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新闻杂志类节目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

新闻杂志类节目名词解释

新闻360度 央视新闻频道

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名词解释

新闻360度 央视新闻频道

杂志型节目名词解释

广播电视定义(名词解释) 广播电视是一种电子通讯手段,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和图像的电子信息传播媒介。人们凭借电子音像技术有意识建立大众传播媒介,向期望的受众传送专门制作的声音和图像节目。 广播的诞生与发展(填空) (1)1873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威尔发表了《电磁论》在理论上确立了电磁学,被公认为无线电之父。2)广播之父:费森登 (3)第一家广播电台是美国的KDKA电台,1920年11月2日,KDKA电台开始播音。这标志着广播事业的诞生。 (4)英国人贝尔德由于第一次完成长距离短波传送图像而被后人称为“电视之父”。1928年,贝尔德首次进行彩色电视实验。 (5)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亚历山大宫建成了全世界第一座电2)广播之父:费森登 (3)第一家广播电台是美国的KDKA电台,1920年11月2日,KDKA电台开始播音。这标志着广播事业的诞生。 (4)英国人贝尔德由于第一次完成长距离短波传送图像而被后人称为“电视之父”。1928年,贝尔德首次进行彩色电视实验。 (5)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亚历山大宫建成了全世界第一座电视台,并于11月2日开始了电视节目的定期播出,标志着世界电视事业诞生。 (6)1940年美国无线电公司首先试制成功彩色电视。1954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正式播出彩色电视节目,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办彩色电视的国家。 广播电视传输特性(简答) (1)迅速及时的时效性(现场直播)(2)高度综合的连续性:连续播出;符号;内容;传播形式(3)深入社会的渗透性:直接;接受免费;一次性投资;感情色彩;直面现实;便捷轻松;文化程度(4)传播过程的参与性:热线电话 现场观众 广播声音的三要素(填空):语言,音响,音乐。 广播中音响的作用(简答) (1)充当广播电台和节目的标志(开始曲);(2)组成广播中的文艺性节目(音乐广播);(3)配乐广播,渲染情绪,烘托气氛;(4)作为新闻节目内容的间隔或过渡,调整节目节奏,活跃节目的连接。 6电视声音的作用(简答) (1)加强新闻报道的真实感,揭示报道的思想内涵。(2)烘托环境气氛,交代、渲染事件的发展,更好地体现报道主题。(3)声音的叙事功能,可以扩展画面的时空,扩大新闻的信息量。(4)声音可以使画面连接流畅、顺利。(5)声音有助于静止的画面“活动”起来。 声画合一和声画对位(填空,名词解释,论述) (1)声画合一:声音和画面传播的具体内容完全一致,即画面中出现的人和物就是声音的发音体,或声音就是在具体说明画面中的事物情景。 电视新闻中的同期声讲话、同期声音响和电视实况转播都是声画合一。它常用来传播重大新闻事实,是目前国际电视新闻界普遍采用的报道方式。2)声画对位:又称声画对列。就是指镜头画面与声音对列,它们按照各自的规律彼此表达不同的内容,又在各自独立发展的基础上有机结合起来,造成单是画面或单是声音所不能完成的整体效果。对于形象活动有特点,能明白传达的信息,而观众疑问又是画面无法表达的新闻;以及记者没赶上现场拍摄有关画面,但又非得报道的重大新闻;以及电视新闻评论可采用声画对位。 (3)声画合一和声画对位的综合组合:电视新闻中的同期声讲话与同期声音响,主持人与记者在现场报道中叙述画面的声音,都是与电视画面形成声画合一的方式。而画面则刚发生的事件或事实,记者评述却已在追溯历史社会背景,作分析比较时,声音与画面就是对位对列的方式。主持人新闻节目与现场新闻报道中,声画合一与对位的综合运用常收到好效果。当然也要防止将声画合一误解为“看画解说”,将对位变成声画两张皮以及“万能”图像任意图解。广播电视事业的管理体制(填空):国际拥有和经营型,公共机构经营型,私营商业电视体制。 国家拥有和经营型广播体制的特点(简答) 所有广播电台和电视台都为国家所拥有。(1)资产为国家所有;(2)政府把它作为国家事业单位实行直接领导和管理:任命领导成员,规定业务方针,业务活动受政府监督,经费靠国家拨款,有的辅之以受众的视听费以及广告费收入维系。(3)节目特点:新闻节目、教育节目占有主要地位,强调新闻节目和教育节目的政治性、思想性,娱乐性节目强调节目的品位,以健康为前提,没有广告或广告比例较小。 广播电视节目的栏目化定义(名词解释)所谓“广播电视栏目化”,就是广播电视节目按周进行安排,把广播电视的播出时间按计划分割、交付给各种“栏目”,节目有既定的播出时间和长度、有规律地周而复始地播出。广播电视节目栏目化的原因(简答): (1)栏目化是广播电视播出有序化管理的需要(2)栏目化有利于发挥广播电视的多种功能 (3)栏目化是广播电视联系观众、增强观众参与度、加强双向交流的需要。 广播电视节目的板块化定义(名词解释) 板块化广播电视节目是指具有基本固定播出时段及周期,节目内容融新闻、信息、服务、文化娱乐等多种节目类型为一体,多采用主持人串联形式播出的大时段节目,亦称“杂志型节目”。以一板块化节目为例分析其组成模式和传播优势(论述)(答题角度及要点) (1)组成模式:内容集约式:将多数受众在某一时段希望获得的信息内容组合到一个板块节目中的模式《朝闻天下》《第一时间》;对象集约式:将某一类受众特殊需要的内容集中组合到一个板块节目中的模式《家政女皇》;混合式:将各种受众的各种需要集中组合到一个板块节目中的模式《双休日》。 (2)传播优势:具有连贯性强的特点(承先启后 连续注意力);具有比较明确的选择性(受众可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接受到其需要的节目);受众的接受兴趣集中,有助于收听(收视)率的提高(集中满足目标受众的需求)连续剧《敌营十八年》(5)1980年,我国第一电视奖“飞天奖”创建 我国电视剧产业发展的现状,成就和不足(论述) 现状及成就:(1)电视剧数量成倍增长,题材更加广泛。