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天津大学学报社科版

发布时间:

天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1年-2013年,学校有35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励,3项成果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415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006-2010年,天津大学科技总经费达到7亿元,比“十五”期间翻了一番;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有14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011年,学校科技总经费达05亿元;2012年科技经费总量08亿元。 2012年,学校签订千万元以上大项目达到30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19项,总资助额度达到21114万元,授权专利622项(其中发明540项)。2011年-2013年,学校取得千万元大项目74项,其中亿元级项目3项;获批“973”计划项目10项;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4项;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4%,2013年达到1716项,2项发明专利获2013年度天津市专利金奖,1项发明专利获得第十五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在2013年公布的2012年度科技论文统计中,学校被SCIE、EI、CPCI-S收录论文数分别为1626篇、1805篇、722篇,515篇论文被评选为表现不俗的论文。 1999年12月,科技部、教育部批准天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中国首批15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试点之一;2001年,天津大学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共建的天津大学科技园正式挂牌。 截止2013年末,学校建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科技成果重点研究推广中心,1个国家文物重点科研基地,7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重大专项分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科研基地(含8个参建天津市工程中心)。 自“2011计划”实施以来,天津大学把握机遇、统筹规划,以学校优势创新资源为依托,在建设好首批“2011计划”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的同时,又相继牵头组建了中国传统村落与建筑遗产保护协同创新中心、测量科学与高端仪器协同创新中心、高效环保内燃动力协同创新中心等协同创新中心。 天津大学国家级、省部级主要科研机构一览“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国家能源局科研机构APEC可持续能源中心(APEC Sustainable Energy Center-APSEC)(天津大学牵头)天津市科研机构天津应用数学中心 天津市能源研究中心  国家重点实验室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  国家工程实验室多晶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港口水工建筑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精馏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计算机病毒防治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业结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文物重点研究基地文物建筑测绘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绿色合成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陶瓷与加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光电信息技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力系统仿真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港口与海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定量系统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微光机电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机构理论与装备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滨海土木工程结构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智能电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燃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  