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刊物

发布时间:

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刊物

经查询,该杂志有如下信息:期刊名称 中国教师 期刊CN号 11-4801/Z 主管单位 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 文种 汉文 发行范围 公开 从此来看,级别应该不是很高,当然还需要您自己斟酌!

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期刊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也是权威啊,cssci!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青少年研究,当代青年,思想理论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导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人大复印资料

一共七大期刊,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化学教育,化学教与学,还有四种,请知者补充。知之为知之啊,别乱说。

西北师范大学主办刊物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是核心期刊,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简写)期刊是南京大学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制定的一个目录,列入这个目录的期刊是CSSCI期刊,属于比较权威的期刊。《丝绸之路》是西北师范大学主办的D级刊物,省级刊物。至“一级刊物”、“二级刊物”或A\B\C类刊物的分类方法,因各地学校制定的标准不一样,故无法采用此种划分。

主管单位:西北师范大学主办单位:甘肃丝绸之路协会 甘肃省文物局 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省旅游协会国内刊号:CN 62-1115/K国际刊号:ISSN 1005-3115《丝绸之路》 综合性文化月刊,创刊于1992年9月首届中国丝绸之路节期间,国内外公开发行。该刊以弘扬丝绸之路优秀文化、展示西部开发风采为宗旨,图文并茂,雅俗共赏。2001年入选全国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为适应西部大开发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形势,加大对外宣传西部、宣传甘肃的力度,英文版《丝绸之路》正在筹办之中。 丝绸之路》杂志1992年9月首届中国丝绸之路节期间创刊于丝路重镇——金城兰州。1993年起在国内外公开发行。《丝绸之路》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和中国报刊订阅指南信息库收录期刊。《丝绸之路》由甘肃丝绸之路协会、甘肃省文物局、甘肃省旅游局、西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季成家教授担任总编辑兼社长。初办时为双月刊,以“弘扬丝绸之路优秀文化”为宗旨,知识性、学术性、现实性、趣味性兼及。它集中展示中国西部的壮美山川和悠久历史文化,努力在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专家与群众、文化与经济之间铺路架桥。为适应西部大开发形势,促进西部地区文化建设,满足普通读者需求,自2000年起,《丝绸之路》在内容上加大了旅游份量,进一步突出表现西部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强化西部风情和多民族色彩,力求高雅清新、生动活泼,取得了读者和社会的广泛好评。2001年,改为月刊,其宗旨在“弘扬丝绸之路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补充了“服务中国西部现代旅游”内涵。2006年第10期起,又改版为全彩印刷。《丝绸之路》创刊十几年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现已发展成为一本精美的大型旅游文化月刊,采用国际通行大16K本,80页,全彩印刷,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它以“追求高品位和可读性的统一”的风格,获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同,发行面覆盖中国各省区及海外华人经济文化团体、西方国家中文研究机构等。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丝绸之路》从2009年起改为半月刊。上半月刊定位于丝绸之路旅游文化;下半月刊以历史文化为主旨,集中刊发学术性文稿。“丝绸之路”作为东方文明中最具魅力的文化资源而久富盛名。“丝绸之路”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品牌,它既蕴含着丰厚的历史内涵,又具有多彩的现实内容。因而作为旅游文化月刊的《丝绸之路》,在内容上的资源优势将是取之不尽的,其对国内外读者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也将是无限的。国内以《丝绸之路》命名的刊物独此一份,它在甘肃、西北乃至全国同类刊物中的地位是无可取代的。《丝绸之路》的目标是:做读者最忠实的朋友和最亲密的伴侣,成为他们解读古代丝绸之路辉煌历史的钥匙,了解现代新丝绸之路绚烂现实的窗口,游览中国西部奇异景观的向导,体察中国西部民情风俗的指南。

