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专利类型代码123

发布时间:

专利类型代码123

按照由左向右的次序,专利申请号中的第1—4位数字表示受理专利申请的年号,第5位数字表示专利申请的种类,第6—12位数字(共7位)为申请流水号,表示受理专利申请的相对顺序,最后小数点后的1个数字为校验位。。其中第5位数字申请种类号用1位数字表示,所使用数字的含义规定如下:1表示发明专利申请;2表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3表示外观设计专利申请;8表示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PCT发明专利申请;9表示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PCT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具体详细为专利申请号1993-30的编号规律:申请年号(2位)+专利种类(1位)+申请顺序号(5位)+计算机校验位(1位) 如:01至今编号规律: 申请年号(4位)+专利申请种类(1位)+申请顺序号(7位)+计算机校验位(1位) 如:6专利申请种类: 1= 发明专利申请 2=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3=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 8= 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PCT发明专利申请 9= 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PCT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申请日的代码 (22)

我国专利的类型  根据我国专利法第二条,专利申请分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  设计三种类型:  发明:指针对产品、方法或者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指针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外观设计:指针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申请国内专利的步骤  (1)、申请专利前,在代理人的专业指导下,对自己的发明创造进行分析,考虑申请哪一种专利(发明or实用新型or外观设计)。  (2)、申请人可以对自己的发明创造进行检索,也可以不进行检索而直接申请,检索非万能,更非必须,一般情况下,并不建议进行检索。但无论如何,申请人应对其发明创造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负责。  (3)、属职务发明的,申请人为单位;属非职务发明的,申请人为个人。  以单位名义申请要在我方提供的委托书上盖公章,以个人名义申请的要在委托书上签字,然后签定委托合同,并按规定缴纳官方费用以及支付代理费。  (4)、提供发明人或设计人名单(自然人,人数不限)。  (5)、申请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要提供技术交底书给专利代理人,专利代理人对其进行提炼加工,整理成规定的申请文本,具体包括以下资料:  A、发明创造的名称。  B、发明创造所属的技术领域。  C、就申请人所知,写明对发明或实用新型的理解、检索、审查有用的背景技术,并且引证反映这些背  景技术的文件。  D、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并且能够实施。  E、发明或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  F、提供附图,能明确、完整体现发明创造技术内容的外形图、结构图、分解图或其他附图,有电路的,  应给出具体电路图(附图一般不要尺寸和配合)。应写出与附图相对应的文字说明,重点讲述各部  分结构及组合的位置连接关系,并结合结构对其工作过程进行综合说明。  G、给出实施发明创造的不同实施例,尤其对于化工类申请,实施例一般是必不可少的。  注:以上各项,为申请人方便,建议填写我公司为申请人准备的远航公司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  (6)、申请外观设计专利要提供符合要求的图片或照片,还可以作必要的说明。对图片或照片的要求是:一般需提交产品六面视图两套,尺寸不得小于3?cm,也不得大于15?2cm。  没有图片或照片的可提供实物样板,由我公司拍照或制图,费用另计。  受理专利申请的部门  申请专利时,可以委托我公司将申请文件直接提交到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受理处,也可以提交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全国各地设立的专利代办处,目前我公司可以代理向位于广州、深圳的专利代办处提出申请。  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  (1)、依据专利法第五条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  A、违反国家法律的发明创造。  B、违反社会公德的发明创造。  C、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  (2)、依据专利法第二十五条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  A、科学发现。  B、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C、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D、动物和植物品种。  E、用原子核变换方法所获得的物质。  受理通知书  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专利申请的,经过形式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予以受理(见受理流程图)  ,由专利行政部门制作受理通知书,确定申请日、申请人、申请号以及申请名称等,下发申请人,该申  请根据流程进入审查程序。

总共有13位,其中开头的话会有大写的字母ZL+申请的年份+(1-3,8-9)专利类型(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PCT发明专利\PCT实用专利)+申请的顺序号+计算机的校验位,举个例子:ZL2013106997442一种以太阳能发电为供电源的智能运输飞艇。

