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是c刊吗

发布时间: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是c刊吗

1994年9月隶书作品对联发表于《中国书画报》。1997年5月19日隶书行书发表于《中国书画报》。1998年6月草书作品发表于《中国书画报》。1999年3月行书、草书作品发表于《书法之友》。2000年9月行书作品发表于《书法报》。2001年5月楷书作品发表于《书法》杂志。2001年10月行书作品发表于《书法报》。2002年3月行书作品发表于《大众日报·书画版》。2004年6月数幅作品发表于《韩中书艺文化交流展作品集》。2005年7月楷书作品发表于《中国书画报》。2006年4月行书作品发表于《美术报》。2007年4月楷书作品发表于《东方艺术》(原《书法杂志》) 1999年第三期《书法之友》。1997年5月19日《中国书画报》。2001年第五期《书法》杂志。2003年第1期《书法世界》(原《书法之友》)。2001年10月《书法报》。2002年3月《大众日报·书画版》。2005年7月《中国书画报》。2006年4月《美术报》。2007年4月《东方艺术》(原《书法杂志》) 1998年12月《中国近现代书法演化倾向反思》获山东省文化厅主办的第三届山东省艺术科学优秀成果评比二等奖。2000年8月《建立视觉化大美术观念的书法教学体系和模式》获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书法教育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2008年论文《朗朗如玉山上行——轮蒋维崧金文书法艺术》获山东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山东省刘勰文艺评论奖”。2009年论文《明末清初山左集古碑刻研究》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八届书学讨论会”三等奖。 1994年8月《略论中国传统的书法意象批评》入选中国青年理论家协会举办的全国书法史学美学研讨会。1997年9月《中国近现代书法演化倾向反思》入选浙江文化厅举办的沙孟海书学研讨会。1998年11月《“学院派”书法创作及其现代性》入选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青年理论家协会主办的第三届全国“书法学”暨书法发展战略研讨会。1999年5月《传统书法批评与当代书法创作观念》(署名孟庆星)《当代书法创作散议》(署名王凌云)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第七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论文征集。(二类论文)2000年7月《论展厅书法创作及其他》入选山东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山东省首届书法理论研讨会。2007年10月《“现代性”视觉理性与当代书法批评的转型》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第九届全国书法篆刻展”。2011年7月《邓石如、包世臣与晚清湖广碑学书风》入选“邓石如暨清代碑学书法学术研讨会” 1995年6月《楷书中笔画的几种交接方式》,《书法导报》。1996年2月《走向本位的书法创作--试析“学院派”书法创作思潮兴起的原因》,《现代书画家报》。1997年9月《中国近现代书法演化倾向反思》入编杭州大学出版社《沙孟海书学研讨会论文集》。1997年3月《“学院派”书法创作研讨会综述》,《书法报》。1998年5月《新的支点--再谈“学院派”书法创作》,《书法报》。1998年11月《“学院派”书法创作及其现代性》入编天津美术出版社《第三届全国“书法学”暨书法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1998年11月《展览应走向法律化、民主化》(署名海隅),《书法报》。1998年参加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主编的《93——96中国书法篆刻年鉴》(天津美术出版社)若干条目的编写。1999年3月《论展厅书法创作及其他》,《书法报》。1999年5月《展览背后的浮躁》,《中国书画报》。2000年9月《披着袈裟的士人--王元军〈怀素评传〉述评》,《书法导报》。2000年9月《王铎为苏京书写的两件作品考》,《书法导报》。2000年4月《相摩相荡 氤氲化醇--马世晓大草创作思想》,《书法之友》。2000年10月《与王元军博士关于高等书法教育的对话》,《美术报》。