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文学,牡丹,青年文学家,等,这些是省级期刊
明清史方面,孟森的《明史讲义》、 《清史讲义》值得一看。先秦史和秦汉史方面,杨宽的《西周史》和《战国史》及《战国史料编年辑证》,韩兆琦的 《史记全本全注全译 》以及他的《史记签证》都很权威。另外,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张大可的史记著作也可以一看,他也是这方面的业界翘楚。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 》和 《万历十五年》,南炳文和汤纲的《明史》可以一看,南明史首推顾诚的《南明史》。此外,陈寅恪、陈垣、吕思勉和钱穆的史学著作也值得一读,他们四人无论是史学涉略面,还是史著述作量,以及史学识见度,在近现代史学家中都是首屈一指的。
全面点的如《文学遗产》发表的文章基本代表古典文学研究最高水平,还有各大学的期刊都不错你可以询问一下,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北方论丛》就很不错,再就专门些的有《中国韵文学刊》,《红楼梦研究》,《明清小说研究》,根据你的兴趣选择 至于版面费就只有亲自咨询刊社了 虽然我没投过 不过凭感觉如果好见地的文章该是不收费的 毕竟知识共享是种快乐PS:期刊都是些深奥点阐述观点及意见 不像杂志那么通俗 看来你是个人才!
古文离我们的生活已很远了,所以阅读都不免有障碍。破除障碍,才会让阅读变得流畅起来,才会使得读书变得兴趣盎然。我主张,先从一些有意思的书读起,就是想逐渐培养起语感,提升读古文的兴趣。可以读读《世说新语》,它每篇的篇幅短小,且有味道。先从较容易的入手,以便先打个基础,比如想学《春秋》《左传》,可以先看看《东周列国志》,《东周列国志》的文字距白话文较近,比较好懂,看完它,有助于对春秋时期的历史先打个基础,然后再读《左传》,就顺溜多了。或是再读读杨伯峻的《白话左传》,然后再看原本的《左传》。
80后作家真正有代表性的,只有以下这几个:韩寒韩寒在2005年签约环球唱片,随后录制个人首支单曲《私奔》并拍摄了MV。2006年则发行了首张个人专辑《寒·十八禁》。2011年,韩寒为电影《观音山》主题曲《辞》填词。2012年,韩寒为李宇春个人专辑主打歌《似火年华》填词。2013年,韩寒作品《一座城池》改编同名电影公映,《他的国》也改编为电影剧本,《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改编为同名话剧全国巡演。郭敬明郭敬明在2007年为《快乐男声》主题曲《我最闪亮》填词。其作品《梦里花落知多少》改编为同名电视剧。2010年,郭敬明成立了上海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2013年,《小时代1》和《小时代2》改编为同名电影全国公映。如今韩寒和郭敬明已经日渐脱离了单纯的‘作家’。韩寒结婚生子,更多的是以赛车手的身份出现。而郭敬明则成为了商人。但文学依旧是不变的情节伴随着他们,而争议同样如影随形,从他们以文学作者的身份出现时就是‘鲜花与板砖’齐飞。争议不会有停止的一天,但是仍然丝毫不影响80后作家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正是这样一批备受争议的文学作者,为网络文学、通俗文学开启了新天地并且成为了中流砥柱的中坚力量。张悦然张悦然女,1982年出生,现就读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代表作<樱桃之远>。网上正在为张悦然是“偶像派”还是“实力派”吵得不亦乐乎。按照某些媒体的说法,张悦然与郭敬明、韩寒、春树、孙睿并称为“80后5大偶像”,但更多读过《樱桃之远》的读者却认为这是对张悦然的侮辱。因为《樱桃之远》中那种隐秘、细腻的女性成长描写,实在不是随便一个美女都能写出来的。“玉女”张悦然成了“偶像”和“实力”的争夺对象,这就充分说明了她今日之人气。春树2000年,春树从高中辍学,开始自由写作。至今已出版小说《北京娃娃》《长达半天的欢乐》《抬头望见北斗星》等,她有主编过《80后诗选》。2004年,她获得第五届网络金手指的网络文化先锋奖。