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nature论文数量排行

发布时间:

nature论文数量排行

是top100的。自然指数(NatureIndex)是依托于全球顶级期刊(2014年11月开始选定68种,2018年6月改为82种),统计各高校、科研院所(国家)在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研究型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量的数据库。运用这个数据库,可以根据各机构的论文发表数量及类别来进行排名和期刊索引,这一数据库的实时在线版免费为公众开放。2019年6月20日,2019自然指数年度榜单正式发布,中国科学院再次位列全球首位

nature杂志发表论文数量排名

要看是在nature主刊,还是子刊上的,江西的科研院所一年也没有几篇,每年的数据可在Nature Index查看《Nature》杂志每年12月刊推出《自然指数-中国》,里面有详细信息,可以参考一下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是依托于全球 68本顶级期刊,统计各高校、科研院所(国家)在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研究型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量的数据库。运用这个数据库,我们可以根据各机构的论文发表数量及类别来进行排名和期刊索引,这一数据库的实时在线版会于 2014年底免费为公众开放。在线数据库开放,为关注出版数据和科研评估工作的科研人群和院校管理人员提供便利;数据库同时与N和N跨平台相互链接,也为入库的科研单位提供最直接的展示渠道。我们相信,自然指数会成为高水平论文评价的一个国际重要指标,并成为全球科研人员的一本常年工具书。自然出版集团将在于2014年11月13日出版第一期总结2013年自然指数的增刊,12月18日出版《自然指数-中国》Nature Index China,与当期 Nature主刊纸质版和在线版共同发行给全球超过百万读者。在中国院校版的这期增刊中,Nature的编辑团队会根据数据库的统计撰写综述文章,并点评全球和中国排名领先的院校。

科学院神经所已经在所有顶尖杂志有多篇论文:《细胞》(饶毅、张旭实验  室各一篇)、《科学》(郭爱克实验室两篇、何仕刚一篇)、《自然》(袁晓兵  实验室)。多篇《自然神经科学》(分别是蒲慕明、周专、段树民、鲁白实验  室)、《自然细胞生物学》(分别来自蒲慕明、袁小兵、段树民)、《神经元》  (分别来自蒲慕明、张旭、李朝议、周专、段树民),其中郭爱克已经因为前几  年第一篇《科学》当选院士,周专和段树明今年院士入围。  紧追神经所的是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细胞》(饶子和)、《自然》(常文  瑞)、《科学》(唐世明、陈霖各一篇),陈霖因此当选院士,常文瑞今年院士  入围。  清华:《细胞》(饶子和)、《科学》(孟安明,今年院士入围),清华的  饶子和前两年因为发过多篇PNAS、 JBC当选院士。  复旦大学:《科学》、《自然》各一篇(金力,今年院士入围)  科学院基因组所:《科学》两篇、《自然》一篇(杨焕明,今年院士入围)  科学院上海国家基因研究中心:《自然》(韩斌,今年院士入围)、《科学》  (赵国屏,今年院士入围)各一篇  科学院上海生化细胞所:《科学》一篇(张永莲,已经因此当选院士)  上海交通大学:《自然遗传学》(贺林,今年院士入围)  协和医科大学:《自然遗传学》(沈岩,已经当选院士)  第二军医大学:《自然免疫学》(曹雪涛)  个人发表两篇以上的人:  蒲慕明在中国自己的实验室发表顶尖论文是个人最多(至少五、六篇),这  些都不包括他在UC Berkeley的论文  基因组所杨焕明发两篇《科学》、一篇《自然》  神经所郭爱克研究员发两篇《科学》  复旦大学金力发《科学》、《自然》各一篇  神经所张旭发《细胞》、《神经元》、PNAS各一篇  神经所周专发《自然神经科学》、《神经元》、PNAS各一篇  唐世明在神经所以博士后身份发一篇《科学》、在生物物理所以研究员身份  发一篇《科学》  科学院上海健康科学中心孔祥银发《自然遗传学》两篇  学生里面两次以上在顶尖杂志做第一作者两人:神经所张成(周专的学生)  发《自然神经科学》和《神经元》各一篇,神经所蒋辉(饶毅的学生)发一篇  《细胞》原始论文、一篇《自然神经科学》评论  在同一个研究所有两个以上独立实验室发表多篇顶尖论文的目前只有神经所  一个,其它单位有一个实验室发表过多篇的(如基因组所、复旦、生物物理所),  但是没有多个实验室能够发表多篇  以上有三篇是同学们在BBS上宣布正式接受的论文,杂志还没有出来的,其  它是都发表了的。正式待发表的三篇:神经所郭爱克的第二篇《科学》、清华/  生物物理所饶子和的《细胞》、神经所张旭的《细胞》。

