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科学技术与工程审稿中是外审吗

发布时间:

科学技术与工程审稿中是外审吗

编辑的脾气不是一般的大。投了一篇,一个月了还没回复,就打电话过去问问什么情况。编辑说等有消息了会打电话过来跟我说。结果5分钟之后,稿子被拒了。

19年12月投稿,差不半个月状态变为审稿中,2月中旬一次修回,3月中旬二次修回,截止目前状态仍为已俢回。

修改过后肯定还要给专家再审的。《科学技术与工程》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AJCED)统计刊源所检索、统计的源期刊。《科学技术与工程》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综合影响因子为195。科学技术与工程主要登载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及国家、省部的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论文、研究简报。

科学技术与工程审稿中

《科学技术与工程》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AJCED)统计刊源所检索、统计的源期刊。中文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外文名称: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语言:中文主管单位:中国科协主办单位: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创刊时间:2001出版周期:旬刊国内刊号:11-4688/T国际刊号:1671-1815邮发代号:2-734定价:20元开本:大16开出版地点:北京市期刊类别:中文核心期刊简介本刊向社会介绍科技界、工程界进展情况和为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开展学术交流服务的一份学术性、知识性和动态性杂志。主要内容包括科学技术发展前景和重大建设工程进展情况,科学技术与工程方面的新成果、新知识、科技界和工程界的热点问题等。适合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专家、领导同志、管理干部和图书资料馆(室)订阅。我刊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主办,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AJCED)统计刊源所检索、统计的源期刊。2001年初创办《科学技术工程》至今已积近8年,坚持办刊方针,为发展我国科技事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服务。在读者和作者逐步了解本刊的宗旨和业务范围的情况下,编辑部持续进行了发函宣传、向有关检索机构,如我国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科技信息中心、北京大学图书馆等组织单位多次介绍刊物情况和性质、已取得的成绩、办刊条件和历史等多方面的情况。

不是的,流程就是这样。为保证刊出文章的质量,一般的审稿必须经过以上这些流程,就算是采用多种前沿技术的中教数据库智能主编系统也需要经过三审三校,唯一不同的是作者可以通过软件自助查询自己的稿件审校情况。初审就是你投稿后第一个看到你文章的编辑,初审主要简单审核你的稿件是否符合本刊要求,审核作者资历和作者单位,然后看作者信息是否完善,文章格式是否符合要求。复审就是专家审稿,审核你的文章问题有没有研究价值,文章质量能不能达到发稿要求,文章内容存不存在问题和缺陷。复审非常重要,基本就能决定你的稿件是录取还是退回。复审时,一般都是复审专家提出审稿意见,然后将稿件退给作者修改,修改达到要求后进行录取,修改达不到要求就退回稿件。审稿和编辑是两个重要的流程。审稿通过后就进入了编辑的流程。审稿主要看文章问题的研究价值、文章内容的学术性,把关的大方向;而编辑是在审稿通过后,对文章内容和形式的修改,是对文章的精雕细琢。

