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土壤学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土壤学参考文献

从环境土壤学的角度出发,考虑到土壤抽象的历史定位(历史自然体)、具体的物质描述(疏松而不均匀的聚积层)以及代表性的功能表征(生产力、生命力、环境净化力),可将土壤作如下定义,即“土壤是历史自然体,是位于地球陆地表面和浅水域底部具有生命力、生产力的疏松而不均匀的聚积层,是地球系统的组成部分和调控环境质量的中心要素”。这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综合性的定义,较为充分地反映了土壤的本质和特征。(参考文献:《环境土壤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0)

建议你多看看相关的文献,如汉斯的(土壤科学),文献免费下载查阅

这个“土壤”的概念与一般的概念差别不大,只不过是从环境角度考虑而已。环境土壤学是一门新型的学科,是从环境角度分析土壤的。

土壤学论文参考文献

建议你多看看相关的文献,如汉斯的(土壤科学),文献免费下载查阅

这个是有关于环境科学的知识点,麻烦高手指点~ 只能有机物和氨氮超标的污水才能灌溉。这个问题只能由“大师”来回答,太难了。

这个“土壤”的概念与一般的概念差别不大,只不过是从环境角度考虑而已。环境土壤学是一门新型的学科,是从环境角度分析土壤的。

土壤论文参考文献

在土壤PH值大于、等于7时不能被植物吸收。  土壤中铁的含量是相当高的,一般可达3%左右,引起缺铁的原因在于土壤条件。土壤中铁的有效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土壤的酸碱度(即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强烈影响到土壤中铁的有效性。  由于铁沫极易氧化成3价铁,只有在酸性土壤长期处于水淹状态,三价铁才被还原成溶解度很大的亚铁(二价铁),土壤中对植物有效的铁大大增加。所以,提高土壤酸度是补铁的主要手段,苏铁的PH5--5。

随着我国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以及化肥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普遍施用,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使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不确定性。本文首先对土壤污染的概念及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做了扼要的叙述,对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律的现状进行了评述,结合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德国、美国和日本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经验和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应在现行立法的基础上,树立生态优先与生态整体观念,确立"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实际操作中对重污染区和退化严重的地区进行重点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与部门分工负责管理的行政管理体制,严格追究土壤污染的法律责任。

