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测绘期刊影响因子排名

发布时间:

测绘期刊影响因子排名

好像是CANCER这个杂志,08年好像是69还是70来着,在山大啄木论坛上有人发过

经查,《测绘技术装备》没有入选最新第六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当前复合影响因子:402 综合影响因子:220 主办: 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周期: 季刊CN: 61-1363/P曾用刊名:测绘科技通讯创刊时间:1978入选过中文核心期刊(2000)(1992)

《测绘通报》创刊于1955年,月刊,是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主管、中国地图出版社(测绘出版社)主办并出版的反映我国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发展现状和服务全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国家级综合性技术刊物,也是国内历史最悠久、发行量最大、出版周期最短的测绘地理信息类期刊。《测绘通报》致力于宣传国家测绘地理信息科技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报道新的测绘地理信息科技成就,传播测绘地理信息科技信息,交流生产技术经验,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推动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与产业的发展,并不断创新办刊方式,成为广大测绘地理信息科技人员技术交流的平台。其内容广,信息全,周期短。读者用户遍及测绘地理信息、国土、石油、环保、水利、电力、城乡规划建设、勘测、房地产、地籍、通信、海洋等各行各业,读者面大,覆盖面广,一直以来受到了广大读者的信任和喜爱。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类科技期刊中位居第一;2002~2004年连续两届被评为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07年、2011年连续两届被中国测绘学会评为“全国优秀测绘期刊”。《测绘通报》设有学术研究、技术交流、测绘论坛、经验介绍、国外测绘、行业管理、行业调查、测量员之窗、新书介绍、测绘教学等。主要内容包括:大地测量、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摄影测量、遥感(RS)、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GIS)、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绘、海洋测绘、测绘仪器、信息传输、图形图像处理等方面的新成果和新技术;行业管理、科研、教学、生产的先进经验;计算机、通信等相关理论技术在测绘地理信息领域中的应用及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在国家经济建设各个方面的应用;国内外测绘地理信息学术动态及有关测绘地理信息科技信息等。《测绘通报》目前为中国科技论文数据库核心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核心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核心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不是新的北大核心

测绘类期刊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是1972年由E1加菲尔德提出的,现已成为国际上通行的一个期刊评价指标。学术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是指期刊近两年的平均被引率,即该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评价当年被引用的平均次数。用公式表示为:影响因子=该刊前2年所发表的论文在第3年被引用的次数/该刊2年内所发表的论文总数从其定义可知,影响因子的三个决定因素分别为时间(2年)、论文总数(该刊连续2年内所发表论文总数)、被引用次数(上述论文在第3年被引用的总次数)。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数量指标,一般认为能够较好的反映期刊被使用的真实客观情况,可较公平的评价各类学术期刊,通常影响因子越大,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我是润勉论文网的袁老师,以上是我了解到的资料,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登陆我的网站详细咨询!

《测绘通报》创刊于1955年,月刊,是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主管、中国地图出版社(测绘出版社)主办并出版的反映我国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发展现状和服务全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国家级综合性技术刊物,也是国内历史最悠久、发行量最大、出版周期最短的测绘地理信息类期刊。《测绘通报》致力于宣传国家测绘地理信息科技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报道新的测绘地理信息科技成就,传播测绘地理信息科技信息,交流生产技术经验,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推动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与产业的发展,并不断创新办刊方式,成为广大测绘地理信息科技人员技术交流的平台。其内容广,信息全,周期短。读者用户遍及测绘地理信息、国土、石油、环保、水利、电力、城乡规划建设、勘测、房地产、地籍、通信、海洋等各行各业,读者面大,覆盖面广,一直以来受到了广大读者的信任和喜爱。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类科技期刊中位居第一;2002~2004年连续两届被评为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07年、2011年连续两届被中国测绘学会评为“全国优秀测绘期刊”。《测绘通报》设有学术研究、技术交流、测绘论坛、经验介绍、国外测绘、行业管理、行业调查、测量员之窗、新书介绍、测绘教学等。主要内容包括:大地测量、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摄影测量、遥感(RS)、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GIS)、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绘、海洋测绘、测绘仪器、信息传输、图形图像处理等方面的新成果和新技术;行业管理、科研、教学、生产的先进经验;计算机、通信等相关理论技术在测绘地理信息领域中的应用及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在国家经济建设各个方面的应用;国内外测绘地理信息学术动态及有关测绘地理信息科技信息等。《测绘通报》目前为中国科技论文数据库核心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核心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核心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影响因子是对刊物的评价,而不能代表发表于此刊物的每一篇论文的水平。《电子与信息学报》从2001至2005年发表论文1618篇[9],2006年5年被引593次,100篇被引论文贡献了50%的被引频次。5%的论文未被引用过。Seglen也通过统计发现,约15%的论文贡献50%刊物总被引频次,50%论文贡献90%被引频次。这表明,好的刊物并不能提高一般水平论文的被引频次。影响因子是有波动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以计算2004年if 为例 if 2004= (该杂志2003被引次数 + 该杂志2002被引次数)/(该杂志2003文章数量 + 该杂志2002文章数量)