中低温热能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形状记忆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轻型动力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绿色精制过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监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微纳制造与测量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电力系统仿真控制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生物分子与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港口与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应用催化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现代工程力学重点实验室天津市低维功能材料物理与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市过程检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生物医学检测技术与仪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建筑物理环境与生态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土木工程结构及新材料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材料复合与功能化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现代连接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市膜科学与海水淡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现代药物传递及功能高效化重点实验室天津市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控制重点实验室天津市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室内环境质量监控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复杂管理系统重点实验室天津市认知计算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参考资料 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12月,天津大学图书馆馆藏纸本91万册,电子资源数据库189个,电子图书112万册, 中外文期刊8251种。引进中外文数据库46种,涵盖中文全文电子期刊近万种,西文全文电子期刊8000余种;建成了教学参考书数据库、中国古建筑图片数据库等49个特色文献数据库。 学术期刊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CSSCI收录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月 刊,Ei收录 《天津大学学报(英文版)》双月刊,Ei收录 《管理科学学报》月刊,CSSCI收录 《系统工程学报》双月刊 《燃烧科学与技术》 双月刊,Ei收录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双月刊,Ei收录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内燃机学报》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国的核心主要七大类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文核心又叫北大核心北核各几年都在变动的,所以需要发表什么方向的刊物,该刊物是否是核心期刊,可以实时的进行查询 查询网址如 知网、万方、维普、之类的。但是只要是核心期刊知网都会收录的。所以一般都是在知网查询就可以了。

Zhang YL and Yang Jun, "New Venture Creation: An Evidence Study From China", Small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Forthcoming, 张玉利、李华晶:“企业成长异质性分析——以蒙、鲁、粤三省区上市公司为例”,《改革》2005年6期,94-100页。(70472049)张玉利、李华晶:“企业成长视角下的创业者承继问题分析”,《管理现代化》2005年3期,40-42页。(03JZD0018)谭新生、张玉利:“创业精神的价值实现及其内部化机制”,《经济管理·新管理》2005年6期,21-26页。(70472049)人大复印资料《企业管理研究》全文转载 张玉利:“新经济时代的创业与管理变革”,《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年1期,2-6页。 谭新生、张玉利:“试论创业型成长模式——基于企业知识观点的考察”,《科学管理研究》2004年12月(4期),93-97页。(70472049)谭新生、张玉利:“内创业家人力资本积累过程与甄别机制”,《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12期,1-5页。 陈颉、张玉利:“企业成长中的授权动因与障碍分析” 《经济管理·新管理》2004年22期。已在人大复印资料《企业管理研究》第二期发表了李乾文、张玉利:“外国学者论我国创业活动的特征与创业研究趋势”,《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7期,12-18页。(03JZD0018、NKC04004)张玉利:“企业成长的非对称性问题”,《首部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年6期,11-14页。张玉利、陈寒松、李乾文:“创业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差异与融合”,《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5期,2-7页。* (TJ03-GL013)本文被《新华文摘》2004年第18期46-48,49页收录李乾文、张玉利:“领导艺术的指导者:沃伦·本尼斯”,《企业管理》2004年5期,72-74页。*李乾文、张玉利:“创业管理能否替代传统职能管理”,《经济界》2004年4期,46-50页。(NKC04004)张玉利、李乾文、陈寒松:“创业管理理论的最新评述及研究趋势”,《预测》2004年4期(第23卷总第139期),20-25转32页。(03JZD0018、TJ03-GL013)本文被人大复印资料《管理科学》2004年12期,61-64页,全文转载。张玉利、杨俊:“国外企业家精神教育及其对我们的启示”,《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4年4卷4期,22-27页。教育部项目(127204003)本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2004年11期,157-162页,全文转载。 