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房地产行业杂志

发布时间:

房地产行业杂志

努力打造宏观前瞻性与市场洞察力,向产业界、金融界和学界精英传递行业经济理念与精准市场资讯封面故事:专业、权威的深度报道,全面解析行业热点事件与趋势。关注并报道了新型城镇化、行业转型与创变、企业的引领与创新。智库:拥有数十位重量级权威专家作者,从多视角解析行业新闻热点,梳理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历程。政策:第一时间掌握国家行业政策动态、利用丰富的专家资源优势进行多元化深度解读,引导行业准确把握政策走势。公司:深度研究标杆企业、剖析发展模式与创新,以期对行业起到示范和借鉴意义。金融:追踪金融和资本市场变局和创新,挖掘带有全局性影响的个案,分析资本市场变化和趋势。区域:关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依托房协及社会各界资源,分析热点区域、城市走向,深度挖掘新兴区域价值,深入研究并积极推动城市与区域的发展。产业:关注行业创变,作为“房协会刊”的《中国房地产业》杂志,在充分利用房协专家资源和专业委员会的基础上、积极吸纳社会各界资源专注行业研究。建筑:通过报道城市建筑的设计、艺术、文化中最深刻、最有力的那些思想和作品,发掘世界最优秀的建筑设计和建筑师,为城市与行业发展寻找标尺。

《中国建设报》中国建设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管,1987年元月创刊,是面向全国建设领域和相关行业惟一的综合性大报。《中国建设报》内容涵盖城乡规划、工程建设、城市建设、村镇建设、建筑业、住宅与房地产业、勘察设计咨询业、市政公用事业等建设领域各个方面。《首都建设报》首都建设报是由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的一张全面反映首都国有投资领域情况,全国公开发行的跨行业性报纸。《首都建设报》由北京市委城建工委、北京市规委、北京市建委、北京市市政管委共同创办。2000年6月.经新闻主管部门批准.《首都建设报》纳入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由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成为京报集团所属九张系列报之一。《建设市场报》建设市场报是一份全国发行的建设行业报。《建设市场报》以“聚焦建设热点,纵览市场风云”为办报主旨,关注建设行业及其市场热点、焦点,探寻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介绍国内外建设行业的最新动向,发布项目及市场信息,报道企业成功经验,宣传典型人物事迹。《中华建筑报》中华建筑报是由建设部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主管、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全面服务于建筑、装饰、建材、房地产及相关行业的全国性行业报,也是国内唯一一份建筑装饰装修报。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确定为的2008年全国新闻出版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转企改制中央试点单位。每周三期,每期对开12版,彩色印刷。《西部建设报》西部建设报是了解西部、认识西部的一扇窗口;是走进西部、走出西部的一座桥梁。内容涉及建筑、勘察设计、装饰、建材、环保、公交、城镇建设和房地产业等。《中国房地产报》中国房地产报是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的地产首席财经人文新闻纸。1993年创刊以来,一直以地产公共意见领袖身份,影响着中国房地产业官方、行业、开发商三股力量,成为我国报道住房保障、人居建设、城乡统筹的最大新闻平台。《建筑时报》建筑时报由国家建设部建筑业司、中国建筑业协会和上海建工集团联合主办,原名《建筑工人报》,创刊于1954年5月1日。1989年6月6日报纸定名为《建筑时报》,全国统一刊号CN31-0051,邮发代号3-82,每周一、四发行两期,每期十二版,全年订价人民币120元,在全国公开发行,是为中国建筑业的产业报。《中国建材报》中国建材报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News(商务性日报)是建材行业唯一的一份具有权威性的报纸,是经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经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受中国建材工业协会业务指导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纸。中国建材报将通过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建材工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规,传播和总结建材行业工商业活动的信息与经验,为广大读者开启一扇全方位洞察建材行业现实市场动态和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窗口。

