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世界当代史论文推荐

发布时间:

世界当代史论文推荐

我推荐看你一下各国名人传记。在就是看世界史书了 系统的看一下

世界历史是历史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内容为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世界历史学科的主要任务是以世界全局的观点,综合考察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历史,运用相关学科如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的成果,研究和阐明人类历史的演变,揭示演变的规律和趋向。在中国,约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主要由于历史专业的分工,人们习惯于把中国史和世界史对举,几乎把世界历史作为外国历史的代称。实际上,世界历史绝非把中国历史排除在外的域外史,而中国历史也和所有其他国家历史一样,是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全过程的组成部分。划分关于世界历史的分期,至今还没有完全一致的意见。早在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就已有了把历史分为“古代”、“中世纪”和“近代”的说法。这种主要基于欧洲历史的分期,在西方史学界长期沿用。有不少史学家又在三时期之后加上“当代”或“现代”,从而形成四阶段分期法。马克思主义史学也采用四阶段分期法,其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理论,与以政治兴替或其他“重大事件”为分期标准者有本质的不同。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对世界史的分期,一般都以“古代”相当于原始社会及奴隶社会阶段,“中世纪”相当于封建社会阶段,“近代”相当于资本主义社会阶段,而“现代”则是指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为开端的一个新的时期。有的学者认为“中世纪”一词只适用于西欧历史,没有世界历史上的普遍意义,所以改用“中古”一词标示“古代”和“近代”之间的阶段。这种分期法从理论上说是完全可行的。但是人类历史的发展并不平衡,世界各不同地区进入某一社会经济形态有早有迟,在某一社会经济形态中经历的时间也有长有短。特别是自历史进入文明时期以后,很少看到绝对纯粹属于这一阶段或那一阶段的社会经济形态,也很少看到绝对整齐的、单一发展的由低级社会经济形态逐层向高级社会经济形态的过渡。因此在世界史的分期断限问题上,目前仍然存在着分歧。

王受之,1946年出生于广州,设设理论和设计史专家。毕业于武汉大学研究生院,1980年代曾担任过广州美术学院设计系副主任和学院的工业设计研究室副主任,1987年作为美国富布赖特学者,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西切斯特学院和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学院从事设计理论研究和教学,1988年开始在美国设计教育最权威的学府——洛杉矶的“艺术中心设计学院”担任设计理论教学,1963年升任为全职终身教授,负责全院的现代设计理论和现代设计史教学。1997年担任美国全国艺术和设计院校委员会年度会议理论组召集人,1998年作为联合国开发总署专家在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主持设计理论和设计史讲学班。王受之曾经多次担任重要设计比赛的评委工作,包括香港设计师协会“设计98”年展评委、1997年香港回归的国家艺术大展评委。王受之是中国的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等高等艺术设计院校的客座教授。王受之所著设计理论和设计史著作相当多,其著作成为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设计专业教科书中主要参考书,共中包括在大陆出版的《世界现代设计史》、《世界现代建筑史》、《当代商业住宅区的规划和设计》,还包括台湾出版的《世界现代设计》、《世界现代平面设计》、《现代世界艺术的发展》,他参与撰写的《战后美国史》曾经获得1992年国家社会科学著作的金奖。他的《设计史论丛书》包括《世界现代设计史》、《世界平面设计史》、《世界当代艺术史》、《世界时装史》、《世界广告史》、《世界工业产品设计史》、《美国插图史》等,由中国青年出版社与香港天一艺术设计出版公司联合出版。

美国,是一个新生的国家,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来说。自从美国独立至今不过两百多年,然而她现在确实在世界上有霸权地位。是何原因?追溯历史,美洲土著是由白令海峡由亚洲过去的,具有黄种人特征。印加帝国的昌盛,阿兹特克,玛雅人的文化都不谈,维京人美洲殖民,红衣埃里克最先发现美洲而不是哥伦布也不谈。随着西班牙人的入侵,美国的历史前奏开始。五月花号到美国,拉可行屯的枪声拉开了美国的序幕。下回分解!

