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中国药学杂志主编

发布时间:

中国药学杂志主编

你好。这个是期刊。是医学类的北大核心刊物

中国药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药学会军事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理事中国女医师协会卫生发展与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解放军药学专业委员会医院药学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伦理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伦理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药品使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女医师协会副会长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医学会医学研究伦理学专科分会主任委员《药学服务与研究》杂志社社长、主编《中国药学年鉴》、《中国药学杂志》、《药学学报》、《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中国药房杂志》、《中国临床药学杂志》、《中国医院药学杂志》、《解放军药学杂志》》、《药物不良反应杂志》、《药品评价》(医院药学版)等杂志编委

王国斌,1975年毕业于原同济医学院,留在所属协和医院普外科工作。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曾担任《中国医学文摘与检验杂志》副主编、《中国内镜杂志》常务编委、《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国药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编委等。曾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纳米生物制剂的生物合成及其应用研究”,CMCI数据库收录国内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SCI收录2篇。另有河北师大教授、河南省医师、宜昌市副市长、江苏省美术馆画家、美国历史学家等多位同名人物。

中国医药杂志主编

CN 刊号可以合作吗?你们提供CN刊号。 可以的话请在这里给我留言,谢谢!

这个是万方数据库查询的。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编辑单位:《中国医药》杂志编辑委员会 社 长:主 编:杨秋 主 任:杨秋国内刊号:11-5451/R 国际刊号:1673-4777 邮发代号:80-528 定 价:12 电 话:010-64428528 传 真:010-64428528 EMAIL :网 址: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路2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楼 邮政编码:100029

《中国医药指南》主办单位有一家是: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另一有家是:中国保健协会。请问谁是真的?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主编

