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常识中在线同行评议的一般程序是:(1)编辑部对来稿进行一般形式和内容审查后,对审的稿件,由编委或编辑在线选择审稿人,通常选择认为有价值送队以上,也可让作者提供2〜3名推荐审稿人以供参考;同时为了避免由于个人问题产生的审稿不公正,允许作者提供回避审稿人名单。送审方式常为单盲或双盲评审。(2)编委或编辑通过审稿系统或电子邮件邀请审稿人审阅稿件。因为审稿人大多为行业内的专家,具体事务较多,所以应尽可能多找几位审稿专家,邮件征询他们是否有时间、有能力审阅稿件。这一方面是对审稿专家的尊重;另一方面编辑部可尽快掌握稿件是否可以被及时审阅,从而节省稿件的处理时间。如果省略这一过程,直接将审稿通知和稿件一并发送给审稿专家,专家恰巧没时间审阅或者不是其专业范围,就会耽误稿件的处理进程,同时也不利于专家和编辑部交流。(3)当得到审稿专家可以审阅的肯定答复后,再将稿件和相关材料,如文章和相关图表附件、审稿单、审稿方式方法说明、审稿要求等,在线发送给审稿人,以便审稿专家参考。其中,详细的审稿单、审稿方式方法说明、审稿要求是必要的,否则不便于专家掌握科技期刊的要求,影响审稿结果。(4)编辑部应定期通过在线审稿系统或E-mail追踪稿件情况和提醒审稿人审稿。如果审稿人有特殊情况不能完成审稿任务,要及时更换审稿专家,以免延长稿件处理周期。(5)意见返回后,编辑部应对意见进行评价,对于一致的意见,很容易做出决定。但当审稿意见不一致,存在“非共识问题”甚至对立意见时,编辑则需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判断;若无把握则需要在线发送给相关专业的编委再行审阅,然后再做退稿、录用、小修后发表、大修并修后再审等。(6)将审稿意见进行归纳整理和适当修改后通过网络投稿系统或E-mail发给作者,应避免透露审稿人信息,删除部分审稿专家贬损或较尖锐且不尽合理的语言和意见等。对于退稿稿件,应鼓励作者继续向科技期刊投递更好的稿件。对于需要作者修改的稿件,应同时发送修改方式方法、修改期限和科技期刊要求,要求作者逐条答复审稿专家意见。(7)根据作者的修改情况,编辑部可决定接受_拒绝,通过投稿系统或E-mail反馈给作者;对没有把握的稿件,可^原审稿人再审,若审稿人认为修改达到要求或言之有理则接受,否则拒绝;如作者对评议意见有异议,则另请其他小同行专家审阅(原审_人不参加),视评审结果而定。
找到正确的收件人,打好内容发送。收件人是只有一个的,邮件的标题要注明稿件名和作者名以及题目。邮件正文要介绍自己,以及稿件的内容,特别不能忘记的就是自己联系方式,否则如果过稿的话对方无法联系你。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英语论文投稿信的内容: 投稿信是作者和编辑就文章内容沟通的好机会,因此应该避免形式和过场,为应付和合规而撰写投稿信。 如果不能更用心,至少应该像撰写论文内容一样用心。因为,投稿信会影响到期刊编辑能否将你的稿件送出进行同行评议。 那么投稿信都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 1、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 2、你的稿件为什么非常适合刊发于该目标期刊; 3、强调稿件中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和发现; 4、说明你的稿件中不存在抄袭、二次发表、一稿多投等违反科研诚信的内容; 5、多作者情况需与编辑确认所有作者均同意投稿 6、希望对方对稿件提出宝贵意见等; 7、客套、祝福话语等 当然,如果论文质量过硬,被送外审的可能性依旧非常大,但是投稿信可以说是编辑在看到你论文前对你形成的第一印象,那么为什么不给编辑留下个好印象呢? 接着我们了解一下投稿信结构: 撰写投稿信类似于写标准的商业信函。正式称呼编辑的姓名(如果您知道编辑的名字)。同时也给出您的联系信息。目标期刊的在线提交系统中,可能会有您的联系信息,但是在投稿信中给出联系信息也很必要。 投稿信的起始段,应当说明稿件题目及作者姓名。您也可说明所提交稿件的类型(研究论文、综述、个例研究等)。在此第一段中及接下来的段落,说明您研究的基本原理及主要成果。