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外国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外国文学参考文献

当然是笔者啊,但有提到译者

一、封面1、题目: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2、各项内容:四号宋体居中。二、目录1、目录:二号黑体加粗居中。2、章节条目:五号宋体。3、行距:单倍行距。三、论文题目:小一号黑体加粗居中。四、中文摘要1、摘要: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2、摘要内容字体:小四号宋体。3、字数:300字左右。4、行距:28磅5、关键词:四号宋体,加粗。词3-5个,每个词间空一格。五、英文摘要1、ABSTRACT:小二号TimesNewR2、内容字体:小四号TimesNewR3、单倍行距。4、Keywords:四号加粗。词3-5个,小四号TimesNewR词间空一格。六、绪论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5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8磅七、章、节、一二三四、五级标题序号字体格式章:标题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节:标题小三号黑体加粗居中。一、一级标题序号标题四号黑体加粗,顶格。(一)二级标题序号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顶格。三级标题序号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1)四级标题序号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①五级标题序号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八、结束语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3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8磅。九、致谢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小四号宋体,行距:28磅十、参考文献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8—10篇,五号宋体,行距:28磅。十一、附录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英文内容小四号TimesNewR单倍行距。翻译成中文字数不少于800字内容五号宋体,行距:28磅。十二、提示【页边距设置】上5cm,下5cm,左0cm,右0cm。【页码制作】视图页眉页脚自动图标集选中第X页共Y页。【28磅设置】格式段落行距固定值设置值输入28磅文字。外国文学论文范文赏析:外国文学课程应用型改革的必然性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教育服务于时代,教学制约于环境。自上世纪90年代高校开始扩招到本世纪初毛入学率达到20%,我国高等教育已完成了由传统精英教育向现代大众教育的转化。在这个过程中,一批以专科院校合并升格方式组建而成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应运而生。在世纪前后持续扩招的10年里,这些新建地方院校与老牌院校一起,共同承担了消化新中国建立后第二个人口生育高峰(上世纪80年代)蕴积的高等教育重任和完成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任务的社会责任。在持续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转中,他们对自身地位处境、办学目标方向、发展出路等问题未及进行准确定位思考,事实上高速发展的大众教育形势也不容思考。只需例行一年一度“打开门”,以“坐以待客”的招生方式,就有源源不断的生源和疲于应付的工作任务。办学思路、模式无需创建和开拓,只需延续精英教育阶段“全国一盘棋”万众一心建设综合性大学的老路。在发展历史短底子薄、地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地域封闭学缘校缘联系欠佳等不利因素下,殚精竭虑、不遗余力地追求学术型大学建设目标。客观地说,在此宏大目标下,这些院校做出了不同寻常的努力,使办学环境、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自身获得了长足发展,也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不可回避的是,诸多现实问题也随之产生,且日渐凸显,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困扰地方院校、困扰全社会,以至制约我国大众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巨大障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地方院校是在办学条件有限、生源质量较差情况下,走与老牌综合大学同样的学术精英人才培养之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使教育活动收效甚微。教学中,一方面是受各种条件制约的教师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多年不变地守着同一个培养计划同一个大纲,竭尽所能地讲授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是应试教育驯化出来的课外书籍基本不看、学习基本被牵着鼻子转的学生,在高校大信息量、满堂灌的课堂上难以适应和疲于应付。应试教育阶段,学生缺乏必要的阅读和社会参与,导致常识性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经验阅历积累不足。