专利代码123

国际/地区组织代码代码 组织OA 非洲知识产权组织BX 比何卢知识产权局EA 欧亚专利组织EP 欧洲专利组织EM 欧洲内部市场协调局GC 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专利局WO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家/地区代码 代码 国家/地区AD 安道尔共和国AL 阿尔巴尼亚AM 亚美尼亚AR 阿根廷AT 奥地利AU 澳大利亚BE 比利时BG 保加利亚BO 玻利维亚BR 巴西BY 白俄罗斯BZ 伯利兹CA 加拿大CH 瑞士CL 智利CN 中国CO 哥伦比亚CR 哥斯达黎加CU 古巴CY 塞浦路斯CZ 捷克共和国DE 德国DK 丹麦DO 多米尼加共和国DZ 阿尔及利亚EC 厄瓜多尔EE 爱沙尼亚EG 埃及ES 西班牙FI 芬兰FR 法国GB 英国GE 格鲁吉亚GR 希腊GT 危地马拉HK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HN 洪都拉斯HR 克罗地亚HU 匈牙利ID 印度尼西亚IE 爱尔兰IL 以色列IN 印度IS 冰岛IT 意大利JP 日本KR 韩国LT 立陶宛LU 卢森堡LV 拉脱维亚MA 摩洛哥MD 摩尔多瓦MO 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MX 墨西哥NI 尼加拉瓜NL 荷兰NO 挪威NZ 新西兰PA 巴拿马PE 秘鲁PH 菲律宾PK 巴基斯坦PL 波兰PT 葡萄牙PY 巴拉圭RO 罗马尼亚RU 俄罗斯联邦SA 沙特阿拉伯SE 瑞典SG 新加坡SI 斯洛文尼亚SK 斯洛伐克SV 萨尔瓦多SY 叙利亚阿拉伯共和国TH 泰国TN 突尼斯TR 土耳其TW 中国台湾UA 乌克兰US 美国UY 乌拉圭UZ 乌兹别克斯坦VE 委内瑞拉VN 越南YU 塞尔维亚

另外,补充一下,假冒专利由于侵犯了他人的合法利益,还要承担民事责任,冒充专利行为就不存在侵犯他人利益。

专利号类型的代码

国际/地区组织代码代码 组织OA 非洲知识产权组织BX 比何卢知识产权局EA 欧亚专利组织EP 欧洲专利组织EM 欧洲内部市场协调局GC 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专利局WO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家/地区代码 代码 国家/地区AD 安道尔共和国AL 阿尔巴尼亚AM 亚美尼亚AR 阿根廷AT 奥地利AU 澳大利亚BE 比利时BG 保加利亚BO 玻利维亚BR 巴西BY 白俄罗斯BZ 伯利兹CA 加拿大CH 瑞士CL 智利CN 中国CO 哥伦比亚CR 哥斯达黎加CU 古巴CY 塞浦路斯CZ 捷克共和国DE 德国DK 丹麦DO 多米尼加共和国DZ 阿尔及利亚EC 厄瓜多尔EE 爱沙尼亚EG 埃及ES 西班牙FI 芬兰FR 法国GB 英国GE 格鲁吉亚GR 希腊GT 危地马拉HK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HN 洪都拉斯HR 克罗地亚HU 匈牙利ID 印度尼西亚IE 爱尔兰IL 以色列IN 印度IS 冰岛IT 意大利JP 日本KR 韩国LT 立陶宛LU 卢森堡LV 拉脱维亚MA 摩洛哥MD 摩尔多瓦MO 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MX 墨西哥NI 尼加拉瓜NL 荷兰NO 挪威NZ 新西兰PA 巴拿马PE 秘鲁PH 菲律宾PK 巴基斯坦PL 波兰PT 葡萄牙PY 巴拉圭RO 罗马尼亚RU 俄罗斯联邦SA 沙特阿拉伯SE 瑞典SG 新加坡SI 斯洛文尼亚SK 斯洛伐克SV 萨尔瓦多SY 叙利亚阿拉伯共和国TH 泰国TN 突尼斯TR 土耳其TW 中国台湾UA 乌克兰US 美国UY 乌拉圭UZ 乌兹别克斯坦VE 委内瑞拉VN 越南YU 塞尔维亚