- -好难。

土壤学论文参考文献英文

求一篇英语4000字原作? 文献?在很多大学发表一篇英语期刊奖金上万元。

参考balasubramaniam ,林,危险品, archarya ,湿地, kamruzzaman , , uddin , 和bergado , DT公司( 1999年) 。 “的行为,曼谷软粘土处理的添加剂” 。过程。第十一届亚洲区域会议对土壤力学与岩土工程,亚洲技术研究所。 鹿特丹:机管局balkema 。 4-7页。 bergado , DT公司,安德森,土地注册处处长,三浦, 12月31日和balasubramaniam ,正如( 1996年) 。 “软地面改善在低地和其它环境“ 。美国: asce新闻。聚丙烯235 -243 。 英国标准机构( 1990 ) “的方法试验土壤为土木工程用途。 ”伦敦: ( bs1377 ) 。 英国标准机构( 1990年) 。 “渐趋稳定,材料,土木工程用途。 ”伦敦: ( bs1924 :第2部分) 。 布朗, ( 1996年) 。 “实践基础工程手册” 。美国:麦格劳-希尔公司, 公司聚丙烯215 - 239 。 头部, ( 1980年) 。 “手册,土壤化验。 ”卷。 1和卷。 2 。伦敦: pentech新闻。 英格尔斯, 和梅特卡夫, ( 1972年) 。 “土壤稳定-的原则和做法” 。澳大利亚: 巴特沃思务必遵守。页102-150 。 kedzi ,甲( 1979年) 。 “渐趋稳定,地球的道路” 。匈牙利:出版社,匈牙利科学院of Sciences上。第105 -1 30。 米切尔, 和赫尔佐克, 1 ( 1963年) 。 “陪同的反应,稳定的粘土与水泥”在水泥土的混合物。公路研究备案序号36 。华盛顿电:国家研究理事会。页147-171 。 Schaefer表示,自愿退休,石礼谦,龙运,母黑勒, , JC和夏普公司,科威特第纳尔( 1997年) 。 “地面的改善,地面加固和地基处理: 1987年-1997发展。 “岩土工程特别出版第69号。纽约:美国社会的土木工程师。第308 - 309页。 英语 » 中文(简体) 翻译 更好的翻译建议 感谢您为 Google 翻译提供翻译建议。我们会利用您的建议在将来更新我们的系统时提高翻译质量。 参考
balasubramaniam ,林,危险品, archarya ,湿地, kamruzzaman , , uddin , 和bergado , DT公司
( 1999年) 。 “的行为,曼谷软粘土处理的添加剂” 。过程。第十一届亚洲区域
会议对土壤力学与岩土工程,亚洲技术研究所。
鹿特丹:机管局balkema 。 4-7页。
bergado , DT公司,安德森,土地注册处处长,三浦, 12月31日和balasubramaniam ,正如( 1996年) 。 “软地面
改善在低地和其它环境“ 。美国: asce新闻。聚丙烯235 -243 。
英国标准机构( 1990 ) “的方法试验土壤为土木工程用途。 ”伦敦:
( bs1377 ) 。
英国标准机构( 1990年) 。 “渐趋稳定,材料,土木工程用途。 ”伦敦:
( bs1924 :第2部分) 。
布朗, ( 1996年) 。 “实践基础工程手册” 。美国:麦格劳-希尔公司,
公司聚丙烯215 - 239 。
头部, ( 1980年) 。 “手册,土壤化验。 ”卷。 1和卷。 2 。伦敦: pentech新闻。
英格尔斯, 和梅特卡夫, ( 1972年) 。 “土壤稳定-的原则和做法” 。澳大利亚:
巴特沃思务必遵守。页102-150 。
kedzi ,甲( 1979年) 。 “渐趋稳定,地球的道路” 。匈牙利:出版社,匈牙利科学院
of Sciences上。第105 -1 30。
米切尔, 和赫尔佐克, 1 ( 1963年) 。 “陪同的反应,稳定的粘土与水泥”在
水泥土的混合物。公路研究备案序号36 。华盛顿电:国家
研究理事会。页147-171 。
Schaefer表示,自愿退休,石礼谦,龙运,母黑勒, , JC和夏普公司,科威特第纳尔( 1997年) 。 “地面的改善,地面
加固和地基处理: 1987年-1997发展。 “岩土工程特别出版
第69号。纽约:美国社会的土木工程师。第308 - 309页。 我也不知道对不对哦 ^ _ ^