房地产行业杂志排行榜

国家级 《门窗》 专业TU建筑类期刊

《中国市场》《中国工业地产》《中国房地产业杂志》《中国商业地产》

《中国建设报》中国建设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管,1987年元月创刊,是面向全国建设领域和相关行业惟一的综合性大报。《中国建设报》内容涵盖城乡规划、工程建设、城市建设、村镇建设、建筑业、住宅与房地产业、勘察设计咨询业、市政公用事业等建设领域各个方面。《首都建设报》首都建设报是由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的一张全面反映首都国有投资领域情况,全国公开发行的跨行业性报纸。《首都建设报》由北京市委城建工委、北京市规委、北京市建委、北京市市政管委共同创办。2000年6月.经新闻主管部门批准.《首都建设报》纳入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由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成为京报集团所属九张系列报之一。《建设市场报》建设市场报是一份全国发行的建设行业报。《建设市场报》以“聚焦建设热点,纵览市场风云”为办报主旨,关注建设行业及其市场热点、焦点,探寻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介绍国内外建设行业的最新动向,发布项目及市场信息,报道企业成功经验,宣传典型人物事迹。《中华建筑报》中华建筑报是由建设部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主管、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全面服务于建筑、装饰、建材、房地产及相关行业的全国性行业报,也是国内唯一一份建筑装饰装修报。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确定为的2008年全国新闻出版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转企改制中央试点单位。每周三期,每期对开12版,彩色印刷。《西部建设报》西部建设报是了解西部、认识西部的一扇窗口;是走进西部、走出西部的一座桥梁。内容涉及建筑、勘察设计、装饰、建材、环保、公交、城镇建设和房地产业等。《中国房地产报》中国房地产报是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的地产首席财经人文新闻纸。1993年创刊以来,一直以地产公共意见领袖身份,影响着中国房地产业官方、行业、开发商三股力量,成为我国报道住房保障、人居建设、城乡统筹的最大新闻平台。《建筑时报》建筑时报由国家建设部建筑业司、中国建筑业协会和上海建工集团联合主办,原名《建筑工人报》,创刊于1954年5月1日。1989年6月6日报纸定名为《建筑时报》,全国统一刊号CN31-0051,邮发代号3-82,每周一、四发行两期,每期十二版,全年订价人民币120元,在全国公开发行,是为中国建筑业的产业报。《中国建材报》中国建材报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News(商务性日报)是建材行业唯一的一份具有权威性的报纸,是经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经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受中国建材工业协会业务指导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纸。中国建材报将通过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建材工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规,传播和总结建材行业工商业活动的信息与经验,为广大读者开启一扇全方位洞察建材行业现实市场动态和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窗口。