世界当代史论文

世界市场的形成 从新航路开辟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再到现在。

北京大学北大世界史泰斗马克尧,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地区史、国别史(欧洲史)专业博士生导师。从事封建社会形态的理论、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研究论文、著作或成果:《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资本主义起源理论问题的检讨》;《英国封建社会研究》。 朱孝远:中古史尤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君主制及近代欧洲的兴起。可参考《近代欧洲的兴起》、《欧洲涅磐》、《伊丽莎白女王》及相关讲义。 彭小瑜:教会法、罗马史、拉丁语。现主编商务版《西学研究》。 何顺果:美国史、欧美近代史,对马克思主义史学有深刻理解。著作《人类文明的进程》、《美国边疆史》。 高 毅:法国史、欧美近现代、18-19世纪的欧洲。可参考《法国大革命的政治文化》、《近代欧洲的分与合》,近译《福柯的生死爱欲》。 王红生:亚非拉现代史、印度史。 董正华:现代化研究,主要是东亚方向。可参考商务版《现代化研究》。人民大学 李世安,著名世界史教授,人大世界史的老教授。研究重心为世界近现代文明史、美国人权史、资本主义发展史、欧洲一体化史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等方向。《世界当代史》《世界现代史》找来看看 王皖强,现在世界近现代史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西方思想文化史。刚40岁,担任博士生导师好几年了!讲课风趣幽默,逻辑很强,很有学术前途 徐浩(戴逸的学生)长期从事西欧中世纪史、工业革命前的英国史、中西历史比较研究和史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也正是年轻有为,有自己的一套!对学生要求很严,上学期,要求一星期一篇论文,这学期没人敢选他的课! 孟广林(马克尧的学生)主要从事西方封建政治史、文化史与中西历史的比较研究陈海宏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理事、山东省世界史专业委员会付主任兼秘书长。 主要从事世界史和美国史的教研工作,专攻美国军事史。现已发表专著2部、译著5部、主编或参编12部,各种文章60余篇。主要有:《美国军事史纲》,北京长征出版社1991年版;《美国军事力量的崛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世界近现代史论文选题推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题目写作时间:90 分钟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题目 浅析洋务运动 从两次鸦片战争看中国之变迁与发展 浅析辛亥革命 中国近代不同阶级的救亡运动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 小组学习实践报告 报告题目: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小组中国近代史论文 6页 免费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 4页 4下载券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论文参考选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论文参考选题 1、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本内容,选取你感兴趣的历史问题,自拟题目进行写作。 2、近代中国落后原因分析。 3、中国近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核论文题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核论文题目_历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核题目 1、为什么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最终没能使236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题目及要求A(236) 北京理工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论文(A 卷)教学站 学号 开卷 100 分 姓名 手机号 成绩 考试题目: 试论近代中国近现代史课题论文桂林摩崖石刻在我国碑刻史上的地位由此可见 一斑。清朝著名金石学家叶昌炽在《语石》中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唐宋士大夫度 岭南来,题名赋诗,摩崖殆遍。”这种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考试论文题目201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考试论文题目材料一: 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融入美国主导的全球化的过程,特别是加入 WTO 以后,中国经济进 入全面加速阶段,作为多边体制中国近现代史期末论文(3000字)中国近现代史期末论文(3000字)_历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在抗战历史中反省中国封建社会由盛到衰 2、中国近代史的里程碑——辛亥革命 3、关于好与坏的中国近代史论文中国近代史小论文 2页 免费 中国近代史论文选题 2页 1下载券 中国近代史论文中国的近代史是中国人民屈辱的血泪史, 也是中华民族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抗争 史,关于近代史的一个课题论文关于近代史的一个课题论文_历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对近代史一个选择方向进行中国近代史上进行的一场引 进西方资本主义的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

世界史近现代论文题目推荐

工业革命

世界当代史论文3000

给你介绍两本,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和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中国的还是算了吧,看待历史都不够客观,很多教课书还不如《上下五千年》好看。