张玉利:“在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企业家精神与核心价值观”,载于《企业家价值取向: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报告》(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编著),278-285页,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陈寒松、张玉利:“见证卓越——《基业长青》、《从优秀到卓越》与吉姆·科林斯”,《企业管理》2004年4期,84-86页。*张玉利、陈立新:“中小企业创业的核心要素与创业环境分析”,《经济界》2004年3期,29-34页。(03JZD0018、TJ03-GL013)) 张玉利、李乾文:“创业教育——MBA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国创新教育》2004年2期6-7页。 杨俊、张玉利:“基于企业家资源禀赋的创业行为过程分析”,《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2期,2-6页。*(01JA630043、TJ03-GL013)张玉利、李乾文、陈寒松:“谁是管理大师”,《企业管理》2004年第2期,90-91页。*本文被《新华文摘》2004年第8期摘编。王革、张玉利、吴练达:“企业社会资本静态与动态分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期,16-20页。*本文被《新华文摘》2004年第10期摘编。张玉利:“创业与企业家精神:管理者的思维模式与行为准则”,《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1期,12-15页。* 薛红志、张玉利:“公司创业研究评述”,《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年11期,7-11页。张玉利、杨俊:“企业家创业行为调查”,《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9期,61-66页。*本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2003年12期,44-49页,全文转载。张玉利、杨俊:“企业家创业行为的实证研究”,《经济管理·新管理》2003年9期,19-26页。* Jun Li,yuli Zhang, and Harry Matlay,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hina,” Education + Training, V45, N8/9, 2003, 495-张玉利:“创业管理: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南开管理评论》2003年6期,4-7页。*(79970044、01JA630043)本文被人大复印资料《管理科学》2004年3期,19-21页,全文转载。同时被《新华文载》2004年6期摘编薛红志、张玉利、杨俊 :“机会拉动与贫穷推动型企业家精神比较研究”,《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年6期,2-8页*本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2003年6期,152-158页,全文转载。张玉利、陈忠卫、潭新生:“‘首届创业学与企业家精神教育研讨会’会议综述”,《南开管理评论》2003年5期78-80页。*张玉利、薛红志、杨俊:“企业家创业行为的理性分析”,《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年5期,9-13页。*张玉利、陈忠卫:“国外著名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层次性比较及其借鉴”,《管理评论》2003年4期,56-62页* 王永贵、张玉利、杨永恒、李季:“对组织学习、核心竞争能力、战略柔性与企业竞争绩效的理论剖析与实证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3年4期,54-61,80页。* 张玉利:“企业家创业、成长模式与环境分析”,《理论与现代化》2003年增刊,50-51页。张玉利:“企业家与企业家型中小企业”,《当代财经》2001年10期,51-55页。*被武汉大学商学院 崔建华:“企业家人力资本收益权特殊性的三大原因”《经济管理》2002年第14期引用唐以明、张玉利:“天津企业市场导向的探索性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2年第5期,4-10、35页。* 张玉利、徐海林:“中小企业成长中的复杂性管理及知识显性化问题研究”,《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年3期,18-23页。*张玉利:“团队建设及团队精神培育——南开大学的MBA教育”,《中国MBA教育实践与探索》,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11月版,102-108页。张玉利:“我国MBA教育的培养目标与战略举措分析”,《中国MBA教育实践与探索》,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11月版,245-252页。张玉利:“快速成长与衰退中小企业的对比分析”,《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胡祥培、栾庆伟主编),52-60页,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Zhang Yuli, "Learning Function and Small Business Growth," Managerial Auditing Journal, V15, N4, 228-张玉利、刘竹青:“美国高成长企业的特征”,《中国中小企业》2001年6期张玉利、段海宁:“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理论基础”,《南开管理评论》2001年2期,4-8页。* 张玉利:“大陆民营企业成长个案剖析”,第四届两岸中华文化与经营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314-322页。2000年7月15-16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张玉利:“我们缺乏企业家精神教育,”《天津日报》2000年2月29日第14版。 张玉利:“国有小企业改革进程中经营者的地位与作用分析,”收录于《中国知识经济文选》,卢继传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1月,第995-998页17-19页。张玉利:“管理教育不同层次的教学重点与方法分析,”《南开管理评论》1999年6期,17-19页。