《城市建设》、《建筑与文化》、《建筑》、《建筑知识》等等

房地产杂志排名

《中国建设报》中国建设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管,1987年元月创刊,是面向全国建设领域和相关行业惟一的综合性大报。《中国建设报》内容涵盖城乡规划、工程建设、城市建设、村镇建设、建筑业、住宅与房地产业、勘察设计咨询业、市政公用事业等建设领域各个方面。《首都建设报》首都建设报是由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的一张全面反映首都国有投资领域情况,全国公开发行的跨行业性报纸。《首都建设报》由北京市委城建工委、北京市规委、北京市建委、北京市市政管委共同创办。2000年6月.经新闻主管部门批准.《首都建设报》纳入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由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成为京报集团所属九张系列报之一。《建设市场报》建设市场报是一份全国发行的建设行业报。《建设市场报》以“聚焦建设热点,纵览市场风云”为办报主旨,关注建设行业及其市场热点、焦点,探寻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介绍国内外建设行业的最新动向,发布项目及市场信息,报道企业成功经验,宣传典型人物事迹。《中华建筑报》中华建筑报是由建设部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主管、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全面服务于建筑、装饰、建材、房地产及相关行业的全国性行业报,也是国内唯一一份建筑装饰装修报。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确定为的2008年全国新闻出版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转企改制中央试点单位。每周三期,每期对开12版,彩色印刷。《西部建设报》西部建设报是了解西部、认识西部的一扇窗口;是走进西部、走出西部的一座桥梁。内容涉及建筑、勘察设计、装饰、建材、环保、公交、城镇建设和房地产业等。《中国房地产报》中国房地产报是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的地产首席财经人文新闻纸。1993年创刊以来,一直以地产公共意见领袖身份,影响着中国房地产业官方、行业、开发商三股力量,成为我国报道住房保障、人居建设、城乡统筹的最大新闻平台。《建筑时报》建筑时报由国家建设部建筑业司、中国建筑业协会和上海建工集团联合主办,原名《建筑工人报》,创刊于1954年5月1日。1989年6月6日报纸定名为《建筑时报》,全国统一刊号CN31-0051,邮发代号3-82,每周一、四发行两期,每期十二版,全年订价人民币120元,在全国公开发行,是为中国建筑业的产业报。《中国建材报》中国建材报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News(商务性日报)是建材行业唯一的一份具有权威性的报纸,是经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经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受中国建材工业协会业务指导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纸。中国建材报将通过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建材工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规,传播和总结建材行业工商业活动的信息与经验,为广大读者开启一扇全方位洞察建材行业现实市场动态和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窗口。

房地产类专业报刊杂志

去百度这个链接看看,很多的

<<中国房地产市场》《房地产纵横》《住宅与房地产》《中国房地产估价师》《天津房地产》《陕西房地产》《房地产参考》〈长沙房地产〉〈山东房地产〉〈福州房地产〉《房地产世界》《中国房地产》《赣州房地产》《中国精品房地产》《房地产导刊》,《中国地产》《新地产》《温州房地产》《家缘》《商务房地产》《金房选择》《南方房地产》《房地产经纪人杂志》〈中外房地产导刊〉〈江苏房地产〉。。。。。。太多了

