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大国重器掌握核心技术包括

发布时间:

大国重器掌握核心技术包括

12月17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交付海军中国正式迈进双航母时代未来,国产航母必将承载着人民海军的强军梦想走向更远的深蓝“风劲帆满海天阔,俯指波涛更从容。”山东舰与辽宁舰,两艘巨龙齐入海。向着星辰大海奋勇无畏,一路向前!1月3日嫦娥四号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嫦娥四号的成功落月将我国航天器制导导航与控制(GNC)技术提升到了新的高度1月5日17辆全长9米的“复兴号”动车组上线运营载客定员1283人载客能力较16辆编组提升了5%6月12日京张高铁全线轨道贯通开启世界智能高铁先河7月17日捷龙一号“一箭三星”开启中国商业火箭国家队新探索9月25日北京大兴机场正式通航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10月1日国庆阅兵首次亮相我国战略核力量的中流砥柱10月15日“雪龙2”号首航我国首航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10月24日C919大型客机105架机顺利完成其首次试飞任务12月16日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北斗全球服务能力全面实现将为全球用户提供性能优异的导航服务网友留言:大国重器,中国底气!大国重器,骄傲转发!为祖国强大而自豪!

大国重器有“蓝鲸2号”、“墨子号”量子通信卫星,C919大飞机,还有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一个个非凡的超级工程,以及磁悬浮列车研发等引领人们走向新时代的里程碑般的科研成果。

回答 您好,我正在帮您查询相关的信息,马上回复您。 提问 好 快点好吗 回答 亲您好,当今世界,核心技术,高端科技就是现代的“国之利器”,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在引进高新技术上不能抱任何幻想,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核心技术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提问 才这么点 太少了 回答 想要打好核心技术攻关站,我国首先应该加强基础研究。加强基础研究,是增强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引导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解决技术短板问题,在核心技术上不断实现突破,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掌控产业发展主导权;其次应该充分发挥企业家和科技人才的作用,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让包括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内的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然后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产学研深度融合;最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了提升创新链整体效能,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议》强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需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的优势,完善和细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交易、保护制度规则,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数字化发展,从而提升我国产业技术发展水平,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更多6条 

作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中国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115家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榜单。在创新驱动的战略下,五年来,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上升至5%,国家创新能力从全球第20位升至第17位。《中国制造2025》的动员令发出,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智能制造为经济注入新动能。中国的战略新兴产业已经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中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4G网络,互联网用户51亿人,总数世界第一。站在历史新起点,中国向现代化强国进发。这个东方大国,做出了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的战略选择。质量、效率、动力,将在这片土地上锻造出怎样的国家脊梁,新的篇章已经翻开。重器:核电安全卫士——“华龙一号”压力容器身高:8米体重:380吨最牛实力:反应堆核心部件,核电厂唯一无法更换的关键主设备。重器地位:我国首批实现国产化,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反应堆核心设备,代表着中国三代核电技术装备研发制造的最高水平。重器:数控单柱移动立式车床身高:5米工作台最大载重:600吨最牛实力:是国内唯一一台可加工高度5米载重600吨设备,也是为核电压力容器组焊整体精加工量身订制设备。重器地位:经历中国核电发展史,也为中国核电国产化立下汗马功劳。重器:客运飞毛腿——“复兴号”标准动车组身高:05米体长:单节(中间车25米,头车2米)最牛实力:“复兴号”涉及的高速动车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到84%。最高运营时速350公里,试验时速达到400公里以上。重器地位:“复兴号”研发拉动超过1000家零部件企业发展,涉及生产省份20多个,托起7个高端装备行业的自主创新。同时,对高校、科研机构的创新拉动作用也明显。重器:铁路T梁运、架大力士——双线全幅架设和全地形轮式运梁机身高:4米体长:55米载重:180吨最牛实力:目前全世界最快的架桥和运梁能手之一。单日极限架梁22片。重器地位:中国自主研发,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效率最高,结构最优最快的架桥机。正在堪称“挑战人类工程极限”的川藏铁路沿线担当重任。重器:中国基建天团——70余台大型机械组成的超级装备集群任务:修建孟加拉国千年梦想之桥帕德玛大桥最牛实力:创造世界最大的桥梁主墩钢斜桩插打的世界纪录重器地位:中国已经形成装备生产制造的强大能力,中国的重器集团出海能力迈上一个新台阶。重器名字:航天导航员——远望七号测量船体长:220多米排水量:近3万吨最牛实力:装载947套全球最先进的宇航测控设备和船舶设备,是名副其实的海上科学城。重器地位:中国自主研制,执行过160多次航天发射任务,远洋测控成功率达到100%,位居世界首位。

