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财务理论的文献评述

发布时间:

财务理论的文献评述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及抉择作者:刘振鹏,期刊科学与管理SCIENCEANDMANAGEMENT2004年第03期-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抉择及其量化ChoosingandQuantizingFinancialManagementObjectivesinModernCompany作者:丁胜斋,季松,期刊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WUH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SCIENCEEDITION)2003年第01期-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抉择FinancialManagementOrientationofEnterprisesintheAgeofKnowledgeandEconomy作者:张向前,刘金雄,郭东强,ZHANGXiang-qian,期刊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JIMEI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2001年第02期-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新思考作者:刘惠利,期刊-核心期刊财经理论与实践THETHEORYANDPRACTICEOFFINANCEANDECONOMICS2001年第03期-我国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探讨StudyonFinancialManagementTargetofChineseModernEnterprise作者:朱红桂,期刊湖南有色金属HUNANNONFERROUSMETALS2004年第03期-浅谈我国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作者:刘宗彬,王立莹,期刊沿海企业与科技COASTALENTERPRISESANDSCIENCE&TECHNOLOGY2006年第12期-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探析作者:丁新民,期刊嘉兴学院学报JOURNALOFZHEJIANGECONOMICCOLLEGE2001年第03期

暂时没有

财务管理目标的评价指标问题 有的论者并不讨论财务管理目标评价指标的问题。这可能是他们认为财务管理目标并非指标计算,不具有可操作性,或认为财务管理目标就是“某一指标”的“最大化”,因而没有必要再讨论财务管理目标评价指标问题。在财务管理目标评价指标问题上的第二个分歧是,有的论者认为这种指标只有一个,而大多数强调财务管理目标结构的论者则设计了多个指标。第三个分歧是在指标的具体设计上,究竟用哪一个(些)指标。 笔者认为,首先,财务管理目标并不直接就是财务管理目标的评价指标。比如,营销管理以“顾客满意”为目标,其评价指标可以是质量投诉次数、“回头客”的多少等。其次,财务管理目标评价指标是财务管理目标的量化表现形式,既然财务管理目标有内在结构,其评价指标也应该是一个体系,至于具体如何设计、计算和运用这些指标,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研究的发展趋势 我们可以看到,我国财务管理目标的提法经历了一个不断反复、变化的过程。从利润最大化到财富最大化再到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主线发展过程,中间还有资金流动合理化、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权益资本利润率最大化等观点。现在又有人提出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观点。究竟哪个更适合我国企业,还有待时间的检验。在该问题中出现的诸多观点,说明财务管理目标引起了理论和实践界的普遍关注,同时也说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理论研究还不成熟。立足现状,展望未来,笔者认为,我国学者对企业理财目标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大趋势: (一)“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是当前呈主流性的学术观点,其他的一些新见解有不少是围绕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中心观点的修补和完善。 (二)注重协调企业多边财务关系主体的相关利益,是确立企业理财目标的一个重要依据。这里的相关利益主体包括所有者和经营者、企业内部的员工、企业的债权人以及其他合作伙伴,理财目标只有充分考虑这些相关主体的利益才是合理的。 (三)关注社会责任已经引入企业理财目标的内容。尽管对企业理财目标如何具体体现社会责任还未进行明确的探讨,但是,众多学者开始关注企业理财目标中的社会责任问题。有的认为承担社会责任是实现企业理财目标的基本约束条件;有的认为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理财的目标之一等等。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未来的企业理财目标必须考虑社会责任与社会利益。 (四)确立企业的理财目标更应看重企业的长期利益。学者们对利润最大化等理财目标的批评,反映出学者们的一种期望:容易导致企业经营行为短期化的理财目标不是好目标。因此,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试图确立一个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理财目标,在这样的理财目标中,体现资金的时间价值、经营的风险价值和长期效益。 (五)区分不同类型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将成为该领域研究的趋势之一。在我国现行的研究中,有的学者开始探讨中小企业的理财目标、亏损企业的理财目标、高科技企业的理财目标、上市公司的理财目标和非上市企业的理财目标等。揭示了课题研究的一个趋势: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正逐步走向深入,向具体化发展。应当说,这种研究思路是正确的,它将有力推动企业理财目标研究的实证化和针对性。与此同时,企业理财目标也可能在企业内部进一步分解,将总体财务目标具体落实到各级管理者的理财目标。

