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原子核物理评论sci

发布时间:

原子核物理评论sci

核动力工程技术遗传禁忌混合算法在WWER型压水堆换料优化中的应用,《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08年 第10期遗传禁忌混合算法在WWER型压水堆换料优化中的应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 第12期加速器驱动快-热包层耦合次临界系统的性能研究,《核动力工程》2007年 第1期加速器驱动快/热耦合次临界系统的概念设计,《原子核物理评论》2006年 第2期基于通量展开节块法的六角形时-空动力学方程数值解,《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 第5期通量展开节块法求解六角形几何三维多群中子扩散方程,《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 第1期遗传算法在CANDU堆燃料管理中应用的研究,《核动力工程》2005年 第6期MOX燃料在CANDU重水堆中应用可行性的研究,《核动力工程》2005年 第6期注量展开节块法求解三维六角形几何中子扩散方程,《核动力工程》2005年 第5期新型核辐射屏蔽材料的优化设计,《原子能科学技术》2005年 第4期通量展开节块法求解六角形几何二维中子扩散方程,《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 第7期中子输运计算界面流方法的微扰计算,《核动力工程》2005年 第3期混合遗传算法在压水堆换料优化中的应用,《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 第5期非线性迭代半解析节块法在CANDU堆燃料管理中的应用,《核科学与工程》2004年 第4期CANDU堆燃料管理程序的物理热工水力耦合和时均计算模型的改进,《核动力工程》2004年 第6期输运-燃耗程序系统及ADS基准题的计算,《核动力工程》2004年 第5期六角形组件均匀化参数计算程序TPFAP-HEX的验证及其对WWER反应堆的应用,《核科学与工程》2004年 第1期秦山三期CANDU堆应用稍浓铀的研究,《核动力工程》2004年 第2期蒙卡-燃耗程序系统及ADS基准题的计算,《核科学与工程》2003年 第4期三维六角形组件压水堆堆芯燃料管理计算及程序系统研究,《核动力工程》2003年 第6期耦合的PWR三维物理与热工-水力堆芯瞬态分析程序系统NLSANMT/COBRA-IV,《核动力工程》2003年 第5期CANDU堆应用RU的PWR/CANDU联合核燃料循环的研究,《核动力工程》2003年 第5期西安脉冲堆堆芯燃料管理正交优化计算, 《计算物理》2003年 第5期秦山3期坎杜堆先进燃料循环的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 第9期蒙特卡罗方法在反应堆物理计算中的应用,《核科学与工程》2003年 第2期先进的压水堆燃料管理计算方法研究及软件研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 第5期非线性迭代半解析节块方法在压水堆燃料管理计算中的应用,《核科学与工程》2003年 第1期应用于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的程序开发,《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 第3期多群输运—燃耗耦合蒙特卡罗计算,《计算物理》2003年 第1期主要论著:PWR/CANDU联合核燃料循环研究,《核科学与工程》2002年 第3期特征γ谱蒙特卡罗模拟方法的改进,《计算物理》2002年 第3期高通量工程试验堆临界蒙特卡罗计算,《核科学与工程》2002年 第1期反应堆临界—燃耗耦合蒙特卡罗计算,《原子能科学技术》2002年 第2期界面流法计算反应堆六角形燃料组件中子通量密度分布,《核动力工程》2002年 第2期三维压水堆燃料管理程序CSIM—3, 《核动力工程》2001年 第4期MC程序并行设计及提高加速比措施, 《计算物理》2001年 第2期压水堆六角形燃料组件均匀化计算软件包TPFAP—HEX,《核科学与工程》2001年 第1期穿透概率法求解二维六角形轻水堆燃料组件中子通量密度分布,《原子能科学技术》2001年 第1期碳氧比能谱测井的蒙特卡罗模拟,《地球物理学报》2001年 第z1期MCMGP3三维多群P3近似蒙特卡罗中子输运程序基准检验,《计算物理》2000年 第5期对称性及多群中子扩散方程数值解,《物理学报》2000年 第10期基于对称性原理的三维六角形几何解析节块法,《核科学与工程》2000年 第3期关于PWR及CANDU堆先进燃料管理策略的研究,《核动力工程》2000年 第1期六角形轻水堆组件中子通量密度分布的计算,《核科学与工程》2000年 第1期非线性迭代方法在中子扩散计算中的应用,《核动力工程》2000年 第3期燃料组件内燃细功率的重构,《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 第5期对称性及多群中子扩散方程数值解,物理学报,V49,49,N10, (SCI 收录)。A3-dMultigroup P3 MC Code and its Benchmarks, Journal of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V37,N7,(SCI收录)A Discrete Ordinates Nodal Method for 1- D Neutron Transport Calculation in Curvilinear Geometries,Nuclea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V133,350-357,( SCI收录)Parallelization of MCNP Neutron and Photo Transport Code in parallel Virtual Machine and 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 Jf Nuclear Science and T, V36,N7, (SCI收录)The Green's Function Nodal Expansion Method for LWR Reactor Diffusion Calcula- tion,Nuclea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V121,130- ( SCI收录)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是sci吗