加之地方院校低分录取的学生知识功底较弱的特殊问题,使以系统理论知识传授为指针的教学活动困难重重。学生对大容量高密度的知识传授难于消化和理解,与教师之间难以形成“反馈”与“互动”的良好关系。于是教师全情投入的教学就成了单边进行无人喝彩的独角戏,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第二个突出问题是,传统教学模式方法、内容体系及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校情学情,造成教学和教育质量同时滑坡。一方面是在校生人数激增,给日常教学带来种种困难。人数激增,班型扩大,使课堂教学秩序难以把握,教学形式更趋于易于操作的满堂灌和一言堂,而以小班为易,曾经作为传统教学补充的研讨式、探析式、参与式教学难以坚持。另一方面是人数激增,使以拓展课堂教学和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综合能力的第二课堂活动难以开展。人数激增,并列班级增加,教学场所紧张。教室流动使用,学生走班,学生学习及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单位———班级名存实亡,使第二课堂以及其它增强学生团队意识、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和参与能力的校园文化活动难于组织。在这两大问题之下,最终检验学校教育成效和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毕业生的两大出口———考研和就业,均出现困局。重在理论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目标是培养理论功底扎实有学术水平的高层次人才。但如此教育之下的毕业生,首先在专业知识检验的第一道关口毕业论文(设计)中,常常照抄照搬甚至“满纸荒唐言”。之后在被看作专业知识水平终极检验的考研中,整体成绩也不理想。成功率无论在量上还是质上,都不能与生源质量较好又有深厚学术积淀的一本院校同日而语。而绝大多数选择毕业即择业的学生,在并不与他们所学专业、课程直接对应的职业招聘考录中言不成文、语不成体,在考查综合素质能力的面试中手足无措的现象不在少数。因此现实是,一方面是学生苦读四年毕业后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难以录用到学用相适、上岗即能工作的实用人才。更为严峻的是,现今地方性院校已经占据我国高等院校总数6/7的份额,已无可置疑成为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的主体。而这些院校办学方向模糊造成的投入产出失衡、学生学用不适、校地人才供求脱节,不是个案和局部,而是普遍性全局性的问题。由此造成的问题是:这些院校越是在既有路线上发展扩大,越是造成资源和人才的浪费。其教师在一心培养高层次学术人才的课堂上传授越多,对学生掌控越多,学生开拓创新的能力、职业综合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越是不足,越是难以逃脱“理论基本不用”“、实践基本不会”和“毕业即失业”,的魔咒。而国家,在缓解了人口压力造成的高等教育压力的同时,却把就业压力抛向了社会,造成了新的民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同质化教育引发的地方院校以及我国高等教育整体问题,从中央到地方、从行政管理部门到实体院校,早已形成自省自警的共识。同时也都预见到,随着生育高峰期人口完成高等教育及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基数实际减小,我国高等教育已在蕴积新的矛盾和危机,那就是即将到来的院校间残酷的生源竞争。生源竞争将是物质基础、学术环境都相对较差的地方院校必然面临的危机和挑战。那么地方院校的出路在哪里?发展图存的希望何在?应该在国家政策的框架下谋发展,在自身个性化特色化发展中求生存。要充分领会教育行政部门“分类指导、准确定位、办出特色”的指示精神,要充分理解国家“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高等院校层级化发展思路,从中找到适合自身内情与环境的合理定位。那就是以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为宗旨,以立足一方服务一方为原则,走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地域化个性化发展之路,办满足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对多样化人才需求的应用型大学。二、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课程教学的问题与地位新世纪之后,国家和教育部持续适时颁发纲领性文件,实施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2005年教高1号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做出了“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实现高等教育工作重心的转移,在规模持续发展的同时,把提高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的部署,倡导高等教育工作重心由扩大规模向加强内涵建设的战略性转移。200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文《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启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提出“按照‘分类指导、鼓励特色、重在改革’的原则,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整体实力”的基本路线,并以明确具体的建设目标、内容和资金支持,落实高等教育从“保量”到“提质”的切实转换。