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可以根据发明专利写论文吗

发布时间:

可以根据发明专利写论文吗

可以的,论文只要有新观点提出就可以了。专利强调新颖性、实用性、创造性严格的三性,先写论文再申请专利不可取。

如果是自己写的专利,是没问题的。从著作权法的角度考虑,你是原作者,当然享有著作权。从专利法角度考虑,不会影响该专利的新颖性,评价该专利的新颖性是从申请之日起向前检索,目前将进入实审阶段,这样是不会影响该专利文件的新颖性的。

科研工作者应具备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专利申请应在发表论文之前全球最具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美国《Science》杂志在2017年8月11日刊发了一篇名为“The dual frontier: Patented inventions and prior scientific advance”的文章,由于人们不了解前沿科学的进展对市场发明的推动支持程度,文章作者对480万份美国专利和3200万篇科技论文对比发现,大部分学术论文都会导致后续的专利发明,而专利都可追溯到对应的论文。其中,生物医学、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学等学科的联系尤为密切。可见专利技术发明与科技论文发表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一名科研工作者或者一个科研团队,该如何处理专利申请和科技论文发表的关系呢?笔者曾接触过一位教授,欲把大学多年的研究成果在国内申请专利,技术方案非常先进,达到的效果也非常好,已经与企业联系准备量产,为了使自己在与企业的合作中能掌控主动权,使自己的智力成果能够获取合理收益并得到司法保障,也为了使产品获得国内市场的技术垄断优势,想凭此研究成果来申请专利。但接触过程中却令人遗憾地发现,他早前已经在国际学术期刊中发表了一篇论文,详细公开了此设备设计的原理、结构和构造,直接破坏了他要申请的专利的新颖性,导致该专利申请文件撰写起来非常困难,因为要写得相对于他自己发表的论文更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话,就需要在论文公开的设计基础上增加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技术特征,而该论文已经非常详尽地公开了设备设计的每一个细节,几乎无法再增加技术特征,即便勉强写好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获得授权也很困难。由于先发表论文还是先申请专利这个顺序安排失误,导致这么好的技术构思因发明人自己的原因而难以申请专利,使得发明人的智力成果在向产业化转化过程中遇到了本可避免的法律问题,这实在是值得科研工作者引以为鉴。由此可见,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产权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专利申请前发表论文对专利申请具有负面影响,但申请专利并不影响申请后论文的发表,从专利新颖性的角度考虑,慎重选择论文发表的时间,确保论文发表的时间要在专利申请之后,至少是专利局告知的申请日之后,即申请专利在先,论文发表在后才是权宜之计,因为这样做专利的新颖性和创造性不受影响,也使科研论文成果得到著作权和专利权的双重保护。02论文和专利的区别?申请发明专利的重点在于知识产权保护,发表科研论文的目的在于知识传播和分享。两者在撰写上有不少类似之处。发明专利申请书的第一部分为背景技术介绍,要求专利发明人对背景技术及其不足之处进行总结。科研论文第一步部分和发明专利申请书很类似,也是介绍前人的研究工作及不足之处,引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发明专利申请书的第二部分为发明的技术方案。这部分和论文的方法(method)比较类似,但不同之处居多。这部分要求发明人用文字和公式阐述发明的技术方案,不能用图表。即使发明的技术方案用图表更容易说明问题,发明人也必须把图表内容转换成文字。尤其是涉及到复杂装置的技术方案,用文字表述需要特殊技巧。论文的方法部分则没有多少限制,论文撰写人可以选择更容易让读者理解和明白的论文撰写方式,可以有详细的公式推导和图表。发明专利申请书的第三部分为实施例和发明专利附图。这部分要求发明人必须结合发明专利附图说明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这部分和论文的实验结果部分类似,但差别很大。发明专利实施例为实现发明技术方案的一个或多个例子,很多论文的主体部分就相当于一个实施例。发明专利申请书的第四部分为发明的技术效果,这部分和论文的结论部分类似。不同之处在于说明发明的技术效果一两句话就行了,也不需要基于严格的逻辑推理。而论文的结论部分则是基于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推理,可靠性高。发明专利由专利审查员审查,重点判断发明的技术方案和现有文献有无重复之处。科研论文由同行审稿,重点判断实验数据是否可靠,结论是否准确。发明专利从申请到授权的周期一般为2年(今后有望缩短),科研论文的发表周期一般在1年之内。科研论文发表后的收获是同行的引用和评价。发明专利的收获依赖于专利的实施和转让。发明专利的重中之重是权利要求书的撰写,这部分关系到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和保护力度。好的发明专利权利要求书可以实施大面积保护,让竞争对手无从下手。科研论文则希望在论文基础上开展的研究越多越好,这与发明专利的排他性目标背道而驰