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杂志

1 心理学报 《心理学报》(Acta Psychologica Sinica),双月刊,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发表我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科技论文。现任主编为陈永明研究员,曹日昌、潘菽、徐联仓、匡培梓、林仲贤曾任该刊主编。《心理学报》1956年创刊,1966年因“文革”而停刊,1979年复刊,至2000年共出版32卷122期。从2001年起改为双月刊。1989年以前,《心理学报》由中国心理学会主办;1989年以后由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共同主办;1995年以后,香港中文大学心理系成为《心理学报》的协办单位。《心理学报》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作为反映我国心理学研究水平的主要窗口,《心理学报》不仅在中国心理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该刊的文章摘要被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心理学文摘》(Psychological Abstracts)和心理科学数据库(PsycINFO Database)所收录。 2 心理科学 《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双月刊,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香港大学心理学系协办的综合性心理学学术期刊。该刊是国务院学位办审定的核心期刊。 《心理科学》全面反映心理学各个分支的成果,论文涉及心理学各个领域,反映国内外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理论建设和实验研究的同时,加强对应用研究的重视,特别是心理学教学的研究。为适应心理学发展的需要,在保证论文质量的前提下,特设专栏刊登一定数量的中、短篇论文,形成该刊的特色之一。《心理科学》被国内多家权威检索机构收录,并收入于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心理学文摘》( Psychological Abstracts)和心理科学数据库(PsycINFO Database),在心理学界和相关学界享有声誉。 3 心理科学进展 《心理科学进展》(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原名《心理学动态》,2002年改为现名,季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主要发表能够反映国内外心理学各领域研究新进展、新动向、新成果的理论性和综述性论文。1983年创刊。现任主编为杨玉芳研究员,徐联仓、匡培梓、张侃曾任该刊主编。至2000年,《心理科学进展》共出版62期。该刊是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认定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该刊还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选录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被南京大学社会科学数据库研究开发中心选录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统计源期刊。 4 心理发展与教育 《心理发展与教育》(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季刊,国家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承办。是国内唯一的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学术刊物,主要发表儿童青少年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领域的高质量研究报告与论文。下设5个栏目:认知与社会性发展、教与学心理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理论探讨与进展、研究方法与工具。 《心理发展与教育》创刊于1985年,已故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朱智贤教授曾任该刊主编,现任主编为林崇德教授。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是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认定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还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选录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被南京大学社会科学数据库研究开发中心选录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统计源期刊。 5 应用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季刊,浙江省心理学会和浙江大学主办。主要刊登心理学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论文、评述、研究报告和学术动态。特别欢迎认知心理、管理心理、工程心理、教育心理、社会心理、心理测量、医学心理、心理卫生和咨询、体育运动心理、文艺心理、司法心理及心理学在其他领域的运用等方面的文章。 6 心理学探新 《心理学探新》(Exploration of Psychology),季刊。1981年创刊。江西师范大学、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和史”及“学校教育心理学”两个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南京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共同协办。被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选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1998)来源期刊。该刊着力发表心理学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方法研究的探索性文章。主要内容为:心理学理论和史研究、认知心理学研究、发展和教育心理研究、心理测量和心理学研究方法、应用心理研究、心理学教学改革。主要面向专业心理学工作者和广大业余心理学爱好者。 7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英文刊名: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国际刊号:ISSN 1000-6729,国内刊号:CN 11-1873/R。创刊于1987年2月,初为双月刊,2002年起改为月刊。主管单位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挂靠单位为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1991年起被纳入R74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类学术核心期刊。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涉及学科包括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学、健康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是跨学科的学术期刊,全面反映我国心理卫生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学术水平。年发行量在10万册左右。不仅拥有国内相关领域的大量作者,权威的专家评审队伍,还有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香港地区的作者和特约编辑。 该刊多年以来被美国心理学文摘(Psychological Abstract, PA),美国精神卫生文摘(Mental Health Abstract, MHA),美国ULRICH国际期刊,及英国皇家图书馆收录。在国内被收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和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在全国期刊评比中,该刊连续4年获奖,1998,1999,2000,2001年均获得中国科协专项资助,属择优支持的基础性和高科技学术期刊。 8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1993年创刊,季刊,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承办,香港大学心理系协办。该刊属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Psychological Abstracts)和(PsycINFO Database)定期收录本刊发表论文的英文摘要,曾被中国科协评为优秀科技期刊。《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主要发表应用心理学的论文及相关的基础和理论研究成果,内容包括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与教育测量、神经心理、健康心理、病人心理和儿少学习和行为问题等。主要面向的读者为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医务人员、儿童保健、教育、司法鉴定、学校卫生、人事管理、人才开发以及其它特殊职业(体育、航空、军事)工作人员。《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刊号为ISSN 1005-3611, CN 43-1214/R, 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 42-122,国外发行代号 4619-QR。 9 心理与行为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Studies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2003年创刊,季刊,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主办。现任主编为沈德立教授。《心理与行为研究》主要发表认知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生理与医学心理、心理学史与基本理论、心理测量与研究方法、管理心理等心理学研究的论文。主要面向心理学教学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和医学工作者等。 除了以上介绍的8种期刊外,我国的心理学学术期刊还有《健康心理学杂志》、《四川心理科学》。我国还有台湾出版的《中华心理学刊》(Chinese Journal of Psychology)、香港出版的《华人心理学报》(Journal of Psychology in Chinese Society)。