新罗马帝国的崛起

关于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在80年代末以来,在我国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见解一种认为:20世纪初,即1900年起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另一种认为: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一、为什么20世纪初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20世纪初,世界历史进入了新时代随着第二次产业革命(科技革命)的展开,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世界市场与世界经济最终形成,世界进入各国竞相实现现代化的历程 首先,20世纪初,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革命性的重大突破,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提出具有划时代意义1915年,爱因斯坦完成了“广义相对论”,这是他“一生中最激动、最紧张的时期之一”,“也是收获最大的时期之一”1916年,他完成了总结性论文《广义相对论的基础》按照广义相对论,空间、时间不仅与变速运动有关,而且与物质的质量、分布状态有关它指出空间、时间不可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空间结构和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分布它在更深一层的意义上否定了牛顿的时空观 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确立是物理学的一场革命,它带动了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理论也都发生了革命性的突破正是在科学理论上的这些革命性的突破,转化为20世纪的一系列重大技术成就,如原子能技术、无线电技术、电子技术、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等的迅速发展因此,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第二,20世纪初社会物质生产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力迅速提高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时期,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在三个方面产生了革命性的发展:新能源──电和石油的发现与利用;新机器──电动机和内燃机的创制;为远距离提供迅速传递信息工具电报电话的发明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基本完成,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又一划时代的深远影响 生产力空前迅速提高的反作用又使生产关系的诸多环节与人们的思想意识产生了重大的变革电力技术是“最能代表最新的技术成就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的一个工业部门”[2]恩格斯一开始就敏锐地看到电的发现和应用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他指出:“蒸汽机教我们把热变成机械运动,而电的利用将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使一切形式的能──热、机械运动、电、磁、光──互相转化,并在工业中加以利用”,不仅“生产力将因此得到极大的发展”,“到最后它终将成为清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这实际上是一次巨大的革命”[3] 发电机和内燃机的发明,标志着能源革命的巨大成功电力技术和内燃机技术等的相结合,促使一系列新的技术发明,其中特别是使制造飞机和汽车成为可能,使冶金、采矿、机器制造等重工业部门迅速发展,使电器、化学、石油、汽车、飞机制造等一系列新的工业部门纷纷建立,重工业取代了轻工业在世界产业中的主导地位,工厂、办公、家庭设施以及交通运输,信息传递的电气化,使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进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面现代化的进程 第三,20世纪初是世界市场与世界经济最终形成时期,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了垄断阶段科学技术的进步推进了生产力的巨大而迅速的发展,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专业化以及国际分工都有很大发展由于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出现了资本输出、殖民地分割完毕,帝国主义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国际分工,形成了工业产品生产国与初级产品(农牧、林矿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国际分工,由于第二次产业革命而进一步加深加宽,最终形成了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 由于资本输出以及国际分工的发展,世界市场终于在20世纪初形成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标志着世界经济的最终形成它把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更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把世界各个角落的生产、交换与消费都纳入资本主义体系,使其更加国际化,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成为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世界范围的经济整体的组成部分,世界经济进入最终形成的新时期 世界经济最终形成时期,也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完成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及其上层建筑随之发生重大变化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达到很高程度,垄断组织主宰着主要经济生活这时不仅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模式由垄断组织代替自由竞争,一些后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也运用垄断组织管理经济,以达到在经济上赶超先进资本主义国家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成“金融资本”,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控制了政权总之,20世纪初,世界已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由于20世纪初是世界市场与世界经济最终形成时期,因而作世界现代史开端的重要理由之一的现实意义还在于,世界现代史教学要准确理解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循着客观经济规律前进的反过来,人们要推动经济发展,也务必遵循与运用经济规律只有切实理解这些原理,才能准确地科学地阐明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第四,20世纪初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无产阶级革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1903年7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先在布鲁塞尔,后在伦敦举行会上形成了拥护列宁和列宁主义的布尔什维克(多数派),标志着列宁主义和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产生列宁主义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它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论,为20世纪欧洲物质生产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和落后的东方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正确的战略策略列宁指出,无产阶级不仅要领导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而且必须领导像俄国那样的较为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革命;还必须争取领导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由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无产阶级革命可能在一国或少数的几国首先获得胜利列宁主义把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革命战略口号发展为“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俄国无产阶级领导了俄国1905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积累了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这些革命理论和革命斗争经验对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具有划时代的普遍意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在总结l905年革命的基础上,领导了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上文列宁的这些精邃论述,正是列宁后来十月革命胜利后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及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正确地分析国情做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4]的思想渊源之一 