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主编

发布时间: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主编

吴建清,男,生于 1965 年 10 月,湖北利川人,土家族,中共党员, 1985 年毕业于湖北民族学院临床医学专业, 1992 - 1995 年攻读同济医科大学神经解剖学专业研究生,获医学硕士学位。现任湖北民族学院党委常委、副书记,人体 解剖学 教授,中国解剖学会会员,湖北省神经科学学会理事,湖北省跨世纪学术骨干,校人体解剖学学术带头人

敏彦文,男,1967年12月生,当代回族诗人,甘肃临潭人,中共党员。祖籍江苏南京。1991年6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政治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同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在甘肃甘南州合作二中、甘南州人民广播电台、甘肃广播电视报社甘南分社、甘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任教师、记者(编辑)、主编、副社长、综合秘书、副主任等职。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甘肃日报》等重要媒体发表新闻作品380余篇,45万余字,多次获得全国、全省广播节目编辑奖和全省广播新闻专稿写作奖。创办并主编《甘肃广播电视报·甘南周刊》、《甘南广播电视报》;在国内报刊发表文学作品600多篇(首),120余万字。作品入选《诗刊·中国新诗选刊》、《青春诗选》、《1949—1999甘肃文学作品选萃》、《中国当代诗选》、《第四代诗人诗选》、《新时期甘肃文学作品选》、《开放的天空——最新大学生诗歌精选》、《当代大学生抒情诗选》、《大陆青年诗人诗选》、《甘肃的诗》、《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等数十种诗歌选本。多次获得全国及省级文学专业奖和文艺评论奖。出版诗集《相知的鸟》、思想随笔集《生命的夜露》、文学评论集《甘南文学夜谭》、文化随笔集《在信仰的草尖》等。主编《甘南青年诗选二十人》等书,参编三卷本论文集《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研究文集》(任编委并执行编辑,2010年10月由读者出版集团旗下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106万字)。以比较系统、客观、准确、有理论创新地梳理和评论甘南当代文学60年历史,而被称为“甘南文学教父”。 曾组建西北师范大学边缘诗社和甘南州青年诗歌学会,当选社长和会长,创办《晨昕》、《羚们》诗刊。在《中国穆斯林》、《西北民族大学学报》、《新学术》、《调研与决策》、《甘肃民族研究》、《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学报》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1994年至今)、中国诗歌学会会员(1997年至今)、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1997年至今)、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2001年至今)、甘肃省少数民族作家协会理事(2005年至今)、甘南州作家协会副主席(2007年8月至今)、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子曰诗社社员(2013年4月至今)、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文学委员会委员(2013年12月至今)、甘南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2014年8月当选)、国际华语作家协会终身会员。

1、《〈尚书〉民族思想初探》,《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62-68页(中文核心期刊,CSSCI扩展版期刊);2、《新时期孟子心性论的性质和内涵研究综述》,《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19-24页;3、《新时期孟子心性论逻辑架构研究述论》,《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第118-121页;4、《舜、禹、汤、武本不同——〈尚书〉“圣王”形象“被同质化”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8期(已采用,待发;中文核心期刊);5、《经史分途的“文化层级”和“身份选择”意识——以司马迁及〈史记〉为中心》,《阴山学刊》2011年第9期(已采用,待发)。6、《过度疑古的成因综探》,《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69-72页;7、《近十年孟子诗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济宁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15-19页;8、《连续、递嬗与循环——〈尚书〉的历史变动观》,《东方论坛》,2010年第2期,第89-95页;9、《〈尚书〉的教育思想及其价值》,《柳州师专学报》,2010年第2期,第84-86页及第108页;10、《〈尚书〉的历史本原论和历史主体论初探》,《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第4-7页;11、《〈尚书〉的历史审美观初探》,《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年7-8期,第94-97页;12、《〈尚书〉“革命”论的提出及其历史影响》,《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62-64页;13、《儒家后嗣观念对宗教意识和历史意识的影响》,《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第129-131页(CSSCI期刊);14、《〈尚书〉历史思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第95-99页;15、《新时期孟子心性论与其他心性学说的比较》,《昌吉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第52-56页;16、《“李小龙暴猝”?》,《咬文嚼字》,2011年第1期,第19页;17、《“天子”新考》,《文化学刊》,2011年第1期,第140-145页(此文曾在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内部刊物《励学》2010年第3期第29-36页上刊发、内部交流);18、《孟子和汤因比历史思想之比较》,《中华文化论坛》,2009年第2期,第102-108页(中文核心期刊);19、《中国原始历史意识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论中国原始历史意识溯源研究的前提性问题》,《求索》,2009年第7期,第200-203页及第211页(中文核心期刊,CSSCI期刊);20、《言语之外的孔子形象——以〈论语·乡党篇〉为中心》,《枣庄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第37-40页;21、《孟子思想渊源综考》,《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4期,第65-70页;22、《索绪尔其人其事对治史治学的启示》,《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第101-103页;23、《被忽视的另一面——谈“三礼”中尊重女性和子女的思想》,《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第109-112页;24、《〈尚书〉历史变动观的两重性》,《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5期,第84-87页;25、《文化定向与范式人格》,《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第10期,第21-23页;26、《〈尚书〉天人关系新探》,《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第32-36页(人文社科核心期刊);27、《〈尚书〉的大一统思想》,《绥化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第47-49页;28、《“法先王”思想与周代的特殊关系》,《