(2)涌现出一些优秀剧目。(品种)(《闯关东》《潜伏》《奋斗》《士兵突击》)(3)电视剧创作队伍茁壮成长(海岩作品《五星大饭店》《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玉观音》《永不瞑目》《一米阳光》《便衣警察》)(4)国外、港台电视剧作为新的电视节目来源,已成为电视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第一部译制片《我们的过去》1979年菲律宾)(《蓝色生死恋》《天国的阶梯》《我叫金三顺》) 不足:(1)数量庞大,精品不多:积压浪费:广电总局发布的官方数据显示,40%已经生产出来的电视剧是没有播出平台的。 缺少精品:总量上供大于求,精品电视剧求大于供,是一种相对过剩。“每年4万多集的电视剧,其中最多只有三四千集是精品。”苗棣(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 (2)题材雷同,且“厚古薄今”:古装民国戏居多,而优秀现代题材的作品缺少力作。(清宫戏、穿越剧)(3)海外发行份额不大:我国电视剧输出的主要市场在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由于它们都存在着一定的华语节目,为电视剧的海外发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但自从2004年后,海外市场逐渐萎缩。这与制作水平、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有很大的关系。 真人秀节目定义(名词解释) “真人秀”节目又称Reality TV,即真实电视,是指由普通的人(非扮演者),在规定的情境中按照制定的游戏规则,在游戏规则的制约下,为了一个明确目的去做出自己的行动,同时被记录下来而做成一集节目。 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及如何看待,试举例说明(论述) 西方纪录片发展的三位大师级代表作(填空):(1)罗伯特·弗拉哈迪——“纪录片作为一种探险纪实方式”,代表作品为《北方纳努克》、《亚兰岛人》、《路易斯安娜州的故事》被尊为世界“纪录电影之父”(纪录片之父)和影视人类学鼻祖。(2)吉加·维尔托夫——“电影眼睛派”,代表作有《电影眼睛》,《持摄影机的人》,《关于列宁的三支歌》,“电影眼睛”理论——真实地记录现实并引导观众达到明确的思想结论。(3)约翰·格里尔逊——“我视电影为讲坛”,是“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的学生,英国纪录电影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作有《漂网渔船》,《锡兰之歌》,《丘吉尔岛》(4)格里逊模式:它往往是先写好稿本再配画面,所以必然从头到尾灌满解说,因为负有宣传使命,便自然主题先行。 世界纪录片创作风格的演变(简答,论述) (1)格里尔逊式:“英国纪录电影学派”。主张纪录片应当是富有创造性地对真实生活场景作出处理,是一种直接的宣传手段。(画面加解说词,封闭式的说教模式) (2)“真实电影”式:历史可追溯到“电影眼睛”派,60年代兴盛(让·鲁什)。主张“让主体自己说话”。弥补了“格里尔逊式”纪实性不够的缺陷,然而,纯粹的“真实电影”很难向观众提供历史、社会背景,以及未来的展望、推测等,有时传授双方都对此感到困惑。 (3)访问谈话式: 事件的目击者或参与者,直接在摄像机前讲述他们的故事,或者是发人深省的揭露,或者是事件真相的佐证,形成当代纪录片的标准模式。 (4)个人追述式:将叙述者的议论混杂于访问会见之中,又使制片人的画外音同屏幕上的字幕相结合,来直截了当地表达作者观点。集中前三者优点。 音响报道的定义(名词解释) 有实况音响并配有新闻解说的,称为音响报道。它把语言、音乐、音响这三个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呈现新闻现场各种声音的一种报道形式。 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1)定义:系列报道:围绕某个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多次性报道。 连续报道:对同一新闻事件或人物在一定阶段围绕相关情况的发展变化所进行的持续性的报道。 (2)比较异同:相同之处:两者都具有新闻性,都是由多个独立的报道构成的;都是出现多次的连续性的报道。 题材的差异 连续报道的题材多为事件性新闻,系列报道的题材多为非事件性新闻。连续报道的题材一般都是重大的突发事件。系列报道的题材没有明显的起止时间,也不是一个相对完整、有形的事件新闻,多为典型性、经验性报道和反映各方面成就的报道。 时效性差异 连续报道注重时效性,即每条新闻都是最新报道,是最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系列报道注重时宜性,即适宜当前形势的报道。 报道序列的差异 连续报道结构是追踪事态发展,在报道顺序上采用不可更改的时序排列。系列报道结构是展示同一主题的不同侧面,报道顺序则是以人们认识的逻辑顺序为主组织安排各篇报道,使各条新闻之间产生内在的关联。 传播功能的差异 连续报道主要传播事态发展的最新信息。 系列报道主要是唱响主旋律,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新闻杂志节目的定义(名词解释) 它是综合性的新闻性节目,节目由主持人主持,在固定节目时间内播出,采用杂志式的综合编排方式,把不同的新闻报道形式和内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一次节目。 形式:题材内容广泛,兼有报道和评论形式,综合多样,灵活多变。如《东方时空》《看东方》 节目主持人的特点(简答) (1)节目主持人是以个体身份,第一人称“我”出现在节目中,带有一定的个性特征。(2)节目主持人是在广播电视这样的大众媒体上出现,大众传媒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它的宣传口径必须与党和政府保持一致。