2004年,她成为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封面人物,美国人称她为“新激进份子”。她也是80后著名代表人物之一。她代表作有:《北京娃娃》《长达半天的欢乐》《2条命》《在地球上:春树旅行笔记》。蒋方舟蒋方舟,女,1989年10月27日出生于湖北襄阳,中国青年作家。她自7岁开始写作,9岁写成散文集《打开天窗》,此书被湖南省教委定为素质教育推荐读本并改编为漫画书;2008年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并引起了较大争议;2009年10月在由《人民文学》杂志社主办的第七届人民文学奖评奖中,蒋方舟获得散文奖。2012年从清华大学毕业,曾任《新周刊》杂志副主编。刘同刘同,湖南郴州人,1981年2月27日生,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青年作家,光线影业副总裁 。担任《大鱼海棠》《同桌的你》等多部华语电影制片人 、《寻龙诀》联合监制 。2012年《谁的青春不迷茫》荣获“中国作家榜年度最佳励志书”“新浪中国好书阅读微博最赞图书奖”“南国书香节十大好书top1”等荣誉 。由同名作品改编的电影《谁的青春不迷茫》入选东京电影展影片 。2014年出版作品《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获当当网2014年度好书非虚构类图书第1名,入选2014年第九届中国作家榜前四,获“年度最畅销跨界作家”“年度最佳励志书”奖项 。央视两会观察新闻节目中,《你的孤独,虽败犹荣》《之江新语》《狼图腾》《活着》成为2014年度国民阅读四大图书之一。2016年《向着光亮那方》上市 ,获网易时尚跨界盛典年度跨界创作人大奖 。2017年出版小说《我在未来等你》 ,获2017年度亚洲好书榜总榜冠军 ,入选第十二届中国作家榜位列第五 。姚良姚良,80后青年作家,代表作《虚拟的伤痛》 、《第三只眼睛》,其作品追踪社会热门话题,反映中国当下的社会现状,其中长篇小说《虚拟的伤痛》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与笛安、颜歌并称冲击茅盾文学奖的80后作家之三驾马车。 冷宁冷宁,80后作家。后跨界做编剧、导演。 曾任中影集团旗下某影视基地剧本创作中心总监。2017年担任周杰伦监制、萧敬腾主演电影《靠谱兄弟》编剧。2008年出版长篇小说《雨痕》,引起广泛关注。后多年坚守纯文学创作,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大型纯文学讲座近百场,被公认为青年纯文学作家的领军人物。2012年出版长篇小说《依然·爱》,登上当当畅销榜。2015年开始与亚洲天王周杰伦合作,为其电影《靠谱兄弟》主笔编剧,该作品获得2017年年度最具投资潜力奖。2020年,冷宁出版长篇小说《梦未央》,该作品得到上千家媒体关注,并被译成十几种文字,全球发行,国内上市伊始,便登上京东图书畅销榜,并荣登榜单第二名。2022年,冷宁进军好莱坞,导演好莱坞悬疑电影《时空虫洞》。徐小雯徐小雯原名 徐湘丽中国作家。80后女性情感作家。(1980年11月1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四川墨客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影视策划部经理、城乡经济网运营部主任。2002年徐小雯专研于写作,她的作品文风大气,语言犀利,言语间渗透着生活的哲理。其间散文、随笔、诗歌,散见于《青年文摘》《时代文学》《都市小说》以级各省,地(市)刊物2014年她更名为徐小雯。现名下代表作品:婚姻家庭类书籍《谁偷了我的爱情》英文作品:《Who stole my love》2014年 在在线问卷调查《大学生对80后作家及其作品的认知度》中 徐小雯在诸多80后知名作家中脱颖而出。安意如安意如,1984年6月20日出生于安徽省宣城市,本名张莉,中国当代作家。 2003年,以“如冰恋枫”为名混迹于金庸客栈。2005年6月,出版长篇小说《要定你,言承旭》。2006年8月至10月,出版文学随笔《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思无邪》。2007年6月,出版言情小说《惜春纪》。2009年1月,出版赏析元代戏曲的作品《观音》;8月,出版随笔集《美人何处》。2010年,出版古典诗词赏析作品《世有桃花》。 2012年1月,出版长篇小说《日月》;12月,与李少白共同出版图文集《再见故宫》。2014年2月,出版人物传记《聊将锦瑟记流年:黄仲则诗传》。 2015年6月,出版随笔《安得盛世真风流:品味唐诗的极致之美》。 2018年8月,出版文化随笔《千山之外》。