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2008年:29、《对孔子“生而知之”论的再辨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188-190页,约7000字;30、《孟子“心性论”文学价值的新时期研究》,《时代文学》(理论版)(中文核心),2008年5月下半月刊,第93页,约2500字;1998-2007年:31、《科普也应讲统一战线》,1998年4月5日,《中国教育报》第2版,约800字;32、《对初中语文教材的改进意见》,收入《新世纪语文改革与探索特辑》,陕西师范大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杂志社,2001年5月版,第856-857页,约9000字;33、《“道狭草木长”的“长”》《咬文嚼字》(学生版),2001年第1期(创刊号),第23页,约800字;34、《咬一咬高中第二册语文教材》,收入《中国教师优秀论文集成》,珠海出版社2002年8月版,第355-356页,约9000字;35、《高中语文第一册注释指误》,《语文知识》,2004年第10期,第34页,约1000字;36、《“弃养”与“弃世”》,《咬文嚼字》,2005年第9期,第39页,约800字;37、《毕业了,班级公物怎么办?》,《班主任之友》,2005年第10期,第29-30页,约2000字(该文入选:《影响班主任的101个经典管理案例》,朱玉忠主编,北京: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7年10月版;第18篇,第48-50页)。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主编

刊 名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刊期季刊创刊时间1995年主办单位广西民族大学主编吴尽昭执行主编黄祖宾编辑出版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印 刷广西区党委办公厅凤凰印刷厂国内统一刊号CN 45-1350/N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8462国内总发行南宁市邮政局国外总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国内邮发代号48-96国外代号4765Q国内定价00元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95年,季刊,以反映和传播自然科学研究前沿的新构想和新技术成果为宗旨,设置有科技史研究、计算机技术、数学研究、物理学研究、化学化工研究等栏目,尤其以科技史研究为特色栏目,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栏目主持人,在海内外进行组稿。《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荣获《中国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2003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收录;2004年被美国《爱西斯》(ISIS)(国际科技史权威文摘)、德国《数学文摘》收录;2004年被评为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评比“二等奖”;2006年荣获首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2007年荣获首届全国民族地区十佳自然科学期刊和“名栏”奖;2011年在第二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中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A-)”。 来稿应说明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创新点;引用他人的成果,须注明出处;引证不能用来构成本人论文的主要或实质部分;不得一稿多投或变相重复发表。不委托亦不接受任何中介机构或网站的稿件投递。 题名:20个字以内为宜,可加副标题;不用“试论”“浅谈”等表谦词语。 在文末标注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单位全称,省市名,邮编、电话、Email),职称,学位,研究方向。理论研究类文章署名作者应为执笔者,一般不得超过3名。 关键词: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3~8个,从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包括该文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研究对象、方法与成果的名称以及有利于检索的其他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摘要:100~300字,陈述论文的目的、方法、结论、依据,不谈背景信息、常识性内容,不用第一人称及“本文”“作者”等字样;不对论文的内容作评价;不使用修饰词,不出现图表、公式、标题层次序号、非公知公用符号。 正文:以8000字左右为宜。正文的各级标题书写样式为:一、(二)(4)。 注释:对正文特定内容的解释与说明,以及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和“转引自”等类文献的著录,用圈码标引,在页下注文。

《浑沌学纵横谈》(苗东升、刘华杰著)、《浑沌之旅:科学与文化》、《浑沌语义与哲学》、《分形艺术》、《以科学的名义》、《一点二阶立场:扫描科学》、《中国类科学:从哲学和社会学的观点看》、《看得见的风景:博物学生存》、《天涯芳草》、《博物人生 》、《植物的故事》等。 刘华杰,论自然科学的有限性原则,《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9年6期。刘华杰,浑沌的意义与指称,《自然辩证法研究》,1992年5期。刘华杰,熵量守恒定律没有物理意义,《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年3期。刘华杰,论浑沌对决定论的影响,《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年12期。刘华杰,百年非线性动力学浑沌思想简史,《自然辩证通讯》,1995年5期。刘华杰,“伺服”与“役使”,《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年3期。刘华杰,方法的变迁与科学发展的新方向,《哲学研究》,1997年第11期。刘华杰,分形之父芒德勃罗,《自然辩证法通讯》,1998年第1期。刘华杰,科学元勘中SSK学派的历史与方法论述评,《哲学研究》,2000年1期。刘华杰,休谟问题组与浑沌理论,《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1期。刘华杰,格路谓词的表示与科学实例,《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5期。刘华杰,“反科学”种种:一种语义分析,《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刘华杰,关于对因果性一个教条的质疑,《哲学研究》,2004年第7期。刘华杰,论科普的立场与科学传播的信条,《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4年第8期。刘华杰,《植物学》中的自然神学,《自然科学史研究》,第27卷第2期,2008年。Liu Huajie, Instability, Modus ponens and uncertainty of deduction,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V1, N 4, 2006, 658-刘华杰,博物学与自然美:植物茎手性一例,《艺术与科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67-76页。刘华杰,大自然的数学化、科学危机与博物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47卷第3期,第64-73页。刘华杰,理解世界的博物学进路,《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06期,第17-23页。刘华杰,自由意志、生活方式与博物学生存,《绿叶》,2010年11期,总第149期,第35-42页。刘华杰,博物学与地方性知识,见:江晓原、刘兵主编,《我们的科学文化·科学的越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第33-61页。刘华杰,近代博物学的兴起,见:刘兵等主编,《新编科学技术史教程》,第14章,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12-232页。刘华杰,博物学论纲,《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6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主编