合肥房产是热点,推荐合肥晚报、江淮晨报的房产周刊。

房地产行业会计比较论文

房地产行业股利分配的新趋向及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分析一、引言自中国住房体制改革以来,房地产企业象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经过 20 多年的磨练 和洗礼,房地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一批优秀的房地产公司活跃在中国的经 济舞台上,引领着整个行业的发展。但是作为房地产业整体来讲还处于成长发展阶段, 存在所有制结构不同、经营模式各异、发展趋势不明晰等等问题,这也使房地产业成为 争议的焦点。而学者们对于房地产行业股利政策的分析,基本上都是以对于整个市场分 析来代替,房地产市场的特点决定了其股利政策及其对于企业价值的影响有其独特的地 方,房地产公司应该根据行业特点与企业差异,制定适合自己的股利政策,来消除市场 其对自身不利的影响。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由于房地产行业发展较快,企业间发展差异比较大,因此本文 对于整个行业的研究,是以对于地产类上市公司的研究为主说明分析的,一方面上市公 司的企业规模和经营业绩比较好,能代表行业发展的方向,另外一方面是由于上市公司 的财务比较公开,也便于本文的分析研究。二、我国房地产公司及房地产行业的概况 国房地产公司及房地产行业的概况(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及现状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对于增强区域产业综合竞争 力具有重要意义。一批优秀的房地产公司活跃在中国的经济舞台上,引领着整个行业的 发展。我国房地产业正处于新一轮发展的高潮,房地产开发价升量增、供需两旺,新一 轮的房地产开发可谓 “如火如荼” 全国的住宅开发、 , 竣工面积及销售价格更是叠创新高, 中国经济的“房地产化”现象严重。房地产及固定资产投资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显著, 有统计数据显示,1998 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仅占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 8%,而到 2004 年则高达 47%,加上其他房地产税费,我国房地产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在 50%左 右, 2006 年, 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为 94 万亿元, 占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 6%, 占当年 GDP 的 26%,远高于国际公认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比重 5%的合理水平。①另外, 最近几年,我国房价呈不断上涨的趋势,特别是在北京、上海等这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大 中城市,上涨的幅度之大,是全国仅有的。但是对于其他地区的中小城市而言,房价虽我们从表 1 中可以看出,房屋销售、土地交易、房屋租赁价格都呈现上涨趋势。 2005 年比 2004 年的房价指数上涨 6%、土地价格上涨 1%、房屋租赁价格上涨 9%。 (二)我国房地产公司的经营状况及其对股利政策的影响 到 2006 年底,沪深两市房地产企业一共 83 家,总市值一共 01 亿元,流通市 值一共 46 亿元,占总市值的 03%,可以看出从股权分置改革以来,房地产市场 的开放程度在整个资本市场中走在前列,其股利政策也更具有说服力。两市房地产企业 平均主营业务收入为 484 万元,净利润为 525 万元,市盈率为 89%。 同中国深沪市上市公司其他行业市盈率比较,房地产类上市公司居中等偏上水平,说明 房地产业仍处于高利润行业。平均每股收益为 2096 元低于 2409 的市场平均水平。 从纵向比较来看,2006 年房地产板块的平均每股收益远高于 2003 年的 1535 元,其他 指标如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等都较 2003 年有大幅度提高,其中万科、招商 地产、中华企业等地产类上市公司业绩增长都在 50%以上,充分表明近年来国家宏观调 控对房地产类上市公司的业绩没有产生较大的影响。② 一般而言,公司分配利润应当遵循“多盈多分,少盈少分,无盈利不分配”的原则。 我国上市公司在派发现金股利时也基本遵循了这一特点,即盈利水平高的公司采用派现 方式的比例也高,而盈利水平低的公司采用派现的比例也就相应比较低。从表 2 可看 出,从 1998 年到 2006 年,每一年度内,派现的公司比例随盈余程度的上升呈现出上升 的趋势。三、股利理论及股利政策(一)股利理论的发展及类型 股利无关论。米勒教授与莫迪格莱尼教授于 1961 年 10 月份共同署名发表的《股 利政策,增长与股权估价》一文中指出:股利政策无论是对企业的股票价格还是资本成本 都没有影响。这就是所谓的股利无关论。