曾经在德国包豪斯学院任教的瑞士画家伊顿曾说过:“色彩就是力量”,色彩在所有艺术行为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书籍装帧设计也不例外。书籍封面设计属于创作,它是科学和艺术的有机结合,贵在创新,展现出书籍封面设计的艺术风格,而封面设计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封面色彩的个性。色彩是人类生活中美的表现元素,随着物质生活现代化的高度发展,人们对书籍色彩的审美品位越来越高。因此,设计者应该掌握书籍封面色彩个性,创造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风格的书籍封面。书籍封面设计风格有很多种类型,如有简约型、古朴型、自由飘逸型、艳丽型、端庄典雅型、民族传统型等。下面就色彩个性与它们之间的关系来加以阐述:一、色彩个性对简约、雅致型书籍封面设计风格的影响歌德曾说过:“简洁和天才是孪生姊妹。”的确,简洁要求设计师具有很高的审美能力和视觉语言表现力,简洁、雅致的设计语言相当于文学中的“一语惊人”,是装帧设计理念的最高境界。这一类型的设计风格主要运用在文学类书籍上,在文学类书籍封面设计中的色彩应单纯、简洁,少用色彩种类或用色相、明度、纯度都比较接近的色彩搭配,能够使作品具有较高的品位,如用一些白色、灰色、绿色与金黄、白色搭配。法国的布封有一句名言:“风格即人。”我国历来有“文如其人”、“诗如其人”等说法。陆智昌正是这样一位有个性风格的书装家,他有自己独到的语言,独特的表现手法,简约雅致的风格。如他装帧设计的小说《洛丽塔》(2006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在色彩的运用上独具匠心。该书的主体色即底色为鹅黄色,花和英文签名为白色,吸管和可乐瓶为橙色,其余文字部分为黑色宋体。书名以白色英文字母连笔的书写,显得飘逸,鹅黄色表现出了年轻的朝气蓬勃、活跃和俏皮,橙色则突出了吸管和可乐瓶,也体现着年轻的活力,白色的花朵象征了纯洁无瑕。1981年出版的《九叶集》,是一本中国新文化运动初兴年代的九位诗人的合集,设计者曹辛之先生用一棵大树九片茁实的叶子比喻九位诗人,寓意深邃,启人遥想。全书构图平稳,树叶错落有致,设色单纯、雅致,把该书的内涵,含蓄而诗意般地呈现给读者,体现了一代大师的功力。古代文学书籍的封面设计风格一般比较简单典雅,封面常用花青、国槐绿、宝蓝、玉脂白、胭脂红等有中国味道的颜色。近现代文学书籍的封面常用古代元素与现代元素的融合而表达出时期的特殊性。比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小说卷),在其封面设计上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图腾纹样元素和淡宝蓝色,配合现代的印刷仿宋体文字,来表达这一过渡时期。有些反映近代中国人们苦难生活与反叛的思想抗争的文学,在书籍的设计上色彩比较暗淡,封面图案较少。比如中国妇女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鲁迅著作《夜秋�6�1两地书》,该书的封面以灰蓝色为主色调,仅用一张很小的鲁迅肖像作为装饰,白色的文字在灰色的色彩背景下更显突出,表达出作者对当时社会制度抗争的迫切精神。当代文学书籍的封面在当代多元化文化并存下,设计元素也倾向多元化,设计的风格趋向简洁明快而大气。比如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黄永林著作《中国民间文化与新时期小说》,这本书的封面以白色为底色,给人感觉整体比较明快,配合少量的民间剪纸图案与脸谱彩图来提示书籍的内容。