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中国中药杂志投稿须知

发布时间:

中国中药杂志投稿须知

中国中医药报挺好,这个权威想投稿您自己要很厉害才行,其他的小报应该比较好投。

1 该刊接受有助于我国中药药理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中药药理研究相关论文,特别欢迎中药药理基础研究学术论文,该刊也关注中药开发研究及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刊出。有关中药药理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发现、发明、改进、思路与方法是该刊刊出论文的重点。2 投稿请通过电子邮件,所有研究文稿须同时邮寄单位证明或推荐函,凡有单位盖章或推荐函的文稿该刊均视同:①已经过保密审查;②内容属实;③署名无争议;④无一稿两投或多投。3 该刊为中国药理学会主办杂志其目的是活跃中药药理学术,为减少程序繁杂和工作量,该刊一律不退稿,除非六个月内得到不拟刊出的通知,即表明已进入审稿程序或已排队待发,望作者勿急勿躁,静候佳音。

中国药学杂志投稿须知

1 来稿请通过网上在线点击作者中心进行投稿,该刊不接受纸质投稿和电子邮件投稿。2 在线投稿后请同时寄稿件审稿费40元(请注明文章编号和文题)以便于稿件及时送审,作者可随时登陆杂志网站进行稿件在线查询。如想转投请务必电话和编辑部取得联系,否则造成一稿两投后果由作者负责。3 作者应对文稿的真实性和保密性负责,并申明未一稿多投。对于基金项目研究论文请在文章首页末行注明,并写明编号,并提供相关证明的复印件;如系会员请注明会员号。此类论文将优先审核、优先刊用。4 对修改稿要求:作者接到稿件修改通知后拟在1个月内修回(请务必对修改稿中的文字、数据、符号进行认真核对,确认无误后再上传至该刊),同时稿件原稿和修改稿打印一份连同介绍信一起寄回。若2个月后修改稿未发回编辑部,则该稿将作为新稿处理。5 地址:武汉市汉口胜利街155号,邮政编码:430014,中国医院药学杂志编辑部。6 研究论文不超过4000字,综述不超过5000字。研究论文需附中、英文摘要。其余文章均需要附中文摘要及关键词。文题一般为20个字以内。摘要一般控制在200~500字,关键词一般3~8个。

中国新药杂志投稿须知

新人从小杂志开始投吧,通常来说稿费低一点的杂志要求也会低一些建议你去 品 优 刊,豆瓣稿费银行,天使领域-浮云殿看看里面有各种类型杂志或是报刊的约稿函,稿费标准,征稿要求都有明确的标注