*张玉利:“战略适应与中小企业成长:香港的例子”,*《南开管理评论》1999年2期,第16-18页。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管理科学》2000年1期,第32-35页。张玉利:“企业家精神教育与中国小企业的成长”,收入香港第一届"工业工程与管理"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11月; 张玉利:“大陆国有小企业改革历程回顾及改革目标展望”、“ 一种典型的创业成长之路”, 《香港商报》1998年10月。张玉利:“小企业成长系列”,《香港商报》1998年4月13-16日连载;王迎军、张玉利:“资本经营的合理内涵和决策误区”,《中华工商时报》1998年2月16日。发言:“联营促进商企竞争”, 张玉利,《天津工商报》1997年4月24日第3版。张玉利、何今宇:“浅述商业企业在联营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商业管理与教育》1997年2期,第36—38页。论文:“试论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论文的性质和要求”,李国津、张玉利,《南开教育论丛》1997年第1期(总45期),第30-33页;论文:“企业集团的管理问题”,张玉利,《中外管理》1996年8期,第34-35页;论文:“集团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几个问题”,白长虹、张玉利、王迎军,本人撰写四个问题中的前两个问题,载于会议论文集《中国企业集团发展战略及管理现代化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第75-97页;论文:“小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十条措施”,张玉利,《中外管理》1996年6期,第37-38页;*论文:“中美关于‘国际竞争力’研究现状之比较”,金明律、张玉利、文明刚,《财经研究》1996年1期,*论文:“企业竞争力研究的层次结构与研究原则”,张玉利、金明律,《科学管理研究》1996年1期,第20-24页;*论文:“小企业破产率高的原因”,张玉利,《发展论坛》1996年1期,第35页; 论文:“小企业避开经营风险的几种办法”,张玉利,《中外管理》1995年10期,第21-22页; 论文:“竞争力热潮——市场占有率”,张玉利,《销售与市场》1995年7期,专家笔谈栏目,第7-9页;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5年9期。论文:“小企业经常面临的经营困难”,张玉利,《中外管理》1995年6期,第42-43页;论文:“二战之后的全球小企业热潮”,张玉利,《沿海新潮》1995年4期,第36-38页;论文:“小企业管理需要具有战略导向”,张玉利,《管理工作研究》1995年4期,第30-31页。论文:“中国企业市场营销活动比较研究”,与Roger M Heeler、张玉利,《沿海新潮》1995年2期,第47-48页;论文:“构筑战略营销渠道”,与Roger M Heeler、Pia Lindell等人合写,《销售与市场》1994年9期,专家笔谈栏目,第6-10页;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4年12期;论文:“环渤海地区产业技术战略的重要性及原则分析”,王迎军、于仲鸣、张玉利,《环渤海地区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205-208页。该文又发表于《科学管理研究》1994年3期,第59-62页;论文:“浅谈日本创造与保持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原因”,张玉利、张建生,《东北亚研究》1994年1期,第45-48页;论文:“我国部分国有企业的市场组织及其功能”,张玉利,《管理工作研究》1994年1期,第14-18页;译文:“国家致胜的根源”,张隆高、张玉利,《世界经济译丛》1993年5期,第46-51页;论文:“企业管理主线研究的新思路”,张玉利,《管理工作研究》1993年3期,第21-25页;论文:“经济发展和文化演进是走出管理丛林的灯塔”,张玉利,《科学管理研究》(首届华北优秀期刊)1993年2期,第37-45页;重庆交通学院管理工程系教学大纲列为阅读材料。论文:“高校科研的战略选择——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陈炳富、金明律、张玉利,《中山大学学报论丛》(科技成果转化及厂校合作问题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汇编)1992年4期,第90-93页;译文:“中国的市场组织研究”,张玉利、侯江涛,《企业管理研究》1992年3期,第32-37页;论文:“美国企业管理转型的原因及措施分析”,张玉利,《企业管理研究》1992年2期,第21-24页;论文:“技术进步对中、日、韩国际竞争力的影响”,金明律、张玉利,《东北亚研究》1992年2期,第69-71页;论文:“影响企业职工积极性的内部因素及对策思考”,张玉利,《管理工作研究》1991年4期;论文:“天津市建国四十年工业经济增长因素贡献分析”,张玉利,《南开经济研究》1991年1期;论文:“加强工资奖金的激励作用”,狄温、张玉利,天津劳动学会年会论文,1990年8月;短文:“领导奖赏技巧”,张玉利,《企业百事文汇》1989年36期;译文:“德鲁克谈管理原则”,张玉利,《企业百事文汇》1989年17期;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C吗

这是要订阅阅读还是要选择期刊来投你自己的文章。

主要刊登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方面(包括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电气自动化与能源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建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具有创造性的科研论文等。《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已被美国的《工程索引》(EI)、《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数学评论》(MR);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学文摘》、《物理文摘》、《力学文摘》、《机械工程文摘》、《电子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和《造船文摘》等重要检索系统收录。