教育学、教师事业、师范教育、教师教育类:教育研究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比较教育研究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教育与经济 教育科学 教育理论与实践 8 教师教育研究 全球教育展望 教育学报 中国教育学刊 外国教育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 当代教育科学 电化教育研究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17 教育评论 18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 中国电化教育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 教育探索 教育学术月刊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思想理论教育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 教育财会研究学前教育、幼儿教育 :学前教育研究初等教育、中等教育 :(综合类)1、课程、教材、教法 2教育研究与实验 教学月刊中学版 上海教育科研 人民教育 教育科学研究 外国中小学教育 教学与管理 中小学管理 现代中小学教育(政治)中学政治教学参考(语文)中学语文教学 语文建设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外语)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历史、地理)历史教学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数学)数学教育学报 数学通报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物理)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物理教师教学研究版(化学)化学教育 化学教学(生物)中学生物教学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中国高教研究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江苏高教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现代大学教育 复旦教育论坛 黑龙江高教研究 高教探索 现代教育管理 大学教育科学 中国大学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自学 :中国特殊教育 教育与职业 民族教育研究 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农业教育 开放教育研究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职教论坛中国成人教育 中国远程教育

没有正式停刊呀。2003年,《中国教师》创刊。2008年,由月刊变更为半月刊。2014年11月,该刊成为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2018年,变更为月刊。《中国教师》(半月刊)创刊于2003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刊物。《中国教师》本刊以“启迪良知、传承文明、教育为先、教师为本”为宗旨,以“服务中国最大的知识群体、感悟教师全新的职业人生”为己任,集专业类、职业类、时政类和生活类栏目为一体,面向广大教师,零距离走进教师生活,反映教师心声,关注教师专业成长!特色栏目有:特别关注、法制视窗、热点透视、励耘心曲、科学与人文、木铎金声、教海探航、课改之窗、学校*家庭*社会、走近名人、教海沟沉、教师故事、细雨微澜、海外来风、走进西部、品位人生、好书在手、人淡如菊等。《中国教师》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北京师范大学刊物