北京五一国际知识产权解答, 一、美国专利号格式:美国是用系列码,专利申请公开号或审定授权号,申请公开号格式为4位年份 序列号组成。例如:20060100198,20050158320。审定授权号格式由1-7位数字组成。例如:5575155,0123456。不加类别代码。另外,美国专利的有效期和中国一样,也是从申请日开始计算,发明20年,外观设计10年,但是美国没有实用新型专利。二、美国专利号的特点:(1)美国专利商标局将各种申请分成几大类(如:发明专利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临时专利申请等),各类申请循环编号。循环期的年代跨度大小不等,由申请量决定。一般来说,各类专利申请号每轮循环均从1 ~ 999999 号以内连续编排,周而复始。(2)为区别不同循环期的申请号,使用申请号系列码。这一点对于美国专利文献的数据库检索十分重要。(3)申请号系列码同时用于表示申请种类:01—28 用于发明和植物专利申请,两者混合编排,例如08/101840 为一件植物专利申请号,08/101841 则为一件发明专利申请号。迄今为止, 发明专利申请已进入第11 个循环。29 用于外观设计申请60 用于临时申请90 用于单方再审查请求95 用于双方再审查请求需要说明的是,在美国专利说明书的扉页中常见到的是1 ~ 6 位数的申请顺序号,如Appl。 N: 1,A N: 600 近几年美国专利商标局才开始在专利说明书的扉页中刊登申请号系列码,并规定专利申请号由两位数字的申请号系列码和六位数字的申请顺序号两部分组成,不足位数的,以零补位,如AN:09/000001。三、美国专利说明书的文献编号的特点:(1)自2001 年起美国专利商标局开始出版发明专利申请和植物专利申请两种公开说明书。公开号由四位数字的文献公开年号和七位数字的文献公开顺序号两部分组成,不足位数的,以零补位。需要注意的是,发明专利申请和植物专利申请中包括申请的再公开文献(A2、P4),以及申请的更正文献(A9、P9),所有公开文献按流水号顺序编排,如US2006/0070159 P1,US 2006/0070159 A1。(2)其他专利文献按各自的文献编号系列顺序编排,如US 6654321 B1,US PP12345 P2。(3)2001 年以前,美国专利商标局对其出版的专利文献常在文献号前用英文缩写来表示文献种类,如D456789,RE 12345。自2001 年起美国专利商标局在其出版的专利文献上全面采用WIPO 标准ST16《用于标识不同种类专利文献的推荐标准代码》中规定的专利文献种类标识代码,但仍保留在文献号前使用英文缩写、缩拼或首字母表示文献种类的做法, 如RE 12345 C1,PP12345 C1,D654321 C1。四、美国专利文献著录项目识别代码专利文献著录项目,简称著录项目。源于一般图书文献的著录项目,仅用于专利文献著录,是刊在专利说明书扉页上的表示专利信息的特征。巴黎联盟专利局间情报检索国际合作委员会(ICIREPAT)为专利文献著录项目制定了统一的识别代码。从而使专利文献的著录实现了国际统一化标准。具体的含义如下:10文献标志(11)文献号(专利号)(12)文献类别(13)根据WIPO标准ST16制定的文献种类代码(15) 有关专利修正的信息(19)公布专利文献的国家或机构20申请数据(21)申请号(22)申请日期(23)其它日期(包括展览登记日期,递交临时说明书,递交完整说明书登记日期)(24)所有权生效日期(25)原始申请公布时的语种(26)申请公布的语种30优先权数据(31)优先申请号(32)优先申请日期(33)优先申请国家或组织40文献的公知日期(41)未经审查且尚未批准专利的说明书,向公众公开阅览或接受复制的日期。(42)经审查但尚未批准专利的说明书,向公众提供阅览或接受复制的日期。(43)未经审查和尚未批准专利的说明书印刷或类似方法出版的日期。(44)经审查尚未批准专利的说明书经印刷或类似方法出版的日期。(45)经审查批准专利的说明书的印刷或类似方法出版的日期。(46)专利权项的印刷或类似方法出版的日期。(47)已批准专利的说明书向公众提供阅览或复制的日期。(48)经过修正的专利文献公布日期。50技术信息(51)国际专利分类号,简写成IC,Cl右上角的数字,表示IPC的版次,如ICl3表示是IPC的第三版。(52)本国专利分类号(53)国际十进制分类号(54)发明题目(55)关键词(56)已发表过的有关专利技术的文献(57)文摘及专利权项(58)审查时所需检索学科的范围60其它法定的有关国内专利文献的参考项目(61)增补专利(62)分案申请(63)继续申请(64)再公告专利(65)与该申请有关的早期公布的专利文献号(66)由当前文献所取代的较早申请的提出日期及申请号,既同一发明较早申请驳回之后提出的较晚申请。(67)专利申请的提交日期及申请号,或授权专利号,以此为基础提交的当前实用新型申请或注册的实用新型(或类似工业产权,诸如实用证书或实用创新)。(68)对补充保护证书而言的基本专利号和/或专利文献公布号。70与专利文献有关的人事项目(71)申请人姓名(或公司名称)(72)发明人姓名(73)受让人姓名(或公司名称)(74)律师或代理人姓名(75)同是申请人的发明人姓名(76)既是发明人也是申请人和受让人的姓名80/90国际组织有关项目,以及与补充保护证书法律有关的数据(81)专利合作条约的指定国(83)根据布达佩斯条约微生物保存的有关信息(84)根据地区专利公约指定的缔约国家(85)根据专利合作条约第23条(1)或第40条(1)进入国家阶段的日期。(86)国际申请著录项目,如申请号、出版文种及申请日期(87)国际专利文献号、文种及出版日期(88)欧洲检索报告的出版日期(89)相互承认保护文件协约的起源国别及文件号。(91)根据PCT提出的国际申请日期,该日期由于未进入国家或地区阶段而在一个或几个指定国或选定国失效,或不进入国家或地区阶段的确定日期。(92)第一次国家允许作为医药品向市场供货的日期及号码(用于补充保护证书)(93)第一次允许作为药品向地区经济共同体市场供货的号码、实施日期及国家(用于补充保护证书)(94)补充保护证书的有效期及有效期届满的计算日期(95)受基本专利保护并申请了补充保护证书或已授予了补充保护证书的产品名称。(96)地区申请数据,即申请日、申请号、最初提交申请公布的任意语种。(97)地区申请(或已经授权的地区专利)公布数据,即公布日期、公布号、申请(或专利)公布的任选语种。

