后,每班将学生分为优生、中等生、学困生三类,面批试卷,采取个别谈话形式,让他们自己根据错题分析出错原因,结果大致是:优生的原因分析 没细致审题,忘记检验,考试时间长中等生的原因分析 不理解题意,时间不够,计算出错学困生的原因分析 不识字,不会做通过上面的调查、提问和我们平时在实践教学中的观察、了解,我从数学能力、数学习惯、心理因素三方面来分析导致成绩不理想的原因:(一) 数学能力方面1、 认字能力不强 不理解题意,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字,其中800—1000字会写。对于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学生识字量不大,认字能力与理解能力还处于成长阶段,并且同年级的学生,认字与理解题意能力也因人而异。当数学试卷中出现了不认识的字时,部分学生做题的心理与思维会受到影响,有的学生还会“误解”题意,导致将题做错。比如,一年级下册期末练习测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 部分学生不认识“原”“卖掉”“剩”这几个字,导致有学生将本子算式列成“60—28=32”又比如:一年级下册中段测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和50相邻的数是( )和( )”如果学生不理解“相邻”的意思,或者把“相邻”误解成“相近”或“相似”等意思,那就很难把正确的数写出来。2、形成固定思维《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学生能根据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举出反例。但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学生很容易对例题进行简单的模仿,忽略对题目数学信息的梳理和对数学过程及意义的理解,导致做错题目。如:女孩买了一个 ,找回17元,女孩付给售货员多少元?关于“人民币找钱”问题,教材例题运用的是减法,而这道题灵活地将数学信息调换。但是,有部分学生不能“举一反三”,依旧参照例题形式,用减法来解决,将算式列成:63—17=46(元)3、 应试技巧没掌握应试技巧主要指在应对考试时,考生为更好的解答各类题而采取的一些特殊的方法。应试技巧在考试中起了极大的作用。比如,在做题时,有的同学因为一道难题苦苦思索,坚持到底,最后时间不够,后面“一片空白”,导致失分惨重;也有的同学在面对选择题、连线题等类型题时,因为不能确定答案,就“留下空白”,类似这样的情况而失分的同学比比皆是,令人遗憾。(二) 数学习惯方面审题不细致,检验习惯没养成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以及心理特点具有特殊性,,他们还没有完全形成细致审题与再次细心检查的习惯。即使老师苦口婆心地一次次强调“认真审题,做完检查”,但大多数学生在真正测试时往往粗略地看了一遍题目后就开始答题,甚至有的学生根本没看题目就答题。比如:“把下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有部分学生没审题,会把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在检查阶段,大部分学生虽然从头至尾地看了自己的答案与题目,但也没能比较好地发现错误。(三)心理因素1、态度 健康 注意力因素影响 一年级学生入学不久,学习态度还没有完全端正,学习责任心还不够强。遇到难题时,部分学生“知难而退”,不愿意动脑筋;还有的学生在考试时身体不舒服,如:肚子痛、想上厕所。这也会对他的成绩造成影响;有的学生在规定的一小时内,注意力不能较长时间集中,在测试过程中会发现学生会玩手指、玩橡皮而忘记答卷。2、依赖心理强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才刚起步。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年级学生学习的依赖心理强。而部分家长辅导时“坚守阵地”, “陪坐”身旁,只要发现孩子不会做题,就“义不容辞”,再三教导。家长的做法更加促进孩子的依赖性,导致学生在做试卷时,产生惧怕或抵抗心理。有一年级的孩子到我面前反映:“老师,我不喜欢考试。”我问其原因,孩子天真地回答:“考试的时候,我不会,没人教我;但在家里,父母会教我。”针对以上的种种问题,教师要想保障学生的期末学业成绩,根据我三年低年段的亲身教学实践经验和日常的观察,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经验:(一)阅读的日常训练 数学同样离不开阅读,教师可以利用晨读、午读时间鼓励孩子多阅读,让孩子学会“置身于其境”。通过多阅读,增加学生识字量,提高想象能力。平时鼓励一年级学生通过绘声绘色地阅读,让自己“入情入境”,从而帮助孩子理解文章意思,进而更好地理解数学题意。(二)审题与检验习惯的日常训练 一年级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你在上面画什么就收获什么。好习惯容易形成,不好的习惯也容易形成。因此,教师要把握一年级这关键期,把审题与检验习惯植根于孩子脑中,好习惯受用一生。在日常练习中,要与孩子一起读题,读到学生理解为止。教师读题时要注意语调的变化、声音高低、停顿,关注到后进学生。而且每次读题时都要强调:“认真读题,读到明白为止。” 计算时,告诉孩子“检验”就是计算的一部分,没有“检验”的计算是不完整的。教师还要采用奖励制度,激励能够检验的孩子。(三)应试技巧的日常训练在日常练习训练中,强调学生做题先易后难,合理分配时间,注意“抓大放小”,把握分值大和不费时的题。在单元测试过程中,老师要观察学生答题过程,特别关注后进生的答题情况。当发现哪个孩子不懂得技巧时,课后,老师要单独找他谈心,并通过多次训练,用各种机制表扬他,激发他的应试意识。(四)学习责任心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决定学习状态及学习效果。责任,是一个人应该而且必须承担的义务;而责任心则是强制自己去承担这些义务的心理意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培养责任心是当务之急。教师要利用班会,讲故事,家校联合,培养对孩子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等办法,促进孩子的责任心进一步加强。(五)发散思维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扎实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少教师采用题海战术,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这样的做法显然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以“生”为主体,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还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因材施教”,注意“培优扶差”,促使优生更优,后进生不掉队。(六)独立作业的培养在处理家庭作业时,家长应培养孩子独立作业的习惯。