期刊信息:国内统一刊号:12-1127/N曾获奖项:该刊多年来连续获得天津市和华北地区的优秀期刊奖,曾获教育部优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该刊为全国核心期刊,天津市一级期刊。2004年被评为国家教育部优秀期刊二等奖,第一届北方优秀期刊。2005年被评为第三届国家期刊百种重点科技期刊,并获天津市第八届(2005年度)优秀期刊特别荣誉奖。 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国家教育部主管,天津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的学术理论刊物。《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全国中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社科百强学报、全国优秀社会科学学报﹑全国理工农医院校社会科学优秀学报、中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和天津市优秀期刊。《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目前已被19家著名文献检索系统收录,其中包括《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新华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收录数据库》﹑《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万方数据库资料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网》﹑《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高校学报文科学术文摘》和《北京大学学报(文科学报概览)》等。《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双月刊,主要栏目有《现代企业管理》、《应用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工程史研究》、《中国民俗文化研究》、《建筑与文化》、《社会学》、《政治与历史》和《语言与文学》等。其中《现代企业管理》为全国高校社科学报优秀栏目。《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委会由国内外著名的专家、教授组成,其中有我国著名的经济专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教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学报原主编龙协涛教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叶嘉莹;中国文联副主席﹑天津文联主席冯骥才;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杨叔子教授等。天津大学校长担任学报主编,总揽全局,统筹规划,从宏观上加强了对学报工作的领导,为从全局的高度解决好学报在学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主管学报工作的校领导协助校长加强对学报工作的领导。 是由天津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用英文撰写的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方面(包括机械工程、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电气自动化与能源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化学工程、建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具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天津大学学报》(英文版)已被美国工程索引(EI)、化学文摘(CA)、俄罗斯的文摘杂志(AJ)等重要检索系统收录。《天津大学学报》(英文版)创刊于1995年,现为双月刊,ISSN1006-4982,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学报可分为专科学报、本科学报和核心学报三大类。学报一般是以各个学校命名的,所以要分清到底是本科学报还是专科学报首先要弄明白这个学校是本科高校还是专科高校。一般专科学校比较好分别,名称无非是例如:某某职业/信息/建筑/技术学院或某某师范/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院等。本科学报顾名思义就是全日制本科单位主办的学报。名称例如:**大学学报、**学院学报、**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学院学报(自科版)等。核心学报的级别要高于本科和专科学报。好一点的大学学报经常也具有核心身份,一般211大学学报都是核心期刊,部分985大学学报是EI。核心目录去对应的南大或者北大图书馆查,或者去中国知网(遗憾的是知网对于C和C扩不区分)还有,某些学报只有一个版本是核心,比如自然科学版是核心社会科学版不是,也是很正常的。此外,还有其它一些学报,如果想了解更多,可在线评论或私信我。我给你们介绍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1]宋超先,陈宁等,L-亮氨酸产生菌的选育及其发酵条件优化[J]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03[2]赵丽丽,陈宁,张克旭代谢工程D-核糖生产中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J]工业微生物,2002,32(4):42~45[3]谭青乔,陈宁逆代谢工程—基于有用表型的定向遗传工程策略[J] 生物技术通讯,2002,13(1):87~89[4]陈宁,赵丽丽,等L—谷氨酸温度敏感突变株的选育[J] 生物技术通讯,2002,13(2):154[5]赵丽丽,陈宁等,原生质体诱变选育L-缬氨酸生产菌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2,28(10) : 22~24[6]谭青乔,陈宁等,代谢工程的发展及其应用[J]生物技术通讯,2001, 12(2):123-126[7]陈宁等,L-鸟氨酸生产菌的选育及其发酵条件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1,27(1):32~36[8]陈宁,常高峰,张克旭 L-异亮氨酸发酵培养基的响应面法优化[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30(2),33~37[9] 