大国重器掌握核心技术

这个片子主要讲述了中国的发展史,没多大水分,其实这片子不像是电影,更像是一部叙述片,记录了中国从弱小变得强大。

好不好看,还是看自己的看法,人与人之间得欣赏水平不同,有人觉得好看,有人觉得差劲,水分也不是很大,就个人而言还是可以看的。

大国重器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主要包括

回答 您好,我正在帮您查询相关的信息,马上回复您。 提问 好 快点好吗 回答 亲您好,当今世界,核心技术,高端科技就是现代的“国之利器”,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在引进高新技术上不能抱任何幻想,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核心技术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提问 才这么点 太少了 回答 想要打好核心技术攻关站,我国首先应该加强基础研究。加强基础研究,是增强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引导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解决技术短板问题,在核心技术上不断实现突破,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掌控产业发展主导权;其次应该充分发挥企业家和科技人才的作用,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让包括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内的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然后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产学研深度融合;最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了提升创新链整体效能,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议》强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需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的优势,完善和细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交易、保护制度规则,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数字化发展,从而提升我国产业技术发展水平,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更多6条 

核心技术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信息化发展的基石。不掌握核心技术,就会被卡脖子、牵鼻子、受制于人。加快突破核心技术,着力构建数字中国,对产品供给、经济结构和发展动能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能更好发挥信息化的驱动引领作用,构筑我国国际竞争新优势

大国重器核心技术包括

1、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016年5月22日,成功完成在雅浦海沟的最后一次科学应用下潜,最大下潜深度达6579米。2018年5月8日,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总工程师丁忠军透露,“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计划于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执行环球航次。2、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位于中国广东省伶仃洋区域内,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南环段。3、蓝鲸号它既可以将吊具深入水下150米,又可以将重物提升到水上125米。最高点130米,相当于40多层楼高,最高起重高度可达110米;整个浮吊船可同时容纳300人食宿作业,并设有直升机停机坪,自航速度达到11个节级。它的一大特点就是起重臂可以放倒或旋转,十分灵活。4、天宫一号2016年3月16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正式终止数据服务,全面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天宫一号整器结构完整,运行轨道仍在持续、密切跟踪监视之中,平均轨道高度约370公里。5、鲲龙-600中国低档水栖飞机水轰5时隔30多年的继任者。是世界在研最大的水陆两用飞机,2016年7月23日总装下线(一期产品),原预估最大平飞速度555公里/小时,一期产品为500公里/小时。2017年2月13日成功试车。

最开始是央视的一套《大国重器》的纪录片,该纪录片展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成就,讲述充满中国智慧的机器制造的真实写照。大国一般是说的实力强大的国家。重器是说重要的器具,或者说有影响力的工具等等。主要是能够彰显一国国力,能够带给国家更多的安全保障,能够给别人威慑力的表现形式。

回答 您好,我正在帮您查询相关的信息,马上回复您。 提问 好 快点好吗 回答 亲您好,当今世界,核心技术,高端科技就是现代的“国之利器”,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在引进高新技术上不能抱任何幻想,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核心技术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提问 才这么点 太少了 回答 想要打好核心技术攻关站,我国首先应该加强基础研究。加强基础研究,是增强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引导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解决技术短板问题,在核心技术上不断实现突破,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掌控产业发展主导权;其次应该充分发挥企业家和科技人才的作用,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让包括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内的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然后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产学研深度融合;最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了提升创新链整体效能,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议》强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需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的优势,完善和细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交易、保护制度规则,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数字化发展,从而提升我国产业技术发展水平,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更多6条 