2004年12月,《依类象形 触类通意》,《书法导报》。2005年第10期《朗朗如玉山上行--蒋维崧金文书法艺术探析》(与于明铨合撰),《书法》。2005年12月28日《〈集古录〉成书过程与名实关系考》,《书法导报》。2006年第1期山东青年书法家协会《青年书坛》。2006第1期《浅议中国书法的“法”与“意”》,《美术大观》(中国核心期刊)。2006年4月29日《中国水墨精神感言》,《美术报》。2006第6期《欧阳修理性批判精神与北宋尚意书风思潮的形成》,山东艺术学院《齐鲁艺苑》。2007年第1期《清初山东张在辛家族印人与齐鲁印派关系考论》,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书法院《东方艺术》。2007年第2期《云是鹤家乡--马世晓大草艺术与当代书法创作》,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书法》(国家中文核心期刊)。2007年第2期《张在辛〈篆印心法〉及其印学思想》,《书法》。2007年底4期《现代视觉理性启蒙:略论传统书法批评的转型》,《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7年4月18日《视觉理性与当代书法批评的现代转型》。2007年10月24日《视觉化与当代书法批评的困境》,《书法导报》。2007年11月7日《现代视觉理性启蒙:略论传统书法批评的现代转型》(续),《书法导报》。2008年5月14日《也谈邢侗归里致仕的原因》,《书法报》。2008年7月30日《蚂蚁爪子》,《书法报》。2008年第三期《欧阳修朋党思想与北宋尚意书法演进之关系》,《书法赏评》。2008年第六期《晚明地域文化认同与“南董北邢”》,《书法》。2009年《碑帖雕刻家与明末清初山左篆刻》,《印学研究》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2009年7月1日《苗培红——小手枪换成大手笔》,《书法报》(当代五体·楷书十家系列批评之一)。2009年7月10日,《郭伟楷书说》,《书法报》(当代五体·楷书十家系列批评之一)。2009年7月10日,《精雅古朴气韵足》,《书法报》(当代五体·楷书十家系列批评之一)。2009年7月22日,《李松——魏碑出新的“行者”》, 《书法报》(当代五体·楷书十家系列批评之一)。2009年7月29日,《金鉴才——别样的钱塘风雅》,《书法报》(当代五体·楷书十家系列批评之一)。2009年8月5日,《穆棣——理具才情 感亦有格》,2009年7月29日,《书法报》(当代五体·楷书十家系列批评之一)。2010年第一期《小品书法论》,《书法》。2010年4月14、21日《晚明清初山左集古碑刻考论》,《书法导报》。2010年,《张贞、张在辛、张在戊、张在乙父子年谱》(约2万字),《印学研究》第二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2010年,《清初山东张在辛家族印人与齐鲁印派关系考论》,刊于赖非主编《山东文艺评论丛书·书法评论卷》。济南:明天出版社2010年7月版,页132——139。2010年,《从大学书法专业考查课的三个层次看该课程内容的设置》2010年12月,《邢侗书学思想研究》,刊于《请循其本——2009年金陵国际书法创作研讨会论文集》,出版社2010年版,页187——200。2010年7月14日,《邢侗书学思想内涵研究》,《书法报》。2010年12月8日,《手卷书法谈》(答《书法报》记者问),《书法报》。2011年1月19日《谈高等书法教育》(《书法报》“高等书法教育大家谈”)2011年3月23日《谈高等书法教育》(《书法报》“高等书法教育大家谈”)2011年第2期《书法家的职业化与书法创作的形式化》,《书法》页47“书法家的职业化与书法创作的形式化六人谈”。2011年第3期,《米芾行书》,《书法》页60—61。2011年4月·下,《邢侗与明末清初山左集古碑刻考论》(约8万字)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东方艺术》。本文遵守CC-BY-SA 0和GFDL协议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季刊)创刊于1998年,期刊是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湖北美术学院主办的美术期刊,全文彩色印刷,季刊。《湖北美术学院学报》至1998年我院正式创刊至今,我们的办刊思想始终以推进学院美术教学、美术创作和美术理论建设为主旨。不仅立足本院,同时也放眼于国内外美术学科的建构和当代进程。主要栏目:楚美术研究、美术史论、当代美术家、艺术视野、教学研究、译介、学术动向、关注。属于是省级期刊!以后查期刊资料可以在杂志之家看到!什么都能查!

