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专利文献的分类

发布时间:

专利文献的分类

1、常用文献类型用单字母标识,具体如下:(1)期刊[J](journal)(2)专著[M](monograph)(3)论文集[C](collected papers)(4)学位论文[D](dissertation)(5)专利[P](patent)(6)技术标准[S](standardization)(7)报纸[N](newspaper article)(8)科技报告[R](report)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1)磁带[MT](magnetic tape)(2)磁盘[DK](disk)(3)光盘[CD](CD-ROM)(4)联机网络[OL](online)扩展资料:文献标识格式1、期刊:著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2、专著:著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论文集:著者.题名.编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学位论文:著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5、专利: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6、技术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7、报纸:著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科技报告:著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献类型标识

1、零次信息资源零次信息资源指未以公开形式进入社会使用的实验记录、会议记录、内部档案、论文草稿、设计草稿,以及未经发表的名人手迹、口头言论和无形的思想意识。它内容新颖,但不成熟、不定型。2、一次文献信息资源一次文献信息资源指以科学研究、工作实践中的新成果、新知识和经验总结为依据,经加工创作进入社会公用的专著、学术论文、专利说明书、科技报告等,它是最基本的文献信息资源。它提供新观点、新发明、新技术、新成果,具有创造性特点,有直接参考、借鉴和使用价值,是人们检索和利用的主要信息资源。3、二次文献信息资源二次文献信息资源指根据实际需要,按照一定的科学方法,将特定范围的分散无序的一次文献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加工、整理、提炼、组织,使其成为便于存贮、检索的系统,专供查考一次文献、情报资料线索和核心知识的工具。包括书目、索引、文摘、图书馆目录等。它是检索一次文献的工具性信息资源。4、三次文献信息资源三次文献信息资源指通过二次文献提供的线索,选用大量一次文献,将其按某学科、某类问题、某专题、某事物等内容收集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概括评述、系统研究,撰写成学科性的著作。包括综述研究和参考工具两类,如:专题述评、动态综述、进展报告、百科全书、年鉴、手册等,它综合性高,针对性强,系统性好,知识信息面广,为人们的学习与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文献的分类标引与主题标引,其工作程序包括3步:1、对文献论述的内容进行主题分析,通过分析提炼主题概念。2、依据事先选定的分类法与主题词表,从中选择和组配恰当的标识符号。分类法用的是分类号码(由数字或字母加数字组成);主题法用的是经过规范化处理的词语。3、按一定顺序将有关文献的题名或代号(例如文摘号)列在该标识符号后面。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文献型信息资源、百度百科——文献加工

按出版形式划分:科技图书、科技期刊、专利文献、会议文献、科技报告、政府出版物、学位论文、标准文献、产品资料和其它文献的十大类型。按加工深度划分: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按载体形式分:印刷型文献、 缩微型文献 、声象型文献、电子型文献

按出版形式划分:科技图书、科技期刊、专利文献、会议文献、科技报告、政府出版物、学位论文、标准文献、产品资料和其它文献的十大类型。 按加工深度划分: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

专利文献的分类号码

由代表部、大类、小类、大组、小组的五个符号组合构成。1、部:如B——作业、运输;2、大类:如B64 表示飞行器、航空、宇宙飞船。大类类号用二位数标记;3、小类:如B64C表示飞行。小类类号用大写字母标记;4、大组:如B64C25/00 表示起落装置。大组类号用1-3位数加/00标记;5、小组:如B64C25/02标记是将大组/00中的00改为其他数字。小组内的等级是依次降低的,但从  分类号上看不出来,只能根据小类前的圆点数目加以判断。扩展资料IPC分类表共分以下8个分册:第一分册——人类生活需要(农、轻、医);第二分册——作业、运输;第三分册——化学、冶金;第四分册——纺织、造纸;第五分册——固定建筑物;第六分册——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第七分册——物理;第八分册——电学。此外,IPC分类表还有专门的使用手册。IPC对于海量专利文献的组织、管理和检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专利文献每年增长约150万件,目前约有5000万件。按照第7版69000个组计算,平均每组包含的文献量超过700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分类)