财务理论文献评述

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学的核心问题之一。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理财活动所希望实现的结果,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它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导向器,它决定着财务管理主体的行为模式。确立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一直是国外财务学者关注的焦点内容之一,近些年我国财务学者也尽力探讨,力求找到既能符合财务活动的内在要求,又能衔接国家财务管理目标,并能满足企业各经济当事人经济利益的要求,实现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对此,回顾财务管理目标的发展,以指出财务管理目标的发展趋势。sO100  一、财务管理目标发展述评  根据现有资料,对于财务管理目标的表述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利润最大化。这一目标是从19世纪初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渊源是亚当•斯密的企业利润最大化理论。有学者明确提出“用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理财总目标是一种客观的选择”(何清波、邢建平,1998),“国有企业管理目标的完整表述应该是:在履行足够的社会责任的基础上追求利润最大化”(祁怀锦,1999)。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有其合理性。一方面,利润是企业积累的源泉,利润最大化使企业经营资本有了可靠的来源;另一方面,利润最大化在满足业主增加私人财富的同时,也使社会财富达到最大化。然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业主经营逐渐被职工经理经营代替,企业利益主体呈现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就不合适了。这不仅因为利润最大化概念含糊不清,没有反映出利润与投入资本的比例关系,还因为即使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如果未考虑到各种利益主体的合理利益,会影响未来企业经营资本的来源。  (二)净现值最大化。20世纪40年代末,西方财务界开始关注资本在企业内部的有效分配,以及企业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随着1951年乔尔•迪安(JoelDean)的《资本预算》的出版,财务界开始讨论如何在各类资产间分配财物资源,以提高现金流动的净现值。如果一个企业所有各投资项目的净现值最大,企业的净收益就会最大。资本才能真正得以最大化增值。因此现值最大化被视为当时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这一目标考虑了时间价值对资本增值效果的影响,显然优于利润最大化目标,但并为从根本上克服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缺陷。  (三)每股收益最大化。20世纪60年代,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渐完善,股份制企业的不断发展,每股收益最大化逐渐成为西方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这以目标在科学上更进了一步,因为这里的“收益额”有时间概念,且“每股”又有投入资本概念,它是一定时间内单位投入资本(每股,不是每元)所获收益额,充分体现了资本投入与资本增值之间的比例关系,但这一目标一是未能体现资本投入所面临的风险;二是没有考虑企业股利方针对股票市价的影响。如果企业的目标只是为了每股收益最大,企业就决不会支付股利。  (四)股东财富最大化。这是近几年西方财务管理中比较流行的一种观点。股东财富最大化是用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来计量的,它考虑了风险因素。因为,风险的高低,会对股票价格产生重要影响;也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不管是目前利润还是预期未来的利润对股票价格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然而,这种观点也有其缺陷。首先,强调股东的利益,而对企业其他关系主体的利益不够重视,不利于处理好现代企业财务活动中产生的各种财务关系。其次,股票价格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并非都是公司所能控制的,把不可控因素引入理财目标是不合理的。再次,它只适合上市公司,对非上市公司很难适应。  (五)企业价值最大化。所谓企业价值就是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取决于企业潜在和未来的获利能力。企业价值最大化充分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风险价值和通货膨胀价值对企业资产的影响,克服了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此,有学者认为该观点体现了对经济效益的深层认识,“它是现代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荆新、王化成、刘俊彦,1998)。然而,该观点仍受到批评:一是概念上的模糊。大部分学者认为,“企业价值最大化就是股东财富最大化”(刘贵生等,1997)。但有学者认为企业价值与股东财富不是同一概念。“企业价值相当于资产负债表左方的资产价值”,而股东财富应“相当于资产负债表右方的所有者权益的价值”(王庆成,1999)。二是测算上的困难。如果用未来企业报酬贴现值计量企业价值,“从理论上看来颇有道理,但是在实践的可操作上却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陷”。如果用资产评估值来计量,方法上虽然科学,但是“资产评估通常在企业经营方式变更、资产流动、产权变更时采用,在企业日常管理、业绩评价中费时费力,事实上也难行得通”  (王庆成,1999)。  (六)所有者财富最大化。该观点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应表述为所有者财务最大化”(郭复初等,1997)。在我国国有经济改革中,所有者的概念已为众人接纳,对股份制企业来说,股东即为企业的所有者,对非股份制企业来说,企业的投资者即为企业的所有者。所有者对企业评价的标准主要是自身财富能否得以最大限度增值,因此所有者财富最大化必然成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它不仅符合非所有者之外的企业经济当事人的利益,而且也符合整个社会的利益。  (七)资金运动合理化。该观点认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是实现企业资金运动合理化。(汪孝德、杨丹,1994)资金运动合理化就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出发点,通过对企业的筹资、投资、耗费、收入、分配等各环节的控制和企业各种资产形态的有效管理,使资金运用达到一个相对适应和合理的状态。它的基本内容是实现企业资金流动行、安全性和赢利性的科学统一和协调。该观点的缺陷在于:一是目标本身不能直接量化,例如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目标的表达都是量化的财务管理目标,资金运动最优化目标很难具体量化;二是资金运动是企业筹资、投资、分配等一系列行为过程,资金运动最优化就是企业财务过程的最优化,仍没有回答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八)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有学者提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是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李端生、李占国,1998)。该观点认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必须是经济性目标与超经济性目标的高度统一,是所有者利益与其它主体利益的最佳兼顾,绝不能只是一项非常具体化、定量化、具有明显倾向性的财务指标;必须具有综合性、兼容性,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持续经营和稳定发展能力,而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财目标就是“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笔者认为,该观点的可取之处在于:第一,能够在理财目标中充分考虑企业管理的最高目标;第二,使企业的理财思路跳出资金管理的局限。其不足之处是:企业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企业目标,不是企业理财目标所能涵盖的。“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本质上是企业经营的最高目标,企业理财目标应当充分体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但两者之间不能等同。  (九)EVA最大化。该观点认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是企业经济附加值EVA最大化(艾志群,2002)。EVA是公司营业利润与资本成本的差值,它是衡量企业在某个特定年份中盈利抵偿资本机会成本后的经济利润。EVA最大化的理财目标能将所有者的财务管理目标与经营者的财务管理目标紧密衔接在一条纽带上,所有者主要基于企业EVA的增长给经营者进行奖励,妥善地处理了经营者与股东的代理冲突。EVA考虑了企业所有投入资本的成本,有利于经营者千方百计提高资金营运效果,并授予经营者更大的灵活机动权;EVA最大化的实质是企业的经济利润最大化,也是权衡了经营者利益下的股东财富最大化。