美院还可以,但综合性大学的美术专业一般不行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是核心期刊吗

1994年9月隶书作品对联发表于《中国书画报》。1997年5月19日隶书行书发表于《中国书画报》。1998年6月草书作品发表于《中国书画报》。1999年3月行书、草书作品发表于《书法之友》。2000年9月行书作品发表于《书法报》。2001年5月楷书作品发表于《书法》杂志。2001年10月行书作品发表于《书法报》。2002年3月行书作品发表于《大众日报·书画版》。2004年6月数幅作品发表于《韩中书艺文化交流展作品集》。2005年7月楷书作品发表于《中国书画报》。2006年4月行书作品发表于《美术报》。2007年4月楷书作品发表于《东方艺术》(原《书法杂志》) 1999年第三期《书法之友》。1997年5月19日《中国书画报》。2001年第五期《书法》杂志。2003年第1期《书法世界》(原《书法之友》)。2001年10月《书法报》。2002年3月《大众日报·书画版》。2005年7月《中国书画报》。2006年4月《美术报》。2007年4月《东方艺术》(原《书法杂志》) 1998年12月《中国近现代书法演化倾向反思》获山东省文化厅主办的第三届山东省艺术科学优秀成果评比二等奖。2000年8月《建立视觉化大美术观念的书法教学体系和模式》获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书法教育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2008年论文《朗朗如玉山上行——轮蒋维崧金文书法艺术》获山东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山东省刘勰文艺评论奖”。2009年论文《明末清初山左集古碑刻研究》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八届书学讨论会”三等奖。 1994年8月《略论中国传统的书法意象批评》入选中国青年理论家协会举办的全国书法史学美学研讨会。1997年9月《中国近现代书法演化倾向反思》入选浙江文化厅举办的沙孟海书学研讨会。1998年11月《“学院派”书法创作及其现代性》入选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青年理论家协会主办的第三届全国“书法学”暨书法发展战略研讨会。1999年5月《传统书法批评与当代书法创作观念》(署名孟庆星)《当代书法创作散议》(署名王凌云)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第七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论文征集。(二类论文)2000年7月《论展厅书法创作及其他》入选山东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山东省首届书法理论研讨会。2007年10月《“现代性”视觉理性与当代书法批评的转型》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第九届全国书法篆刻展”。2011年7月《邓石如、包世臣与晚清湖广碑学书风》入选“邓石如暨清代碑学书法学术研讨会” 1995年6月《楷书中笔画的几种交接方式》,《书法导报》。1996年2月《走向本位的书法创作--试析“学院派”书法创作思潮兴起的原因》,《现代书画家报》。1997年9月《中国近现代书法演化倾向反思》入编杭州大学出版社《沙孟海书学研讨会论文集》。1997年3月《“学院派”书法创作研讨会综述》,《书法报》。1998年5月《新的支点--再谈“学院派”书法创作》,《书法报》。1998年11月《“学院派”书法创作及其现代性》入编天津美术出版社《第三届全国“书法学”暨书法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1998年11月《展览应走向法律化、民主化》(署名海隅),《书法报》。1998年参加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主编的《93——96中国书法篆刻年鉴》(天津美术出版社)若干条目的编写。1999年3月《论展厅书法创作及其他》,《书法报》。1999年5月《展览背后的浮躁》,《中国书画报》。2000年9月《披着袈裟的士人--王元军〈怀素评传〉述评》,《书法导报》。2000年9月《王铎为苏京书写的两件作品考》,《书法导报》。2000年4月《相摩相荡 氤氲化醇--马世晓大草创作思想》,《书法之友》。2000年10月《与王元军博士关于高等书法教育的对话》,《美术报》。2004年12月,《依类象形 触类通意》,《书法导报》。2005年第10期《朗朗如玉山上行--蒋维崧金文书法艺术探析》(与于明铨合撰),《书法》。2005年12月28日《〈集古录〉成书过程与名实关系考》,《书法导报》。2006年第1期山东青年书法家协会《青年书坛》。2006第1期《浅议中国书法的“法”与“意”》,《美术大观》(中国核心期刊)。2006年4月29日《中国水墨精神感言》,《美术报》。2006第6期《欧阳修理性批判精神与北宋尚意书风思潮的形成》,山东艺术学院《齐鲁艺苑》。2007年第1期《清初山东张在辛家族印人与齐鲁印派关系考论》,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书法院《东方艺术》。2007年第2期《云是鹤家乡--马世晓大草艺术与当代书法创作》,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书法》(国家中文核心期刊)。2007年第2期《张在辛〈篆印心法〉及其印学思想》,《书法》。2007年底4期《现代视觉理性启蒙:略论传统书法批评的转型》,《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7年4月18日《视觉理性与当代书法批评的现代转型》。2007年10月24日《视觉化与当代书法批评的困境》,《书法导报》。2007年11月7日《现代视觉理性启蒙:略论传统书法批评的现代转型》(续),《书法导报》。2008年5月14日《也谈邢侗归里致仕的原因》,《书法报》。2008年7月30日《蚂蚁爪子》,《书法报》。2008年第三期《欧阳修朋党思想与北宋尚意书法演进之关系》,《书法赏评》。2008年第六期《晚明地域文化认同与“南董北邢”》,《书法》。2009年《碑帖雕刻家与明末清初山左篆刻》,《印学研究》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2009年7月1日《苗培红——小手枪换成大手笔》,《书法报》(当代五体·楷书十家系列批评之一)。2009年7月10日,《郭伟楷书说》,《书法报》(当代五体·楷书十家系列批评之一)。2009年7月10日,《精雅古朴气韵足》,《书法报》(当代五体·楷书十家系列批评之一)。2009年7月22日,《李松——魏碑出新的“行者”》, 《书法报》(当代五体·楷书十家系列批评之一)。2009年7月29日,《金鉴才——别样的钱塘风雅》,《书法报》(当代五体·楷书十家系列批评之一)。2009年8月5日,《穆棣——理具才情 感亦有格》,2009年7月29日,《书法报》(当代五体·楷书十家系列批评之一)。2010年第一期《小品书法论》,《书法》。2010年4月14、21日《晚明清初山左集古碑刻考论》,《书法导报》。2010年,《张贞、张在辛、张在戊、张在乙父子年谱》(约2万字),《印学研究》第二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2010年,《清初山东张在辛家族印人与齐鲁印派关系考论》,刊于赖非主编《山东文艺评论丛书·书法评论卷》。济南:明天出版社2010年7月版,页132——139。2010年,《从大学书法专业考查课的三个层次看该课程内容的设置》2010年12月,《邢侗书学思想研究》,刊于《请循其本——2009年金陵国际书法创作研讨会论文集》,出版社2010年版,页187——200。2010年7月14日,《邢侗书学思想内涵研究》,《书法报》。2010年12月8日,《手卷书法谈》(答《书法报》记者问),《书法报》。2011年1月19日《谈高等书法教育》(《书法报》“高等书法教育大家谈”)2011年3月23日《谈高等书法教育》(《书法报》“高等书法教育大家谈”)2011年第2期《书法家的职业化与书法创作的形式化》,《书法》页47“书法家的职业化与书法创作的形式化六人谈”。2011年第3期,《米芾行书》,《书法》页60—61。2011年4月·下,《邢侗与明末清初山左集古碑刻考论》(约8万字)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东方艺术》。本文遵守CC-BY-SA 0和GFDL协议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季刊)创刊于1998年,期刊是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湖北美术学院主办的美术期刊,全文彩色印刷,季刊。《湖北美术学院学报》至1998年我院正式创刊至今,我们的办刊思想始终以推进学院美术教学、美术创作和美术理论建设为主旨。不仅立足本院,同时也放眼于国内外美术学科的建构和当代进程。主要栏目:楚美术研究、美术史论、当代美术家、艺术视野、教学研究、译介、学术动向、关注。属于是省级期刊!以后查期刊资料可以在杂志之家看到!什么都能查!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是c刊吗

