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做文献综述选取文献时应该

发布时间:

做文献综述选取文献时应该

要注意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有较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

开门见山,不绕圈子。避免大篇幅地讲述历史渊源和立题研究过程,言简意赅,突出重点。不应过多叙述同行熟知的及教科书中的常识性内容,确有必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基本原理时,只需以参考引文的形式标出即可。在引言中提示本文的工作和观点时,意思应明确,语言应简练。

回顾历史要有重点,内容要紧扣文章标题,围绕标题介绍背景,用几句话概括即可;在提示所用的方法时,不要求写出方法、结果,不要展开讨论;虽可适当引用过去的文献内容,但不要长篇罗列,不能把前言写成该研究的历史发展;不要把前言写成文献小综述,更不要去重复说明那些教科书上已有或本领域研究人员所共知的常识性内容。

文献综述是论文撰写的基础环节,完成的质量如何和水平高低,对最后完成的论文产生直接的影响。写文献综述要遵循格式要求,笔者发现有些人在写文献综述时容易陷入一些误区,犯一些不必要的错误。下面笔者就来具体说说写文献综述时需要注意什么,有哪些误区要避免,希望对大家有所指导作用。  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文献综述的“语言”问题  学术性语言的一项最基本的标准就是保持“客观性”。我们对待其他研究者的成果的评判必须要具有公正的态度,要避免使用个人口气和情绪化的语言。研究者在文中要使用礼貌和中性的语言,因为我们的评论针对的是文章而不是作者本身。社会学家张静对此有过一段说明:“(研究者)写作时应当避免出现以下情况:没有评价和批评,只有相互奉承;有批评,但不是指向论点和论据,而是指向作者本人;指向观点批评,但使用动机猜测、水平、品德、政治判断,进行居高临下的断言——比如,评价对方用意在于引起注意(动机猜测)、水准低下(水平判断)、言而无信(品德判断)、立场不正确(政治判断)等。学术评价贵在观点交锋和讲道理,须以平实、尊重、客观、中性的语言进行,并将对方置于和自己平等的地位上。”学者李剑鸣也提出,我们应以一种平等而开放的态度,对他人的研究表示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后来者不必自恃高明,贬斥前人,甚至否认已有研究的价值。评述以往的研究是一种与前人的对话,要带着敬意和谢忱,而不要用指责的口吻,行文应尽量中性平和。  二、文献综述的“版权”问题  因为文献综述是建立在他人的研究成果之上的,研究者在写作进行时必须非常小心地区分文献作者和研究者本人的观点。对此,张静强调指出:“有一些写法很讨巧,寻找一篇他人的文献综述加以利用,以节省自己阅读和分析的精力。这样做的风险是:当你和他人回顾品评的重点不一样时,很难借此阐发出自己研究问题的价值。如果他人对原作品的理解有误,那么它带来的风险更高。因此,保持自己的特殊洞察和个性阐述十分重要。”研究者要避免出现抄袭和剽窃等不符合学术规范的行为。文献综述中要注明相关引文的出处。认真记笔记,注明出处,都是确保正确引注的最佳方法。  三、文献综述撰写的其他问题  文献综述撰写过程中其他问题包括:  (1) 简单罗列和堆砌文献,没有以研究问题为主线将它们联系起来,没有体现出针对性而更像教科书。  (2) 有选择性地进行文献评估,为了论文“创新性”目标而有意回避和忽略部分文献。  (3) 没有认真进行文献比较和分析,放弃“批判性”的学术权利,自然不能体现自己研究的价值和学术贡献。  文献综述正确的撰写方式,应是把相似的研究和发现有系统地组织起来。研究者首先提出最重要的观点,然后以合乎逻辑的方式将这些发现与论述连接起来,并且指出整个研究领域中的矛盾之处与弱点。研究者应该以这样的方式来布局谋篇,即他可以从一个篇章过渡到另一个篇章,以此来建立自己的观点。同时,文献综述的结构要保持均衡,论述和评价要保持适当的比例。此外,研究中的一些细节问题也十分重要,它涉及研究者的专业精神、研究态度和学术追求,我们应该加以认真对待。  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的细节  ⒈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⒉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⒋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写文献综述时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过度依赖已有的研究成果  学术研究是渐进的过程,新的研究要依赖于过去已有的研究成果,但是,过度依赖就成为一种简单的重复。目前,不少研究生写文献综述时,很难跳出别人的研究思路框架,不自觉的重复别人的观点,或者用目前已有大量参考文献的研究领域作为选题,这些都是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过度依赖的表现,这也导致很难有学术创新成果。所以,写文献综述时,我们首先要明白一点,文献综述是为了找到的研究起点。在文献综述写作过程中,不能过度依赖已有的研究理论或观点,大胆的做出突破。  误区二:否定已有研究成果  有些研究者在表达自己观点时,热衷于否定已有研究成果,并以此来凸显自己研究的原创性。要知道,文献综述要坚持全面性原则,批判与肯定同时进行,单方面的批判或肯定都是不理性的,也是不客观的。目前,很多毕业论文总是喜欢说自己的研究填补了空白,对别人的研究不能给予客观的评价。然而,其所谓的空白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研究意义重大但实在太难没人研究;二是研究没有意义或价值所以没人研究。其实,从根本上来说,这样的研究空白是有风险的,更何况,为了凸显自己而极力否定他人研究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不理性的,没有价值的。所以,我们在写文献综述时,应该客观的评价已有的研究成果,避免对其局限性大做文章,这是对研究者的尊重,也能保证自己研究的客观性。  误区三:简单罗列文献  文献综述应该是通过寻找各种文献的内在关联来实现学术增值,而不是对已有文献的简单罗列。有些研究者在写文献综述时,会不自觉的将文献罗列在一起,将各种没有关联的文献罗列在一起确实会比较容易,但这只能是一种低水平的描述型文献综述,很难获得审稿人的认可。  由于文献繁多,很多原始文献是比较凌乱无序的,所以,作者写文献综述时,首先要对原始材料进行整理,即订正那些错误的材料,补充那些缺漏的材料,区分哪些材料是有用的,哪些是没用的,哪些是过时的。  其次,要对原始材料进行强有力的关联论证,即找出这些原始材料之间的内在关联,诸如今天的研究跟过去的研究有什么关联,未来的研究同今天的研究有什么关联。最终在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引导下来写文献综述。  对于论文写作,我们要认真对待,注意每一个部分细节,文献综述也一样要如此。笔者以上分享了大家容易犯的误区,我们要注意避免。文中所提到的问题和细节要多多注意,仔细做好。希望大家都可以顺利的完成文献综述部分的撰写。0