紧随其后的教育部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出了“高等学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定位,办出水平,办出特色”的教育发展总体路线。到2012年教育部4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则进而明确提出了“探索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制定分类管理办法,克服同质化倾向。根据办学历史、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等,确定特色鲜明的办学定位、发展规划、人才培养规格和学科专业设置”的具体方针。国家层面改革与发展的思路清晰透明,这推动了国内高等教育理论界及实践者对大众化教育深化改革、加强内涵建设,以及高等学校分类定位、层级化发展诸问题的广泛探讨,更推动了学界和实体高校对源于上世纪70年代德国的“应用性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在国家继续实施的“985工程”、“211工程”和新开辟的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及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等政策、资金、项目、平台等支持下,对于占据我国当前高等教育主体地位的地方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论及实践的探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从形成的成果结论看,刚刚建立的大众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已出现新的“结构性短缺”。首先是学科分类内部结构失调。从大的学科分类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探讨和实践集中在理工类和新兴应用类学科上。主要探索上述学科实验教学场地、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产学研一体化等多种人才培养渠道的开发和建设。而既难言成果转化也难言实际应用,而一向作为提高人综合文化素养、人文素质和的传统人文社科类遭冷遇、被搁置,在“应用型”理论和实践大潮中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依据。继而在人文社科范畴内,外国文学课程所属汉语言文学及历史等传统人文类专业,因其既非“理论”也非“科学”,而只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人物、事件、精神、物质等成果材料的汇集梳理,且不与当前经济社会特定产业、行业直接对接,不具备“实操性”和“应用性”,从而全局失利,在方兴未艾的“应用型”理论与实践探讨中失重失语。在定位为“应用型本科”的地方院校自我绘制的“精文、强理、重应用”的发展蓝图中,文科的下行路线已十分明晰。进而在已经失重的人文类汉语言文学专业中,主干课外国文学又因其不具有文学及写作理论课对创作实践的先验指导性,也不具有语言课对言语文实践的经验总结性,而与中国各段代文学课一起与“应用”相关的一切断裂和绝缘。从“文科”到“人文”再到“文学”,在当前经济社会,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众高等教育中,似乎已毫无用处,丧失了安身立命的依凭。第二,是实践及理论探索的视域有所局限。统观国内相关理论成果材料和实践总结报告,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和实践主要局限在学校宏观体系建设方面,如制度保证、资金落实、项目带动、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改进等宏观因素。而对决定教育改革成败和人才培养成效的学科、专业、课程等教育活动主体内容———教学层面落实问题探索不足。还局限在“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课程体系”“、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等原则意见的提出,而对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模式方法、评介考核等应用型改革与实践实操层面问题的研究,目前还实为缺位。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国内应用型人才培养理论的奠基者潘懋元先生曾指出:“任何教育的最终效果取决于直接面对学生的课程建设和实施过程,因此课程建设是当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对于以人才培养类型作为分类标准的高校分类,最终也要落实在与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课程。因此,建设应用型本科课程是当前推进高校分类发展进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因而,在国家政策积极引导、资金大力支持、院校层面应用型人才培养宏观体系构划业已就绪局面下,学科、专业、课程三级教学层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已无可退缩,它已占据大众教育改革深化最后攻坚克难的关键地位。而外国文学作为地方院校非应用类专业的主干课,也应牢固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努力探索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实践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建立应用型教学改革和实践的课程体系。这既是大众高等教育改革深化的当务之急,也是地方院校一线教师当前要完成的首要工作任务。任务重大而紧迫而,不容松懈。