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审稿中是初审还是外审

楼主 能不能仔细说说为啥不好?我也看了他的影响因子2左右 真是挺低的;一般中文核心应该有5往上。但是 现在学生只为毕业要求规定达到就行 多数也不为了搞学术。

期刊团队工作效率高,回复快。文章要求较高,必须具备现实性和实用性。我投了4篇,录用率50%。

19年12月投稿,差不半个月状态变为审稿中,2月中旬一次修回,3月中旬二次修回,截止目前状态仍为已俢回。

科学技术与工程审稿

还在审稿阶段科技导报》编辑部从国内外重要科技期刊和科技新闻媒体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间发表、公布或报道的中国科技成果中,遴选、推荐30项重大科学进展、30项重大技术进展、49项重大工程进展候选条目。根据每项进展的得票情况,推选出2020年中国重大科学进展10项、重大技术进展10项、重大工程进展10项。小福团将其摘录如下,分享给大家。一、2020年中国重大科学进展精准绘制地球3亿年生物多样性变化历史南京大学沈树忠、樊隽轩团队联合国内外专家建设大型数据库,绘制出全球第一条高精度的古生代海洋生物多样性变化曲线。精准刻画了地质历史中多次重大生物灭绝和辐射事件,揭示了当时生物多样性变化与大气CO2含量的协同关系。本刊向社会介绍科技界、工程界进展情况和为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开展学术交流服务的一份学术性、知识性和动态性杂志。主要内容包括科学技术发展前景和重大建设工程进展情况,科学技术与工程方面的新成果、新知识、科技界和工程界的热点问题等。适合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专家、领导同志、管理干部和图书资料馆(室)订阅。我刊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主办,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AJCED)统计刊源所检索、统计的源期刊。2001年初创办《科学技术工程》至今已积近8年,坚持办刊方针,为发展我国科技事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服务。在读者和作者逐步了解本刊的宗旨和业务范围的情况下,编辑部持续进行了发函宣传、向有关检索机构,如我国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科技信息中心、北京大学图书馆等组织单位多次介绍刊物情况和性质、已取得的成绩、办刊条件和历史等多方面的情况。本刊向社会介绍科技界、工程界进展情况和为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开展学术交流服务的一份学术性、知识性和动态性杂志。主要内容包括科学技术发展前景和重大建设工程进展情况,科学技术与工程方面的新成果、新知识、科技界和工程界的热点问题等。适合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专家、领导同志、管理干部和图书资料馆(室)订阅。我刊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主办,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AJCED)统计刊源所检索、统计的源期刊。2001年初创办《科学技术工程》至今已积近8年,坚持办刊方针,为发展我国科技事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服务。在读者和作者逐步了解本刊的宗旨和业务范围的情况下,编辑部持续进行了发函宣传、向有关检索机构,如我国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科技信息中心、北京大学图书馆等组织单位多次介绍刊物情况和性质、已取得的成绩、办刊条件和历史等多方面的情况。本刊向社会介绍科技界、工程界进展情况和为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开展学术交流服务的一份学术性、知识性和动态性杂志。主要内容包括科学技术发展前景和重大建设工程进展情况,科学技术与工程方面的新成果、新知识、科技界和工程界的热点问题等。适合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专家、领导同志、管理干部和图书资料馆(室)订阅。我刊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主办,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AJCED)统计刊源所检索、统计的源期刊。2001年初创办《科学技术工程》至今已积近8年,坚持办刊方针,为发展我国科技事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服务。在读者和作者逐步了解本刊的宗旨和业务范围的情况下,编辑部持续进行了发函宣传、向有关检索机构,如我国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科技信息中心、北京大学图书馆等组织单位多次介绍刊物情况和性质、已取得的成绩、办刊条件和历史等多方面的情况。 本刊向社会介绍科技界、工程界进展情况和为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开展学术交流服务的一份学术性、知识性和动态性杂志。主要内容包括科学技术发展前景和重大建设工程进展情况,科学技术与工程方面的新成果、新知识、科技界和工程界的热点问题等。适合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专家、领导同志、管理干部和图书资料馆(室)订阅。我刊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主办,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AJCED)统计刊源所检索、统计的源期刊。2001年初创办《科学技术工程》至今已积近8年,坚持办刊方针,为发展我国科技事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服务。在读者和作者逐步了解本刊的宗旨和业务范围的情况下,编辑部持续进行了发函宣传、向有关检索机构,如我国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科技信息中心、北京大学图书馆等组织单位多次介绍刊物情况和性质、已取得的成绩、办刊条件和历史等多方面的情况。本刊向社会介绍科技界、工程界进展情况和为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开展学术交流服务的一份学术性、知识性和动态性杂志。主要内容包括科学技术发展前景和重大建设工程进展情况,科学技术与工程方面的新成果、新知识、科技界和工程界的热点问题等。适合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专家、领导同志、管理干部和图书资料馆(室)订阅。我刊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主办,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AJCED)统计刊源所检索、统计的源期刊。2001年初创办《科学技术工程》至今已积近8年,坚持办刊方针,为发展我国科技事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服务。在读者和作者逐步了解本刊的宗旨和业务范围的情况下,编辑部持续进行了发函宣传、向有关检索机构,如我国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科技信息中心、北京大学图书馆等组织单位多次介绍刊物情况和性质、已取得的成绩、办刊条件和历史等多方面的情况。

中的可能性很小,科学技术与工程审稿周期很长,所以一般再次投稿可能就没什么机会了。    之前给编辑部官方去了邮件,说会尽快处理,但是后面还是没有结果。今天给编辑部去了电,接电话的编辑说我这个审稿中,她不知道怎么回事,而且她说这个肯定不正常,但她也没有更多信息透漏了,叫我再等等。我30投的,4号退修,修回之后,打电话问编辑,她说修回的稿件审稿周期是三周到四周,也就是说总共得要两个月才能知道是不是录用!现在也处于审稿中我看官网中说,40天是审稿周期,我这个也太久了点。

科学技术与工程审稿流程

19年12月投稿,差不半个月状态变为审稿中,2月中旬一次修回,3月中旬二次修回,截止目前状态仍为已俢回。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