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科学管理研究杂志社主编

发布时间:

科学管理研究杂志社主编

刘曼红 姓名 刘曼红 性别 女 工作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应用金融系 职称 教授 教育背景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学士 俄克拉荷马大学管理学硕士 康奈尔大学经济学博士 工作经历 1998年10月创办中国人民大学风险投资发展研究中心,并任主任职务。该中心是国内第一个风险投资学术研究机构,以研究立足,结合实践,在国际化背景下为非公开权益资本与风险投资的发展做出开创性的贡献,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和社会兼职 北京市政府金融顾问 中国人民大学风险投资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波士顿中国风险投资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风险投资专业委员会名誉副主任 《中国风险投资年鉴》副主编;《中国风险投资》、《科学投资》、《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等多家杂志编委 维新风险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讲授课程 教学成果和荣誉 “东亚金融危机:原因与对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科研项目,1 – 9 “中国风险投资方向”,教育部归国人员基金科研项目,12 – 6 “风险投资经验总结”,北京高科技风险投资公司(与李宝山教授联合负责), 12 – 3 “中国风险投资公司摸底调查”,科技部火炬中心研究项目,4 – 11 “高科技项目价值评估”,国家科技评估中心科研项目,1999 “中关村风险投资机制的建立”,北京中关村园区科研项目,1999 “中国风险投资基金管理模式”,科技部科研项目,2000 – 2001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体系”,亚洲开发银行科研项目,2001 - 2002 “高科技与风险投资”,教育部重大课题,2002 - 2004 “高科技园区研究项目”,青岛高科技园区,2004 <证券公司净资本管理研究>,世界银行研究项目, 2005 科学研究方向 非公开权益资本、风险投资,企业家融资 代表性学术成果 2005,《发展风险投资,克服创业者陷阱》,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2005,《风险投资在构建创业企业治理机制中的作用》, 《管理现代化》第1期; 2005,《借鉴美国经验 促进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光明日报》; 2005,《外资进入中国风险资本市场浅析》,《科学管理研究》第6期; 2005,《十年风险投资》, 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香港)《中国风险投资》第2期; 2005,《为本土创投开辟更多退出渠道》, 《中国证券报》; 2005,《风雨兼程 十年投资路》,《新欧侨报》; 2004,《民间资本的作用:企业家如何与中国的非公开权益资本对接》(与哈佛大学Bat Batjargal 合著)发表于美国核心刊物Organization Science, 4月; 2004,《展望2004年中国创投》,《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 2004,《风险投资理论:投资过程研究的理论发展和前沿》 ,《国际金融研究》第三期; 2004,《将外资引入国有控股风险投资公司》,《商业周刊》中文版月刊第7期; 2003,《中外合资风险投资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科技与企业》第10期; 2003,《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前景》,2003年3 刊于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风险投资在中国的发展》一书; 2003,《2002年国际风险投资回顾与展望》,《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3月; 2002, 风险投资的特征,《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1月; 2002,VentureCapital in China, SPRIE Conference, Standford University , July ; 2002,《西方金融理论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应用》,《证券市场导报》1月; 2002,《风险投资未必要投高科技》,《中国经营报》8月; 2001,《风险这边独好》,《中国经营报》9月; 2001,《长期投资等待收益的教授》,《光明日报》2月; 2001,Venture Capital and Business Ethics in China, with Stephan Rothlin, < Profile of Poverty and Network of Power>, Madras, India, F 2001; 2001,《我国风险投资现状浅析》,《广东风险投资》1月; 2001,《告诉你风险投资的秘密》,《内蒙古晨报》9月; 2000,《风险投资:新经济与文化》,《科技日报》6月; 2000,《新经济下的创新和金融》,《上海证券报》8月; 2000,《资本与网络蜜月未结束》,《深圳商报》8月; 2000,《风险投资开始变脸》,《深圳证券》9月; 2000,《风险投资的第三要素》,《中国科技信息》11月; 1999,《风险投资公司的运作程序》,《中国科技信息》1月; 1999,《中国风险投资谨慎十大误区》,《经济日报》10月; 1999,《我国目前发展风险投资的几大误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10月; 1999,《我不回避金钱的诱惑》,《生活周刊》2月; 1999,《风险投资的出口途径问题研究》,《证券市场导报》4月; 1999,《刘曼红教授谈风险投资》,《中国科技信息》4月; 1998,《对发展中国风险投资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外科技信息》12月; 1998,《风险投资接轨未来》《中国科技报》5月; 1998,《风险投资探析》,《金融研究》10月; 1998,《风险投资知识时代的新经济神话》,《中国经济信息专题报道》; 1998,A Note on India’s Venture Capital Industry,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

是的

科学管理研究杂志社

不用,给杂志社投稿,如果过的话,编辑会通知你的!