答案是肯定的,《物理学报》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4)SA 科学文摘(英)(2011)SCI 科学引文索引(美)(2016)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3)EI 工程索引(美)(2016)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期刊荣誉:中科双高期刊;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第三届(2005)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

国外的有 Nature 和 Science

物理学报  光学学报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光子学报  中国激光  物理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半导体学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强激光与粒子束   量子电子学报  物理学进展  声学学报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发光学报   核技术  大学物理  金属学报  低温物理学报  无机材料学报   高压物理学报  材料研究学报  波谱学杂志 量子光学学报   化学物理学报  计算物理 人工晶体学报  光学技术  原子核物理评论。

刊物名称及刊号 主办单位 所属学科(一级)检索系统摘引情况应用力学学报ISSN1000-4939 CN61-1112 西安交通大学 力学 ISTIC实验力学ISSN1001-4888 CN34-1057 中国力学学会 力学 ISTIC力学与实践ISSN1000-0879 CN11-2064 中国力学学会 力学 ISTIC应用数学和力学ISSN1000-0887 CN50-1060 重庆交通学院 力学 EI(英文版);ISTIC固体力学学报(中、英文版)ISSN0254-7805 CN42-1250 中国力学学会 力学 ISTIC力学学报(中、英文版)ISSN0459-1879 CN11-2062 中国力学学会 力学 SCI、EI(英文版); ISTIC力学进展ISSN1000-0992 CN11-1774 中科院力学所 力学 ISTIC计算力学学报ISSN1007-4708 CN21-1373 中国力学学会 力学 ISTIC工程力学ISSN1000-4750 CN11-2595 中国力学学会 力学 EI; ISTIC计算物理ISSN1001-246X CN11-2011 中国核学会 物理学 ISTIC发光学报ISSN1000-7032, CN32-1116 物理学 光学 ISTIC物理学报(英文版)CN11-3028 中国物理学会 物理学 ISTIC光电子激光ISSN1005-0086 国家自然基金委 员会信息学部、 物理学 光学 EI; ISTIC声学技术1000-3630 中国科学院东湾研究站 物理学 声学 ISTIC电波科学学报ISSN1005-0388, CN41-1185 中国电子学会 物理学 无线电物理 ISTIC光学技术ISSN1002-1582, CN11-1897 中国兵工学会、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光电集团 物理学 光学 EI; ISTIC应用声学ISSN1000-310X, CN11-2121 中国电子学会应用声学学会 物理学 声学 ISTIC高压物理学报ISSN1000-5773, CN51-1147 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学 EI; ISTIC工程热物理学报ISSN0253-231X, CN11-2091 物理学 热学 ISTICCommunication in Theoretical Physics ISSN0253-6102 物理学 SCI,ISTIC红外技术ISSN1001-8891, CN53-1053 物理学 光学 激光与红外ISSN1001-5078, CN11-2436 中国光学学会光电子行业 物理学 EI低温物理学报ISSN1000-3258, CN34-1053 物理学 ISTIC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ISSN1000-3819, CN32-1110 固体电子学的一级刊物 物理学 EI; ISTIC原子核物理评论ISSN1007-4627, CN62-1131 中国核学会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ISSN1000-0364, CN51-1199 物理学 ISTIC激光杂志ISSN0253-2743 物理学 EI; ISTIC红外与毫米波学报ISSN1001-9014, CN31-1577 中国光学学会 物理学 EI; ISTIC高能物理与核物理ISSN0254-3052, CN11-1825 物理学 ISTIC应用激光ISSN1000-372X, CN31-1375 物理学 光学 EI; ISTIC中国激光ISSN0258-7025, CN31-1339 中国光学学会 物理学 光学 EI(英文版);ISTIC量子电子学ISSN1001-7577, CN34-1078 中国光学会基础专业委员会 物理学 ISTIC光子学报ISSN1004-4213, CN61-1235 物理学 ISTIC物理ISSN0379-4148, CN11-1957 中国物理学会 物理学 ISTIC量子光学学报ISSN1007-6654, CN14-1187 物理学 光学 ISTIC光学学报ISSN0253-2239, CN31-1252 物理学 光学 EI; ISTIC声学学报ISSN0371-0025, CN11-2065 物理学 声学 EI; ISTIC物理学报(中)ISSN1000-3290, CN11-1958 物理学 ISTICChinese Physics LetterssISSN0256-307X, CN11-1959 物理学 SCI物理学进展ISSN1000-0542, CN32-1127 中国物理学会 物理学 ISTIC数学物理学报(中、英)ISSN1003-3998 CN42-1226 中科物理与数学所 物理学 理论物理学 ISTIC(中文版)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影响因子