建议你多看看相关的文献,如汉斯的(土壤科学),文献免费下载查阅

土木工程的英文是Civil Engineering ,直译是民用工程,它是建造各种工程的统称。它既指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工程设施,也指应用的材料设备和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专业技术。土木工程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至今已经演变成为大型综合性的学科,它已经出许多分支,如:建筑工程,铁路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特种工程结构,给水排水工程,港口工程,水利工程,环境工程等学科。土木工程共有六个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和道路桥梁工程。土木工程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学科,有其重要的属性: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统一性。土木工程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对众多产业的振兴发挥了促进作用,工程建设是形成固定资产的基本生产过程,因此,建筑业和房地产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支柱之一。古代的土木工程有很长的时间跨度,大致从公元前500年新石器时代出现原始的土木工程活动到16世纪末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导致土木工程走上迅速发展的道路为止,前后经历了两千多年。在这段时间内,由于科学理论发展及其缓慢,土木工程也没有突破习惯的发展。从17世纪中页开始到20 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的300年间,国外的建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土木工程进入了定量分析阶段。一些理论的发展,新材料的出现,新工具的发明,都使土木工程科学日渐完善和成熟。到了近代,二战结束之后,许多国家经济起飞,现代科学日益进步,从而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物质基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必然要求越来越舒适的居住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建筑的发展直接推动了土木工程的发展。总的来说土木工程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它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未来的土木工程将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地球环境的日益恶化,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为了争取生存,为了争取更舒适的生存环境,必将更加重视土木工程。在不久的将来,一些重大项目将会陆续兴建,插入云霄的摩天大楼,横跨大样的桥梁,更加方便的交通将不是梦想。科技的发展,以及地球不断恶化的环境必将促使土木工程向太空和海洋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广阔的生存空间。近年来,工程材料主要是钢筋,混凝土,木材和砖材,在未来,传统材料将得到改观,一些全新的更加适合建筑的材料将问世,尤其是化学合成材料将推动建筑走向更高点。同时,设计方法的精确化,设计工作的自动化,信息和智能话技术的全面引入,将会是人们有一个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一句话,理论的发展,新材料的出现,计算机的应用,高新技术的引入等都将使土木工程有一个新的飞跃English is the Civil Engineering Civil Engineering, civil engineering is literally, it i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It means building objects that the construction on the ground, underground, water works facilities,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to use in surveying, design construction, maintenance, repair and other professional Civil Engineering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human society, has been transformed into large integrated disciplines, it has a number of branches, such as : construction, rail projects, road projects, bridge projects, special project structure, water drainage works, the port project, wate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 total of six professional Civil Engineering : architecture, urban planning,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equipment, water drainage works and road bridge Civil Engineering a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subjects, its important attribute : an integrated, social, practicality, Civil Engineeri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improve the living standards of the people provided important material and technological foundation for the revitalization of many industries played a catalytic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fixed assets is a basic production process, the construction and real estate in many countries and regions become a pillar of the economyAncient Civil Engineering has a long time span, roughly 500 years before Christ from the original date in civil engineering activities to the 16 century Italian Renaissance, resulting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ivil Engineering on the road today, and has experienced more than 2,000 During this period,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theories and slow, there is no breakthrough in civil engineering Century from 17 pages to 40 years in the 20th century end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300 years, foreign construction made great Civil Engineering has entered a phase of quantitative Some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the emergence of new materials, new tools of invention, the Civil Engineering Science is perfection and In modern times, after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many countries economic takeoff, the increasing advances of modern science, so as to provide a powerful impetus to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material People's living conditions continue to improve, more and more comfortable living environment for the inevitable in the circumstances, the construction of development directly to the Civil Engineering