MM 认为,企业价值取决于企业的基本盈利能力 及其风险程度,而与如何在股利和留存盈利之间进行税后利润的分摊没有关系。 即在完全 资本市场中,理性投资者的股利收入与资本增值两者之间不存在任何区别。 “手中之鸟”理论。在 MM 股利无关论中,MM 假设股东对现金股利与资本利得没有 偏好。而戈登与林特纳则认为,这一假设并不现实。在一般情况下,股东会偏好于获得现 金股利,而不喜欢管理者将盈利留存在企业中进行再投资,在将来获得资本利得。 纳税差异理论。以上两种股利政策均没有考虑投资者的实际纳税环境。根据国际 惯例,在通常情况下,股利适用税率要高于长期资本利得适用税率。这种税率结构势必会 影响到股票投资者对股利的看法。② (二)股利政策的类型 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 这一政策是将每年发放的股利固定在某一固定的水平上并在较长的时期内不变,只 有当公司认为未来盈余会显著、不可逆转地增长时,才提高股利发放额。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即公司确定一个股利占盈余的比率,长期按此比率支付股利的 政策。 剩余股利政策 剩余股利政策是在公司有着良好的投资机会时,根据所确定的最佳资本结构测算出 投资所需的权益资本,先从盈余中留用,在满足了投资项目所需的权益资本之后,若有 剩余,公司才将剩余部分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是在一般情况下,每年只支付固定的、数额较低的正常 股利,只有在公司经营非常好时,才根据实际情况向股东发放额外股利。 (三)股利理论与政策对于房地产企业的实际意义 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按照 MM 股利无关理论,无论股利支付率如何变动,对股权资本 成本和股票价格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按照股利的 “手中之鸟” 理论,企业发放的股利越多, 投资者认为投资的风险越小,股权资本成本会降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企业价值 将因此而增加。即股利支付率越高,企业价值就越大。而按照纳税差异理论,投资者更加 偏好于资本利得。支付的股利越多,由于投资者需按较高的税率交税,他们会向企业要求 更高的报酬率来弥补由于纳税而造成的损失。因此,股利支付率越高,股东的要求报酬率 越高,企业价值越小。以上三种观点是最为主要的几种股利理论,但它们的结论却差异甚 大。 管理者在具体制定股利政策时,一定要考虑各种因素,权衡各方面利弊,力争使公司的 股利政策有助于企业价值的提高。 经过对各种股利理论的分析可以了解,股利支付虽说不会对企业现金流量产生直接 影响,但却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到企业价值,比如股权资本成本会因股利政策的改变而 改变。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证券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对企业决策的反应绝对不容忽视, 它直接关系到企业未来的投资与融资环境,关系到企业的持续发展。四、房地产行业股利分配政策的新趋向(一)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的特征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对股利政策普遍不够重视, 股利政策制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很大, 部分分配方案既不符合财务决策的相关原则,也不符合股东利益的要求,这种股利分配 政策的弊端有:首先,损害了投资者利益,使投资者获取的投资收益与承担的投资风险 严重不对称:其次,一些上市公司热衷于送红股,使股本规模迅速放大,股东权益被高 股利分配受到配股行为的影响分配现金股利,辅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多元化的分配方式体现处我国房地产市场的 不断自我摸索,成长。 截至 2008 年 5 月,我国 83 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中,以分配混合股利为主要形式的有 46 家,占到总数的 55%,这充分体现了混合股利政策对于地产上市公司的重要意义。这 是房地产行业在 2007 年取得飞速扩张的结果, 体现了地产公司对于资金流的渴求, 不管 是以公积金转增的形式,或者是送股的形式,目的是为了将利润留在公司,而少量的现 金分红则是为了提升股东的信心,以便股东更多的资金投入公司,另外还可以提升债权 人对于公司的信心以及公司的信用评级,以便取得更多的资金。在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发 展完全成熟以前,分配现金股利,辅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多元化的分配方式将继续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将成为未来房地产行业股利分配政策的主流。 (三)股权分置改革对房地产行业的重要影响 股权分置改革是国家解决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对立的股权分置问题,而解决这样一个 问题它所使用的工具就是送股对价,即是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例如物 华股份,非流通股股东每 10 股送股数达到了 73 股,送出率达 36%,这种方式构成 了行业股利政策的一种形式和手段。 地产类上市公司股改始自物华股份与华发股份,2005 年 6 月 20 日,物华股份、华 发股份成为第二批 42 家股改试点的上市公司之一,拉开了地产类上市公司股改的帷幕。 随后,股改由试点阶段转入全面推进阶段,以每批 20 家左右的“匀速”推进,先后共有 八批 197 家上市公司进入股改程序。而在股改全面推进过程中,地产类上市公司也开始 了全面推进,每批股改企业中均出现地产类公司的身影,而且进入股改的地产上市公司 情况也呈现多样化,同时股改方案屡现创新。① 在股权分置改革促使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不断完善作用下,会对股利政策产生深远影 响。同时由于房地产行业对于大量资金的需求,改革非流通股为流通股对于房地产行业 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股改从股权结构的股权性质而言,使国家股和法人股的非 流通股具有流通权,改变了股东持股的本质,使不同性质的股东持股比例发生变化。从 股权集中度而言,股权分置改革同时也降低了非流通股东的持股比例,从而有利于更多 社会资金通过流通股的形式进入资本市场,为资金密集型的地产市场提供帮助。 有利于减少大股东”一股独大”的情况表 4 项目 第一大股东变动 流通股的变动房地产行业股权结构的数量变化 平均值 083270 109361 中值 082700 109091 最大值①最小值 000000 018654 方差 039699 044989 208900 384840从表 4 中可以看出,流通股的变动平均值为 109361,中值为 109091,说明股 改使流通股的比例增加, 有利于市场环境得到一定的优化, 在房价虚高, 地王频出的 2007 年,地产公司对于资金的疯狂需求,这点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有限售条件流通股暂 不流通所以不考虑。 第一大股东变动平均值为 083270, 中值为 082700, 说明股改使第一大股东的比 例降低。有利于避免一股独大的状况,使房地产企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使房地产行业股利政策进入新阶段,为企业减轻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契机 由于中国证券市场历史的原因,与其他板块相比,房地产行业情况更为复杂。1999 年以前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房地产企业被明令禁止上市,多数地产公司采取了借壳上市 的办法,地产公司在借壳上市过程中,不仅要为股权收购支付巨额的资金,而且在股权 收购达成协议后,涉及国有股的股权转让还需要经过政府监管部门审批,由于被借壳的 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都较差,地产公司要变更其主业需要进行脱胎换骨的资产重组,置 入优质资产,重组成本都比较高,为以后公司的发展留下了后遗症。 以东华实业为例, 控股股东广州粤泰集团是在 2003 年, 在每股净资产值的基础上溢 价 20%收购而来,自上市以来,东华实业从未进行过再融资,现大股东的持股成本竟比 原流通股股东持股成本还要高,而且尚未计算大股东先后两次注入共计数亿元的经营性 资产。② 股权分置改革对于解决这类问题, 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减少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而将投资主体转移到更多流通股股东身上,对于公司优质资产是一种补充。例如渝开发 采取了非流通股股东先注资再转增股本的创新股改方案,即由非流通股股东向公司注入 0226 亿元现金到资本公积金项目, 渝开发以注入现金增加的部分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③ 东按每 10 股转增 5 股的比例转增股份, 实际对价相当于每股流通股股东获送 87 元。该方案不仅是自股改启动以来独一无二的股改形式,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资 产重组成本过高的问题。五、房地产行业股利分配政策的新趋向对于企业价值的影响股利分配政策改变的是企业的资本结构,即有多少利润留在企业,多少作为股利发 放给股东。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也是一样,下面继续以万科为例分析不同股利政策对于 企业价值的不同影响。 (一)从送股到分配现金股利 送股即送股票股利,股票股利减少公司的留存收益,但只是资金在股东权益之间转 移,即将公司的未分配利润或盈余公积转为股本,不会导致现金流出,不增加公司资产, 股东权益帐面价值总额也不会发生变化。而分配现金股利则能大大加强公司对股东的吸 引力,使得很多股东真正以分红为目的持有公司股票,而不是以赚取差价为目的。 