根据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中国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被定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科学文献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作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全文收录,还被《中国学术期刊网》,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数字化期刊》等全文收录自2006年开始,本刊又被《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英文版)摘录日本曾翻译出版了《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根据学科方向,选择相对应的学术核心期刊来分等级。还有以下几点:1、注意期刊的“主管单位”和“主办单位”是有区别的2、一些地方大学的学报也是不错的投稿选择3、在网上检索这些编辑部的机构名称和刊名,获取有用的鉴别信息。(自然科学部分) 一类期刊: 科学通报(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国科学院) 二类期刊: 综合类:自然科学进展 数学类:数学学报、数学进展、数学年刊、应用数学学报、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物理学类:物理学报、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天文学报、半导体学报、金属学报 化学类:化学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化工学报 生物类: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动物学报、遗传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地理类: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 计算机技术类: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电子、电工、自动化类:自动化学报、电子学报、电工技术学报 材料科学类:无机材料学报、中国稀土学报、材料研究学报 体育类: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三类期刊: 综合类: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数学类:数学物理学报、应用概率统计、应用数学和力学、工程数学学报、数学研究与评论、系统科学与数学、计算数学 物理学类:中国激光、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物理学进展、天文学进展、光学学报、计算物理、物理 化学类:分析化学、化学通报、应用化学、物理化学学报、无机化学学报、有机化学、高分子学报、分析试验室、色谱、硅酸盐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生物类:昆虫学报、微生物学报、实验生物学报、生物工程学报、生态学报、水生生物学报 地理类:自然资源学报、经济地理、地理科学进展、资源科学、人文地理、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自然灾害学报、地球学报 计算机技术类: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 电子、电工、信息、自动化:电子与信息学报、信息与控制、电视技术、通信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电子技术 材料科学类:功能材料、复合材料学报、人工晶体学报 四类期刊: 上述一、二、三类学术期刊以外的中文核心期刊(须为专业学术、理论、技术性刊物,并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为准,北京大学出版社)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重点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五类期刊: 在一般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论文;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 六类期刊: 在一般专业学术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社会科学部分) 一类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科院) 二类期刊: 综合类:社会科学战线、文献(国家图书馆)、国外社会科学 哲学类:哲学研究(中国社科院哲学所)、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科院马列主义所)、自然辩证法通讯(中国科学院) 社会学类:社会学研究(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统计研究、人口研究、中国人口科学(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世界宗教研究(中国社科院宗教所)、民族研究 管理学类:中国行政管理、管理世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管理(中国企业管理学会、国家经贸委) 政治学类:政治学研究(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求是、世界经济与政治 法学类:法学研究(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 经济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世界经济(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中国工业经济 新闻、广播、电视、出版事业类:中国记者(新华社)、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广电部政策研究室)、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会) 图书、情报、档案学类:中国图书馆学报(中国图书馆学会)、大学图书馆学报(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图书情报工作、档案学通讯 科学研究类:科学学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 教育学、心理学类: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科研所)、心理学报(中国心理学会、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课程·教材·教法 体育类: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科技(国家体委体育科研所) 语言学类:中国语文(中国社科院语言所)、语言文字应用 文学类:文艺研究、文学评论、文学遗产 外国语类:外语教学与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所)、中国翻译(中国外文局编译研究中心) 艺术(含作品)类:中国音乐、音乐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美术(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栏)、美术研究、装饰 历史、考古类: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世界历史(世界历史杂志社)、中国史研究(中国社科院历史所)、考古(中国社科院考古所) 党政管理类:中国行政管理、求是(中共中央) 三类期刊: 综合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交流(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月刊、文史哲 哲学类: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毛泽东思想研究 社会学类:中国统计、中国人才、人口与经济、人口与计划生育、世界民族 管理学类: 领导科学、中外管理、管理科学学报 政治学类:社会主义研究(教育部委托华中师大)、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中共编译局)、现代国际关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所)、青年研究 法学类:中国法学(中国法学会)、中外法学(北京大学)、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 经济学类:财政研究(中国财政学会)、统计研究、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科院经济所)、国际贸易问题、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成本会计)、税务研究(中国税务学会)、审计研究(中国审计学会)、金融研究(金融研究杂志社)、宏观经济管理(国家计委) 新闻、广播、电视、出版事业类:中国出版(国家新闻出版署)、编辑学刊(上海编辑学会)、现代传播、中国电化教育(中央电教馆)、电化教育研究 图书、情报、档案学类:图书馆杂志、情报学报(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档案学研究(中国档案学会) 科学研究类:中国软科学、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科研管理 教育学、心理学类:高等教育研究(武汉,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华中理工大学)、中国高教研究(教育部中国高教学会)、教育理论与实践(山西省教科所)、中国教育学刊(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评论(福建教科所)、心理科学(中国心理学会)、学科教育、学前教育研究、中国特殊教育 体育类: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刊、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体育与科学 语言学类:语言研究、语文研究、古汉语研究、汉语学习 文学类:文艺理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外国文学研究、中国文化研究(北京语言大学) 外国语类:外国语、外语与外语教学(大连外语大学)、现代外语 艺术(含作品)类:人民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舞蹈(中国舞蹈家协会)、美术观察、中国书法(中国书法家协会理论栏)、中国摄影 历史、考古类:史学理论研究、史学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文物、旅游学刊(中国旅游学院、中国旅游局)、中共党史研究、史学月刊、考古与文物 党政管理类:高校理论战线(教育部)、财政研究(中国财政学会)、统计研究、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成本会计)、税务研究(中国税务学会)、审计研究(中国审计学会)、科技进步与对策 四类期刊: 上述一、二、三类学术期刊以外的中文核心期刊(须为专业学术、理论性刊物,并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为准,北京大学出版社)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重点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五类期刊: 在一般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论文;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 六类期刊: 在一般专业学术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