曾路,女,1964年出生,汉族,教授,硕士生导师,外国语学院院长。1985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获学士学位;1995年获美国政府“富布莱特奖学金”赴美留学,1997获美国特拉华大学英语教育专业硕士学位;2005在美国特拉华大学和马里兰大学语言学系作访问学者,从事语言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语言测试,二语习得,语言认知。主持国家级社科项目1项,主持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主持与参与省厅级项目3项。主持教改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科研论文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在《外语界》、《外语电化教学》、《现代外语》、《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等CSSCI期刊、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实用沟通英语》两册共六本,任国家“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大学体验英语》副主编,主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教材《大学英语主题式阅读》等。主要社会兼职:四川省高等学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委员,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四川省高等学校外语教学研究会理事。吴贤哲,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马永平,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1963年生,教授,四川省高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981年考入西安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1985年留校任教,1990年赴日留学,获文学硕士学位,1995年回国,历任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等,其间多次赴日访问、讲学。2007年以引进人才形式进入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为日本文学,主要作品包括:《中级日本语》;《日语初级听力》;《全国导游资格考试指定教材——日语》;《血型人类科学论》;《健康术》;江户后期文学观的冲突——透过异学之禁进行观察;听琴——读“月夜听卢子顺弹琴”和“山夜调琴”;现实的绝望与奋斗的希望——从《鸽子》看大江健三郎文学思想之核心;外语教学中学习者的人格因素分析,等。分管工作:日语、法语、朝鲜语专业教学、外国语学院科研及实验室管理。黄立,女,汉族,研究生,博士。2007年获四川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为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比较文学。获奖情况1、省部级获奖:2010年专著《英语世界唐宋词研究》获四川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2007年6月、2011年6月荣获西南民族大学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科研项目:1、 主持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英译宋词中的女性形象》2、 担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英语世界中国文学的译介与研究》子课题负责人3、 主研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完成)《他者眼中的中国古代文论》4、 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完成)《英语世界的<格萨尔>研究》5、 主持西南民族大学博士创新基金项目(完成)《英语世界唐宋词研究》王 玲,女 ,硕士,外国语学院教授 中共党员1978年考入大学,77级学生。1982年1月毕业,获学士学位。1989年赴国外留学,获国立大学硕士学位。自大学毕业后至今,一直从事教学工作,担任专业教师。到西南民族大学后,先后教授98级至2011级学生的语言文化、社会历史、阅读、写作等外语专业课程及第二外语等。在核心期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数十篇,主持校级科研项目、学校教育教改项目、学生创新项目和国家外专科研项目等数项,出版专著2部。

1、彭邦本:《论春秋时代的蒸报》,《民族论丛》第二辑《先秦民族史专集》,1982年。2、彭邦本:《论晋国政治制度与其霸业盛衰的关系》,《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汇集》,1986年。3.彭邦本:《西周国家结构形式与其共主政体》,《先秦史论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4、彭邦本:《从曲沃代翼后的宗法组织看晋国社会的宗法分封性质》,《中国史研究》,1989年4期;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1990年第5期全文转载。5、彭邦本:《晋国诸法的历史考察》,《先秦史研究动态》,1989年2-3期合刊。6、彭邦本:《牛河梁遗址与文明起源的诸因素》,《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0年3期;全文收入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编《草原文化研究资料选编》一书,2005年。7、彭邦本:《商周古文字和巴蜀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四川社联通讯》,1991年1期。8、彭邦本:On the Originand Formation of the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Abstracts of 12th conference of IAHA(HongKong: University of HongKong, 1991)、9、彭邦本:《论春秋晚期吴文化的北渐对华夏文明的影响》,《铁道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1期。10、彭邦本:《执秩之法与晋国春秋中期的霸业》,《河南大学学报》,1992年1期;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1992年第6期全文转载。11、彭邦本:《周代上层贵族家庭的媵婚制》,《社会问题的历史考察——中国社会史第三次研讨会论文集》,成都出版社,1992年。12、彭邦本:《论中国古代的收继婚》,《北方民族文化》,1992年7月增刊。13、彭邦本:《春秋晚期吴文化的北向影响初探》,《齐鲁学刊》,1992年2期;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1993年第6期全文转载。14、彭邦本:《文明的三因素说置疑——兼论文明时代的一般标志》,《考古与文物》,1993年1期。15、彭邦本:《武王之世分封的初步探讨》,《第二届西周史研讨会论文集》,陕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16、彭邦本:《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历史感》,《高教研究》,1993年1、2期合刊。17.杨追奔、彭邦本:《巴蜀地形因素对古代战争的影响》,《天府新论》1993年2期。18、彭邦本:《周代婚姻礼俗中的禁忌观》,《中国历史社会发展探奥—中国社会史第四次研讨会论文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19、彭邦本:《四川大学近年来的先秦史研究》,《先秦史研究动态》1995年1期(总26期)。20、彭邦本:《论早期文明探索中的几个重要范畴》,《四川文物》,1995年3期。21、彭邦本:《文化与文明概念略论》,《先秦史与巴蜀文化论集》,历史教学社,1995年。