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农业与技术期刊影响因子

发布时间:

农业与技术期刊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是1972年由E1加菲尔德提出的,现已成为国际上通行的一个期刊评价指标。学术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是指期刊近两年的平均被引率,即该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评价当年被引用的平均次数。用公式表示为:影响因子=该刊前2年所发表的论文在第3年被引用的次数/该刊2年内所发表的论文总数从其定义可知,影响因子的三个决定因素分别为时间(2年)、论文总数(该刊连续2年内所发表论文总数)、被引用次数(上述论文在第3年被引用的总次数)。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数量指标,一般认为能够较好的反映期刊被使用的真实客观情况,可较公平的评价各类学术期刊,通常影响因子越大,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我是润勉论文网的袁老师,以上是我了解到的资料,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登陆我的网站详细咨询!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影响因子并非一个最客观的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标准。扩展资料影响因子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其学术质量的优劣,但影响因子与学术质量间并非呈线性正比关系,比如不能说影响因子为0的期刊一定优于影响因子为0的期刊,影响因子不具有这种对学术质量进行精确定量评价的功能。国内部分科研机构,在进行科研绩效考评时常以累计影响因子或单篇影响因子达到多少作为量化标准,有的研究人员可能因影响因子差1分而不能晋升职称或评定奖金等,这种做法绝对是不可取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影响因子

农业工程技术期刊影响因子

这是农业工程的核心期刊分别是期刊名称,主办单位,影响因子

荷兰农林科学-农业工程学类期刊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是一本老牌期刊,影响因子244,主要出版对具有工业价值 (非食品,非饲料)的栽培植物(作物)的研究。由美国工业作物促进协会协会(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Industrial Crops)创办,是其官方期刊,主编Marisol Berti是来自美国北达科他州立大学(Nor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植物科学系教授。 1)影响因子: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杂志的影响因子近年来一直在稳定增长,2015-2019年的SCI影响因子分别为449、181、849、191、244,虽然在2016年有所下降,但总的增长趋势稳定,今年新的影响因子预计变化幅度也不会太大。 2)审稿周期:我们从官网上给出的2019数据可以看到,从投稿到对文章的初步决定平均只需要3周,接收平均只需要6周,这个速度是非常快的。同时,官网给出的接收率为17%! 3)版面费:该期刊为作者提供了发表研究的两种选择:可以选择传统订阅模式,也可以选择OA模式。传统订阅模式免版面费,OA模式的版面费为3560美元,约合人民币23020元。 回答参考资料

这个就要具体到杂志了,不同的杂志影响因子不一样,有些scie杂志可能没有影响因子,而有些影响因子可能会有四五十。SCI报道:农业,生物学,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应用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学,化学,经济学。科学引文索引以布拉德福(S C Bradford)文献离散律理论、以加菲尔德(E Garfield)引文分析理论为主要基础,通过论文的被引用频次等的统计,对学术期刊和科研成果进行多方位的评价研究,从而评判一个国家或地区、科研单位、个人的科研产出绩效,来反映其在国际上的学术水平。因此,SCI是目前国际上被公认的最具权威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收录类型:一、正刊二、特刊特刊往往是一期具备特定主题的正刊,比如疟疾疾病在某国家的流行情况及治疗研究进展。但是由于拥有特定的主题,特刊往往在被SCI数据库收录的时候加上special issue字样。国内目前有些高校并不认可特刊,认为其跟国内的特刊一样,质量非常的低,甚至将特刊同增刊混为一谈,这是大错特错的。正常情况下,特刊和增刊拥有以下4个区别:在英文当中,特刊的意思是special issue,而增刊的意思是supplementary 特刊是针对某一主题而集中发布的具有相同主题文章的专辑,增刊是在正常版面之外刊登的论文特刊有正规版面期卷号是正刊中的一期,增刊没有正式的期卷号以及页码,不是正刊中的一期特刊会被SCI数据库全文检索,且检索类型为论著而增刊通常很少会被检索,且检索类型通常为会议三、增刊四、会议集五、新闻六、编语