大国重器是中央电视台制作的高清纪录片,展现中国装备制造业成就,讲述充满中国智慧的机器制造故事。

中国掌握核心技术

自主创新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是自主创新的内容而非内涵。自主创新的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 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国家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科技实力上,经济竞争力、文化影响力最终取决于自主创新能力。它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和发展的筋骨,是一国持久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也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对于国家来说,自主创新能力就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有意识地促进科学技术知识的生产、流动和应用并在此过程中创造财富从而实现价值增值的能力。所以,中国的发展,必须自主创新,拥有自主产权,掌握核心技术。这样才能让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扩展资料:国家自主创新面临的问题:1、惯性技术领域成为自主创新的“瓶颈”2、中国的大多数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开发与创新的“主体”3、中国传统文化对自主创新的“阻滞”4、缺乏有效支撑自主创新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中国必须要拥有自己的技术,这样在世界上才有话语权,就是他字面的意思。

2018年4月25日,2017年度中国药学发展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隆重举行。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技术总师桑国卫、相关政要、医药行业专家、企业家代表共约150余人出席了本次大会。此次颁奖典礼受到新华社、科技日报及三大医药报刊、网络媒体的及时跟踪报道,为广大医药学者瞩目。中国药学发展奖是国家科技部首批批准设立的奖励科技人物的全国药学领域奖项,迄今已成功举办13届。该奖项设立22年来获奖总人数220名,其中院士18名。该奖项旨在奖励在创新药物研发领域作出突出贡献或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科研工作者,同时促进创新型药物研究和发展,振兴我国药学事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微芯生物董事长鲁先平博士作为中国创新药领域的领军人物,本次荣获“中国创新药物突出成就奖”殊荣,这正彰显了医药行业对微芯过去十七年在原创 研发领域所取得成果的高度认可。组委会为鲁博士致辞:“鲁先平博士带领团队历经12年研发创制的西达本胺,是微芯生物自主设计的全新分子体(NME),填补了我国T细胞淋巴瘤治疗药物的空白,为中国患者提供优效安全性更优、价格可承受的创新机制药物,曾获得国家十一五“863”分子设计专项、“重大新药创制”及“创新药孵化基地”等项目支持,获选“十一五”科技部重大科技专项之重大成果。同时,西达本胺也是中国首个授权美国等发达国家专利使用的原创新药。”中国创新药的领头军——微芯生物微芯生物自2001年创立以来,始终秉承:“原创、安全、优效、中国——并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可承受的创新机制和治疗药物的理念,以自主创建的“基于化学基因组学的集成式药物发现及早期评价平台”为其核心竞争力,专注于原创小分子药物研发,是第一批国家级“创新药物孵化基地”,现已成为中国创新药领军企业。公司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迄今为止,微芯生物独立承担了多项国家“863”计划、“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及“重大新药创制”项目。与此同时,公司通过对国外制药公司实施专利授权,建立起国际临床联合开发以及与高水准跨国药企合作研究的商业模式,实现了中国原创新药的全球同步开发。核心技术高平台 ,“仿制”“创新”大转型化学新药的创制过程十分艰难和复杂,包括治疗靶标的基础研究与确认、先导化合物体内外筛选的生物模型和方法学建立、药代药动特征与靶标的关系、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与人体的可能差异、动物病理模型是否反映人体发病的病因等等,使得整个药物研发过程极其漫长且充满风险,绝大多数的先导化合物都因药效不理想或毒副作用太大,或者与已上市药物相比没有明显的优势和改进而在研发的后期被淘汰。因此,如何建立一套快速、有效的早期综合评价体系,及早发现并预测具有生物活性的先导化合物的潜在安全性和可能的临床有效性,如何使新药研发的科学家和管理人员能尽快地做出有科学依据的决定:即什么样的先导化合物进入临床前以及在后续的临床试验中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新药开发风险,是目前国际新药研发领域中的重大挑战。微芯生物在国际上率先构建了基于化学基因组学的集成式药物创新和早期评价体系这一核心技术平台。