《科学管理研究》杂志面向实践,开拓理论,着重以经济社会大系统为背景探讨中国科技系统的运行机制、发展战略及其方针政策和管理问题;及时追踪国内外最新的科技管理信息;广泛开展科技体制改革、企业及农村技术进步、科技与经济结合以及决策预测理论、科学学、人才学、未来学等方面的综合性研究;同时努力探讨软科学研究方法论、软科学学科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主要读者对象:科技工作者、科技管理者、经济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以及企业家和有志钻研软科学研究的广大干部。

1.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300个汉字以内,必要时可以加副标题,最好并译成英文。2.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3.提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100-200字为宜。4.关键词:3-5个,以分号相隔。5.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过1万字,用A4纸打印,正文用5号宋体。7.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8.图表:文中尽量少用图表,必须使用时,应简洁、明了,少占篇幅,图表均采用黑色线条,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应有简明表题(表上)、图题(图下),表中数字应注明资料来源。9.注释:是对文章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说明,其序号为①②③……,注释文字与标点应与正文一致,注释置于文尾,参考文献之前。10.参考文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文中用序号标出,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K]。11.基金资助: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12.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13.其他:请勿一稿两投,并请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投寄稿件后,等待审查。审查通过编辑部会通知您一般杂志社审核时间是1-3个月:如果要是到我中心给你论文代发请详细看。

是08中文核心!(科学、科学研究(除情报学)类核心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杂志社副主编熊俊

现在市面上有几个新媒体运营的工具,感觉大同小异。要么主打编辑器(比如秀米);要么主打账号排行(比如新榜)所以题主问的是内容管理和分发的话,可能真的比较合适的就是【72助手】了。。一个是:采集能力很实用——没有那么多复杂的排行,就是自定义内容库。关注自己要关注的号,来来回回其实也就是那几个。。但是本人最喜欢用的部分还是它的发布能力!!!!——多平台同时管理和发布这个太喜欢了。。不用一个一个平台去刷,好省时间!

医养结合”就是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其中,“医”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养”包括的生活照护服务、精神心理服务、文化活动服务。利用“医养一体化”的发展模式,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等为一体,把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首要位置,将养老机构和医院的功能相结合,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的新型模式。中文名医养结合外文名Combination of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解释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意义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试点单位两批共90个国家级试点单位概念的形成随着我国现阶段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矛盾重重,由于一些“老年病”的常发、易发和突发性,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治疗和看护问题困扰着千家万户。而现状却是——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互相独立、自成系统,养老院不方便就医,医院里又不能养老,老年人一旦患病就不得不经常往返家庭、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既耽误治疗,也增加了家属负担。医疗和养老的分离,也致使许多患病老人把医院当成养老院,成了“常住户”。“老人‘押床’加剧了医疗资源的紧张,使真正需要住院的人住不进来。项目推进2016年6月,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民政部发布了《关于确定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的通知》,于9月发布了《关于确定第二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的通知》,文中确定了以北京市东城区等50个市(区)作为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以北京市朝阳区等40个市(区)作为第二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并明确了试点单位应尽快建立相关机制,全面落实医养结合工作重点任务,确保试点取得积极进展,收到良好社会效果。2018年11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发展养老产业、推进医养结合,提高老有所养质量。要求简化医养结合机构设立流程,实行‘一个窗口’办理,由相关部门集体办公、并联审批,不能再让市场主体跑来跑去。强化支持政策落实,促进现有医疗卫生和养老机构合作,发挥互补优势。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促进农村和社区医养结合,建立村医参与健康养老服务的激励机制。鼓励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并在职称评定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服务模式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不少养老机构开始以发展“医养结合”为核心的服务模式。比如:以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以养为主”为核心的健康养老专业服务,为长者提供持续的日常保健、健康促进、中医康复、养老护理及其他生活便利服务,秉承“尊重、朴诚、平等”的核心价值观,为住户提供个性化的专业服务,为不同需求的老人提供高品质的“医养结合”服务2019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同时宣布将快速、持续推进“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计划到2022年形成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养老的有效合作新模式。