22、彭邦本:The Ban for Female Sex in the Ethics and Laws of Ancient China, Abstracts of 14th conference of IAHA(Bangkok: Chulalongkon University, 1996)23、彭邦本:《郭沫若学术风格早期成因的几点思考》,《郭沫若学刊》,1996年4期。24、彭邦本:《早期蜀史诸代的并存、相继关系及其共主秩序考略》,《徐中舒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巴蜀书社,1998年。25、彭邦本:《滇王离西夷辨》,《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4期。26、彭邦本:《楚简〈唐虞之道〉初探》,《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27、彭邦本:《儒墨举贤禅让观平议》,《四川大学学报》,2000年5期。28、彭邦本:《神奇的三星堆——考古学视野中的古蜀历史文化》,《文史知识》,2001年7期。29、彭邦本:《新世纪郭沫若研究笔谈——走进郭沫若,创建郭沫若学》,《郭沫若学刊》,2001年3期。30、《世纪之交的古蜀文化研究力作》,《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4期。31、彭邦本:《世纪回眸——郭沫若古史研究特色的思考》,《郭沫若学刊》2002年1期;又收入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编《郭沫若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一书(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02年第8期全文转载。32、彭邦本:In Search of the Shu Kingdom: Ancient Legends and New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in Sichuan(古蜀王国探研:四川的古史传说与考古新发现),Journal of East Asian Archaeology(东亚考古杂志), vol、1-4, 2002, Brill NV, Leiden, The Neitherland、33、彭邦本:《走出象牙塔的甲骨学》,唐冶泽著《甲骨文趣释》序,重庆出版社,2002年。34、彭邦本:《冲突与对话:从儒家文化资源看东亚现代化》,《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1期。35、彭邦本:《禹族西兴东渐及其在黄河中下游的活动初探》,《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1期。36、彭邦本:《楚简〈唐虞之道〉与古代禅让传说》,《学术月刊》2003年1期。37、彭邦本:《古城、酋邦与古蜀共主政治的起源——以川西平原古城群为例》《四川文物》2003年2期。38、彭邦本:《论旅游业发展中的人文资源开发》,四川省旅游局、四川省民俗学会编《四川旅游文化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39、彭邦本:《禹娶涂山新探》,《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5期。40、彭邦本:《文化多样性视野中的“和而不同”理念——华夏文化传统资源的历史考察之一》,载《世界文化的东亚视角——中国哈佛-燕京学者2003年北京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41、彭邦本:《先秦汉水上游与四川盆地的文化联系渠道试探》,孟世凯、李佩今总纂:《鬼谷子文化研究文集》,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年。42、彭邦本:《名人文化资源开发的文化多样性视角——以沫若故里为例》,《郭沫若学刊》2004年第2期。43、彭邦本:《民俗文化的特征与其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略论》,《中华文化论坛》2004年第4期;载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四川省民俗学会编《四川民俗文化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44、彭邦本:《从大禹到李冰:我国传统水利理念初探》,载四川省大禹研究会编《禹羌文化研讨会文集》。45、陆民主编、彭邦本等副主编:《姑蔑历史文化论文集》,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46、彭邦本:《姑蔑国源流考述——上古族群迁徙、重组、融合的个案之一》,《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2005年第3期全文转载。47、彭邦本:《三星堆:先秦时期长江上游灿烂的青铜文化中心》,载《三星堆与长江文明》(郝跃南主编),四川文艺出版社,2005年。48、彭邦本:《古蜀水文化初抡》,《民俗文化研究》,巴蜀书社,2005年。49、与李翔等合著:《经济中心运行轨迹的透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50、与罗世烈合编:《先秦史研究动态》1995年1期(总26期)。51、罗世烈、林向、彭邦本、彭裕商主编:《先秦史与巴蜀文化论集》,历史教学社,1995年。52、彭邦本:《理性之光——荀子的智慧》,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53、彭邦本:《弭兵古义注释》,收入丛书《兵家智谋全书》,学苑出版社,1996年。54、李学勤主编,彭邦本撰写辞条,《中国历史大辞典》先秦史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55、唐嘉弘主编,彭邦本撰写辞条,《中国典章制度大辞典》,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进学校官网找学报编辑部问问

西北民族大学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本部在兰州市,新校区在榆中。

是ps 我是民大本部07级的学生

是个P,我在那毕业的 压根就没见过那玩意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主编

《20世纪中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1949—1976),新星出版社,2007年6月。《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与文本研究》,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7月。《文学的现代传统》,重庆出版社,2003年5月。《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下),(副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8月。《20世纪中国文学作品选读》(上、下)(副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大地上的事情——中国现当代散文的人文情怀》(主编),四川出版集团·天地出版社,2004年9月。《中国语文》(艺术版),主编,重庆出版社,2007年8月。《大学语文》,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年6月。《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教程》(副主编),国家“十一五”普通教育规划教材,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老舍研究》,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 《中国现代文学观念与知识谱系》,人民出版社,2013年8月。 哲学是文学的精神翅膀,《百家》(安徽)1988年6期。论中国现代文艺思想史上的梁实秋,《学习与探索》1989年3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文艺理论》1989年7期全文转载。五四文学精神:变异、复归与超越,《湖北大学学报》1989年3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89年7期全文转载。落日的黄昏——悲剧与荒诞审美内涵比较,《湖北大学学报》1990 年5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0年12期全文转载。诗化哲学:鲁迅《野草》与尼采《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之比较,《湖北大学学报》1990年1期。