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发布时间: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进学校官网找学报编辑部问问

西北民族大学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本部在兰州市,新校区在榆中。

是ps 我是民大本部07级的学生

是个P,我在那毕业的 压根就没见过那玩意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cssci

西北民族大学在甘肃省兰州市西北新村1号(城关校区)还有兰州市榆中新校区,两校区有直通学校大巴很方便。

甘肃省兰州市西北民族大学有城关校区和逾中校区2部分组成。坐火车到兰州车站下车后打的可以直接到城关校区(10元左右的车费,建议打的,没有直通的公交)。如果要去逾中校区,本部有直达逾中校区的公交车(车费据说是7元)。如果是邮编和地址的话 地址是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西北新村1号 西北民族大学 ··学院··系· 邮编:730000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审稿

1.国有企业改制中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分析及法律对策《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2.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特征分析及培养 《高等理科教育》33.大力发展甘肃高等教育的对策性研究(研究报告)4.西北民族地区高等理科教育改革初探 《高等理科教育》25.发展西部高等教育的战略思考 《教育研究》2001 96.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的研究 《高等理科教育》 中国大学学院模式变迁 《高等理科教育》2002年专辑 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冲突及其调适的研究 《民族教育研究》 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西北少数民族女性教育现状及其社会化发展的理性思考民族学论集》 甘肃人民出版社 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对教学的影响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教育现状及思考 《西北高等教育》 大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视野 《高等理科教育》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现代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研究》 性别角色获得的民族学分析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高校教师与现代远程教育 《高等理科教育》 2003年专辑 高校人文教育现状的分析与设想 《高等理科教育》 2003年专辑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原因及对策浅议《高等理科教育》 2003年专辑 SARS对国民心理承受力锤炼的理性思考《SARS与中国社会》 兰州大学出版社(CSSCI) 浅谈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理工高教研究》 加强民族心理学研究 《光明日报》19(理论周刊)22.保持开放心态与理解异质文化 《西北高等教育》223.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评析 《西北高等教育》224.浅析科技领域女性成材的外部环境 《西北高等教育》225.关于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西北高等教育》226.大学生专业兴趣调查分析与对策 《中国现代教育论坛》427.社会性别角色获得与民族文化系统 《西北师大学报》128.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与女性发展的民族学研究《贵州民族研究》(CSSCI)229.关于大学生对心理教育需求的差异性研究《青海民族学院学报》330.心理学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兰州教育学院学报》431.心理教育在大学生成材过程中的重要性研究 《理工高教研究》632.心理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差异性研究 《高等理科教育》(CSSCI)633.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教育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34.民族认知结构研究的心理学取向 《民族研究》 635.西北少数民族女性教育现状及其社会化发展的理性思考 《教育研究》1136.大学生厌学现象的调查分析—以2003年对兰州大学的调查为例 《兰州大学学报》137.甘青藏族妇女社会地位探析 《青海民族研究》 438.民族意识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表现——一项关于民族意识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表现的调查《广西民族研究》2005.339.民族心理学视野中的民族意识研究 《民族学研究文集》(全国第八次民族理论研讨会提交论文)2005年3月 民族出版社40.甘南藏族妇女性别角色与社会地位的变迁 《兰州学刊》2005.641.弗洛伊德的民族心理学思想述论 《广西民族研究》2006。342.现代化背景下白龙江流域藏族社会文化的变迁——甘肃大河坝社区的田野调查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6。143.制约藏族妇女发展的民族心理因素及其成因《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6。444.浅析藏族妇女教育滞后的原因及应对措施《甘肃民族研究》2006。1

看来西北民大都是效率极其低啊

你好,我是民大毕业的。原先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版面费1000,审稿周期两个多月。现在不知道变了没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万维

投稿指南网--刊社与作者沟通的桥梁!投稿指南的拼音缩写(tgzn)

是个P,我在那毕业的 压根就没见过那玩意

期刊可以分为非正式期刊和正式期刊两种。正式期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与国家科委在商定的数额内审批,并编入“国内统一刊号”,办刊申请比较严格,要有一定的办刊实力,正式期刊有独立的办刊能力。

