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发布时间: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 《大学课堂底蕴在于学术思想层面——在第十届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总结讲评大会上的讲话》原载《北京师范大学校报》2006年6月6日第3版· 《我国的波斯文学翻译应该受到高度评价》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通讯》2006年第3期· 《近代日本“东洋史”、“支那史”研究中的侵华图谋——以内藤湖南的《支那论》《新支那论》为中心》原载《华侨大学学报》第4期· 《历史小说巨匠海音寺潮五郎的中国题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第6期· 《日本的“支那国民性研究”对中国人的丑化及其用心》原载《江海学刊》2006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6年12期转载· 《战后日本为侵略战争全面翻案的第一本书——林房雄的〈大东亚战争肯定论〉》原载《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作为军国主义侵华理论家的福泽谕吉》原载《解放军洛阳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当代中国题材历史小说的新旗手宫城谷昌光》原载《长江学术》2006第4期· 《日本当代文学中的三国志题材——对题名“三国志”的五部长篇小说的比较分析》原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翻译文学的基本走向及其特点》原载《东方文学研究集刊》第2辑(2005年)· 《井上靖:战后日本文坛中国题材历史小说的开拓者》原载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通讯》2005年第4期· 《继承是为了创新,借鉴是为了超越——访东方文学理论家王向远教授》原载《现代语文》2005年第5期· 《被忽视的侵略——专访〈笔部队和侵华战争〉作者、教授王向远》原载《国际先驱导报》2005年8月19日· 《文化侵略:日本侵华第二战场》(王向远访谈)原载《中国青年》第17期· 《日本侵华“笔部队”》原载《青年文摘》(人物版)2005年第9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翻译文学的基本走向及特点》原载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集刊2》· 《挥之不去的殖民地情结——右翼漫画家小林善纪的〈台湾论〉》(与亓华合作)原载《日本学刊》2005年第6期· 《日本对华文化侵略与在华通信报刊》原载《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对侵华文学的历史批判》原载《人民日报》2005年8月11日第九版“文论天地”栏· 《从“合邦”、“一体”到“大亚细亚主义”——近代日本侵华理论的一种形态》原载《华侨大学学报》2005年2期· 《日本对华文化侵略的特征、方式与危害》原载《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20世纪80~90年代中国的中日文学比较研究概观》原载北京大学《东方研究》(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专辑)2005年2月,又载《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中国语学科创设30周年纪念论集》2005年3月· 《私の中日两国の文学および文化关系の研究について》(日文)原载京都外国语大学《研究论丛》2005年3月(第64号)· 《日本在华奴化教育与日语教学的强制推行原载》《教育史研究》2005年第3期· 《中国比较文学百年史整体观》(与乐黛云合作),原载《文艺研究》2005年第2期· 《从“外国文学史”到“中国翻译文学史”—— 一门课程面临的挑战及其出路》原载《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第2期· 《20世纪80~90年代中国的中日文学比较研究述评》原载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通讯》2004年第1期又载北京大学《东方研究·中日文学比较研究专辑》· 《论涉外文学与涉外文学研究》《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第1期· 《什么人、凭什么进入〈中国翻译词典〉?》《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拾西人之唾余、唱“哲学”之高调谈何创新——驳〈也谈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创新〉》原载《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4年第7期转载著作信息:

江燕,女,1969年7月出生,1992年8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文学学士,共产党员,副教授 。2000年9月-2002年7月在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课程班学习毕业;2002年4月在苏州科技学院,晋升为讲师;2008年7月,晋升副教授。 主要从事音乐系声乐课程的教学工作,担任声乐教研室的讲师,自2004年以来先后承担了声乐技能和声乐理论2门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本人还承担了成人教育课程教学,指导毕业论文16人次。2007年5月以第二作者的身份参与苏州市政府项目——“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的研究;2006年,以个人身份,在苏州大学生命科学院举办《古典音乐赏析》讲座。 《两宋俗乐盛因初探》——《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苏州,2004年第四期,6000-7000字,独立完成;《试论昆曲的继承与发展》——《苏南科技开发》,苏州,2005年第十二期,5800字左右,独立完成;《诗与歌的关系》——《山东科技信息》,山东,2007年第十三期,7000余字,独立完成;《网络化远程音乐教育的思考》——《艺术百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7年第四期,5000字,两人合作,第一作者。《情之灵,韵之魂》——谈声乐作品演唱的二度创作——《剧影月刊》,2007年第十二期,4000字,独立完成;《歌唱心理对歌唱实践的影响及其解决之道探究》——《读与写》,2007年第十一期,5000字,独立完成。 2005年十二月,苏龙婵的《苗林早晨》节目,在首届江苏演艺、歌手、模特、器乐、舞蹈、书画大赛苏州赛区舞蹈比赛中,荣获三等奖,主办单位为首届江苏演艺、歌手、模特、器乐、舞蹈、书画大赛苏州赛区组委会;2004年,姜海蓉的《军营飞来一只百灵》节目,在苏州市吴中区获一等奖,主办单位为苏州市吴中区教委;2003年12月杨书虎、苏龙婵同学在“福中杯”第四届江苏省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戏曲大赛中荣获二等奖,主办单位为第四届江苏省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组委会。 2006年5月,在本院音乐系参加《青年教师技能展示》音乐会的演出,主办单位:苏州科技学院音乐系;2006年12月,在本院音乐系参加《青年教师和资深教师技能展示》音乐会的演出,主办单位:苏州科技学院音乐系,2002年10月,《沁园春·雪》节目,在江西省抚州市“十月歌会”评比赛中,荣获银奖项,主办单位江西省抚州市广播电台。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序号学术论文发表期刊1考释古代书论中的“势”《南通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2从《书法指南》看俞剑华的书学思想《俞剑华学术研究论文集》(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3论王宠书法的简淡美《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4从米芾对颜真卿书法的评论看其书法审美追求《书法赏评》2009年第4期5趣在奏刀——论明清印人在篆刻过程中的生命体验《中国书画》2009年第11期6‘偶然欲书’论《书法赏评》2011年第5期7云在青天水在瓶——谈邓之诚的篆刻艺术《中华书画家》2011年第12期8一书一世界——论古代书法家的章法意识《荣宝斋》2012年第1期9论董其昌的书法用笔观《中国书画》2012年第1期10论邓石如篆刻的气象《书画世界》2012年第3期11笑谈间气吐霓虹——论明代何震篆刻的豪放之境《荣宝斋》2012年第5、6、7期12润含春泽 干裂秋风——论清代程邃篆刻的荒寂之境《荣宝斋》2012年第10、11、12期13舒卷浑如岭上云——论清代丁敬篆刻的天然之境《荣宝斋》2013年第3、4期14尽合古法 尽见性情——论祝允明狂草中的“满纸点点”《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15道在瓦甓——论吴昌硕篆刻的鸿蒙之境《荣宝斋》2013年第9、10期16论明清文人篆刻的意境《西泠印社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为什么诗人一夜未眠呢?首句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时大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第二句写诗人一夜伴着“江枫”和“渔火”未眠的情景。   小结:前两句写了六种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孟薰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前两句是诗人看到的,后两句是诗人听到的,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一夜未眠的诗人有何感受呢?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火,萦绕起缕缕轻愁。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版面费

核心期刊从你要的方面看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是最好的,太差的期刊投了也没有意义。楼上的其中一些你倒是可以考虑

只有版面费,600元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是C刊吗

中国的核心主要七大类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版面费

还有不收费的刊物吗?现在都收吧?!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