专利数量排行榜

2006年上半年韩国PCT申请量升至全球第5 据WIPO 2006年9月25日消息,2006年1月至7月,韩国PCT申请量达2,554件,全球排名第5。2002年、2003年和2004年的韩国排名分别为全球第9、第7和第6。同期,美国PCT申请量高达21,742件,继续保持全球领先;日本13,392件,居第二;其次是德国,为7,892件;英国 2,790件;法国2,343件,降至第6(2005年排名第4)。(夏佩娟)

世界知识产权局(WIPO)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尽管新冠病毒肆虐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经济损失,但2020年通过产权组织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增长了4%,达到59万件,中国蝉联第一。  从国家和地区来看,中国提交了68720件专利申请,比2019年增长了1%,这已是中国连续第二年在该榜单排名第一;美国排名第二,专利申请量为59230件,同比增长3%;其次是日本(50520件,-1%)、韩国(20060件,+2%)和德国(18643件,-7%)。  除了前五名外,其他增长强劲的国家包括沙特阿拉伯(956件,+2%)、马来西亚(255件,+2%)、智利(262件,+0%)、新加坡(1278件,+9%)和巴西(697件,+4%)。

_html

2020年中国专利申请量排在世界第一位。确实是这样的。

中国论文发表数量排行

中国计算机科学发论文最多高校揭晓,清华、浙大、上交大前三最近,《2017中国高校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报告》发布,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的论文发表数量、创新人才数量双双排名全国第一,华中科技大学高被引数量第一。国际成果规模(论文发文数量):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排前三。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排前三。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排前三。优势学科(进入ESI前1%学科数量):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排前三。具体到计算机科学:国际成果规模(论文发文数量):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排前三。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排前三。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排前三。这份报告是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网、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联合发布。数据来源与评价指标本报告的数据主要来源于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数据库,数据时间段为01-28(十年)。为了更好地识别高被引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报告在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下载了高被引论文的题录数据。第一作者的依据是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论文题录数据中 AF 字段中的第一位。第一作者机构是 C1 字段中第一作者姓名对应的机构。通讯作者的依据是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题录数据中RP字段的作者。通讯作者机构是RP字段中作 者姓名对应的机构。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机构可能有多个,数据处理中,报告按照顺序只采用第一机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因在一项研究中的主导作用而被视为主导科学家。对于主导科学家的重名问题的处理依赖于一项发明专利技术“一种面向英文文献中中国作者的姓名消歧方法”。截至 2017年2月28日,中国大陆共有209 所高校至少有一个学科入选 ESI 前1%高被引学科。本报告对于中国高校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分析仅限于这 209 所高校。报告内容分为“中国大学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和“中国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两部分。中国大学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主要使用表1中的评价指标。“中国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主要使用表2中的评价指标。中国高校国际学术影响力总体情况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成立于 2012 年,2012 年之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高被引论文数量未计入其中。另外,因大量署名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高被引论文的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的第一机构并非中国科学院大学,因此,主导论文数量较少。2、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进入前十。3、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进入高校前十。4、优势学科(进入ESI前1%学科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进入高校前十。计算机科学国际学术影响力:清华发论文最多,华中科大高被引最多中国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中,计算机科学在国际成果规模、高被引论文、创新人才数量三个维度进行的评价。1、国际成果规模(论文发文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2、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3、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报告的课题组负责人李江教授介绍,此次《报告》的发布除了作为国家有关部门、各高校、社会组织参考的同时,也能够激励高校从高水平成果、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三个维度考虑发展方向和策略。