但是,该观点的不足之处是:过分注重EVA易使企业忽视与其他契约关系的主体利益以及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除上述九种主要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观点外,理论界还不断提出新的见解。如有学者提出用权益资本利润率最大化目标具体衡量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王庆成,1999);有的学者提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表述为: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主要目标,由社会责任、增值额、效用最佳等一系列辅助目标组成(张涛,1999);有的学者提出了“财务决策只有以长期资本增值最大化为目标,才可能克服财务活动的短期化行为,从而才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陆正飞,1996);有的学者提出“投资者、经营者和社会利益最大化”(朱海芳,1996);有的学者提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该分层次,其根本目标是资本增值;直接目标是利润;核心目标是经济效益(张先治,1997);还有学者提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应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提下,追求有效增值最大化和相关利益协调化(张卓、程凯、邓明然,2002)等。  二、研究财务管理目标应注意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目标研究的出发点问题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到,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出发点可以归结为两种。第一种观点认为,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所有者的目标。因此,财务管理目标应为“所有者财富最大化”、“EVA最大化”、“资金运动合理化”、“长期资本增值”等。第二种观点认为,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应由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者、职工、政府、社会公众等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持有。因此,财务管理目标应为“企业价值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投资者、经营者和社会利益最大化”等。这种分歧实质上是两种企业观的分歧。其一是“所有者观念”,认为企业是所有者的企业;其二是“实体观念”,认为企业具有独立于所有者之外的人格。从财务环境和经济理论来看,“实体观念”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实际情况。首先,发达资本市场具有投资主体分散化、投资目的多元化的特征。其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要明晰产权关系,即区分出资者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并促使其分离,这就要求确认企业的主体地位。再次,现代经济学认为,企业是一系列生产要素之间的契约。有的论者指出,资本所有权不应与企业所有权混为一谈,重要的是应消除企业是由证券持有者拥有的这一根深蒂固的观念。这可以说是“实体观念”的经济学基矗最后,未来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企业的资本除了债务资本和股权资本外,还有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等其他形式的资本,在有的企业,这些已经成为会计核算体系的一部分。因此,“实体观念”更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  (二)财务管理目标的结构问题  有些论者提出,财务管理目标是单一的。即便认为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层次性、多元性,其具体提法也存在种种差异。比如:①财务管理目标按范围不同可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两类,后者包括筹资管理目标、投资管理目标和营运管理目标等。②财务管理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前者又分为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③财务管理目标应分为所有者财务管理目标和经营者财务管理目标,后者是“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④根本目标是资本增值,直接目标是利润,核心目标是经济效益等等观点。  笔者认为,第一,财务管理目标通常就是指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因而不必按财务主体来划分财务管理目标。第二,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层次性的特点,分目标或具体目标是实现财务总目标或基本目标的手段。第三,财务总目标应当从“实体观念”出发,考虑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第四,在经济体制、资本市尝企业所属产业、企业组织形式等财务环境因素不同时,真正能够影响财务管理目标的利益主体是不同的。如  :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利益优先;资本市场不发达时,企业主要靠借款筹资,债权人很有“发言权”;在高科技、知识型产业中,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更具有重要性;在独资、合伙企业中,经营者与所有者往往是同一的,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要单纯得多。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财务管理目标的多元性特征。  (三)财务管理目标的评价指标问题  有的论者并不讨论财务管理目标评价指标的问题。这可能是他们认为财务管理目标并非指标计算,不具有可操作性,或认为财务管理目标就是“某一指标”的“最大化”,因而没有必要再讨论财务管理目标评价指标问题。在财务管理目标评价指标问题上的第二个分歧是,有的论者认为这种指标只有一个,而大多数强调财务管理目标结构的论者则设计了多个指标。第三个分歧是在指标的具体设计上,究竟用哪一个(些)指标。  笔者认为,首先,财务管理目标并不直接就是财务管理目标的评价指标。比如,营销管理以“顾客满意”为目标,其评价指标可以是质量投诉次数、“回头客”的多少等。其次,财务管理目标评价指标是财务管理目标的量化表现形式,既然财务管理目标有内在结构,其评价指标也应该是一个体系,至于具体如何设计、计算和运用这些指标,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研究的发展趋势  我们可以看到,我国财务管理目标的提法经历了一个不断反复、变化的过程。从利润最大化到财富最大化再到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主线发展过程,中间还有资金流动合理化、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权益资本利润率最大化等观点。现在又有人提出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观点。究竟哪个更适合我国企业,还有待时间的检验。在该问题中出现的诸多观点,说明财务管理目标引起了理论和实践界的普遍关注,同时也说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理论研究还不成熟。立足现状,展望未来,笔者认为,我国学者对企业理财目标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大趋势:  (一)“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是当前呈主流性的学术观点,其他的一些新见解有不少是围绕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中心观点的修补和完善。  (二)注重协调企业多边财务关系主体的相关利益,是确立企业理财目标的一个重要依据。这里的相关利益主体包括所有者和经营者、企业内部的员工、企业的债权人以及其他合作伙伴,理财目标只有充分考虑这些相关主体的利益才是合理的。  (三)关注社会责任已经引入企业理财目标的内容。尽管对企业理财目标如何具体体现社会责任还未进行明确的探讨,但是,众多学者开始关注企业理财目标中的社会责任问题。有的认为承担社会责任是实现企业理财目标的基本约束条件;有的认为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理财的目标之一等等。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未来的企业理财目标必须考虑社会责任与社会利益。  (四)确立企业的理财目标更应看重企业的长期利益。学者们对利润最大化等理财目标的批评,反映出学者们的一种期望:容易导致企业经营行为短期化的理财目标不是好目标。因此,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试图确立一个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理财目标,在这样的理财目标中,体现资金的时间价值、经营的风险价值和长期效益。  (五)区分不同类型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将成为该领域研究的趋势之一。在我国现行的研究中,有的学者开始探讨中小企业的理财目标、亏损企业的理财目标、高科技企业的理财目标、上市公司的理财目标和非上市企业的理财目标等。揭示了课题研究的一个趋势: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正逐步走向深入,向具体化发展。应当说,这种研究思路是正确的,它将有力推动企业理财目标研究的实证化和针对性。与此同时,企业理财目标也可能在企业内部进一步分解,将总体财务目标具体落实到各级管理者的理财目标。