在遇到孩子不懂的问题时,我认为家长应做到以下几点:先鼓励孩子继续读题,理解题意,给孩子足够多的时间,让孩子进行多方位的思考。如果还不会做,要让孩子表达出哪一方面弄不懂,家长在这一方面进行一点点地暗示或启发,点到为止,然后继续让孩子再思考,当孩子解决出问题时就会收获成功的喜悦感,以后就会更加积极地动脑。总之,想要保障一年级学生的学业成绩,需要教师把工作落实在日常教学中的点点滴滴,这样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参考文献的著录按照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即[1]、[2]、[3]……的顺序编排。(一)参考文献著录用的符号:用于副题名、说明题名文字,出版地、制作地等,用于后续责任者、出版者、制作者、刊名、专利号等( ) 用于限定语、期号、部分号等[ ] 用于文献类型标识以及著者自拟的著录内容。 除上述各项外,其余的著录项目后用“”号。(二)参考文献类型与文献类型标识按照国家标准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将纸张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划分为十种类型,并用十个单字母分别标识: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技术标准 P—专利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如全宋词、参考工具、检索工具、档案等。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M/CD—光盘图书CP/DK—磁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广告(三)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参考文献的条目以小于正文的字号排在文末,并按下列格式著录: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研究报告的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篇名[文献类型标识符]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此项也可在文中参考文献序号的后边用P页码加小括号的形式标注)期刊文章的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著录格式:[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析出文献中的原文献为专著时,其著录格式为:[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报纸文章的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专利的著录格式:[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著录格式:[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电子文献的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的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各种未定类型的文献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1 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在本规范中采用GB7714推荐的顺序编码制格式著录。2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文献起止页码。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3 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1) 根据GB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 论文集 报纸文章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文献类型标识 M C N J D R S P(2) 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3)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电子参考文献类型 数据库 计算机程序 电子公告电子文献类型标识 DB CP EB(4)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4 文后参考文献表编排格式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左顶格)或“[参考文献]”(居中)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参照ISO690及ISO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1]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5-[2]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4]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5]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6] 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7] 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468-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9] 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专利[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10]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11]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12] 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参考文献细则:  (1)文献标识  论文正文中需按出现顺序标识参考文献编号,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 ]”中,置于所引内容最末端,按上标处理。如: ×××××[1]。  另外,同一篇文献在文中如多处引用,选择其一最主要的地方加注就可以,其它地方无需标注。  全文中引用文献只能按顺序标注。  论文中引用文献原文应加引号;若引用原意,文前用冒号或逗号,不用引号。