历史是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它是异常错综复杂的因此,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准绳,确定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不宜以某一个事件为准,而应该以“当时存在的物质的、可以实际感觉到的条件,即各该时代社会借以生产和交换必要生活资料的那些条件”,作为“一切历史变动的最终原因”[5]据于此,20世纪初发生的上述“那些条件”,是历史变动──时代转折的“最终原因”因而,20世纪初(1900年)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和上限 二、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问题 世界现代史开端的另一见解是: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建立,因而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和上限新中国成立直至80年代初,我国学术界和大学、中学的“世界历史”教材,受苏联史学影响很深,因此均持“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这一观点直至1999年,我国相当多的大学历史教材仍持此种分期观点;而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和教材,全部持此分期观点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胜利了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也是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和向共产主义社会前进的历史里程碑既然《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主要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历史,《世界近代史》主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那么《世界现代史》便是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和发展的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对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整个世界看,它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转折点,它是从近代时期迈进现代时期的门槛,因而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列宁指出:“我们建立了苏维埃类型的国家,从而在世界历史上开辟了一个新时代,无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时代更替了资产阶级统治的时代”[6]毛泽东指出:“十月革命的道路,从根上说来,是全人类发展共同的光明大道”[7]这是因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基本矛盾除了帝国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外,又增添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这些世界范围内的基本矛盾的存在与发展构成了世界现代史的基本内容世界现代史就是研究这些矛盾的动态关系,即它的发展变化,相互关系,以及在这些矛盾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经济,国家政治,科学文化,思想意识的演变发展的学科因为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起点,是人类历史由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到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伟大转折点,因而也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或上限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空前激化的结果世界范围的帝国主义战争又促进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一些帝国主义国家的革命条件趋于成熟各国无产阶级政党面临如此急剧变化的国际形势,急需解决怎样科学地分析世界基本矛盾和时代发展特征;怎样认识帝国主义本质以及怎样发动和领导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民主革命的问题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帝国主义作了科学分析,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是垄断资本主义垄断是帝国主义的根本特征列宁还科学地揭示出,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规律;既然是不平衡的,帝国主义统治就会有薄弱环节和最薄弱环节,而沙俄便是帝国主义统治的最薄弱环节列宁指出,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使资本主义的一切矛盾极端尖锐化,无产阶级社会主义能够首先突破帝国主义统治的最薄弱环节,在一国或少数几国首先取得胜利列宁制订了在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策略,亲自领导了1917年俄国伟大的十月革命,并取得了辉煌胜利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淮,十月革命的胜利以及随后的新经济政策,证明了列宁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证明了列宁准确地科学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同时也证明了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背离了马克思主义诚如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从1917年起,这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证实”[8]因此,十月革命的胜利,也是实践证明列宁主义科学性的标志,从而它能够广泛地传播于世界各国,为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其中包括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所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各国无产阶级与革命人民相结合,在意识形态上战胜了第二国际机会主义,从这一意义上说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开辟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民主革命的新时代因此,俄国十月革命被唯物史观历史学家确定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或上限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提出新经济政策后不久过早地逝世了实践证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及其思维原则,对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具有无比深远的意义然而,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未能切实遵循和坚持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及其思想原则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在党的纲领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概念”,这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其中包括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及其思想原则的重大而光辉的发展这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壮大,其意义将是极为深远的 综上所述,以上学术界对世界现代史开端或上限的两种见解,笔者认为,都是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论析历史分期以十月革命为世界现代史开端的学术见解,侧重强调了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建立的新纪元──转折点的意义因此,在我们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把20世纪初的“那些条件”作为十月革命准备时期社会历史背景的组合加以科学阐述;同时,在讲“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确立与建设”的历史进程时,务必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为指导,才能不断提高这一部分教学内容的思想性与科学性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