我知道 有《医疗装备》杂志 ,投稿通过率高,不过听说他们已经排到明年1月份的了

1 投稿须知  1 本刊实行网上投稿。  2 网上投稿成功后请寄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单位介绍信,声明所投稿件内容尚未公开发表,并在介绍信上注明稿件编号。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及其单位应对稿件的真实性、保密性、署名负责。3 每篇文章收取稿件处理费50元,请尽量从邮局汇款。4 编辑部收到单位介绍信及稿件审理费后方开始对稿件进行处理,作者可随时在网上查询稿件状态。5 编辑部对来稿有修改权。作者根据退修意见进行修改后,应将修改稿连同对退修意见的逐条答复(无论同意与否)的Word文件上传回本刊的稿件在线管理系统。退修稿件若超过规定的时限发回,将按新稿件处理。6 稿件排版后,校样寄作者校对,除个别必须修改之处,原则上不应再作改动,稿件刊出后将向作者酌致稿酬并赠样刊。7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学术交流渠道,本刊有权将论文转至中国期刊网等数据库,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有关数据库,请在校对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8 稿件中若有某些数据已投别处发表,应附复印件;若属有重大意义或国际水平者请说明;若属科学基金资助或国家攻关项目或获科技成果奖者,请在稿件首页页脚内写明项目名称及其编号并附相关项目文件复印件,此类论文可优先审核,优先发表。2 撰稿要求1 来稿须数据可靠,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文字精炼。论著一般不超过6000字(包括图表所占版面);交流稿不宜超过3000字,综述不超过6000字。2 文章题目要确切地反映本文的特定内容,一般不超过30字,所有稿件均应附英文文题,中英文题目必须一致。3 作者署名不宜过多。各作者姓名间用“,”分隔,英文部分中国人名按汉语拼音,姓的字母均大写,名第一字母大写,如:CHEN You-ting。外国作者姓名排列按其习惯。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联系电话、E-mail请在首页页脚内注明。4 文章应署工作单位(进行本项工作的单位),单位后以“,”分开,接排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多作者不同单位时,在名字右上角分别加阿拉伯数字,各单位间用“;”分开,全部单位均在同一个括号内,单位前注明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应的数字,英文部分应与之一致。5 本刊的中、英文摘要采用“结构式摘要”。摘要内容要明确列出4个要素,即“目的/Objective(s)”、“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s)”。目的/Objective(s):研究、研制、调查等前提、目的和任务,所涉及的主题范围。方法/Method(s):所用的理论、条件、对象、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装备、程序等。结果/Result(s):实验及研究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观察结果得到的效果、性能等。结论/Conclusion(s):结果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提出的问题,今后的课题、假设、启发、建议、预测等。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4个要素应能概括全文的要点,浓缩体现论文的价值。英文摘要内容可比中文摘要详细些。6 关键词一般不超过7个,中英文须对应。7 中文关键词后请加“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字样。8引言概述本题的理论依据、研究思路、实验基础及国内外现状,明确提出本文的目的,国内外未曾报道,可写“作者未见文献报道”。我国创制的新药应写明。9 需排斜体字者请排斜体。坐标系符号,如横坐标:X;量符号,如质量:m;属以下的植物拉丁学名,如光果甘草拉丁学名:Glycyrrhiza glabra;表示旋光性的符号,如右旋:d-;统计学符号:n,t检验,概率P等。10 系列数字间用“,”分开;数字与单位间空开;阿拉伯数字起讫数间中文用“~”,英文用“-”;实验结果应明确测定次数;数字增加用倍数表示,减少用分数或%表示。有效数字的修约遵照“四舍六入五留双”的原则一次完成。11 主要的动物、植物、药品、试剂、仪器应说明来源和规格。中文药名按《中国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国家药典委员会主编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其他药品尽量与国际通用名称一致。药名应少用代号,不用商品名。药名较长时可用缩写,在首次出现时注明,如:维拉帕米(verapamil,Ver)。12 图表的设计应正确、合理、易懂,单看图表就能大体了解实验内容,如药物、动物、剂量、时间、指标及结果等,文中应附清晰的原图。图(图题、图注)、表(表题及表中文字)中文后(或下)面均附上英文,呈中、英文对照的格式。图稿应去背景,照片用黑白片或彩色片,反差须鲜明,清晰易辨,显微照片应画上长度标尺。凡用文字已能说明问题,尽量不用图和表。如需用表和图,则文中不需重复其数据,只须描述其主要发现即可。表和图均应接于相应自然段后。13 讨论部分应联系本文的目的与实验结论加以阐述。14 致谢仅对有实质性贡献的人。15 参考的文献应引出,对有实质改进的方法要写明改进处,如为自己创新的,则宜详述。文献的引用,仅限亲自阅读过的主要文献,引用公开发行的新的研究原著,勿引译文,勿转载二次文献、内部资料,尽量不引教科书。参考文献的标注采用顺序编码制,按照文中首次出现的序号在字的右上角用[]注明,如:[1,2]、[3~5]。已被采用而未刊出的稿件可列入参考文献,校对时再补充发表的年、卷、页等信息。“参考文献”项中,中文文献的内容采用中、英文对照的格式书写;外国人名也按“姓前名后”并将“名”缩写的原则书写。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投稿须知