我发表过《湖北经济学院学报》,该刊不收取版面费,而且有少量稿费,而人文社科版不但没有稿费,而且需要缴纳版面费~

经查,该刊没问题,是正式刊物!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是C刊吗

百度下 就知道了嘛

中文核心期刊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鉴定,目前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从影响力来讲,其等级属同类划分中较权威的一种,是除南大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以外学术影响力最权威的一种。按照惯例,北大核心期刊每四年由北大图书馆评定一次,并出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要览》一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大核心目录2020年版被降级的刊物以及新晋期刊。一、北大核心目录(2020版)被降级刊物1、现代情报2、电气传动3、现代电子技术4、美术大观5、肉类研究6、煤矿机械7、新型建筑材料8、混凝土与水泥制品9、材料保护10、艺术工作(作者提供)水力发电(作者提供)11、食品工业12、教学与管理13、印染助剂二、北大核心目录(2020版)被升级刊物目录1、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西北人口3、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5、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6、中学生物教学7、语言战略研究8、北京舞蹈学院学报9、中国无机分析化学10、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1、陕西科技大学学报12、广西科学13、中国医院14、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15、疾病监测16、磁共振成像17、生物安全学报18、广东海洋大学学报19、洁净煤技术20、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1、社会保障研究22、化学工业与工程23、现代防御技术24、现代纺织技术25、无线电工程26、医学与哲学27、工具技术28、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9、江苏农业科学30、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31、资源开发与市场32、森林工程33、中外葡萄与葡萄酒34、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35、地质力学学报36、工程爆破37、中国抗生素杂志38、重庆高教研究39、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0、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41、天涯42、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43、农业经济与管理44、海洋测绘45、海洋地质前沿46、中学地理教学参考47、煤炭技术48、铸造技术49、上海城市规划38、重庆高教研究39、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0、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41、天涯42、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43、农业经济与管理44、海洋测绘45、海洋地质前沿46、中学地理教学参考47、煤炭技术48、铸造技术49、上海城市规划

南大核心(CSSCI来源)、双核心(南大+北大)期刊推荐: 社科综合图书馆档案类:《求索》《城市发展研究》《新疆社会科学》《云南社会科学》《湖南社会科学》《甘肃社会科学》《山东社会科学》《江汉论坛》《学习与实践》《齐鲁学刊》《小说评论》《出版发行研究》《编辑之友》《人口学刊》《深圳大学学报》《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民族艺术》《图书馆建设》《图书与情报》《图书馆》《艺术百家》等经济金融管理类:《世界经济》《统计与决策《经济纵横》《管理现代化》《价格理论与实践》《财经科学》《经济问题探索》《财经问题研究》《金融论坛》《宏观经济管理》南大扩展(CSSCI扩展):《兰州学刊》《学术探索》《文艺评论》《高校图书馆工作》 《中华文化论坛》(北核+南扩)《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北核+南扩)《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北核+南扩)《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北核+c扩)《高校图书馆工作》《民族艺术研究》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是C刊吗

2010年度科研成果:《中国语境中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个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学术传统与问题逻辑》,《中国社会科学》(CSSCI)2010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11期全文转载。《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生态文明理论何以可能》,《哲学研究》(CSSCI)2010年第12期。《从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问题与反思》,《学术研究》(CSSCI)2010年第3期;《新华文摘》2010年第16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10年第8期转载。《作为马哲史研究对象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何以可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CSSCI)2010年第3期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法论的三重转换》,《社会科学辑刊》(CSSCI)2010年第4期。《论科尔施后期思想中的马克思主义观》,《南京社会科学》(CSCCI)2010年第6期。《作为当代资本主义理论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江苏社会科学》(CSSCI)2010年第 5 期。《论马尔库塞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化的理解》,《武汉大学学报》(CSSCI)2010年第2期。《论塞耶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解读》《山东社会科学》(CSSCI)2010年第1期。《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消费伦理》,《陕西师范大学学报》(CSSCI)2010年第6期。《论霍克海默尔和阿多诺对启蒙道德的批判》,《江汉论坛》(CSSCI)2010年第12期。《弗洛姆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伦理批判》,《理论月刊》2010年第9期。