专利文献分类号

北京五一国际知识产权解答,我国专利文献中的编号几经修改,现在使用的有专利申请号,发明公开号、授权公告号、专利号和分类号等。(1)专利申请号,所递寄的专利申请文件经中国专利局格式审查合格后,即发出受理通知书,确定申请日并给予一专利申请号。申请号是今后申请人与专利局联系的代号,它由9位数字组成,如2,1,3,头两位数字是年份,89即1989年受理的,第三位数字的分别表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紧接着的5位数字为流水号,小数点后的一位(0至9或X)是计算机校验码。(2)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如CN1073810A,CN为中国代码,A代表发明公开,(注意该文件是未经修改审定的原始申请文件),1为发明,后6位数字为公布文件序号。(3)授权公告号,如CN1021412C, CN2137838Y, CN3017883D,C 为经审定的发明专利,Y和D分别代表授权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后6位数是授权序号。(4)专利号,如ZL8是在原申请号前加ZL(专利代码)而成。(5)分类号,使用国际标准分类办法标注。

专利文献分类号码

熟悉专利知识的人们都知道专利文献的重要性,因此,了解专利文献号的编号体系,对识别专利文献和查阅中国专利文献将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专利文献号的编写规则专利文献号用9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包括申请种类号和流水号两个部分。专利文献号中的第1位数字表示申请种类号,第2;9位数字(共8位)为文献流水号,表示文献公布或公告的排列顺序。(一)专利文献号的申请种类号专利文献号中的申请种类号用1位阿拉伯数字表示。所使用的数字含义规定如下:1、表示发明专利申请;2、表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3、表示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上述申请种类号中未包含的其他阿拉伯数字在作为种类号使用时的含义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另行规定。(二)专利文献号的文献流水号专利文献号的流水号用8位连续阿拉伯数字表示,按照发明专利申请第一次公布,或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申请第一次公告各自不同的编号序列顺序递增。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沿用该发明专利申请在第一次公布时被赋予的专利文献号。在专利申请公布、专利申请审定公告和专利授予公告时给予的文献标识号码。

法律分析:专利分类号IPC对于海量专利文献的组织、管理和检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专利文献每年增长约150万件,约有5000万件。按照第7版69000个组计算,平均每组包含的文献量超过700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整体或者局部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第十一条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美国专利文献使用的专利分类法

美国主要有三种专利类似,美国实用专利(即所说的美国发明专利),美国外观设计专利、以及美国植物专利。

有三种类型的美国专利:1 )实用专利可授予任何发明或发现任何新的有用的工艺、机器、制品或物质组成或任何新的有用的改进的人;2 )设计专利可以授予任何为一件产品发明新的、原创的和装饰性设计的人;3 )植物专利可授予任何发明或发现并无性繁殖任何独特和新品种植物的人。

美国只有发明和外观专利,而且都需要进行实审,但美国专利有几个优点,比如发明,一般对修改的范围没有明确限制,说通俗点,授权的成功率往往比国内高;2是美国的外观授权后是不需要每年交年费的

1、发明专利(Utility Patent):在美国专利法中规定,实用专利是任何新且有用的方法、机器、制造、或物质的组成、或者是上述任何新且有用的改进。需要明确的是,美国Utility Patent并不是中国的实用新型(Utility Model)。从创造性判断要求和审查程序而言,美国Utility Patent更类似于中国的发明专利,但比中国的发明专利提供更广泛的保护对象,例如一些商业方法、药品、计算机软件等。2、外观设计专利(Design Patent):是针对具有新颖、原创及装饰性产品的外观设计进行保护。美国的外观设计专利需要经过实质审查方可授予专利权,这与中国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仅进行初步审查有很大区别。并且,美国还对产品的部分外观设计给予保护,这一点目前中国外观设计专利制度还不能保护。3、植物专利(Plant Patent):在美国,植物也是可以申请专利的,并且是单独一种专利类型。然而,中国专利法明确规定植物的新品种不可申请专利。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