学术期刊影响因子是指期刊近两年的平均被引率,即该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评价当年被引用的平均次数。用公式表示为:影响因子=该刊前2年所发表的论文在第3年被引用的次数/该刊2年内所发表的论文总数从其定义可知,影响因子的三个决定因素分别为时间(2年)、论文总数(该刊连续2年内所发表论文总数)、被引用次数(上述论文在第3年被引用的总次数)。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数量指标,能够较好的反映期刊被使用的真实客观情况,可较公平的评价各类学术期刊,通常影响因子越大,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扩展资料: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影响因子是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的。以1992年的某一期刊影响因子为例,IF(1992年) = A / B其中:A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在1992年中被引用的次数;B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数。影响:许多著名学术期刊会在其网站上注明期刊的影响因子,以表明在对应学科的影响力。如,美国化学会志、Oncogene等。中国大陆各大高校(如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都以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作为评判研究生毕业的主要标准。以1992年为例,计算某期刊在该年的影响因子:X=以1992年为基点、某期刊于1990和1991年在1992年全部被引用之论文总次数Y=以1992年为基点、某期刊1990和1991年全部论文发文量的总和IF1992年 =(X(1990年,1991年) / Y(1990年,1991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影响因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期刊影响因子

测绘科学期刊影响因子

《测绘科学》目前是北大核心,很强大的。位于核心期刊表“P2 测绘学类”3复合影响因子:788 综合影响因子:489

你好!应该是中文核心期刊,国内学术机构承认,但外国不一定承认。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核心期刊有哪些? A类有哪些? 08北大期刊排行 1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测绘科学A B + 等(8 种) :测绘通报、遥感信息、遥感技术与应用、地球