何处是孤独者的巢穴——重读《孤独者》,《鲁迅研究月刊》1990年2期。基督教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天津社会科学》1991年5期论中国20世纪文学悲剧意识的价值内涵,《人文杂志》1991年2期。克莱奥、缪斯与人:对历史文学理论及创作的思考,《文艺争鸣》1991年3期。论基督教文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学术研究》1992年1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2年4期全文转载,《1993年中国文学年鉴》“论文选摘”,《新华文摘》1992年5期“论点摘引”。郭沫若与易文化,《河北学刊》1992年5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研究》1992年2期全文转载。郭沫若与侠义精神,《文史杂志》1992年6期。论悲剧意识里的宗教内涵,《社会科学家》1993年1期。被《戏剧艺术》1993年第3期“动态之窗”摘引860字。郭沫若与侠文化,《贵州社会科学》1993年3期。郭沫若与基督教文化,《郭沫若学刊》1993年2期。原典意义:郭沫若与传统文化精神,《学习与探索》1993年4期。隐逸与郭沫若文化心态阐释,《社会科学家》1993年5期。论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艺思想特征,《中州学刊》1993年5期。论近现代尚力美学思潮,《湖北大学学报》1993年4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美学》1993年9期全文转载。论中国现代文学悲剧意识的美学特征,《学术研究》1993年2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3年6期全文转载。论中国现代文学悲剧意识的文化内涵,《江海学刊》1993年1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3年4期全文转载。“吃人”的寓言与象征,《广东社会科学》1993年1期。赎罪的都市——《子夜》的象征结构,《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1期。游戏、梦幻与仪式——通俗文学的文化理想及功能,《通俗文学评论》1993年1期。论古代白话小说的叙述语态,《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3期。基督教与郭沫若文学创作的文化阐释,《河北学刊》1994 年3期。基督教文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基督教与近代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孔雀胆》悲剧主题阐释,《郭沫若学刊》1994年3期。救赎与复仇—《复仇(二)》与鲁迅对宗教终极价值的消解,《鲁迅研究月刊》1994年10期。梦绕家园,心系雨象,《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1期。论郭沫若历史剧与侠文化的现代改造,《求索》1995 年3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戏剧戏曲研究》1995年12期全文转载。论中国现代尚力文艺思潮,《中州学刊》1995年4期。基督教与鲁迅文化心态阐释,《贵州社会科学》1995年3期。中西现代诗学的选择与重建——《凤凰涅槃》与《荒原》的比较性解读,《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2期。论艺术的商品化与商品的艺术化,《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10辑,西南师大出版社1995年。论宗教文化对西方文学悲剧意识的影响,《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4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1996年2期全文转载。大后方文学研究的深化与体系建构,《红岩》1995年5期。在返回语言之根的途中,《星星诗刊》1995年5期。周作人与基督教文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年1期。西方文学悲剧意识的宗教背景,《文艺研究》1996年3期。尚力思潮与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化转型,《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1期。欲望的叙述与叙述欲望——《骆驼祥子》的叙述学阐释,《广东社会科学》1996年3期。萧乾:现代宗教性小说的反殖民话语,《延安大学学报》1996 年3期。历史的心迹——伤痕文学的意义,《短篇小说》1996年2期。沉思的精魂——反思文学的美学追求,《短篇小说》1996 年3期。应时而生的改革文学,《短篇小说》1996年4期。改革文学的叙事视角,《短篇小说》1996年5期。军旅小说创作轨迹描述,《短篇小说》1996年6期。理想是面不倒的旗——重读知青小说,《短篇小说》1996 年7期。文化与文学的“根”——寻根文学的意义世界,《短篇小说》1996 年8期。走向个性写作的小说,《短篇小说》1996年9期。市井风俗小说,《短篇小说》1996 年10期。文化转型与先锋小说,《短篇小说》1996年11期。意义的迷失与碎片——先锋小说的创作特点,《短篇小说》1996年12期。中国当代文学辞典(参编),王庆生主编,武汉出版社,1996年2月。生存边界性的话语意义——《生死场》叙述策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2期。“新状态”文学的自我表述,《短篇小说》1997年6期。新体验与新体验小说,《短篇小说》1997年8期。新写实小说的叙事风格,《短篇小说》1997年4期。文本游戏的边界与精神的救赎—先锋小说的形式终结与转向,《短篇小说》1997年2期。新笔记小说论,《短篇小说》1997年5 期。文化转型与先锋小说,《短篇小说》1997年11期。语言游戏与叙事革命——先锋小说的文体实验,《短篇小说》1997年1期。回到生活深处——新写实小说的写实精神,《短篇小说》1997年3期。新状态文学创作描述,《短篇小说》1997年7期。论端木蕻良小说创作的美学意蕴,《民族文学研究》1998年3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8年12期全文转载。宗教作为一种可能的现代价值资源——吴宓的宗教观,《贵州社会科学》1998年6期。吴宓与现代知识分子的生存空间,《红岩》1998年1期。老舍小说文体形式的自觉与创造,《民族文学研究》1999年1期。端木蕻良小说文体的文化意味 《广东社会科学》1999年4期。语言感觉与想象的无限可能性,《红岩》1999年1期。走向大众性、仪式性与地域性的贺岁晚会,《当代电视》1999年3期。鲁迅小说的精神世界,《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22期。文学知识、文学组织和审美信念——晚清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福建论坛》2001年4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1年10期全文转载。收入《中国现代文学传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基督教与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和文体资源,《湖北大学学报》2001年2期。《新华文摘》2001年7期“论点摘编”。《圣经》与中国现代文学的文体建构,《贵州社会科学》2001年1期。论李金发诗歌中的“上帝话语”,《诗画双馨——林凤眠、李金发诞生100周年纪念文集》,花城出版社2001年8月。北村与基督教文化,《涪陵师专学报》2001年2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现当代文学文摘卡》2001年3期摘录。沈从文与基督教文化,《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2期。曹禺与基督教文化,《常州工学院学报》2001年3期。走向多元化的中国现代文学知识,《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2期。《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2期以“现代文学的合理性意义”为题作“论点摘编”。从思想启蒙到现代性的反思—现代性与中国文学的意义限度及可能,《文艺争鸣》2002年5期。论张晓风散文的神性情怀,《河北学刊》2002年6期。曹禺与基督教文化,《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5期。