1 基础研究:1 以疾病动物模型为实验对象的基础药物治疗学研究;2 用药方案设计的基础研究,以及评价;3 药物联用、以及药物与其他治疗手段联用的基础研究;4 基础药物代谢,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5 药物治疗学的机理探索(包括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整体水平研究);6 新药临床前研究结果,老药的临床前再评价;2 临床研究:1 以人体或人体构件(如细胞等)为实验对象的临床药理学研究;2 用药方案设计的临床研究,以及评价;3 药物联用、以及药物与其他治疗手段联用的临床研究;4 临床药物代谢,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具有应用价值的生物利用度研究;5 新药临床验证结果,老药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再评价;6 临床药物治疗学的机理探索(包括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整体水平研究);7 药物量效关系研究,临床药物治疗学经验总结;3 设计与统计:1 创新性设计与统计方法;2 新方法介绍,以及评价;3 工具软件使用和应用;4 综合与讲座:1 临床药理学研究进展;2 药物治疗学研究进展;5 栏目设置:研究原著,设计与统计,综述与讲座,学术动态等。 1 投稿与处理1 投稿。欢迎通过E-mail投稿。2 来稿请附单位介绍信,保 证未一稿两投,并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3 编辑部收到稿件后立即编号,并寄回执。作者以后对稿件的查询均需提供编号。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审稿周期一般为1个月,刊登周期一般为3个月。1月后无任何消息请查询。4 题目 不用非公知公认的缩写或符号,药名一般不用代号,不用商品名。5 作者、单位和注脚 作者姓名居题目下方,单位写在姓名下方,写至具体科室,注明城市和邮政编码。稿件首页的脚注处,注明通讯作者,并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简介,包括性别, 学历,职称,学衔(如院士,博导,硕导,或其他学术头衔),研究方向,联系电话,传真,E-mail。脚注还包括本研究的基金资助项目名称与编号。6 摘要、关键词 中文摘要为200字左右,英文摘要可适当增加,关键词(4~8个);英文摘要中所有作者姓名均用汉语拼音列出,但如有外文作者,则用其本国语名。本刊采用 结构式摘要,即按“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书写(讲座与综述可不按此结构书写)。非公知公认的符号或术语第1次出现时应写全称。关键词宜选自《MeSH 词表》和《中医中药主题词表》,主要的自由词和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英文摘要,包括作者姓名、单位,应与中文 摘要一一对应。7 引言 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8 材料和方法 清楚地描述观察或实验对象(病人或实验动物,包括对照组)的选择情况,实验方法、所用仪器(注明制造厂商、产地)及步骤,以便他人重复验证。列出建立方法 的文献。对已发表但尚未为人们所熟悉的方法,要提供简要的描述和文献;对新的或有实质性改进的方法要详细介绍并对其限度加以评价。准确说明药物和化学品的 使用方法,包括商品名称、剂量以及给药途径。9 结果 按照逻辑顺序在正文、表格和图中表述所得结果。正文中无需重复图表中的全部数据,也不得只注“结果见表(或图)”,还需用文字强调或概括其重要发现。10 讨论101 前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102 本研究的新发现及其意义;103 本研究结果与其他有关研究的联系与比较;104 本研究中需要说明的问题;105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106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但不必重述已在引言和结果部分详述过的数据或其他内容。11 参考文献 仅限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最新文献,一般近5年来的文献占2/3以上。研究原著所引文献一般不少于5篇,依文中首次出现顺序编号,并在引用处用角码注明。[期刊格式]作者 题名 刊名,年;卷:起页-止页。止页码与起页码位数相同的数字可省略。例如:谢海棠,黄晓晖,孙瑞元 国外常用药代动力学软件介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1;6:289-923位及3位以内作者全部写出;3位以上,只写前3位,后面加“等”,西文用“et al” 。 正在印刷的文章应标明“印刷中”。[专著格式]作者 书名 版本 出版地:出版者,年:起页-止页。止页码与起页码位数相同的数字可省略。例如:孙瑞元 定量药理学[M] 1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57-60[编 著中章节作者的引用格式]章节作者 题目 见(In):主编者,主编 书名 版本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例如:郑青山,孙瑞元 药物联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见:金正均,王永铭,苏定冯,主编 药理学进展 第1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48-12 单位与代号 来稿须采用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名称和代号。如m, kg, mg, h, d, min, s, iv, ip, po, ig, sc, ia, icv, IU,♂,♀, mol?L-1,a(年,岁)等,每天不用每d,第4天不可用d4,第4天到第6天不可用d4-6,可用第4~6天。本刊规定的代号有:wk(周),mon(月),wet wt(wwt,湿重)、dry wt(dw,干重)。药物采用最新版药典名或化学名。 人体内生化指标尽量按法定计量单位,如血中总蛋白、脂蛋白、 总脂用g?L-1,葡萄糖、钾、尿素、CO2结合力用mol?L-1等。表示物质在人体内的含量,尽可能统一用L(升)作分母,一般不用l,ml,dl 以及mm作分母。克分子浓度、克当量浓度改为物质的量浓度mol?L-1。具有单位的数值范围,要求前后数字单位相同:如5~6 ml不必写成5 ml~6 ml;25±1℃不必一定写成25℃±1℃。一系列数值的计量单位相同时,可在最末一个数值后标明单位,如5,10,15,20,25 molL-1。在一个组合单位内不得用一条以上的斜线,如mg/kg/d应改为mgkg-1d-1。13 层次 文内标题层次不宜过多,有标题才有序号,写法如下:1 △△△△(章的标题,顶格,占一行)1 △△△△(条的标题,顶格,占一行)

中医药学报杂志主编

首先是历代医药学文献的发掘整理,作为中宣部课题《中华大典·医学分典·温病学总部》的顾问,受理该部整理编纂工作咨询;作为主研人员参加“卫气营血基础理论研究”(四川省科委课题),编著了《王孟英温病证治精革》(主编,科技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7);“中医防治钩端螺旋体病的研究”(主研,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协作课题)。论文有“中医对钩端螺旋体病的认识”(《新医药学杂志》,1974)、“温热病应用活血化痰法则的探讨”(《新医药学杂志》,1979)、“温疫学说探讨”(《中医杂志》,1980)、“试谈肺化源欲绝及其救治”(《中医杂志》,1983)。长期研究《温病条辨》,在日本《中医临床》1988年12月通卷35号发表论文“《温病条辨》学术价值的研究”又在同一杂志1995年6月号、9月号连续发表“温热病的治疗”。此外,还发表了“试论陆九芝等论治温病的学说”(《浙江中医》,1982)、“湿温的辨证施治”(《新中医》,1977)、“对温病传变规律的探讨”(《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4)、“浅谈新感与伏邪学说”(《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4)、“王士雄先生字号及书斋室名考”(《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87)、“《温疫论》对温病学的形成及发展的影响”(《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93)等论文30余篇。主编了中医医学丛书《温病学》(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温病舌鉴》(中华医学音像出版社,1994)、《中医学问答题题库温病分册》(副主编。中医古籍出版社,1988)。与同仁合著有《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病因病机学》、《中医内科学、《中医阶梯》等书。1993年10月,出席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8次中日传统医学学术交流会,并作学术报告。作为课题负责人,现正从事四川省教委课题“表里双解法有效方药的研究”。