土壤地理学论文参考文献

地理论文 开源节流技术用水 目前,世界淡水危机的警钟已经敲响,“如何对付水的威胁”已突出地摆在各国人民面前。西亚国家以色列开源节流,技术用水,使水资源得以充分合理地利用,其经验值得各国借鉴。 以色列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仅为271立方米,沙漠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7%,年蒸发量达2500毫米。但是由于他们发展了先进的节水用水技术,“不毛之地”变成了“粮果之乡”。该国在水资源利用方面有哪些独到之处呢? 一、管道引水,形成网络 以色列重要的水源地是位于约旦河上游叙以边境的太巴列湖,该湖面积166平方千米,蓄水42.4亿立方米。为了充分发挥其效能,以色列从50年代开始投资数亿美元,修建了长达440多千米的引水管道工程。他们把太巴列湖水抽高到360米,然后通过直径2.74米的钢筋混凝土管道,依靠北高南低的地形把水送到中部和南部,形成覆盖国土60%的“国家引水渠”地下网络。 该工程每年总引水量9.9亿立方米,由于使用管道引水减少了渗漏和蒸发,线路损耗很少。它的建成使以色列核心区域的沙龙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粮果基地,使内格夫沙漠地区出现了5.7万公顷的绿洲,同时也缓解了耶路撒冷的用水紧张状况。 二、咸水淡化,多方集水 微咸水、生活污水和暴雨洪水被称作边缘水,是人类未来的新水源。以色列很早就重视边缘水的利用,他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微咸水的国家之一。该国通过先进技术把地下咸水淡化为Cl-低于400毫克/升的微咸水,并探索出一套成功使用微咸水灌溉的路子。他们采用先进的喷灌、滴灌和夜间灌水措施,让棉花、小麦与苜蓿这些对土壤盐分有不同要求的作物轮作,建设排水系统,利用雨季降水洗盐,使土壤盐分保持了周年平衡,防止了次生盐碱化。 为了利用暴雨洪水,防止弃水,该国在北部年降水量200毫米~400毫米的丘陵区的每个可集水的小峡谷都兴建了小型水库,用于局部灌溉。在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下的干旱农作区,采用地面喷洒化学物质阻止水分下渗,增加小雨的地表径流,使有限的降水集中流入农田。在大田,他们还实行作物残茬留田集水,增加了土壤的水分含量。以色列在利用微咸水的同时,还在内格夫沙漠南部兴建了海水淡化厂,采用闪蒸法获取淡水,同时,又在对海水蒸发处理时发电,一举两得。 三、电脑微灌,系统控制 以色列的电脑微灌技术给农业灌溉赋予了新概念,为世界干旱地区农业发展树立了榜样。该国的微灌设备由控制枢纽、管材部件和灌水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农业专家根据气象条件、土壤含水量、农作物需水量等参数编好程序,由太阳能驱动的计算机控制,利用塑料管道灌水系统密封输水,适时适量缓慢均匀地把含有肥、药的水送到植物根系或喷洒在茎叶上。应用该技术比大畦灌水节水90%,节能50%,平均增产30%。以色列的农业用水较前大为减少,可腾出更多的水用于工业和环保。 四、严格管理,循环利用 以色列重视“开源”更重视“节流”,对水资源管理非常严格,明确规定了各部门用水的定额:每年居民用水占20%,农田环保用水占40%,工业用水占40%,任何部门不得突破。国民节水意识也很强,对生活污水都要集中处理后再用于农田灌溉,工业废水也大多实现了循环利用。以色列是世界上淡水利用率最高的国家。 开源节流,技术用水,使以色列95%的粮食靠自己生产,每年生产的蔬菜、瓜果、花卉大量向欧洲出口,为跻身于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十二国之列发挥了重要作用。 部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目标,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开发利用地质环境资源为指导的《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4~2020年),经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历时一年的努力,已于近日完成。4月29日,这个规划通过了国土资源部组织的专家评审。 据统计,我国至1995年以来,仅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就造成10499人死亡、失踪和65356人受伤,造成财产经济损失达575亿元。到2003年,全国共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16万多个,重大隐患点2000多处,1150万人和2000亿元财产受到严重威胁,50%以上的国土面积受到地质灾害的严重影响。 为了满足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需求,针对我国地质灾害现状、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地质灾害防治进展及地质灾害防治面临的形势,《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明确了2004~2020年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总体目标,划分了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点防治区,提出了实施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程的内容和保障措施。 《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表明,2004年到2010年,在完成全国陆地700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的基础上,全面完成主要地质灾害易发区、重要经济区、主要城市、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区的地质灾害调查,并完成我国重要经济区的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网络基本覆盖全国,在三峡库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建成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在重点防治区实现地质灾害的有效监测预报;建成国家、省(区、市)、市三级地质灾害应急反应系统和全国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完成三峡库区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和危及城镇公共安全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完成全国160万人受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的搬迁避让工程。到2010年,最终实现全国大部分重点地质灾害防治区初步建成防灾减灾体系,使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减少20%,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降低20%的目标。 2011年到2020年,开展第三轮全国地质灾害调查,完成覆盖全国的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全面掌握我国陆地和近海地质灾害的分布与危害程度;建立全国相对完善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和地质灾害应急反应系统;完成遭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零散居民点的搬迁避让工程和乡镇以上城镇、居民集中点、铁路和重要交通干线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工程;建立相对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并使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得到根本控制。到2020年,最终实现全国重点地质灾害防治区建成完整的防灾减灾体系,使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减少50%,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降低50%的目标。 为了实现2004~2020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目标,《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还依据调查划分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和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规划了2004~2020年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地质灾害防治等16项防灾减灾工程;提出了健全法规制度、建立目标责任制、完善地方防治体系、依靠科技进步、加大经费投入和加强宣传教育等保障措施。 专家们指出,《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体现了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构建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为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地质环境资源提供了翔实的科学依据。

[1]刘南威自然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李春华环境科学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4)[3]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1

这里有一些,自己下来看吧,-/Soft/lunwen/xuesheng/Ihtml

老师问你是什么主题?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