做文献综述选取文献时,应该

回顾历史要有重点,内容要紧扣文章标题,围绕标题介绍背景,用几句话概括即可;在提示所用的方法时,不要求写出方法、结果,不要展开讨论;虽可适当引用过去的文献内容,但不要长篇罗列,不能把前言写成该研究的历史发展;不要把前言写成文献小综述,更不要去重复说明那些教科书上已有或本领域研究人员所共知的常识性内容。

要注意叙述的顺序,要注意文献的摘录过程,还要注意文献的登记,注意文献综述的表达方式,还要注意语序以及引用的方式。

开门见山,不绕圈子。避免大篇幅地讲述历史渊源和立题研究过程,言简意赅,突出重点。不应过多叙述同行熟知的及教科书中的常识性内容,确有必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基本原理时,只需以参考引文的形式标出即可。在引言中提示本文的工作和观点时,意思应明确,语言应简练。

要注意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有较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

文献综述应该怎么做

这个绝对可以

大量的查询文献,通过阅读文献将文献中和你有关的观点或句子用自己的语言整理成文章的方法。

撰写文献综述步骤:1、搜索相关文献 在开始搜索文献之前,需要一个明确定义的主题。如果正在写论文或研究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搜索与之相关的研究问题和问题。如果是以独立作业的形式写一篇文献综述,必须选择一个要点,并提出一个中心问题来指导的搜索。2、评价来源 可能无法完全阅读关于这个主题的所有文章,所以必须评估哪些文章与自己的问题最相关。确保使用的来源是可靠的,并确保阅读了自己所研究领域的任何里程碑式的研究和主要理论。可以找到一篇关于谷歌学术的文章,查看被引用了多少次,高引用数意味着这篇文章在该领域有影响力,当然应该被包括在自己的文献综述中。3、识别主题、辩论和差距 组织文献综述的论点和结构,需要理解所阅读的资料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根据阅读和笔记,帮助制定文献综述的结构,并展示自己的研究将如何对现有知识做出贡献。4、概述结构 有各种方法来组织文献综述的主体。在开始写作之前,应该对自己的策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根据文献综述的长度,可以结合这些策略。5、写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应该有介绍、主体和结论,每篇文章中包含什么内容取决于文献综述的目标。当写完并修改完文献综述后,不要忘记在提交之前进行校对。

综述性论文题目应该怎么选取

第一选定题目:选定题目对综述的写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选题首先要求内容新颖,只有新颖的内容才能提炼出有磁石般吸引力的题目。选题还应选择近年来确有进展,适合我国国情,又为本专业科技人员所关注的课题,如对国外某一新技术的综合评价,以探讨在我国的实用性;又如综述某一方法的形成和应用,以供普及和推广。其次题目不要过大,过大的题目一定要有诸多的内容来充实,过多的内容必然要查找大量的文献,这不但增加阅读、整理过程的困难,或者无从下手,或顾此失彼。此外,题目还必须与内容相称、贴切,不能小题大作或大题小作,更不能文不对题。好的题目可一目了然,看题目可知内容梗概。第二查阅文献题目确定后,需要查阅和积累有关文献资料。建议查阅外文期刊,少看或者不看中文文献。二找好关键词。找出所有与之有关的SCI、Ei等数据库的英文文献。这点要做到100%,绝不漏掉哪怕一篇文献。把所有的相关文献,下载,用可识别的文件名存起来。三文献的缩写。每篇文献都要用最简单的标记缩写,来区别彼此。四速记本。由于文献特别多,一些重要的文献,当时觉得重要,过几天可能就想不起来了。所以给文献划分等级,很重要。六先看Review,由近到远。七先看摘要,再看结论,再看introduciton。八摘抄。

文献综述简称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相关资料,通过分析,阅读,整理,提炼当前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或建议,做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的一种学术论文

文献综述应该什么时候写

在任何研究中,文献综述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有助于研究人员缩小特定研究领域的知识范围,发现和检查最新的研究及其优缺点。因此,文献综述不仅有利于那些刚开始着手研究项目的研究人员,而且也造福那些希望随时关注最新发现的研究人员。开始撰写文献综述时,有几点需铭记于心。在这个信息图中,我们列出一份窍门清单,帮助研究人员撰写科学文献综述。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