作为地产行业的龙头,万科分红逐年增加,1997、1998、1999、2000、2001年分别 为15元、1元、15元、18、2元,占每股收益的百分比基本保持稳定,依次 为:1%、5、7%、7%、78%。这反映了公司良好的现金流动状况,在保证 连续分红的同时,也保持了公司的发展后劲。虽然分红减少了公司的总资产,使得表面 上企业价值减少,但是对于股东的这种直接物质刺激会加深股东对于公司前景的看好, 将更多的资本投入到公司中去,其总的企业价值是扩大的。 (二)从分配现金股利到公积金转增股本 转增股本是我国上市公司一种特有的股本扩张方式,其实质上是公司用资本公积或 盈余公积向股东转送股份的行为。在国外较为规范的市场上,由于股市供需较为平衡, 公司发行股票时一般溢价部分比较少,资本公积金也不用作转股,而在我国,上市公司 的股票绝大部分都是通过高溢价发行的,致使公司形成了大量的资本公积金。 2007年,万科在综合考虑股东建议、公司盈利前景、资产状况以及市场环境的前提 下,以每10 股转增6 股的比例,向全体股东转增股本。以2007 年12 月31 日总股本 6,872,006,387 股计算,转增股本为4,123,203,832 股,本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总金 额为4,123,203,832 元。转增前,资本公积金为12,885,360,32 元,转增后,资本 公积金结余为8,762,156,32 元。①万科转增股本之后,其企业价值不仅没有减少, 反而有了很大的增强,加之对股东信心的鼓舞,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政策。 对于其他房地产上市公司也是一个很好的表率作用,这样的方式在地产界已经越来越被 广泛使用。 (三)股利分配政策对房地产企业的宏观影响大量的房产公司热衷于送红股,导致股本规模急剧扩张 很多房产公司为了企业的规模能大幅扩张,以便在资本和证券市场以及银行取得更 多资金,用于项目开发。所以热衷于送红股,但这样会使原有股东权益被高度稀释,一 些比例送股的公司的业绩无法与股本扩张的速度保持同步,短短几年便由原来的“绩优 公司”变成了“绩差公司”,股价也一路下滑。 经常性的不分配,难以发挥股利政策的积极效应 按照现代股利政策的相关理论, 恰当的股利政策具有两种效应:一是降低代理成本效 应,二是顾客效应。代理成本理论认为,由于较多地支付股利,留存盈利减少,可能迫 使公司进入资本市场重新进行融资。这就会迫使公司管理者受到更多投资者的监督,另 一方面也迫使公司必须谨慎、有效地运用资金,竭尽全力搞好经营,以提高公司价值, 维持较高的股利支付;因而,股利支付可以避免权益资本的过度累积,具有降低代理成 本的功效。顾客效应理论认为,处于不同税收边际率的投资者的股利偏好是不同的,每 一公司富有个性的股利政策,会吸引一部分具有相应股利政策偏好的投资者组成的“常 客” 。而当公司的股利政策向积极方面转化时,则会吸引比过去更多的“常客” 。由于我 国上市公司经常性的不分配,即使分配,也如蜻蜓点水,因而很难获取股利政策的这两 种积极效应。 由于股本扩张速度迅速,股本规模急剧膨胀,导致资本结构失调 合理的资本结构可以使公司资本成本降到最低,公司价值达到最大。由于债务利息 可以在税前抵扣,在财务杠杆的作用下,保持适度的负债率可以提高投资者的收益。而 我国房产上市公司普遍偏好权益融资,盲目追求股本规模的扩张,资产负债率偏低,资 本结构严重失调。结果不仅失去了利用财务杠杆效应的机会,还会加大平均加权资本成 本。随着资本成本的提高,势必会影响到公司的投资决策,从而最终会影响到公司的生 存与长远发展。六、规范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对策思路(一)尽快完善关于房地产行业股利分配的特殊政策法规并加强执行 中国证券市场运作时间较短,相关的政策法规还不完善。由于缺乏硬性的约束,上 市公司的股利分配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随意性。另一方面,由于房地产上市公司特殊的 股权结构等原因,我们国家的股市对于政策的规定比较敏感,这从以上的资料中可以看 出。 国家新规定的出台, 都会对敏感脆弱的地产类上市公司的业绩带来或大或小的影响。 因此,应尽快完善有关的法律规范,将有关操作的概念明确,操作的步骤细化,以加强执行,对地产行业起到完善和保护作用,促进其健康稳定发展。 (二)继续深化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问题也是导致股利分配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由于我国 目前绝大部分房地产上市公司是由原国有企业转制而来的,股权分置改革有利于房地产 上市公司的发展,但是 “所有者缺位问题”的存在,使股东大会实际上由企业经营者所 控制,监事会则形同虚设。对公司经营者来说,公司的规模越大就越有成就感,自己也 可以从中获得各种利益。在他们看来,公司上市的目的就是为了筹资方便,投资者的钱 既不需要还本,又不需要付息,是否分配股利更是无关紧要。这也是地产行业多为资本 密集型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继续深化法人治理结构,有利于解决房地产行业一味最求 资本的现状,有利于企业的良性循环与发展。 (三)房地产上市公司应尽量保持股利政策的稳定性 股利政策的稳定性,表现为股利与税后盈利之间稳定的比例关系及股利稳定增长的 趋势。