外国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爱丽丝·门罗著张德中译克罗斯太太和基德太太 [J]外国文学, 1991, (3): 48-56+

外国文学史参考文献

19世纪文学(一)43、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兴起。浪漫主义是法国大革命的产物。44、德国是浪漫主义文学的诞生地。45、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是所谓“湖畔派”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华兹华斯成就最高。英美评论家历来将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序》称为是英国浪漫主义划时代的宣言。45、雪莱是受空想社会主义影响最大的作家。46、夏多布里昂和史达尔夫人是19世纪初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47、缪塞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浪漫主义诗人、小说家。缪塞还被称为法国的“莎士比亚”。《世纪儿的忏悔》是缪塞的自传体小说。48、小仲马小说代表作是《茶花女》。49、对自由的歌颂,对民主的向往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旋律。茹科夫斯基是俄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他被评为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抒情诗人。十二月党诗人和普希金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力军。莱蒙托夫的代表作是《当代英雄》。50、华盛顿·欧文是美国建国后第一个获得国际声誉的作家,有“美国文学之父”之称。51、爱伦·坡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具有唯美倾向的作家。他和法国的波德莱尔被誉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远祖。52、霍桑是美国19世纪影响最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53、惠特曼是美国浪漫主义最伟大的诗人,是典型的美国诗人,他的代表作《草叶集》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发展到顶峰的产物。诗人用草叶形象来象征生机勃勃的年轻的美国。54、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的主将和领袖。1827年发表的著名的浪漫主义理论文献《<克伦威尔>序言》,是雨果脱离保王党立场政治进步的标志,是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在《< 克伦威尔>序言》中,雨果提出了著名的“美丑对照原则”。雨果在小说方面的共同的特点是以人道主义为主线。《海上劳工》歌颂人与自然的斗争。雨果晚年最重要的长篇小说是《九三年》。《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代表作之一,它表现了人与宗教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浪漫色彩。《悲剧世界》是雨果的代表作,它表现了人与社会的斗争。55、普希金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也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和“俄国诗歌的太阳”。《驿站长》开俄国文学抒写小人物命运之先河。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普希金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是俄国第一部现实主义的诗体小说。它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石。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典型。19世纪文学(二)56、批判现实主义是高尔基最早提出、使用这个名词。57、法国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福楼拜是西方现代小说的远祖。代表作《包法利夫人》。58、英国的三位女作家是:盖斯凯尔夫人,欧洲文学史上最早反映劳资矛盾的作家,代表作《玛丽·巴顿》;夏绿蒂·勃朗特,代表作《简·爱》;爱米莉·勃朗特,代表作《呼啸山庄》。59、英国萨克雷的代表作是《名利场》。60、斯丹达尔是19世纪中期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法国和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巴马修道院》是斯丹达尔仅用52天时间完成的杰作,是作者生前惟一获得成功的作品。《红与黑》是他的代表作。61、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代表。他的《人间喜剧》是一部法国“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长篇小说《舒昂党人》是他的现实主义小说的开端。《人间喜剧》分3大类: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62、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主要作家。他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大卫·科波菲尔》是一部近似自传体的小说。《艰难时世》反映了40-50年代英国尖锐的劳资矛盾。《双城记》是他的代表作之一。63、果戈理是俄国伟大的作家,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自然派”的创始者。《钦差大臣》是果戈理的讽刺喜剧,代表作之一。主人公赫列斯达科夫。《死魂灵》是果戈理的代表作。主人公泼留希金,四大吝啬鬼之一。“含泪的微笑”是果戈理创作的特色。64、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个写城市下层平民和罪犯心理的能手,如《穷人》《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他一生创作的总结。19世纪文学(三)65、19世纪后期的主流仍是批判现实主义。左拉是19世纪后期法国最有的作家,同时又是自然主义的热情倡导者。代表作《萌芽》。66、莫泊桑是世界文坛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之一。(另两位是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代表作《羊脂球》。《漂亮朋友》(《俊友》)是莫泊桑长篇小说的代表作。67、肖伯纳是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代表作《巴巴拉少校》。68、契诃夫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最后一位伟大作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出色的戏剧家。《樱桃园》是他最后一部剧作。短篇小说《套中人》是他的代表作。69、哈代是19世纪后期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和诗人。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70、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三大代表作是:1863-1869年写成的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1873-1877年写成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复活》。