医学期刊常规来说只分为 SCI 核心期刊 和普通期刊但是有一些省份会自己把期刊划分为一类二类三类,比如浙江省一类期刊是国家级的核心期刊,二类的是除国家级核心期刊之外的其它核心期刊,三类的就是普通期刊。还有河南、陕西、四川 等地也把期刊分为A类B类或者一类二类也有的是一类为中文核心或者中华牌,二类为科技核心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是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华儿科杂志》、《中华耳鼻喉科杂志》、《中华眼科杂志》、《中华皮肤科杂志》、《中华口腔医学杂志》、《中华医学检验杂志》、《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中华理疗杂志》、《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消化杂志》、《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中华麻醉学杂志》、《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中华器官移植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医药杂志》、《中华创伤杂志》、《中华肿瘤杂志》、《中华核医学杂志》、《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中华放射医学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华护理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国公共卫生学报》、《营养学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 国地方病学杂志》、《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国老年学杂志》、《中华法医学杂志》、《中国运动医学杂志》、《卫生研究》、《中国公共卫生》、《中国妇幼保健》、《现代康复》、《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中国食品与营养》。  《解剖学报》、《中华病理学杂志》、《中国病毒学》、《中国免疫学杂志》、《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细胞与分子免疫学》、《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生命的化学》、《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中华物理医学杂志》、《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中国医史杂志》、《医学教育》、《医师进修杂志》。  《生理学报》、《生理科学进展》、《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中国医药工业杂志》、《解放军医学杂志》、《癌症》、《肿瘤》、《中国急救医学杂志》、《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国急救医学》、《中国危重病杂志》、《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国外医学(各专业学科分册)》、《中国医学文摘(含各专业学科)》、《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中国微创外科杂志》、《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中国循环杂志》、《中国输血杂志》、《高血压》、《中国高血压杂志》《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心电学杂志》、《临床心血管病》、《临床消化病杂志》、《消化内镜杂志》、《中国防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华神经病学杂志》、《中华精神病学杂志》、《中华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神经科学》、《功能性和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杂志》、 《临床神经科学》、《中华神经科杂志》、《临床神经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国激光医学杂志》、《中国神经科学杂志》、《中国现代医生》《神经解剖学杂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解剖学杂志》、《普外临床》、《中国普通外科杂志》、《普外基础与临床》、《中华普通外科杂志》、《基础医学与临床》、《综合临床医学》、《临床荟粹》、《临床内科杂志》 《临床肝胆病杂志》、《临床检验杂志》、《中国肿瘤临床》、《中国肛肠病杂志》、《中华手外科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临床骨科杂志》、《中国胸心外科临床杂志》、《临床泌尿外科杂志》、《实用泌尿外科杂志》、《男性学杂志》、《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生殖医学杂志》、《遗传》、《中国实用妇产科与产科杂志》、《实用妇产科杂志》、《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中 国优生优育》、《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临床儿科杂志》、《新生儿杂志》、《小儿急救医学杂志》、 《中华眼外伤职业性眼病杂志》、《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中华烧伤杂志》、《中华眼底病学杂志》、《中国实用眼科杂志》、《实用眼科杂志》、《眼科研究》、《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实用口腔医学杂志》、《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华西口腔医学杂志》、《现代口腔医学杂志》、《中国麻风》、《中国皮肤性病杂志》、《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疼痛学杂志》、《麻醉与重症监测治疗》、《中华病理外科杂志》、《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杂志》、《临床医学影像学杂志》、《医用放射技术杂志、》、《同位素应用杂志》、《医学影像技术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中国自然医学杂志》、《免疫学杂志》、《人民军医》、《色谱》、《微生物学通报》、《病毒学报》、《卫生毒理学》、《卫生毒理学杂志》、 《中华放射》、《中级医刊》、《实用护理杂志》、《护士进修杂志》、《南方护理杂志》、《中国乡 村医生》、《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地方病通报》、《中国消毒学杂志》、《中国卫生》、《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中国计划免疫》、《中国寄生虫病防治》、《中国卫生检验》、《中国医院管理》、 《中国学校卫生》、《卫生职业教育》、《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杂志》、《中国防疫杂志》、《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环境与健康杂志》、《辐射防护》、《现代医药卫生》、《中国工业医学杂志》、《工业卫生与职业病》、《中国厂矿医学》、《劳动保护》、《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药学学报》、《中国药理学报》、《中国药学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药物分析杂志》、《中国药埋学与毒理学杂志》、《中国海洋药物》、《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中国药理学通报》、《中国药房》、《中国药事》、《药学进展》、《中国现代应用药学》、《中国抗生素》、《新药与临床》、《现代应用药学》、《中国新药杂志》。  《中国医药学报》、《中医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针灸》、《中国骨伤》、《中国中医眼科杂志》、《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中国中药杂志》、《中草药》、《中国中医药科技》、《中成药》、《中医药学报》、《中药新药与临床》、《实用中西医结合》、《中药通报》、《针刺研究》、《新中医》、《中药药理与临床》、《中药材》、《中医研究》、《中医教育》、《中国 中医药信息杂志》、《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社会医学》、《医学和社会》、《医学与哲学》、《中国医药史》。  《生殖与避孕》、《人口研究》、《人口与经济》。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国医科大学学报》、《第一军医大学学报》、《同济医科大学学报》、《西安医科大学学报》、《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医科大学学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华西医科大学学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吉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医科大学学报》、《上海医科大学学报》、《沈阳药科大学学报》、《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药科大学学报》、《中国医科大学学报》、《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中山医科大学学报》、《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中国药学学报主编