化学基因组学技术利用大量已知的基因表达数据及其功能意义分析,通过对各种已知化合物(好药物或者失败的药物)及任何新化合物对全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行相关性的并行研究,对新化合物可能的分子药理和毒理进行评价和预测,不断优化候选化合物结构,使综合评价指标最好的先导化合物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开发,从而对降低新药开发风险具有重要的价值,这也正是美国FDA为提高创新药物开发的成功率而提倡的关键路径行动(Critical Path Initiative)。基于化学基因组学的集成式药物发现及早期评价平台该平台体系是微芯生物的核心竞争力,为提升公司持续自主创新药物研发能力,探索适合国情国力的新药研发国际化之路,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奠定了微芯生物在新药研发领域的领先地位,为微芯生物接下来的新药研发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公司已形成了六个系列,从实验室到临床研究阶段具有全球知识产权保护的先导化合物和创新药物产品线。国际市场破禁门 本土新药大开发事实上,微芯生物正是借助“化学基因组学药物发现及早期评价平台”,赢得了与国际同行的赛跑机会。当时国内许多药企还在通过解构国外化学药物的专利结构来研制所谓的抗肿瘤药物,而微芯通过核心技术平台,发现了西达本胺等一系列针对重大疾病的全新分子实体(new molecular entity,NME)。历经12年研发的西达本胺,成功见证了中国仿制药到中国创新药的开端和发展,同时也为创新药全球同步开发喊出了来自中国的声音——西达本胺是中国首个授权美国等发达国家专利使用的原创新药。2015年1月,微芯生物在深圳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抗癌新药西达本胺获CFDA批准上市,首批适应症为复发及难治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这不仅改变了中国PTCL患者无药可用的现状,填补了中国PTCL治疗药物的空白,而且让中国的PTCL患者仅需负担1/10的成本就可用上全球作用机制最新、疗效和安全性更优的创新药物。至今,已有三千余名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接受了西达本胺治疗并从中获益。上市后的西达本胺没有停止研发的脚步,目前其针对血液肿瘤、实体瘤和HIV等多种疾病的临床研究工作正在美国、日本、中国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同步展开。2018年3月,联合使用西达本胺于自体移植治疗复发难治、高危淋巴瘤新探索的研究在第44届欧洲骨髓移植年会上被选作大会报告发言,西达本胺增加淋巴瘤对化疗的敏感性,进一步提高了CGB方案对淋巴瘤的杀伤作用,在移植治疗中显现了极大成效,受到了越来越多国际专家的关注和认可。在台湾,TFDA同意以西达本胺中国关键性II期临床试验数据批准其上市。在日本,西达本胺已获得孤儿药资格认定并正在开展PTCL和ATL的注册性II期临床研究。在美国,西达本胺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针对实体瘤的II期试验进展顺利,联合方案二线治疗未使用过PD-1的黑色素瘤患者有效率在50~60%,优于历史对照数据。去年12月13日,西达本胺摘得第十九届“中国专利金奖”,向世界证实了中国原创新药的研发水平。风雨兼程同舟渡,不忘初心砥砺行十七年的创新发展,微芯生物已形成了以深圳为总部/研发中心/GMP生产基地、成都区域总部/研发中心/GMP生产基地、北京临床研究中心及上海商业中心四位一体的现代生物医药集团版块。十七年来,微芯生物始终坚持“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关系人命,应立足科学而非政治、宗教和商业利益”的理念,对药品的全生命周期——从新药临床试验的志愿者到获准上市使用药品的患者,进行安全性进行监测、分析和报告,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西达本胺上市后,微芯生物药物警戒团队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要求和伦理准则,并借鉴国制药企的先进经验,利用自发报告系统和主动监测项目开展了西达本胺上市后药品安全性监测。迄今累积了全球PTCL真实世界研究中最大的数据库。受到了包括WHO-UMC监测中心和国家ADR监测中心在内的国内不良反应监测机构专家和国际的关注和赞许。与此同时,微芯生物主动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对PTCL患者开展了后续免费用药项目和慈善捐赠项目,至今,援助患者已累计近千名,援助药品价值超过一亿元人民币,实现了公司用创新科技成果为造福中国患者的初衷!风雨兼程,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微芯人,用深情谱写着对祖国创新药事业的坚韧和执著。未来,在国家创新政策、行业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更具创新动力的微芯生物将继续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安全、优效、可承受的创新机制的治疗药物,持续为推动中国医药行业创新发展而不懈奋斗。

中国有哪些以绝对优势领先于全世界的高科技?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