71、易卜生是挪威文学和“社会问题剧”的创造者,欧洲现代戏剧的创始人。有“现代戏剧 之父”之称。代表作《玩偶之家》。72、西方三部关于妇女问题的小说是:古希腊欧里庇得斯的《美狄王》、法国莫里哀的《妇人学堂》、挪威易卜生的《玩偶之家》。73、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典型的美国小说。是用地道的美国英语描写真正的美国生活。20世纪文学(一)74、劳伦斯是20世纪具有国际声誉的英国作家,也是20世纪最有争议的小说家。代表作《查泰莱夫人的情人》。75、“迷惘的一代”三大代表作:德国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英国奥尔丁顿的《英雄之死》、美国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76、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被称为“美国的莫泊桑”。77、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是苏联作家肖洛霍夫所作。《静静的顿河》是他的代表作。他还有中篇小说《一个的遭遇》。78、多卷集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是法国罗曼·罗兰的早期代表作。克利斯朵夫是一位贝多芬式的英雄。79、1926年美国海明威发表了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从而成为“迷惘的一代”的典型代表。它是“迷惘的一代”的宣言书。另一部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主人公桑提亚哥是硬汉形象。 20世纪文学(二)80、现代主义是众多文艺流派思潮的总称。现代主义以反传统和非理性为主要标志。81、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是英国的乔伊斯和伍尔芙,法国的普鲁斯特和美国的福克纳等。82、《四个四重奏》是英国诗人艾略特所作。83、卡夫卡,是表现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家,现代派小说的鼻祖。《变形记》的主人公是格里高尔。84、乔伊斯,爱尔兰作家,20世纪现代派文学巨匠和意识流小说大师。《尤利西斯》《青年西红柿家的肖像》主人公是斯蒂芬。20世纪文学(三)85、萨特的存在主义强调了人的渺小、世界的荒诞以及存在的无意义。存在主义作家主要有法国的萨特、加缪、波伏瓦等。萨特是存在主义哲学的领袖人物,也存在主义主要代表作家。他的存在主义小说主要有《恶心》《墙》《死无葬身之地》《禁闭》。《禁闭》中“他人就是地狱”成为揭示西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句名言,也成为表达存在主义哲学的一句名言。86、新小说派兴起于法国。87、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的重要作品。88、海勒是“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家,是“黑色幽默”的一面旗帜。他的代表作《第二十二军规》是“黑色幽默”的代表作。主人公尤索林是一个浸透着存在主义意识的“反英雄”形象。89、加西亚·马尔克斯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作家。代表作《百年孤独》也是魔幻 现实主义代表作。东方文学90、古埃及的《亡灵书》是一部庞大的 宗教性诗文集,是人类最早的书面文学。91、古巴比伦文学的最高成就是史诗《吉尔伽美什》,这是目前已发现的世界文学中最早的完整史诗。主人公吉尔伽美什。92、《吠陀》是印度最古的诗歌总集。此后古代印度文学史上上,又出现了著名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与《罗摩衍那》。93、寓言故事也是古代印度文学主要成就之一,其中《五卷书》是一部大型的寓言故事集。94、《旧约》是希伯莱人的经典。95、迦梨陀娑是古代印度的剧作家。《沙恭达罗》是他的戏剧代表作。主人公沙恭达罗。96、“悬诗”是阿拉伯早期诗歌的代表。97、《万叶集》是日本最古的和歌总集。松尾芭蕉是著名的俳句作家。98、萨迪,波斯诗人。代表作《蔷薇园》。99、《源氏物语》是紫式部的代表作,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小说。100、《一千零一夜》是一部中古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如《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阿里巴巴和四十个强盗的故事》《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101、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享有世界声誉。《我是猫》是夏目漱石的代表作。102、泰戈尔是印度近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家。他于1913年《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获得此项荣誉的第一位东方作家。《沉船》是泰戈尔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103、在印度现代文学的发展中,普列姆昌德是印度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家。104、川端康成是日本现代著名小说家。他的作品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千鹤》。参考资料:

论文参考国外文献

叫姐姐

国外论文参考文献

外文书籍的中文翻译版本作参考文献,格式应该如下所示:[1] [美]Bruce EC++编程思想[M]刘综田,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 [美]William Ford,等 数据结构C++语言描述(第2版)[M]陈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参考文献的作用:1、参考文献是反映论文研究的重要科学依据,通过指出论文的观点、方法结合一些材料等,将论文中所研究的来源出处表明,可以反映其科学性。2、可以将论文中取得的研究成果与前人的进行区别开,这不仅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尊重,而且避免了抄袭的嫌疑。3、可以方便读者查阅资料以及进一步的研究,标准规范的参考文献可以显示该研究领域的方向和背景,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 [美]Bruce EC++编程思想[M]刘综田,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3] [美]William Ford,等 数据结构C++语言描述(第2版)[M]陈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 外文参考文献就是指论文是引用的文献原文是国外的,并非中国的。 原文就是指原作品,原件。即作者所写作品所用的语言。如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原文是英语。 译文就是翻译过来的文字,如在中国也可以找到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中文版本。这个中文版本就称为译文 回答者: xffjy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10-22 11:52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