不是,WO代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u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WIPO)表示的是该专利经PCT的条约。此条约由WIPO进行登记,然后在多个国家进行专利申请了,更多的是用于同族专利检索。凡是通过PCT(专利合作条约)途径进行的专利申请,国际公开后都是WO开头的。后续阶段中,该PCT申请可以根据申请人的选择进入各个国家阶段。扩展资料: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立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专利法。我国专利法自1985年4月1日施行。依法建立的专利制度保护发明创造专利权。发明创造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等。2、商标法。我国商标法自1983年3月施行。1993年2月22日进行了修正,扩大了商标的保护范围,除商品商标外,增加了服务商标注册和管理的规定;在形式审查中增加了补正程序,在实质审查中建立了审查意见书制度。3、著作权法。我国著作权法自1991年6月1日起施行。2001年10月进行了第一次修正,2010年2月26日进行了第二次修正。4、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2002年1月1日实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5、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规定了6种知识产权类型,即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并规定了知识产权的民法保护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也在第七节,以八条的篇幅,确定了知识产权犯罪的有关内容,从而确定了中国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制度。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发明奖励条例》等单行法和行政法规也都对相关的知识产权作了规定。参考资料链接:百度百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也可以上国知局网站上进行查找,有PCT成员国、WTO成员国和巴黎公约成员国的缩写

专利文献类型代码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 DB——数据库 CP——计算机程序 EB——电子公告 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M/CD——光盘图书 CP/DK——磁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公告

北京五一国际知识产权解答,我国专利文献中的编号几经修改,现在使用的有专利申请号,发明公开号、授权公告号、专利号和分类号等。(1)专利申请号,所递寄的专利申请文件经中国专利局格式审查合格后,即发出受理通知书,确定申请日并给予一专利申请号。申请号是今后申请人与专利局联系的代号,它由9位数字组成,如2,1,3,头两位数字是年份,89即1989年受理的,第三位数字的分别表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紧接着的5位数字为流水号,小数点后的一位(0至9或X)是计算机校验码。(2)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如CN1073810A,CN为中国代码,A代表发明公开,(注意该文件是未经修改审定的原始申请文件),1为发明,后6位数字为公布文件序号。(3)授权公告号,如CN1021412C, CN2137838Y, CN3017883D,C 为经审定的发明专利,Y和D分别代表授权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后6位数是授权序号。(4)专利号,如ZL8是在原申请号前加ZL(专利代码)而成。(5)分类号,使用国际标准分类办法标注。

参考文献类型主要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专著M、报纸N、专利文献P、汇编G、古籍O、技术标准S、文献期刊J、学位论文D、科技报告R、参考工具K、检索工具W、档案B、录音带A 、图表Q、唱片L、产品样本X、录相带V、会议录C、中译文T、乐谱I、电影片Y、手稿H、微缩胶卷U、幻灯片Z、其他E等。例如: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专利的文献类型代码

M专著J期刊D论文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C——论文集J——期刊文章拓展资料: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2、 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 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6、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7、 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参考文献著录中的文献类别代码普通图书:M 会议录:C 汇编:G 报纸:N 期刊:J 学位论文:D 报告:R 标准:S 专利:P 数据库:DB 计算机程序:CP 电子公告:EB 参考文献表中,文献的作者不超过3位时,全部列出;超过3位时,只列前3位,后面加“等”字或相应的的外文;作者姓名之间不用“和”或“and”,而用“,”分开;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姓名一律采用姓前名后著录法。西文作者的名字部分可缩写,并省略缩写点“”。

M代表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J代表期刊文章 ;C代表论文集 。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J——期刊文章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DB——数据库 CP——计算机程序 EB——电子公告 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M/CD——光盘图书 CP/DK——磁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公告 拓展资料: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 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 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7、 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根据GB3469 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  ①期刊〔J〕 ②专著〔M〕③论文集〔C〕 ④学位论文〔D〕 ⑤专利〔P〕 ⑥标准〔S〕 ⑦报纸〔N〕⑧技术报告〔R〕 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 ①磁带〔MT〕 ②磁盘〔DK〕 ③光盘〔CD〕 ④联机网络〔OL〕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