暂时没有

关于某一财务理论的文献评述

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学的核心问题之一。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理财活动所希望实现的结果,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它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导向器,它决定着财务管理主体的行为模式。确立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一直是国外财务学者关注的焦点内容之一,近些年我国财务学者也尽力探讨,力求找到既能符合财务活动的内在要求,又能衔接国家财务管理目标,并能满足企业各经济当事人经济利益的要求,实现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对此,回顾财务管理目标的发展,以指出财务管理目标的发展趋势。sO100  一、财务管理目标发展述评  根据现有资料,对于财务管理目标的表述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利润最大化。这一目标是从19世纪初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渊源是亚当•斯密的企业利润最大化理论。有学者明确提出“用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理财总目标是一种客观的选择”(何清波、邢建平,1998),“国有企业管理目标的完整表述应该是:在履行足够的社会责任的基础上追求利润最大化”(祁怀锦,1999)。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有其合理性。一方面,利润是企业积累的源泉,利润最大化使企业经营资本有了可靠的来源;另一方面,利润最大化在满足业主增加私人财富的同时,也使社会财富达到最大化。然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业主经营逐渐被职工经理经营代替,企业利益主体呈现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就不合适了。这不仅因为利润最大化概念含糊不清,没有反映出利润与投入资本的比例关系,还因为即使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如果未考虑到各种利益主体的合理利益,会影响未来企业经营资本的来源。  (二)净现值最大化。20世纪40年代末,西方财务界开始关注资本在企业内部的有效分配,以及企业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随着1951年乔尔•迪安(JoelDean)的《资本预算》的出版,财务界开始讨论如何在各类资产间分配财物资源,以提高现金流动的净现值。如果一个企业所有各投资项目的净现值最大,企业的净收益就会最大。资本才能真正得以最大化增值。因此现值最大化被视为当时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这一目标考虑了时间价值对资本增值效果的影响,显然优于利润最大化目标,但并为从根本上克服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缺陷。  (三)每股收益最大化。20世纪60年代,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渐完善,股份制企业的不断发展,每股收益最大化逐渐成为西方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这以目标在科学上更进了一步,因为这里的“收益额”有时间概念,且“每股”又有投入资本概念,它是一定时间内单位投入资本(每股,不是每元)所获收益额,充分体现了资本投入与资本增值之间的比例关系,但这一目标一是未能体现资本投入所面临的风险;二是没有考虑企业股利方针对股票市价的影响。如果企业的目标只是为了每股收益最大,企业就决不会支付股利。  (四)股东财富最大化。这是近几年西方财务管理中比较流行的一种观点。股东财富最大化是用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来计量的,它考虑了风险因素。因为,风险的高低,会对股票价格产生重要影响;也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不管是目前利润还是预期未来的利润对股票价格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然而,这种观点也有其缺陷。首先,强调股东的利益,而对企业其他关系主体的利益不够重视,不利于处理好现代企业财务活动中产生的各种财务关系。其次,股票价格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并非都是公司所能控制的,把不可控因素引入理财目标是不合理的。再次,它只适合上市公司,对非上市公司很难适应。  (五)企业价值最大化。所谓企业价值就是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取决于企业潜在和未来的获利能力。企业价值最大化充分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风险价值和通货膨胀价值对企业资产的影响,克服了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此,有学者认为该观点体现了对经济效益的深层认识,“它是现代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荆新、王化成、刘俊彦,1998)。然而,该观点仍受到批评:一是概念上的模糊。大部分学者认为,“企业价值最大化就是股东财富最大化”(刘贵生等,1997)。但有学者认为企业价值与股东财富不是同一概念。“企业价值相当于资产负债表左方的资产价值”,而股东财富应“相当于资产负债表右方的所有者权益的价值”(王庆成,1999)。二是测算上的困难。如果用未来企业报酬贴现值计量企业价值,“从理论上看来颇有道理,但是在实践的可操作上却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陷”。如果用资产评估值来计量,方法上虽然科学,但是“资产评估通常在企业经营方式变更、资产流动、产权变更时采用,在企业日常管理、业绩评价中费时费力,事实上也难行得通”  (王庆成,1999)。  (六)所有者财富最大化。该观点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应表述为所有者财务最大化”(郭复初等,1997)。在我国国有经济改革中,所有者的概念已为众人接纳,对股份制企业来说,股东即为企业的所有者,对非股份制企业来说,企业的投资者即为企业的所有者。所有者对企业评价的标准主要是自身财富能否得以最大限度增值,因此所有者财富最大化必然成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它不仅符合非所有者之外的企业经济当事人的利益,而且也符合整个社会的利益。  (七)资金运动合理化。该观点认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是实现企业资金运动合理化。(汪孝德、杨丹,1994)资金运动合理化就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出发点,通过对企业的筹资、投资、耗费、收入、分配等各环节的控制和企业各种资产形态的有效管理,使资金运用达到一个相对适应和合理的状态。它的基本内容是实现企业资金流动行、安全性和赢利性的科学统一和协调。该观点的缺陷在于:一是目标本身不能直接量化,例如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目标的表达都是量化的财务管理目标,资金运动最优化目标很难具体量化;二是资金运动是企业筹资、投资、分配等一系列行为过程,资金运动最优化就是企业财务过程的最优化,仍没有回答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八)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有学者提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是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李端生、李占国,1998)。该观点认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必须是经济性目标与超经济性目标的高度统一,是所有者利益与其它主体利益的最佳兼顾,绝不能只是一项非常具体化、定量化、具有明显倾向性的财务指标;必须具有综合性、兼容性,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持续经营和稳定发展能力,而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财目标就是“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笔者认为,该观点的可取之处在于:第一,能够在理财目标中充分考虑企业管理的最高目标;第二,使企业的理财思路跳出资金管理的局限。其不足之处是:企业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企业目标,不是企业理财目标所能涵盖的。“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本质上是企业经营的最高目标,企业理财目标应当充分体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但两者之间不能等同。  (九)EVA最大化。该观点认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是企业经济附加值EVA最大化(艾志群,2002)。EVA是公司营业利润与资本成本的差值,它是衡量企业在某个特定年份中盈利抵偿资本机会成本后的经济利润。EVA最大化的理财目标能将所有者的财务管理目标与经营者的财务管理目标紧密衔接在一条纽带上,所有者主要基于企业EVA的增长给经营者进行奖励,妥善地处理了经营者与股东的代理冲突。EVA考虑了企业所有投入资本的成本,有利于经营者千方百计提高资金营运效果,并授予经营者更大的灵活机动权;EVA最大化的实质是企业的经济利润最大化,也是权衡了经营者利益下的股东财富最大化。