1.国有企业改制中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分析及法律对策《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2.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特征分析及培养 《高等理科教育》33.大力发展甘肃高等教育的对策性研究(研究报告)4.西北民族地区高等理科教育改革初探 《高等理科教育》25.发展西部高等教育的战略思考 《教育研究》2001 96.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的研究 《高等理科教育》 中国大学学院模式变迁 《高等理科教育》2002年专辑 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冲突及其调适的研究 《民族教育研究》 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西北少数民族女性教育现状及其社会化发展的理性思考民族学论集》 甘肃人民出版社 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对教学的影响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教育现状及思考 《西北高等教育》 大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视野 《高等理科教育》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现代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研究》 性别角色获得的民族学分析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高校教师与现代远程教育 《高等理科教育》 2003年专辑 高校人文教育现状的分析与设想 《高等理科教育》 2003年专辑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原因及对策浅议《高等理科教育》 2003年专辑 SARS对国民心理承受力锤炼的理性思考《SARS与中国社会》 兰州大学出版社(CSSCI) 浅谈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理工高教研究》 加强民族心理学研究 《光明日报》19(理论周刊)22.保持开放心态与理解异质文化 《西北高等教育》223.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评析 《西北高等教育》224.浅析科技领域女性成材的外部环境 《西北高等教育》225.关于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西北高等教育》226.大学生专业兴趣调查分析与对策 《中国现代教育论坛》427.社会性别角色获得与民族文化系统 《西北师大学报》128.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与女性发展的民族学研究《贵州民族研究》(CSSCI)229.关于大学生对心理教育需求的差异性研究《青海民族学院学报》330.心理学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兰州教育学院学报》431.心理教育在大学生成材过程中的重要性研究 《理工高教研究》632.心理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差异性研究 《高等理科教育》(CSSCI)633.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教育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34.民族认知结构研究的心理学取向 《民族研究》 635.西北少数民族女性教育现状及其社会化发展的理性思考 《教育研究》1136.大学生厌学现象的调查分析—以2003年对兰州大学的调查为例 《兰州大学学报》137.甘青藏族妇女社会地位探析 《青海民族研究》 438.民族意识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表现——一项关于民族意识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表现的调查《广西民族研究》2005.339.民族心理学视野中的民族意识研究 《民族学研究文集》(全国第八次民族理论研讨会提交论文)2005年3月 民族出版社40.甘南藏族妇女性别角色与社会地位的变迁 《兰州学刊》2005.641.弗洛伊德的民族心理学思想述论 《广西民族研究》2006。342.现代化背景下白龙江流域藏族社会文化的变迁——甘肃大河坝社区的田野调查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6。143.制约藏族妇女发展的民族心理因素及其成因《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6。444.浅析藏族妇女教育滞后的原因及应对措施《甘肃民族研究》2006。1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主编

吴建清,男,生于 1965 年 10 月,湖北利川人,土家族,中共党员, 1985 年毕业于湖北民族学院临床医学专业, 1992 - 1995 年攻读同济医科大学神经解剖学专业研究生,获医学硕士学位。现任湖北民族学院党委常委、副书记,人体 解剖学 教授,中国解剖学会会员,湖北省神经科学学会理事,湖北省跨世纪学术骨干,校人体解剖学学术带头人

敏彦文,男,1967年12月生,当代回族诗人,甘肃临潭人,中共党员。祖籍江苏南京。1991年6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政治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同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在甘肃甘南州合作二中、甘南州人民广播电台、甘肃广播电视报社甘南分社、甘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任教师、记者(编辑)、主编、副社长、综合秘书、副主任等职。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甘肃日报》等重要媒体发表新闻作品380余篇,45万余字,多次获得全国、全省广播节目编辑奖和全省广播新闻专稿写作奖。创办并主编《甘肃广播电视报·甘南周刊》、《甘南广播电视报》;在国内报刊发表文学作品600多篇(首),120余万字。作品入选《诗刊·中国新诗选刊》、《青春诗选》、《1949—1999甘肃文学作品选萃》、《中国当代诗选》、《第四代诗人诗选》、《新时期甘肃文学作品选》、《开放的天空——最新大学生诗歌精选》、《当代大学生抒情诗选》、《大陆青年诗人诗选》、《甘肃的诗》、《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等数十种诗歌选本。多次获得全国及省级文学专业奖和文艺评论奖。出版诗集《相知的鸟》、思想随笔集《生命的夜露》、文学评论集《甘南文学夜谭》、文化随笔集《在信仰的草尖》等。主编《甘南青年诗选二十人》等书,参编三卷本论文集《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研究文集》(任编委并执行编辑,2010年10月由读者出版集团旗下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106万字)。以比较系统、客观、准确、有理论创新地梳理和评论甘南当代文学60年历史,而被称为“甘南文学教父”。 曾组建西北师范大学边缘诗社和甘南州青年诗歌学会,当选社长和会长,创办《晨昕》、《羚们》诗刊。在《中国穆斯林》、《西北民族大学学报》、《新学术》、《调研与决策》、《甘肃民族研究》、《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学报》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1994年至今)、中国诗歌学会会员(1997年至今)、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1997年至今)、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2001年至今)、甘肃省少数民族作家协会理事(2005年至今)、甘南州作家协会副主席(2007年8月至今)、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子曰诗社社员(2013年4月至今)、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文学委员会委员(2013年12月至今)、甘南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2014年8月当选)、国际华语作家协会终身会员。