9 — 6 复旦大学物理二系应用化学专业 本科9 — 6 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所 硕士博士7 — 6 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所 讲师7 — 至今 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所 副教授8 — 10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编辑10 — 10 美国佐治亚大学(University of Georgia)计算化学中心 访问学者5 — 8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和医学中心(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Denver and Health Sciences Center)化学系 访问

这个问题不应该在这问的

物理评论d是sci几区

现在已经升级为3区

物理学报是SCI四区。

SCI有两个分区规则:JCR分区和中科院的分区JCR分区根据影响因子(IF值),某一个学科的所有期刊都按照上一年的影响因子降序排列,然后平均4等分(各25%),分别是Q1,Q2,Q3,Q4中科院分区的方法:一区刊:各类期刊三年平均影响因子的前5%,二区刊:前6% ~ 20%,三区刊:前21% ~ 50%,四区刊:后51%~100%1963年美国SCI诞生时,其创始人加菲尔德(ECarfield)仅仅是为了向人们提供一种更新颖更独特的文献检索工具。其后,以普赖斯(DJPrece)为代表的科学计量学家将SCI用于科学活动规律的研究,以致逐渐发展成为国际权威性的科学技术评价工具。SCI作为论文与引文分析的重要手段,也被我国各级科研管理部门所重视,不少单位把它作为科研业绩考核的主要量化指标之一。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南京大学即将SCI引入科研绩效考核体系,当时一篇SCI论文奖励约1000元。南京大学原校长曲钦岳认为,在社会转型期,国内学术界存在各种不正之风,对科研成果缺少客观的评价标准,加之某些专业国内专家数量少,同行评议实际操作难度很大,故有必要引入SCI进行科研业绩考核,以便有效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南京大学的做法在当时是一种管理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上世纪90年代,南京大学SCI论文数量连续多年居于全国首位。1995年10月美国着名的《科学》(Science)杂志在其“中国科学”专刊中,对南京大学的这一做法进行了介绍。此后,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竞相仿效,纷纷将SCI论文纳入科研考评体系,极大地促进了我国SCI论文数量的增长,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的学术1963年美国SCI诞生时,其创始人加菲尔德(ECarfield)仅仅是为了向人们提供一种更新颖更独特的文献检索工具。其后,以普赖斯(DJPrece)为代表的科学计量学家将SCI用于科学活动规律的研究,以致逐渐发展成为国际权威性的科学技术评价工具。SCI作为论文与引文分析的重要手段,也被我国各级科研管理部门所重视,不少单位把它作为科研业绩考核的主要量化指标之一。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南京大学即将SCI引入科研绩效考核体系,当时一篇SCI论文奖励约1000元。南京大学原校长曲钦岳认为,在社会转型期,国内学术界存在各种不正之风,对科研成果缺少客观的评价标准,加之某些专业国内专家数量少,同行评议实际操作难度很大,故有必要引入SCI进行科研业绩考核,以便有效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南京大学的做法在当时是一种管理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上世纪90年代,南京大学SCI论文数量连续多年居于全国首位。1995年10月美国着名的《科学》(Science)杂志在其“中国科学”专刊中,对南京大学的这一做法进行了介绍。此后,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竞相仿效,纷纷将SCI论文纳入科研考评体系,极大地促进了我国SCI论文数量的增长,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的学术影响。   但是,仅注重SCI论文的数量而忽视质量,并不利于国家科技水平的真正提高。如2005年,浙江某高校一位教授因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24篇,按照该校政策可以得到近17万元的奖金。可是这些SCI论文大多数发表在影响因子较低、质量并不很高的SCI源刊上,创新成分不多,学术影响不大。