较完整的长段引文应提行独立成段,即在冒号后另起一段。  (2)书写格式  参考文献中的中文内容采用宋体五号字书写,英文内容采用 Times New Roman五号字编写。  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应符合GB7714-87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按论文引用顺序编排,文献编号顶格书写,加括号“[ ]”,其后空一格写作者名等内容。文字换行时与作者名第一个字对齐。常用参考文献编写规定如下:  ①连续出版物  [序号] 主要负责者 文献题名[J] 刊名 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② 专著  [序号] 主要负责者 文献题名[M]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③论文集  [序号] 主要负责者 文献题名[C] 主编 论文集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④学位论文  [序号] 主要负责者 文献题名[D] 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⑤报告  [序号] 主要负责者 文献题名[R] 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⑥专利文献  [序号]专利所有者 专利题名[P] 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⑦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 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⑧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负责者 文献题名[N] 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⑨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负责者 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 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的期/引用日期  主要责任者为多人时,一般只列出3名作者,不同作者姓名间用逗号相隔,中文文献在第3名作者后加“等”字,外文文献在第3名作者后加“et al”字。外文姓名按国际惯例,将作者名的缩写置前,作者姓之后。学术刊物文献无卷号的可略去此项,直接写“年,(期)”。  英文文献标题,除第一个词首字母大写外,其余为小写;俄文文献名第一个词和专用名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为小写;日文文献,人名的汉字需用日文汉字,不使用中文汉字及其简化汉字。  希望可以帮到你~~

著作作为参考文献的格式

1 期刊论文类一般格式如下:作者论文名称[J]期刊名称,发表年份(第几期):页码注意:一般而言,参考文献里的标点符号用的是英文状态下输入的标点符号。输完汉字要切换到英文状态,再输入相应的标点符号。示例:沈延生村政的兴衰与重建[J]战略与管理,1998(6):1-徐勇,吴记峰重达自治:连接传承的尝试与困境——以广东省云浮和清远的探索为例[J]探索与争鸣,2014(4):50-吴毅,贺雪峰,罗兴佐,等村治研究的路径与主体[J]开放时代,2005(4):82-2 学位论文类一般格式如下:作者论文名称[D]毕业院校所在城市:毕业院校,论文提交年份:页码示例:刘杨同人小说的著作权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2:12-3 书籍著作类一般格式如下:作者著作名称[M]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社名称,出版年份:页码示例:金太军村治治理与权力结构[M]广州:广州人民出版社,2008:如果是合著,即有多名作者,其作者的书写格式与期刊多名作者的书写格式相同。4 报纸类一般格式如下:作者文章名称[N]报纸名称,发行日期(版面)示例:胡祖六“一带一路”战略给河南定位精确[N]大河报,2015-3-30(5)以上是这几日指导过程中出现最多的几个参考文献类型,当然参考文献的种类不止这四种。我查阅了一些期刊,个人认为《许昌学院学报》的参考文献格式比较标准规范,我们可以拿来参考一下(可以从知网查询)。当然具体到个人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最终还是以指导教师的建议为准。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是指为了撰写论文而引用已经发表的文献的格式,根据参考资料类型可分为专著[M],会议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杂志[G]。1、期刊论文类一般格式如下:作者论文名称[J]期刊名称,发表年份(第几期):页码注意:一般而言,参考文献里的标点符号用的是英文状态下输入的标点符号。输完汉字要切换到英文状态,再输入相应的标点符号。示例:沈延生村政的兴衰与重建[J]战略与管理,1998(6):1-2、学位论文类一般格式如下:作者论文名称[D]毕业院校所在城市:毕业院校,论文提交年份:页码示例:刘杨同人小说的著作权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2:12-3、书籍著作类一般格式如下:作者著作名称[M]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社名称,出版年份:页码示例:金太军村治治理与权力结构[M]广州:广州人民出版社,2008:扩展资料最主要的是根据载体把文献分为印刷型、缩微型、机读型和声像型。(1)印刷型:是文献的最基本方式,包括铅印、油印、胶印、石印等各种资料。优点查可直接、方便地阅读。(2)缩微型:是以感光材料为载体的文献,又可分为缩微胶卷和缩微平片,优点是体积小、便于保存、转移和传递。但阅读时须用阅读器。(3)计算机阅读型:是一种最新形式的载体。它主要通过编码和程序设计,把文献变成符号和机器语言,输入计算机,存储在磁带或磁盘上,阅读时,再由计算机输出,它能存储大量情报,可按任何形式组织这些情报,并能以极快的速度从中取出所需的情报。出现的电子图书即属于这种类型。(4)声像型:又称直感型或视听型,是以声音和图像形式记录在载体上的文献,如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科技电影、幻灯片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参考文献格式:1、专著、论文集、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如: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2、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例如: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