2009年度科研成果:1.《生态批判与绿色乌托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个人专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2.《略论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范式的转换》,《哲学研究》(CSSCI)2009年第12期。3.《从技术政治学到审美政治学:马尔库塞政治哲学初探》,《国外社会科学》(CSSCI)2009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5期论点转载。4.《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批判》,《哲学动态》(CSSCI)2009年第1期,《哲学文摘卡》2009年第2期转载。5.《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价值观》,《北京大学学报》(CSSCI)2009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9年第12期全文转载。6.《论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哲学革命变革道路和实质的考察》,《马克思主义与现实》(CSSCI)2009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10年第4期全文转载。7.《立足于中国具体实际展开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光明日报》(理论版)2009年12月29号8.《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建设》,《南京大学学报》(CSSCI)2009年第5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9年第6期全文转载。9.《一种非压抑性文明何以可能:评马尔库塞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伦理批判》,《江汉论坛》(CSSCI)2009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10年第1期全文转载。10.《加强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观念与方法》,《河北学刊》(CSSCI)2009年第4期。《光明日报》2009年9月1号摘登。11.《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社会科学辑刊》(CSSCI)2009年第3期。12.《论市场经济与社会信用价值体系的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CSSCI集刊),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13.《论科学对人类生态意识的萌生与生态思维方式形成的影响》,《山东社会科学》(CSSCI)2009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09年第11期转载。《孔子之“信”的适用领域与层次及其与当代诚信思想的沟通》,《伦理学研究》(CSSCI)2009年第5期,《光明日报》2009年11月10日摘登。《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和生态价值观》,《鄱阳湖学刊》2009年第2期。16.《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拷问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7月1号。17.《环境伦理学》,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科研课题:1.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 经费20万科研奖项:1,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研究(系列论文),湖北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二等奖教学研究课题:研究生精品课程与教材建设课题”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校级),经费5万元2008年度科研成果:1.《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范式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CSSCI)2008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2008年第4期全文转载。2.《技术批判与自然的解放:评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研究》(CSSCI)2008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08年第8期全文转载。3.《反对资本主义的生态学:评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批判》,《国外社会科学》(CSSCI)2008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5期全文转载。4.《论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生态维度的开启》,《马克思主义与现实》(CSSCI)2008年第5期;《新华文摘》2009年第2期全文转载。5.《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与理论定位》,《学术月刊》(CSSCI)2008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8年第12期全文转载。6.《日益模糊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图象》,《学术研究》(CSSCI)2008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8年第4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6期论点转载。7.《论马尔库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山东社会科学》(CSSCI)2008年第3期。8.《论威廉·莱斯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南京社会科学》(CSSCI)2008年第6期。9.《论戴维·佩珀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江汉论坛》(CSSCI)2008年第12期。10.《论作为境界的生态文明理论与作为发展观的生态文明理论与作为发展观变想的理论主题及其当代影响》,《青海社会科学》实》》,《道德与文明》(CSSCI)2008年第4期11.《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视阈》,《光明日报》2008年2月20号;《浙江日报》、《贵州日报》全文转载。12.《论生态文明的制度维度》,《光明日报》(理论版)2008年4月8号。13.《论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三个维度》,《淮海工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14.《略论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合著)《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CSSCI集刊)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15.《佩里·安德森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观述评》,《长江论坛》2008年第1期。科研课题:1.