张蓓,张克旭,陈宁,徐咏全《肌苷产生菌枯草芽孢杆菌分批发酵的代谢流分析》[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6(3):116~122[10]张克旭,赵丽丽,张蓓,陈宁《L-缬氨酸生物合成中的代谢流量分析》[J], 微生物学通报,2003,30(5):49~52[11]常高峰,陈宁《L-异亮氨酸发酵代谢分析》[J]生物技术通讯,2003 14(6):502~505[12]王健,陈宁,谭青乔,张克旭《L-色氨酸生产菌的选育及其发酵条件的研究》[J]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3,25(3):41~43[13]姚志湘,伍时华,陈宁,张克旭《L-亮氨酸分批发酵动力学研究》[J] 广西工学院学报,2003,14(3): 5~7,11[14]王健,张蓓,张克旭,杨海军,陈宁《L-色氨酸产生菌TQ2223的途径分析》[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3,22(5):15~18[15]宋文军,张克旭,陈宁,熊明勇 《基于遗传算法在L—异亮氨酸分批发酵动力学中的应用》[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3(003):30~33[16]王健,陈宁,杨海军,谭青乔,刘淑云,张克旭《基于BP神经网络的L-色氨酸发酵过程建模》[J] 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2003,18(3):1~4[17]徐咏全,张蓓,刘淑云,陈宁,张克旭《采用模式识别法优化肌苷发酵条件》[J] 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2003,18(3):5~9[18]王健,陈宁,张蓓,谭青乔,张克旭《L-色氨酸生物合成的代谢流量分析》[J]微生物学报,2003,43(4):473~180[19]宋文军,陈宁,魏春,张克旭《L-异亮氨酸高产菌的原生质体融合育种》[J] 郑州工程学院学报,2003,24(3):45~49[20]宋文军,陈宁,魏春,张克旭《基于代谢流导向与分析的L—异亮氨酸发酵条件优化》[J] 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2003,18(2):15~19[21]魏春,宋文军,陈宁,蒲凌龙,张克旭《利用均匀设计和MATLAB软件优化L-异亮氨酸发酵条件》[J] 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2003,18(1):17~20[22]陈宁,张克旭《谷氨酸温度敏感型菌株CN1021的原生质体融合育种》[J] 发酵科技通讯,2003,32(3):11~13,36[23]宋文军,陈宁,魏春,刘淑云,张克旭《L-异亮氨酸产生菌的选育及其发酵条件优化》[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3,29(3):34~37[24]宋文军,陈宁,熊明勇,魏春,张克旭《L-异亮氨酸发酵培养基的遗传算法优化及发酵过程的神经网络建模》[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3,23(1),46~50[25]熊明勇,陈宁,张克旭《L-缬氨酸生产菌的选育及其发酵培养基的模式识别优化》[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3,25(1):52~54[26]赵丽丽,陈宁,熊明勇,张克旭《L—缬氨酸发酵生产的育种思路及发酵条件优化策略》[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3,23(1):17~21[27]赵丽丽,陈宁,熊明勇,张克旭《利用神经网络对L—缬氨酸发酵建模》[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3,22(2):44~47[28]伍时华,李军生,余炜,陈宁,张克旭《发酵液L-亮氨酸的定量测定方法研究——纸色谱-薄层扫描测定法》[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3,14(3):1~4等

那要看你的“好”是指哪方面? 陈蕴智——包印学院院长——为人很随和 唐万友——资格很老 赵秀萍——女导师 下面是他们的详细介绍: 赵秀萍,教授 硕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北京印刷学院印刷工艺系,获工学学士学位。现为印刷工程系主任,校三、三、三学术带头人。全国高等学校印刷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会委员;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教学工作: 主讲《印刷品质量检测与控制》、《包装印刷》、《特种印刷工艺学》本科课程; 主讲《图像质量分析与评价》、《包装印刷新技术》研究生课程。 主要研究方向: 印刷图像复制技术及质量评价 近年来的主要业绩: 主持并完成部级科研项目一项;参加并完成国家级项目一项;完成市级项目一项;完成校级项目四项。 出版著作四部,其中一部为教育部十五规划教材。发表科技论文近20余篇。 陈蕴智,男,1968年9月出生,内蒙古包头市人。1999年9月毕业于天津轻工业学院(现:天津科技大学)化工系制浆造纸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包装与印刷工程学院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我校"三三三"学术梯队青年骨干教师。近年来,承担多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四篇被三大检索收录。 教学方面:主讲印刷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信息记录材料》和《印刷材料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印刷适性》等。 主要研究方向: 印刷材料及相关助剂的研究开发。 印刷材料(纸张和油墨)印刷适性的研究。 废纸回用技术的研究。 