但是,该观点的不足之处是:过分注重EVA易使企业忽视与其他契约关系的主体利益以及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除上述九种主要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观点外,理论界还不断提出新的见解。如有学者提出用权益资本利润率最大化目标具体衡量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王庆成,1999);有的学者提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表述为: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主要目标,由社会责任、增值额、效用最佳等一系列辅助目标组成(张涛,1999);有的学者提出了“财务决策只有以长期资本增值最大化为目标,才可能克服财务活动的短期化行为,从而才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陆正飞,1996);有的学者提出“投资者、经营者和社会利益最大化”(朱海芳,1996);有的学者提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该分层次,其根本目标是资本增值;直接目标是利润;核心目标是经济效益(张先治,1997);还有学者提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应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提下,追求有效增值最大化和相关利益协调化(张卓、程凯、邓明然,2002)等。  二、研究财务管理目标应注意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目标研究的出发点问题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到,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出发点可以归结为两种。第一种观点认为,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所有者的目标。因此,财务管理目标应为“所有者财富最大化”、“EVA最大化”、“资金运动合理化”、“长期资本增值”等。第二种观点认为,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应由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者、职工、政府、社会公众等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持有。因此,财务管理目标应为“企业价值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投资者、经营者和社会利益最大化”等。这种分歧实质上是两种企业观的分歧。其一是“所有者观念”,认为企业是所有者的企业;其二是“实体观念”,认为企业具有独立于所有者之外的人格。从财务环境和经济理论来看,“实体观念”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实际情况。首先,发达资本市场具有投资主体分散化、投资目的多元化的特征。其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要明晰产权关系,即区分出资者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并促使其分离,这就要求确认企业的主体地位。再次,现代经济学认为,企业是一系列生产要素之间的契约。有的论者指出,资本所有权不应与企业所有权混为一谈,重要的是应消除企业是由证券持有者拥有的这一根深蒂固的观念。这可以说是“实体观念”的经济学基矗最后,未来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企业的资本除了债务资本和股权资本外,还有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等其他形式的资本,在有的企业,这些已经成为会计核算体系的一部分。因此,“实体观念”更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  (二)财务管理目标的结构问题  有些论者提出,财务管理目标是单一的。即便认为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层次性、多元性,其具体提法也存在种种差异。比如:①财务管理目标按范围不同可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两类,后者包括筹资管理目标、投资管理目标和营运管理目标等。②财务管理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前者又分为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③财务管理目标应分为所有者财务管理目标和经营者财务管理目标,后者是“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④根本目标是资本增值,直接目标是利润,核心目标是经济效益等等观点。  笔者认为,第一,财务管理目标通常就是指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因而不必按财务主体来划分财务管理目标。第二,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层次性的特点,分目标或具体目标是实现财务总目标或基本目标的手段。第三,财务总目标应当从“实体观念”出发,考虑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第四,在经济体制、资本市尝企业所属产业、企业组织形式等财务环境因素不同时,真正能够影响财务管理目标的利益主体是不同的。如  :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利益优先;资本市场不发达时,企业主要靠借款筹资,债权人很有“发言权”;在高科技、知识型产业中,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更具有重要性;在独资、合伙企业中,经营者与所有者往往是同一的,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要单纯得多。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财务管理目标的多元性特征。  (三)财务管理目标的评价指标问题  有的论者并不讨论财务管理目标评价指标的问题。这可能是他们认为财务管理目标并非指标计算,不具有可操作性,或认为财务管理目标就是“某一指标”的“最大化”,因而没有必要再讨论财务管理目标评价指标问题。在财务管理目标评价指标问题上的第二个分歧是,有的论者认为这种指标只有一个,而大多数强调财务管理目标结构的论者则设计了多个指标。第三个分歧是在指标的具体设计上,究竟用哪一个(些)指标。  笔者认为,首先,财务管理目标并不直接就是财务管理目标的评价指标。比如,营销管理以“顾客满意”为目标,其评价指标可以是质量投诉次数、“回头客”的多少等。其次,财务管理目标评价指标是财务管理目标的量化表现形式,既然财务管理目标有内在结构,其评价指标也应该是一个体系,至于具体如何设计、计算和运用这些指标,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研究的发展趋势  我们可以看到,我国财务管理目标的提法经历了一个不断反复、变化的过程。从利润最大化到财富最大化再到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主线发展过程,中间还有资金流动合理化、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权益资本利润率最大化等观点。现在又有人提出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观点。究竟哪个更适合我国企业,还有待时间的检验。在该问题中出现的诸多观点,说明财务管理目标引起了理论和实践界的普遍关注,同时也说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理论研究还不成熟。立足现状,展望未来,笔者认为,我国学者对企业理财目标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大趋势:  (一)“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是当前呈主流性的学术观点,其他的一些新见解有不少是围绕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中心观点的修补和完善。  (二)注重协调企业多边财务关系主体的相关利益,是确立企业理财目标的一个重要依据。这里的相关利益主体包括所有者和经营者、企业内部的员工、企业的债权人以及其他合作伙伴,理财目标只有充分考虑这些相关主体的利益才是合理的。  (三)关注社会责任已经引入企业理财目标的内容。尽管对企业理财目标如何具体体现社会责任还未进行明确的探讨,但是,众多学者开始关注企业理财目标中的社会责任问题。有的认为承担社会责任是实现企业理财目标的基本约束条件;有的认为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理财的目标之一等等。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未来的企业理财目标必须考虑社会责任与社会利益。  (四)确立企业的理财目标更应看重企业的长期利益。学者们对利润最大化等理财目标的批评,反映出学者们的一种期望:容易导致企业经营行为短期化的理财目标不是好目标。因此,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试图确立一个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理财目标,在这样的理财目标中,体现资金的时间价值、经营的风险价值和长期效益。  (五)区分不同类型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将成为该领域研究的趋势之一。在我国现行的研究中,有的学者开始探讨中小企业的理财目标、亏损企业的理财目标、高科技企业的理财目标、上市公司的理财目标和非上市企业的理财目标等。揭示了课题研究的一个趋势: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正逐步走向深入,向具体化发展。应当说,这种研究思路是正确的,它将有力推动企业理财目标研究的实证化和针对性。与此同时,企业理财目标也可能在企业内部进一步分解,将总体财务目标具体落实到各级管理者的理财目标。