文学制度:现代文学的一种阐释方式,《文艺研究》2003年4期。重写文学史:一段问题史,《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5期。中国现代文学的《圣经》资源——以语言文体为例,《江海学刊》2003年5期。文学制度与文学的现代性,《湖北大学学报》2003年6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4年1期全文转载。论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的生成背景,《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年1期作“论点摘编”。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文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区域文化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5月。重写文学史:意图与效果,《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年3期。历史性与审美性:现代中国文学的圣经传释,《圣经与文学阐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6月。新时期文学思潮中的西部文学,《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6期。中国现代文学的生产体制问题,《文学评论》2004年2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6期全文转载。毛泽东文艺思想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年3期“论点摘编”。《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2期以题为“对一种文学论争机制的反思”作“论点摘编”。文学传播与中国现代文学,《贵州社会科学》2004年1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3期全文转载。从“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到“战国策派”,《河北学刊》2004年2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5期全文转载。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作,《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3期。网络诗歌的文学史意义,《江汉论坛》2004年5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文艺理论》2004年9期全文转载。整理国故与新文学秩序的建立,《湖北大学学报》2004年6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5年2期全文转载。从现代性到全球性——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问题,《福建论坛》2005年10期,收入《置身于全球化的惊涛骇浪,共创现当代文学的新纪元——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文学研究中的“文化”话语——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为例,《山花》2005年12期。文学审查与中国现代文学,《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2辑,巴蜀书社,2005年12月。传统文化与基督教的相遇与交战——林语堂与基督教关系的文化阐释,《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2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报刊文摘《哲学》)2005年02期论点摘录。中国现代诗歌中的上帝意象,《文学评论》2006年第6期。论老舍文学创作的民粹思想倾向,《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3期全文转载。从晚清到五四:中国文学转型的制度阐释,《福建论坛》2006年第6期。《西方美学史》与中国当代美学的知识建构,《湖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梁实秋的文学批评与新文学秩序的重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3期。文学体制与当代作家的思想改造,《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文化空间的形成与知识分子的形成——以战时北碚的文化生态为考察中心,《红岩》2006年第1期。没有诗意的生活——强雯小说的荒诞感,《红岩》2006年第1期。散文作为智者的游戏——张于散文的精神气质,《红岩》2006年2期。《2006重庆评论》,重庆出版社,2007年11月。文学会议与当代文学体制的建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4期全文转载。收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人民需要与中国当代文学对读者的想象,《西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现当代文学文摘卡》2007年第2期摘录。《文化批判》与中国新文学的话语革命,《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超越外部与内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方法转换与互动,《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文艺理论》2007年第9期全文转载。文学政策与当代文学的制度阐释,《福建论坛》2007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文艺理论文摘卡》2007年第4期摘录。中国当代群众写作的文学大众化想象,《学术研究》2007年第7期。基督教为何能够进入中国现代文学,《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5期。文体与政治:革命样板戏的发生,《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文学生产资料与当代文学体制的建立,《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文艺理论》2008年第1期全文转载。文学机构与中国当代文学,《扬子江评论》2007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10期全文转载。《文化批判》与左翼文学的话语生产方式,《中国左翼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汕头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自我”形象的改写与重构—关于郭沫若《创造十年》的删改,《郭沫若学刊》2007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8年第5期全文转载。基督教文化:新时期小说的叙述与想象,《神学美学》第1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12月。小说的轻与重:关于莫怀戚的《和平时代》,《红岩》2007年第4期。论老舍文学创作的民粹思想倾向,《世纪之初读老舍》,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7月。文学制度取决于社会制度,《南方周末》2007年11月8日。文学史观与现代文学史的重构,《江汉论坛》2008年第5期。《学术界》2008年第4期“论点摘编”。中国当代文学体制建构的苏联资源,《中国文学研究》2008年第1期。第一次文代会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生,《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基督教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体验,《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当代文学运动的意识形态特征,《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08年第3卷第1期。