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ssci的影响因子

发布时间:

ssci的影响因子

回答 SCI影响因子计算方法首先说明一-下,每年(以2020年为例)公布的期刊SCI影响因子,其实算的是上一年(即2019年)的IF值,具体来说就是该期刊2017年和2018年发表的文章在2019年平均引用情况,计算公式为:|F2019= C2019/(N201 7+N2018) 其中,N2017+N2018分别为201 7年和2018年发表的文章总数,C2019为 前两年所有期刊在2019年的总引用数。

Ssci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越高越好,因为直接代表你的论文在业界的影响力,代表有多少的权威性。 SCI影响因子计算方式: 计算方法:出版当年之前两年该期刊在当年被引用次数总和 ÷ 前两年该期刊出版文献之总篇数。

影响因子低的ssci

这四个区是按照影响因子由高到低排序的,一区期刊是影响因子最高,学术价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期刊,四区期刊就是四个区中影响因子最低的一类刊物。一区期刊,都是国际上知名的学术期刊,这部分期刊发表难度是非常大,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发表的,对于普通作者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且不说文章难写,对作者身份职务可能都会有一定门槛,一区期刊是不适合不同作者发表的,一般能发表一区的都是一些专家学者、知名大学教授、或者一些在本专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工作者。二区期刊仅次于一区期刊,二区期刊国内作者发表的就相对多一些,国内一些标准中明确要求发表二区及以上期刊,所以二区是很多国内作者的首选,二区期刊发表难度略小,但也要看具体的学科和具体的期刊,一般的规律是二区期刊较一区期刊容易一些。三区四区期刊的发表难度就会更低一些。扩展资料:SCI对全球的自然科学刊物进行考察,凡影响因子大于某一临界值的刊物,则可以进入SCI系统。 进入SCI系统的刊物分为两类,即内圈和外圈,前者的影响因子高于后者,前者称为SCI刊物,后者称为SCIsearch刊物。SCI刊物还分为影响因子高区(大于105)、中区(在105和422之间)和低区(小于422)3类。 衡量期刊特性的,除了影响因子外,还有及时指数(Immediacy Index)和被引用半衰期(Cited Half Life)。及时指数是指一种期刊当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年被引用的次数与当年的文献总数之比。此指标表示期刊论文所述的研究课题在当前的热门程度。被引用的半衰期是指一种期刊各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年被引用次数逐年累计达到被引用总数的50%所用的年数。 被引用半衰期反映期刊论文研究题目的延续时间,即期刊论文时效性的长短,或知识更新的快慢。综合SCI刊物的各个指标,可以看出一篇SCI论文的学术价值及影响力。

SSCI是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缩写,收录全球社会科学类的核心期刊文献的检索工具;IF是Impact Factor(影响因子)的缩写,是评定期刊的数据,每年6月份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期刊引证报告》)公布前一年的期刊影响因子数据,期刊的IF越高,说明该刊的论文被引数越高,一般来说期刊的质量就越高。“SSCI收录期刊IF<5”,也就是说是被SSCI收录的影响因子小于5的一些期刊。

ssci影响因子1.5

SCI期刊影响因子因期刊专业不同而不同,因此,影响因子高低并不绝对,也许在这个专业内是影响因子比较低的刊物,其他专业同等水平影响因子的刊物就是高水准的刊物。SCI期刊一般是收录理工科的较多,以化学专业刊物为例,IF小于3的就很一般,5左右的算是小专业优秀的杂志了,10左右就是十分优秀的杂志,10以上的一般都是综述类杂志,一般为约稿,很难投,20以上的就很难了。扩展资料一般作者发表论文,选择影响因子在5左右的刊物就不错了,如果高于10那就非常了不得了,影响因子是否高是要相对比较的,在同专业同范围的期刊里,大于2的算高,大于1的可以算比较高,大多数情况都是零点几的。期刊影响因子越大,其学术影响力也越大。期刊影响因子的高低说明了一本学术期刊的质量优劣,在期刊挑选上上,选择影响因子高的期刊,对于学术能力有更好的肯定作用,在职称评审中自然也会起到大作用了。

回答 SCI影响因子计算方法首先说明一-下,每年(以2020年为例)公布的期刊SCI影响因子,其实算的是上一年(即2019年)的IF值,具体来说就是该期刊2017年和2018年发表的文章在2019年平均引用情况,计算公式为:|F2019= C2019/(N201 7+N2018) 其中,N2017+N2018分别为201 7年和2018年发表的文章总数,C2019为 前两年所有期刊在2019年的总引用数。

ssci影响因子排名

SSCI三四区相对一区二区来说影响因子不高,认可度也不高。关于ssci3区和4区难度差异大小的问题,根据中科院对sci期刊分区的标准来看,3区要比4区的影响因子较高。但发表难度还有依个人情况而定,三区四区相对容易发表,不多现在有些单位对四区期刊论文认可度比较低,所以醒需要发表的作者要搞清楚状况再发,衡量一下利弊,如果单位认可三区四区期刊论文,那么发表3区、4区的ssci3期刊也是没有问题的。SSCI期刊影响因子的前25%(Q1)、25%~50%(Q2)、50%~75%(Q3)、75%~100%(Q4)。我们经常说的SSCI一区期刊,就是这个领域所有SSCI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25%的期刊,也可以被视为顶级期刊。SSCI和SCI区别ssci是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其实也是sci,只不过与sci专业上有区别。ssci在其他方面与sci分区并没有明显区别,都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都可以通过Web of Science检索到,之所以有专业的区分,是为了便于读者检索,同时也为了学术期刊的管理,ssci的分区与ssci的分区也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分区的标准与准则与sci是一致的。分区英文表述为Quartile,所以ssci与sci的期刊JCR分区以Q1、Q2、Q3、Q4为各个分区的称谓,ssci分区也是以影响因子为主要分区依据,Q1区的期刊影响因子最高,Q4区期刊是四个区中影响因子最低的刊物,所以由此可见,ssci与sci的期刊分区是没有区别的。

SCI所有的期刊主要按影响因子高低分区,Q1区(前25%)的期刊,Q2区是(26%—50%)期刊;SSCI的Q1区(前5%)的期刊,Q2区(6%—25%)的期刊。SCI以布拉德福(S C Bradford)文献离散律理论、以加菲尔德(E Garfield)引文分析理论为主要基础,通过论文的被引用频次等的统计,对学术期刊和科研成果进行多方位的评价研究,从而评判一个国家或地区、科研单位、个人的科研产出绩效,来反映其在国际上的学术水平。SCI引以其独特的引证途径和综合全面的科学数据,通过统计大量的引文,然后得出某期刊某论文在某学科内的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即时指数等量化指标来对期刊、论文等进行排行。被引频次高,说明该论文在它所研究的领域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SCI收录的论文主要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领域,SCI指标主要适用于评价基础研究的成果,而基础研究的主要成果的表现形式是学术论文。SCI所收录期刊的内容主要涉及数、理、化、农、林、医、生物等基础科学研究领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