一、相关文献介绍 1 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经济学家大卫杜兰特(1952)发表了题为《企业债务与权益资本计量方法的发展和问题》的演讲,把当时的融资思想归纳为三种类型:净收入理论、净营业收入理论和传统理论。净收入理论认为企业增加负债,提高财务杠杆,可降低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增加企业的价值,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债务资本为 100%时的资本结构是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净营业收入理论认为当企业利用财务杠杆进行债务融资时,即使能够维持债务成本,也会带来企业权益资本风险的增加,进而造成权益资本成本上升。因此,企业负债比例的提高不会降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企业的总价值固定不变,并不存在最佳的资本结构。传统理论认为企业利用财务杠杆会导致权益成本的上升,但在一定限度内,债务的低成本能与权益成本的上升相抵消,企业就能获得因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降低所带来的好处。但是一旦超过限度,债务的低成本将无法抵消权益资本的增加,而且债务成本也会随着企业负债率的增加而增大,从而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上升加快。因此,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从下降转为上升的转折点上,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该点上的负债比例就是最佳资本结构。 Modigliani和 Miller(1958)在其经典论文《资本成本、公司融资和投资理论》中提出,无企业税 MM 模型,即在不考虑税收的情况下,企业总价值不受资本结构的影响,即风险相同但资本结构不同的企业,其总价值是相同的。Modigliani和 Miller(1963)在《企业所得税和资本成本:一项修正》中提出有公司税MM模型,即负债杠杆对企业价值和融资成本确有影响。如果企业负债率达到100%,则企业价值最大,融资成本最小,即最佳资本结构应该全部是债务,不需要发行股票。 米勒(1976)在《债务与税收》一文,为了探讨负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建立了一个同时考虑公司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在内的模型。米勒均衡理论模型的基本结论是:个人所得税的存在,会在某种程度上抵消负债的节税利益,但是在正常税率的情况下,负债的节税利益并不会完全消失。因此,米勒模型认为企业负债率越高,则企业市场价值越大。 在权衡理论、代理理论以及不对称信息理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Myers 和Majluf (1984) 在《财务学刊》杂志的《资本结构之谜》一文中提出了“啄食”优序融资理论(Pecking Order Theory)。公司融资顺序有较明显的先后之分:所需要的资金首先依赖于内源资金;在内源资金不足,需要外部资金注入时,债权融资成为次优选择;而外部股权融资由于成本太高,只是作为一种融资渠道的补充来源形式存在。因此,企业融资通常都遵循所谓的“啄食顺序”,即先内源融资、再外源融资,在外源融资中优先考虑债权融资,不足时再考虑股权融资。 2 国内的研究状况 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状况的研究。国内学者张人骥、阎达五、黄少安和张岗、方晓霞、刘星等人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状况进行的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与欧美、日本等资本市场发达的上市公司相比,资产负债率明显偏低,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具有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其融资顺序表现为股权融资、短期债务融资、长期债务融资和内部融资。上市公司在进行长期融资决策时普遍存在“轻债务重股权”的股权融资偏好。这种融资顺序安排显然不符合西方的优序融资理论。袁国梁,郑江淮,胡志乾对我国股市的股权结构,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及公司治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中对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解释中,认为股权融资成本低于债权融资成本是造成企业融资偏好的主要原因。刘星,魏锋和詹宇对中国的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融资决策时,首选外部融资。而在外部融资中,以股权融资为主,债权融资又以短期债务为主。 近几年,袁卫秋(2004)检验静态权衡理论和啄食顺序理论在我国市场的适用性,发现啄食顺序理论不宜用来解释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特征,而静态权衡理论可用来解释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特征。张兆国、宋丽梦、和张庆(2005)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股权代理成本的影响,结果发现经营者持股比例与股权代理成本有较显著负相关性;负债融资比例、法人股比例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均与股权代理成本有不显著的负相关性;国家股比例和流通股比例均与股权代理成本有较显著的正相关性。张兆国、闫炳乾、和何成风(2006)通过实证研究了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治理效应,结果发现主营业务利润率、经营费用率、和资产利用率三个指标比公司价值指标能够更好地解释公司绩效;国家股比例对经营绩效的负向影响越来越不显著;法人股比例和负债融资对公司绩效有不显著的正向影响;流通股与公司绩效之间没有显著关系;股权集中度和经营者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有较显著正向影响;留存收益对公司的绩效有显著负向影响。 林凡(2007)《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本书通过理论分析发现,在中国特定的政策环境以及不健全的市场环境下,股权结构成为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控制人主导是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形成机制的主要特征,由此本书以“制衡控制人的权利”为出发点提出了治理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总体思路和规范措施,这对推动中国相关制度、法律环境的完善和证券市场的规范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相关综述和评价 美国学者Myers 和Majluf在1984年提出了优序融资理论,较早的对融资偏好问题进行了直接研究。他们探讨了公司如何选择最优融资渠道,即遵循“啄食顺序”,先内源融资、再外源融资,在外源融资中优先考虑债权融资,不足时再考虑股权融资。此后,又有很多学者对融资偏好进行了研究,已有的研究成果一般都认为,企业融资应该遵循“内源融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的先后顺序。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学者开始对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问题进行研究。他们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与国外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大相径庭,突出表现为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具有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这种融资偏好在微观上表现为上市公司通过不同形式的股权融资方式进行“圈钱”行为。在宏观上表现为资本使用效率不高、资源配置效率未得到充分发挥等。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行为如果不及时加以规范治理,最终将影响到中国证券市场以及公司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制度和市场环境各方面的差异,现有西方财务理论尚不能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进行圆满解释。国内有些学者表示,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低是形成融资偏好的直接原因。资金成本是公司决定融资行为的最根本的因素。公司为融入资本必须给予投资者一定的回报,回报率的高低,基本上反映了融资单位成本的高低。与债权投资者相比,股权投资者承担更大的风险,因而要求更高的回报率。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证券市场的过小规模与投资者巨大的需求空间存在反差,加之非流通股的大量存在,证券市场市盈率和股价长时间维持在较高水平上,而与之相比的公司派息水平则显得微不足道,因此投资者并不指望通过获取公司的派息来得到投资回报,而是希望在市场的短期投机行为中获取资本利得。从公司的角度看,股权资本成本是以配股价或新股发行价为计算基础的,而我国的配股价和新股发行价多以市盈率为计算基础,通常要远远高出每股账面净资产,由此计算的股权资本成本很低。正是这种不合理的现状导致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现象的形成。从公司的角度看,股权资本成本是以配股价或新股发行价为计算基础的,而我国的配股价和新股发行价多以市盈率为计算基础,通常要远远高出每股账面净资产,由此计算的股权资本成本很低。正是这种不合理的现状导致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现象的形成。近十多年来,中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高速发展。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壮大,上市公司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显重要。和非上市企业比较而言,中国上市公司经营行为比较规范,管理理念比较科学,很多上市公司已经成为行业的领头羊。因此,对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针对性治理措施,将有利于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完善证券市场监管,加速证券市场建设,提升公司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 林凡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 [2] 黄少安,张岗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J]经济研究,2001(11). [3] 刘星,魏锋我国上市公司融资顺序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2004(6) [4] 何佶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D]东南大学, [5] 张霞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11) [6] 郑志波浅议我国企业的融资方式现状[J]经营管理, [7] 杨鑫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 [8] 谢聪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分析[J]财会通讯,2008(1)

