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如何联系论文的通讯作者

发布时间:

如何联系论文的通讯作者

论文的第一作者必须是论文的主要贡献者和直接创作者(初稿撰写人), 同时又是作品的直接责任者, 享有更多的权利, 承担更多的义务。在没有特别声明的前提下, 第一作者就是论文的第一权利、第一责任和第一义务者。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是论文的主要学术思想的提出者和最重要的责任者,更是论文对外责任的承担者、知识产权拥有者、实际统筹处理投稿和承担答复审稿意见等工作的主导者。而且在论文发表后,对于读者针对论文提出各种问题时能与之讨论和联系的作者。通讯作者通常是科研课题的主要负责人。在论文的投稿和发表过程中,通讯作者要负责与编辑部的一切通信联系和接受读者的咨询。凡是在文章内注明通讯作者的稿件,与稿件相关的一切事宜,包括邮寄收稿单、退稿、退修稿件、校样、版面费、稿费等,均与通讯作者联系。二者相比,通讯作者对发表论文所承担的责任更大,需对论文中涉及的方法、过程、结果、观点等任何问题进行解答,并有对论文的作者排序、论文发表、论文撤稿的决定权。

第一作者指的是署名排在最前面的那个人,有的文章署名也有两个或多个第一作者,称为并列第一作者,这种情况下一般需要在人名上进行标注。通讯作者一般指整个课题的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等。他也是文章和研究材料的联系人。最重要的是,他担负着文章可靠性的责任。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不同,与创造性贡献不同,通讯作者常由诸作者中在论文所属领域最有权威者所充当。扩展资料在创新性作品如科研论文、专利、调研报告等等的署名中,对于多个作者共同完成的情况,对作品贡献最大的人的名字通常署名在最前面。特别对于科研论文的署名,各期刊都有更细致的规定;而当论文署名用于职称评定时,第一作者的分量显然比第二、第三作者要重,而比单独署名的要轻。对作品有一定直接或间接帮助的贡献人,在总体贡献上跟第一作者有较大差距,统称为第二/三作者。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第一作者

网上发表的很多论文都并非坐着自己上传的,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网络公司买来自己上传的,你只能找到一些专门有论文的网站联系网站的管理人员看能否找到作者吧,但希望渺茫

投稿如何不联系通讯作者

如果是你要发表的话,将自己设为通信作者就行了,杂志社与通信作者联系论文的修改,发表,稿费等事宜,通信作者是必须的,但在论文中可以不写,你可以在弄个附录一起发,说一下通信信息,如果你是不想将通信作者的信息刊登出来,你发表的时候可以与杂志社联系。

检查注册是否正确。如果是爱思维尔的,注册时用自己的邮箱,添加作者姓名时不要把老板勾选为通讯即可,开始的时候都是和你联系的,只是到Proof时是和通讯作者联系的。施普林格和whiley的不太清楚,不过可以给老板注册个邮箱,到Proof时再改过来即可。在投稿系统里,用你自己的邮箱注册一个账号,然后用你注册的账号投稿就行了,在文章中让你老板是通讯作者,可以写上两个邮箱地址:你老板的和你的。但是,有的期刊在投稿的时候就给每个作者都发一个邮件,在投稿的时候要求输入每个作者的邮箱,这时你就要注意了,你投完稿后收到一封邮件,你的老板通常也会收到邮件;有的期刊在投稿是不需要输入每个作者的邮箱,只到文章接收后校稿时才发到老板邮箱,所以这与选择投的期刊也有关系。