地矿测绘期刊影响因子

地理学报 自然资源学报 地理研究 地理科学 地理科学进展 岩石学报 资源科学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经济地理 气象 中国沙漠 古地理学报 地学前缘 高原气象 地球科学进展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干旱区研究 水科学进展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测绘学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沉积学报 遥感学报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海洋与湖沼 地质科技情报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湿地科学 冰川冻土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遥感技术与应用 地球与环境 地质与勘探 测绘科学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测绘通报 海洋工程 热带地理 海洋科学 测绘信息与工程 世界地震工程 海洋湖沼通报 地层学杂志 矿物学报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海洋技术 空间科学学报 海洋地质前沿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天文研究与技术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海洋科学集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地质学报 广东气象 地球物理学报 当代经济管理 大气科学 地球物理学进展 海洋开发与管理 地质通报 地质论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气象研究与应用 应用气象学报 石油实验地质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第四纪研究 气象学报 湖泊科学 热带气象学报 气象科技 石油物探 海洋学报(中文版) 中国地质 现代地质 大气科学学报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山地学报 地理空间信息 遥感信息 地球化学 海洋通报 矿床地质 水文 地球学报 地质科学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灾害学 物探与化探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国土资源 国土资源遥感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气象科学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工程地质学报 矿物岩石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气象与环境科学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测绘工程 高校地质学报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世界地质 岩石矿物学杂志 陕西气象 地震地质 国土资源情报 气候与环境研究 台湾海峡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热带海洋学报 海洋测绘 新疆地质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国际地震动态 气象与环境学报 中国农业气象 资源环境与工程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国土资源导刊 山东国土资源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海洋科学进展 中国海洋平台 地理信息世界 地震学报 沙漠与绿洲气象 南方国土资源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中国岩溶 海相油气地质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现代测绘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地质力学学报 海洋预报 地质找矿论丛 干旱气象 浙江国土资源 贵州气象 西北地质 四川地质学报 海洋学研究 暴雨灾害 山东气象 海洋信息 铀矿地质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内蒙古气象 地震 北京测绘 地震研究 气象与减灾研究 地质与资源 云南地质 吉林地质 地矿测绘 贵州地质 西北地震学报 黑龙江气象 测绘 地质学刊 世界核地质科学 地质调查与研究 上海国土资源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国土资源信息化 测绘技术装备 浙江气象 资源调查与环境 安徽地质 西部资源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中国地震 吉林气象 化工矿产地质 华南地质与矿产 华南地震 天文学报 甘肃地质 天文学进展 华北地震科学 青海国土经略 Applied Geophysics 福建地质 极地研究 震灾防御技术 陕西地质 防灾减灾学报 山西地震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内陆地震 四川地震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城市地质 高原地震 时间频率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国外测井技术 资源导刊 海洋世界 地图 国土资源通讯 城市与减灾 今日国土 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 青海气象 江西测绘 山西气象 黄金地质 防灾博览 华北国土资源 中国测绘 世界地震译丛 湖南地质 测绘科技情报 岩相古地理 测绘标准化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测绘文摘 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Annual Report 大地纵横 气象教育与科技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 北京地质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 南海地质研究 江西地质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西北地质科学 福建地震 天文爱好者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内蒙古地质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紫金山天文台台刊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Global Geology Abstracts of Chinese Geological Literature 江西地质科技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 大气科学研究与应用 Advances in Polar Science 时间频率公报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人天科学研究 Scientia Geologica Sinica Continental Dynamics 地层古生物论文集 地震地质译丛 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 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集刊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 Journal of Arid Land Geoscience Frontiers 国外地质勘探技术 国外火山地质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李磊 陈安蜀 杨俊泉 周小希(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摘要 通过划分基础信息类和数据挖掘类两个层次,建立华北重点成矿区带地质调查规划部署服务产品,不但可以快速为项目部署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为全国地质调查部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提供辅助决策,同时也提升了地质资料的潜在价值,扩大了地质资料的应用服务领域。