财务理论文献综述

暂时没有

风险的三层涵义:(1)风险的本质是不确定性;(2)风险是客观存在的;(3) 风险被人们厌恶、不愿其发生。 美国小阿瑟·威廉姆斯和里查德·M·汉斯在他们合著的《风险管理与保险》一书中,把风险定义为“在给定的情况下和特定的时间内,那些可能发生的结果间的差异。如果肯定只有—个结果发生,则差异为零,风险为零;如果有多种可能结果,则有风险,且差异越大,风险越大。” 1921年,美国经济学家奈特在他所著的《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一书对风险的涵义作了进一步阐述,他认为风险不是一般的不确定性,而是“可测定的不确定性”,他明确指出,经济生活中的现实风险和未来风险都可以借助数理统计分析来计量和测定。奈特的观点为后来风险的评估和测度理论的建立奠定了一块基石。 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倒塌所带来的汇率风险,引起人们 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关注。尽管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应该成为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财务风险管理的发展并没有引起管理和经济学界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财务风险管理终于在1998年的美国风险管理与保险学会引起了业界重视。美国风险管理与保险学会时任主席Stephen在大学的主 席演讲中特别指出:“风险管理与保险的研究应该从对纯粹风险的研究转向对投资风险的研究,从对人身和财产风险管理的研究转向对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而国际上从事财务风险管理相关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三位著名经济学家马可威茨、威廉·夏普和米勒对财务风险管理的深入研究。 早在1952年,马可威茨在《财务学》杂志上发表的《资产组合选择》一文,该文同时采用风险资产期望收益和均方差研究资产组合的收益和风险问题,被学界视为现在资产组合理论的起点。他提出了证券投资组合的效率边界概念,即在相同风险下,效率边界上的组合收益最高;在相同收益下,效率边界的组合风险最。 60年代初威廉·夏普继承并发展了马可威茨的理论,这就是著名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他提出的这一理论结论是:一种股票的风险包括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通过多元化可以消除非系统风险,为了承担风险,投资者必须得到补偿,风险越大要求的收益率也越大,他提供了计算股票系统风险的方法和通过系统风险计算股票预期收益的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财务分析文献评述