论文联系人是通讯作者吗

据学术堂了解,首先,第一作者通常是论文工作的主要完成人,这一点当无异议。在多数情况下,第一作者也是论文的主要执笔者,但这一点常有例外。例如,不少导师在为顶级学术刊物撰写论文时,往往亲自执笔(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更漂亮,也更容易中),但是仍然把做具体的学生放在第一。近年来,在各顶级学术刊物上,共同第一作者的现象越来越多。这是现体制下看重论文的第一作者、以及科研合作日益增多的必然结果。事实上,很多高水平的科研工作,由多人共同完成,并且可能都起到了关键作用,确实很难分清谁的贡献更大。  再说说通讯作者。设置通讯作者,其原本目的是为了方便读者和论文作者联络。因为学生、博士后等人员的流动性,因此导师提供固定地址(主要是email地址),作为通讯作者。同时,通讯作者也是和编辑部直接打交道的人,往往需要一定的cretit和经验。在目前科学界的评价体系中,通讯作者被看作是论文学术credit的所有者。在多个课题组平等合作、贡献相当的情况下,还会出现共同通讯作者。  对于一篇论文,其学术思想来自第一作者还是通讯作者?这点非常难说。一般来说,刚刚入门的学生,多数情况下是根据老板提出的想法完成工作。对於比较资深的如课题组成员,如高年级的博士生、博士后等,他们的工作独立性较强,作为第一作者往往对于学术思想的贡献也很大。就作为通讯作者的导师这方来说,很多的大老板主要时间和精力都在外面跑经费和拉关系,具体的学术细节常常无暇过问。这种情况下,他们是很可能指出研究方向的人,但是却不一定是提出具体研究思路的人。  必须要说明的是,关于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署名原则,虽然是有国际通行惯例的,却因学科、国家和地区、课题组的习惯风气而异。比如说,欧美的导师,通常作为通讯作者把名字署在最后。而我注意到,日本某个做纳米材料的大老板,从来都是作为通讯作者把名字放在第二。欧洲一个做计算材料学的课题组,则是学生自己投稿、自己做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导师并不在文章上打星号。尽管从选题到具体工作和论文修改,导师都是很负责地作出了贡献。  近年来我在论文署名上大致按照这样的原则:  (1)尽量由完成主要工作的学生自己执笔写出论文初稿,作为论文的第一作者;  (2)如果工作的完成过程中,其他学生(或博士后)的贡献有限,那么我作为通讯作者和第二作者,其他学生根据贡献放在后面;  (3)如果除第一作者外的其他学生对本工作也有较大的贡献,那么依照贡献分别作为第二、第三作者等,我的署名在这些学生的后面;  (4)如果论文写作过程中,有校内其他老师的参与,那么哪个老师的贡献较大,就作为通讯作者,同时名字出现在其他老师的前面。

供读者联系的作者。因为一般的文章往往有几个作者,大家推举一个作为读者联系的人,即为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指课题的总负责人,通讯作者是论文对外责任的承担者,是文章最重要的作者,在论文投稿、修改直至被接受发表的过程中的一切联络工作,一般由通讯作者负责。什么是通讯作者通讯作者是和编辑部直接打交道的人,通讯作者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文章读者和作者联络方便。通讯作者起联系人的作用,在国外期刊,通讯作者主要负责联络沟通和论文的学术解释。通讯作者一般是比较资深的研究人员,要能够负起责任,年轻人做通讯作者,有利于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可以理解为联系人。一般都是由他负责与编辑部或者读者联系有关文章的发表、转载或者其他事宜。

如何联系论文的作者

你看看这个作者是不是留下的有联系方式,一般在第一页最下面,可以通过电话或Email联系上。

英文文献如何查看通讯作者联系方式

在知网,维普,万方,中寻找该作者为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的论文,在阅读论文的时候会有详细介绍该文章的通讯作者的信息,其中会有通讯作者的邮箱,你可以通过邮箱联系该作者。论文下载方式第一、到中国国家图书馆网站上注册一个账号。进入知网,然后通过关键词i检索文献,之后将需要的文章标题复制下来,然后再从国家图书馆的入口进入知网搜索刚才复制下的标题,就能下载了。登陆之后下载这些期刊论文都是免费的。第二、超星移动图书馆,不过要等推送,慢。使用方法,首先你要是个学生,有学校的图书馆账号,一般就是你的学号。超星移动图书馆有网页版、PC版的,也有手机版和苹果版的,选择学校,用学校图书馆账号登录,绑定邮箱,然后你搜索到想要的文献后选择文献推送。第三、学校VPN。各大高校基本提供了VPN,校园外用户可以使用vpn2,登陆后从“图书馆电子资源导航”进入即可。第四、上中国知网,根据下载量、引用量,选择期刊或论文,文献非常多,但无法查看完整文章。之后打开道客巴巴网站,搜索文章名称,基本都可以找到完整的文章但无法免费下载。下载海纳百川软件,专门针对道客巴巴的文章可以直接免费下载PDF版。

第一作者指的是署名排在最前面的那个人,有的文章署名也有两个或多个第一作者,称为并列第一作者,这种情况下一般需要在人名上进行标注通讯作者一般都标有“通讯作者”字样,如果没有标记,一般都是以*号表示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