小说类书籍装帧大多精良考究,古典小说更注重“文人气质”,设计格调清雅,素而不俗。比如2009年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的古典小说《四大名著珍藏精装版》(四本),四本书封面以灰白色为主色,用红、蓝、绿、黄四种辅色分别代表《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和《三国演义》。二、色彩个性对古朴型书籍封面设计风格的影响这类型的书籍主要有历史、社会科学类。色彩多用黑、白、灰。书籍不是静止的装饰之物。读者在翻阅过程中,与书沟通并产生互动。书成为一个驾驭时空的能动的生命体。读者从中领悟深邃的思考、生命的脉动、智慧的启示、幻想的诱发,体会情感的流露、视觉传达的规则、图像文字的美感,从而享受到阅读的愉悦。书籍设计师在完成内容传达的同时,仍不忘营造书籍设计中从整体到细节,从无序到有序,从空间到时间,从抽象到物化,从逻辑思考到幻觉遐想,从书籍形态到传达语境。在《马克思手稿影真》一书的设计中,吕敬人通过纸张、木板、牛皮、金属以及印刷雕刻等工艺演绎出一本全新的书籍形态,尤其在封面不同质感的木板和皮带上雕出细腻的文字和图像,更是别出心裁,趣味盎然,古朴雅拙。《朱熹榜书千字文》是他的得意之作。在构思这一书籍的形态时,吕敬人认为朱熹的大字遒丽洒脱,以原大复制既可保持原汁原味,又可创造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形态。在内文设计中,他用文武线为框架将传统格式加以强化,注入大小、粗细不同的文字符号,以及粗细截然不同的线条,上下的粗线稳定了狂散的墨迹,左右的细线与奔放的书法字形成对比,在扩张与内敛、动与静中取得平衡和谐。封面的设计则以中国书法的基本笔画点、撇、捺作为上、中、下三册书的基本符号特征,既统一格式又具个性。封函将一千字反雕在桐木板上,仿宋代印刷的木雕版。全函以皮带串联,如意木扣合,构成了造型别致的书籍形态,形成一种古朴的设计风格。再如吕敬人的作品《梅兰芳》《共产党宣言》,亦俱是成功之作。三、色彩个性对自由飘逸型书籍封面设计风格的影响这种风格类型的书籍主要有艺术类书籍,其色彩要求具有丰富的内涵,要有深度,切忌轻浮、媚俗(女性书刊的色调可以根据女性的特征,选择温柔、妩媚、典雅的色彩系列;体育杂志的色彩则强调刺激、对比,追求色彩的冲击力);色彩配置上除了协调外,还要注意色彩的对比关系,包括色相、纯度、明度对比。封面上没有色相冷暖对比,就会感到缺少赌气;封面上没有明度深浅对比,就会感到烦闷而透不过气来;封面上没有纯度光鲜对比,就会感到古旧和平俗。我们要在封面色彩设计中控制住明度、纯度、色相的关系,同时用这三者关系去认识和寻觅封面上产生弊病的缘由,以便提高色彩涵养。这种类型风格的书籍封面色彩的选择十分重要,因为读者进入书店浏览图书时,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色彩。色彩中红、黄、蓝、灰、黑、金、银等各种不同的色彩构成了艺术类书籍封面五彩缤纷的世界。例如用灰色作为背景,可以衬托严厉的文字、图形,既协调又显亮丽,纯度高的色彩排列在一起,特别刺激和活跃,和谐统一的色调让人感到温馨、安逸,利用纸张的原色为色调,给人的感觉自然、清新,等等。四、色彩个性对艳丽型书籍封面设计风格的影响这种设计风格类型的书籍主要是一些儿童读物,色彩在儿童的成长启蒙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本成功的儿童书籍装帧设计离不开色彩的装饰,没有色彩,孩子就无法识别和感受五彩缤纷的世界。一般说来,设计儿童类书籍的色彩,要针对孩子单纯、天真、可爱的特点,色调选择高调,减弱对比力度,强调柔和感觉。这是因为,儿童认识世界往往是从色彩开始,先入为主,对色彩的喜好是孩子的天性,长期生活在绚烂的色彩世界中,使他们对色彩具有一定的感知力。儿童时期好奇心强,喜欢艳丽绚烂的色彩,各年龄阶段的儿童对色彩的感知不尽相同。幼儿时期的儿童能认识红、黄、蓝等基本颜色,但不能区别色度,不能把颜色和颜色的名称进行一一对应;中班儿童能认识紫、橙、黑、白等多种颜色,逐渐能区分颜色的明度和纯度,并偏爱各种色系;大班儿童色彩辨别能力强,具备了比较丰富的运用色彩的表现能力,对混合色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比较喜欢鲜艳的对比强的色彩。