去百度上搜索下就可以£在改一下、

1关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国内综述 早在1987年,清华大学郭仲伟教授就在《风险分析与决策》一书中,全面系统的研究了风险分析与决策的方法,借鉴国外风险理论,指导人们如何对风险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在1989年,北大商学院的刘思录、汤谷良发表“论财务风险管理”一文,第一次全面论述了财务风险的定义、特性及财务风险管理的步骤与方法。 1994年,基于我国国情,北京大学于川等著《风险经济学导论》,对经济风险尤其是针对我国所特有的经济风险,作了全面深刻的剖析。对我国财务管理方向树立了一个大体的风向标。于此同时,财政部向德伟博士发表“论财务风险”一文,全面细致的分析了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存在的基础,该文中的观点认为“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集中体现,他运用广义财务风险概念,将财务风险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四项。”文章明确指出了财务风险的重要性,为财务风险理论向更深一层推进奠定了基础。 著名经济学家怯来法在1995年为财务风险下立定义,认为财务风险是“由公司的负债直接引起的,并由负债公司的股东承受的风险”,“公司资本结构中的借入资本比例愈大,则公司没有剩余现金支付股息的可能性也愈大。普通股东承受的这种股息减少或没有股息的风险称为财务风险”。我国学者纪连贵在1998年也采用广义财务风险概念,将财务风险分为筹融资风险、使用资金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资金分配风险,并认为筹融资风险表现为:筹资数量不当风险、筹资时机不当风险和资本结构恶化风险。 在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方面,直到2002年,张延波、彭淑雄提出通过建立一系列财务报表监控指标来达到财务风险监测的目的。才使得财务风险能实体化,范围化。 在财务预警方面,早在1932年,菲兹帕特里克最早运用单变量进行企业财务风险以及财务困境预测研究,并得出结论,判断企业是否陷入严重财务困境的两个财务比率为净利润/股东权益和股东权益/负债。然而相比之下,直到1996年,我国周首华等人所发表的《论财务危机的预警分析》中,以企业财务指标作为评价体系,提出了如何预测企业 陷入财务危机的F分数模式。但是到了2001年,余廉、胡华夏等人所著《企业预警管理实务》中,在实证考察和分析我国企业经营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企业由于管理失误等原因所导致的经营困境或破产倒闭等现象及其规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构建了初步的预测指标体系和数理分析模型,为我国财务风险管理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2004年,黄锦亮、白帆认为应紧紧围绕“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理财目标,提出针对筹资、投资、资金回收和收益分配四个方面的风险建立起由“识别—评估—防范和控制”三个环节组成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对其中狭义财务风险的控制主要还是通过指标分析法和财务杠杆系数法来进行。 2关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国外综述 国外对风险问题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895年,Haynes在Risk as an Economic Factor一书中从经济学意义上提出了风险的概念。他认为:“风险一 词在经济学和其他领域中,并无任何技术上的内容,它意味着损害的可能性。某种行为能否产生有害的后果应以其不确定性界定,如果某种行为具有不确定性时,其行为就反映了风险的负担。” 世界上第一个对风险进行理论探讨的经济学家是美国学者威雷特博士,1901 年他在其学位论文《风险与保险的经济理论》中给风险下了这样的定义:“风险是关于不愿发生的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的客观体现。”威雷特博士简明的定义却概述了风险的三层涵义:(1)风险的本质是不确定性;(2)风险是客观存在的;(3) 风险被人们厌恶、不愿其发生。 美国小阿瑟·威廉姆斯和里查德·M·汉斯在他们合著的《风险管理与保险》一书中,把风险定义为“在给定的情况下和特定的时间内,那些可能发生的结果间的差异。如果肯定只有—个结果发生,则差异为零,风险为零;如果有多种可能结果,则有风险,且差异越大,风险越大。” 1921年,美国经济学家奈特在他所著的《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一书对风险的涵义作了进一步阐述,他认为风险不是一般的不确定性,而是“可测定的不确定性”,他明确指出,经济生活中的现实风险和未来风险都可以借助数理统计分析来计量和测定。奈特的观点为后来风险的评估和测度理论的建立奠定了一块基石。 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倒塌所带来的汇率风险,引起人们 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关注。尽管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应该成为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财务风险管理的发展并没有引起管理和经济学界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财务风险管理终于在1998年的美国风险管理与保险学会引起了业界重视。美国风险管理与保险学会时任主席Stephen在大学的主 席演讲中特别指出:“风险管理与保险的研究应该从对纯粹风险的研究转向对投资风险的研究,从对人身和财产风险管理的研究转向对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而国际上从事财务风险管理相关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三位著名经济学家马可威茨、威廉·夏普和米勒对财务风险管理的深入研究。 早在1952年,马可威茨在《财务学》杂志上发表的《资产组合选择》一文,该文同时采用风险资产期望收益和均方差研究资产组合的收益和风险问题,被学界视为现在资产组合理论的起点。他提出了证券投资组合的效率边界概念,即在相同风险下,效率边界上的组合收益最高;在相同收益下,效率边界的组合风险最。 60年代初威廉·夏普继承并发展了马可威茨的理论,这就是著名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他提出的这一理论结论是:一种股票的风险包括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通过多元化可以消除非系统风险,为了承担风险,投资者必须得到补偿,风险越大要求的收益率也越大,他提供了计算股票系统风险的方法和通过系统风险计算股票预期收益的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米勒的贡献是在研究公司资本结构的策划上,1958年他和莫迪格利尼提出了MM理论,MM论严密验证了不同的资本结构下,公司资本成本保持不变,他们从资本成本的角度论证了由于财务杠杆收益与财务杠杆风险同步涨落,公司价值不受资本结构的影响。 1976年,詹森和麦克林发表了《企业理论:管理行为、代理成本和资本结构》一文,该文中的“詹森—麦克林委托代理模型”已成为经济学界研究企业价值、股东风险偏好和管理者风险道德的财务规则。从总体上看,国外学者对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先前主要集中于保险金融业风险管理的研究,处理方式主要研究财务危机发生后如何应付和如何摆脱危机的策略问题,而很少对财务风险的事前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后来研究逐渐转向企业风险管理的研究,并对财务风险管理能够创造价值有所涉及。希望采纳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