稳定的股利对保持股票价格的稳定具有直接的作用。对公司而言,意味着公司实 力和盈利的稳定。通过前面对地产市场与行业的分析,我们得出,那些股利收人占其收 人总额比例较大的股东,注意稳定的股利收人,更愿意持有那些收人稳定的公司股票, 并愿支付较高价格购买。同时,股利政策是二级市场最直接的“稳压器”之一,对于避 免由于股利政策变动而恶炒某个股票,避免二级市场的剧烈波动,遏制投机行为,培养 正确的投资理念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 当然, 股利政策的制定也应考虑股市的波动情况。 不论上市公司的财务及经营状况如何,股利分配,尤其是配股都必须选择适当的时机。 首先,在股价长期低迷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再大规模、高溢价配股,必然会加剧股票短 期内供过于求的矛盾,结果不仅是使二级市场受到更大打击,而且上市公司的配股筹资 计划也可能因市场抵触而落空。其次,房地产上市公司作为股市的重要成员行业之一, 股市行情制约着公司的运作,公司对保护和巩固股市也有应尽的责任,当股价过高,企 业应通过适当的股利政策,促其回落;当股价低迷,公司应通过股利政策给投资者适当 补偿,增强他们的投资信心,使股价升高。 (四)增强现金股利的分配力度 从前文的分析,我们知道,投我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对于资本利得的偏好远远大于 投资所得。 所以要增强投资者长期持有公司股票的信心, 树立公司长期健康发展的形象, 就要在可能的情况下发行现金股利,这也是国外资本市场发展的特征之一。对于房地产 这样一个对于资金要求更大的行业而言,更需要如此,所发的现金股利对于公司而言无足轻重,但是其提供的资金回报却非常大,何乐而不为?也只有这样,整个房地产行业 才能减少投机气氛,逐步走向成熟。参考文献:[1] 安世民,吴奇企业文化对其经营环境的适应性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2006(4): 30- [2] 陈兰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科技促进发展, 2007(3):9- [3] 陈卫利论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J]山东经济, 2003(9):36- [4] 李宏房地产上市公司价值评价体系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 [5] 陆正飞,魏涛配股后业绩下降:盈余管理后果与真实业绩滑坡[J]会计研究, 2006(8): 52- [6] 吕长江,王克敏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 1999(12):31- [7] 田华臣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研究[J]理论与实践, 2003(11):70- [8] 王斌,张虹红论企业集团的股权设计[J]会计研究, 2005(12):9- [9] 王宪平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价值判断标准及投资机会分析[J]经济建筑, 2002(2): 34- [10] 杨旭东,莫小鹏新配股政策出台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象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 2006 (8):44- [11] 原红旗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12] 于艺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现状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2004(19):20- [14]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15] Tom Copeland,Tim Koller,Jack MValuation—Measuring and Managing the Value of Companies[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致 谢在学士学位论文即将完成之际, 我想向曾经给我帮助和支持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特别是我的论文指导老师陈平老师,他在我的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 指导,帮助我一遍又一遍的修改论文结构,一次又一次的纠正论文的内容,甚至连错别 字和标点符号都帮我一一的指出。 还有要感谢我的朋友们,他们在我每次论文定稿时都帮我仔细检查错别字以及语言 的流畅性,并且在我的论文写作过程中提供了很多有关我论文的资料和许多有价值的数 据。最后要感谢学校在我们的论文写作过程中提供诸多便利设施和服务,比如网络检索 设备、图书馆查阅服务以及免费打印服务等等。

没有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