汉语新文学史的意义,《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码头文化:《白沙码头》里的重庆形象,《红岩》2008年第6期。从灵的文学到灵性文学——中国文学的神性资源问题,《东京文学》2008年第11期;收入《灵魂拯救与灵性文学》,新加坡青年书局,2009年2月。《有你就有戏》与互动电视剧的意义,《当代电视》2008年第11期。《西部电视》2008年第5期,《长江传播》2008年第4期。驳杂的现代:郭沫若与中国现代批评话语体系,《当代视野下的郭沫若研究》巴蜀书社,2008年。基督教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体验,《新华文摘》2009年第1期。论老舍小说的叙事伦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5期。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反思与重建:学科还是意义?《兰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闲适与尚力:中国现代审美价值的裂变,《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第12期。鲁迅作品中“狗”的话语谱系与国民性隐喻,《纪念鲁迅定居上海8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4月。边缘即中心:《甘肃社会科学》的学术追求,《学林华章——<甘肃社会科学>创刊30周年纪念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学会与时代对话,《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2月17日,第11版。重庆姿势:关于红岩文学奖,《红岩·文学评论》2009年第2期。文化遗址与都市文化建设:以重庆抗战遗址保护为中心,《文化中国》(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中心)2009年第4期。“文以载道”观的批判与新文学观念的确立,《文学评论》2010年第1期。中国现代文论的重估与民族话语重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1期。“主义”话语与五四新文学运动,《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4期。诗学的政治:京派文学的审美主义,《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3期。日本经验与中国文学的激进主义,《晋阳学刊》2010年第3期。新史料的发掘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诉求,《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View of Literary History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History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 Issue 2 / 2010 ,Pages: 232-社会正义与个人德性:老舍文学创作的伦理诉求,《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老舍与民族文化——纪念老舍先生诞生1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3月。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发生与转向,《艺术百家》2010年第5期。诗人气质与史家风范:陆耀东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5期。鲁迅纪念中的胡风声音(第一作者),《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文学制度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9月28日。以美育代宗教与中国现代美学的身份认同,《艺术百家》2011年第5期。评张传敏《民国时期的大学新文学课程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7期。传统的潜伏:苏雪林的文笔论和道德观,《湘潭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1年第5期全文转载。论“美”作为新文学的尺度及其限度,《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1年第6期全文转载。抒情作为“主义”与新文学的自我认同,《江海学刊》2011年第2期。作为“无物之阵”的流言与鲁迅的精神世界,《湖北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谁有话语权?——《离婚》的反讽意味,《文艺争鸣》2011年第9期。国家文化安全的价值意义,《前进论坛》2011年第9期。多维视野下“十七年”文学的丰富图景,《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修辞还是判断?——文学批评的身份重建,《山花》2011年第10期。历史化与经典化:中国当代文学的评价问题,《求是学刊》2011年第6期。生存体验与知识趣味:鲁迅对朱光潜“静穆”说的批评,《江汉论坛》2011年第12期。“然而”与《野草》的话语方式,《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渎神的诗性:《受戒》作为1980年代的文化寓言,《当代文坛》2012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2年第5期全文转载。在时代的风陵渡口:郭沫若与现代中国的权势转移,《福建论坛》2012年第2期。歉疚与嗟悔:在父子情深的背后——《背影》的心理分析,《名作欣赏》2012年第10期。177.悲悯的诗性:吴佳骏散文的精神气质,《红岩··重庆评论》2012年第4期。 《<呐喊>自序》与鲁迅的“五四”,《文艺争鸣》2013年第1期。179.身份对身体的压抑与认同:《夜》的政治意味与哲理内涵,《名作欣赏》2013年第4期。 冰心散文风格的传统资源,《苏州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181.题材中心论:重庆小说的得与失,《重庆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 白话文运动中的文章观念,《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7期。

专著《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民族出版社教材《社会人类学讲义》,与王晔合编林耀华教授遗作,鹭江出版社,2003。“体质人类学”、“人类学理论轨迹”,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1949年以来的台湾的民族学/人类学研究”,载与王建民、胡鸿保合著《中国民族学史》下卷,云南教育出版社,1999。“体质人类学与民族学”、“语言学与民族学”,载宋蜀华主编《民族学理论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语言与民族文化”、“中国的经济文化类型”,载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1997年修订再版。“进化学派”、“博厄斯学派”、“结构人类学派”诸条,载《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地理环境与民族教育”、 “民族地区的文化模式与民族教育”,孙若穹等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概论》,中国劳动出版社,1990。译著《中国文化经典名言》英译,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张小明:《藏传佛教》,中国画报出版社,(汉英)2004郝瑞:“人类学研究的种种困惑”,民族艺术,1-4/2004,连载。黄树民:“比较方法在人类学中的应用与滥用”《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第3期。郝瑞:“人类学调查的种种困惑”,《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王庚武:“论海外华人的中国文化中心”,郝时远主编《海外华人研究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高斯明:“论人类学科学的整体性”,中央民族大学学报5/2000。高斯明:“人类学与美国”,《民族译丛》1/1989。