现在不管是运营人员还是自媒体写手,为了让文章被全网的人看到,不仅仅是运营微信公众号,甚至还会开通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号、网易号、企鹅号、微博等十几个平台的账号。但这样一来,就大大增加了时间成本,如果文章要推送到5个甚至更多平台,登录账号、来回复制粘贴、最终发布,至少要60分钟以上。如果文章含有视频,还要确保推送成功,就要花更久的时间了。账号管理也非常麻烦,每天打开十几个网页一一登入,但是如果你一不小心忘记了,估计又要麻烦别人查找,多人管理账号,还存在账号信息曝光,内容泄露等危险。所以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有一个新媒体一键分发工具。大多数的一键分发工具是在后台编辑好一篇文章后,自动同步到其他自媒体平台,或者单独下载一个第三方工具,又或者使用网页插件,把文章分发到其他平台这些分发手段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问题,有的时候无法100%完成分发,需要重复登录等。因而,选择一个合适的分发工具也十分重要,我了解到的比如维权骑士的士值品牌馆,就是不错的工具,算是自媒体人必不可少的助手。在这个平台上可以一键分发到多个平台,而且直接在网页上操作即可,不用下载软文和插件,如果你有需求的话可以去试试。

1、医养结合基本内涵与特色从内涵上来讲,医养结合具有以下基本特点:从保障目的来看,与传统养老模式一样,医养结合旨在为老年人提供老年生活服务,以使老人安度晚年;从参与主体来看,它联合传统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旨在通过多元化的参与主体,为老年人提供一种新型的养老服务;从服务内容来看,由于引入了现代医疗技术,它能够提供更加专业、便捷的养老服务,有效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从保障对象来看,尤其适宜处于大病康复期、慢性病、易复发病患者等无法在传统养老模式中得到良好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刚需来源于自我照顾能力不足的老人,或家庭功能或照顾者能力不足的老人,而这其中如果将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需求作为两个需要维度的话,强调老年照顾中的医疗和照护两个方面。从人性角度来看,它同时考虑了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与医疗需求,符合现代老年人“医养共需”的基本生活需求。从广义范畴来界定,医养结合不仅是将传统养老保障与现代医疗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养老方式探索,还意味着一种跨越式的养老新理念。首先,与传统养老模式相比,两者提供服务内容的差异最为明显。医养结合模式在提供传统养老模式所包含的养老服务的基础上,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医疗和康复服务,实现了传统养老服务与现代医疗服务的结合。其次,医养结合模式不同于传统养老模式具有明确的责任主体,比如居家养老的责任主体是家庭,机构养老的责任主体是各类型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没有明确的责任归属主体。在具体实践中,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可以是设有老年病科的医疗机构,或者是医疗机构分设、下属的养老服务单位,也可以是和医疗机构开展合作的养老院、福利院。因此,医养结合并不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养老模式而存在,更多意义上,是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服务供给方式而运转。它可以和任何传统养老模式相结合,在任何养老模式中以不同形式实现医养结合的服务供给

科学管理研究杂志社编辑部

《经济学观察报》

是08中文核心!(科学、科学研究(除情报学)类核心期刊)

自主创新专论、科技发展与(zheng)策、公共科技管理、科技指标与评价、科学管理方法论、区域科技进步、 高校科技管理、工商科技管理、产业科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与知识产权管理、产业集群与创新研究、信息化研究、科技项目管理、科学学研究等。

南方日报,我们老师推荐的,呵呵不过我推荐看财富

科技管理研究杂志社

《科技管理研究》杂志创刊于1981年,是经国家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月刊。由广东省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会主办,并与中国科技指标研究会合办。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7695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223/G3 邮发代号:46-120。

自主创新专论、科技发展与(zheng)策、公共科技管理、科技指标与评价、科学管理方法论、区域科技进步、 高校科技管理、工商科技管理、产业科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与知识产权管理、产业集群与创新研究、信息化研究、科技项目管理、科学学研究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