农业生物技术期刊影响因子

plant and soil,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GEODERMA

推荐你参考以下期刊:土壤学报水土保持学报土壤通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中国土壤与肥料水土保持研究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国内生物类期刊中,排在第一的《Cell Research》杂志已经成为了本领域较为有影响力的期刊,不少著名学者都选择将新成果发表在该期刊上,其影响因子自突破10之后,今年又稳步上升至了413,这份期刊于1990年创刊,2001年首次获得影响因子,这份杂志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与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共同主办。 同时,中科院的另外一份期刊:MOL PLANT(分子植物) 也升至337,排在第三,据报道这两份期刊SCI影响因子位于同学科前10%,另外中科院还有《国家科学评论》《中国病毒学》今年上半年被SCI正式收录。MOL PLANT(分子植物)创刊于2008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和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承办。目前这份期刊在植物科学领域期刊中已位列亚洲第一,在全球植物生物学领域研究类期刊排名也很靠前,前面的几份期刊是Plant Cell, Plant Physiology, New Phytologist等,可见这一期刊已跻身国际植物学领域顶级期刊行列。还有遗传学报(J GENET GENOMICS)也是发展迅猛,影响因子从去年的924上升至585,这份期刊由中国遗传学会,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主办,主要刊载动物、植物、医学和微生物等遗传学领域的研究论文,也包括该领域中的最新技术和最新方法。

农业经济与科技期刊影响因子

338(数据来源、指导性,涵盖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1972年创刊,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优秀农业技术研究性期刊、实用性于一体:万方数据),每月10日、大田农艺、20日出版、园林工艺、贮藏与加工、全国农业领域职称评定认定期刊,强化前沿学术交流平台,传播农业适用经济信息,大16开,368页,彩色四封、《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影响因子 0、工作研究等栏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位于全国同类期刊第2名,系全国优秀农业科技期刊、土壤肥料、全国农业核心期刊、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 《现代农业科技》利用自身影响面广而强的优势,致力于推广农业最新技术、植物保护,荟集农村工作成功经验。融学术性,设有果蔬博览、动物科学、资源与环境是国家级期刊。《现代农业科技》原名《安徽农业》

农业期刊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是1972年由E1加菲尔德提出的,现已成为国际上通行的一个期刊评价指标。学术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是指期刊近两年的平均被引率,即该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评价当年被引用的平均次数。用公式表示为:影响因子=该刊前2年所发表的论文在第3年被引用的次数/该刊2年内所发表的论文总数从其定义可知,影响因子的三个决定因素分别为时间(2年)、论文总数(该刊连续2年内所发表论文总数)、被引用次数(上述论文在第3年被引用的总次数)。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数量指标,一般认为能够较好的反映期刊被使用的真实客观情况,可较公平的评价各类学术期刊,通常影响因子越大,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我是润勉论文网的袁老师,以上是我了解到的资料,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登陆我的网站详细咨询!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影响因子并非一个最客观的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标准。扩展资料影响因子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其学术质量的优劣,但影响因子与学术质量间并非呈线性正比关系,比如不能说影响因子为0的期刊一定优于影响因子为0的期刊,影响因子不具有这种对学术质量进行精确定量评价的功能。国内部分科研机构,在进行科研绩效考评时常以累计影响因子或单篇影响因子达到多少作为量化标准,有的研究人员可能因影响因子差1分而不能晋升职称或评定奖金等,这种做法绝对是不可取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是对刊物的评价,而不能代表发表于此刊物的每一篇论文的水平。《电子与信息学报》从2001至2005年发表论文1618篇[9],2006年5年被引593次,100篇被引论文贡献了50%的被引频次。5%的论文未被引用过。Seglen也通过统计发现,约15%的论文贡献50%刊物总被引频次,50%论文贡献90%被引频次。这表明,好的刊物并不能提高一般水平论文的被引频次。影响因子是有波动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以计算2004年if 为例 if 2004= (该杂志2003被引次数 + 该杂志2002被引次数)/(该杂志2003文章数量 + 该杂志2002文章数量)

《中国农业科学》属于北大核心期刊,CSCD核心期刊CNKI独家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中国农业科学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核心期刊 CA JST CSCD 卓越期刊基本信息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出版周期:半月ISSN:0578-1752CN:11-1328/S出版地:北京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邮发代号:2-138创刊时间:1960出版信息专辑名称:农业科技专题名称:农业综合出版文献量:17070 篇总下载次数:4835661 次总被引次数:366514 次评价信息(2020)复合影响因子:347(2020)综合影响因子:444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20)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8)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9-2020年度)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期刊荣誉:中科双高期刊;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第三届(2005)国家期刊提名奖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项目;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