胡育筑,女,教授,博士生导师。1970年获北京大学学士学位,1981年获中国药科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89年获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药学博士学位。曾任教研室主任,基础部主任等职务。5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技部与比利时弗拉芒大区科技合作项目等8项,已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其中有40多篇被国际科学引文索引(SCI)录用。主编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分析化学》、《分析化学简明教程》、《分析化学习题集》及《计算药物分析》、《液相色谱溶剂系统的选择与优化》等著作。在色谱质量控制方法、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多变量数据分析等研究领域做了大量深入研究,曾获国家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教委、人事部授予的有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人员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其主持的分析化学课程曾被评选为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课程和一类精品课程。还担任《中国药科大学学报》、《中国药学》(英文版)编委等学术职务。

他已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主编或主要参与编写专著21部(卷)。获国家级成果奖1项,部、院级成果奖7项。培养博士及硕士生52名。1988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4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国际传统药物学大会上当选为国际传统药物学会主席,1994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首批院士,现任该学部常务委员。1996年6月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资源利用及保护研究中心主任。他正致力于中药现代化的研究,促进中药走向国际。肖教授一直从事中药、药用植物及传统药物的研究,是国内《药学学报》、《中国中药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等杂志的主编、副主编或编委,是国际著名杂志《 Phytomedicine 》、《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的编委。先后主编了《新编中药志》、《中国本草图录》、《新华本草纲要》等著作 20 余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 500 余篇,曾获国家成果奖一项,部级成果奖八项,先后培养博士生 40 名,硕士生 25 名。由于肖教授在中药研究方面的贡献, 1998 年曾获得第三届立夫中医药学术奖获奖人; 2001 年获求实科技基金会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 2002 年获得香港浸会大学荣誉理学博士。

这个老师很有名的,但是现在已经定居国外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