如果您之前发表过的文章与本稿件直接相关,可以提及该文章。 然后,用一个短段落来解释您的稿件为什么非常适合该目标期刊。切忌笼统地说,自己的稿件“是对该领域有意义的”或“新颖的”。应强调该目标期刊的宗旨和范围声明中的具体方面。 如果目标期刊表示对临床应用研究感兴趣,则必须强调自己的文章在临床意义方面的重要性。如果目标期刊提到其专注于纳米结构材料,那么您应当说明自己的文章如何与此类材料相关。 即使您的文章并非绝对适合此目标期刊,也要确保提及宗旨和范围声明中的某些内容,并解释清楚您的文稿为何会让该期刊的读者感兴趣。 最后,用简短段落结束投稿信,其中应包括下列各点: 1、稿件的原创性(例如,您亲自撰写,没有抄袭) 2、稿件中不含已被发表过的任何内容,您也没有将任何部分同时投递给任何其他期刊 3、没有需要披露的利益冲突 4、列出可能的审稿人(仅在该期刊有要求的情况下提供) 5、提出不应审阅您稿件的任何研究人员投稿信模板 所有信息结合起来,投稿信应当让编辑确信,您的稿件值得考虑在其期刊上发表,而且您对其期刊特别感兴趣。 最后再来了解一下其他注意事项: 1、投稿信的用语,可以比摘要或引言更文辞华丽、给人更深刻的印象,来更好地抓住编辑的注意力; 2、利用投稿信强调您文稿的亮点,并说明此文为什么会激发该期刊读者的兴趣; 3、切勿在投稿信中谈论有关您竞争对手的负面信息,或提到任何研究人员派系关系问题。应当专注于您文章的优势,以及其会吸引读者阅读的原因; 4、投稿信可能带来不同结果,可能是一开始就被退稿,也可能是稿件被发出进行同行评议。花些时间撰写投稿信,并在发出前让同事帮助校对检查。请记住,目标期刊名称和任何物种名称,应使用斜体字; 5、还应留意某些可能的错误,包括无关资料(比如引用某些您先前进行的与现在文稿不相关的研究)、干扰性细节(比如列出样本大小和 p 值)及信息重复等。 (以上内容来源于学术堂)
同行评议,即专家学者对本专业领域的学术成果的评价,包括著述的发表出版、评论、评奖、评职称、论文引用、论文鉴定等。由于学术领域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认识关系与利益关系,同行评价往往成为同一范式共同体内部成员的互相吹捧,对范式共同体外部成员进行异体排斥,同行评价和学术水平标准不能划等号。真正衡量学术水平标准的,只能是原创理论与实践检验。同行评议(peerreview),从广义上说,是指,某一或若干领域的一些专家共同对涉及上述领域的一项知识产品进行评价的活动。目前国内讨论较多的是狭义的同行评议,即作者投稿以后,由刊物主编或纳稿编辑邀请具有专业知识或造诣的学者,评议论文的学术和文字质量,提出意见和判定,主编按评议的结果决定是否适合在本刊发表。
科技期刊常识中在线同行评议的一般程序是:(1)编辑部对来稿进行一般形式和内容审查后,对审的稿件,由编委或编辑在线选择审稿人,通常选择认为有价值送队以上,也可让作者提供2〜3名推荐审稿人以供参考;同时为了避免由于个人问题产生的审稿不公正,允许作者提供回避审稿人名单。送审方式常为单盲或双盲评审。(2)编委或编辑通过审稿系统或电子邮件邀请审稿人审阅稿件。因为审稿人大多为行业内的专家,具体事务较多,所以应尽可能多找几位审稿专家,邮件征询他们是否有时间、有能力审阅稿件。这一方面是对审稿专家的尊重;另一方面编辑部可尽快掌握稿件是否可以被及时审阅,从而节省稿件的处理时间。如果省略这一过程,直接将审稿通知和稿件一并发送给审稿专家,专家恰巧没时间审阅或者不是其专业范围,就会耽误稿件的处理进程,同时也不利于专家和编辑部交流。(3)当得到审稿专家可以审阅的肯定答复后,再将稿件和相关材料,如文章和相关图表附件、审稿单、审稿方式方法说明、审稿要求等,在线发送给审稿人,以便审稿专家参考。其中,详细的审稿单、审稿方式方法说明、审稿要求是必要的,否则不便于专家掌握科技期刊的要求,影响审稿结果。(4)编辑部应定期通过在线审稿系统或E-mail追踪稿件情况和提醒审稿人审稿。如果审稿人有特殊情况不能完成审稿任务,要及时更换审稿专家,以免延长稿件处理周期。(5)意见返回后,编辑部应对意见进行评价,对于一致的意见,很容易做出决定。但当审稿意见不一致,存在“非共识问题”甚至对立意见时,编辑则需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判断;若无把握则需要在线发送给相关专业的编委再行审阅,然后再做退稿、录用、小修后发表、大修并修后再审等。