这种通过发表低影响因子的SCI论文以获奖励的做法,在国内高校中并非罕见。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影响因子排名前10%的国际一流SCI期刊上发表的中国论文,每两年以45%的速度增长;在被引用论文统计样本中,中国作者独着论文逐年增加,并超过了国际合作论文。国内有些大学每年发表的SCI论文数量,甚至超过了美国大学排名稳定在前5名的常青藤名校普林斯顿大学。但不容忽视的是,中国80%左右的国际论文分布在低被引区间和零被引区间。换言之,我国绝大多数国际论文只是发表而已,并没有引起同行关注,数量的增长远远超出质量的增长。大量的泡沫论文破坏了学术界的合理竞争秩序,浪费了科研资源,助长了不正之风,也给我国国际学术声誉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目前SCI核心库加上扩展库(网络版)有6000余种期刊,SCI库的期刊质量和影响力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不同学科之间的SCI期刊,很难进行比较和评价。为了更科学地对学术期刊进行评价,对科研人员的工作业绩进行合理考核,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将JCR(《期刊引用报告》)公布的6000余种期刊分为13大类,在每一类期刊中根据期刊的影响因子及被引频率等指标分成四个区,期刊档次由高到低排列,其中第一区期刊加上第二区少量期刊,被界定为顶级刊物。目前已有部分高校根据中科院《JCR期刊影响因子及分区情况》的报告,将第一、二区的期刊论文确定为高水平论文,采取不同的奖励标准。如兰州大学规定:SCI一区论文每篇奖励奖金5万元;SCI二区论文每篇奖励奖金5万元;其它SCI、EI和权威期刊等相当级别的论文每篇奖励奖金1万元。在国外,也有按用SCI体系间接评价论文质量的有关政策。按照西班牙法律,研究人员如果在ISI影响因子排行榜上前1/3的刊物上发表文章,就能够得到奖励。芬兰政府将对大学医学研究的资助标准与发表论文期刊影响因子直接挂钩。可见注重论文质量,鼓励原始创新,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怎么样

2级

物理学报、物理学进展、高压物理学报、工程热物理学报、计算物理、原子核物理评论、原子能科学技术、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光学学报 中国激光 发光学报 光子学报 声学学报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量子电子学报 量子光学学报 物理 低温物理学报 计算物理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大学物理 波谱学杂志 光散射学报

主要反映我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及其应用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促进这些方面的学术交流,为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主要内容:报道国内外原子分子物理及其交叉学科领域的理论,实验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理论和实验),发表研究论文,快报及综合述评等三种类型的中文或英文学术论文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包括:原子分子结构和光谱,原子分子碰撞,电磁场中的原子分子,生物分子,团簇的结构、光谱及热力学性质,原子分子及团簇的反应动力学,材料表面的团簇和纳米结构,富勒烯和碳团簇等;同时还包括凝聚态物理,激光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光学,化学物理,非线性动力学及其它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进展。

根据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中国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被定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科学文献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作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全文收录,还被《中国学术期刊网》,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数字化期刊》等全文收录自2006年开始,本刊又被《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英文版)摘录日本曾翻译出版了《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