儿童对色彩的感受力很强,丰富绚丽的色彩将有助于儿童愉快的感受。儿童都喜欢强烈、张扬、鲜艳的色彩,偏爱那些描绘熟悉的物体、色彩明快的艺术作品。艺术作品的内容和色彩是他们判断作品好坏的两个主要的标准。由上述阐述可知,儿童类书籍封面设计应以鲜艳的色彩为主。由于儿童类书籍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的特点,故此类书籍封面设计的色彩表现形式追求生动,优秀的儿童书籍封面装帧色彩设计不仅使他们感受到美的享受,同时能够培养他们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由于儿童类书籍封面设计内容广泛,题材多样,无论运用抽象、夸张的绘画手法,还是细致精美的装饰画,其共同之处在于色彩的运用上大多以红、黄、蓝等鲜艳夺目的色彩为主,画面整体明亮、鲜艳,给人以活泼、跳跃、分外醒目之感。这是由孩子们的天性所决定,也是儿童书籍封面设计与成人书籍封面设计的不同之处。儿童的喜好成为设计的关键。研究认为,多色彩、高亮度对儿童的视觉吸引力最大。因此,在设计中,大胆使用红、橙、黄、蓝、绿等强烈色彩,会收到很好的效果。随着时代的进步,儿童书籍封面设计已呈现图文互动的趋势,色彩的取舍,不同明度、纯度的搭配,色彩层次的变化,会更加受到儿童与家长的喜爱。五、色彩个性对端庄典雅型书籍封面设计风格的影响这种类型风格的书籍主要是科技类和经济管理类书籍,色彩要端庄、严肃、高雅,体现权威感,不宜强调高纯度的色相对比,如红色、黑色等。科技类书籍的色调要强调科技感、神秘感,如蓝色、绿色等。由于色彩不仅对读者具有视觉上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心理的暗示作用影响读者在心理上对于该图书的认可及内容的认知,因此正确地使用颜色非常重要。这种书籍的封面通过形式、颜色的单一来形成一个视觉整体。该类书籍读者的群体年龄较轻,有良好的数理学科背景,逻辑思维较强,比较理性,对抽象的艺术形式有较好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因此该类书籍设计风格形式要简约、抽象、典雅,图案和色彩要力求单纯、鲜明并具有标志性特征。如“精通”系列书设计:底色为单一的淡黄色,封面顶部绘制数条较粗的、黑色平行装饰线,经封面、书脊至封底,在前后两端书口处出血,系列书名采用勾边的大黑体字嵌入装饰线中,形成了典型的标志性特征。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管理类图书是直接面对和研究经济问题的,似乎更应责无旁贷地首先在装帧设计中体现出“经济改革大潮”的汹涌澎湃和波澜壮阔。再加上现代电脑设计的运用,为装帧设计打开了一扇新奇广阔的桌面创意空间,使经济管理类图书的封面设计成为一个颇具视觉冲击力的封面群体。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中的“经典教材系列丛书”,封面上以黑、白、灰三色加一单色,通过几个高低错落排列的不规则形状的色块,加上一些弧线、直线,构成点、线、面相互穿插的一幅抽象图案,比较符合时下讲究通过点线面的丰富变异来形成新异的图案之风尚,讲究时尚语言,颇具现代感。对经济管理类书籍而言,要做到构思新奇而不怪诞,画面引入时尚而不过于浮躁,面向大众而不哗众取宠。做到这些,也就是提高了设计的格调、档次。在这一点上,近几年的图书设计整体水平较10年前又有了进一步提高。“噪音式”的设计日见减少。一大批构思新颖、画面精巧、颇具品位的设计纷纷涌现出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作为一家大学出版社,以出版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在封面设计上,为把握好教材、专著自身科学性、学术性强的特点,必须注意从书的内容出发,注重体现其庄重、典雅的一面。一般而言,要有“书卷气”之美,通过含蓄而有寓意、有联想的画面去提示内容和书的个性气质。