(6)将审稿意见进行归纳整理和适当修改后通过网络投稿系统或E-mail发给作者,应避免透露审稿人信息,删除部分审稿专家贬损或较尖锐且不尽合理的语言和意见等。对于退稿稿件,应鼓励作者继续向科技期刊投递更好的稿件。对于需要作者修改的稿件,应同时发送修改方式方法、修改期限和科技期刊要求,要求作者逐条答复审稿专家意见。(7)根据作者的修改情况,编辑部可决定接受_拒绝,通过投稿系统或E-mail反馈给作者;对没有把握的稿件,可^原审稿人再审,若审稿人认为修改达到要求或言之有理则接受,否则拒绝;如作者对评议意见有异议,则另请其他小同行专家审阅(原审_人不参加),视评审结果而定。
情况如下:看起来应该是审稿人接受审稿邀请,review(s) pending 有可能是审稿人还没有开始审稿,如果是这样的话,或许过两天就会变成 under review 了。另一种可能性是这个状态跟 under review 是一个意思,因为 Editorial Manager 系统里,审稿人的界面有 invitations to review、pending reviews 跟 completed review 这三个状态。
用写邮件得让别人知道审稿人,特指为期刊杂志审阅待发表学术论文并给出修改意见的专家或学者。[reader]就是阅读并评价写手稿的那个人。(如审定可能用于出版或用作电影或剧本的材料)[Reviewer] 特指为期刊杂志审阅待发表学术论文并给出修改意见的专家或学者。审稿人给出修改意见并反馈给论文作者进行修改,以提高论文质量。审稿是论文发表过程的最关键环节之一。
以下是英文投稿过程中的十种状态,楼主已经走到第4步了。SubmittedtoJournal当上传结束后,显示的状态是SubmittedtoJournal,这个状态是自然形成的无需处理。Witheditor如果在投稿的时候没有要求选择编辑,就先到主编那里,主编会分派给别的编辑。这当中就会有另两个状态:①Editorassigned 编辑分派②EditorDeclinedInvitation 编辑拒绝邀请,这时主编不得不将投稿文章重新分派给其它编辑。Reviewer(s)invited说明编辑已接手处理,正在邀请审稿人中。有时该过程会持续很长时间,如果其中原因是编辑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审稿人,这时投稿者可以向编辑推荐审稿人。Underreview审稿人的意见已上传,说明审稿人已接受审稿,正在审稿中,这应该是一个漫长的等待(期刊通常会限定审稿人审稿时间,一般为一个月左右)。当然前面各步骤也可能很慢的,要看编辑的处理情况。如果被邀请审稿人不想审,就会decline,编辑会重新邀请别的审稿人。quiredreviewcompleted审稿结束,等编辑处理,该过程短则几天,长则无期,科学堂有一篇文章出现requiredreviewcompleted状态已近一个月了,还是没有消息。DecisioninProcess到了这一步就快要有结果了,编辑开始考虑是给修改还是直接拒,当然也有可能直接接受的,但可能性很小,呵呵。Minorrevision/Majorrevision小修/大修,这个时候可以稍微庆祝一下了,因为有修改就有可能。具体怎么改就不多说了,谦虚谨慎是不可少的(因为修改后一般会再发给审稿人看,所以一定要细心的回答每一个审稿人的每一个问题,态度要谦逊,要让审稿人觉得他提的每个问题都很有水准的,然后针对他的问题,一个一个的做出答复,能修改的就修改,不能修改的给出理由,而且都要列出来,文章的哪一段哪一行修改了最好都说出来,记住:给审稿人减少麻烦就是给你自己减少麻烦!另注:有时,审稿人会在修改意见里隐讳里说出要你仔细阅读某几篇文献,这时可要注意了,其中某些文章可能就是评审者自己发表的,这时你最好在你的修改稿中加以引用),修改后被拒绝的例子也多不胜数的。RevisionSubmittedtoJournal修改后重新提交,等待编辑审理。Accepted如果不要再审,只是小修改,编辑看后会马上显示这个状态,但如果要再审也会有上面的部分状态。一步会比较快,但也有慢的。看杂志的。Rejected相信大家见了Rejected,都会很郁闷。但也不要太灰心,耐心将评审意见看完,一般评审者会给出有益的建议,相信看后你会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