1、《〈尚书〉民族思想初探》,《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62-68页(中文核心期刊,CSSCI扩展版期刊);2、《新时期孟子心性论的性质和内涵研究综述》,《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19-24页;3、《新时期孟子心性论逻辑架构研究述论》,《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第118-121页;4、《舜、禹、汤、武本不同——〈尚书〉“圣王”形象“被同质化”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8期(已采用,待发;中文核心期刊);5、《经史分途的“文化层级”和“身份选择”意识——以司马迁及〈史记〉为中心》,《阴山学刊》2011年第9期(已采用,待发)。6、《过度疑古的成因综探》,《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69-72页;7、《近十年孟子诗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济宁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15-19页;8、《连续、递嬗与循环——〈尚书〉的历史变动观》,《东方论坛》,2010年第2期,第89-95页;9、《〈尚书〉的教育思想及其价值》,《柳州师专学报》,2010年第2期,第84-86页及第108页;10、《〈尚书〉的历史本原论和历史主体论初探》,《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第4-7页;11、《〈尚书〉的历史审美观初探》,《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年7-8期,第94-97页;12、《〈尚书〉“革命”论的提出及其历史影响》,《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62-64页;13、《儒家后嗣观念对宗教意识和历史意识的影响》,《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第129-131页(CSSCI期刊);14、《〈尚书〉历史思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第95-99页;15、《新时期孟子心性论与其他心性学说的比较》,《昌吉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第52-56页;16、《“李小龙暴猝”?》,《咬文嚼字》,2011年第1期,第19页;17、《“天子”新考》,《文化学刊》,2011年第1期,第140-145页(此文曾在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内部刊物《励学》2010年第3期第29-36页上刊发、内部交流);18、《孟子和汤因比历史思想之比较》,《中华文化论坛》,2009年第2期,第102-108页(中文核心期刊);19、《中国原始历史意识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论中国原始历史意识溯源研究的前提性问题》,《求索》,2009年第7期,第200-203页及第211页(中文核心期刊,CSSCI期刊);20、《言语之外的孔子形象——以〈论语·乡党篇〉为中心》,《枣庄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第37-40页;21、《孟子思想渊源综考》,《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4期,第65-70页;22、《索绪尔其人其事对治史治学的启示》,《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第101-103页;23、《被忽视的另一面——谈“三礼”中尊重女性和子女的思想》,《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第109-112页;24、《〈尚书〉历史变动观的两重性》,《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5期,第84-87页;25、《文化定向与范式人格》,《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第10期,第21-23页;26、《〈尚书〉天人关系新探》,《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第32-36页(人文社科核心期刊);27、《〈尚书〉的大一统思想》,《绥化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第47-49页;28、《“法先王”思想与周代的特殊关系》,《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2008年:29、《对孔子“生而知之”论的再辨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188-190页,约7000字;30、《孟子“心性论”文学价值的新时期研究》,《时代文学》(理论版)(中文核心),2008年5月下半月刊,第93页,约2500字;1998-2007年:31、《科普也应讲统一战线》,1998年4月5日,《中国教育报》第2版,约800字;32、《对初中语文教材的改进意见》,收入《新世纪语文改革与探索特辑》,陕西师范大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杂志社,2001年5月版,第856-857页,约9000字;33、《“道狭草木长”的“长”》《咬文嚼字》(学生版),2001年第1期(创刊号),第23页,约800字;34、《咬一咬高中第二册语文教材》,收入《中国教师优秀论文集成》,珠海出版社2002年8月版,第355-356页,约9000字;35、《高中语文第一册注释指误》,《语文知识》,2004年第10期,第34页,约1000字;36、《“弃养”与“弃世”》,《咬文嚼字》,2005年第9期,第39页,约800字;37、《毕业了,班级公物怎么办?》,《班主任之友》,2005年第10期,第29-30页,约2000字(该文入选:《影响班主任的101个经典管理案例》,朱玉忠主编,北京: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7年10月版;第18篇,第48-50页)。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