关键词 规划部署 地质资料 数据库 服务产品 数据挖掘0 引言按照《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和《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方案(2013—2020)》的总体要求,每年都需要在对华北地区以往工作程度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本年度地质调查工作部署方案,围绕重点地区、重点矿种和重点领域任务,分阶段和分层次部署基础地质调查和远景调查工作。基于此任务需求,我们尝试在地质信息资料方面开发综合服务产品,为华北重点成矿带地质矿产调查规划部署提供技术支撑与依据。为此,我们从两个层次来建立规划部署服务产品[1],首先围绕规划部署基本需求,提供基础信息类服务产品,包括各基础数据库、工作程度数据库以及资料查询服务类产品。其次对地质资料中信息进行深加工,提取有用关联信息,提供数据挖掘类服务产品,如找矿远景区综合集成研究、工作程度统计分析和规划部署建议图等。1 基础信息类服务产品1 工作程度数据库服务产品地质调查相关工作程度数据是地质调查工作开展的前提与基础,对于规划部署意义重大。地质调查由于其工作跨度大,参与单位多,专业种类多,具有很大的复杂性。根据数据完备性与现势性原则,我们采用全国地质调查“一张图”数据更新与维护数据成果作为工作程度基础数据。该部分数据涵盖所有地质调查12个大类专业,根据工作方法又划分为57个专业子类,数据资源丰富准确,目前该数据截至2014年,基本涵盖所有中央与地方2014年地质调查新开项目,数据现势性强。根据地质调查项目开设原则,我们对部署项目相关专业的工作程度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主要包括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比例尺分别为1:5万、1:20万和1:25万)、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区域地球物理调查(包括1:5万地磁、1:5万电法和1:5万重力)、区域地球化学调查(1:5万化探)。通过根据项目开展时间(1999年之前,2000~2013年和2014年正在开展)、项目投资情况(中央和地方)等属性进行综合分级渲染[2~4],形成ArcGIS Geodatabase格式和MapGIS格式两种类型的矢量图集提供服务。2 基础数据库服务产品地质调查工作的开展必须依托于该地区的地理与地质条件,所以相关的地质数据库服务产品必不可少,如小比例尺地理、地质图数据与矿产地数据。根据部署工作需要,我们主要提供1:250万全国地理数据、1:200万地质图(华北)数据和矿产地数据库作为规划部署基础数据,同时提供MapGIS和ArcGIS两种格式数据进行服务,数据具体情况如下:1:250万地理底图原始数据为Shapefile格式,为了更好使用,我们将数据进行无损转换为MapGIS格式,同时按照标准对数据进行规范化整饰,作为基础底图数据提供服务。1:200万地质图(华北)数据源为MapGIS格式,为了更好地进行数据挖掘与服务,我们将其无损转换为ArcGIS格式[5],同时建立空间数据库,对外同时提供两种类型的地质底图服务。矿产地数据则是综合国家基础数据库更新与维护中的矿产地数据库(截至2012年)成果与项目新收集到的新增矿产地(2013~2014年)作为基础数据源,为Access格式,故需要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除了提供华北MapGIS格式的矿产地数据,我们也将数据进行转换与符号渲染,提供ArcGIS的华北矿产地分布图数据。3 资料类服务产品地质调查资料作为科技档案,具有知识积累与储备功能,具有重大的开发利用价值[6]。对于工作规划与部署来说,其可以提供该地区的地质信息,便于综合规律研究,提升认识,为部署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地质工作效率。对此我们提供两种类型的资料服务产品,一是打包成矿区带成果地质资料相关信息服务,主要包括提供成矿区带成果地质资料目录清单与成矿区带内地质矿产调查资料分布图。二是对馆藏华北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进行集成,形成空间数据库索引指南提供服务。利用该部分资料,可以对重点地区找矿远景区的地质概况、工作程度、成矿地质背景与矿产分布特征等有了全面了解,便于总结成矿规律与规划部署研究。2 数据挖掘类服务产品1 找矿远景区综合集成研究结合成果地质资料和区域地质图与矿产地数据,对于重点区域找矿远景区的资料开展综合集成,统一认识,对每个找矿远景区的概况、成矿地质背景、区域矿产特征、找矿潜力等进行数据挖掘,形成复合型地质资料信息,使地质资料的潜在价值得到充分发挥。2 工作程度开展情况统计分析通过将成矿区带和找矿远景区矢量图形与一张图工作程度,各专业的数据进行空间相交查询[7],在ArcGIS中可以统计到各找矿远景区面积,各专业在各找矿远景区的工作程度完成面积、完成率等数据,同时提供统计图表,如直方图、饼图等直观数据提供参考[8]。同时利用1:200万地质图ArcGIS空间数据库数据空间查询选择可填图区域,与成矿远景区进行叠加,确认可填图工作面积,精确统计工作程度情况,为部署提供数据支撑。3 规划部署建议图结合部署原则,如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安排在成矿远景区基岩出露区域,优先安排交通便利、自然地理条件较好的区域,而且要避免重复工作,综合研究部署方案。通过叠加地理底图、地质底图、矿产地和工作程度数据,结合部署方案矢量数据,形成2015~2020年规划部署建议图,为规划部署提供数据支持。3 结论通过分层次、分类别建立规划部署相关信息资料服务产品,可以快速为华北地区重点成矿区带地质矿产调查项目部署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为全国地质调查部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提供辅助决策,为地质矿产调查评价工作规划部署和对找矿战略行动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同时也扩大了地质资料的应用领域,提高了地质资料的使用效率,使地质资料的潜在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不失为一个双赢的尝试。参考文献[1]颜世强,连健,等地质资料服务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矿业,2013,22(5)[2]牛芩涛,盛业华基于ArcGIS的地图符号库的设计与实现[J]四川测绘,2003(3)[3]董秀兰,闫琰,李燕,吕磊ArcGIS环境下复杂地质符号的制作[J]陕西煤炭,2011(3)[4]阿衣古力 喀德尔,陈川,韩忠坤基于ArcGIS的地质图的智能标注[J]地矿测绘,2011(4)[5]郭岚,席晶MapGIS数据转换方法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1,31(1)[6]颜世强,庞振山,等青藏高原地质资料开发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39~[7]汤国安,等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第2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33~[8]-cn/home/

有那么一点点悬,感觉页面好随意,一点都不齐整,小心一些,我看到了这个,测绘科学技术,信息蛮透明。

你可以到佰腾科研导航站上去找找,可以先在“期刊”分类里搜索一下,如果没有合适的就按照学科分类来查询。希望能帮到你。

测绘工程期刊影响因子

排名:中国测绘大学。投稿,则核心期刊吧。专业的话,怎么样?你想要什么方面的怎么样。就业OK,工资OK。待遇OK。

核心期刊有哪些? A类有哪些? 08北大期刊排行 1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测绘科学A B + 等(8 种) :测绘通报、遥感信息、遥感技术与应用、地球

测绘科学技术呀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