省社科基金: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设途径的历史经验研究 经费 0。5万科研奖项:1.《哲学批判与解放的乌托邦》,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教学研究课题:1.校级教学研究课题”我校哲学专业建设与发展模式研究”(委托课题),经费5000元2.研究生培养创新项目“人文学科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研究”(委托课题),经费8000元2007年度科研成果:1.《哲学批判与解放的乌托邦》,(独著)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获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2.《生态政治哲学何以可能:评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哲学》,《哲学研究》(CSSCI)2007年第11期;《马克思主义文摘》2007年第12期转载。3.《制度批判、技术批判与消费批判:论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论题》,《国外社会科学》(CSSCI)2007年第2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15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7年第9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07年第6期全文转载。4.《论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域与问题域》,《江汉论坛》(CSSCI)2007年第7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6期全文转载。5.《技术理性批判与科技伦理的重建:评威廉·莱斯的科技伦理价值观》,《淮海工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08年第3期全文转载。6.《现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述评》,(合著)《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CSSCI集刊),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7.The Study of Marxist Western Philosophy in Chinese Academe and Its Defects Rethinking Marx(USA) 8.西方马克思主义技术理性批判的三个维度》,《理论与现代化》200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2007年第7期全文转载。9.《近年来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进展》,(与郭剑仁合作),载《中国社会科学前沿》(2006—200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10.《论现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与汪信砚教授合作),《红旗文稿》2007年22期,《新华文摘》2008年第6期全文转载。科研奖项:1.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价值观 获湖北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二等奖2006年度科研成果:1.《技术祛魅与人的解放:评法兰克福学派的科技伦理价值观》,《哲学研究》(CSSCI)2006年第12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07年第3期全文转载。2.《略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伦理价值观》,《北京大学学报》(CSSCI)2006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20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06年第9期全文转载。3.《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评析:生态唯物主义哲学的重建与生态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研究》(CSSCI)2006年第12期。4.《文化、自然与生态政治哲学概论:评詹姆斯·奥康钠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国外社会科学》(CSSCI)2006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6年第2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2006年第1期全文转载。5.《论北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学术月刊》(CSSCI)2006年第4期。(合著)6.《生态批判与解放的乌托邦:评本·阿格尔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武汉大学学报》(CSSCI)200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6年第8期全文转载。7.《环境伦理学价值立场的转换:从西方化到中国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CSSCI)2006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第2期全文转载;入选《当代中国建设与发展的价值哲学审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8.《环境伦理应以人为本》,《长江日报》2006年8月3号。2005年度科研成果:1.《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转型》,《哲学研究》(CSSCI)2005年第4期;《光明日报》摘登。2.《文化价值批判与解放的乌托邦: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国外社会科学》(CSSCI)2005年第6期;入选《国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社科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3.《论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北京大学学报》(CSSCI)2005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2005年第6期全文转载。4.《论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几个理论误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CSSCI)2005年第1期。5.《试论科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江汉论坛》(CSSCI)2005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5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5年第11期全文转载。6.《论卢梭政治哲学的伦理价值向度》,(合著)《社会科学辑刊》(CSSCI)2005年第4期。7.《论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学习与探索》(CSSCI)2005年第3期。8.《试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理论》,《山东社会科学》(CSSCI)2005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新视野》2005年第5期全文转载。