例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最新推出的一套“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核心课经典系列教材”,这套丛书多由一流专家、教授撰写。为体现其权威性,封面采用了黑底色;为体现其内容的丰富性,在黑色纸上加上了几条彩色条纹,打破了大面积黑色容易造成的沉闷感;书名字用大黑体,反白字,显得庄重、突出。整个画面庄重大方,很有分量,充分体现了丛书的性质和内涵。同时,简洁的构成,鲜明的色彩对比亦体现出了一定的端庄典雅的风格。六、色彩个性对民族传统型书籍封面设计风格的影响在民族传统书籍封面设计中色彩的配色素材的来源非常广阔,色彩个性也很独特,可从古老的民族文化遗产中,从一些原始、古典、传统、民间、少数民族的艺术中寻找灵感,如原始岩画中单纯、拙朴、强烈的色彩,工笔重彩中浓烈、华丽的色彩,宫廷及上层社会使用的器物中象征权利与富贵的富丽、浓艳的色彩;或者象征了中国文人出世超脱的精神境界的含蓄、淡雅、清新的色彩古朴而典雅的“青铜色”色等,虽然色彩本身难以构成独立的形象,但它所营造的氛围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使书籍装帧设计作品更富有表现力。具体而言,民族传统视觉元素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的应用与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中国绘画、汉字、书法、篆刻、印章、图腾、祥云图案、中国结、秦矶汉瓦、京戏脸谱、皮影、中国漆器、汉化竹简、文房四宝、风筝、如意纹、中国刺绣、凤眼、彩陶、紫砂壶、中国瓷器、石狮、唐装、筷子、金元宝、如意、八卦等能成为现代书籍设计的运用素材。书籍设计中的承传、应用以及创新这种方法后,在设计领域的体现以及在设计审美上所追求的自然、意境和神韵的书卷气设计风格就是中国这种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其实在现代书籍设计中,就不难看到在传统水墨艺术运用时,也重视将古典情感与现代设计理念进行融合,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文化的和谐对话。书籍封面设计的民族传统风格最具代表性的因素在于笔(毛笔)、墨(水、墨),这二者是最符合民族美学“空”与“灵”的精神的。一个民族的气质总是最内在又是最表层的。内在是一种素有的内涵,表层则洋溢着炫目的光华。陶元庆夙擅中国画,他固有的东方情调自然而然地流露在他的作品中;孙福熙水墨尤擅,他设计的初版《小约翰》就是一例;司徒乔不仅构图新颖大胆,而且笔墨奔放不羁,有毛笔速写的味道,《饥饿》是一例;丰子恺虽然表现手法大抵是漫画,但笔法则重在水墨;钱君精通金石书法,他为万叶书店设计的封面作品蔚为大观;郑慎斋、庞熏琴,国画和图案均极有修养;何佩珠也深谙书法,《家》是一例。这些装帧艺术家使我们民族最具代表性的美学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延续与发扬。这都是我国书籍装帧民族传统风格的本质而又朴素的流露。现代书籍封面设计与民族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其受制于所属的民族文化,无论是书籍装帧设计的形式要素、设计要素以及文字要素等无不被包容于文化之中,也就决定了其设计必然要被烙上民族文化的印痕。所以我们现在无论做什么设计都不能脱离自己民族的东西,它是我们设计的最神秘的灵感。当读者第一次接触书籍时,最先攫取其注意力的,往往是书籍封面的颜色。
可以阅读古文观止。古文观止是清代人所编辑的专门用于教导蒙童写作文章的参考性范例教材。收录文章的时间跨度很大,从先秦至明代。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古代文学初级选本。选择的文章大部分都是历史上著名文人的作品,同时兼顾可读性,凡是过于艰涩的文章一律不收。并且有详细的注释和对文章的品评。通读完古文观止之后,应当就具备了比较好的古代文学功底。