你的意思是申请专利后还能发表论文吧?如果是这个意思,那么是可以的,而且你的做法是正确的。如果你是先发表论文后申请专利,那么有可能你的论文会使你的专利申请丧失新颖性。

发明专利可以写论文吗

你的意思是申请专利后还能发表论文吧?如果是这个意思,那么是可以的,而且你的做法是正确的。如果你是先发表论文后申请专利,那么有可能你的论文会使你的专利申请丧失新颖性。

申请专利当然要写论文的,然后对待你所有的内容进行一个预判和估测已经达到了预期效果

也不算是论文,是针对技术或者产品的专利五书:说明书,说明书附图,说明书摘要,摘要附图和权利要求书。审核员根据五书了解你的专利内容,以及判断是否符合国家知产相关法律的要求。一般个人和企业是不会写专利五书的,所以整理好技术文件后需要找专业代理人工程师编写成专利五书并提交专利局审查

我朋友有在申请专利最近被论文快逼疯了,这个是专利申请的必要一环,没办法省略的。不过最近好像他是在天眼企服上找的商家帮忙申请了

可以根据名字查专利吗

个人名下专利查询可以去专利局网站查询系统查询,在查询系统输入申请人名字或者专利名称或者专利号就可以查询了

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点击页面中部导航条“专利检索也查询”后,有“专利检索与分析”、“中国及多国专利审查信息查询”、“中国专利公布公告查询”、“中国专利事务信息查询”四个栏目,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查询。

可以登录到国家知识产权局()用他的名字进行相关查询

已经公开的专利,可以通过申请(权利)人名称来查询。可以通过中外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各种社会免费专利检索网站等查询。

根据发明人查询专利

去中国专利网上,输入你要查询的专利名称或者发明人名字即可

方法如下:  1、登陆“国家知识产权局”或“中国专利网”网站  2、点击右边的专利检索版块的“高级检索”  3、键入你知道的关键词,如专利号 或者 专利名称,点红色的检索按钮  4、得到所有相关专利检索表单,选择一个专利进入该专利具体的扉页面  5、如果提示安装插件,则按要求安装否则无法浏览说明书  6、点击专利号下方的说明书按钮进入说明书页面,即可浏览具体内容  7、点击最上排的保存按钮选择下载路径,选择确定即下载成功

专利查询方法:在搜索引擎上搜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然后点击进入。点击专利审查信息查询。进入专利查询后根据指示进入,专利查询的链接。点击进入公众查询,然后填写资料,输入个人姓名和专利名称就可以查到了。相关法律规定,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单位或者个人;申请被批准后,申请的单位或者个人为专利权人。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授予一项专利权。但是,同一申请人同日对同样的发明创造既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又申请发明专利,先获得的实用新型专利权尚未终止,且申请人声明放弃该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可以授予发明专利权。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手续。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条 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该单位可以依法处置其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促进相关发明创造的实施和运用。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去中国知识产权局网站或者中国专利信息中心

根据我国专利法,发明专利申请

我国专利法规定了以下几项专利申请原则:①书面原则,即专利申请人及其代理人在办理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各种手续时,都应当采用书面形式。②先申请原则,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给最先申请的人。③单一性原则,又叫一申请一发明原则,即一份专利申请文件只能就一项发明创造提出专利申请。你好专利法全文规定下列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1)违反国家法律的发明创造。这里讲的“国家法律“,仅指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不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等其他规范性文件。所谓违反国家法律的发明创造,是指该发明创造本身的目的与国家法律相违背。(2)违反社会公德的发明创造。“社会公德“,是指公众普遍认为是正当的,并被接受的伦理道德观念。如果一项发明创造在客观上与社会公德相违背,不能被授予专利权。(3)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公共利益“,是指社会公众的共同利益。包括公共安全、环境保护、公共秩序等。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是指该发明创造的实施或使用会给公众或社会造成危害,或者会使社会的正常秩序受到不利的影响。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