李济:《中国人的形成》,与胡鸿保等合译,载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李光模编《李济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马文·哈里斯:《文化唯物论》,与王曼萍合译,华夏出版社,1989。学术论文汉语民族一词的语境中性与皮格马利翁效应,《思想战线》2011年第4期中国文明结构:少数民族发展与国家安全社会和谐,《文明》2010第1期汉族:不断飘移的民族,《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第2期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昆明宣言》起草,2009年7月31日通过。“少数民族发展与中国社会和谐”,《中国民族报》,2009“少数民族看奥运,多少祈盼在心中”,《中国民族报》,2008年8月9日第6版。“第四代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和谐”,《文化产业》,2008年5月,创刊号。“民族文化传统与川北灾区震后重建”,《中国民族》6/2008“社会和谐与民族文化公平传承”,《中国民族报》,2008,4月11日,第6版“好想的摩洛哥与难说的拉比诺”,《摩洛哥田野作业代译序》,商务印书馆,2008“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民间文化研究”,《民间文化论坛》,2007年第2期,第11-15页。“重建有神的社区”,《中国民族报》2007年3月23日第6-7版“简论中国的多元文化与和谐社会”,《思想战线》,2006年第2期。Putting the Shattered World Together Again,China’s Ethnic Groups, V 02, N2, “人类学视野下的东西方文化比较”,《民族艺术》,2003,第6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搭建跨文化理解的新平台”,《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3年11月21日第12版。“民族学的学科内涵与人才培养”,《光明日报》,2003年6月17日B4版。人大报刊复印转。“试论民族学的知识结构与应用领域”,《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3/6/第1-4页。“中国民族概念的确切含义”:Wrestling with the Connotations of Chinese Minzu”, in Gyanendra Pandey and Peter Gescheire : The Forging of Nationood, Manohar Publishers and Distributors, New Delhi,India, 2003“弱势群体的主体性与现代社会的互主性”,《中华读书报》,2002/5/15第17版“在开放中守护传统:斯洛文尼亚的民族和民族工作”,《世界民族》2001第6期。“‘民族概念’与中国民族研究的可能范式”,载《人文世界》2001年第1卷,第204-19页。“凉山彝族婚改文献的民族学解读”,与胡英姿合撰,《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1/5;另载《凉山民族研究》2001年年刊(内部)。“我所理解和从事的人类学”,《广西民族学院学报》,3/2001“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林耀华教授祭文”,《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2001“林耀华教授与少数民族和民族研究”,《中国民族》,1/2001。“中国的西部开发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亚洲报告2000》。“涂尔干及其学术遗产”,《社会学研究》,5/2000。“林耀华教授的学术生涯”,《民族教育研究》,3/2000。“马林诺斯基与中国人类学”,《民族艺术》,3-4/1999(连载)。“1949年以来的台湾民族学”,《广西民族研究》,2、4/1999(连载)。“中国的现代化与民族学的中国化”,《满族研究》3/1995。“关于中国多元文化的事实、理解与表述”,马启成等编:《民族学与民族文化研究-纪念林耀华教授从教5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与人合撰,《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1988。“中国民族学的南北特色”,何龚等编《中国民族历史与文化》,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论中国的民族分布格局及其成因”,《宁夏社会科学》4/1985。会议论文“百年中国的社会转型与民族区域自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2-12-5;日本滋贺县立大学2012-12-8“构建和谐社会与重建语言社区”,2007-11-11日,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讲课。“从穷则思变到富而好礼:和谐社会的人类学思考”, 2007,10月31日,水利部移民局黄山培训班讲课。“构建和谐社会与重建有神的社区”,2006,12,18,北京师范大学“传统社区文化与少数民族公共卫生安全”,2006,7,10,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的‘两区’开发与少数民族权益保护”,2005,3,5,中央民族大学“公民、居民、城乡、贫富与族群:凉山农村流动人口问题的人类学分析”,2002年12月14-17花莲,台湾东华大学原住民民族学院。“从社会发展史到文化生态学-中国民族学的研究范式转换”,2002年7月恩施,中国民族学会年会“概念、政治与历史文化-也谈‘民族’一词的用法与译法”,1998年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讨会。“中国统一的维系力量”,1997年6月13日美国Palo Alto高等中学国际活动日讲座。“中西民族概念比较”,1997年2月4日,夏威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讲座。“民族-西方概念与中国事实”,1997年3月5日,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讲座。“重建后中国民族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1995年5月14日在青年民族学者座谈会发言。“中国民族概念的确切含义”,1995年2月6-9日新德里SEPHIS WORKSHOP论文。“传统中国的社会家族主义与文化天下主义”, 1994年11月25-27日香港科技大学东亚种族认同研讨会论文。承担学术课题撰写的研究报告中国少数民族政策和民族宗教事务管理改革前沿探索,乐施会、国家民委(2012)“自然资源开发与社会文化和谐”,中国-瑞士国际研讨会,(已执行),“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口双向流动和景观、机制和政策管理需求研究”,民大,2010“世界主要国家民族识别和民族政策资料收集和比较研究”,国家民委,2010“人类学民族学国际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昆明宣言起草,国家民委,2009“中国民族学导论”,中宣部、教育部马工程、主要参与人“中国少数民族水电移民补偿安置体系研究”,中国水电集团,2008“贵广高速铁路社会评估和少数民族发展计划”,世界银行、铁道部2008“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保护与发展”2006,12月,国家民委文宣司,执笔人之一。“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调查报告提纲”,3,国家宗教局、执笔人之一。“从社会发展史到文化生态学”,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内参2003刊登。“民俗文化与时代精神”,2002“论弱势群体的主体性及其在当代语言中的缺失”,2002“民族-西方概念与中国事实”, 1996“与时俱进的中国民族概念及其含义”,在编写论著《中国各民族百科全书》中方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与英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华民族文化》,黄河出版社集团,30万字《东西方文化比较》-教材20万字《民族学/人类学通用教程15讲》-教材20万字《体质人类学》教育部部颁教材,20万字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