承担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九五”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攻关)《造纸用高效中性施胶剂、增干强剂、助留剂、助滤剂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项目编号97-619-01-04,已鉴定) (本人作为主要研究者承担TQ-PAC的研制与应用技术的开发) 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松香胶/无机有机复合型聚合氯化铝中性施胶》(项目编号99001,已结题)(技术负责人) 天津轻工业学院科研基金项目《印刷纸的成分对印刷适性的影响》(项目编号2048,已结题)(项目负责人) 天津市高等院校科技发展基金项目《脱墨浆配抄胶印新闻纸印刷适性的研究》(项目编号20506,在研)(项目负责人) 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阳离子有机微粒/有机聚合留着体系的研究》(项目编号0121,在研)(技术负责人) 唐万有,男,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印刷质量及质量评价系统的研究、印刷设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主讲《印刷工艺学》、《印刷设备》、《印后加工技术》、《印刷导论》等课程。曾获天津轻工业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 主持和参加科研项目“印刷压力和印刷质量控制研究”、“印刷品质量控制系统的研究”、“印刷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稻麦草黑夜流变特性研究”、“中药动态连续提取装置”、“高效节能聚酯网冲洗技术研究”、“玻璃器皿自动生产线研制”、“微机控制刻花技术研究”等。 主编《印后加工技术》(轻工业出版社)、《印刷与制版设备》(印刷工业出版社)各一本。 在《印刷世界》、《印包资讯》、《中国印刷》、《轻工机械》、《力学与实践》、《天津造纸》、《天津科技大学学报》等杂志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有: (1)印刷品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印刷世界》 (2)柔印工艺在纸包装印刷中应用,《中国印刷》 (3)胶印工艺在纸包装印刷中应用,《中国印刷》 (4)模切压痕设备发展趋势,《印包资讯》 (5)模切压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印刷世界》 (6)胶印工艺在瓦楞纸纸包装中应用,《印刷世界》 (7)动态密封的研究与应用,《轻工机械》 (8)胶印工艺在瓦楞纸包装印刷中的应用,(北京印刷科学技术研讨会) (9)新型纸浆上网装置的研究,《天津造纸》 (10)造纸机新型网部结构的研究,《轻工机械》 (11)自行车条直径的确定,《力学与实践》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版面费

在各级医学刊物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0篇(国家级20篇,省级10篇),基础研究5篇;全国及国际学术会议交流7篇,会议宣读2篇。 人TSHR氨基端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2005,11(2)168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人TSHR羧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2005,33(增):1 《天津医药》 人TSHR抗原决定簇的研究进展,2004,24(2):116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丙基硫氧嘧啶致严重肝损害2例报道并文献回顾,2004,24 (12):764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部分骨矿物质代谢指标变化,2004,24 (11):998,《中国老年医学》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骨钙素与碱性磷酸酶的相关性研究,《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2(6): 2型糖尿病肾病与非肾病患者钙磷代谢特点的比较,兰州医学院学报,1999,25(2):36-37 2/ 老年重症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51例回顾性分析,《中国老年医学》,2007,27(15): C反应蛋白在胰岛素抵抗中哦的作用及意义,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8,28: 2型糖尿病对骨和矿物质代谢的影响 国家核心,《临床荟萃》,2001,16(6): 人TSHR氨基端基因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的表达,大会发言 2005年,第七次全国核医学会议会议 人TSHR抗原决定簇的研究,大会发言 2005年8,第七次全国内分泌会议 促甲状腺素受体基因突变一个家系研究,《天津医药》,2005,33(4) 骨质疏松症治疗药依普黄酮,《国外医学》合成药生化药 制剂分,2000,V 21 N4 独著 植物雌激素与雌激素相关疾病,《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0, V 20 N 金雀黄素抗癌作用的研究进展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0,V 27 N 异黄酮对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0,V 21 N Visfatin与糖尿病,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8,28: 白细胞介素-6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内分泌疾病的关系,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7,27(1): 促甲状腺素受体基因突变一个家系研究,天津医药,2005,33(4):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钠碘转运体基因突变研究,中华核医学杂志,2005 , 25(3): TSH受体基因突变致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一例及其家系分析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 22(1): 甲基强的松琥珀酸钠诱发过敏反应一例,《中华误诊学杂志》,2000,V4 N 特殊表现的嗜铬细胞瘤5例,《中华误诊学杂志》,2000年10月V4 N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一例 省级 1990年 兰州医学院学报24。 急性浆细胞性白血病一例 省级 1991年 甘肃医药

你学历不够,发不了核心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