我觉得这是作为中国人值得自豪的,这说明我们的科技科学领域在进步,在向前看,至少不再落后,也说明经过努力,我们的科学走在了世界的前面。

专利申请数量排行

我个人觉得申请数量最多的应该是我们的华为,毕竟我觉得现在的华为真的非常注重自己的专利意识。

世界知识产权局(WIPO)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尽管新冠病毒肆虐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经济损失,但2020年通过产权组织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增长了4%,达到59万件,中国蝉联第一。  从国家和地区来看,中国提交了68720件专利申请,比2019年增长了1%,这已是中国连续第二年在该榜单排名第一;美国排名第二,专利申请量为59230件,同比增长3%;其次是日本(50520件,-1%)、韩国(20060件,+2%)和德国(18643件,-7%)。  除了前五名外,其他增长强劲的国家包括沙特阿拉伯(956件,+2%)、马来西亚(255件,+2%)、智利(262件,+0%)、新加坡(1278件,+9%)和巴西(697件,+4%)。

世界知识产权局(WIPO)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尽管新冠病毒肆虐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经济损失,但2020年通过产权组织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增长了4%,达到59万件,中国蝉联第一。  从国家和地区来看,中国提交了68720件专利申请,比2019年增长了1%,这已是中国连续第二年在该榜单排名第一;美国排名第二,专利申请量为59230件,同比增长3%;其次是日本(50520件,-1%)、韩国(20060件,+2%)和德国(18643件,-7%)。  除了前五名外,其他增长强劲的国家包括沙特阿拉伯(956件,+2%)、马来西亚(255件,+2%)、智利(262件,+0%)、新加坡(1278件,+9%)和巴西(697件,+4%)。

近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了关于2020年全球专利申请量的相关报告。根据报告显示,即使在COVID-19大流行给人类和经济造成巨大伤亡的情况下,2020年通过WIPO申请的PCT国际专利仍继续保持了4%增长,申请量达到了59万份。中国PCT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同比增长1%以国家为单位来看,中国在2020年依然是全球PCT专利申请量第一的国家,达到了68720份申请,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其次是美国(59230份申请,同比增长3%)、日本(50520份申请,同比下滑1%)、韩国(20060份申请,同比增长2%)和德国(18643份申请,同比下滑7%)。除了前十名之外,其他增长强劲的国家还包括沙特阿拉伯(956份申请,同比增长2%),马来西亚(255份申请,同比增长2%),智利(262份申请,同比增长0%),新加坡(1278份申请,同比增长9%)和巴西(697份申请,同比增长4%)。总体来看,亚洲占全部PCT申请量的7%,而10年前这一份额仅为7%。顶级PCT申请者:华为排名第一报告显示,在全球企业的PCT专利申请量排名当中,2020年中国的华为公司提交的PCT专利申请量达到了5464件,已已连续第四年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韩国三星电子(3093件),日本三菱电机(2810件),韩国LG电子(2759件)和美国高通公司(2173件)。此外,在前十的厂商当中,中国的京东方和OPPO分别以1892件和1801件PCT专利申请排名第七和第八。另外,中国的中兴通讯和平安科技都在前二十厂商当中,专利申请量分别为1316件和1304件。在前10名的PCT专利申请企业当中,LG电子的PCT专利申请数量增长最快,同比增了6%,因此,它从2019年的第10位上升到2020年的第4位。从2020年全球教育机构的PCT专利申请量来看,美国加州大学的申请量为559份,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则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269件)、中国的深圳大学(252件)、中国清华大学(231件)、浙江大学(209件)。另外,排名前十的大学名单,还包括中国的五所大学,美国的四所大学和日本的一所大学。专利申请量占比较大的技术领域以PCT专利申请量较高的技术领域来看,计算机技术在已发布的PCT申请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占总数的2%。其次是数字通信(3%)、医疗技术(6%)、电机(6%)和测量(8%)。2020年排名前10位的技术中有六项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其中视听技术的增长率最高,达到了5%(去年为7%),其次是数字通信(增长8%)、计算机技术(增长2%),测量(增长9%)、半导体(增长1%)和药品(增长10%)。另外,以各国2020年在相关技术领域的PCT专利申请量排名来看,2020年中国在数字通信领域的PCT专利申请量排名第一,在计算机技术领域排名第二,在试听技术领域排名第三。美国则在计算机技术领域排名第一,日本在电机/电器/能源技术领域排名第一,韩国在数字通信技术领域排名第一,德国在运输技术领域排名第一。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