9.《略论弗洛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解读》,《武汉大学学报》(CSSCI)2005年第3期。10.《“北京共识”对提高我国的软实力的启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CSSCI)2005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05年第6期全文转载。11.《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建设的意义》,《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文摘卡》2005年第3期转载。12.《和谐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念的变革》,《湖北日报》2005年4月14日。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非哲学化和科学化》,《湖北日报》2005年6月2号。13.《哲学家的使命和责任》,《湖北日报》2005年9月1号。14.《信用伦理与和谐社会》,《长江日报》2005年5月6号。15.《西方马克思主义人学初探》,《人学与现代化》,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科研奖项:1.《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获湖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三等奖2004年度科研成果:1.《哲学与文化价值批判:解读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个人专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2.《略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价值观》,《哲学研究》(CSSCI)200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04年第6期全文转载;《社会观察》2004年第5期转载;入选《当代中国的“人—自然观》,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3.《关于研究和评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马克思主义研究》(CSSCI)2004年第6期。4.《西方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与现实》(CSSCI)2004年第1期5.《重新理解和研究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河北学刊》,(CSSCI)2004年第2期,《光明日报》摘登。6.《论价值哲学视阈内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辑刊》(CSSCI)200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4年第7期全文转载。7.《略论马尔库塞科技—伦理价值观》,《江苏行政学院学报》(CSSCI)2004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2期全文转载。8.《“控制自然”观念的历史演变及其伦理意蕴》,《道德与文明》(CSSCI)2004年第5期;入选《东南大学伦理论坛》,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9.《论弗洛姆的规范人本主义伦理学》,《伦理学研究》(CSSCI)2004年第2期,《哲学文摘卡·伦理学》2004年第4期转载。10.《人道主义还是反人道主义:评西方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关系》,《青海社会科学》(CSSCI)2004年第5期;入选《人学与现代化》,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11.《论葛兰西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山东社会科学》(CSSCI)2004年第1期。12.《文化选择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论〉》,《武汉大学学报》(CSSCI)2004年第3期。13.《制约学术创新的三大因素》,《长江日报》2005年2月13号。14.《谈谈尊重》,《光明日报》(合著),2004年7月20号。科研课题:教育部重大招标课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陶德麟教授主持)的子课题“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经费 1万元2003年度科研成果:1.《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两种路向》,《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2.《略论儒家生态伦理的基本精神与价值取向》,(CSSCI)《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新华文摘》2004年第3期论点转载;《长江日报》摘编3.《西方马克思主义生存哲学研究论纲》,《河北学刊》(CSSCI)2003年第2期,《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2003年第3期全文转载。4.《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武汉大学学报》(CSSCI)2003年第5期。5.《论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探索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CSSCI集刊)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6.《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与西方政治文化传统》,《青海社会科学》(CSSCI)2003年第1期。7.《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对当代中国哲学的意义》,《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8.《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述评》,《理论月刊》2003年第2期。9.《西方马克思主义人学初探》,《人学与现代化》,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科研课题:1.西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费 5万 教育部人文专项课题“市场经济与信用价值体系研究” 4万 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教材问题研究,经费3万科研奖项:1.《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若干理论问题的辨析》,获湖北省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三等奖2002年度科研成果:《再论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和评析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研究》(CSSCI)2002年第2期;《理论参考》2003年第2期转载。《略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转向》,《世界哲学》(CSSCI)2002年第5期。《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问题》,《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CSSCI)《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2年第5期全文转载。