能不能电子邮箱投稿吗

中国中医药科技杂志社投稿须知: 文题:题名应简洁、确切、醒目,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中文题名一般18个汉字以内;英文题名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第1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专有词首字母大写),定冠词“the”省略;一般不使用副题名。 作者及其单位:作者一般不超过12名,作者姓名及排序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作者单位(使用全称,以单位介绍信公章名称为准,具体至院系、科室,地区、邮编)加圆括号另列于作者姓名下,不同单位作者右上方加数字上标,以示区别,不同单位以分号分隔。指定通讯作者,并补充通讯作者详细联系方式(包括具体地址、邮编、固定电话、传真、E-mail等)脚注于文题页。指导者加圆括号列于作者姓名旁,其他要求同作者。 摘要、关键词及基金资助:所有来稿应附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中文摘要200-300字,列于关键词、正文前;英文摘要150个实词左右,内容与中文摘要对应。摘要按照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段格式撰写;指示性摘要(200字左右)可除外。英文摘要亦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在前大写,名连成一词,加英文连字符,不缩写)、单位名称(按统一公布名称),作者名应全部列出,其他格式同中文要求,英文作者和单位应与中文对应。关键词:所有栏目应附关键词3-8个,且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对应。西医学尽量使用最新版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交流中心编译的《中文医学主题词表(CMeSH)》中的汉译名,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CMeSH还原为全称,如与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医学名词》(科学出版社,1989年及以后各版)矛盾,以后者为准;中医药学使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情报研究所《中医药学主题词表》。中医药词语英文翻译参考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中医药名词》(科学出版社,2005年),以意译、直译相结合,中医药专有词汇建议音译。基金资助要求中英文对照,请查找原始英文。 引言(或绪论):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可简要介绍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国(内)外未曾报道”应写“作者未见文献报道”。 正文:一般论文不强调统一格式,临床和实验研究类文稿内容格式宜有共性,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一级标题用黑体,二级以下标题用“”、“1”、“1”等标注。 结论:应准确、完整、精练。如果不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科技名词术语:使用1989年以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医学名词》、《中医药名词》和医学相关学科的名词,暂未审定公布者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写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医药词语全文应统一。使用英文缩略语,文内首次出现时,应先注明中文全称,括号内注明英文全称及缩略语。中药一药一名,不可连写,使用药典名称或常用名,一药多名者,文稿中应统一;如属引用医籍内容,可按原书所用;地方药应加以注释。西药中文名称应按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典》中的化学名,可在括号内标注商品名。草药注明拉丁学名。中医古籍使用全名,如文章内容需要,可标注相关版本信息。 图表、数字及计量单位:图表要求少而精,病理照片应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表格编排采用“三线式”,每幅图表冠有图题或表题,表内同一指标的有效位数应一致。正确使用阿拉伯数字及中文数字。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按照GB 3100-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 3101-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具体可参阅《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 符号和缩略词:数字公式、计算式和化学方程式、分子式等均应用符号书写,可另注明所用文种(如拉丁文、希腊文、日文)、字体(正斜体、大小写)和形式(上下角标)等。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 参考文献: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的、对本文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正式文献,以近期发表文献为主,内部资料、文摘、转载、保密资料、未发表论文等不得作为参考文献引用。本刊不再受理无参考文献的文章。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投稿须知

大概在1800左右!这个杂志收费低而且发表快:《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杂志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出版集团主管,科技部与卫生部指导,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与中国医师协会联合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创刊时间2001年,月刊。重点刊登: 论著(包括临床研究、临床用药、临床分析及基础研究等),专家论坛、综述与讲座、短篇论著、临床检验、述评、药物与临床、药物质量与分析、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基因组医学、临床免疫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社会医学与行为医学、循证医学、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医学工程、医疗器械与医学装备、医疗技术、新技术新方法、医院管理、科室管理、中医中药、误诊误治、临床病理讨论、疑难病例析评、病例报告、卫生防疫 、医药卫生策略探讨、心理与疾病、临床护理与护理管理、国内外学术动态、医学动态等;是《中国核心(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AJCED)统计刊源检索、统计的源期刊。电子邮件投稿(Email)发送至:,,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