文学院现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内含 8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文艺学、民俗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11 个硕士点,博士点数量位居全国各大学中文系之首;拥有文艺学和民俗学 2 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民俗学属于社会学一级学科),在全国高校中文系科中位居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之后,名列第 5 位;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 个(文艺学研究中心和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拥有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1 个(中国语言文学)。文学院 2002 年度被 CSSCI 收入论文总数为 148 篇(其中,校津贴刊物 A 类 4 篇, B 类 10 篇, C 类 134 篇),科研经费为 96 万元。学科建设现存的主要问题有:整体地位和排名下滑,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减弱;队伍规模偏小,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部分学科有老化的趋势,应用、交叉、新兴学科发展缓慢,学科结构有待优化;原创能力与解决重大现实课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学科建设经费严重不足等。 文学院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思路是:以“ 211 工程”二期项目和“ 985 工程”二期项目建设为契机,瞄准国内外一流学科的改革与发展趋势,密切关注社会需求,加强学科重组,寻求综合化发展,产出标志性成果。通过努力,初步形成文学院以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导、民俗学科为特色、语文教育学和新闻传播学为有生力量、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相结合、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相交叉的新型学科群,在传统学科的现代转型和跨文化交流等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实现全院各学科有重点、有步骤的跨越式发展,在全国高校同类系科中继续保持优势和特色,确保国内领先、国际一流。1 .加强学科重组和综合化发展加强学科重组,搭建学科发展平台,优化学科组合因子与方式,实现深层次融汇,激发学科的原创活力。拟通过不同研究所、研究所内部不同学科方向、重点学科与其他学科、重点研究基地与研究所之间等多种形式的协作发展,通过国内外校际、院际之间的合作,形成各学科稳步开拓又携手共进的学科建设新格局。2 .提高解决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能力针对我国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重要的理论与应用性问题,特别是与精神文明建设直接相关的中文高等教育改革、文化战略与策略、文化传统的光大与人类遗产的保护、公民审美素质教育、大众文化与传播等问题,集中优势力量予以重点探讨,提高文学院在解决国家和社会发展中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能力。3 .加强学术创新群体的建设打造出凝聚态的富于自我更新机制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学者团队。这些团队应具有合理的学术方向、老中青结合、多语种协调、知识结构完善、多学科汇通等诸多特色,成为全国同行中善于攻关攻坚、不断产出原创性成果的领先的前沿创新团队。4 .高度重视标志性成果的产出集中精力创造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学术成果,通过这些成果树立起文学院在全国同行中的独特品牌、特色与地位。 1 .搭建学科平台通过学科重组和综合化发展,充分发挥教育部两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作用,打造相互渗透与协调的 5 个学科平台,即语言学科群、文学学科群、应用学科群、社会科学学科群、交叉学科群,形成并拓展文学院的多学科与跨学科研究格局。2 .形成学科高地在 5 个学科平台基础上,形成多层次的学科高地。继续巩固和发展现有的国家级重点学科文艺学与民俗学的国内领先优势,注意发挥其示范与辐射作用;加速发展具有良好基础的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 文学等 博士点学科,力争其中 1 至 2 个学科成长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或北京市重点学科。3 .积极发展应用学科与新兴学科依托语言学科群,努力恢复和振兴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学科活力,大力开拓其在境内外多层次普通话教学、培训、测试和实验等方面的应用空间。对于在大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上扮演重要角色的语文教育研究学科,加大力度予以建设。对在国家文化建设和人才市场等方面具有远大发展前景的新闻与传播学学科,在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发展、资料与设备购置等方面予以积极扶持,支持和组织其申报传播学博士点。4 .着力创建新型学科根据国家人才培养、文化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在现有学科基础上通过重组、牵手和整合,创建 1 至 3 个新型二级学科(硕士点),为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寻求新的学科增长点。5 .推动国内外的学术交流通过主动派出和引进人才、召开学术会议、举办学术讲座或学术论坛等多种方式,在院内学术交流的基础上,加强国内国际学术交流,尤其是加强与具有领先水平的国际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增强文学院在国内和国际学术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每年举办至少 2 次国内或国际学术研讨会。6 .重视科研机构的作用强化现有院属研究所和校属科研中心作为学术增长的重镇和前沿阵地的作用,力求在组织各种科研项目、从事前沿学术研究、产出标志性科研成果、购置科研设备等方面扮演更为活跃的角色。7 .重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满足文学院学科建设现代化的需要,在加强现有 2 个校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近年内争取再增设 1 至 2 个重点实验室,建成并逐步完善由学术报告厅、实验中心、教研中心、学习中心(含计算机房)和各类网站等组成的文学院多功能的公共服务体系。8 .实现科研快速增长,产出标志性成果在积极组织申报纵向科研项目的同时,鼓励承担或参与横向合作项目,采取有力措施拓展国际合作项目、面向国家和社会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攻关项目,实现科研项目及经费数量的快速增长。 2003 年度科研经费突破百万元大关, 2004 年度以后实现更大幅度的增长。力争在全国核心刊物论文和学术专著的数量和质量上都实现显著增长。大力推动科研活动和科研成果的国际化,在国际社科核心期刊( SSCI )发表论文方面寻求零的突破。设立“励耘学术文库”,集中组织或资助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出版高质量的学术著作;编辑出版《励耘学刊》,为跨学科和跨文化的学术交流提供平台。在实施“ 211 工程” 二期项目建设计划的基础上,完成如下标志性成果:“ 20 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国别史”(多卷本);“中国民俗史”(多卷本);“汉字构形史”(多卷本);“中国古今散文通史”(多卷本);“中国文学学术史”(多卷本);“文艺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丛书);“民俗图像电子典藏库”;“碑刻与手写文献电子典藏库”;“文艺学网站”;“中文教学科研多媒体集成工作室”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