古文离我们的生活已很远了,所以阅读都不免有障碍。破除障碍,才会让阅读变得流畅起来,才会使得读书变得兴趣盎然。我主张,先从一些有意思的书读起,就是想逐渐培养起语感,提升读古文的兴趣。可以读读《世说新语》,它每篇的篇幅短小,且有味道。先从较容易的入手,以便先打个基础,比如想学《春秋》《左传》,可以先看看《东周列国志》,《东周列国志》的文字距白话文较近,比较好懂,看完它,有助于对春秋时期的历史先打个基础,然后再读《左传》,就顺溜多了。或是再读读杨伯峻的《白话左传》,然后再看原本的《左传》。
《男生女生》月末版 都是古代或魔幻什么的 建议买本看看 我觉得还好
文史知识文史哲古典文学知识
《古代文明》有两种,一个是北京大学集刊的,是由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于2002年联合主办的大型学术刊物。目的是为了更进一步促进古代文明研究的深入,并及时地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现诚邀海内外学者惠赐大作,每年一刊。另一种是东北师范大学核心期刊,有中英文两版。
2006年,刘文鹏教授受聘为《古代文明》学术顾问,提出很多宝贵的建议。并不吝赐稿,对《古代文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2007年《古代文明》创刊号上的文章《20世纪的古埃及文明研究》和题词便成了他的封笔之作。题词是这样写的:“作为中国唯一的古代文明研究杂志的出版,必将推动我国中外古文明的研究,值得庆贺。祝愿她健壮地成长起来,做出应有的贡献。一一为《古代文明》中文版创刊而题,刘文鹏,2006年7月2日。”1、《古代文明》杂志20007年第3期在封底刊登的关于刘先生的生平: “著名埃及学家、本刊学术顾问刘文鹏教授逝世 ” 2、《光明日报》刊登的刘先生去世的讣告,全文如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世界上古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埃及学研究的开创者与权威专家、原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内蒙古民族大学教授刘文鹏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5月29日零时在通辽市逝世,享年76岁。内蒙古民族大学刘文鹏教授治丧办公室。”
世界文学研究,里面有涉及到中国古代文学领域的
文学领域的期刊还是挺多的。不仅仅是文学,古研究方面的也可以作为参考选择的范围。
如果真的要学习传统文化,不妨先读一些古代儿童开蒙的读物。比如三百千,也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很多人觉得这是小儿科。但其实这些书说浅也并不浅。三字经当中包含了中国儒家的主要精神思想,还包括大量的文化常识。通读三字经之后,对于古代文献中常见的典故就不再陌生了。千字文的文字非常优美,是中国古代骈文中的代表之作。通读之后,对于阅读中国古代文学文献有很大的帮助。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是古代学习作诗的启蒙读物。今人可以把他们作为了解古代诗歌写作模式的入门书。兴趣不在这一方面就可以忽略。民国学者所写的开蒙读物,可以适当读一些。而当代学者所写的传统文化读物,因为良莠不齐,所以就不建议专门阅读。
明清史方面,孟森的《明史讲义》、 《清史讲义》值得一看。先秦史和秦汉史方面,杨宽的《西周史》和《战国史》及《战国史料编年辑证》,韩兆琦的 《史记全本全注全译 》以及他的《史记签证》都很权威。另外,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张大可的史记著作也可以一看,他也是这方面的业界翘楚。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 》和 《万历十五年》,南炳文和汤纲的《明史》可以一看,南明史首推顾诚的《南明史》。此外,陈寅恪、陈垣、吕思勉和钱穆的史学著作也值得一读,他们四人无论是史学涉略面,还是史著述作量,以及史学识见度,在近现代史学家中都是首屈一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