新闻杂志型节目在英文中的全称是magazine-format documentary series,直译可译作“杂志型系列新闻纪录片”,按照我国《广播电视简明辞典》的解释:新闻杂志型节目是“电视屏幕上的综合性新闻性节目。它在固定栏目时间内采用杂志综合编排方式,以节目主持人的形式播出……这类节目由主持人把内容串联为有机整体,并对重要的新闻作简要的评述,有利于充分发挥电视传播的优势。”可以说,新闻杂志型节目是默罗时代创立的电视新闻片在新的技术和新的时代中的发展。 其他的就不知道喽~~

新闻期刊名词解释

介绍我们的教材《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李良荣 著

新闻杂志的定义杂志型新闻节目,又称为新闻杂志,它采用杂志的编辑编排方式,以节目主持人主持的形式播出选题一般是公众关注的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是深度报道的重要表现形式。源自: 电视深度报道刍议 《咸宁师专学报》 2002年 周慧琛

新闻编辑名词解释

采集

报纸出版过程中从事有关组织、审读、编选、加工稿件以及制作标题、设计版面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新鲜事物的编辑者和采集者

新闻采编就是负责收集、整理、处理新闻材料(包括自己写作,如写新闻稿等)啦,去采访啦,去做一些新闻调查啦,去拍一些新闻照片啦,等等这些工作的,采编嘛,顾名思义就是负责编辑与收集材料的,你是这个专业的吗??个人觉得这个专业挺好玩的哦,而且还挺有前景的,努力学习啊!加油!!!愿这些能帮到你,你还可以去百度百科查一下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