《信用伦理与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信用缺失》,《马克思主义与现实》(CSSCI)2002年4期,《理论参考》2002年第10期转载。《西方马克思主义视阈内的当代哲学问题论析》,《江汉论坛》(CSSCI)2002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2年第4期全文转载。《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发展:回眸与反思》,《青海社会科学》(CSSCI)2002年第3期。《论阿尔都塞对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社会科学辑刊》(CSSCI)2002年第6期《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基本特点》,《山东社会科学》(CSSCI)2002年第3期。 《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及其对早年思想的超越》,《武汉理工大学学报》(CSSCI)2002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2002年第8期全文转载。《青年卢卡奇的文化哲学初探》,《武汉大学学报》(CSSCI)2002年第3期《关于当代中国哲学的困境与未来走向的思考》,《理论前沿》(CSSCI)2002年第7期《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中国:问题·出路·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CSSCI集刊)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13.《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二十年:兼论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基本思路的现代转换》,《理论月刊》2002年第3期。14.《全球化与建构中国现代性伦理体系的几点思路》,《理论月刊》2002年第10期。15.《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哲学对现代性问题的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CSSCI),2002年第4期。16.《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的历史观及其基本价值取向》,《楚天学术》2002年第1辑,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17.《论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意识形态职能关系的解决》,《哲学评论》2002年第1期,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18.《从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到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伦理学评论》(2002),中国财经出版社2002年版。19.《论陈毅军事辩证法》,《创始者的精神家园》,中国财经出版社2002年版。科研课题:1.湖北省社科基金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问题研究 经费5万2001年度科研成果:1.《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校学术丛书),(独著)中国财经出版社2001年版。2.《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的再清理与再认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CSSCI)2001年第6期;入选《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哲学年鉴》(2002)介绍。3.《试论科尔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及其对列宁主义的批判》,《南京社会科学》(CSSCI)2001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2001年第11期全文转载。4.《科尔施的“总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述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CSSCI集刊)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5.《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与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研究》,《青海社会科学》(CSSCI)2001年第4期。6.《试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天府新论》(CSSCI)2001年第5期。7.《论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三大特征》,《理论月刊》2001年第5期。8.《略论葛兰西的市民社会与文化领导权理论》,《广西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9.《论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理论反思》,《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教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入选《学习型社会的探索之路》,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2000年度科研成果:1.《关于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若干问题的辨析》,《马克思主义研究》(CSSCI)2000年第1期;《哲学年鉴》2001年介绍。2.《评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社会科学研究》2000(CSSCI)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列主义》2001年第2期全文转载。3.《卢卡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探索与重构》,《青海社会科学》(CSSCI)2000年第4期。4.《葛兰西的领导权理论及其当代影响》,《中南财经大学学报》(CSSCI)2000年第2期。5.《略论葛兰西实践哲学的内涵和性质》,《社会科学动态》2000年第8期。6.《应加强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农行干部管理学学报》2000年第8期。7.《我国学术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历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教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8.《社会转型期非理性现象透视》,《安徽日报》2000年1月

都是相对应的,大学教师发论文最低也要发国家级的,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还有时代教育,有些杂志就不收中小学的文章。大学学后关键是评什么,学校要求发什么级别的期刊。

你好 你的文章要是很好很好的话 最权威得nature和science 祝你好运……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