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期刊官网

发布时间: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期刊官网

历史沿革:现用刊名: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SA科学文摘(英)(2011)CBST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EI工程索引(美)(201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期刊

近年来,刊物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拥有一大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高水平作者和读者,订户遍布全国各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航天系统和国家级的各类期刊评比中多次获奖。分别荣获全国第一、二届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 2001年被确定为首届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2002年荣获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科技期刊奖”。中、英文版均被世界著名检索机构EI Compendex(美国)、CSA(美国)、INSPEC(英国)、Zbl MATH(德国)的收录期刊,并被国内多种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英文版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收录。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期刊难度

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软件学报 计算机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自动化学报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系统仿真学报 计算机工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控制与决策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控制理论与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机器人 中文信息学报计算机应用信息与控制 计算机科学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计算机仿真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遥感技术与应用传感器技术(改名为:传感器与微系统)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测控技术 传感技术学报控制工程微电子学与计算机化工自动化及仪表TM 电工技术:1.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工技术学报电网技术 电池 电源技术 高电压技术 电工电能新技术 中国电力 继电器(改名为: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电力自动化设备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电力电子技术 高压电器 微特电机 电化学 电机与控制学报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变压器 微电机 电气传动 磁性材料及器件电机与控制学报华东电力绝缘材料26低压电器 电瓷避雷器蓄电池电气应用大电机技术电测与仪表 照明工程学报TN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1.电子学报 半导体学报 通信学报 电波科学学报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光电子、激光 液晶与显示电子与信息学报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现代雷达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信号处理红外与激光工程 15半导体光电 激光与红外 红外技术 光电工程电路与系统学报微电子学 激光技术 电子元件与材料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电信科学半导体技术 微波学报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光通信技术 激光杂志 光通信研究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名为: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光电子技术 应用激光电子技术应用 数据采集与处理压电与声光电视技术电讯技术应用光学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微纳电子技术电子显微学报

这个期刊是我见过审稿周期相对较长,稿件处理状态显示不周全,办事效率相对较低的一个期刊!也投稿过国内几个知名EI期刊,这个期刊是给我印象最差的一个,经常是催稿好多次都不更新稿件状态,最长的一次是等待了一年多才给审稿意见(拒稿,早点拒稿还能修改一下改投别刊,这种办事效率也是醉了!)。反正我是不建议我身边的老师及学生投稿这个期刊,相比较而言,电子与信息学报比系统工程办事效率快很多,而且审稿各个阶段时间明确,稿件状态显示很人性化,会告知预计结束时间,而且一般都能在预计结束时间点给出结果,不用自己一遍遍上官网查结果。

看你发的是哪类的期刊。还有就是要看你文章写的好不好。首先,核心期刊的质量要求是比较高的。投稿核心期刊应该注意论文撰写的质量。如果是工科核心论文,国内的核心期刊安排周期都是比较长的。也就是说你现在投稿的话,杂志社可能给你安排到明年七八月才可以见刊。这中间有好几个月的间隔。不过也是可以找别人,比如品优刊就是可以的,自己还是进一步的去咨询一下哈!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期刊排名

你看看应用光学吧。

近年来,刊物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拥有一大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高水平作者和读者,订户遍布全国各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航天系统和国家级的各类期刊评比中多次获奖。分别荣获全国第一、二届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 2001年被确定为首届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2002年荣获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科技期刊奖”。中、英文版均被世界著名检索机构EI Compendex(美国)、CSA(美国)、INSPEC(英国)、Zbl MATH(德国)的收录期刊,并被国内多种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英文版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收录。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投稿

研究生一年级的时候上了一门《演化算法》方面的课程,大作业做了创新性算法研究,具体内容是把PSO和DBSCAN聚类结合来做多峰优化,算法最大优点是参数少,不需要预估峰半径和峰个数。任课老师觉得内容比较有创新性,建议我投稿发表。我5月份投了《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大概25天出了结果直接退稿,外审大概用了10天时间,外审意见如下: 文章原创性不足,类拟这类结合实现方法组合太多,这种组合方法针对单一性能分析和方法的理论分析意义不大;(根据我看过的文献,直接把聚类算法和演化算法结合来做多峰优化的确实不多,而且能够不需要峰半径和峰个数信息的同类算法复杂度都很高……) 关于算法的2个参数的设置在是否具有通用性,即在维度更高的时候能否适用?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